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2011年12月

一.单项选择题部分

1.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这些分数是(C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变异

1.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1.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1.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1.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1.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2.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

2.2.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B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2.3. 为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5.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是(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2.6.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对某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2.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D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3.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

3.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3.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

3.4、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A )。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B )。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B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4.3.总量指标是用(A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4.4.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

A、5.5%

B、5%

C、115.5%

D、15.5%

4.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4.7.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x=∑x∑f f的权数是(C )。

A、f

B、∑f

C、∑f f

D、x

4.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4.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C )

A、13%-11%

B、113%÷111%

C、(113%÷111%)-100%

D、(111%÷113%)-100%

4.10.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的标志变动度,需要计算(C )。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标准差系数

D、全距

4.11.销售成本利润率指标属于(B )。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12.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C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1.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 )。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5.2.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每隔一小时抽10分钟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81.6%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5.4.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 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7.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 < r < 1

B. -1 < r < 1

C. -1 ≤ r ≤1

D. -1 ≤ r ≤0

7.2.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C ) 。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之间

7.3.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B )。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

7.4.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 D ) 。

A.越接近于0

B.越接近于1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和-1

8.1.统计指数按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 )。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8.2.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B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8.3.某厂05年的产量比04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05年产品单位成本( A )。

A.减少0.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增加1.75%

8.4.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8.5. 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C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9.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9.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9.3.数列中各项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是( B )。

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9.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D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9.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

9.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C)。

A、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减1

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减1

二、多项选择题部分

1.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1.3.在工业普查中(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1.5.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2.1.普查是一种(ABE )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

2.2.在工业设备普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3.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CDE )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2.4.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BCE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

3.1.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2.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CD )

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工人按产量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4.1.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4.2.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4.3.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

4.4.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4.5.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ABCD )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每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5.1.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CE )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

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的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

5.2.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 )

A、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5.3.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BCD )

A、客观性 B、无偏性 C、一致性 D、有效性 E、优良性

7.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程度划分有 ( ABC )

A、完全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不相关

D、正相关

E、负相关

7.2.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 ( CE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相关

D、不相关

E、非线性相关

8.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CDE)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8.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CD)

A、工业生产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产量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9.1.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9.2.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9.3.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有(BDE )

A、历年旅客周转量

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C、历年商品销售量

D、历年牲畜存栏数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三、简述题

1.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当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

当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报告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3.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而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4.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是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基本特点是:1 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 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3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值是反映某现象在某一时刻内发展状态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点数列。基本特点是:1 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 2 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3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5.如何理解抽样推断的概念和特点

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其特点如下: (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2)建立在随机取样基础上; (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6.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与种类划分

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存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分类:

(1)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3)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7.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所谓同度量因素,即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或比重的与我们所要研究的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

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

8.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综合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

在统计分析研究中,变异指标的作用表现为:

(1)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2)变异指标可以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3)变异指标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

9.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1)统计调查按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问卷调查。

10.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

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在于:(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性;(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相加;(3)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四、计算题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要求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x =∑∑x

m m =720733=101.81% 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 =

∑∑f

xf =

733

7880

=10.75(元/件) 1.2、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解:该商品在甲市场的平均价格x =

∑∑f

xf =

2700

332200

=123.04(元/件)

该商品在乙市场的平均价格x =∑∑x

m m =2700317900=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乙=

∑f xf =100

1700

=17(件) 乙σ =()∑∑-f

f

x x 2

=

100

900

=3(件) v σ

=

x σ

=

173

=17.65% v σ甲=甲甲 σ=22

5.3=15.91%

∵v σ乙>v σ

甲小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以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乙=

