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文化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茶文化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茶文化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茶文化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茶文化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虽是人们谈论最少的,但实质上是最为久远而深刻的。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

生活及观念的源头。所谓"自然",在道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

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

必然要以上述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老庄的信徒们又欲从自然之道

中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

原始的结合。玉川子要"乘此清风欲飞去",借茶力而羽化成仙,是

毫不奇怪的。陶弘景《杂录》与西汉壶居士《食忌》的记载,都与

此有关。《茶经o七之事》引述《神异记》的故事,更表明陆羽本

人对道士与茶茗的关系是深信不疑的。所以,从历史事实与观念发

生的角度看,都显示了道教与茶文化的关系是最为久远的。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是在

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着内

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从历史和发生学角度固然要追溯到道教,但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则应归之于儒家学说。这一核心即以礼教为基础的"中和"思想。儒家讲究"以茶可行道",是"以茶利礼仁"之道。所以这种

茶文化首先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儒家茶人从"洁性不

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灵感,应用到人格思想中,这是其高明之处。

因为他们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

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

足见儒家茶文化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基本点在从自身做起,落脚

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所以"中和"境界始终

贯穿其中。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体现,其深层根源仍具

一种宗教性的道德功能。

如果说道教体现在源头,儒家体现在核心,则佛教禅宗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上。中国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了真正的"禅风禅骨",其次,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

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所以,没有禅宗,很

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的"茶文化"。"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

高山出好茶",历史上许多名茶出自禅林寺院,而禅宗之于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它对中国茶

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尤其值得

大书一笔的是禅宗对茶文化流传国外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有不可

磨灭的卓著功勋。可以说,品茗的重要性对于禅佛,早已超过儒、

道二家。而"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所暗藏的丰富禅机,"茶禅-味"的

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意,都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

真正说来,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茶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

思想精华,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从而体现出"大道"的中国精神。宗教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释道共同形成的中

华茶文化极为独特的景观。

道教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苦

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的记载。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

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于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

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教人物。故

事似不可全信,但仍有真确之处。陆羽《茶经o八之出》关于余姚

瀑布泉的说法即为明证:"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此处所指余姚瀑布与《神异记》中的余姚瀑布山实相吻合,历史上

的余姚瀑布山确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

道教是以清静无为、自然而然的态度追求着神仙世界,并以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从而各地道观大都自产自用着自己的"道

茶",实现着自在自为的自然思想,这种对茶文化原始性和开创性的

茶道思想,实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与后来发展起来的隐逸思想,有着直接而内在的关联。庄子自身即有全身保真、任性自适的隐逸思想。在后来的道教之中,隐逸本身即一种最为自然的生活方式。魏

晋南北朝是老庄思想的极盛时期。庄子的自然养生观念,被发展为

藉导引之术而在行为层面上的实践,如一些人的隐逸方式是"保终性命,存神养和"。东汉末的矫慎"隐循山谷,因穴为室,仰慕松乔导

引之术"(《后汉书o矫慎传》)。这种纯然的避世隐逸,已趋隐逸极端。此风至魏晋南北朝大盛。

无庸讳言,儒家茶文化代表着一种中庸、和谐、积极人世的儒教精神,其间蕴含的宽容平和与绝不强加于人的心态,恰恰是人类的

个体之间、社群之间、文化之间、宗教之间、种族之间、姓别之间、地域之间、语言之间、乃至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处之道,

相互尊重,共存共生,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宇宙伦理、

社群伦理和人道原则。能以清茶一杯,体现这些原则,加强这些原则,这岂不是一幅儒学的天地中和境界吗?

刘贞亮提出的"以茶可行道",实质上就是指中庸之道。因为"以

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终究是为"以茶行道"而

开路的。在这里,儒家的逻辑理路是一贯的。不少茶文化学人都指出,陆羽的《茶经》就吸取了儒家的经典《易经》的"中"的思想,

即便在他所制的器具上也有所反映。如煮茶的风炉,"风炉以钢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有三足,足间

三窗,中有三格,它以"六分虚中"充分体现了《易经》"中"的基本

原则。它是利用易学象数所严格规定的尺寸来实践其设计思想的。

风炉一足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的铭文,同样显示出"中"的原则

和儒家阴阳五行思想的揉合。坎、巽、离都是周易八卦的卦名。八

卦中,坎代表水,巽代表风,离代表火。陆羽将此三卦及代表这三

卦的鱼(水虫)、彪(风兽)、翟(火禽),绘于炉上。因其"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儒家阴阳五

