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浏览知识网络——胸怀全局】

【高考考情分析——知己知彼】

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群落的结构特征

(4)群落的演替

考情分析高频考点(1)理解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

(3)理解种间关系的曲线图

(4)理解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异同点

考查形式以具体事例考查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动物或作物考查“J”型和“S”型增长曲线;以具体生物考查种间关系;以具体事例

考查群落演替的特点。

命题角度种群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常见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备考建议结合实例理解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是考

查的重点,可通过图文转换、列表比较、图表分析、列举实例等方法

突破这一知识点;灵活掌握并运用群落结构、特征和演替的相关内容,

并利用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如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知识进

行套种。

【基本技能攻略——各个击破】

攻略一分析种群和群落的区别

例1【2012全国新课程卷节选】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攻略技巧】从概念入手,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种群专指某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则是不同种群之间通过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列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攻略二图表比较“J”型曲线和“S”型曲线

【例2】【2013·江苏卷】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殖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攻略技巧】可从条件、曲线图来进行比较。

“J”型曲线“S”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无限(理想条件) 环境条件有限

曲线图

增长率

特点 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增长到一定数量保持相对

稳定;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数量达稳定状态时,增长率为

0,K/2值处增长率最大

有无K 值

无K 值(持续增长) 有K 值 曲线形成

原因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 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多等

攻略三 列表比较种间关系

例3 【2012全国理综大纲】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水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攻略技巧】根据各种关系的曲线图来理解。

型 数量坐标图

能量 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

“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中的藻

类和真菌;大豆与根瘤菌;人和大肠杆菌;白蚁

与鞭毛虫等

生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

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

会生活得更好

菟丝子与大

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同一培养液

中大小两种草履虫;牛与羊;水稻和稗草

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

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羊和草;狼和羊

攻略四 列表比较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例4【2013·江苏卷】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攻略技巧】根据二者的概念进行比较。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不同点

起点

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

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

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

其他繁殖体

时间长短

速度缓慢较快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相同点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

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

【名校试题演练——决胜2014】

1.(20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

再用显微镜观察

2.(20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

B.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C.人类活动往往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3.(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有空间特征(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

C.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4.(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2月联考生物卷)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

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C.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类型也会有所差异,D项错误。

5.(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卷)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6.(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卷)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

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7.(2014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8.(2014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

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

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原生演替

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

9.(2014届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虎纹蛙蝌蚪,正常情况下,由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中,不同种群密度对虎纹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密度下,虎纹蛙蝌蚪发育成幼蛙时的平均体重都是0.75 g

B.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间竞争加剧使虎纹蛙蝌蚪体重增加减缓

C.高种群密度下,蝌蚪达到发育成幼蛙所需最小体重的时间更长

D.低种群密度下,饲喂甲状腺激素的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时间延长

10.(2014届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11.(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④⑤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⑥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⑥

12.(2014届北京四中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模拟生物卷)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

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

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

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继续保留,故D错。

13.(2014届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硅藻是单细胞的藻类,硅酸盐是硅藻生活必须的营养物质,将两种硅藻——星杆藻、针杆藻混合在一起培养时,种群数量及硅酸盐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星杆藻和针杆藻之间是捕食的关系

B.硅酸盐浓度高时针杆藻生存能力强

C.针杆藻对硅酸盐的吸收能力弱于星杆藻

D.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估算硅藻的数量

14.(2014届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考理科综合生物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 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C.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所以C选项正确。

15.(2014届辽宁五校联考上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每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D.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16.(2014届辽宁五校联考上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关于种群内植物或动物的空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数物种为随机分布

B.只在对食物资源的竞争下降的时候,才均一分布

C.通常是呈群的,每一个个体聚集在资源(如食物和配偶)周围

D.通常是均一的,以便为每一个个体提供最大的空间和资源

17.(2014届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卷)(9分)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

【答案】(1)随机取样平均(2)物种数目草龙结构(3)分解者无机物营养结

18.(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10分)巨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大量流失。因此,人们在种植巨桉时,实行与其它植物同时种植的模式,如在林下种植菊苣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多样性。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

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①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菊苣叶片光和

色素含量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光合色素。

②科研人员在菊苣幼苗中发现了一株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带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直接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

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导致植物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用下降。

④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19.(2014届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卷)(6分)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

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将瓶中的液体用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从存活的酵母菌中提取DNA,经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质粒上,该质粒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________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4)将上述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以和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

