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艺管理办法

工艺管理办法

工艺管理办法
工艺管理办法

汝化字〔2015〕78号

关于印发《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已经公司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1月12日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综合办 2015年11月12日印发

校对人:谢云云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

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工艺技术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2范围

本管理办法包括工艺管理的组织职责、规程管理、变更管理、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管理、工艺和技术台账(记录)管理、奖惩等内容。

3组织职责

3.1总办室是公司工艺、技术的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公司总工程师或相关副总经理主管。

3.2各分厂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各分厂负责人对本分厂工艺技术管理负责。

4 规程管理

4.1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是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文件,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各级生产干部、职工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违犯。岗位操作规程是分厂技术人员根据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范围和技术原则,制定具体的工艺条件和操作程序,事故消除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4.2规程的编制

4.2.2规程的编制应遵循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的原则,由总办室组织各分厂技术人员,按照规程编制的统一要求编写,总办室组织校核及各有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生效,审定、批准签字手续应完整齐全。

4.2.3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暂行试车方案、试行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总办室组织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起草编制,作为学习和试车投产依据,经生产考核3个月至半年编制正式规程,并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规程的修订

4.3.1修订的前提条件:工艺、技术、设备上做了重大的改进,新建、扩建分厂,应对原规程进行修订。规程的修订由总办室组织,分厂领导和技术人员配

合进行。

4.3.2总办室对修订后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各工艺参数或操作方法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4.3.3修订后的规程经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并及时下发至相关分厂。

4.4规程的使用和管理

4.4.1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应发至分厂班组长以上人员,岗位操作规程应发至相关岗位操作人员。

4.4.2由分厂领导或技术人员负责向操作工贯彻规程的内容,做到人人应知应会。

4.4.3经批准后的各项规程由总办室统一负责印刷,档案室负责保管、发放、登记,外单位索取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任何个人及部门无权转让和馈赠。

5变更管理

5.1工艺技术变更范围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管道改动及阀门增减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工艺参数的变更;公用工程的水、电、气、汽的变更;监控、测量仪表、控制软件的变更;安全、环保设施的变更。

5.2变更程序

5.2.1进行工艺技术变更时,需由分厂技术人员提出变更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填写变更申请表(附表一)并经分厂负责人签字后提交总办室,总办室组织相关专业、部门进行可行性、风险性分析、论证,并根据结论填写《变更确认表》(附表二)报总工程师、总经理审批。

5.2.2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总办室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论证,报总工程师、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5.2.3工艺技术变更后,由总办室组织对有关规程等及时进行修订,履行手续后实施。

5.2.4工艺控制指标一经确定,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违反或改动,若因原料、设备的改变或因操作条件等发生变化需进行调整变更时,有关分厂应及时以变更申请的形式报总办室,经总工程师、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5.2.5继电保护整定值、仪表报警值的修订应分别由电气、仪表专业提出申请,报总办室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并将结果报总工程师、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5.3罚则

凡违反本办法的变更项目,总办室、生产部、安环部有权制止、限期恢复,并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处以300~1000元罚款,对造成事故等损失的,按公司相关制度对有关责任人(变更方和使用方)进行责任追究,严重者对相关责任人免职。

6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管理

6.1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范围

6.1.1科技攻关项目范围: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电石行业政策、国内外电石工业技术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以及汝州电化公司发展战略和技术装备状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对现有生产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进行重大技术改造、更新,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难题,以达到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安全环保,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提高经济或社会效益等目的的项目。

6.1.2技术改造项目范围:对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制造流程等进行的小改进和小革新,能促进生产过程中原料、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有效利用和节约,能促进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增产增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小改进和小革新。

6.1.3对于新产品或扩产改造项目,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6.2技术改造的原则

6.2.1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达到增产、降本、创效、提质、节能、环保、安全的目的。

6.2.2进行技术改造时,与工程有关的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和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

6.3职责

6.3.1公司总工程师或主管副总经理负责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领导工作,对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工作在工程、技术、实施上全面负责。

6.3.2总办室负责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审核工作:

(1)负责组织设计方案文件的编制、论证,办理设计、施工委托,确定专业组人员,组织或监督有关部门按标准施工、试车等;

(2)编制公司年度科技、技改计划,申请专项资金支持;

(3)负责集团公司科技计划、成果、验收的申报工作;

(4)负责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5)负责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6)负责组织对优秀科技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鉴定和成果申报;

(7)负责对已考核合格的项目提出奖励意见;

(8)负责与项目有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6.4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程序

6.4.1科技攻关、技术改造课题方案由个人、部门或分厂提出,填写《技改项目申请表》(附表三)报总办室组织可行性论证、审核、确认。

6.4.2对工艺技术、生产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等进行的任何改进都需提出方案,报总办室审核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私自进行改动。

6.4.3总办室根据提案组织研究、论证、审核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投入产出收益分析,并填写《技改项目确认表》(附表四),上报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审批后作为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依据。

