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田野调查:田野工作者的基本修养(技艺与修养二)

田野调查:田野工作者的基本修养(技艺与修养二)

田野调查:田野工作者的基本修养(技艺与修养二)
田野调查:田野工作者的基本修养(技艺与修养二)

田野工作者的基本修养(续上篇)

2014-11-30质化研究

质化研究

每天一篇质化研究文章,助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前面谈到田野工作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操作技术,现在来谈谈田野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也就是说,田野调查需要我们有怎样的知识储备,我们能在田野工作中感悟些什么。也许是出于民俗学专业的学习,我一直认为了解民俗文化是我们认识乡土社会、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基。在座各位博士,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也就是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将诸如民间信仰一类的神秘文化统统地视为西方学者眼里的愚昧和落后,一定要有一种意识,每一个文化现象的存在都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因此,一定要在自己的求索中去发现,去感受,去解释。大家在走下乡村之前,最好能阅读三本研究中国人的书。第一本是杨国枢主编的《中国人的心理》,第二本是文崇一主编的《中国人:观念与行为》,第三本是李亦园主编的《中国人的性格》,尽管这些著作里的论文大多是二十多年前写的,但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这里谈田野研究的理论素养,是建基于对自己专业的文献和书籍的大量阅读之上的。除了发展学理论知识的储备之外,我还想就素养问题谈三点看法。

1.殖民意识与换位思考

人类学是研究异域、研究他者的学科。我的人类学课第一讲标题是“人类学的承诺与人类学家的漂泊”。作为一门研究族群文化的学问,人类学给世人两个承诺:其一是要到异域他乡收集别样的人文类型,让那些遥远的族群文化,尽收在人类的知识库当中。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承诺,人类学家才总是背起行囊,到太平洋岛屿、到非洲部落,去收集异邦的文化;其二是把这些田野资料拿来,作为反思自身文化建构的一面镜子。以东方文明为例,中国的八卦令西方人震惊,就那么几根筮草摆来摆去,竟然有无数多的玄机,让西方的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不得不为之惊悚,认为这是一种破译人类思维规律的密码。像这样的发现在使他们重新发现东方的同时,也充分认识了自己文化的不足。

人类学是兴起于西方的学科,在西方人的世界里,非西方社会是愚昧落后的,控制与君临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直至1980年代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因此,人类学田野观察的殖民色彩是浓郁的。这种惯性也直接影响了今天的发展研究。你们和老师一起做发展项目时,骨子里是有种居高临下之感的。比如,海外资助80万要找三个村做试验,此时80万就成了一个筹码,相对于村庄而言,你们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再如,人类学和发展学缘起西方的属性,使我们往往膜拜西方的理论而忽视了本土文化理论的提炼,这也同样是殖民色彩的另类表达。如果我们的田野工作不能剔除这些映像的干扰,调查是很难成功的。田野产品很可能是对西方理论的图解或某种理论模型的翻版,也就不会有自己独有的思考和创见了。所以一定要基于本土的经验,记录你发现的事实,总结经验模式,这样你的研究才会有亮色。

2.田野边界和问题定位

我们所谈的田野好像只是村落,也就是我所说的人类学研究的孤岛或“深庭小院”。那么,田野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呢?作为发展研究的学者,你的事业是整个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或有待于发展的乡村。我1998年开始下田野调查,在南景村做杨庆堃先生的追踪研究。当时只关心南景村的边界,隔一条小路的康乐村根本不在我的视野范围之内,好像与我无关。如果你要是这样定位田野的话就麻烦了。做发展研究要立足田野,但是要放宽视野,要通过对一个村落的调查勾连出系列的问题,要能阐释乡村发展的共性问题,否则学科意识就淡化了。2005年,我重访南景村,回来后写了一篇“人类学追踪调查的虚与实”,探讨田野点是虚的还是实的。我2001年离开广州的时候,广州还没有地铁,等我重访的时候,广州的地铁已经开通了。下火车坐二十分钟地铁就到那南景村村口的牌坊了,当时我觉得新奇、快活,但走上来之后就是一片的茫然。我们应该如何来定位田野呢?今天我们再把田野定位成乌苏里江畔的那一个小村子,似乎有点落伍了,虽然地方性知识由此而来,但是田野之外的思考应该远远大于它,这就需要大家在阅读中进行横向的对比了。我的这篇论文第一个小标题是“乘地铁到田野”,这种想法受当时看到的一篇论文的启发,它的标题是“你不能乘地铁去田野:地球村时代的认识论”,我的标题是与之对应的。地铁跟“

发达”、“都市”、“现代”这些词联系在一起,跟落后的、蛮荒的似乎不搭界,但是我竟然乘地铁去下田野,这不值得思考吗?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学科视域的问题。我们要走出传统的圈圈,来思考学科研究取向背后更为本质的问题。如果我们囿于传统的边界,人类学家就永远不会在王府井或者西单做研究,艾滋病问题、妓女问题也就与人类学研究绝缘了。