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在遭受相同程度污染时,恢复时间都会很漫长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C.群落演替的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D.虽然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差别,但是生物进化速度是一样的 答案:C 2.资源的合理使用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N (K-N)/K S120 0.90 S250 0.75 S3100 0.50 S4150 0.25 S5180 0.10 A.4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9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3.环保工作者对某草原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 年的种群数量/(t-1)年的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答案:B 4.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 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D.草本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答案:D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 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 C.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A 6.(吉林延边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B.种群中不同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可表现为垂直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D.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B 7.关于标志重捕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B.调查时随机选择捕获动物的区域 C.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第一次一致 D.动物的迁入、迁出将导致估算结果误差偏大 答案:A 8.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功能,从干沙地开始的湿地演替过程: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其方向 C.草本植物的出现对地衣和苔藓植物的水平分布没有影响 D.草本阶段比苔藓阶段丰富度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答案:D

种群和群落练习题

种群和群落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目前在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该种鱼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微妙的甜味,十分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物种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明中,正确的是() A.在A期间,若对害虫使用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没有关系 D.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变化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 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个体具有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 B.两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同一种群、同一物种 C.东北虎和华南虎两个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可以交流,所以它们是同一物种 D.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所以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产生后代 6.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 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2、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b、调查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出生率、死亡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 “J 型增长” a 、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 b 、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 、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 “S 型增长”: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a 、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 、曲线中注意点: (1)K 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 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 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 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 重要意义。 二、群落的结构 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比较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时间

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8.1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在放羊,每户放一群羊,其中有6户放的是绵羊,2户放的是山羊,这些羊属于()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 C.两个种群 D.8个种群2.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鼎湖山的一对雌雄昆虫能交配繁殖,产生可育的后代,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青海一片草原中所有藏羚羊个体所含有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南海中的海马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海南岛的气候适合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J”型增长 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②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③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④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B.②⑤C.②④⑤D.③④ 6.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 ) 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化 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 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化 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 7.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I而引人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I没有危害农作物 B.在A期间,若对害虫撒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D.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8.如图所示,曲线1和曲线2代表种群1和种群2的耐热范围。种群2能竞争过种群1的温度范围是()

2019高考生物专题攻关之专题13+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考试大纲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情概要 考纲要求两年高考 1.种群的特征Ⅰ2017新课标Ⅱ卷2016新课标Ⅱ卷、浙江2015新课标II 2014广东2013浙江、全国Ⅰ、重庆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2017新课标Ⅰ卷2014江苏、福建2013江 苏、山东2012山东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016海南、北京、天津、四川2014海南 2013江苏、全国Ⅱ、福建、天津、海南 4.群落的演替Ⅰ2015新课标1 2013福建、江苏、四川 ●名师综述 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但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种群方面,常考点主要是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对有关种群方面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分析,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群落方面,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 从考查内容看本知识点只有种群的数量变化是II级要求,主要内容有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数量增长规律。从考查形式看,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的原因和条件,以及若干个种群数量的变动情况既可以是选择题的考点也可以是非选择题的考点。对于这一部分,应当选取典型题目(如人口变化曲线、某一动物种群变化曲线等)进行强化训练。 本考点虽为I级要求,但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在试卷中出现的比例并不低。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多以坐标题,数据、表格、直方图等不同数学方式出现。 结合实例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种群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有关种群方面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分析,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因此,一定要学会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注重读图、识图方法的探究,提高解题能力。对于群落结构

人教版2019-2020年高二生物必修三限时训练: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限时训练(完成时间3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1.(2019·江苏七市三模)科研人员调查了白天气温与八角金盘花丛中昆虫数、昆虫体温的关系,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八角金盘和各种昆虫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花丛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C.气温属于物理信息,可影响昆虫的代谢水平和活动频率 D.昆虫体温和气温差异越大,飞到花丛中的昆虫数越多 2.(2019·镇江一模)下表是对不同栖息地中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调查统计结果(单位: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选取多个样方进行调查,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C.美洲大树莓与森林中其他树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D.调查结果表明美洲大树莓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3.(2019·南师附中模拟)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 C.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 4.(2019·江苏卷,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5.(2019·无锡梅村中学模拟)(多选)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一般用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 C.太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狮与羚羊根据气味猎捕和躲避,说明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 6.(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

中考生物专题总复习专题十四种群和群落

中考生物专题总复习专题十四种群和群 落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 1.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 B.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水生生物 C.一块稻田中的所有杂草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答案:D 2.在酵母菌的培养中,如果不更换培养液,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式为( ) A.直线B.“S”型曲线 C.“J”型曲线D.不规则曲线 答案:B 3.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B.光照 C.空气D.水分 答案:B 4.小张同学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他所用的培养液体系的K值(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 000个 B.2 100个 C.10 500个 D.21 000个 答案:D 5.下列实验中,最适合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答案:A 6.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信息的主要依据是(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 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B 7.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1平方公里内人口的数量 B.1立方米的水域内鱼的数量 C.1公顷森林中生物的数量 D.1平方千米草地中各种害虫的数量 答案:A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B.互利共生 C.竞争D.捕食 答案:C 9.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D.丙>甲>乙 答案:C 10.当一种生物侵入适合其生存的新环境后,其种群增长曲线最可能为( ) 答案:B 11.调查某菜园蚯蚓数量的适宜方法是( ) A.直接计数法B.样方法 C.目测估算法D.标志重捕法 答案:B