6.4.4相关单位根据《技改项目确认表》,可成立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小组,负责科技攻关活动的工作落实、进度管理和协调指挥。

6.4.5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项目的试运行:

(1)项目完工后,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单机、联动调试。

(2)项目使用单位负责按照项目试运行方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技术改造项目试运行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有关过程数据。

(3)试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由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协助项目使用单位解决。

6.4.6总办室及时组织编制新工艺、新设备操作规程,相关车间做好规程培训,员工必须在应知应会后,方可上岗操作。

6.5科技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

6.5.1 项目完成后,由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小组出具试运行评价报告,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提交总办室进行评估验收申请。项目的评价一般应包括:(1)项目达到的目标或指标、效益或效果评价;

(2)设计技术指标、性能的符合性评价;

(3)生产、工艺符合性评价;

(4)安全、环保方面符合性的评价;

(5)选用材料、设备适用性的评价;

(6)项目施工质量进行评价等。

6.5.2总办室组织相关部门或技术人员成立评估验收小组,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和验收,评估验收小组出具最终的评估验收报告(附表五《技改项目验收表》),确定项目成果的实际效果与效益(增产、降本、创效、提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

6.6科技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奖励

6.6.1评估验收小组根据项目成果的实际效果与效益,提出对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小组的奖励申请(奖励办法及奖励金额),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6.6.2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奖励申请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后,对科技攻关或技术改造小组及相关参与人员进行表彰及奖励。

6.6.3奖励标准:根据验收评估对一次性受益的技改奖励效益提升金额的2%奖励;对于累计受益的按照一年受益总金额的2%奖励;对于安全、环保等无法直接做出评估效益的,可根据项目的难以程度、参与人员的数量,每项奖励500元~2000元;单次技改项目奖励总金额最多3万元。其中:提出及论证参与人员分配奖金总额的40%,技改实施人员分配奖金总额的40%,技改使用单位分配奖金总额的20%。

6.7 科技成果的管理

6.7.1总办室建立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档案,对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方案、成果、图纸、数据等入档保管。

6.7.2总办室结合生产实际,对科技攻关、技术革造成果、经验、数据在公司相关生产工艺系统内推广与复制,进一步扩大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成果的实际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19925

一、图纸会审制度: 1、图纸会审程序:图纸会审包括熟图、初审、内部预审三个阶段。 ①熟图:各专业技术人员在领到施工图纸后必须先认真学习,弄清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要求,熟悉工艺流程及工程特点等,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②初审: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工种图纸进行详细的核对审查,以便进一步弄清设计意图,检查图面有无问题。 ③内部预审:是指项目经理部内部各专业工种间的施工图审查。核对各工种各专业间的相关部分有无矛盾,并协商配合施工事宜。 2、参加图纸会审的单位:施工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主持,邀集有关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加。 3、图纸会审的要点: ①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 ②设计是否符合施工可行,如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③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④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之间及设备安装各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 ⑤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道路交叉连接点是否相符。 4、图纸会审注意事项: ①会审时,建设单位要派人做好会审记录。 ②会审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由设计单位负责处理或解答。 ③会审后整理会审纪要,参加会审的单位表示同意的,一般以一式五份,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盖章后送交设计单位,经设计单位签章,送有关施工单位据以施工。会审纪要,要注明会审时间、主持单位、参加单位以及参加人员,作为建设单位工程技术资料存档。 二、工程联络单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按图施工的原则,需要变更时应坚持先办工程联络单后变更施工,不得后补工程联络单。为加强施工的科学性、计划性应坚持一次性工程联络单。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通用于各生产、建设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 3、准则 3.1 工艺、技术指标的管理 3.1.1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制定报分管领导批准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违反或改动,若因原料、设备的改变或因操作条件发生变化需作调整时,由有关车间以书面报告生产技术部审核、批准后执行。 3.1.2 继电保护整定值、仪表报警值的修订由车间提出申请,报生产技术部,召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并将结果上报申请批准执行。 3.2 工艺流程与设施的管理 3.2.1 对主要物料流程、辅助物料流程及其设施进行改变时,必须制定出完整的方案报生产技术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3.2.2 因扩建、技改及环保治理改变工艺流程及设施时,必须由有关单位写出可行性方案,经公司充分论证批准后方可设计施工。 3.3 工艺技术台帐管理 3.3.1 台帐种类包括: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工艺指标台帐,技改、技措台帐,操作事故台帐,质量事故台帐。 3.3.2 台帐的具体内容 3.3.2.1 产量、消耗指标台帐要求:各车间都要建立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对全部产品的日产量、各类消耗的日耗量、单耗等进行记录。 3.3.2.2 工艺指标台帐要求: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对所有的厂控和主要非厂控工艺指标进行逐日记录。 3.3.3 技改、技措台帐 3.3.3.1 各单位均要建立技改、技措台帐。 3.3.3.2 内容包括技改名称、技改的内容(包括意义)、费用、实施的起止时间、提出人和实施人。 3.3.4 操作事故台帐 3.3. 4.1 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操作事故台帐。 3.3. 4.2 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日期、地点、事故名称、事故属性、事故损失、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结果、防范措施,可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 3.3.5 质量事故台帐 3.3.5.1 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操作事故台帐。 3.3.5.2 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日期、地点、事故名称、事故属性、事故损失、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结果、防范措施,可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 3.3.6 台帐的填写与保管 3.3.6.1 各车间工艺员必须按时认真填写,填写的数据必须准确、真实。 3.3.6.2 台帐必须清洁、无乱划。 3.3.6.3 每本台帐的封面都写清记录的起止时间,认真存档保管,不得损坏和