接下来要要思考的是田野的界限和村落研究的合法性问题。人类学工作者的成年仪式就是要经过田野的洗礼,如果没有自己的田野点,就会被同行讥讽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所以田野研究和村落研究的合法性,也确定了人类学者的合法身份和研究角色。这是人类学村落研究的传统决定的。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田野点是死的,地理边界是固定的,但田野中的人是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村落是飘移的田野,因为这块土地上的人完全可以离开,我们调查的千军台和庄户村,村子一共有一千多人,常住在村里的就两百人。年轻人走出去后带回来的知识已经不仅仅属于这块田野,这块田野生产出来的知识也不仅仅属于这里。在网络时代,在人口高速流动的今天,每一个地方产生的知识都是多种知识的聚合,所以如果把田野仅仅定位在这样一个有边界的村落社区里,那研究就会有失偏颇。说来说去,我们的田野到底在哪里?追随着破解的问题,田野可以在北京,也可以在上海,可以在船上,也可以在山顶。就此而言,人类学的田野又不是固定的,它所赋予给我们的应该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深邃思考,是我们基于某一点之上升华出来的知识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期待着各位能常念社会良知,无论是下田野还是写报告,要对自己的研究负责,要对研究对象负责,要能体会下层百姓的悲欢,如果你还愿意做一个后殖民时代的发展学家或人类学家。你们不要小看自己的起心动念,你的研究很可能影响一个地方的规划或某个政策的执行。我曾经讲过一个例子,1998年东北发大水,我老师去延边做调查,采访了一位八十多岁的朝鲜族老妈妈。这个老人的五个儿子都死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是她一个一个送去的,她是革命的老妈妈。当他询问老人为什么信仰天主教时,老妈妈说:“在我们家就要被大水冲掉的那一刻间,村里边的支部书记,所有的党员没有人想到我,是山顶上的天主教徒们想到了我。他们从山上的教堂中走下来,手拉着手筑成了一道墙,把我救了。他们把我从炕上抱到木盆里,平安地送到山上时,我改变了信仰。上到山顶之后我痛哭一场,我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成为上帝的儿女吧!” 这个例子我讲过多次,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堂遍布整个中国乡村的原因,同时也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是对生活中如是多的现象多几分思考,要让这些瞬间的体悟到达心灵的底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用力的方向。我期待着我的朋友们能通过研究,认识到身上肩负着的使命,能够在扎实的田野工作之上,为中国的乡村发展做贡献。你们一定要把自己定位成发展学家,读博士就要肩负一种责任,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你的讲话有人听了,你的报告有人关注了,你的提议有可能被政府采纳了,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社会良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3.田野中的热爱与倾情

我始终认为田野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系02级的本科生苗大雷是我指导的U RP的学生,他去年春节没有回家,在古城村住了一个月。我去村里看他时很是欣慰

,为他的田野经历,为他难以忘怀的成长的过程。在座各位虽然就读博士,在田野中磨炼自己的品性,同样是特殊人生阅历。在“社会心理学专题”课上,我要求大家一本书一本书地阅读,目的是让研究生从中体会为学的滋味。此外,就是讲我的导师,讲我的田野和我自己的学习过程,意在让我的学生们在这样的“教育叙事”中学做田野、感悟生活。我时常怀念我在中山大学的读书生活,那里满眼的绿色、满树的花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与书为伴的快乐。在我的生活里,读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感受到紫荆花的美丽,可以感受到红色木棉开启的是新的一年。你会说到底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啊?有的,你投入的感情就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如果你的田野之行没有让你拥有一份热爱,没有对村里人多一份关怀和理解,那你的调查就是不圆满的。一旦有一天你发现,你和你的田野除了一种研究关系之外,还建立了一种超然于其上的对于人心和人性的思考,那么你的田野也就有了可贵的“温度”,你的研究也会因此而精彩。我的课堂无论是“社会心理学专题”、“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还是“中国民俗学”,都希望我的学生能明白一点,生活中不能缺乏对学问的敬仰,不能缺乏对于他人的发自内心的关怀。这种情愫就是我们朝圣之路的“基石”。

我们今天从下田野的“苦”谈起,我想以田野感悟的“甜”结束这次长谈。这份甜的感受,源于我们对每一次走近乡村的珍惜,那不仅是你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更是你对不同生活境况与文化心理的洞察。所以当我们把田野技术这一层神秘的面纱剥离之后,就会发现我们每一次和田野的倾情相遇,我们每一次带着问题去求索地方性知识的过程,都是自己生命历程中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它标识着你真实地理解身边他者、反思自己言行的开始。这一过程一定会让你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成为一个为人所接纳的人。如果做过了田野,读了硕士又读了博士,却对于人本身的理解缺乏深度的认识,读书的意义就会受到质疑。2004年暑期,我在给01级学生做小学期实习培训的时候说,“要去你爱去的地方,要去做你爱做的事”,“要用你的真诚去开启尘封的故事”。在村民平淡的叙述中有他们经济生活的困顿,有村民选举中权力的角逐。这些田野里的故事可能久远了,田野里的故人也会老去,但田野能因你的到来而有了新的意涵,作为研究者你就是成功的。回归大家的实际,今天既然你选择了来做博士论文,那你就把她当成心中的最爱吧。

最后我想用几个“者”来概括今天与大家的交流。那就是大家既然读博士,就要首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思考者”,这是我在“大学滋味”里提到的。既然你是发展学的博士,你的头脑中就要有一种基于田野的理念——让村落社会成为你出产学术新知的土壤,让乡土中国研究成为你回报社会的人生诉求。在成为一个自觉的思考者之后,带着发展的理念,你要成为乡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而后我期待着有一天,同学们能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决策者”!就到这里吧,我要说得就这么多。

2007年10月29日讲述

2010年8月5日修改校订

附:补记

补记:

自2007年11月中旬看到王立全博士的录音整理至今,几次想重新梳理这个口述文稿,但每次阅读之后都在失望中放弃。今年7月4日,应邀参加由学院博士生主办的“第二届农村发展博士论坛”,茶歇期间,齐顾波教授再度提起三年前的座谈,并希望我能抽时间简单整理文字,以方便在校博士生阅读。我自知讲话的内容没有什么新意,但为了不负当年齐老师的盛情邀请和立全博士的辛苦付出,8月初我将录音文稿进行了删减,并增设几个小标题以突出漫谈相对集中的主题。文稿整理之后,又幸得立全博士精心审校修正,他的这种严谨做事的态度令我感激且欣慰!

