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一种人性向善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道德修养的这种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反复的过程,甚至需要忍受精神的、肉体的痛苦和磨难。然而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与自我的搏斗过程中实现的。

道德修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道德修养要解决两个主要矛盾,即社会道德体系及其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

之间的矛盾。道德修养是通过提高对社会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不断地解剖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和完善自

我的过程来解决这两个矛盾的。2.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动。道德修养是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反省、检查,吐故纳新,培养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3.道德修养的内驱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修养主体所展开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斗争,是由自我内在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

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a、提高道德认识

b、开展道德宣传

c、陶冶道德情感

d、锻炼道德意志

e、加强道德行动训练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所谓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后者更加重要.

职业道德修养实质上就是两种对立的道德意识之间的斗争,是善和恶、正和邪、是和非之间的斗争,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取得职业道德品质上的进步,就必须自觉地进行两种道德观的斗争.职业道德修养上的两种道德观的斗争,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从业者头脑中进行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尽管这两种不同思想反映着复杂的道德关系,但它却是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进行的.对于职业道德修养,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内省”.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必须随时随地认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上正确方面的主导作用,促使“为他”的职业道德观念去战胜“为己”的职业道德观念,认真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改正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东西,才能达到不断提高自己职业道德的水平.

八个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1.文明礼貌.

2.爱岗敬业.

3.诚实守信.

4.办事公道.

5.勤劳节俭.

6.遵纪守法.

7.团结互助. 8.开拓创新.

1怎样认识道德的本质

一、简答 1.怎样认识道德的本质? 2.怎样理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的联系? 3.怎样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二、辨析 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所提倡的。 2.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个体与社会永远都是矛盾的,不可能统一。 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终身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论述 1.材料分析: 廖晓义,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的一天,廖晓义在社科院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正在恶化,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十分薄弱。从此,廖晓义开始自觉投身于环境问题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为了环保宣传,她八方游说,到处求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己编导、主持和剪辑,拍成了电视片《环保时刻》;为了环保事业,她离开了年幼的女儿,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博士梦,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与此同时,她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建立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指导创立了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回收系统,并且积极倡导、推动全国著名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绿色社区”的工程。她的努力逐渐被社会认可,她所追求的事业正在成为众人的追求目标。 请你结合上述案例,运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学习的理论对廖晓义的人生价值进行分析。 2.结合大学生中的具体案例,谈一谈应该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n一、道德的本质n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n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n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受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的制约。因此研究公民道德修养首先应当对道德进行概略地了解和把握。 一、道德的本质n一道德的含义n一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 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n二是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n三是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 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的调节机制。二道德 的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道德是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 识形态这就是道德的社会本质。 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n一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n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体系等。n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n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二道德的结构n 道德体系是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以及某些特殊领域内的道德要求等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n一道德的特点n首先道德的相对独立性。n 其次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二道德的作用n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n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n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n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 二道德的作用n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n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n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n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一、科学地认识世界n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也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它决 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面对 社会。 一科学的实践观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n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原则n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思想体系n四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地认识世界 二、积极地对待人生n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一般本质)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反映着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都是受经济关系制约的,具有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又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从而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现象不同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特殊本质)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查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深层本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 由于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彻于人类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能动作用:使人们从伦理关系上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伦理观念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以巨大影响,调节和引导着这些活动,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生活秩序。 1、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1)从“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原本是休谟提出的著名难题,即所谓的“休谟法则”。“实然”、“是”、“事实如人类增强了走向理想未来的信心,并充分展示出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理想世界的主体性。 (2)从“规范性”与“导向性”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实然的存在,那么,作为人类行为的善恶准则,就必定表现出对人的行为的相应的约束性,即把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一定限度内,以此来维持一定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应然的东西,那么,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就不能是“消极防范”,而是应该在这种规范性中体现出一种“导向性”,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导向,把人们引向德性。道德的规范性与导向性的这种统一关系,充分展示出道德作用于世界的特殊性。