标识卡管理应用规范

标识卡管理应用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5.1.3检验状态使用《产品状态标识卡》,检验结果附注《工艺流程卡》 5.1.4当顾客有要求时,最终产品按顾客的要求进行标识。 5.2标识的实施 5.2.1原材料进厂,由仓库安排存放到“待检”区域,并依据订购单、送货单对产品进行核对标识,明确显示物料名称,物料编号,规格,生产批次号,来料数量(数量标识必须涵盖产品范围,如一个批次号一拖产品为21箱,数量为2020,则可标识为20箱*100+20=2020只,凡填写标识卡人员都参照此方式填写数量),日期等; 5.2.2由仓库填写《进料送检单》通知品质验货; 5.2.3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标准、承认样品、相应的采购信息或取少量样品等对来料进行检验/验证,并依据检验/验证结果进行产品状态标识,标识需清晰完整;合格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并由检验员填写相应《产品状态标识卡》;不合格产品存放到不合格区域和进行不合格标识,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2.4生产过程中,操作者自检出的不合格品,由操作者进行隔离,生产班组长及品质部检验员进行确认,并由生产班组长进行产品标识,检验员进行检验状态标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5生产的最终产品由仓库以《物料标识卡》标识和填写《成品送检单》报检,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状态标识; 5.2.6产品生产批次号的标识:在产品生产完成后,生产线负责填写产品的生产记录,记录入产品的制造时间或日期,品质部OQC须在包装外箱上盖检验合格章(表明检验之状态与日期)。 5.3标识的管理 5.3.1各种标识由产品存放所在地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任何人不得 随意撕毁和移动,应保持各种标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3.2当标识发生丢失或移动时,根据相关记录或重新检验后进行标识; ●同产品质量相关的流程单、印章等标识的使用应由品质部全面监控和管理。 5.4追溯性实施 5.4.1物品批次的相关追溯要记录在《标识卡》、《进料验收单》上,详细记录供应商(或客供品名)、收料日期、送货单NO、采购单NO等。可能时记录物品的生产日期(来料日期)。入库时在物品《标识卡》上记录部品的品名、来料批号、出入库情况。仓库在发放物品时,用《领料单/出库单》记录物品发放使用的名称、规格、批号、发料之日期、数量、领料单NO、使用之订单号码等; 5.4.2 物品追溯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参考)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总装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1.4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总装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

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现场工艺指导为准。现场工艺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总装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总装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现场工艺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总装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

工艺管理办法

汝化字〔2015〕78号 关于印发《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已经公司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1月12日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综合办2015年11月12日印发 校对人:谢云云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 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工艺技术水平,结合 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2范围 本管理办法包括工艺管理的组织职责、规程管理、变更管理、科技攻关和 技术改造管理、工艺和技术台账(记录)管理、奖惩等内容。 3组织职责 3.1 总办室是公司工艺、技术的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公司总工程师或相关副总经理主管。 3.2 各分厂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及《岗 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各分厂负责人对本分厂工艺技术管理负责。 4规程管理 4.1 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是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文件,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各级生产干部、职工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违犯。岗位操作规程是分厂技 术人员根据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范围和技术原则,制定具体的工艺条件 和操作程序,事故消除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4.2 规程的编制 4.2.2 规程的编制应遵循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的原则,由总办室组织各分厂技术人员,按照规程编制的统一要求编写,总办室组织校核及各有 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生效,审定、批准签字手续应完整 齐全。 4.2.3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暂行试车方案、试行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总办室组织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起草编制,作为学习和试车投产依据,经 生产考核 3 个月至半年编制正式规程,并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 规程的修订 4.3.1 修订的前提条件:工艺、技术、设备上做了重大的改进,新建、扩建分厂,

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1年月日发布 2011年月日实施

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目的 加强工艺技术管理、严格工艺技术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各生产车间科室。 一、职责 1、生产技术组负责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修订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工作。 2、生产车间各班组负责执行工艺纪律,并按要求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二、内容和要求 (一)工艺技术文件的管理 1、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加工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等。 2、生产技术组提供各生产车间有效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确保其完整性、正确性与统一性。 3、工艺技术文件的发放、使用、管理、回收等应执行《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办法》并做好相应记录。 4、车间各生产工序班组应有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的有效版本。