∑f xf =5

5005

=1001(斤) 乙σ=()∑∑-f

f

x x 2

=

5

26245

=72.45(斤) v σ

乙=

x σ

=

100145.72=7.24% v σ甲=甲甲x σ=998

7

.162=16.30% ∵v σ甲>

v σ

乙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3.1、某乡有10000户农户,按随机原则从中抽取100户,测得户均月收入3000元,标准差为400元,其中有20户的户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用不重复抽样分别估计该乡: (1)全部农户户均月收入的范围和全部农户月总收入的范围; (2)全部农户中,户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重的范围; (3)全部农户中,户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户数范围。 已知:N=10000户 n=100户 x =3000元 σ=400 元 Z=2 解:(1)μx =

n

σ

)1(N n

-

=100001001100

400-?=39.80(元) △x =Z ×μx =2×39.80=79.6(元)

x -△x ≤x ≤x +△x

3000-79.6≤x ≤3000+79.6 2920.4元≤x ≤3079.6元

10000×2920.4≤N X ≤10000×3079.6 29204000元≤N X ≤30796000元

(2)p=

n n 1=100

20=20% μp=

)1()1(N n n p p --=)10000

100

1(100%)201%(20--=3.98% △p=Z ×μp = 2×3.98%=7.96% p-△p ≤P ≤p+△p

20%-7.96%≤P ≤20%+7.96% 12.04%≤P ≤27.96%

(3)10000×12.04%≤NP ≤10000×27.96% 1204户≤NP ≤2796户

3.2、某企业生产一种新的电子元件10000只,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得到:平均寿命1192小时,标准差101.17小时,合格率88%; 试在95%概率保证下估计:

(1)这种新的电子元件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 (2)这种新的电子元件合格率的区间范围。

已知:N=10000只 n=100只 x =1192小时 σ=101.17小时 P=88% Z=1.96 解:(1)μx =

n

σ

)1(N n -

=10000100

1100

17.101-?=10.07(小时)

△x =Z ×μx =1.96×10.07=19.74(小时)

x -△x ≤x ≤x +△x

1192-19.74≤x ≤1192+19.74 1172.26小时≤x ≤1211.74小时

(2)μp=

)1()1(N

n n p p --=)10000100

1(100%)881%(88--=3.23%

△p=Z ×μp= 1.96×3.23%=6.33% p-△p ≤P ≤p+△p

88%-6.33%≤P ≤88%+6.33% 81.67%≤P ≤94.33%

3.3、 从一批零件5000件中,按简单随机重复抽取200件进行测验,其中合格品数量为188件。要求:

(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和抽样平均误差;

(2)按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批零件的合格率区间范围。

(3)按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批零件的合格品数量区间范围。 已知:N=5000件 n=200件 n 1=188件 Z=2 解:(1)p=

n n 1=200

188

=94% μp=

n

p p )1(-=200%)

941%(94-=1.68%

(2) △p=Z ×μp=2×1.68%=3.36%

p-△p ≤P ≤p+△p

94%-3.36%≤P ≤94%+3.36% 90.64% ≤P ≤97.36%

(3)5000×90.64%≤NP ≤5000×97.36%

4532件≤NP ≤4868件

4.1、某企业各月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资料如下:

试计算:(1)编制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2)若6月份产品销售额为30万元时,试估计企业产品销售利润。(要求列表计算所需数据资料,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解:(1)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 c =a+bx

∑y= na+ b ∑x ∑xy=a ∑x+ b

∑x 2

12=5a+103b 253.9=103a+2259b b=0.0488 a=1.3947 ∑∑∑∑∑--=

2

2)

(x x n y x xy n b =

103

1032259512

1039.2535?-??-?=0.0488

x b y a -= =n

y ∑-b n

x ∑=512-0.04885

103?=1.3947

y c = 1.3947+0.0488x

(2)估计企业产品销售利润:y c = 1.3947+0.0488x=1.3947+0.0488×30=2.8587(万元) 4.2、某地区2002年-2005年个人消费支出和收入资料如下:

要求:(1)试利用所给资料建立以收入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若个人收入为300亿元时,试估计个人消费支出额(要求列表计算所需数据资料,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解:(1)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 c =a+bx

∑y= n a+ b ∑x ∑x y= a ∑x+ b ∑x 2

911=4a+1022b

234659=1022a+263420b b=0.8258 a=16.7581

∑∑∑∑∑--=

2

2)