2018高考生物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13种群和群落附解析

2018高考生物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13种群和 群落附解析 ●关键点填一填 1.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种群。 2.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4.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 5.年龄组成的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6.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7.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8.K值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食物、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 9.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稳定、波动和下降等。 10.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是生物群落。 11.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 1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3.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4.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15.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6.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物种丰富度变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高。 ●易混点辨一辨 (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 (2)种群是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的,它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 ) (3)一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 ) (4)出生、死亡、年龄等特征属于种群特征( × ) (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 (6)动物种群密度调查都不能用样方法( × ) (7)样方法只能调查生物的种群密度( × ) (8)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 )

2021年浙江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2 种群与群落

第七单元生物与环境 专题22种群与群落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及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 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种群的概念和特征(a);标志 重捕法(a);种群的分布型和 存活曲线(a);种群指数增长 和逻辑斯谛增长(b);环境容 纳量(a);种群数量的非周期 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a);种 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a); 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 群数量的动态变化(c) 2019浙江4月选考,12,2分生命观念中★★★☆☆ 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群落的概念和结构(a);主要 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a);群 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a);顶极群落的概念(a) 2019浙江4月选考,6,2分生命观念易★★★☆☆ 分析解读本专题包括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选考多次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种群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和群落的类型、结构、演替等知识,预计今后的考查形式还是以选择题为主,或结合生态系统知识加以考查。复习时应重点梳理种群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理解种群增长模型,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同时也需要关注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顶极群落、种群数量波动等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实例进行综合分析。 【真题探秘】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考点集训】 考向1种群的特征 1.(2019浙江嘉丽3月联考,13)研究小组对某地的蝉进行了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若虫的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B.评估是否有害,应调查蝉的年龄结构 C.夏季,生殖期的个体数小于生殖前期 D.秋季,有少量个体处于生殖后期 答案 C 2.(2019浙江十校联盟联考,1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死亡率高的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弱 B.若使某种群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出生率将下降 C.性比率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数量特征 D.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数量就会保持零增长 答案 B 考向2种群的增长方式 1.(2020届浙江台州联考,11)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的习题

高一生物第四章练习题 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2.(2015·四川)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 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1和2可分别表示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 .若X 和Y 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 .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 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D .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4.(2015·广东)图1表示在一个10 ml 的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的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可用数学模型N t =N 0λt 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 .K 值约为120 000个 5.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B .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C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D .将M 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 只鹿中有m 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 ×n m 只 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实验所得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就吸出试管底部的培养液计数,所得数据会偏大 B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所得数据会偏小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十四《种群和群落》(含答案解析)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十四种群和群落 考点47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5颗星(1-15题,31题,32题); 考点4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5颗星(16-30题,33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7 易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 B. 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査的对象 D. 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2.【来源】2017年新课标II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7 易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3.【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考点47 易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 B.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 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D. 人口的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4.【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点47 易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种群和群落”专题复习

“种群和群落”专题复习 考点专题 "种群和群落"专题复习 江苏刘扬陈洪根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生 物高考的能力要求之一.种群和群落直接与生态环 境及社会热点相关联,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始终备受 命题人青睐.常见考点有:以图表,曲线等为信息载 体,考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过程及规律应用, 种间关系;结合教材实验,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种群 密度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操作与计数方法;而 群落演替作为新增的考点,几乎每年都要以一道选 择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 一 ,要点整合 1.理顺和领悟好教材内容 本专题在必修三中各章节问的关系,遵循一条 主线,可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思想来统领:生物 个体(必修三第一,二,三章)一种群,群落(必修三第 四章)一生态系统(必修三第五章)一生物圈(必修三 第六章). 本专题与必修二的关系:种群的特征,数量变 化——生物的进化(基本单位是种群). 2.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 和外延 (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2)种群数量的变化——"J"型曲线,"S"型曲 线,环境容纳量(K) (3)实验操作——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酵母菌 种群数量变化,土壤中动物丰富度调查 (4)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垂直 结构,水平结构 (5)群落演替——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3.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变化 1种群数量I 一直接I影响一 ?蕖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⑦ 4.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 (1)函数模型 理想条件下,—No(其中为t年后的种 群数量,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A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t为种群变化延续时间). (2)曲线模型 ①''tT"型曲线 ⑦…S'型曲线 ③K(环境允许最大值) ④环境阻力(接自然选择 学说,它就是在生存 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数) "J"型曲线为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S"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1.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 (答案)B (解析)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两者构成竞争关系,B正确。 2.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D 3.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答案)B (解析)松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因此农田的存在不利于松鼠的活动,缩小了其活动空间,A错误;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从农田进入适宜其生存的森林中去,因此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不同森