孙庆忠

2010年8月15日于德胜门寓所

热门文章推荐

? 扎根理论的基础书目与核心文献3000+? 2015年度“调研中国?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 招募公告2000+?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2000+? 好的研究与实证研究2000+? “田野八式”与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2000+

查看更多文章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 1基本介绍 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也是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田野调查为对于描述原始资料蒐集的概括术语,其所应用的领域包括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地形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建筑学、及社会学等自然或社会科学领域。与其他在实验室准控制状态下环境的研究相比,田野工作主要于实地进行。根据研究对象的生亡与否,以及它们的存在地点位于居住栖息地或埋于土下,田野工作的实质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化石与考古遗址的挖掘均包含田野工作,其他如访问或观察人们以学习他们的语言、民俗、和他们的社会结构等过程也都包含在内。某些状况,尤其是研究的主题为人类本身的时候,工作的拟定必须再经过设计,以避免观察者效应或是过度理论化或过于理想化该实质文化活动的风险。 2阶段流程 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3准备阶段 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 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选好调查点对成功地进行调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乡村数以万计。总的来说,应选择具有特色或较典型的地区或乡村进行调查。

师德师风调查问卷

家长调查问卷(师德师风) 尊敬的年班家长:你好!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文件有关精神,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和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满意的学校,现将“问卷调查表”发放给你们,请您如实填写。谢谢! 1、教师的形象(言谈举止、着装)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有关要求。 符合()不符合() 2、教师有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辱骂学生、歧视差生、令学生身心受损的现象。 有()没有() 3、你对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份量是否满意。 满意()不满意() 4、你对教师给学生作业的批改是否满意。 满意()不满意() 5、教师是否有举办有偿家教或违规补课现象。 有()没有() 6、教师有无不按时上课、拖堂或随意调课、旷课现象。 有()没有() 7、教师上课有无接打手机现象? 有()没有() 8、教师是否有乱买资料、乱收费现象? 有()没有() 9、你对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方面的工作满意还是不满意? 满意()不满意() 10、你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做法满意吗?满意()不满意() 附:(一)您对我校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有何建议? (二)您对孩子所在班级的管理方面还有那些好的建议?或困惑?

教师自查问卷(师德师风)

学生调查问卷(师德师风) 亲爱的同学们:你好!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现制定师德师风调查问卷,请同学们在下面几项内容相应的()里如实打上“∨” 1. 教师对你的生活、学习是否关心? ()关心()一般()不关心 2. 教师是否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是()否 3. 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否文明? ()是()否 4. 教师是否会讽刺挖苦学生? ()是()否 5. 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着装)是否得体? ()是()否 6. 教师是否会在上课时打电话或接电话或抽烟? ()会()偶尔()不会 7. 教师是否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存在()不存在 8. 教师是否存在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上课的现象? ()存在()不存在 9.教师是否存在有偿家教的现象? ()存在()不存在 10.教师是否按时上下课? ()按时()偶尔不按时 11.教师是否存在不批改作业的现象? ()存在()不存在 12.你对任课教师师德师风的总体评价是: ()优()良()一般 13.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请你用简单的几个词概括?在你的科任教师中有你做喜欢的教师吗?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汇总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及其作用 简言之,田野考古调查就是运用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田野调查方法,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下发现更多的古代文化遗存,以利于更好地保 护和研究。 田野考古调查主要是指对古代遗存的地面勘察,其基本目的就是发现古代遗存,特别是那些由于年代久远而被掩埋于地下的遗址。 其作用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 1、考古调查是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我们在发掘一个遗址之前一般先要对这个遗址的年代、性质及堆积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掘方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同样,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是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2、考古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考古调查不仅仅是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的一个准备阶段,也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有些情况下既使不发掘,只要调查工作做得细致、深入,也同样能够解决一些学术问题,特别是在宏观上讨论一个地区内的遗址密度所反映的诸如人类共同体的规模,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情况的变化,及某种文化和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时,考古调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相比较,其优点是工作周期短,工作面积大,耗费资金少,其不足之处则是在获取资料方面,远不如发掘所获那样丰富和系统,因此由其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也有局限,诸如遗址的文化性质、形成过程及系统编年等问题的解决都还有赖于正式的田野发掘。所以考古调查和发掘是田野考古中互为补充的两种研究手段。 二、考古调查的对象和分类 1、考古调查的对象 考古调查的对象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及其相关的各种现象,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A 遗址指古代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并以物质的形式保留下来的空间场所,是人们各种活动形成的遗迹,遗物的集合体,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居住址、城址、矿冶址、陶窑址、古战场、古道路、庙宇、石窟寺及墓葬等等。 B 遗迹主要是指在遗址中由一次短期的人工行为造成的、固定的物质遗存。这里所谓的短期行为当然不是指几小时或几天,而是指人们一次性内容连续的工作结果。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可能经过了多次后期修整和扩 9