(x x n y x xy n b =

1022

10222634204911

10222346594?-??-?=0.8258

x b y a -= =n

y ∑-b n

x ∑=4911-0.82584

1022?=16.7581

y c = 16.7581+0.8258x

(2) 若个人收入为300亿元时,

y c = 16.7581+0.8258x=16.7581+0.8258×300=264.4981(亿元) 5.1、某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资料如下:

试求价格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

解:价格总指数p

k =∑∑1

11q p q p =

∑∑kp

q p q p 1

111=

16

.4546

=101.86% 销售额总指数pq k =

∑∑0

1

1q

p q p =

4546

=102.22% 销售量总指数q k =

%35.10045

16

.450

110

1==

=

∑∑

∑∑p q

k q p p q

p q p

5.2、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计算两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和总成本总指数。 解:产量总指数q k =

∑∑0

01p

q p q =

32000

43000

=134.38%

单位成本总指数p k =

∑∑1

1

1q

p q p =

43000

45600

=106.05%

总成本总指数pq k =

∑∑0

1

1q

p q p =

32000

45600

=142.50%

5.3、某地区对两种商品的收购量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试求收购量总指数、收购价格总指数以及收购额总指数。

解:收购量总指数q k =

∑∑0

0p

q q p k q

=

250

310

=124% 收购额总指数pq k =

∑∑0

11q

p q p =

250

290

=116% 收购价格总指数p k =

%55.93310

290

0111

011==

=

∑∑∑∑q

p k q p q

p q

p q

5.4、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其资料如下:

(15分)

要求:(1)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对总成本影响的绝对额;

(2)计算产品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产品产量变动对总成本影响的绝对额; (3)计算总成本总指数、并分析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解:单位成本总总指数p k =

∑∑kp

1

111q p q p =

8

.346370

=106.7% 单位成本变动对总成本影响的绝对额:

∑11q p -∑

kp

q p 1

1=370-346.8=23.2(万元) 总成本总指数pq k =

∑∑0

1

1q

p q p =

300

370

=123.3% 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1

1q p -∑0

q

p =370-300=70(万元)

产品产量总指数q k =∑∑0

01

p q p q =

∑∑0

11p q

k q p p

=

300

8

.346=115.6% 产品产量变动对总成本影响的绝对额:01p q ∑-∑00p q =∑

kp

1

1q p -∑00p q =346.8-300=46.8(万元)

5.5、某商场对两类商品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试求收购价格总指数、收购额总指数,并利用指数体系计算收购量总指数。

解:收购价格总指数p k =

∑∑kp

1

111q p q p =

18

.362370

=102.15%

收购额总指数pq k =

∑∑0

01

1q

p q p =

300

370

=123.33% 收购量总指数q k =∑∑0

1p q

p q %73.120300

18

.3620

11==

=

∑∑

p q

k q p p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B. 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C. 自变量的变化是以因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D. 因变量的变化是以自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2. 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 A. 频率 B. 累积频数 C. 累积频率 D. 比率 3. 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 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 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 50%勺数据

B. 68%勺数据 C. 95%勺数据 D. 99%勺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 72.0、63.1、20.0、23.0、54.7、54.3、23.9、25. 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 39.19 B. 28.90 C. 19.54 D. 27.95 6. 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 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 有效估计 D. 无偏估计 7. 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 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 B. 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8. 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 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 -0.9 B. 0 C. 0.5 D. 1.2 10. 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离散系数 C?回归系数 D.判定系数 11. 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 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 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12. 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工资收入 B?产品等级 C?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