法的特征与本质

法的特征与本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法的特征与本质 第一节法的概述 一、“法”的词义 “法”首先是指一种实在的社会现象,其次是指描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概念或名称。 (一)汉语中“法”与“法律”的词义 汉语中“法”一词的含义甚为广泛,根据《说文解字》中的释义,它大体有三层含义: 1.“法”与“刑”是通用的。古代的刑含戮、罚罪之意,还有规范的意义。 2.法者,平之如水,含有“公平”之义。 3.法含有“明断曲直”之义。 一方面,汉语中的“法”在哲理意义上与“理”通用,指“道理”、“天理”;另一方面,汉语中的“法”又在典章制度意义上使用,与“律”、“法律”、“法制”等相通用。 (二)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含义 在大部分西语中,“法”主要是在哲理意义上使用的。学者们为了区别的方便,分别在“法”一词之前加上“客观”和“主观”定语,这便有了“客观法”(法律规则)与“主观法”(法律权利)的称谓。西语中真正在国法意义上使用的“法”(法律)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法律规则,即实在法。 二、当代中国“法”与“法律”的使用 在当代中国,法与法律有时通用;有时则将法作为比法律更广泛的概念。如以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为例,从狭义层面理解法律,即认为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从广义层面理解法,即法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第二节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 (一)从其存在形态看,法是一种社会规范 从其存在形态看,法首先是一种规范。所谓规范,是指人们行为的标准或规则。法律不是一般的规范,而是一种社会规范。其特点在于它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法律作为社会规范,不同于思维规范、语言规范,也不同于技术规范,而是像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一样,具有规范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表现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人们可以怎样行为、人们不得怎样行为、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同意。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应艺术学研究的重要

启示。 2.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应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与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六种说法是“多元决定论”。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使用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一种人性向善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道德修养的这种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反复的过程,甚至需要忍受精神的、肉体的痛苦和磨难。然而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与自我的搏斗过程中实现的。 道德修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道德修养要解决两个主要矛盾,即社会道德体系及其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 之间的矛盾。道德修养是通过提高对社会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不断地解剖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和完善自 我的过程来解决这两个矛盾的。2.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动。道德修养是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反省、检查,吐故纳新,培养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3.道德修养的内驱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修养主体所展开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斗争,是由自我内在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 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a、提高道德认识 b、开展道德宣传 c、陶冶道德情感 d、锻炼道德意志 e、加强道德行动训练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所谓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后者更加重要. 职业道德修养实质上就是两种对立的道德意识之间的斗争,是善和恶、正和邪、是和非之间的斗争,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取得职业道德品质上的进步,就必须自觉地进行两种道德观的斗争.职业道德修养上的两种道德观的斗争,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从业者头脑中进行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尽管这两种不同思想反映着复杂的道德关系,但它却是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进行的.对于职业道德修养,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内省”.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必须随时随地认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上正确方面的主导作用,促使“为他”的职业道德观念去战胜“为己”的职业道德观念,认真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改正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东西,才能达到不断提高自己职业道德的水平. 八个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道德的起源,掌握道德的本质,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道德的本质 教学时数: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道德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们的行为,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学习伦理学不仅仅在于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诉诸理智、情感,更要诉诸行动,自觉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第二节道德的社会作用 所谓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对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关系包括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如果说,道德结构表征着道德内部诸要素的有机整和及其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脉络、过程和发展趋势。那么,道德功能则表征着道德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表现出来的功效、能量和力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的结构蕴藏着道德的功能,而道德的功能则反映和确证着道德的结构。 众所周知,道德所有要求的是人的本性的不断完善,造就全面自由发展了自我人格和个性的存在。因此,道德的功能总是表现着道德对人的肯定作用或功效。简要的说,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道德是社会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道德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具体的说,道德的功能在认识、规约、调节、教育、激励等方面。 一、道德的功能 (一)道德的认识功能 所谓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运用善恶、荣辱、义务、良心等特有的道德概念和范畴,反映人类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并为人们进行道德选择提供指南的能力。 道德的认识功能与法律、政治、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功能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中交织着理性与情感两种因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凭借道德上的好恶情感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现象进行或贬或褒的评价。然而,要想正确反映社会现实,光靠情感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理性认识,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所以,在道德认识中不仅有情感因素的存在,更有理智对情感的控制。 2、在道德认识中存在着直觉和自觉两种形式 在社会生活中,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凭借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自身道德经验的直觉感知,来观察、分析、评价自己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理论学习来深化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并内化为内心的命令、信念与理想,从而使直觉的道德认识上升到自觉的道德认识,以提高人们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3、在道德认识中包含着实有和应有两种评价方式。