5、生产车间在用的工艺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更改、替换、代用,当发现错误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时应及时向生产技术组报告,由生产技术组技术员负责对原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或向公司生产技术部征求更改意见。 6、技术组收到工艺修改单做好收发记录,及时的下发到相关生产车间。(二)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管理 1、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 2、在加工前应按工艺规程对本工序的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规定要求。 3、各工序的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 4、当因生产条件变更或遇有技术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工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调整后方可继续加工。 5、所有设备和工装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 6、生产操作人员应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和“三检”制度(首检中间检完工检)。 7、生产车间要做好“三定”工作,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8、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并按规定保养好使用的设备。 9、生产操作人员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整洁,对在制品、量检具、工装等要妥善存放,保持工作场地整洁卫生。 10、工艺贯彻率要达到95%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工艺贯彻率=已贯彻的工序总数/ 应贯彻的工序总数×100% (三)工艺纪律检查与考核

关于产品流程卡的实施细则

关于产品流转卡的实施细则 一.目的 为规范产品工序流程,便于统计核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数量。保证产品质 量,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明确产品的状态和加工过程。统一流转卡 的使用。使账、物、卡一致。 二.实施范围 适用于分厂所有产品加工及流转过程。 三.流转卡规范 流转卡实施一车一卡,体现产品当前的状态,信息填写完整,具有追溯功能。 根据分厂实际情况,分厂产品流转卡设立“主卡”和“副卡”,其中“主卡”贯穿产品所有工序,从来料合格开始至成品入库。“副卡”为工段内使用,作为部分工序的流转标示卡,在大工序(移热、入库)时产品由大工序物流人员合入“主卡”工位器具上流转。“副卡”由大工序物流人员收集备查。 1.填写信息内容齐全,字迹清晰。 2.齿坯进厂建立进坯台账,建立批次号,移热按批次号建立移热台账。 3.流转卡随同投料产品发出之日起。到成品入库为本批产品的一个生产周期全部完成。在成品入库时不得缺少过程信息。所有工序必须如实填写,包括检验、清洗、物流、叉车司机、包装 四.实施流程及具体要求: 1、进坯由送坯单位按对应的工位器具装挂产品,并填写流转卡(“主卡”)批 次号、产品名称、代码,来料单位、数量;;产品挂车时,对每车产品进行编号,该车流转卡批次号为:年月日+供应商代码+ “—”+产品车顺序号(一车产品为1,依次类推);与分厂收坯员交接产品;将验收单送检验员。2、收坯员核对产品及数量后,同批次产品(以日为单位)在流转卡上按“年月 日”编批次号。 3、检验员收到送检单后,按坯检作业指导书进行坯检验,合格后在流转卡上填 写工序号、工序名称、合格数量、日期及签名,不合格时悬挂黄色不合格标识牌。

企业工艺卡片与操作规程的编制

企业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南丁岳飞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安监总危字〔2005〕198 号)等,根据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生产经营单位、其它下属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涉及管理内容为《工艺卡片》、《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一)〉、《岗位操作法》〈安全操作规程—(二)〉(其它名称包括操作手册、操作规程等不再使用)。《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统称为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各单位应明确审核和修订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核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在建设单元竣工投产或生产单元改、扩建半年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后应及时修订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第六条管理部门职责 (一)安健环部职责:负责制定《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二)技术管理工作部门职责:技术管理工作部门为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具体主管部门,负责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修订并贯彻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贯彻执行情况。 (三)设备(含动力、下同)管理工作部门职责:负责“安全操作规程”中“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并贯彻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贯彻执行情况。 (四)质量、计量管理工作部门职责:贯彻执行《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负责分析化验工种操作规程的制定,并贯彻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贯彻执行情况。

工艺设计技术项目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公司产品研制与生产制造过程中工艺技术项目管理,促使公司工艺技术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产品制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工艺人才培养,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产品研制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试验研究与工艺技术攻关。 利用公司资源形成的所有技术研究成果、产品开发成果,其所有权均属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参考文件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G/GJZ04.000-2012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4.定义 4.1 公司工艺技术项目可分为两级,公司级和部门级。 4.2 对公司工艺进步有重大影响、产生效益较大及需要在公司层面进行推进的项目可申请为公司级工艺技术项目。公司级工艺技术项目以公司开发计划为依据,由科技管理部统一发布,研制单位负责实施,科技管理部组织进行技术鉴定和考核。部门级工艺技术项目从立项到实施由本单位自行管理,同时按月将项目立项和完成情况报工艺所(技术中心)备案。 5.职责 5.1 科技管理部:负责公司工艺技术项目开发计划的编制和下发;负责对公司工艺技术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负责实施过程的跟踪管理;负责组织成果鉴定;负责项目技术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5.2 研制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和实现,负责组织项目阶段性评审,按照公司相关要求提供研发阶段相应资料和(或)实物产品,负责鉴定资料的准备和齐套,负责技术成果转化。 5.3 鉴定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工艺技术项目研发成果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进行评估,鉴定评审委主任为总工程师,成员则由公司(或外聘)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组成。 6.立项原则 6.1符合国家、行业技术和公司发展规划的项目。 6.2有针对性的解决生产过程中制造工艺不稳定、质量问题突出、技术难度大、生产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的项目。 6.3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的项目。 6.4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物料的项目。 6.5工艺技术储备项目。 6.6项目完成后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流程卡管理规定