统计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1.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数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的事物的全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分为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用文字、语言描述)和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用数值表现)。 不变指标: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变异指标: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都相同。 第二章 1. 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定期报表制度。 调查方式按调查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时间标志可分为连续性(经常性)调查和不连续性(一次性)调查 (一)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特点:非经常性调查、最全面调查。 (二)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可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三)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它是一种不连续的调查。 (四) 定期报表制度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定期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3.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先分后组) 间断型分组和连续型分组,等距和异距注意事项 第三章 1. 简单算术平均数121 n i n i x x x x x n n =++ +== ∑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11221121 n i i n n i n n i i x f x f x f x f x f f f f ==+++== +++∑∑ 3. 组距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4. 相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 调和平均数 6. 几何平均数 7.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1 , ()0n n i i i i nx x x x ===-=∑∑ 8. 组距数列的众数112O O O M M M L d ?=+??+? 9. 组距数列的中位数12e e e e M e M M M f S M L d f --=+?∑ 11. 方差(注意与样本方差的区别)P102: 10,11题 第四章 1.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包含 ,相等 ,和 ,差 ,积 ,逆 ,不相容 。 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加法法则 ,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3. 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统计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1.应用统计设计是应用统计调查潜的的准备工作。(对) 2.应用统计应该遵守的原则有(ABCD ) A 真实性B准确性C时效性D经济性E实践性 3.调查对象——符合调查目的的、若干具有相同性质的调查单位组成的集合。 4.调查单位——统计调查登记的项目和标志资料的承担者 5.填报单位——负责向调查机关报送调查资料的单位。 6.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可以是同一单位,也可以是不同单位。(对) 7.应用统计调查的要求(ABCD)A 准确性B及时性C 系统性D 全面性E条件性 8.非抽样调查包括(ABCD) A普查B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 D 固定样本调查 E 分类调查 9.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是属于抽样调查(错) 10.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的结果可以用于推断总体(错) 11.调查时间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二是调查的事件所发生的时间。 12.总体——统计对象的全体 13.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个体 14.样本——在总体中被抽取的部分总体单位 15.样本单位——组成样本的个体 16.样本框——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的名册或排序编号。 17.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 18.抽样比——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19.样本框可能与总体一致,也可能与总体不一致。(对) 20抽样调查和非抽样调查都是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来进行调查。(错) 21.非随机抽样调查选择调查样本调查者带有(A ). A较强的主观性B 较强的客观性 C 较强的灵活性D自由性 22.非抽样调查适用于(A) A 探索性研究B前沿性研究 C 事后研究 D 事前研究 23.非随机抽样调查(C) A、可以确定抽样误差 B 可以用数理方法估计误差 C 无法确定抽样误差D 能定量地推断总体 24.任意抽样是(B)A随机抽样B非随机抽样 C 典型抽样D 全面抽样 25.判断抽样是(C)A随机抽样B典型抽样C非随机抽样D 全面抽样 26.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 A 相同 B 都是随机抽样 C 是不同的抽样 D 是不同的类型 27.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 A可以用于推断总体 B 不可用于推断总体 C 可随意确定样本D 不可随意确定样本 28.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取的概率(A)A相等B不相等 C 较大 D 较小 29.纯随机抽样与任意抽样(B )A相同B不同C 整体抽样D 部分抽样 30.分层抽样层与层之间的差异(A)A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1.分层抽样层的内部差异(B )A 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2.整群抽样,群与群之间的差异(B)A 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3.整群抽样,群的内部差异(A)A大B小 C 不定 D 平均 34.多阶段抽样就是分层抽样(错) 35.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A )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 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 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0不拒绝H0 H0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 ?ɑ) H0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错误(β) Ⅰ型错误(ɑ错误): H0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0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x =S/√n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

2015秋季学期《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某厂4月份产量与1月份产量相比增长了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 )。 A.909.09 B.976.45 C.968.73 D.1032.28 2.以下各项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水平 D.劳动时间利用率 3.连续变量( C)。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4.了解某公司职工文化程度情况,总体单位是( B)。 A.该公司全体职工 B.该公司每一位职工 C.该公司全体职工文化程度 D.该公司每一位职工文化程度 5.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D )。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 场、超市随机调查了200 名顾客。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C )。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访问调查法 D.很难判断 7.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合适采用的调 查组织方式是( D)。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8. 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C )。 A. 组距

