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使用时间 12、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内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运用: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评价经济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问题,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通过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内容、能分析实际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评价事例,强化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

2、通过评价事例,强化创新意识。

3、通过了解建设成就和政策,强化民族自豪感。 4,通过评价事例,树立科学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课标要求】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产,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讲授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过多年的努力,到上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体上达到小康。但这个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教学活动的逻辑思路:成就----不平衡----需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内容----措施。

知识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总体小康:、

(1)成就:我们已经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发展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在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总体小康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3)特点:但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

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经济)

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生态)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政治)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社会)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翻两番。②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④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⑥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①社会就业更加充分。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③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小康社会的特点:

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的更快些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加快发展。知识点2::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材料一:“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白色污染”、“治理费用”、“河流污染”、“癌症多发村”等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我们以后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危害不浅。

(2)片面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

(3)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方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寻找新的发展思路,需要我们思考为什么发展(发展的重要性),为谁发展(谁是发展的受益者,谁是发展的推动者),如何发展(发展的方式)。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①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②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

基础相协调③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②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④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想,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重要性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②要求: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

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措施:坚持一条道路、一个方针、三个转变)

(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2)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4)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知识拓展】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2、目标: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3、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1)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重视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人口控制的关系。(3)重视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

①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

②当前,我国工农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薄弱,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①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④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⑤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⑥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什么?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5、要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必要性:我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我国的长治久安。

(2)措施:①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知识拓展】

1、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多占地、难循环、低效率

2、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为什么①、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②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③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④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⑤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如何做)

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②把节约资源和“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

④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

⑤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等。

⑥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生态的技术。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节约意识

企业、个人、消费者应该怎么办?

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该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节能型、环保型产品,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个人─→提高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之中;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是什么:①自主创新的含义。自主创新有这样几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②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2)为什么: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现实原因)

②资源、环境技术瓶颈对经济的约束要求我国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⑤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⑥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3)怎么样

①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②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

③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各种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继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④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公开招聘力度。

【课堂练习】

1. (2011·大连二模)辽宁省加大沿海经济开发,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等沿海、渤海

的5个区域,包括6个沿海城市。辽宁省的做法体现了( B )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 优化经济结构

D.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创造了骄人的经济增长成绩。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带来财富的同比例增长,没有带来人们的

幸福指数的同比例增长。对此,我们应该( B )

①更加注重社会公平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城市和乡村共同努力,漫画《共同创业》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A )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发展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③城乡共建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城市的帮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4. 2010年10月9日,发改委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公开征求意见。阶梯电价将分三档,基础电量为110度或140度,超出最高档将提价0.2元。用电量越多,电费越多。随着居民用电量不断增加,以后或将提高第一档用电量。实行阶梯电价 ( C )

①可以考虑不同居民的承受能力,建立合理公平的负担机制 ②说明商品的价格是由政府决定的

③能引导居民特别是用电量多的居民调整用电行为 ④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节能减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到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推进三网融合:D

①就要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③发挥了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④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届“中国三农问题高峰论坛”于2011年1月15日-16日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探讨推进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高端的交流和学习平台。

假如你是出席首届“中国三农问题高峰论坛”的该市市长,针对上表中该市面临的问题,结合本届论坛学习的成功经验、做法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请你提出切实有效的经济举措。(9分)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二、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1、总体小康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经济建设新要求

4、全面小康

参考答案:1----5:B 、B 、A 、C 、D

6、(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

业现代化道路;增加农业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3)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财政作用,加大对农民的直补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

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材料二: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材料三: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2000年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材料四: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实际上提出了到下个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大“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展开,是原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具体化。按照新的“三步走”战略规划,进入小康生活后的战略规划,将分2010年、2020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这是

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A .是低水平的小康 B .是不全面的小康 C .是不平衡的小康 D .实现了现代化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总体小康的正确认识。漫画表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 相比是落后的,这是不全面的体现,本题选 答案:B 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 A .以政治改革为中心,建设民主社会 B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正确认识。 要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物质文明,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教实验版必修 1)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 .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的正确认识。 ①从标准、②从生活质量、③从社会 发展状态等角度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作了正确的对比,均应选; ④以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来区别总体小 康与全面小康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B 2 ?下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课时训练(人 解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中 “根本” 一词。 故选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练习题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练习题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1框 一、选择题 1.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为此,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坚持科学发展观 B.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加快中国的发展,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D.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 [答案] [解析] 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故中的“迅速”说法错误,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③ .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①错误,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3.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缩小地区、城乡和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为此我们必须要(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④加快城镇化建设 A.①②③B.①③④ .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角度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4.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要( ) A.适当放慢发展速度,拿出更多的力量支持相对落后地区 B.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