行的"中"道已跃然其上,纯然是"时中"原则的体现。陆羽以此表达

茶事即煮茶过程中的风助火,火熟水,水煮茶,三者相生相助,以

茶协调五行,以达到一种和谐的时中平衡态。风炉另一足铸有"体均

去五行百疾",则明显是以上面那句"坎上巽下离于中"的中道思想、

和谐原则为基础的,因其"中"所得到的平衡和谐,才可导致"体均五

行去百疾"。"体"指炉体。"五行"即谓金、木、水、火、土。风炉因

其以铜铁铸之,故得金之象;而上有盛水器皿,又得水之象;中有木炭,还得到木之象;以木生火,得火之象;炉置地上,则得土之象。

这样看来,它因循有序,相生相克,阴阳谐调,岂有不"去百疾"之理。第三足铭文"圣唐灭胡明年铸",是表纪年与实事的历史纪录。

但它的意义决不能等闲视之。因陆羽的时代是著名的"圣唐",圣唐

的和谐安定正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像陆羽这样熟读儒家经典又

深具儒家情怀的人,决不会只把这种向往之情留给自己,他要通过

茶道(而不是别的方式)来显扬这种儒家的和谐理想,把它带给人间。从其所创之"鍑"(锅)是以"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

以守中也"为指导思想这点来看,陆羽所具"守中"即儒家的"时中"精神,正是代表了儒教的治国理想。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亦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无论是宋徽宗的"致清导和",还是陆羽的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还是斐汶的"其功致和",还是刘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都无疑是以儒家的"中和"与和谐精神作为中国的"茶道"精神。懂得了这点,就有了打开中国茶道秘密的钥匙。

"敬"是儒家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客来敬茶,就是儒家思想主诚、主敬的一种体现。刘贞亮"十德"中所讲的"以茶表敬意","以

茶利礼仁",都有一个敬字的内涵。

在古代婚俗中,以茶作聘礼又自有其特殊的儒教文化意义。宋人《品茶录》云:"种茶必下子,若移植则不复生子,故俗聘妇,必以

茶为礼,义故有取。"明郎瑛《七修汇稿》谓:"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

见其从一之义也。"此外,王象晋《茶谱》、陈耀文《天中记》、许

次纾《茶疏》等著作均有内容极为相近的记述,他们都无一例外地

认为茶为聘礼,取其从一不二,决不改易的纯洁之义。因此,民间

订婚有时被称之为下茶礼,即取茶性情不移而多子之意。

茶被人们仰之为崇高的道德象征,人们对茶就不仅仅是偏爱,而更多的是恭敬,并引而为楷模。此时的茶礼,其内涵早已超出茶本

身的范围而简直成为嫁娶中诸多礼节的代名词。《见闻录》载:"通

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

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究其实,这是儒教的一种道德要求,

即三从四德。显然,它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对妇女的不平等的道德约束,说到底,是把茶比作古代烈女一样,从一而终,各安其分。然而,尽管这种茶为聘礼的风俗其原义是为了宣扬儒家封建礼教,但

从民俗角度看,仍有其积极意义。况且这种风俗发展到后来,人们

也就逐渐淡忘了其原本肃穆的礼教,而纯然是作为一种婚礼形式,

在一派喜庆的气氛中,也就无暇去追究其所以然了。江西农村,虽

往日那般繁琐婚礼已大为简化,但迎亲那天在男女双方聘礼与嫁礼中,仍撒置茶叶,可见儒教古风犹存。江南婚俗中有"三茶礼":订

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有时,"三茶礼"也指婚

礼时的三道茶仪式:第一道白果;第二道莲子、枣儿;第三道方为茶。皆取"至性不移"之义。可见儒家礼义之深人人心。

用茶叶祭神祀祖,在古代中国亦成为一种民俗。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梁朝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谈到:南朝时,齐世祖武皇帝在他的遗诏中有"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

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矣"的记载。此前东晋干宝所撰《搜神记》有"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未收马,并痛其妻,