C. 组限 D. 组中值 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 )。 A.选择分组的标志 B.划分各组界限 C.区分事物的性质 D.对分组资料再分组 10. 在分组的情况下,总体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C )。 A. 只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与各组单位数无关 B. 只受各组单位数的影响,与各组变量值水平无关 C. 既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又与各组次数有关 D. 既不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也部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11. 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作为计算算术平均数直接依据的假定条件是(D )。 A. 各组次数必须相等 B. 各组必须是闭口组 C.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相等 D.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在各组内呈均匀分布 12.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B )。 A. 集中趋势 B. 离散趋势 C. 变动趋势 D. 长期趋势 13. 抽样误差( D)。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 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 C. 可以避免, 但不可以控制 D. 不能避免, 但可以控制 14.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C )。 A. 实际误差 B. 可能误差范围 C. 平均差异程度 D.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15.凡是用来反映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被称为( C)。 A. 增(减)量 B. 增加速度 C. 广义指数 D. 狭义指数 16.用来反映个别事物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称为( C)。 A. 总指数 B. 类指数 C. 个体指数 D. 平均指数 17.在综合指数的变形中,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所用权数是(D )。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情况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 (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推断统计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 (4)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 五、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总体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2)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变标志,即至少有一个具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3)变异性 变异性就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变异标志,即至少有一个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作为所要研究问题的对象。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 六、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 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统计指数:广义指数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及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应不能直接想家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它对总体单位不做任何分类排队,而是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来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 季节分析的含义:是指某些现象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总量指标:是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相对指标:是指说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来求得,其结果表现为相对数,故也将相对指标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 1计算运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1)在计算实物指标时,应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2)统计总量指标时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和合理的统计方法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1分=10分)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四、简答题(2×6分=12分)五、计算题(4题共48分) ·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P.2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并且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工作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y ) P.11—P.13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结合课件相关内容) 量化尺度特征功能举例 1、定类尺度确定类别分类民族的测量 2、定序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分类排序考试成绩等级的测量 3、定距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无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智商的测量 4、定比尺度确定类别有序排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有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乘除体重的测量何谓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有何区别?1定类尺度是确定事物类别的计量尺度---高一个层次 2定类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现象并予以归类---可将所区分的类别按高低,大小,好坏,强弱,优劣等顺序做有序排列。 3定类不能进行数的比较和数学运算--能进行大小比较。 何谓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区别定距尺度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某些数值相差的距离的尺度---最高的数据计量尺度 缺乏绝对零点---有,0 2. 0只表示一个值,即0值---0是绝对零点,表示没有 3.只能加减,不能乘除---加减乘除,高层次的各种统计分析。 P.13—P.14 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 1、概念总体(也称为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同质个体的集团)。 2、特点·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1、总体单位除了必须具备同质性外,还必须具备1、差异性(或变异性)性,否则

统计学重点、难点问题总结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量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性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泛、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4、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 答:(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现在经济性、实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抽样调查的作用: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解决或解决困难的问题;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5、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答: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化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可以按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以及分组标志的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分类。 统计分组可以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果分组和分析分组。进行这些分组的目的,分别是化分社会经济类型、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和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类型分组和结构分组的界限比较难区分,一般认为,现象总体按主要的品质标志分组,多属于类型分组,如社会产品按经济类型、按部门、按轻重工业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多是结构分组。进行结构分组的现象总体相对来说同类较强。如全民所有制企业按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劳动生产率水平、职工人数、利税来分组。分析分组是为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依存关系的分组。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原因标志,与原因标志对应的标志称为结果标志。原因标志多是数量标志,也运用品质标志;结果标志一定是数量标志,而且要求计算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和分组。简单分组实际上就是各个组按一个标志形成的。而复制分组则是各个组按两个以上的标志形成的。

