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企业授信及其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授信及其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授信及其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授信及其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授信及其风险控制

近几年来,随着以多种所有制形式为特征的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与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中小企业已日益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国家对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积极培育与支持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此形势下,我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增大信贷投放,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近几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近几年来,我行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及总行的有关授信政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重视中小企业客户群的培育和发展,培育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实现了银企规模和效益的双赢。在行业投向上,我行对中小企业支持主要侧重非国有制造业、房地产业、民营医疗教育事业、IT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如三一重工、金荣集团、爱尔眼科医院等非国有企业在我行重点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在地区上,我行针对郴州、邵东、浏阳等中小企业活跃的地区特色,对当地分支机构在授信政策、审批权限上给予倾斜,优质高效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郴州金贵金属、永兴西河铅业、邵东打火机、浏阳花炮、浏阳建辉纺织等民营企业均成为地方特色经济的领头羊和当地纳税大户。截至2005年一季度末,我行对中小企业贷款765户,金额87.33亿元,比上年增加12.0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3.8%。近三年来,我行累计向全省935户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112亿元。

我行的经验: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论大中小,只

要效益好"的信贷市场定位,及时下发了《中小企业授信发展指引》,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统一了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有选择、有计划地重点扶持能大量吸纳就业、节能降耗、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够出口创汇的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在强化对中小企业资信状况、偿债能力的审查的同时,加强了与省内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合作;四是积极推进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承兑汇票和票据贴现等低风险业务,力求既解决个人和私营企业融资需求,又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五是加快贷款审批速度,提高服务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既有力支持了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发展,也切实防止贷款投向重复建设、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为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努力。

二、对中小企业授信的政策措施

我行对中小企业授信工作一直较为关注,先后出台了中小企业融资办法,对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中有效益、有市场、讲信用的客户,积极进行授信支持。并将不断完善对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授信政策和管理制度,促进该类客户授信业务的健康发展。我行推出的主要措施有:

1、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确定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向。

在行业准入上,我行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一定科技含量、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要限制或禁止贷款。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给予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

在客户方面,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具有相对稳定的竞争优势,行业排名靠前,财务制度严谨(能够定期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有较为合理的财务监督制度),经营管理稳健,企业主要经营者履约记录良好的客户积极支持。

在地区上,重点考虑中小企业较发达、经济较活跃、信用环境较好、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健全的地区。

在产品方面,以短期授信产品为主,并根据中小企业特点,积极推进产品组合和创新。

2、根据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特点调整、制定新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授信制度,简化授信审批流程,提高授信效率。

从2004年起,我行根据总行统一部署,采用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中小企业进行评级,改变过去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一起评级,标准过严的状况。在授信审批权限上,我行采用授信额度管理方式,积极支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发展。在对中小企业授信担保方式方面,除接受中小企业厂房和企业或法人代表能变现的房产和门面等有效资产抵押方式外,尝试个人无限责任担保、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并积极探索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今后,我行在不断完善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将着手于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对大型集团授信客户、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授信客户分别管理,根据集团客户上整体控制、中小企业客户灵活管理等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分别设置相应的客户经理和业务机构,不仅将有力地推动我行不同类型授信业务朝着专、精、高的方向发展,还将极大地提高不同类别授信客户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有效避免授信业务发展中“抓大放小”和“因小失大”等不良倾向。

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调研,不断强化支持中小企业授信的方法和手段。我行将对部分中小企业经济较活跃的地市,实地考察其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行业、产品、经营等特色模式,结合行业整体发展、地区竞争优势等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地出台有针对性的授信发展意见。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需求和特点,除向中小企业提供传统的包括存款、贷款、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结算等在内的金融服务品种外,还将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

创新,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和手段,因客提供授信服务。如近期我行针对中小企业授信需求短、小、快等特点,推出由零售部门叙做的法人购房、法人购车、小企业法人等授信业务,将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有着长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的认识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银行业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但囿于外部环境及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多年来,中小企业授信面临较大的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企业自身情况来看

1、企业治理机构欠佳。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许多中小企业在设立时就存在先天的缺陷,近年来虽然中小企业都已经历了企业改制,但大量的改制流于形式,其结果自然是产权不清,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形成真正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没有正规的公司章程或管理机制,家族化经营模式较为严重,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企业经营者长期规划和运作能力较差,造成企业发展前景不明,银行信贷资金不敢介入。

2、财务管理不规范。一项调查显示,我国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普遍存在账目不齐甚至做假帐的问题。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还通过各种手段避税,财务数据水分较大,缺乏完整可信的财务制度和报表,更缺乏财务监督和约束。

3、缺乏有效资产支撑。我国的中小企业虽然在最近十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因其产业、产品、规模等因素的制约,其自由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内源融资缺失仍是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与世界其他国家民营经济内源融资占到50-60%形成鲜明对比(所谓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是在本单位内部筹集所需资金,主要是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企业自身的

积累和储蓄,二是暂时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同时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状况不佳,有效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比较少,资金实力较弱,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也非常困难。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更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软件企业其净资产大都偏低,而人力资源又都偏高,少有可供抵押的资产(如创新型中小企业,失败率较高,我行信贷资金承担了较高的融资风险,却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导致我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以上种种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授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瓶颈—缺乏合适的抵押担保。