流程卡管理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流程卡管理规定 目的 用于区别产品的类别和加工状态等信息,使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0范围 适用于半成品、成品的流转标识和追溯控制. 3.0职责 生产车间、中转库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不同检验状态产品的分区摆放及所有标识的维护。 流程卡的制订、修订、发行、培训由品质部负责。 4.0管理规定 工艺流程卡的选用 根据产品的类别和流转阶段选用不同样式的工艺流程卡,不得混用、乱用,更不能用纸片或其他卡片代替.现阶段采用流程卡1(冲压下料、成型、冲孔、点焊、清洗、检验、入库);流程卡2 (排板、预压、涨接、钎焊、检验、包装、入库)工艺流程卡的填写 4.2.1 流程卡1的规定: 1、冲压组操作工根据车间组长下发的《生产指令单》和《领料单》进行作业;下料作业员将《领料单》交给仓库,由仓库把指定的批次物料,在指定的批次物料上面贴好标识卡,下料作业人员负责按照操作的实际工序填写流程卡1。铜箔与板片一起成型,铜箔不需要入库,其它工序的铜箔完工后按照流程卡工序办理入库。 2、流程卡1表头信息由冲压组长负责填写好,然后各工序操作人员按照实际完工的数据填写,工序名、生产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操作工签名;状态栏和检验员,要求巡检员填写; 3、在填写过程中,上一工序完成后方能流入下工序,在交接过程中,需要交接给员工本人,本工序完成后才能交给下工序。流程卡1跟人不跟产品。 4、所有的产品上放置物料标示卡,当本工序在生产时,需要变更标示卡信息时,将上工序的标示卡收集起来,每天完工后,交给组长。组长保存好各工序的物料标示卡,待订单全部完工后一起交给仓库,由仓库核查存档。 5、本流程卡1的最后一个工序完工后,在半成品入库时,将流程卡1 一并交给仓管员。有仓管员核实、统计、分析、存档。

工艺技术开发和改进实施管理办法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 办法 制作: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1.1规范制造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使之有章可循。 2.0 适用范围 2.1凡产品制造加工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之事宜,悉依本办法执行。 3.0 权责单位 3.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裁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0 工艺流程图 4.1 定义:工艺流程图又称作业流程图或制造流程图,是一种图示方法,用简化之工程 符号将制造加工程序之先后关系表示出来。一份工艺流程图通常包括下列项目: 4.1.1工序符号。 4.1.2工序名称。 4.1.3 作业人数。 4.1.4 相关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 4.1.5 管制项目(包括制造条件与品质特性)。 4.1.6 标准时间。 4.1.7 平衡状态。 4.2工艺流程图使用之符号 4.2.1 ○:代表操作(或称作业),凡物体被改变任何物理或化学性质,或装上另一 物体,或从另一物体上拆下,均谓之“操作”或“作业”. 4.2.2 □:检验,为了查明品质特性与规格之异同,对于产品数量及品质进行测量、 试验、比较或证明,称为“检验”,用“□”表示数量之检验,用“◇”表示 品质之检验,用“◎”表示操作又兼检验(自检)。 4.2.3 ▽:贮存,即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4.2.4延迟,由于预定之一行动未即刻发生,面产生之时间空档为非必要者,称为“延 迟”。在工艺流程图里,此符号不常使用,因其中伴有品质特性或查核点。 4.2.5搬运,凡有意改变物品之位置,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即为“搬运”。 4.3 工艺流程图之制作 4.3.1管理权责 4.3.1.1生技部负责生产工艺流程图的制作,于新产品正式量产前完成。 4.3.1.2工艺流程图原稿由生技部自存,并复制三份,加盖管制章分发生管部、制 造部和品管部各一份。 4.3.1.3生管部依工艺流程图编排生产计划,制造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作业分工, 品管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品质管制点。 4.3.1.4 各部门对工艺流程图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生技部提出技术变更申 4.3.2工艺流程图之写法 4.3.2.1找出生产过程之主要流程为基干,从原料或零件开始到成品为止之整个 过程,垂直地记录下来,其他副流程依进入主流程之先后次序,从旁边插 进。 4.3.2.2在各工序与检验站名称左边标注上各种符号,如“O” 4.3.2.3原材料及零件加入,利用水平线连接于工序符号之左边,线上写上原材 料或零件之名称,需要时可在线下规格。 4.3.2.4 在工序或检验站右边填上标准作业人数。 4.3.3 管制项目与查点,管制项目包括每一工序之查核点及管制特性,写在工序名 称之右边,逐一列明,在符号之右边所列者均为检验站之检验项目或管制项目, O符号之右边所列者大都为查核点。 4.3.4 相关之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此栏填上每一作业工序依据之作业指导书编号 或技术标准编号。 5.0作业标准书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办法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办法制作: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文 件 修 定 变 更 履 历 表 制作人审 核批 准版次修 定 履 历新出/修定日 期