著平上帻,单衣人,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至于用茶作为

丧者的随葬物,本世纪七十年代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中得

到了印证。事实上,这种习俗在我国不少产茶区一直沿用下来,如

湘中地区丧者的茶枕,安徽丧者手中的茶叶包。安徽黄山一带人民

至今甚至还有在香案上供奉一把茶壶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明

朝徽州知府,进京为民消命而设立的。这是充满儒教精神的行为。

在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中,儒教讲究的是"慎终追远"。朱熹的解释是"

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礼。"从哲学内涵看,这已不完

全是一种儒家的孝道了。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既然作为儒教基本的道德目标的"孝道",要求人们要"敬"、"无违"、"三年无改于父道"。所以被誉为"琼浆甘露"的茶,在其祖

先的生前必不可少,死后又有什么理由能不陈供呢。况且茶在他们

自己的生活中既为普遍爱好也是容易得到的。有一则民间传说,认

为人死之后,在去阴间的路上有一条奈河,奈河桥畔,孟婆具备了

一种茶汤,说是喝了这种茶汤,到阴间会忘记生前的一切事情,可

以加速其投生转世。既然人们认为焚化纸钱、衣物都是为亡灵所用,可见孟婆的茶汤也都是未亡人所祭供的。为了纪念祖先亡灵,作为

未亡人的后辈自然要勤供茶汤以及其它物品,不能疏忽大意。这里

含有"慎终追远"的涵义,其追忆祖先应是其中的实质性内容。

我们说儒家茶文化有"化民成俗之效"是丝毫不过分的。因为儒家正是以自己的"茶德",作为茶文化的内在核心,从而形成了民俗中

的一套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它对人们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都起到

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茶与禅渊源深长,"茶禅一味"的精练概括,浓缩着许多至今也难以阐述得尽善尽美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的传播等方面,其巨大贡献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个字,并非提示那提神生津、营养丰富的茶是僧侣们的最理想的平和饮料,而是在讲述佛教的观念,暗藏了许多禅机,成为禅林法语。"天下名

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禅林寺院。这对禅宗,对茶文化,都是无法回避的重头戏。尤其值得大书

一笔的是,禅宗逐渐形成的茶文化的庄严肃穆的茶礼、茶宴等,具

有高超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和艺术境界,因而它对茶文化推波助

澜的传播,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全面兴盛。

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的茶礼仪式,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

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

正因为茶与禅能融为一体,所以茶助禅,禅助茶,"转相仿效,遂成

风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性质的特殊方面所决定,正如道教最早在观念上把茶吸纳进其"自然之道"的理论系统中一样,禅门亦将茶的自然性质,作为其追求真心(本心)说的一个自然媒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中,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媒介。它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禅宗能将其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而大大兴

盛起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与禅的碰撞点,最早发生于药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开始便与禅门最基本的工夫--禅定结合在一块。而禅定正是其他宗派

也注重的,所以就连最富神秘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场合也无法

离开茶。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

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

集o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

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

也是以-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直悟

门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

言不尽意","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照、沉思默

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

出了自悟的直觉观照方式。"吃茶去"三字,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

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唐高僧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因其嗜茶成癖,所以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吃

茶去"。《广群芳谱o茶谱》引《指月录》中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

师处,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

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

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

茶去。"--并非要你直接吃茶而是要你作当下"悟道"。自此以后,"

吃茶去"成为著名的茶文化典故。让我们看看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

崔石使君》是如何说的吧:"三碗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显然,皎然的所谓的"得道"成了这里的真正核心,无论怎说,那"兴味"只

能从此而出;以茶禅之"悟",真是何须苦心去"破烦恼"啊!"得道"是

一种禅宗的当下之悟,正如赵州和尚所谓"任运随缘,不涉言路"。

赵州接连三称"吃茶去",不就是要人们在"不涉言路"的前提下去悟

道么。由此看来,"茶禅-味"中的茶与禅的沟通与融合,也不正是首

先从"不涉言路"的条件下取得的么。如单方面地执着究为茶或禅味,

不就正好落人了语言的圈套了吗!"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

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显然,禅师

论禅,是要排斥法执、吾执,以便自悟本性。执,即束缚。就如"吃

茶去",如拘泥于此三字死钻牛角尖,有可能成为人们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缚。因此,禅家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