法的特征与本质

法的特征与本质 第一节法的概述 一、“法”的词义 “法”首先是指一种实在的社会现象,其次是指描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概念或名称。 (一)汉语中“法”与“法律”的词义 汉语中“法”一词的含义甚为广泛,根据《说文解字》中的释义,它大体有三层含义: 1.“法”与“刑”是通用的。古代的刑含戮、罚罪之意,还有规范的意义。 2.法者,平之如水,含有“公平”之义。 3.法含有“明断曲直”之义。 一方面,汉语中的“法”在哲理意义上与“理”通用,指“道理”、“天理”;另一方面,汉语中的“法”又在典章制度意义上使用,与“律”、“法律”、“法制”等相通用。 (二)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含义 在大部分西语中,“法”主要是在哲理意义上使用的。学者们为了区别的方便,分别在“法”一词之前加上“客观”和“主观”定语,这便有了“客观法”(法律规则)与“主观法”(法律权利)的称谓。西语中真正在国法意义上使用的“法”(法律)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法律规则,即实在法。 二、当代中国“法”与“法律”的使用 在当代中国,法与法律有时通用;有时则将法作为比法律更广泛的概念。如以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为例,从狭义层面理解法律,即认为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从广义层面理解法,即法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第二节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 (一)从其存在形态看,法是一种社会规范 从其存在形态看,法首先是一种规范。所谓规范,是指人们行为的标准或规则。法律不是一般的规范,而是一种社会规范。其特点在于它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法律作为社会规范,不同于思维规范、语言规范,也不同于技术规范,而是像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一样,具有规范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表现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人们可以怎样行为、人们不得怎样行为、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 从效力范围上看,法的规范性至少有三个特点:(1)它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2)它只对规范制定生效后发生的行为有效;(3)在其有效期内,针对同样的情况反复适用。与此相联系,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法也具有普遍性。 法的普遍性是指法所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它通常包括两重含义:(1)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カ,所有人都要遵守;(2)法律对同样的事和人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规范性作为法律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区别不同的法律文件的效力时是非常有意义的。 注意: 法律文件有规范性文件与非规范性文件之分。 法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的效力。 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判决书、公证书、委任书、结婚证书等,虽然也是由一定的机关发布的,但因其内容不是规定的一般行为模式和标准,所以不具有普遍的效力,而仅对特定的当事人有效。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权威性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意义上看,法律体现国家的意志。这一特征明显地表明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以及习惯礼仪等的差别。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是从法律作为一个整体并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纯粹的,单一的思维活动。在此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活动没有受到任何其它因素的影响,完全是潜意识的,非理性的。道德意识活动源于社会性人类的公平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类社会中一切善的行为的基础,也是道德社会性评价形成的基础.以公平意识为起源的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而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其道德也必然居于统治地位。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变化。可以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起源问题非常复杂。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只有发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而且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关系时,才会出现道德问题。 道德得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人类通过劳动形成的。 道德的特征及其作用特征: 1.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 2.实施手段的特殊性。 3.主要是以个人为主体来认识和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 4.道德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5.判断对象的特殊性 6.调节范围的广泛性。 先有信仰,人的心灵和身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命运如何,怎么变化在这个社会中?这个人生来就要面对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他的信仰里,信仰是标准,道德是对信仰的个人解释,信仰的内容应该是不改变的,而人的道德却可能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而违背了他的信仰,个人组成集体,如许多不同的信仰团体,在现在的环境下,按少数个体服从多数个体规则确定集体的信仰和道德,集体组成国家,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确定社会公共信仰,即国家法律,按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确定社会公共道德。“道”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理解标准的解释,“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执行标准的解释,“道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判断标准的解释。同一种信仰的标准应该是唯一的,可是人因为各人的悟性或智慧不同,所以道德也不同,信仰和道德在内容上都有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许可做什么。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德”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麽主宰(“命”),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韩非认为:“德者道之功”,把“德”释为道的功用。北宋张载提出:“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正蒙·神化》)认为“德”是气之体,“道”是气之用。 论道德的书不少,国外的有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康德的《论道德情感》;国内最早的有老子的《道德经》。而涉及道德的评论则多如牛毛。