调查方法与技巧 关于跟踪和反跟踪

调查方法与技巧关于跟踪和反跟踪 2007-07-28 23:32:50 作者:陈利发表评论 (作者简介: 陈利,南昌市人民警察学校高级讲师、中国公安优秀教官、江西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昌市公安局特邀研究员,浙江万马公众事务调查中心总技术指导.) 在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规律,都有它本身固有的特性,以区别于其他事物。为此,我们研究调查业时,就必须探讨调查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一、徒步跟踪调查 调查准备工作 当调查人员使用常规的调查手段,得不到更多的资料时,就要考虑实施人员监视来获取材料。实施人员监视时,调查人员将直接观察想要了解的情况,包括设法取得有关特定的证据;如有可能,要设法对调查对象正在进行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使用任何种类的人员监视行动的真正目的,是取得有关材料或证据。监视行动成功与否,主要是根据在实施监视行动之前,制定的预定行动计划的详尽和慎重的程度。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无论当时的情况是需要运动监视、步行监视或乘车监视、还是定点监视,预定计划的重要性是无可非议的。 1、实施人员监视时,调查人员必须考虑到,在将要实施的实际监视工作中,调查工作本身和各种环境的特定要求。为了获取一般需要的材料,例如对象的习惯、社会交往以及生活方式,是采取一般性尾随监视呢?还是因为案件性质的敏感性和需要时刻密切观察对象的活动,采用紧紧咬住的监视?如果要想保证监视行动有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调查人员要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制定出的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要么导致监视行动失败,要么是在时间与经费上作出不必要的支出。制定出的监视行动方案的范围包括:根据案情所需要的调查人员数量;整个监视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技术装备;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疵漏问题;实施运动监视时随身携带数量充足的现金,这包括小面额钞票和零钱,这样才能确保对象无论选用什么手段运动到任何地方,调查人员都能方便地尾随其后。 2、初步调查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尤其是在处理极为敏感的案子时,用两名调查人员分别进行初步调查的事屡见不鲜。然后公司对这两个调查方案进行检查核实,在制定计划时作为参考的依据。基本上可以这么说:调查人员首先应该明确地确定一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材料和情报,然后再设法开展一段时间的监视行动。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得到所需的情报。当调查人员对自己是否能搞到所需要的情报感到到信心不足、抱着一种怀疑态度时,使用这种方法的话,就能使调查人员在观察对象期间,不会浪费时间。在许多要求取得对象背景材料的案例中,已证明这种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为了获得对象的背景材料,调查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3、准备工作阶段,调查人员应设法确定出实施监视的最佳期时间。在任何行动中,对某人监视的时间越长,引起对象警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制定有效的监视行动方案时,要考虑到两个最佳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减少被对象侦察出的机会和把时间与经费降低最低限度。调查人员在进行初步调查时,要挑选几套式样与监视地区情况相符的衣服。如果实施运动监视,对实施监视行动的整个地区都进行一次调查,而且对对象可能将要通过的地区也进行调查,实施完初步调查之后,调查人员对于需要使用什么器材,心中就完全有数了,并能决定使用哪一类器材,如望远装置、夜视仪或照相机。 4、监视人员在结束监视行动时,要写一份书面报告总结整个监视过程,因此在制定计划时也要有相应的思想准备。初步调查任何监视行动,无论是运动监视还是定点监视,在制定方案期间,调查人员对将要监视对象的地区、或第一次看到对象的地点,最好进行-下初步调查,例如:如果是在对象清早离开家时实施运动监视,调查人员对对象的邻居实施事前调查,

中山大学人类学历年真题(1)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3.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 2.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1999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语 2 语义 3 文化区 4 毕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00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单系继嗣 3 主干家庭 4 《萨摩亚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学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怀特的新进化论。 2.简论文化相对论 3.简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 三.论述(共45分) 1.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人类学名著(20分) 2.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25分) 中山大学2001年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 二.简答题(6*10) 2.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2.2试述文化相对论? 2.3什么是亲属称谓? 2.4试述现代人类的体制特征。 2.5简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怀特的能量进化理论。 2.6简论刘易斯的“匮乏文化”。 三.问答题 3.1试论文化涵化理论并举事例说明。(20)

师德师风调查问卷

师德师风调查问卷(学生选答)Q1:1.是否有教师公开散布不健康或对社会不满的言论。 ○ A.有 ○ B.从来没有 ○ C.经常有 Q2:2. 您所认识的教师是否有收钱给学生补课的行为。 ○ A.有 ○ B.从来没有 ○ C.不了解 Q3:3.教师对您有性骚扰行为吗? ○ A.有 ○ B.没有 Q4:4、您看见过教师在公共场合有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吗? ○ A.有 ○ B.没有 Q5:5. 您的父母亲请老师吃过饭吗? ○ A.经常请 ○ B.有过几次 ○ C.从来没有 Q6:6、您觉得任课老师了解您吗? ○ A.很了解 ○ B. 一般 ○ C.一点都不了解 Q7:7、任课老师与您单独交流的次数多吗? ○ A.经常

○ B.偶尔 ○ C.从来没有 Q8:8、老师与您在网上聊天的时间多吗? ○ A.经常 ○ B.偶尔 ○ C.从来没有 Q9:9、老师知道您有哪些特长吗? ○ A.很了解 ○ B.知道一点 ○ C.一点都不知道 Q10:10、您觉得老师喜欢您吗? ○ A.非常喜欢 ○ B.一般 ○ C.不喜欢 ○ D.一点都不喜欢 Q11:11、老师是否会利用课余时间对您进行学业辅导。○ A. 会 ○ B. 不会 Q12:12、老师是否提供机会让您展示您的特长。 ○ A.没有 ○ B.有时有 ○ C.经常有 Q13:13、老师是否喜欢个别学生而讨厌另一部分学生。○ A.是 ○ B.不是

Q14:14、老师批评学生时是否说脏话。 ○ A.有 ○ B.有时有 ○ C.经常有 Q15:15、老师是否存在歧视和侮辱学生的行为。 ○ A.经常有 ○ B.偶尔有 ○ C.没有 Q16:16、老师当众批评过您吗? ○ A.经常有 ○ B.偶尔有 ○ C.没有 Q17:17、老师是否当众发火。 ○ A.经常有 ○ B.偶尔有 ○ C.没有 Q18:18、老师是否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您丢尽脸面。 ○ A.经常有 ○ B.偶尔有 ○ C.没有 Q19:19、老师是否因为少数学生不守纪律而对全体学生实施惩罚。○ A.经常有 ○ B.偶尔有 ○ C.没有 Q20:20、老师是否是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北大人类学历年考题【原文】

人类学理论 一. 概念解释 1.马林诺斯基 2.新进化论 3.文化相对论 4.《江村经济》 5.结构人类学 6.社区研究法 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8.田野工作 二. 简述题 1试论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异同 2.试论50年代至70年代(二战后)英,法,美国人类学的基本变化情况 3.简述解释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三. 论述题 1.试从社会文化人类学分支领域(亲属制度,宗教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之一论述本学科的研究特色 2.举例说明民族志对于社会人类学的重要性 3.略析人类学者在研究中国中面临的认识论挑战 人类学方法 一. 概念解释 1.民族志 2.参与观察 3.跨文化比较研究 4.“浓厚的描述” 5.整体论 二. 简述题 1.简述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2.简述"主位法"和"客位法"的方法论差异 三. 论述题 1.试比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共时方法和历时方法的结合 2.论述经验事实与理论阐述之间的关系 四.问答题 1.《古代社会》的作者是( ) (1)泰勒(2)摩尔根(3)马林诺斯基 2.结构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1)格尔茨(2)列维_斯特劳斯(3)埃文思_普里查德 3.弗里德曼是( ) (1)汉学人类学家(2)非洲人类学家(3)美洲印地安人类学家 4田野工作是指( ) (1)实地社会实习(2)地理学实地测量工作(3)民族志研究的核心过程(4)社会学的整体论方法 2002年试题 人类学理论