成佛道"。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

无碍"(《坛经》)的精神境界。但为什么"吃茶去"独独能成为禅林机

锋并作为禅的"悟道"方式呢?这正是佛家茶文化的密码所在,本节所

论禅宗思想与茶文化的内在关联,只是一个探讨的开端,而远非一

个探讨的结果。不过,我想把禅宗思想中最为内在的东西--悟道方

式抉发出来,然后结合茶文化来演绎,这个出发点大致是不会错的。当然,出发点并不能保证演绎方向的正确,这就需要在掌握材料的

基础上始终保持明确的思路。因此,我仍要强调禅宗的一个"悟"字。

茶禅一味的智慧境界向我们昭示了:当禅宗将日常生活中一种最常见的东西--茶,与一种宗教最为内在的精神--了悟(或顿悟)结合

起来时,实质上就已经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道路。而"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成为了文化人与文化

创造的新天地,就连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皎然、韦应物、黄庭

坚等中国第一流的诗人都相继进入了这一领域。他们不少的文化活

动也毫无例外地在寺院的"茶禅一味"的气氛中进行的。茶道与禅的

结合,使其成为一种"无的宗教",而这种"无的宗教"又恰恰是一种

充满生机的宗教。因而它超越文字、超越世俗、超越权贵地、自由

自在地实现着思想的创造性,而这些思想的创造(如茶禅的机锋)和

它的深化推波助澜,又更加提升了它的境界,因而,它表现了智慧

的创造性,因为它不但突破了前此的宗教思想的概念形式的束缚,

而且也不断地在"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中否定自身而获得新的创造性,因而它持续地造就了一个完整的新的生活体系,活泼、新鲜而意味

无穷。为什么钱穆先生称禅宗进行了一次革命,而且相当于路德的

宗教革命呢,我想,这正是由于禅宗的创造性智慧所致吧,而茶在

此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这更是不言而喻的,要不然怎么有茶

禅一味的命题出现呢。没有智慧就没有突破,没有茶也就没有茶禅

一味。因而,茶禅一味所包蕴的新智慧境界,也就成了它的根本性

的文化意义之所在。

佛教对各类"行茶仪式"的美学升华,一方面是由于茶事活动的普遍展开,场所日益增多,交流传播日益广泛,因而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因出现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热心茶道的禅僧。此外,茶器的日益精良,也必然地推动着这一美学化的进程。

茶文化以茶为载体,包含有关茶的礼仪、风俗、茶法、茶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以及文学艺术、词曲歌谣等内容。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

茶道则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是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正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

中国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宗教最基本的是儒道佛三教。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 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 着内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敬”是儒家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客来敬茶,就是儒家思想主诚、主敬的一种体现。刘贞亮“十德”中所讲的“以茶表敬意”,“以茶利礼仁”,都有一个敬字的内涵。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 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 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 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 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 宗强调直悟门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 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 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得 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照、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 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 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直 觉观照方式。茶禅一味的智慧境界向我们昭示了:当禅宗将日常生 活中一种最常见的东西――茶,与一种宗教最为内在的精神――了 悟(或顿悟)结合起来时,实质上就已经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化 形式和文化道路。而“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 成为了文化人与文化创造的新天地,就连李白、刘禹锡、白居易、 皎然、韦应物、黄庭坚等中国第一流的诗人都相继进入了这一领域。