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 4.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在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无法生存,硝化细菌为自养生物,可利用培养液中的铵盐合成有机物,呈“S”型增长,C正确。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种群和群落专题复习

种群和群落专题复习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 1(2011海南生物)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2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2.(2009山东理综)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考点二:种群数量变化 3.(2010山东理综)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 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4(2010浙江理综)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 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 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 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 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 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缔增 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 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 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 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5(2011江苏生物)(多选)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虫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 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 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 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时开始衰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练习题

一、选择题 2、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3.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4.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6.下图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7.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m2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11 种群和群落练习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11 种群和群落练习 1.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D ) 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 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 解析: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长时间内人口的变化趋势,而人口增长率可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地计算;医疗水平提高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出生率会增加,但考虑到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死亡率不一定增加,因此,短期内人口还可能增加。 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B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应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C.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D.将M只鹿标记后,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其常用的取样方法为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二者都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统计位于样方的个体数时,应统计样方内和样方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个体数,若只统计样方内的个体数,将导致统计结果偏小;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应在特定位置设置灯光诱捕,并定时计数法;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即该鹿群约有(M×n÷m)只。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B.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总是在K值附近波动 C.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解析:呈“S”型增长的种群,当达到K值时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森林中动物垂直分层是由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的。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B.是由该环境的有效资源决定的 C.与种群的个体数量无关 D.同一种群的K值稳定不变 解析: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环境条件变得更好,K值将变大。 5.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测精彩试题

生物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一、单选题(2分×33=66分) 1.下列各组生物可能是一个种群的是( ) A.元谋人、山顶洞人 B.大熊猫、小熊猫 C.大鲈鱼、小鲈鱼 D.大草履虫、小草履虫 2、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环境 3.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4.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5.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 6.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一定是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会保持稳定 7.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 ( )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 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 8.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 种群和群落知识总结

第4章种群和群落 51、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变化,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帮助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根据年龄组成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52、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也可以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 的密度等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该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取样的方法主要有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适用于样地比较狭长)。样方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但可是 5 适当调整,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计算不同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例如:样方面积为S,取n个样方,各样方内个体数量分别为N1N2N3……N N,则种群密度为(N1+N2+N3+……+N N)/nS) 53、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常用标志重捕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 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会计算)(个体总数N/再次捕获个体数n=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M/重捕的标记个体数) 54、J型增长的条件理想环境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数学模型是N t=N0λt, 其中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λ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t为增长年数,J型增长过程中λ保持不变,增长率不变为λ-1、,但J型增长曲线的斜率(增长速率)所反应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55、S型曲线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环境阻力),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 内竞争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即K值,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的。S型曲线增长率逐渐减小,但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当达到K值时减小到0. 注意:S型曲线一直有环境阻力,因此早期不能认为是J型曲线。 题目中会出现既不是J型曲线又不是S型曲线,从与J型曲线不重合时开始有环境阻力。 56、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该实验用到血球计数板,放大镜,显 微镜等多种器材。先抽样统计小格内酵母菌数量,再计算每小格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可以对培养液先稀释再观察,且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试管应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为了保证酵母菌分布均匀)。 57、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丰富度,不同物种间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等(如种内互 助等),盅内关系有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1)四种曲线要记住!!!!!会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捕食者随被捕食者变化而变化,相邻的两个

年高考生物-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3.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

8.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现象,属于生物群落的() 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 C.初生演替D.次生演替 Ⅰ真题演练 1.研究种群的特征有助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濒危物种的保护,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 C.物种丰富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 2.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 C.初生演替D.次生演替 3.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 B.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会演替出森林 C.丘陵地带地震后会发生初生演替 D.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5.下列4个种群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 A B C D Ⅱ模拟过关 1.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类的活动不能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被的垂直分布无关 C.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S”型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食物有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4.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5.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 t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甲所示曲线。则在 1 (下图乙)分别是() A.衰退型和①B.增长型和② C.衰退型和③D.增长型和④ 6.近年来,我国针对某些鱼类自然种群衰退的现象,采取了将人工培育的鱼苗投放到河流、海洋等自然水体中的方法,将有利于() A.消除水环境的污染B.降低环境的碳排放 C.防止这些种群消亡D.减少生态环境的食物链 7.如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A.EF段B.DE段C.CD段D.BC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