1.进化论 2.博厄斯 3.米德 4.结构主义 5.利奇 二. 简述题 1.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2.简述宗教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政治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 论述题 1.试述马林诺斯基的《文化论》的基本内容 2.试述20世纪初期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内容 3.试述二战以后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变化 人类学方法 一. 概念解释 1.田野工作 2.民族志 3.跨文化研究 4.人类学 5.民族中心主义 二. 简述题 1.简述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差别 2.你对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看法 3.试述人类学的基本研究规则 三. 论述题 1.试述一个人类学家研究自己民族和他民族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便利之处 2.试述整体论 3.试述归纳法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意义 2003年试题 人类学理论 一:概念解释 涂尔干 费孝通 格尔茨 传统 社会结构 象征人类学 二:简述题 1.简述博厄斯的人类学理论贡献 2.简述新进化论 3.简述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4.简述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5.什么是文化相对论 6.简述埃文思-普里查德的人类学观

师德师风建设调查问卷

关于发布“**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社会调查问卷” 的通知 尊敬的社会各界朋友: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始终把加强师德建设作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之中重来抓,不断地加强教育,细化措施,健全机制,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广大教师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的水平,走出了一条建设优良师风,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校风、优化行风的新路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系统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2008年,国家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教〔2008〕2号),2009年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意见》(教师〔2009〕17号)。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决定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为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深化我市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订“**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社会调查问卷”。希望您本着“对孩子负责、对教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和良好建议。我们将对您的答卷进行认真学习和分析,并根据您的意见加强整改。让我们一起努力,你的支持和理解将成为淮南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 **市教育局 **年*月*日 **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社会

调查问卷 一、请从下列各题中选择最符合您的一项,将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您认为教师对学生应尽的职责是:() A.只是教书 B.教书并管理 C.只是管理 D.教书育人 2、您认为和以前相比,当前学校教师的师德素质是:() A.有所下降 B. 基本没有变化 C. 有所上升 D.明显好转 3、您认为学校在师德师风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育人意识淡漠 B.爱岗敬业精神不强 C.自身表率作用欠缺 D.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 4、您认为环境、制度对学校现有师德状况的影响有:() A.经济环境压力 B.人际环境压力 C.制度环境压力 D.学习氛围环境不浓 5、您认为教师的个人作风问题会不会给学生带来影响:() A.不会,个人道德不属于师德范畴 B.会,教师个人道德也是师德内容 C.教师就是要比一般人的道德要高尚,不能放松自己修养 D.教师也是人,只要不在课堂上爱怎样就怎样 6、您认为影响教师形象和威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作风正派 B.举止高雅 C.知识渊博 D.衣冠整洁 7、对于教师进行社会兼职的做法,您的看法是:() A.可以,市场经济的必然 B.不可以,这样太分散教学精力了 C.无法接受,破坏了教师队伍形象 D.没有看法 8、对于产生师德水平下滑问题的原因,您的看法是:()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_12年)

2001年人类学理论 一、简答: 1、简述莫斯的交换理论 2、简述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 二、论述: 1、试述功能学派的理论要点、并分析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学术观点的异同。 2、试述米德萨摩亚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及有关问题的争论。 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2001年人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和简单填空 1、整体论 2、文化相对主义 3、意义( meanings ) 4、儒化 5、人类学包括分支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 6、写出家庭术语的下分类别( 3 种为限)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 二、简答 1、解说人类学如何研究文化的变迁(原因、过程、结果) 2、人类学宗教研究涉及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仪式及其功能的象征理论等,试说明之。 3、举出 1940 年代几位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出版的田野工作代表作( 3 本为限),并说明每本书主要依据的理论和作品大意。

2004年人类学概论 一、填空 1、弗思(Raymond Firth)是_______国人类学家,他六十多年前发表的________,1944年由中国学者________先生翻译成中文. 2、______是美国人类学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实生活中意义. 3、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_.,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_____ 4、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他人文化. 二、名词解释 1、<西太平洋航海者> 2、亲属称谓 3、核心家庭 4、成丁礼 5、“船货运动” 6、摩尔根 7、语言的谱系分类

师德师风建设问卷调查表

果都镇初级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老师: 您好! 为进一步加快学校的发展,完善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与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特制定了此调查问卷,希望您能认真阅读并如实填写相关栏目,您的支持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1、您对学校工作的总体评价是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说不清 2、您对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评价是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差距很大 3、您认为制约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 A、师资水平 B、生源质量 C、管理制度 D、育人环境 E、学生太多 4、您认为造成教师压力较大的原因是 A、工作强度过大 B、工作任务繁重 C、工作 时间过长 D、业务素质较低 E、学校评价机制 F、家长 和社会期望过高 5、您认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最大的障碍是 A、办学条件较差,设施落后 B、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C、生源问题 D、学校领导班子素质 E、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作风 F、其他(请用文字说明): 6、您认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A、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运行效率较低 B、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科学、合理,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C、教师福利保障不够完善,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D、学校行政领导服务意识淡薄,群众基础薄弱,影响管理效果 E、学校发展方向和定位不明确,存在发展隐患 7、您认为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执行力情况 A、较好 B、一般 C、执行不力 8、您认为学校领导班子或成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什么? 答: 9、您认为您在个人发展中最需要学校提供帮助的是什么? 答: 10、您最想对校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 11、你对学校工作还有哪些建议? 答: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2017年10月