浅析道德价值及其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第2期(总第206期) 浅析道德价值及其特征 吉林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勾长明 【摘要】道德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价值是以道德作为内在规定性和外在尺度,而发挥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价值,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道德价值是以主体和客体双重尺度为衡量标准的价值类型。兼有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一维与多维、实然性与应然性、社会历史性与终极性等特征。认识和把握道德价值的特点及功能,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其道德价值形成过程、实践途径及模式等。 【关键词】道德价值特征主体性客体性 道德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价值是以道德作为内在规定性和外在尺度,而发挥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价值,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研究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问题当中,要以道德价值理论为指导,依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认识和把握职业院校学生道德价值特点及功能,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其道德价值形成过程、实践途径及模式等。 一、道德价值的含义 道德价值是在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中,通过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统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具体通过道德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在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一种实践精神,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即以人们的经济关系为基础,在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过程中,以一定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作为指导与约束的依据和标准,具体表现为以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理念为指导的一种道德实践能力。所以道德价值与其他价值形式相比更具有根本性、终极性和完美性,是终极性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体,或者叫做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体。 从社会关系角度讲,道德价值是基于现实功利的精神性和实践性价值,因此,道德价值是“指这种行为满足人们社会伦理关系的需要。它并不单纯是精神的、现象的价值,而是包括物质在内的行为、活动的价值。道德规范的形成、传播、实行和更新,是道德领域的精神生产过程。如果我们把满足一定道德的精神需要叫做道德的精神享受的话,那么,道德价值也正是道德上的精神享受价值和精神生产价值的统一。道德价值的特点表明,在这个领域中,道德规范的生产与道德需要的满足之间保持平衡、同步和相对稳定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道德的精神生产价值和精神享受价值,是处于大致同等的地位上的”。 由此可以断定:道德价值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的、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的、显性的功利性价值和超功利性价值的特殊价值形态,是道德主体以一定道德客体为对象化的特有的精神—— —实践方式,是体现和提升人类本质力量的德性自觉意识与实践方式,又是人类伦理道德理性和实践理性在道德关系中以合乎善为标准的意志和行动。 二、道德价值的特征 道德价值是以主体和客体双重尺度为衡量标准的价值类型。兼有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一维与多维、实然性与应然性、社会历史性与终极性等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性 道德价值的主体性是指道德价值与主体直接相联系,是以主体的尺度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有方式。由于价值具有属人的性质,只有主体的参与,客体存在的属性、功能,才会由潜在变为现实,才会实现由自然化到人化的飞跃,才会产生客体主体化到主体客体化的历史性、革命性的变革。主体的存在会使价值关系最终得到真正确立。“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例如,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 教育随笔

5 道德的本质、结构和功能

第五讲道德的本质、结构和功能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本质、道德的结构和要素、道德的社会功能。通过本章的学习:1、把握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2、认识道德结构的构成要素,形成道德的结构概念。3.认识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双向作用。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经济基础的现状和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三)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四)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 (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用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调节道德行为。 (二)现存的社会道德规范没有也不必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靠自觉,靠教育,靠提高道德境界。 古代“德化政治”则以政治、法律为统治阶级的道德推行强制开道。 注意区分道德危害和犯罪为害的程度不同,是能否应

用强制手段的关键。 道德为害严重,成为犯罪,强制执法。 犯罪行为轻微,是道德问题,批评教育。 (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自我意识解决道德行为调控。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 (一)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价值目标(观念的)——价值追求(实践的)——价值实现(精神满足的)。 (二)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目的实现要行动,因而是实践的,又是精神的。 第二节道德的结构 一、道德结构的内容 (一)道德结构划分 道德结构是道德体系内部的各个道德要素之间相互的关系及其表现。道德要素分析的层面不同,道德要素是不同的。不同的要素划分,道德结构也是有差别的。 第一层面:道德现象、道德关系。 道德主体、道德客体。 第二个层面:道德思想意识体系、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活动体系。 第三个层面:道德心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规范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实践。 (二)概念含义 1、道德现象:人们可以观察到的道德的外在表现。 2、道德关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身,个人与集体,