4、自身的竞争力和成长性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竞争力脆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公司形象、产品质量、社会公共意识和科研开发水准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处于竞争性较强的领域,生存难度大。我国中小企业所处产业水平较低,业务单一,无特色支柱行业,缺乏技术含量支撑,占优势地位和主体地位的行业主要是夕阳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其生存的态势——面临的竞争环境比较激烈,生存难度较大;三是企业绩效低。我国中小企业的绩效低,主要表现在资金利税率、权益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方面。有关部门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在这些方面远远落后于大型企业。四是经营风险大。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所以中小企业的贷款高风险是必然的,与我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本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5、整体信用水平低下。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包括个人信用普遍偏低,不仅欠缺一个较为完好的社会信用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包括必要的组织结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而且要包括全社会成员对信用的正确理解和道德规范。一方面社会中介机构资信较差,中小企业的会计数据真实性缺乏权威机构的认定,对企业经营的真实性难以准确判定,使我行在审贷、批贷过程中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意识

淡薄,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后,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再重新组建中小企业,逃废我行债务,也使我行在贷款投放中愈发谨慎。信用水平低下是制约我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从银行内部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数量大、情况千差万别,银行目前对授信客户市场的细分工作尚不到位,也没有专职机构,缺乏合适的渠道进行服务、管理。

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经营的真实性难以甄别,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经营实力,银行缺乏专门的分析和评估体系。

银企信息不对称,缺乏获取准确信息的渠道,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私营、民营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竞争力、成长性等关键信息,难以获取,以供授信参考和决策,对今后的业务发展更无法预测和把握。

其他因素。如各金融机构间无序竞争、我国现行的抵押担保手续繁琐且费用高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不健全、社会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授信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融资成本较高且担保能力有限等,部分政府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再加上我国目前立法不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严重,中小企业竞争秩序较差,给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造成一定困难。

四、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措施

为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授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又要控制风险,从内外部提出如下措施:

从银行内部看,加强对中小企业授信的审查及授后管理。

在对中小企业授信审查方面,一是要重视对领导人素质的评估。应通过实地深入的调查分析,对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及主要管理领导的学历、家庭背景、从业经历、个人品质、经营能力、管理理念、经营业绩等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对企业领导层的个人背景和资信状况的分析,加强对企业资本积累

过程的认识,防范企业家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对我行授信的影响。二是考察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分析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状况,包括但不限于股权结构是否清晰,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完善,企业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合理,企业规章制度是否完备,企业发展战略是否合理,各项决策是否得到有效贯彻等。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关联关系的审查。要深入调查企业的股权结构,充分了解企业的控股企业、参股企业、联营企业、其他上下游关联企业等关联方的历史、资产、信誉、经营管理以及关联交易情况。严格审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资金运作模式,了解资金的实际控制方,并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风险控制要求的授信方案。在财务分析中,应特别加强对其它应收款、其它应付款、长期投资、投资收益、预付款项等关联性科目的调查核实,充分获取关联企业的交易信息,并结合借款人及其主要关联企业的资金往来情况,分析其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四是审查核实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要重点审查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形态,确保企业的实收资本实际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发现人为虚报的财务信息,必须进行调整后再分析,包括调整资产、负债类科目,把无效资产从所有者权益扣除,调整损益表等。要深入分析企业总体的债务水平,包括期限结构、利息水平、或有负债水平和对短期债务的依赖程度。要结合企业预期现金流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考虑企业融资需求的真实性、融资计划的可靠性、经济周期的变化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等。必要时,可要求由银行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借款人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五是重点关注企业的活性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考察不应局限于财务报表信息,还应通过实地考察各种活性

信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核实。需要注意的活性信息包括:企业用电量增长情况、纳税额变动情况、结算量变动情况等动态信息;上下游客户的实力、信誉和双方业务往来的稳定性;企业供货合同、销售合同的变动情况,分红情况的变动等方面。六是对担保条件的审查。存在互保行为的企业应列为重点审核对象,严格准入。对于提供抵押担保的,应对其抵押物的状态、权属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确保抵押物的权属清晰,抵押合法有效。

在对中小企业授后管理方面,一是授信业务部门应跟踪了解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管理思想和经营措施的变化情况;应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的联系与沟通,建立与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的定期约见制度。二是应密切跟踪企业的对外投资、购销活动、货款回笼等情况;采取突访、暗访、回访等形式,加强对企业客户的现场检查力度和频率;如有可能,要实施对存货的盘点、会计凭证的核查和大额应收帐款的函证。要对抵、质押物进行跟踪监控,密切关注其价值波动的情况,被非法转移、变卖、损坏或灭失的可能性,必要时应要求借款人追加抵、质押物。三是加强帐户监管,及时识别市场变化对企业产品销售和现金流量的影响。通过帐户监管,控制企业货款的流向,加强对企业还款能力的预测和判断,防止资金挪用或者“体外循环”。四是密切关注和积累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全方位信息,包括通过媒体、网络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通过定期查询人行信贷系统,了解企业的大事汇总信息、他行授信信息及对外担保等情况。通过建立内部信息平台,共享相关风险信息。五是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根据企业的变化情况,及时调