略论GPS和GIS技术在田野调查中的应用

略论GPS和GIS技术在田野调查中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GIS和GPS技术的特点,并以多款GPS和GIS软件为例,介绍了GPS技术在田野调查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标签:田野调查GPS GIS 在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撰写田野调查记录或报告的过程中,为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字说明、示意图、图表、照片、录音和录像等是调查者最习惯使用的几种手段,然而,在许多场合,调查者需要说明自己的调查地点、路线、调查对象的历史变迁等内容,此时如果离开了地图,调查者就很难说清楚自己的意图。很多调查者也意识到了“一图顶万言”的好处,但由于手工绘图既复杂又难以保证精度,不得不放弃了绘制专题地图的打算。好在近些年GPS与GIS技术突飞猛进,笔者从调查者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因陋就简,绘制出适合调查者需要的专题地图。 1 GPS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定位、导航和记录航迹 1.1 GPS技术和接收设备简介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军在20世纪70年代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它包括三大部分: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GPS的主要功能是在野外进行定位、导航和记录航迹。2000年美国取消了对GPS卫星民用信道的SA干扰信号,民用GPS的平均定位精度提高到了实用化水平,达到6.2米,从而兴起了GPS 产业与应用的高潮。 自2002年以来,各类GPS接收设备的价格迅速下降,普通便携式GPS接收机的价格已经降到人民币1000元以下,USB和蓝牙接口的GPS模块,其价格也已降至人民币300元左右。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产品,甚至是数码相机都集成了GPS模块。目前国际上已经推出数十种用于测量的GPS 接收机,实用且轻便。与专业测绘行业相比,民族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一般不是很高,因此,普通的民用GPS設备就可以满足需要了。 1.2 适合田野工作者的GPS硬件配置对田野工作者而言,对GPS设备的硬件要求并不是很高。通常情况下,一部集成了GPS模块的智能手机,一台便携式GPS接收机,一台配备了外置或内置GPS模块的笔记本电脑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一般情况下,市售的各种主流品牌的GPS接收机、GPS模块或者集成GPS 模块的智能手机,都可以满足田野调查的需要。 1.3 适合田野工作者的GPS软件配置至于GPS的软件配置,相对硬件选择来说更重要一些。首先是操作系统的选择,笔者建议,从升级和扩充功能的角度考虑,便携式GPS接收机尽量选择Windows CE系统,其它的操作系统,如MQ-Linux,尽量不要使用,因为厂商的升级服务不一定很完善;如果是集成GPS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语言学方法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语言学方法 张振江 第一节准备工作 采用语言学方法进行人类学调查,涉及众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中,有一部分与人类学调查的其他部分的准备工作相同,有些则是语言学所特别需要的。本节主要讲述涉及到语言学的若干主要准备工作。 一、语言学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准备 1.地方志文献中的人文、历史沿革、语言文献; 2.历史文献中的语言文献; 3.直接相关的语言学资料; 4.直接相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5.类似领域的语言学资料、研究成果; 二、语音器材准备 1.录音设备; 2.语音分析设备; 3.其他辅助设备; 三、编制语言调查大纲 1.最主要的语言调查准备工作之一。 2.根据具体调查目的,确定具体的调查大纲。在人类学调查中,这个大纲必须服从整个的人类学调查,而与单纯的语音学调查大纲可能不同。 3.但是,无论是何种目的调查大纲,都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绪论。概述本次调查的基本目的、意义、方法、程序等等; (2)语音学方面; (3)语法学方面; (4)词汇学; (5)句子与长篇语料 细致地编写调查大纲,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学诸目的。就人类学田野 调查中的语

言学研究来说,一般的,语音学、词汇学、语料等方面尤其重要,因此,尤其要周详。 四、选择语言调查合作人 1.语言调查合作人很大程度上决定调查的成败; 2.对合作人的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 3.对合作人地方性知识的要求 4.对合作人身体等其他方面的要求; 5.语言调查非常辛苦,必须尽可能地为合作人提供便利,掌握调查节奏,以达到最好的结果。 第二节记音 一、记音 不论对语言学调查来说还是对人类学调查来说,记音都是最基础的工作。记音工作如果 不扎实甚至出现重大错误,将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人类学调查中常用的记音方法 许多人类学家并不是语言学家,掌握的记音手段可能多种多样,下面是常见的几种。 1。使用汉语拼音方案 优点是通行面广,缺点是适用面窄。它是基于普通话而设计的,通常也仅仅适合于普通话。因此,不能广泛用于精确记录其他语音系统。 2。使用具体语言或者方言的拼音方案 许多语言、方言另有专门的拼音方案,例如壮语、水语、汉族的粤方言等等。 一般来说,通行都受限制。 3。汉字拟音 这是很常见的方法。 原因:一方面与纪录者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他记音手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实有关。

人类学田野工作及方法-提纲

:专业训练过的人类学者,进入社区,参与观察、访谈、居处等方式获取研究资 多元性:人类学遇到的课题往往很大、很复杂,因此要多元化,同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合作。 文化性:人类学研究的内容就是文化,田野里有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官方文化、大众文化,生活性:我们就是研究吃喝拉撒睡,但是我们还探寻你为什么这样吃喝拉撒睡。文化模式、文化 探索性:进入田野前,我提出的所有假设,都可能在进入田野后被打破、被推翻,无所谓,这就变化性:时代在变,研究对象在变,研究内容在变,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在变,我们不能固守,要 宏观角度:大区域的或跨区域的研究,就是宏观的角度来研究;

社区角度:社区本就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一个单位,社区调查是为了揭示民族社会某一层面的文 家庭,通过个体发现整体, ,借自化学,定性就是确定性质,定量就是确定数量,定量可专题角度:选择某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比较调查研究,可以借此看到前人没有进 从研究对象的姓氏和名称、亲属称谓、血亲姻亲的基础,上溯到不能记忆为止

文化是一个意义系统,强调我们应该致力于发掘当地人的意义系统,因此就指导出了DRS 穿插有各种分析的系列民族志访谈,不断验证、反复询问、分析,最终发现文化主题,得出2.1~2.4:从宽广的范围开始,逐渐缩小,到2.2时专注于少量的经过选择的领域深入考察,再到2.4时再次将范围扩大;