中国茶道的四大精神元素

中国茶道的四大精神元素 中国茶道属于东方文化。它所蕴涵的精神元素,无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儒、释、道”揉和的土壤之中,因此,中国茶道的精神元素也自然把“和、静、怡、真”作为一个综合的归结加以体现,即品茶人在茶事活动的递进中,让升华出的精神需求,融入到传统的哲理道德、人伦品格之中,通过茶时的渗化,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周易》中“保合太和”的精髓,亦是茶道之魂,做人之本。和在儒家学说中被体现为“中庸之道”,是度是宜是一切恰到好处。在处世为人上讲究“礼之用,和为贵”,要和衷共济,谦恭待人。大之,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从“和”上延伸出的伦理之和,美学之和,养生之和,处世之和,也便成了茶人们尚崇的行为规范。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是茶人灵魂之凭借。老子提倡要“守静笃”,而白居易则谓“静养和与真”。苏轼更是把静作为修身养性淡泊明志的首要,是故,品茶人便演化为“茶需静品”的理论与实践。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达到至善、通之茶道之玄境。” 怡,是愉悦和享受。这是品茶人精神之必需。茶之功能既能养生又兼醒神,在品之过程中,与人之生理感受便融为一体了,即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舒适。“茶醉”之时,亦有心旷神怡物我两忘飘飘欲仙之感,这种精神体验在我国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是国人精神放达的最大化。 真,不仅是我国传统的儒家修身之要义,亦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这其中的真,不仅茶要真茶真香真味,环境要真山真水真月,茶具要真壶真瓷真杯,而饮茶人也要真情真意真实。品茶人还要“守真、养真、藏真”,这样才能通过修习茶道,达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打造人格的本真和心灵的“真善美”,追求到人生的真谛。 由是观之,中国茶道体现的是中国精神元素的精华,只有品茶人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徐徐得之啊!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对社会与茶产业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对社会与茶产业的影响 摘要:茶树原产中国,发现与利用茶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自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形成茶文化以来,逐渐传播至全中国与世界各地。中国现代茶文化蓬勃发展,茶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它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对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和谐社会、茶产业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 Culture and Impact on The Society and Tea Industry Cheng Qikun Yao Guokun (China International Tea Cultural Institute, Hangzhou, China) Abstract: The tea tree originates in China, and we find and utilize tea to have a history of several thousand years. The tea culture formed more than 1,000 years since the Tang Dynasty, and propagated to the whole of China and all parts of the world gradually. China's modern tea culture grows vigorously, and the tea cultural activity is very flourish. It has not only enriched the masses of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but also exerted a positive influence with progressing on the harmony of the society, and it gives a powerful push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 tea culture, harmony society, tea industry 所谓茶文化,广义而言,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茶业物质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就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对社会与茶产业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为促进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抛砖引玉。 一、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中国是茶的故乡,近代科学家通过考察,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近200处,发现了许多野生大茶树,其中大多数是高大的乔木型大茶树。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古人的考察发现与现代古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都证明,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说明茶的饮用,发源于史前的神农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11世纪商末周初以后已有种茶产茶的迹象,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称:周武王灭纣后,巴族地方出产的“……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地“园有……香茗”。 公元前316年蜀国王曾以葭萌(古代茶的称呼)作为人名、地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古长沙国置“荼陵县”(因产茶多而名之,“荼”字汉时就音茶)。

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茶文化

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茶文化 中国拥有三千多年的茶文化。 Yes, I prefer tea. 是的,我爱喝茶。 Most Chinese people like tea and Chinese people are the first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have tea.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喝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的人。 And we have a recorded history of tea of three thousand years. 茶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And one thousand and two hundred years ago, a man named Lu Yu wrote a book which is called “Cha Jing”, means “the Bible of Tea”.大约一千两百年以前,有一个叫陆羽的人,专门写了一本《茶经》。And this is the very first book on tea in the world.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茶的书。The book offer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original tea, tools for picking and manufacturing tea, types and verification of tea, tea wares for brewing and drinking, history and method of tea drinking, as well as tea producing districts and their rankings.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茶的起源,采茶、制茶的工具,茶的种类和鉴定,煮茶、饮茶的器皿,饮茶风俗的历史演变,茶叶的产地和品质等等。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现代文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答案(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橘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

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历史上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势,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饮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其中儒释道对茶文化的影响较深。最终茶文化是一种非儒,非释,非道,但又是一种即儒,即释,即道的文化。本文主要阐述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儒释道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儒家、释家、道家 1 儒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1.1儒之“礼”对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维护统治阶级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是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茶礼就是在茶事活动中,长幼敬让,宾主谦和,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温馨的氛围。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礼节。所以儒家主张的“礼”与茶礼有着想通之处。 1.2儒之“中庸”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2道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虚静恬淡的本性。道家不把“自然、物质、精神分离,认为是一个互相包容和联系的整体,讲究修炼与内省,追求清心寡欲,朴质自然,这与茶性十分贴近契合。道家思想渗入的茶文化更加接近普通的民众的思想境况。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 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 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 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 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 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 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 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 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 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 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 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 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 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018年湖北省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湖北省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摘要:茶业是湖北省优势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产业,2017年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湖北省拥有 六大茶类,其中以绿茶为主。“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 产茶县”数量不断增加,已经形成茶叶优势区域。湖北茶产 业通过产地交易流通与线上市场流通、国际贸易出口等多种 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茶产业收益。科研成果不断 取得新的进展,为科学化培育提供新的依据。目前湖北省积 极通过开展焦点问题培训,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茶叶 特优区等策略来改善人才匮乏、品牌不响、产能过剩等状 态。 关键词:湖北省产业融合茶文化科技创新 湖北地处长江上中游,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省五大茶区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湖北茶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茶产业已成为湖北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山区脱贫、带动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