整授信政策和授信规划。要针对每一客户的授信情况制定灵活机动的管理方案、压缩和清退计划,在发生不利变化情况时及时应变,有效退出。

从银行外部看,全社会齐心协力,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一是政府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着力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方面,搭建完善的共享信息平台,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咨询机构,为银行提供对中小企业资信状况的全方位、多视角的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建立畅通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渠道,形成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建立政府、企业、银行联系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中小企业信息发布机制,最终建立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推广“金融安全区”的创建,培养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树立诚实守信的风气。对少数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严厉进行惩处,营造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和鼓励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担保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及多元化金融主体进入中小企业,建立竞争性的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三是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提高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评估的准确性。四是规范对中介评估机构的管理。目前信用评估、审计机构较多,但大多数评估审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为了争客户揽业务,一味地迎合客户的需求,对被评估的项目尽量美化评估结果,造成经审计和评估的项目情况不准确或不真实,给银行的授信决策带来操作风险。建议政府有关部门

整顿中介机构的经营秩序,规范审计评估行为,提高中介机构的权威性。

民营企业授信风险控制

中小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控初探 ——以山东为视角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促进技术创新、促进出口、推进城市化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保持国民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 小企业已成为银行授信新的增长点。但是由于部分中小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尤其在今年信贷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贷款频繁出现问 题,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研究,提高对其授信风险管理已 势在必行。 一、山东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总体发展情况 相比广东、上海、江苏、浙江而言,山东民营经济长期相对滞后, 但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这种情况得到较大改观。至“十一五”末,民营经济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历史上注册资本首超公有制经济,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户数 持续缩量调整,五年间户数下降了近三成。在所有制结构中,“十一五” 结束后山东省民营经济比重首次居于首位,与公有制的比重调整为45.6:37.9。个体、私营经济资本(金)比重比2009年上升了4.4 个百分点,已超过公有制经济7.7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注册资本中,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占到了68.6%,到2010 年

底,山东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市场主体户数比重调整为4.1:95:0.9。这表明,民间投资有力地承接了政府投资,全省经济发展中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民营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浙江等民营经济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区域发展不平衡。山东民营经济在区域结构上呈现出不平衡分布的特点, 总体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较多较强, 民营经济发展较好,如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市,而中西部内陆地区,民营企业偏少偏弱,东西部民营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创新能力不足。山东省多数民营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一些民营名星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只占销售额的2%-3%;多的也只有5%左右。由于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缺少适应民营企业的科 技创新机制,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山东省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和扩张的主要因素。 (3)管理落后。家庭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相当普遍, 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 决策随意化, 企业缺少创新。此外,中小民营企 业在政策法律观念、资信、劳资状况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制约了山东省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山东中小民营企业授信的风险特征 山东省整体信用环境尚可,但今年以来,因内外部经济环境仍比较复杂,企业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经营压力加大,通

中小企业授信要点

一、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满足投向管理政策 各分行应切实强化小企业贷款投向管理,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源头。分行小企业业务管理部门应明确小企业目标市场和客户,围绕“一链两圈三集群”确定重点营销的客户范围。 1.审查审批人员应判断业务是否符合分行制定的投向管理政策要求。若单笔业务之前已对集群客户进行了整体授信安排,应判断单笔业务是否符合整体授信安排所确定的单户准入条件及其它相关要求。 2.对重点支持的集群客户范围之外的零散客户,原则上应落实强担保条件。 (二)落实收益覆盖风险的要求 小企业授信业务要坚持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即业务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支出和目标利润之后应不低于业务的预期损失。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对其资金成本和日常经营的影响,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定价水平。 (三)还原真实信息 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应建立在企业真实信息基础之上。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通过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检验、渠道检验等多种交叉检验方法(附件1-1),还原企业的真实信息。 1.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注重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重点关

注水电表、海关报关表、纳税单、企业及企业主个人的银行流水、征信记录、业务合同及发票等。 2.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通过独立的渠道进行信息核实,重点关注上下游企业、公众媒体、相关管理部门等信息渠道,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 (四)坚持本地化原则 鉴于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以及信息采集的复杂性,对“一链两圈三集群”的集群客户之外的小企业授信应坚持本地化原则,即原则上应在我行机构所在地范围内开展业务。对于本地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小企业,原则上也应将客户范围控制在分行所在省内。 (五)符合审慎性原则 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应坚持审慎性原则。 1.对于新客户要深入审查企业及实际控制人的背景,其中:对申请金额超过500万元(含)的业务或采用保证、信用担保方式的,审查人员原则上应进行实地调查;申请金额低于500万元及采用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审查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调查。 2.对于他行退出的客户,应审慎介入;对于符合我行退出标准的客户,应坚决退出。 (六)坚持合规性原则 授信基本条件要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我行管理制度的规定。在授信审批环节,审批人员应对授信流程使用、小企业客户认定等进行最终把关,并严格执行授信审批权限,不得违规越权操作。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银监发〔2007〕63号 第一条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管理,科学评估小企业贷款质量,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及其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小企业贷款是指《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对各类小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贷款。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本办法将小企业贷款至少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贷款逾期时间,同时考虑借款人的风险特征和担保因素,参照小企业贷款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见附件)对小企业贷款进行分类。 第六条发生《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第十八条所列举的影响小企业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以及出现该指引“附录” 所列举的预警信号时,小企业贷款的分类应在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的基础上至少下调一级。