④他有兴趣、有时间:如果没时间,我就找多个差不多背景的报道人来接班; ⑤他叙述的非分析性:当然,我们鼓励他用自己的话解释自己的文化,如果不 表达文 假设处境 ①语言辨别:对田野笔记里面的语言分开,什么是报道人的、什么是我的、或是向报道人问民族志问题并对其回答作出分析,提出问题是为了做分析,而分析则是验证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最后发现文化主题和整个文化的意义系统,从而撰写民族志。

民族学调查技术与方法 田野调查

对一个民族或社区做调查,即通过勘测、询问、交谈、观察等手段取得所需的研究资料,这就是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即我们常说的民族调查和社会调查。 田野调查方法的产生?①进化论的观点: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学说,实证经验研究,神造物中不变论②自然科学的方法 G.弗雷诺共列举了十几种症候:嫌事物的难吃,环境的不清洁,当地人民不友好,不理睬,或者像猴子一样的围观或取笑,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思念亲人或朋友,最后会因思想苦闷二采取各种逃避手段(如饮酒、阅读小说或大睡其觉),甚至是怀疑自己究竟是干什么来了。还有人遇到偷窃、揶揄、讨食及报道不实各种干扰,幸好这不是普遍现象。 人权,调查事先要取得当地人民的同意,应该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包括礼仪、禁忌、宗教信仰直到日常生活习惯,不能伤害当地人感情②调查者应该充分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权。有些涉及婚姻、身心缺陷以及过去犯罪等事当地人不愿告知,对此你又义务为之保密。为了说明问题而不得不写入调查报告的,亦应该姑隐其姓名。 ③调查者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当地人民族做好事,不能一味的从当地人民索取材料而对他们的疾苦漠不关心。当然,做好事也不能也救世主和改革家自居④调查者一个绝对忠实于自己的工作,调查的材料要反复核对,务使符合真实情况,才能笔之于书。调查所获不求其多,但不能有假,以免谬说流传,贻误后世。 文化人类学调查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全面调查,即对一个人口不多的群体或地区做全面详细的调查,最后可以写成一本描述文化各方面的民族志②定向调查,对一个或几个群体地区做专题调查,用以验证或检查某一人类学理论问题,或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问题 调查方案中药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对象和地点、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你自己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如何进行调查。就是西方人拟定计划时常说的五个W(where when what why how)其中既包括了必要性和 地区过去已有同行做过调查,有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必须查阅,以便了解前人做过哪些调查,取得什么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①根据调查课题性质而有各方面专家参加②由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领导③调查人员中最好包括女性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性别差异会有不同的观点,女人看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观点。 们绘制的地图和当地人绘制的地图。②摄影设备③录音设备在特殊的宗教仪式中,是辅助手段,长时间的记录是④记录表格人口调查表、亲属称谓表、气候、生产、历法的表格。⑤药品感冒、外伤、防蚊虫、肠胃药、掌握调查区的流行病,照顾好自己的特殊病,药品可以多带,送给当地人,⑥个人证件⑦仪器设备⑧生活用品,特殊宗教习惯的人要考虑周全。 老幼都是潜在的报告人,都有可能向你提供材料。明白事理,对你工作目的有充分理解而又愿意提供材料的人,还要根据问题选择报告人。专门职业者在有关领域总能提供出比他人更多的材料,被称为专门报告人。通晓本民族的各方面情况,掌握资料全面准确的人。报告人要诚实,不论提供材料多少,都应该是真实的 能力③威望: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给予的荣誉。

田野调查法

目录 1田野调查法 1.1 概念 1.2 工作程序 1.3 注意事项 2工作程序具体描述 2.1 准备阶段 2.2 开始阶段 2.3 调查阶段 1田野调查法 概念 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传播学范畴的概念。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民族音乐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语言学,古生物学,社会学等,其英文名为Field work。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教费孝通先生。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工作程序 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注意事项 题目的选择:个人兴趣; 题目大小能否掌握; 题目的发展性; 语言、书目、财力、当地学者参与等。 研究的可行性:学术考量; 政治(visa,题目政治敏感度) 体能 财力 时间。 共同的特征:资料提供者(informant)或受访者(interviewee);——深度访谈者; 音乐演出、文化仪式典礼记录; 田野记录(略记、日记、记事本;包括时间金钱的安排) 音乐录音 照片 影片摄影

人类学考题

北京大学 2005年人类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8*5=40): 1.格尔兹 2.文化霸权 3.差序格局 4.进化论 5.历史具体主义二.简答题(15*4=60): 1.英国功能学人类学与以前人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简述布朗的单系血统。 3.试述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大家庭与小孩子的关系。 4.简述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有关“功能”的不同解释。 三.论述题(25*2=50): 1.试述20世纪中国人类学史的基本演变线索。 2.试论礼物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2005年人类学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8*5=40): 1.地方性知识 2.跨文化比较 3.文本 4.民族语言学 5.参与观察 二.简答题(15*4=60): 1.试述人类学进化论的方法论。 2.试述历史材料在民族学中的价值。3.说明海外民族志和家乡民族志在知识论上各有什么优点? 4.简述主位方法的基本含义。 四.论述题(25*2=50): 1.Ethnography可以称为“田野志”吗?为什么? 2.试述民族志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时遇到的问题? 2004年人类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0 *4 社区后殖民主义结构人类学库拉圈 二简述15*4 1.《忧郁的热带》中作者所宣称的人类学立场? 2.简述《江村经济》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3.人类区域关系档案的内容 4.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的内容 三论述25*2 1.努尔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的立论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证明的? 2004年人类学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 *4