一湖北省茶产业发展概况 (一)茶叶种植与加工 1.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据统计年报,2017年,湖北省茶园总面积355405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52276公顷,产量31.4万吨,农业产值151.3亿元,与上年相比,总面积增加15991公顷,采摘面积增加8954公顷,产量增加1.8万吨,产值增加12.8亿元,分别增长4.71%、3.68%、6.05%、9.24%。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居全国第4位、第3位、第5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茶叶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产茶大省(见表1、表2)。 表12016~2017年湖北省茶园面积情况 2017年茶园面积(万亩)2016年茶园面积(万亩)较2016年增减(%)533.1509.14.71 表22016~2017年湖北省茶叶产量和产值情况 2017年茶叶产量(吨)2016年 茶叶产 量(吨) 较201 6年增 减(% 2017年 茶叶产值 (万元) 2016年 茶叶产值 (万元) 较201 6年增 减(% 3140142960976.05151300 0138500 0 9.24 2.加工种类更加丰富 湖北省现拥有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和白茶六大茶类,是绿茶生产大省,2017年绿茶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68.8%,其中,商品名优绿茶占比达到70%左右。据2017年年报统计,湖北省2017年绿茶生产21.6万吨,占68.8%,红茶3.6万吨,占11.5%,黑茶5.16万吨,占 16.2%。与上年相比,绿茶增加3724吨,增1.76%,红茶增加5149吨,增

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的关系

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的关系 中国茶道的历史需借鉴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 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还远未 完善。晋、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 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 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中国茶道的“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 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中国茶道的“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中国茶道“泡茶道” 的诞生。 中国茶道精神内涵厚重,博大精深。中国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饮茶和茶艺中贯彻的一种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 华之一。 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即:“廉 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其实,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茶道"一词,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往往是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 领悟之道。后来,有人还说茶道也就是商道,二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认为从根本而言,茶道的潜在意志,就是人道和商道的基本内涵,也是人道和商道的艺术和美学。

同时,茶道也是养生之道,既是健身之道,也是道德修养之道。唐朝时,茶传入日本后,日本茶祖荣西禅师认为饮茶是养生之道,长寿的妙药,大力提倡茶饮,创立了日本茶道。 在中国,唐末刘贞亮把饮茶的好处总结为"十德": (一)以茶散闷气, (二)以茶驱睡气, (三)以茶养生气, (四)以茶除病气, (五)以茶利礼仁, (六)以茶表敬意, (七)以茶尝滋味, (八)以茶养身体, (九)以茶可稚心, (十)以茶可行道。 刘贞亮明确提出了"以茶可行德"之说,提倡饮茶可以推行公德,提倡饮茶对品德的修养。由此可见我国早就有茶道的思想墓础。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1)四大中国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四大中国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

中国茶道精神的理解关于茶道的理解

中国茶道精神的理解关于茶道的理解 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艺术,我国茶人对于茶道的理解各执一词,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关于茶道的理解,一起来看看。 一、茶道:金刚石认为,茶道是表现茶叶主题思想所赋予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们在品茶过程中修习出的人文思想或处事哲理。 二、茶道:吴觉农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三、茶道: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四、茶道:周作人认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五、茶道:刘汉介认为,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六、茶道:日本谷川激三认为,茶道是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七、茶道:日本久松真一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 八、茶道:日本熊仓认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是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九、茶道:峨眉茶道认为,茶道是揽天地山水和人文思想于一体空间概念,因茶而形成一种生活格律,具有形为学本位特征,无需要求他人技艺或手法的专门表现,是一种 __的思考和感悟。 十、茶道:日本茶道认为,茶道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过程中的清、寂,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烦闷,用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十一、茶道:大多数中国茶人认为,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通过选茶、选水、选器、选环境、