.率先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 D.以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 [答案] B [解析]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故B正确,A、、D三项表述均不妥。 5.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在不久的将,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能缺口,而环境的恶化将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威胁。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发展新能科技等措施,直接有利于( ) A.改善人民生活B.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建设生态明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答案] [解析] 节能减排,发展新能科技与生态明有直接联系,项正确。A、B、D与节能减排,发展新能科技无直接联系。 6.下面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 ①总体小康是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除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范文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 [2012宿州模拟]“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 ?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2. [2012潍坊质检]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A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 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 A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 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 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D.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 [2011潍坊模拟]2011年10月9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外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一意见的实施有利于() ①统筹城乡发展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④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 A.①②③ B .①②④C.②③④ D .①③④ 5. [2012东城模拟]我国主导完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TD —LTE,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都宣布将采用TD —LTE技术建设4G商用网络。4G技术的发展,有利于 () ①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④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6. [2012南京质检]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B .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 7. [2012沈阳质检]辽宁省加大沿海经济开发,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等沿黄海、渤海的5个区域,包括6个沿海城市。辽宁省的做法体现了()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优化经济结构D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 [2012福州模拟]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 远利益

【范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

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怎样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a.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c.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d.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 (4)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歌曲〈好日子〉 教师:这首歌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那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吗? 学生: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十几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了。过上好日子的人们需要有一首歌来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好日子》这首欢快喜庆的歌曲诞生了。它反映的主题就是——小康社会。 教师:要全面的认识小康社会得先从小康一词的提出开始。 【授受新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社会的提出及“三步走”战略目标。 材料1:小康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民 亦劳止,岂可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 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 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材料2::1978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

高一政治知识点: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一政治知识点: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全面小康: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科学发展观 含义: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措施(表现为哪几种发展状态): A.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C.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统筹工作,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 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提高; 统筹区域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产业格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最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标内容: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 1、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2、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材内容要点:1、全面小康的蓝图;2、奔向全面小康 教学重难点: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目标 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放歌曲〈〈好日子〉〉后,请学生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教师:对家乡的发展,同学们都感到很振奋,但其实我们这儿的变化只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小小缩影。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人伟大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引入本课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 二、讲解新课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一个◆下的楷体字,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 (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明确: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二)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的第二个◆的内容,了解《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我们来概括一下《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经过艰辛地努力,使数以亿计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大家认为这一重大变化又有何重大意义呢? 明确: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这一事实也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人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举国一致地加以执行,就一定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中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品味小康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针

科目政治年级高一备课人申琛曹繁执教时间 课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时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幻灯片名言“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 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思考:我国现在 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接下来将朝着什么目标迈进 ? 二、讲授新课: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 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探究活动:你知道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吗,请用 数轴的形式简洁的表述出来,分析我国现在处于第几步? 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我们的家 乡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发表感受。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①通化市老照片“第二百货商店” ②通化市老照片“广场上人民的娱乐活动” 教师引导:结合探究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应内容, 并联系图片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 ?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二次备课 、 管 路 敷 设 技 术 通 过 管 线 不 仅 可 以 解 决 吊 顶 层 配 置 不 规 范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问 题 , 而 且 可 保 障 各 类 管 路 习 题 到 位 。 在 管 路 敷 设 过 程 中 , 要 加 强 看 护 关 于 管 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连 接 管 口 处 理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弯 扁 度 固 定 盒 位 置 保 护 层 防 腐 跨 接 地 线 弯 曲 半 径 标 高 等 , 要 求 技 术 交 底 。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中 包 含 线 槽 、 管 架 等 多 项 方 式 , 为 解 决 高 中 语 文 电 气 课 件 中 管 壁 薄 、 接 口 不 严 等 问 题 , 合 理 利 用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 线 缆 敷 设 原 则 : 在 分 线 盒 处 , 当 不 同 电 压 回 路 交 叉 时 , 应 采 用 金 属 隔 板 进 行 隔 开 处 理 ; 同 一 线 槽 内 , 强 电 回 路 须 同 时 切 断 习 题 电 源 , 线 缆 敷 设 完 毕 , 要 进 行 检 查 和 检 测 处 理 。 、 电 气 课 件 中 调 试 对 全 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相 互 作 用 与 相 互 关 系 , 根 据 生 产 工 艺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要 求 , 对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空 载 与 带 负 荷 下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控 试 验 ; 对 设 备 进 行 调 整 使 其 在 正 常 工 况 下 与 过 度 工 作 下 都 可 以 正 常 工 作 ; 对 于 继 电 保 护 进 行 整 核 对 定 值 , 审 核 与 校 对 图 纸 , 编 写 复 杂 设 备 与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方 案 , 编 写 重 要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方 案 以 及 系 统 启 动 方 案 ; 对 整 套 启 动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调 试 工 作 并 且 进 行 过 关 运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指 导 。 对 于 调 试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问 题 , 作 为 调 试 人 员 , 需 要 在 事 前 掌 握 图 纸 资 料 、 设 备 制 造 厂 家 出 具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报 告 与 相 关 技 术 资 料 , 并 且 了 解 现 场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布 置 情 况 与 有 关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线 等 情 况 , 然 后 根 据 规 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方 案 。 、 电 气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电 力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配 置 技 术 是 指 机 组 在 进 行 继 电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总 体 配 置 时 , 需 要 在 最 大 限 度 内 来 确 保 机 组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安 全 , 并 且 尽 可 能 地 缩 小 故 障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破 坏 范 围 , 或 者 对 某 些 异 常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工 况 进 行 自 动 处 理 , 尤 其 要 避 免 错 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动 作 , 并 且 拒 绝 动 作 , 来 避 免 不 必 要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突 然 停 机 。 因 此 , 电 力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要 求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做 到 准 确 灵 活 。 对 于 差 动 保 护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技 术 是 指 发 电 机 一 变 压 器 组 在 发 生 内 部 故 障 时 , 需 要 进 行 外 部 电 源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切 除 从 而 采 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主 要 保 护 装 置 。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