1.年龄组制度 2.人类学的整体观 3.局内人观点 4.家乡民族志 二简述15*4 1.解释人类学的方法论特点 2.民族中心主义持续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3.人类学亲属符号表示联合家庭和多偶制家庭 4.后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25*2 1.跨文化研究在人类学中的地位如何 2.现代民族志的缺失何在 2003年试题人类学理论 一:概念解释 1.涂尔干 2.费孝通 3.格尔茨 4.传统 5.社会结构 6.象征人类学 二:简述题 1.简述博厄斯的人类学理论贡献 2.简述新进化论 3.简述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4.简述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5.什么是文化相对论 6.简述埃文思-普里查德的人类学观 三:论述题 1.举例论述人类学何以是文化批评 2.论述经济全球化对没个民族文化的影响 3.试论利奇的过程理论 人类学方法一:概念解释 1.民族志电影 2.民族中心主义 3.田野工作 4.客位研究法 5.拉的克里夫_布朗 6.遗留物 二:简述题 1.简述实验民族志的基本特点 2.简述仪式研究的社会人类学视角 3.简述比较研究对人类学的意义 4.简述参与观察所获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几本差异 5.什么是格尔茨解释人类学的“深描” 6.简述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试论《努尔人》的方法论意义 2.人类学的概念是这样建立的 3.试论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对人类学方法论的主要贡献 2002年试题一. 概念解释 1.进化论 2.博厄斯 3.米德 4.结构主义 5.利奇 二. 简述题 1.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2.简述宗教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政治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师师德师风状况调查问卷(教师)

教师师德师风状况调查问卷 (教师) 您好!为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了解,进而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特制定此问卷调查表。在此,我们对您的配合回答问卷表示感谢!本次为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请您客观、真实地填写这份问卷。 【说明】 1、本调查问卷共23个问题; 2、填答时,请在您所选的答案上划√。 一、个人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a、c、本科√d、硕士e、博士 3、您的工作年限: a、1年以内 b、1—3年 c、4—8年√ d、9—20年 e、20年以上 二、问卷部分 1、您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如何? √①优秀②合格③基本称职④还需努力 2、您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多选) √①教学能力√②道德品质③创新素质④科研能力⑤其他 3、您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①阳光底下最光荣的职业√②谋生的职业√③凭良心的职业 ④轻松且满足的职业⑤(可填写自己的看法) 4、您认为有必要在当今时代进行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调控吗? ①非常必要②有必要③没有必要④无所谓⑤不清楚 5、您认为我校教师师德的总体状况如何? √①师德良好,责任心强②师德状况一般③师德不好,缺乏责任心 ④师德好的很好,差的很差⑤不清楚 6、您认为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多选) √①有利于社会道德发展√②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③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④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⑤不清楚 7、您认为影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多选) √①社会风气√②教师待遇③相关考评体系④个人素质√⑤学校重视程度 8、您会主动建议学校或者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吗? ①总是②经常③有时√④很少⑤没有 9、您认为在师风师德建设方面学校最应该改进的地方是? ①教师职业道德学习②上岗竞争机制√③考核评估新机制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教学纲要

《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田野工作方法概述 第一章田野工作(3学时) 一、什么是田野工作 二、田野工作与人类学研究 三、田野工作的发展 第二章田野工作技术(6学时) 一、个体访谈 二、问卷 三、座谈会 四、观察 五、文献法 六、口述史 七、影像技术 八、田野日记 第三章田野工作程序(3学时) 一、确定研究选题 二、制定调查提纲 三、预调查 四、田野工作流程 五、田野工作总结 第四章田野工作的情感与伦理(3学时) 一、田野工作的立场 二、田野工作的情感 三、田野工作的伦理 第二部分田野工作技巧 第五章田野工作地点的选择与进入(3学时) 一、选点 二、进入 三、认同 四、融合 第六章参与观察(3学时) 一、参与 二、观察 三、记录 第七章访谈与个案(3学时) 一、对象选择 二、言语交流 三、个案写作 第八章田野工作报告(3学时) 一、材料审核 二、材料归类 三、材料分析 四、提出结论

第三部分田野工作方法分类表述 第九章乡村人类学(3学时) 一、概述 二、乡村社会分类 三、田野感悟 第十章都市人类学(3学时) 一、概述 二、都市社区特点 三、田野感悟 第十一章医学人类学(3学时) 一、概述 二、对象的特殊性 三、田野感悟 第十二章旅游人类学(3学时) 一、概述 二、民族旅游 三、田野感悟 第十三章影视人类学(3学时) 一、概述 二、影视表达对象 三、田野感悟 第四部分田野工作方法个体表达 第十四章20世纪上半叶(4学时) 一、费孝通在开弦弓村的田野工作 二、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对云南田野作业 二、米德和弗里德曼在萨摩亚的田野 三、马凌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群岛上的田野第十五章20世纪下半叶(4学时) 一、乡村人类学的回访研究 二、斯蒂文?郝瑞教授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田野 三、保罗?拉比诺在摩洛哥的田野作业 四、乡村社会评估的田野作业

师德师风问卷调查表

师德师风问卷调查表(教职工组) 1、教师中有课堂内接打手机、抽烟或酒后上课的现象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这样 2、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中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3、教师中在上班期间有参与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活动的现象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4、教师中存在有偿家教的现象吗() A、从来没有 B、放假期间有 C、经常有 5、教师中有上课迟到或早退的现象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6、教师中有随意调课或缺课的现象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7、教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中有侮辱或猥亵学生的现象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8、教职工中有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言行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9、学校设置有师德师风教师监察员和社会监察员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10、教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有无其他不正当行为()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11、你对学校师德师风现状总体满意度是()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12、你认为学校对师德师风的管理考核有实际效果吗 A、有 B、效果不大 C、没有 13、学校管理干部与你交流过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教师吗 A、从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 14、你校教师集体进行过面对学生的师德师风宣誓承诺吗 A、进行过 B、没进行 C、有类似形式 15、你校教师有小团体吗群体关系和谐吗 A、有、不和谐 B、没有、总体和谐 C、没感觉 16、劝退学生、孤立学生、粗暴对待甚至辱骂学生、没收或损毁学生物品、对违纪学生罚款或罚作业、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学校老师有这些行为吗 A、没有 B、至少有其中一种 C、全有 17、课堂之外,你对学生有过非批评类的个别教育吗() A、作为科任教师,从没有 B、偶尔有过 C、经常 18、除纪律、学习、身体外,你关注并引导过学生的情绪吗 A、有关注 B、其他方面太忙,无暇关注学生情绪 C、不知“情绪”为何物 19、教职工有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的人吗() A、没有 B、很少 C、大有人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