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业有限公司、贵州大定府茶业有限公司、大方县绿丰实业有限公司),正在申报办证的有1家企业(贵州安益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五)茶叶生产方式 全县有52个行政村,1.2万户,从事涉茶行业人员达3万人。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有一家一户的茶农,也有茶叶大户或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多样,一是茶农,主要是自产自销,二是专业合作社+农户,主要是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家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加工厂负责加工,加工厂按一定标准收购鲜叶,加工生产,负责销售,三是公司+基地,茶园还是茶农的,公司与茶农签订合作协议,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提供统一服务;我县茶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高中档茶、名优茶以机械加工为主,手工制作;中低档茶、大众茶以手工制作为主,辅以机械加工。 二、我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1、适宜的气候资源。大方县地处黔西北高原(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斜坡地带,海拔720米—2325米,气候舒适、冬暖

夏凉,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享有“天然空调”之美誉。是全国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高山原生态茶产区,天然的气候资源优势条件造就了茶树生长缓慢、新梢持嫩性强、茶叶有机成分相对含量较高,具有香高味醇、清心怡神、经久耐泡的独特品质。 2、优越的土地和土壤资源。根据近年来全县土壤统计结果:全县宜茶荒地、荒山面积30余万亩。由于县内工矿企业少,环境污染少,空气清新,水质条件好,土壤中富含硒且多为酸性,以黄壤、黄棕壤、紫沙泥为主。根据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土样化验结果显示,我县境内土壤重金属含量不超标。随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把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培植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国家加大对山地、坡耕地治理的投入力度,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保障。 3、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县有33个乡镇(办事处),303个行政村(居委会),3346个村民组,28.14万户,96.34万人,农村劳动力32万个,加之最佳适宜种茶的地方都是较为僻净之地,可利用剩余劳动力完全可以保证茶叶发展的劳动力需要。再则,我县茶农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很多茶农基本技能较熟练,为茶叶健康持续发展打下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2015-4-9 09:03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佛教不仅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茶叶向海外传播的一座桥梁。 一、茶叶与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寺院饮茶及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2005-1-24

茶文化与茶产业相互发展(1)

茶文化与茶产业相互发展 1温州茶文化对温州茶产业的促动作用 不管是从内涵还是外在形式看,茶都是有文化的。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只有挖掘这 些散落的文化基因,植入茶叶品牌中,才能让茶叶散发文化味,才能 使温州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转变为可体会、可消费的文化产品。2013年 2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早茶(乌牛早)发展论坛上,永嘉县政府就特意把“仙牛衔茶”的传说印刷在茶叶推介资料内页显著位置。短短十 来行字,把产品宣传和文化展示结合在一起,在扩大茶叶影响力、提 升品牌效益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效。自2003年以来,到2013年温州 市已成功举办11届温州早茶节。2011年,温州早茶节还与西湖龙井开茶节等一起入选全省“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农事节庆”。2012年11月 19日,苍南县申报的“中国茶文化之乡”顺利通过评审,苍南县的国 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苍南翠龙茶”同时被列为“中国文化名茶”。 被称为“人间妙品”的雁荡毛峰就产于风景如画的北雁荡山,同样,“乌牛早”也种植在楠溪江这样的国家级景区,温州茶文化相关历史,文人墨客留迹的名胜,都能用来为温州茶叶品牌增添文化气息,吸引 社会名流、知名人士和广大群众参观景区感受茶文化。至今温州永嘉、泰顺等8个县(市、区)都已相继成立茶文化研究会,为推动茶文化与 茶产业的融合提升,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做出不懈的努力。实 践表明,做好茶文化,对于提升产品质量、打响品牌、拓展销路都有 着积极的意义。 2温州茶文化产业发展中存有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2.1温州茶产业发展存有的问题 温州茶产业发展存有的主要问题: (1)茶园基地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 (2)温州茶叶以绿茶为主,多数只采1季,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一、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 一、“养生”、“清思助谈”,佛与茶开始结缘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 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 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引起的疲劳和补充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以解决其矛盾。茶叶中的各种丰 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为僧侣们最理想 的饮料。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产茶、饮茶历史十分悠久。相传4000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说 明茶的最初功能是药用疗病。《神农本草》说:“茶叶苦,饮之使 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名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世界茶坛宗师,我国唐代茶叶科学家陆羽 在《茶经》中对茶的性能与功能作了高度概括,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筋活骨、明目 等功效,宜于精行俭德之人”。僧侣毕生修行以求功德圆满,自然 属于“精行俭德之人”,故最适宜于饮茶。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对 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许多论述,“饮茶养生之术”由此逐渐形成。可见,饮茶是最符合佛教道德观念的。茶的“养生”、“清思助谈”之功效遂成为佛与茶结缘的最初与最佳媒介。 不过,在汉代,中国人饮茶尚不普遍。茶仅是皇家、贵族及士大夫的一种高雅消遣。加之,初入中国的佛教,因语言文字的障碍及 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一下子难以为中国人理解、吸收,以为佛教 只是与道教、神仙等差不多的东西。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也乐得中国 人如此误解以利传播。但汉代佛教对中国影响不大,与尚未普及的 饮茶也就更谈不上有何关联了。