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 A.样本B.总体C.统计量D.变量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A.频率B.累积频数C.累积频率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50%的数据B.68%的数据C.95%的数据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 B.28.90 C.19.54 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无偏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 ()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6为() A.:≥0.1; :<;0.1 B.:≤0.1; :>0.1 C.:=0.1; :≠0.1 D.:>0.1; :≤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 B.0 C.0.5 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发生 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 计算 公式 A/B 有无 量纲 无有可有、可无 取值 范围 【0,1】可大于1无限制 本质大样本时作为概率近似值分子式分母的一部分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 似 值 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 位 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P11 1.3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统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用数值来表现,因此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②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则是在实验室中控制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③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的空间获得的,用于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P40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非概率抽样? 答:概率抽样的特点: ①抽样时是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②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③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非概率抽样的特点: 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非概率抽样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的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同时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如产品包装测试、广告测试等。 概率抽样适合调查的目标是用样本的调查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估计的误差,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P109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 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参考答案:×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参考答案:√ 3. 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参考答案:√ 4. 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参考答案:√ 5.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参考答案:√ 6. 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 参考答案:√ 7.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参考答案:× 8. 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 9. 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 参考答案:× 10.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 11. 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参考答案:√ 12. 对于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参考答案:× 13. 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 参考答案:√ 14. 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参考答案:× 15.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唯一的。() 参考答案:× 16. 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 17. 在直线回归方程Y=a +bx中,b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参考答案:√ 18. 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γ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参考答案:× 19. 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参考答案:× 20.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完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了。() 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参考答案:B 2.某地区有15家生产同种产品的工厂,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工厂B.每一件产品 C.所有15家工厂D.每个工厂的产品 参考答案:B

统计学期末复习

2、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含义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他是对数据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 是用文字表述的。 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数字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2、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会区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 下得到的,有关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的数据 6、非抽样误差的类型有? (1)抽样框误差(2)回答误差(3)无回答误差(4)调查员误差(5)测量误差 8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区别: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 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练,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 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9、饼图和环形图有什么不同 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它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 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环形图与饼图类似,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总体或样本中 的每一部分数据由环中的一段表示。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总体和样本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而环形图则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总体或样本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总体或样本的数据系列为一个环。因此环形图可显示多个总体或样本各部分所占的相应比例,从而有利于我们进行比较研究。 13、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设从均值为卩、方差为d 2 (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一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方差为d 2/n的正态分布。 14、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 相同点:它们都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 不同点:推断的角度不同。参数估计讨论的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 总体参数卩在估计前是未知的。而在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卩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15、置信区间的理解,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如果用某种方法构造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5%勺区间不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那么,用该方法构造的区间称为置信水平的95%勺置信区间。 16、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 )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 )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统计学重要考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1.2、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汇总、处理、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 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1.3、统计学据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结果表现为数值。 按收集方法不同,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不控制条件;社会经济领域。 实验数据:在试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控制条件;自然科学领域。 按时间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收集的数据。 1.4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该数据表现为类别,使用文字来表述的,分类数据主要由分类尺度计量形成的。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这些类别是有顺序的,它是由顺序尺度计量形成的。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是使用自然或度量衡单位对事物进 行测量的结果,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 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

被抽中的概率,概率抽样的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实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非概率抽样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 第三章数据的图表搜集 3.4直方图和条形图有何区别? 条形图使用图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固定,直方图用面积 表示各组频数,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组距,高度 与宽度都有意义; 直方图各矩形连续排列,条形图分开排列;3条形图主要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展示数值型数据。 3.6饼图和环形图的不同? 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或总体各部分所占比例。环形图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其图形中间有个“空洞”,每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类为一个环。 第四章习题答案 4.5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众数:主要用于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一组数据的峰值; 优点:不受极值的影响。 缺点:具有不唯一性;只有数据量较大时才有效果 中位数:主要用于顺序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代表制;优点:不受极值的影响;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平均数:主要用于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 优点:利用了所有数据信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具有无偏性; 缺点:易受极值影响;当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代表性差。 4.9测度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有哪些?峰态系数、偏态系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