第七条贷款发生逾期后,借款人或担保人能够追加提供履约保证金、变现能力强的抵质押物等低风险担保,且贷款风险可控,资产安全有保障的,贷款风险分类级别可以上调。 第八条本办法规定的贷款分类方式是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特点和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准确的方法对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制定实施细则,细化分类方法,并与本办法的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据此制定的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备。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核销小企业贷款损失。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

浅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外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中小企业合理投放信贷资金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约束问题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不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目前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提高盈利能力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体系不适应。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将商业银行总行一级法人的信贷政策、政策,通过以条线为主的有效的管理体系垂直贯彻落实到位,确保信贷投向的准确和投量的适度,达到低风险、高收益和流动性的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然而,由于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中尚缺乏统一整体化的风险控制。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要求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监管层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业务大上快上的同时,适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特点的风险管理体制安排明显滞后。 2.经营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从上至下的行业信息发布还不够及时、直接和全面,使得直接面对客户的基层机构人员,过度地依赖来自企业的、地方的、局部的信息,造成信贷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况且尚未形成银行业务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做好银行风险数据收集工作的意识,这将是一个需长期努力的方向。 3.风险和收益不对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本身较低的抗风险能力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由于受到利率管制等因素的制约,更大的风险无法通过更高的收益进行弥补,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性。小企业贷款风险高,管理难,收益有限。贷款权、责、利不匹配,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小企业贷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有时甚至是终身追究责任制,小企业信贷业务人员普遍认为小企业贷款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丧失对小企业的信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4.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存在差距。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客户偿债能力。国内商业银行评级办法的指标体系一般分为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定性指标三个层次。 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的设计与大企业评级区别不大,不能对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做出准确的评价。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只进行一次,这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缺乏现金流量的预测,行业分析和研究明显不足。由于每一个客户所处的环境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客户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根据固定权重得出的结果自然难以准确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决策层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树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对信贷风险控制应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以汇源果汁为例

题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以汇源果汁为例 目录 一、汇源果汁简介与其财务风险概述 (3) (一)汇源果汁简介 (3) (二)汇源果汁财务风险概述 (3) (三)加强汇源果汁的财务风险对其现实意义 (4) 二、汇源果汁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5) (一)筹资风险 (5) (二)利润分配风险 (6) (三)运营风险 (8) 四、汇源果汁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8) (一)提高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8) (二)建立筹资风险评估体系 (9)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0) 参考文献 (12)

内容摘要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开始大规模的扩张。而当民营企业不断拓张市场时,也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双重影响。。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可能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以下环节:筹资活动、筹资活动、营运活动、收益分配和外汇汇率变动等等。本文以汇源果汁有限公司企业为例,分析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及产生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就汇源果汁有限公司的财务问题提出了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发展以及对策。本文首先介绍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知识,包风险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解决的方法,其次介绍汇源果汁存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利润分配风险与运营风险等内容,最后针对汇源果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汇源果汁财务风险成因对策

汇源果汁财务风险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导致一定的风险。企业在管理中由于不确定的因素,即有可能给企业的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所以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两面性。爱因斯坦说:“科学必须创造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概念,供它自己使用。科学的概念最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普通概念,但它经过发展就完全不同。它们已经变换过了,失去了普通语言所带有的含糊性质,从而获得了严格的定义,这样它们就能使用科学的思维。”财务风险与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相类似,在发展的过程中他的基本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汇源果汁有限公司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一、汇源果汁简介与其财务风险概述 (一)汇源果汁简介 汇源果汁有限公司于 1992 年成立,是我国享有盛誉的果汁饮料民族企业。自1992 年创建以来,以良好的态势迅速发展为拥有全国各地40多家现代化工厂的大型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果汁及其它饮品。多年来塑造了种植生态水果、无公害水果为原料的健康企业形象,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果汁、产业化经营体系。据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和2009年汇源果汁百分百果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1%和52%,远远超过竞争对手,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二)汇源果汁财务风险概述 汇源果汁有限公司于2007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以良好的营销手段及健康的品牌形象迅速占领我国的果汁行业的市场。但在2010年8月30日汇源果汁有限公司发布的中期报告却披露,该公司银行短期借款由2012年年底的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来自银行贷款,银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随业务的发展,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且诚信度差、银行信用评级较低且相关担保法律滞后、信息透明度较低且不对称等诸多不利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凸显,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信贷风险,真正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就此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和防范对策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风险防范 1.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1.1金融资源获取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我国所获得的金融资源确是不平衡的。一是获得信贷支持少;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以上来自银行贷款,其他途径融资仅占2%左右;三是自有资金缺乏,我国私营性质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2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目前,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很高,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企业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有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很多担保机构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未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之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序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1.3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不强。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关联交易复杂,资信度不高,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较提。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小、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专门机构少,银行常常因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2.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原因分析 2.1信息不对称风险 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非对称关系,企业对自身的了解要远远超过银行对企业的了解。企业对银行隐瞒某些重大信息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2.2市场风险 中小企业规模相对不大,存续期限短,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生产工艺先进性不强,产品知名度较低、依附性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弱,这些因素无疑会导致信贷的市场风险。 2.3信用风险 大多中小企业担保机制不健全,有的对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偷逃国家税务现象较普遍,逃废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的现象仍有发生,伴生信用风险的因素仍有一定的基础。 2.4经营风险 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不完善,家长式或家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实际控制权集中,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经营管理的市场拓展能力不高,自身积累和创新能力不足,发生经营风险特征较明显。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发生必然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2.5道德风险 由于目前社会征信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中小企业表现得较为突