A/0新建文件 1.0 制定目的 1.1规范制造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使之有章可循。 2.0 适用范围 2.1凡产品制造加工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之事宜,悉依本办法执行。 3.0 权责单位 3.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裁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0 工艺流程图 4.1 定义:工艺流程图又称作业流程图或制造流程图,是一种图示方 法,用简化之工程符 号将制造加工程序之先后关系表示出来。一份工艺流程图通常包括下列项目: 4.1.1工序符号。 4.1.2工序名称。 4.1.3 作业人数。 4.1.4 相关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 4.1.5 管制项目(包括制造条件与品质特性)。 4.1.6 标准时间。 4.1.7 平衡状态。 4.2工艺流程图使用之符号 4.2.1 ○:代表操作(或称作业),凡物体被改变任何物理或化学性 质,或装上另一物体,或从另一物体上拆下,均谓之“操 作”或“作业”. 4.2.2 □:检验,为了查明品质特性与规格之异同,对于产品数量及 品质进行测量、试验、比较或证明,称为“检验”, 用“□”表示数量之检验,用“◇”表示品质之检验, 用“◎”表示操作又兼检验(自检)。 4.2.3 ▽:贮存,即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4.2.4延迟,由于预定之一行动未即刻发生,面产生之时间空档为非必 要者,称为“延迟”。在工艺流程图里,此符号不常使用,因 其中伴有品质特性或查核点。 4.2.5搬运,凡有意改变物品之位置,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即为“搬 运”。 4.3 工艺流程图之制作 4.3.1管理权责 4.3.1.1生技部负责生产工艺流程图的制作,于新产品正式量产 前完成。 4.3.1.2工艺流程图原稿由生技部自存,并复制三份,加盖管制章 分发生管部、制 造部和品管部各一份。 4.3.1.3生管部依工艺流程图编排生产计划,制造部依工艺流程图 安排作业分工,品管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品质管制点。 4.3.1.4 各部门对工艺流程图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生技部提出技 术变更申 4.3.2工艺流程图之写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管理暂 行办法 欧阳学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管理工作,确保选用的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安全、环保、经济适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管理的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工艺技术是指专利、专有工艺技术,包括国内和引进。 第四条炼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工艺技术选择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有关规定,并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文件实施。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根据股份公司投资管理办法,炼油化工建设项

目按性质和规模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项目,工艺技术选择按照项目类别划分管理权限。 第六条炼油与化工分公司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有关规定; (二)负责制定股份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管理办法; (三)指导和监督地区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艺技术选择工作; (四)负责审批一类、二类、三类项目工艺技术供应商短名单; (五)负责审批一类、二类、三类项目工艺技术供应商; (六)负责协调工艺技术选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地区公司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有关规定; (二)负责制定本地区公司工艺技术选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三)负责确认工艺技术供应商的业绩;

(四)负责推荐和上报一类、二类、三类项目工艺技术供应商短名单; (五)负责组织和实施工艺技术交流、技术谈判、商务谈判等工作,并签订技术附件; (六)负责编制一类、二类、三类项目技术和商务谈判总结,并上报拟选择的工艺技术供应商; (七)负责审批四类项目工艺技术供应商; (八)负责合同的执行工作。 第三章工艺技术选择审批 第八条一类、二类、三类项目工艺技术选择审批程序: (一)地区公司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及业绩的设计单位; (二)对于引进工艺技术,地区公司应按照股份公司进口机电产品采购管理办法,委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内部具有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机构(以下简称委托进口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三)地区公司向炼油与化工分公司上报工艺技术供应商短名单; (四)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组织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办

TS16949技术部管理制度汇编

TS16949技术部管理制度汇编 工艺管理实施办法 工艺工作是生产制造业的基础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部过程。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发挥工艺工作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必须加强工艺管理。 一、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产品工艺工作由新产品技术开发阶段的设计工艺调研开始直到产品包装入库结束,必须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是使新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一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要便于使用和维修。因此对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须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对外来产品图样,首次生产前也须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1.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 1.1对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采用会审方式进行。 1.2对产品图样的工艺性审查由技术质量部负责进行。 1.2.1在审查中对发现的工艺性问题需填写“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 1.2.2全套产品图样审查完后,对无大修改意见的,审查人员需在“工艺”栏内签字,对有较大意见的,暂不签字,把产品设计图样和工艺性审查记录一起交 技术主管。 1.2.3设计者根据工艺性审查记录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设计,修改后对工艺未签字的图样再返回技术部复查签字。 1.2.4若设计员与工艺员意见不一致,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后仍有较大分歧,由技术质量部主管进行协调或裁决。