第十四章茶文化现状和茶产业发展

第十四章茶文化现状和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活动、学术研究、职业培训、茶叶经济产业。 了解目前我国茶文化和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为有志于从事茶文化、茶产业的学 生提供信息。 第一节茶文化现状 全国和各地纷纷成立了茶文化组织,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道专业委员会等全国性组织,一些省市有茶文化研究会,天津也有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协会茶艺专业委员会、范增平茶艺文化发展中心等组织; 茶文化报刊有多种,有《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茶世界》、《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海峡茶道》、《茶艺》等公开或内部发行; 茶文化网站纷纷建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中国茶文化网: 中国茶叶网: 三醉斋茶网 陆羽网站: 中华茶文化学会网站 天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网站: 茶文化的书也出版了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有600多部,是现存中国古代茶书总数的10倍。仅名为《中国茶文化》的书就有好几本,陈文华、范增平、余悦、于观亭、陈香白、林治等茶文化专家都在著书立说; 《茶经述评》吴觉农主编,农业出版社1987年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刘昭瑞,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国茶文化》姚国坤等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 《中国茶经》陈宗懋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滕军著,东方出版社1992年 《中国茶文化》王玲著,中国书店1992年 《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黄桂枢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 《中国唐宋茶道》梁子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刘修明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研书》余悦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年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陈文华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陈文华先生还著有《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茶文化复兴以后,比较早的茶文化书大概就是陈先生的《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了,可以说它是茶文化的启蒙书,也是初中级茶艺师培训班讲授茶文化基础知识的主要参考书。陈先生新出版了《长江流域茶文化》一书,该书是季羡林主编的长江文化研究文库之一,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抗鼎之作”正如季羡林先生“中国的历史将会越来越长”的论断,茶文化的历史也会越来

中国茶文化课程简介

中国茶文化课程简介 茶道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中国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茶为国饮,勿庸置疑;国饮时代,已然来临。优雅生活,从茶道 修习开始。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领域的课程逐渐进入了一些 大学的课堂。而茶文化精神指导下的茶艺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生活 与精神享受的艺术,越来越多地为青年朋友们所喜爱和追求。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用茶和茶饮方式的源流,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学基础知识,在对茶、茶文化、茶道茶艺进行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茶道艺术实践教学,包括茶叶的冲泡、品饮、鉴别等,同时,尝试茶艺表演展示与 实作。课程内容中茶道艺术欣赏和创作,加之茶文化理论学习,有 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精萃——茶道艺术的审美情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及传播,掌握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与分类等茶学基础知识,学会茶叶冲泡等茶艺基本技能,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并懂得一些关 于普洱茶的识别、保管、品评知识,让学生走近身世复杂的茶之生命,受其文化薰陶,提升大学生艺术品味的层次,引导其追求高层 次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享受。 课程参考书目: 1、《中国茶文化》,徐晓村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2、《中国茶艺集锦》,林治著,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中国茶道》,林治著,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9年9月版。

4、《茶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版。 5、《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5月版。 6、《茶艺与茶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7、《茶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版。 8、《中国茶艺》(配碟片),赵立英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版。 9、《普洱茶品鉴》,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0、《云南普洱茶》,周红杰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3月版。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茶文化与茶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茶道的关系 茶艺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茶文化又包括两种概念狭义的概念和茶艺差不多,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 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 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而广义的茶文化则更加博大精深一些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 各种艺术。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仅包括茶艺还包括了茶的历史、茶的艺术作 品等所有从茶衍生出来的东西。 【中国茶道】 廉、美、和、敬,和韩国的茶礼一样,中国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 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 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 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 规戒律。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 许多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加以总结,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 们记忆、操作的“茶德”。 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 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 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具体内容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