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议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及防范措施 刘慧贤,魏宝全 (中国建设银行 黑龙江总审计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近年来,金融业在民营企业投放贷款比率的同时,贷款风险也开始增加。形成信贷风险的因素相对复杂,既 有企业方面的问题,亦有银行方面的问题。有效防范信贷风险银行必须做好贷前调查与分析,严把贷款申请审查关;加强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控,及时发现关联贷款的隐性风险;加强贷款抵押管理,增强风险缓释能力;切实落实担保措施,谨慎选择保证方式,把握实际偿债能力,以确保贷款的安全。 [关键词]民营企业;信贷风险;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5-22 近年来,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颗颗耀眼的巨星不断升起,并被作为高端客户成为多家银行积极营销的对象,银行在民营经济投放的贷款比率也在快速增长。但在这些 “巨星”升起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身边的一些民营企业在一夜之间由高端优质客户变成不良客户。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肌体内部隐藏着随时都会引发的各种风险隐患,这些风险隐患一旦引爆,将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灾难,进而引发银行巨额信贷风险。因此,银行对这类高端民营企业的授信,更应慎之又慎、特别小心。 一、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因素分析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混乱,股权关系复杂;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一些民营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 实现外延扩张,达到便于融资的目的,通过改制、分立、重组或集团化经营等方式设立数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又设立孙公司或者交叉参股设立若干家公司,从而编就了一张环环相扣的关联企业网。母公司利用这些子公司或关联企业作为借款主体,到多家银行贷款。 一家集团公司以成员公司名义在多家银行有贷款,银行很难掌握其实际控制人,关联贷款风险在早期很难发现,大大增加了银行信贷管理难度。 从目前一些民营“巨星”企业陨落的情况看,这些民营企业在形成一定规模的财富之后,往往借助多个融资渠道,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上市公司的复杂的企业家族。这种跨领域的多元化集团运作,增大了公众、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也使得内部的种种经营问题容易被隐藏和拖延。而一旦问题爆发, 就可能通过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扩散到不同的领域,进而可能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 (二)自身资本金不足,银行授信额度外变相再融资,存在过度授信的风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日益增 大。而当前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不断提升的银行贷款利率,又使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增加、成本提高。 面对这一难题,有的民营企业便以非正常手段进行融资,套取银行信用,甚至骗贷。 一是向民间大量高息融资,潜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风险。由于资金实力不强,银行贷款也不能满足企业盲目扩张的资金需求,一些民营企业便向民间高息大量融资,一旦被公安机关查处,将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可能导致企业倒闭,进而影响银行贷款的按时全额回收,有的甚至造成损失。近几年,由于民间借贷市场不规范,涉嫌非法集资的案例频繁爆发,其中涉及民营企业信贷客户的居多。 二是向贷款经办行员工及其亲属高息融资,将融资风险转嫁银行。 为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一些民营企业往往以高额利息回报为诱惑,向贷款银行员工融资。而有的贷款经办行,受利益驱使,在银行授信额度外,采取由员工筹资直接借给企业或发放个人委托贷款等形式帮助企业融资。 这样既增加了企业负债总量,也增大了企业筹资成本,从而加大企业经营风险。一旦企业偿债能力出现问题,风险将转嫁银行。 三是向银行骗取信贷资金,掩盖自有资金不足的风险。一些民营企业众多的控股子公司中有一部分子公司其实并没有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是一个“空壳”,这些公司纯粹是为满足母公司融资、转移资金或财产需要而设立的。 他们长期通过伪造虚假发票、虚假销售合同等骗取银行信用,用于弥补资金不足,有的甚至用于投资股权或房地产等,尤其是集团成员公司之间利用虚假交易背景相互签开银行承兑汇票、套取贴现资金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扰乱了票据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 (三)偏离主业盲目扩张至不熟悉的行业,企业经营风险难以控制 第2012年第7期(总第401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7,2012Total No.401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7-0102-02102--

关于中小企业信贷政策调研报告(20201120232058)