三、工艺方案设计 产品工艺方案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依据,除单件、小批生产的简单产品外,都须有工艺方案。设计工艺方案应在保证产品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周期、成本和环境保护。并根据企业实际能力,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1.设计方案的依据 a)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 b)产品的生产大纲; c)产品生产性质和生产类型; d)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 e)有关技术政策: f)有关技术领导对该产品工艺工作的要求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2.工艺方案设计、审批程序 2.1工艺人员提出产品工艺的几种方案。 2.2技术质量部组织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2.3技术质量部主管审核、批准。 2.4工艺员对通过的工艺方案进行编号、存档 四、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1.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1.1设计时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工艺技术和经验。 1.2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1.3设计工艺规程必须考虑生产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面值卡管理流程制度

面值卡管理建议流程 一、面值卡管理 (1)对于面值卡的管理,各地区设置专人进行管理(财务主任),定期从总部管理部门领取空白面值卡,并建立地区卡片管理台帐;地区面值卡的发放与管理建立签字制度和门店卡片登记制度。 (2)面值卡的门店发放可采取按号段发放形式,(如:1部0001-0100号、2部0101-0150等)以便管理。 (3)门店领取的初始面值卡为无金额卡,并且没有激活;办理此业务时,由地区设置的专人(出纳)进行充值和激活。 (4)地区每日面值卡充值金额应和财务部进行一次对帐,核对金额是否一致。 二、卡号管理 面值卡的卡号为分外卡号和内卡号,外卡号是指印刷在面值卡上的号码,用于标识一张面值卡。内卡号是指写在面值卡磁条内的号码,需要通过读卡设备才能进行读取。对于会员卡,外卡号和内卡号通常是相同的。而面值卡则一般采用外卡号和内卡号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是为了避免收银员手工输入卡号,任意扣减顾客面值卡内的余额,造成内盗。在卡号管理上,内卡号的编码规则应专人管理,对收银员等其他营业人员严格保密,如企业通过写卡器自行对面值卡加磁,可以定期修改内卡号的编码规则,从而提高保密性。(回收卡再次使用时必须修改) 例如:卡号是:800810的面值卡,内卡号可以是8008105789。在收银刷卡的时候,只有输入8008105789,才可以验证成功。只输入800810是不可以的。 三、发放及对帐管理 面值卡充值及激活应由专人管理(出纳),首先将空白面值卡下发给营业,由营业销售给顾客。销售时,销售人员开具手工销售小票一式三联(顾客、收银员、销售人员分别留存),销售小票上注明顾客购买的卡号。收银员收款(不需要录入POS系统),同时电话告知面值卡管理员(出纳),将顾客购买的卡号充值并激活,同时打印顾客交款回执小票。 营业终了后,收银员单独填写面值卡销售缴款单,将销售款上交财务。财务每日需核对面值卡的充值(激活)金额(通过会员中心系统的报表5160卡操作日志查询)考核收银员上缴的面值卡销售款是否一致。如发生差异,需要当日或次日核对产生长短款的原因,要求面值卡的对帐要求日清日结。 为加快顾客消费,避免存在大量的垃圾面值卡,可以设定面值卡的有效期,通常为1年,1年后面值卡自动失效,剩余金额作废。面值卡购买之后,原则上不允许退卡。 四、消费及对帐管理 顾客持卡消费,收银员刷卡成交后,系统会自动扣减储值卡内的余额。并在销售小票上

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办法

辽阳石化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依据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辽阳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规范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第四条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办法,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各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本办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条名词解释: (一)工艺设备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四)人员变更。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担有关工作。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五)关键岗位。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第二章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要求 第六条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 (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主要是指生产装置(生产单元)生产负荷超出设计范围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主要是指物料品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主要指“三剂”的改变。 (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主要是指单体转动设备转速、流量、温度、压力的改变;单体静设备压力、温度、充装系数的改变;电动机运行电流的改变;仪表流量、压力、温度的改变等。 (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主要指指设备结构改变、管道开孔、设备材质改变、润滑油规格改变、动设备密封形式的改变、转动设备转子或通流部分发生改变等;工具的改变或改进是指起重工具起重吨位改变。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加强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特制订本办法。 2 范围 适用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管理。 3 职责 3.1公司总工室是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管理工作。 3.2技术发展部是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管理、实施部门,负责指导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实施。 3.3各分公司负责本责任范围内各项目部的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实施及日常管理。 4 控制程序 4.1立项原则和选题范围 4.1.1立项的课题,必须具有先进性、可行性、良好的经济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企业和群众的需要,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4.1.2选题范围 ,.凡首次在本公司施工、生产实践工作中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产品、新工艺(包括发明创造和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三新”成果在公司的首次应用)项目。 ,.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项目。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施工条件(环境)的项目。 ,.重大技术难点攻关。 ,.学习国内各兄弟单位施工、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三新”成果,并结合本公司实际,加以改进后在公司首次应用的项目。