道德本质

关于道德本质资料的读书笔记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道德本质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部关于道德的历史。首先我先谈谈我对道德的一点认识。 道德在生活中是个非常常见的词语。但是没有人会去想他的内涵,他的本质。而这是哲学的任务,是伦理学的任务。贾老师说研究一个东西首先要对他进行逻辑的分析,即进行语词转动。道德由道和德两个字构成。德字很好理解,美好的品德。但是怎么理解道字一开始我并没有答案。读完文章后我从文章中找到了一句话。:道德的结果是对他人有益的行为。是服从逻各斯的普遍原则。当然这句话是摘抄出来的,也许可能有点断章取义。我理解的道德是一种普世的原则。道德之所以能成为道德就是从理论上人们(至少是大多数人)都能自觉遵守的一中原则。这是我一点简单的理解。 文中谈到,研究一个对象,可以研究两个方向:即它是怎样,和它是什么。我觉得,研究对象是怎样,就是研究对象的表象问题。即文中说的分析道德的产生、发展、功能、运行机制等等;研究对象是什么,是探究对象的本质,这比研究表现更深入,更加行上。如文中说的研究道德概念,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标准和方式,阐明道德的本质。 人们认识道德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首先,在古希腊,哲学家常常把道德的伦理的问题同生理的,心理的甚至政治的法律的问题混在一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道德思考诉诸于社会经验,而不是诉诸宇宙本质和自然哲学。我认为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因为,从现在来看道德毕竟是一个社会层面上的问题。或者说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总之我个人认为这具有合理性的。 苏格拉底对道德的研究偏重于个体的自我发现及理性处理自律自我完善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的品质只有意识到普遍的善并对城邦有益时才能成为美德。即他把道德看成公民就城邦的优良德性。我觉得这说的是一种他律。即亚里士多德理解的道德偏重于他律。这是片面的。当然这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有关。终归,那个时代的哲学家开始意识到了道德意志自我规定和社会关系规定性统一的本质特征。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公元前的先哲们。但是他们还没有达到对道德下定义这个层面。 他们理解的道德概括起来是自主选择的行为,是向善的。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是服从普遍原则和公共利益的。 文艺复兴之后人们从对神的信仰中走了出来,开始从人的自身引申出道德,从自然中隐身出道德。其实这是一个回归。在古希腊人们虽然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但终归也是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从神的角度出发。 在这一时期,风俗派作家蒙田认为道德不在风俗之中也不在人的本性之中。而在社会之中。他把道德分成了两各方面。一种是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风俗与规范。一方面是主观情感理智,信念和自由意志领域即德性。并且他看不到这两个方面的联系。所以他认为,社会利益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他觉得,一个人讲道德,不是出于社会利益,也不是出于个人利益。道德究竟依据什么是他处的时代所不能解决的。其实我个人认为,从现代社会来看,道德首先是出于社会利益的,可以说一个人讲道德,首先是为了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去做某件事情。而在讲道德的同时,他会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人的认可。所以说从这个角度将他的个人利益也得到了满足。当然我的思考还是一个浅层次的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因为研究道德的本质不能仅仅简单的考虑道德的依据。但道德是对个人实际有利,对社会生活有益,还是自由意志本身所要求的,这个问题的却很难回答。尤其是道德是否是自由意志本身所要求的这个问题。所以哲学家们试图从人的本性这个角度回答问题。 到了17、18世纪,欧洲哲学还是继续着这种人性论的道德思考。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等一批哲学家都把伦理学看做研究人的学问。并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的原因和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下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一部分的内容——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什么是道德?这是一个历来被许多前贤大能研究的课题。在讲什么是道德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古希腊三贤之首的苏格拉底,就是号称“精神助产士”也比较怕老婆的那位,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

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这就是苏格拉底的道德,“美德即知识”,他的道德论是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的,就是知善是基础,知善必行善,当然,我们现在肯定知道这种说法是比较偏颇的,所以,苏格拉底之后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这个说法进行了完善,加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自由意志。还有后来的康德认为道德是善良意志,黑格尔认为是绝对精神,也可以说是绝对伦理,尼采认为道德是弱者用来束缚强者的工具,提倡英雄意志,等等。 中国对道德的研究也源远流长,老庄、孔孟等都有诸多言论,老子著有《道德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等,从字面来说,道从首从行,原意是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德,是“彳”“十”“目”“一”“心”,意思是要行正,目正,心正,方为德,道德放在一起就是规则和品质。 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本上对道德的定义,大家翻到课本第92页,中间一段,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是人大荣誉一级教授,伦理学专家罗国杰先生在1982年对道德做出的定义。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行为规范的道德,一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江西师范大学吴瑾菁2011年对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人们头脑中关于人与人,人与社