关于中小企业信贷政策调研报告 一、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通报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与 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情况表明,1 -9月份,在实现工业增加值方面,我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创造产值21399. 44亿元,同比增长24. 6%;小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379. 39亿元,同比增长27 . 5%。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相比,在增速上分别高出了7. 76个百分点和11. 2个百分点。此外,在进出口方面私营企业也增势强劲。前三季度,个体私营经济进出口总额1624. 1亿美元,增幅达到41. 9 %,高于全国商品进出口增幅18. 2个百分点。 截止今年9月底,全国注册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 290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亿人。从大概念来看,中小企业 和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到全国就业总 量的75%以上,gdp总量占到全国gdp总量50%以上,中小 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对总体国民经济的贡献已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小企业风险分析 从上述情况分析,作为银行发展转变与中小企业经营合作思想,加快合作步伐显得迫在眉睫。那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点主要存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管理风险。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家族企业,因此家长制作风在企业管理中盛行,缺乏现代管理制度,并且企业主素质往往不高,造成了企业运行中决策不科学,管理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了先天性的管理缺陷,难以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策略。 二是经营风险。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行业和服务业等竞争性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低,技术改造能力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赊销现象严重。并且由于企业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所以企业的存活期比较短。 三是信息风险。中小企业运行很不规范,银行很难掌握企业运行的各种真实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不少企业未能依法建帐,财务报表不实,各种交易大多通过现金结算,给银行的资金控制带来相当的难度。 四是信用风险。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生长在一个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约束不力的环境中,相应地产生了信用观念淡薄、重贷轻还,有的甚至恶意逃债、赖债、废债,损坏了整个民营中小企业的形象。再加上法律诉讼案件执行难,降低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任。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都没有足值的抵押品,所以给贷款风险控制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这样在银行稳健经营,审慎放贷,严控风险的政策下,就形成了所谓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局面。

银行中小企业授信政策指引

XX银行中小企业授信政策指引 一、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 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是我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是我行改善业务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途径,是扩大交叉销售、促进我行精品银行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一)中小企业业务管理口径 本文所指中小企业是剔除我行五大信贷投向后的国标中小企业(国标中小企业标准参看我国2003年2月19日发布的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五大信贷投向指交通、土地储备和园区、公共管理行业,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和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 (二)发展策略 ⅩⅩ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货币信贷回归常态,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将受到考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基于以上认识,ⅩⅩ年我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策略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方向、提升两种能力、实现三个目标。其中“坚持一个方向”,是指坚持以模式化经营为主导方向;“提升两种能力”,主要指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实现三个目标”,就是实现“扩大客户群体、提升收益水平、有效控制风险”三个发展目标。通过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上述“一二三”业务发展策略,力争达到规模、效益、质量的

均衡协调,逐渐形成我行特色,努力实现中小企业业务“更有内涵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中小企业业务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发展,夯实客户基础,提高业务规模,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全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达到三分之一的战略目标,打造中小企业业务优势品牌,形成我行在中小企业市场的比较竞争优势。 1、增加客户数量,构建成长型中小企业基础客户群,形成良性的业务增长机制。 2、扩大市场规模,抢占市场至高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增速高于全行对公授信业务平均增长水平。 3、切实扩大交叉销售,增加中小企业综合收益,提高中小企业贡献度,形成全行利润新的增长点。 4、严控授信风险,确保资产质量,新增授信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实际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 5、巩固和创新模式化经营,塑造优质品牌,培育较高的市场美誉度。 二、中小企业授信营销模式指引 (一)目标客户选择 根据中小企业市场分布和风险控制特点,我行应坚持“3+1”市场定位。一方面以配套型、集聚型和科技创新型三大类目标市场中的中小企业客户为主导,实行模式化批量授信;一方面以单一优质、强抵押的授

小微企业授信要点分析及风险控制!(干货)

小微企业授信要点分析及风险控制!(干货) 作者:杨建东单位:宁波银行作者投稿并授权刊发无论是从经济总额占比来说,还是从解决就业量来说,甚至从整个经济的活力来源来说,小微企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一直受制于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的限制。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率也不断下降,优质的小微企业开始成为商业银行及其他小贷公司争夺的对象,做好小微企业授信和风险控制变得更加重要。 国内商业银行其实很早就开始了针对小微企业的授信业务,其中最具有品牌效应的主要是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很多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基于本地市场,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微企业服务和授信模式,如浙江泰隆银行。但在早期的小微企业市场拓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小微企业战略方向出现失误,或急于扩大规模而没有控制好风险。如进入一些风险很高的地区或行业,导致系统性风险偏高。 第二,在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和大量放贷的背景下,很多信贷经理乃至整个风控部门降低了对小微企业授信的风 险门槛,造成现在的坏账率居高不下。 在现有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授信风险相较于对

中大型企业的授信风险更高,因为小微企业天然的抗风险能力更弱,而商业银行要掌握小微企业的充分信息成本较高。不过小微企业也有一些自身优势,一是在规避开行业风险的情况下,小微企业能够分散授信风险,且小微企业所产生的非预期损失要小于中大型企业;二是,小微企业虽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对小微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的还原成本要远远低于中大型企业,因为大中型企业往往存在错综复杂的股权及债务关系,且财务信息都是经过美化之后的数据。泰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业务模式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这样做的人力成本是非常高的。 那商业银行应当如何做好针对小微企业的授信和风险控制呢? 1.、参考小贷公司行业的数据信息,选择业务地区 虽然说全国都受到整个经济周期的影响,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风险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在地区风险的规避上,可以将小贷公司行业的发展数据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以2015年的小贷业务情况为例,小贷交易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省市以及内陆的四川与重庆,这一信息说明这些地区的小微企业授信服务需求更多,发展小微金融的环境更好,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更完善,这些都是发展小微企业授信的基础条件。另外根据央行发布的行业统计数据,江苏、辽宁、河北三地在机构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2015年年末