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怎样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五个统筹)、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a.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c.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d.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高中思想政治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只到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分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能力,理解国民经济重大发展战略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信念,培养和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教学难点: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 三、教法 1.讲授法:教师系统地讲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能够突破难点。 2.启发教学法:展示图片、视频,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对其所见的分析,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 3.自主探究法:通过向同学们提供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同学进行自主探究,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培养和锻炼其探究问题、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 1.自主学习法:阅读课本,根据材料和探究活动,完成问题,掌握知识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现实材料,利用基本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案准备。对学生进行分组,方便学生搜集资料和课上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内容,基本理清知识网络。按照老师分组布置的任务,进行资料搜集。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歌曲《领航新时代》,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调动起学生情绪,带着激情进入本框的学习。二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原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课时同步练习(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十)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 2.2013年我国政府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再次低于8%,这主要基于() A.减少贸易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公平 C.减少货币发行量,促进物价稳定 D.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石化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有助于()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④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进一步扩大了人群保护范围,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更新了一些污染物项目的分析方法等。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直接意义在于() A.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D.建设生态文明 5.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正在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需要河南() ①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②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工业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1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课概述 我国于1997年提前三年使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目前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本课主要学习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问题。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新课标基本要求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新课程学习 1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走进新时代》烘托出一种祖国欣欣向荣的气氛。 导入新课:新世纪新气象,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新名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新名词始终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的同学可能要说:我们村早就是小康村了,我们滨州市早就是小康市了,怎么还有一个小康目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有关小康的话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到20世纪末,我们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滨州,感受它的巨变。 展示几组反映滨州巨变的图片 让我们来看看滨州新的城市面貌。(放视频)这是我们从网络上了解的滨州的变化,课前同学们都作了社会调查,相信你对家乡的变化更有深切的体验。 (二)进行新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虚线框内容,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总体小康的表现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八)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右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 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建设民主社会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漫画《节能之路》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C.节能是GDP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 D.节约能源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这是因为GDP 不能 A.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C.全面反映人民的幸福程度 D.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 5.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的思路:统筹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 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 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 6.国家经济面临困难,百姓冷暖备受关注。关键时刻,中央态度坚决:民生问题无小事,百姓利益大于天。关键时刻,中央果断决策: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材料直接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的 A.第一要义 B.核心 C.基本要求 D.根本方法 7.某县党委宣传部准备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主要街道悬挂一些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A.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发展作贡献 B.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高速度为目标 C.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D.明确新思路,树立新标杆,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1.怎样认识总体小康? (1)表现: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 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比较富裕型消 费迈进。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 ★(2)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P86--87 (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 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 番。……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 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内涵: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 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 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 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四个统筹P88) (2)原因: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③片面 追求GDP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 注意:GDP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 新型国家。地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什么:①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②存在问题: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低,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关系不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高等。 措施: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防需求的方针。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 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等奖教案】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Word含答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 设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4.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难点:正确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基础·初探]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 (1)标志: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2)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4)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到2020年全面建成且惠及十几亿人口。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预习·提升] 1.判断

(1)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基本完成。(×) (2)实现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表明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 (3)我们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想一想 你了解“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吗? 【提示】“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战略构想。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85探究问题 【提示】(1)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略。 2.教材P86探究问题 【提示】(1)约10%。 (2)略。 学生分组探究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教学设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教)

普通禺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经济生活 報督册普通応学思餐菽抬4課程标准实番较材编弓姐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蚌埠二中胡玉廷 ?教材分析 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来说,十分重要。本框题,设计两个目录。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接着具体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展示总体小康的成果,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 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第二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一目录是本框题的重难点把握。?教学目标 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题。全面建成小康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的美好远景;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 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 -------------------- --------------- ----- ----------------------------------------- 【教学重点】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课前准备' -------------------- --------------------------------------------------------------- 了解思考: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探究一】①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②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 ③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 (1)展示小康一词的由来 (2)“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设置探究活动: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几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