,.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 4.2项目的提出和审批 4.2.1每年12月底以前,各分公司应将下一年度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开发项目经技术发展部初审、立项审批。(按公司下发的科学技术项目申请书详细填写)。 4.2.2公司技术发展部根据各分公司报送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进行汇总后提交公司总工审批,确定公司下一年度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 4.2.3确定为公司年度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各负责的分公司必须按要求作出开发和推广的具体方案及工作安排报送技术发展部,技术发展部与工程管理部按其方案和工作安排定期检查。 4.3项目的实施 3.3.1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由技术发展部负责按季、年考核进度和质量。 4.3.2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开发项目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和新颖性。 4.4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技术确认和鉴定按照科技成果的技术确认和鉴定程序执行。 4.5推广应用 4.5.1技术发展部根据已鉴定评审或获奖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选择对我公司施工建设具有效益和能够提高我公司科技进步水平的科技成果提交总工批准,并编制公司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长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4.5.2技术发展部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其尽快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并对获奖科技成果进行跟踪检查,在规定期限内不予应用的,将撤消其奖励。

工艺流程卡管理指导书

工艺流程卡管理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为规范产品正常工序流转,避免漏工序、无序流转,避免非预期不合格品产生;获取真实有效制程质量数据,便于质量统计及数据分析、改进; 2.0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产品流转; 3.0职责: 3.1 资材部 负责《产品流转卡》先期工序栏目填写,分发; 3.2品管部: 3.2.1《产品流转卡》质量判定; 3.2.2负责过程质量数据统计、分析、改进; 3.3生产车间 3.3.1《流转卡》原始数据填写(生产日期、规格型号、作业员、数量等原始数据); 3.3.2负责执行品管部不合格判定执行及措施纠正、后续改进(含挑选、返工等纠正措施); 4.0工作流程: 4.1计划部制定生产订单号,下达生产指令单至各生产车间,生产部各产品首工序车间作业员根据《产品流转卡》填写本工序原始数据(生产日期、订单批号、规格型号、作业员、数量等原始数据); 4.2品管部检验根据《产品流转卡》及产品完成质量判定及填写内容确认,

并签名或者签章确认,产品不合格或者填写项目不完整不予签名或者签章;对没有《产品流转卡》产品,品管部不予检验; 4.3检验合格产品车间作业员负责转运至周转区待检;《产品流转卡》必须随同产品一起流转, 4.4对巡检判定不合格产品,经评审最终不予放行,车间按评审意见处理(执行返工、挑选等处理意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4.5品管部下工序检验过程发现产品与《产品流转卡》要求“工序内容”不相符,立即予以纠正,退回上工序重新流转;避免乱流转现象; 4.6车间生产统计根据《产品流转卡》数据进行生产统计; 4.7最终工序车间生产统计进行《产品流转卡》的收集、整理及保管,不允许丢失; 4.8品管部品质统计根据生产部流转卡进行品质统计,完成数据分析;制作制程品质周报及月报; 4.9对不执行《产品流转控制持续》部门及员工,品管部负责进行稽核、及纠正,对贯彻执行《产品流转卡》较好部门及个人,品管部根据《质量奖惩管理规定》进行奖惩;

PPP项目管理公司技术管理办法

中交镇江投资建设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交镇江投资建设管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项目各参建单位施工技术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交镇江投资建设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所有工程项目。 第三条项目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依据项目合同要求和国家与地方及行业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程等,策划工程承包项目全过程技术管理工作内容,确保项目技术方案科学、工艺与工序合理、技术管理流程受控、技术资料规范、齐全。 第四条项目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策划、图纸会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变更设计、典型施工、样板引路、工序及工程交工验收、测量与试验检测、技术创新、内业技术资料、交竣工验收、技术总结、技术培训与交流等。 第五条公司技术管理牵头部门为公司总工办,负责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各参建单位项目总工程师(以下简称“项目总工”)对所承揽工程项目全过程技术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二章技术策划 第六条技术策划由各参建单位项目总工负责组织。 第七条技术策划应在充分理解合同文件与设计文件、施工调查和项目部自身资源及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并充分体现项目管理层预期。 第八条施工调查以现场勘查为主,内业与外业相结合。必要时,进行现场测绘、钻(挖)探取样。 第九条施工调查内容应根据工程特点和难度,重点调查核实以下主要内容:主要有工程分布、地形地质地貌、地下构筑物及管网分布情况、气象水文、交通、工程特点及难点、主要工程数量、工程规模造价、设计、建设、监理、工期等资料,并对施工队伍的部署及驻地建设、控制工期的项目及重点、难点、关键项目的施工方案、大临工程设置方案、小临建设标准、工程原材料供应和运输方式、原材料的取样检测、水电、通信、燃料、征地拆迁、生活卫生、环境保护等进行调查,提出建议方案。 第十条完成施工调查后,应汇总调查资料,编制书面施工调查报告,作为项目技术策划的重要依据。施工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现场施工调查情况、施工方案建议、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事项等,必要时应附相应图表。 第十一条项目技术策划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 2.主要技术特点与难点及应对措施。 3.技术管理机构设置和技术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