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文献综述 自2001年11月,经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试点组建的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分别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成立了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农村信用社通过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从而改制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推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进行分析,学术界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2]: 林毅夫(2000)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在一些农村地区观察到的信贷短缺可能是由于区域的不平衡,缺乏资金的横向流动、对机构农业信贷的总体限制以及非正式信贷市场发育不足造成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性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韩俊(2003)通过对农村金融体制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在于,一是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二是通过加强对金融中介的监管、放松利率管制等措施,创造一个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利环境;三是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一个更完善更有活力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三农”、社区和中小企业。这些地区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辅助中小企业,客户的素质普遍偏低,经营产品的波动也比较大,不确定性比较大,具有它的特殊性。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银行界新生事物,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充分,主要集中在发展道路和经营模式上。对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陆建生(2004)提出了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跨区域发展的观点。由于农商行自身经营地域范围较小,当地产业的单一化,使得农商行面临着较大的行业风险,只有通过跨区域经营,才能有效的分散风险。谈俊请(2006)对苏南多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采用SWOT模型分析了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指出农信社改革并未彻底解决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张丽云(2007)探索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分析其面临的各种困境,认为提高农商行核心竞争力是深化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李晓建(2009)年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出现了市场定位不明晰的问题,逐渐减弱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业务幵展方面也缺乏创新,不能有效的满足三农的金融需求,同时仍存在着产权改革不彻底等制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3]。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处于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地位,它一方面与宏观经济总量相关,另一方面联系着广大的微观经济主体。商业银行的性质使得其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抗风险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有了大幅加强,但是在风险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监管能力的研究。 二、关于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授信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授信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部门职责3 第三章情景分析4 第四章授信调查5 第五章授信审批 (6) 第六章授信发放 (13) 第七章集团授信 (14) 第八章附则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 引(试行)》、《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制定 本办法。 第二条客户范围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亿元(批发类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5亿元)的企业法人客户,具有独立融资权的非法人企业客户。具有独立融资权的非法人企业包括: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持有非法人营业执照、贷款卡的非法人企业。 2、私营企业中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持有工商机关核发《独资企业 营业执照》和《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各分行应结合地区发展特点,综合分析行业特点、发展趋势、信贷状况、抗风险能力、国内外需求变化等因素,分地区分行业确定中小企业新模式具体客户范围、准入标准及管理要求。 符合上述标准,但属于以下情况的企业,不适用本管理办法,其业务叙做 管理继续按我行公司业务的现有规定进行: 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明确为限制类和淘汰类的项 目。 2、融资性担保机构。 3、房地产业(“K7200”)、金融业(“J6800”、“J6900”、“J7000”、 “J7100”)、租赁业(“K7300”)、商务服务业中的投资与资产管理业 (“L7412”)、教育业(“P8400”)、卫生行业中的医院(“Q8510”)等不 适用于中小企业授信的行业1。 4、产能过剩行业,以国务院确定的产能过剩行业为准。 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6、集团客户仅具有管理职能的母公司。 7、其他虽符合中小企业定义,但实际业务经营模式不符合中小 企业风险特征的客户或项目。 8、企业设计生产能力超出新模式适用范围的新建企业(含目前 阶段尚未投产、或投产但在试运行阶段未实现正常产能的情况)。 1行业分类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规定。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 当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与日俱增。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和信贷融资风险现状,分析了信贷融资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指出了相对应的对策,通过此项研究,能够为银行化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提供参考。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规模有限,因此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是非常普遍的,由于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不诚信行为,造成了银行融资信贷风险高起,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获得自身发展。银行所面临的较高的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社会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即便是中小企业违约逃脱债务,依然没有受到社会制裁,当前中小企业信贷成本较低,不利于规X信贷规X化经营,对商业银行信贷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我国信贷管理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从贷前管理、贷中管理和贷后管理三个阶段,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应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The financing risk prevention of mercial banks to the SME credit ABSTRACT The mercial bank credit facilities for SMEs risk is increasing.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ese 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financing risk status, the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risk of credit facilities, and points out the corresponds countermeasures. By this study, w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bank to resolve the SME Loan financing risk.Due to the limited size of the finance for SMEs, the SMEs to bank financing is very mon, SMEs often acts of bad faith, resulting in a high risk of bank financing credit from the banking SME financing resentment certain extentother hand, SMEs can not get enough money,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Banks face higher bank credit risk is caus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on the one hand, society has yet to establish a sound credit evaluation mechanism, even SMEs breach to escape debt, is still not subject to social sanctions, the lower the cost of credit for SMEs , does not help standardiz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business credit, mercial bank credit operations brought some difficulties, our credit management trends showing an unreasonable management loan before the loan-to-manage and post-loan three stages analysis of the risk of credit facilities for