第一章 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

第二部分公务员职业道德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 第一节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为规则,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在维持人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道德两字常挂在人们嘴边上。人们对某人的行为表示称赞时,说这人品德好、行为高尚;对某人的行为表示批评时,说这人品德差、行为卑鄙。这种对人的行为的评判都与道德有关,那么道德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道”原指人走的路,后引申为做人的道理、学说、原则、规范,之后又进一步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规律等。“德”与“得”相通,如《礼记、乐记》中:德行、品德。在我国把“道”和“德”首先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当推荀况,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也就是说,只要人们学到了“礼”,按“礼”的要求去为人处事,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在西方,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风俗(mores),是指国家生活的道德风俗和人们的道德个性,类似于我国古代“道”与“德”的含义。由此可见,不管是我国还是西方,道德一词包含了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两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既是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因此道德概念的含义有三层意思: 1、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人作为社会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应该如何做的准则,人们就不会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善的行为,怎样做是恶的行为。社会也就不能制约人们的行为,就不能遵循一定秩序正常运行。道德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使人们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使社会和谐有序。 2、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道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促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人们的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标准,道德不同于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自觉的评判。

道德本质

关于道德的本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观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史,关于道德本质的论述有“道德工具论”和“道德本体论”两种观点。“道德本体论”以道德为目的,肯定道德自身即具有无上的价值,人应信守并践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道德工具论”认为道德只是某种更高目的的手段,只具有外在价值和手段;道德自身不具有最高或终极的价值,人生最高或终极的价值在道德之外或道德之上,道德是人达到某种更高或至高目的的工具或手段,人生并不是为道德而活着的,道德只具有工具或手段的价值。 道德工具论所强调道德存在的目的就是作为手段和工具,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蕴涵了道德本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构起了人本主义的道德观。这使得道德极易沦为追逐私利和欲望的工具,势必助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风气,造成社会道德失序和危机。这无疑违背道德本身的规范性、约束性。而道德本体论则将道德作为一切行动的目的和准则,赋予其崇高的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有助于造成一个道德的社会共同体,但这势必造成对现实功效和利益的忽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两者又是相通的,把道德作为工具极端崇拜的结果就是道德演变为本体。事实上,正本清源,究其本质,完整的道德本质涵盖工具道德和本体道德,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工具道德和本体道德的互补构成了道德的整体。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是中国伦理学一直以来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争论不休尚未有定论的一个问题。目前在道德本质的研究上,主要有规范说、主体说、主体与规范统一说等不同的主张道德的本质在于规范性的观点是学界的主流观点。规范说主要从道德的社会本质出发,力图从道德作为意识形态与其他形态的区别中,寻找道德的本质特征。并明确指出,“道德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它的特殊的规范性。”[6](P53)论者认为从道德产生的史实来看,是集体生存的需要导致了道德的需要。道德一开始就是一种调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矛盾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的前提是维护集体利益,无论这个集体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只要这个集体在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道德就必须围绕这个集体旋转。所以,道德的崇高性,尊严和价值就在于道德是集体利益的维护者。个人的利益的实现,个人的发展,始终都是相对于集体而言的,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利益的满足其根据只能从社会、从集体中去寻找。而且,只有约束了个体背离集体的欲望,人类才可能生存下去,才有真正个体欲望的满足。其次,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克制自我,养就一种对集体的献身精神并非易事。正因为这种非自然东西的难能可贵,才体现出道德的价值。超越小我,以一种敢于否定小我的献身精神汇入大我的行列,是一个人道德成熟的标志。因此,“道德原本的用意,决不在于单纯发挥什么人的生命活动,而在于公开声明个人对社会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7]规范说强调道德的社会性,突出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规范说认为道德的规范在于维护占统治地位的集体,以规范、节制和牺牲个人利益,从以往的社会历史中也可以得到确证。同时,道德对个人某些欲望和行为,如损人利己的行为的约束是必要的。问题在于用历史上特别是阶级社会历史上道德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能否说明伴随人类过去和未来的道德存在的本质特征,用道德曾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成为维护“虚假”集体的意识形态的特征,能否说明道德在真实集体中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另外,从现实来看,突出道德的规范性的本质,对我国社会道德的发展与建设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道德的约束性仅仅停留在强调道德对个人的规范,不仅容易扼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忽视了制度及制度道德的建设。所以,尽管道德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对于个人成就自我的意义甚大,但也不能过于抬高道德的规范作用,否则就会与道德本体论一样陷入道德理想主义,试图用道德来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 也有学者主张道德的本质是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认为从道德特性来看,一方面就接受社会约束而言,人是道德的被动客体。另一方面这种规范行为的实现必须以个人心甘情愿地接受约束并自由适应、自我选择为充分条件。个人在道德实践中除了社会性目的外,也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