商业银行防范民营企业集团授信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防范民营企业集团授信风险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反映出商业银行在民营企业集团授信管理上的问题 金坤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以生产各类铜材为主,实际控制人为若干自然人。经过数年经营,金坤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2001年起公司陆续与当地各商业银行建立授信关系。截止2004年初各商业银行给予该公司授信额度敞口8000余万元,业务品种涵盖一般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打包贷款、免保证金开立远期信用证,公司提供金坤铜材有限公司作为连带担保。2004年中,由于金坤铜业有限公司及担保单位均涉嫌走私而受到海关查处,由此造成公司停产歇业并最终破产。截止破产时止,各商业行授信仍有累计授信余额5000余万元无法收回,损失严重。 事后,各商业银行均对此展开了调查,发现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授信调查过程中客户经理业务能力不足,缺乏识假破假的能力,公司提供给银行的报表显示,其销售额从建立时的年销售700多万元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3.8亿元,利润由几万元增长到400多万元,经营情况尚可。但该实际上以上财务报表均未经审计,实际经营情况是管理混乱、报表依靠财务报表长期造假隐瞒亏损,并向银行骗取贷款,客户经理对此全然不察。甚至后来公司将免关税的来料进行加工并在国内销售,最终被海关处罚以致破产,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商业银行完全被公司表面经营情况所蒙蔽。二是商业银行在授信时对授信人金坤铜业公司及担保人金坤铜材公司之间存在着的实际关联关系未能发现,两家公司事实上均由同一自然人所控制,由于两家企业相互关联,经营管理方面同样存在弄虚作假、偷逃关税等行为,在被海关查处后,两家公司同时宣告破产。事后查阅商业银行有关贷前和贷后调查报告,均未对授信人与担保人同为关联公司予以揭示。正是在此误判前提下,商业银行把事实上属于集团授信的业务当成正常有外部企业提供担保的业务,从而造成授信损失。三是各商业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偏大,依公司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看,至2004年初,公司总资产不足8000万元,净资产更是低于3000万元,而各商业银行当时给予该公司授信额度敞口累计达到8000余万元,如此超额授信理由欠充分,授信审批过程显得不够审慎。 二、案例成因分析 中国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特点为集团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一方面既加速了企业的成长,但在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授信和监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民营企业既爱又怕。爱的是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由于先天不足——缺少潜在的政府信用担保,银行对其议价能力较强;怕的是而且由于银行间竞争的日渐激烈、以及银企之间固有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在商业银行环节累积了大量的坏账风险。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通常都是个人集权式的

中信银行小企业授信风险分析指南(doc 10页)

中信银行小企业授信风险分析指南(doc 10页)

附件1: 中信银行小企业授信风险分析指引 为进一步加强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控制,促进小企业金融业务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授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及其配套制度、《中信银行小企业非金融专营机构授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在部分分行业务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引。各分行应结合本行业务管理和当地市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一、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满足投向管理政策 各分行应切实强化小企业贷款投向管理,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源头。分行小企业业务管理部门应明确小企业目标市场和客户,围绕“一链两圈三集群”确定重点营销的客户范围。 1.审查审批人员应判断业务是否符合分行制定的投向管理政策要求。若单笔业务之前已对集群客户进行了整体授信安排,应判断单笔业务是否符合整体授信安排所确定的单户准入条件及其它相关要求。

2.对重点支持的集群客户范围之外的零散客户,原则上应落实强担保条件。 (二)落实收益覆盖风险的要求 小企业授信业务要坚持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即业务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支出和目标利润之后应不低于业务的预期损失。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对其资金成本和日常经营的影响,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定价水平。 (三)还原真实信息 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应建立在企业真实信息基础之上。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通过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检验、渠道检验等多种交叉检验方法(附件1-1),还原企业的真实信息。 1.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注重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重点关注水电表、海关报关表、纳税单、企业及企业主个人的银行流水、征信记录、业务合同及发票等。 2.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人员应通过独立的渠道进行信息核实,重点关注上下游企业、公众媒体、相关管理部门等信息渠道,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 (四)坚持本地化原则 鉴于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以及信息采集的复杂性,对“一链两圈三集群”的集群客户之外的小企业授信应坚持本地化原则,即原则上应在我行机构所在地范围内开展业务。对于本地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小企业,原则上也应将客户范围控制在分行所在省内。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及防范

目录 1.中小企业风险特征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4) 1.1 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 (4) 1.2 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较为粗放 (4) 1.3 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报表失真 (5) 1.4 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或特色经营 (5) 1.5 信用观念相对淡薄,信用可靠度低 (5) 2. 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外部环境及相关体系不健全 (6) 2.1 经济和法律环境在保护商业银行债权方面不够健全 (6) 2.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良好信用环境尚未形成 (6) 2.3 信息渠道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机构服务缺位 (6) 3. 商业银行在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 (7) 3.1 风险管理的观念和意识落后 (7) 3.2 缺乏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7) 3.3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十分薄弱 (8) 3.4 信贷人员素质、信贷风险文化基础亟待提升 (9) 3.5 贷后管理不到位 (9) 4.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9) 4.1 加强法制观念,强化防范金融风险意识 (9) 4.2 建立和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 (10) 4.3 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 (14) 4.4 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创新机制建立 (16)

摘要 目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决定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多个视角揭示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为商业银行改革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扩大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提供了思路。 关键字: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