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辨证荨麻疹

中医辨证荨麻疹

中医辨证荨麻疹
中医辨证荨麻疹

中医辨证荨麻疹

治荨麻疹消风脱敏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是人们日发生活中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因荨麻疹的皮疹“形如豆辨,堆累成片" 高出皮肤,遇风易发,故中医称之为"瘖癅" 、…风疹块、鬼饭疙瘩。

荨麻疹的主要症状为:皮损常突然发生, 先有皮肤瘙痒,随即起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或皮肤色.风团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此起彼伏,皮损可随瘙痒而增多,融合成大片。发作时间不定,一日可多次反复发作多持续半小时或数小时后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患者自觉剧烈瘙痒及有灼热感。本病部位不定,可泛发全身,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有时粘膜亦可受累。胃肠道受累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症状可有发热。部分患者以钝器在皮肤上划痕后,局部出现与划痕一致的风团。荨麻疹的病程有长有短,急性的可数日或数周后消退,慢性的可反复发作,经年累月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少痛苦。

中医治疗急性荨麻疹常分为凤热.风寒两型辨证治疗。风热型一般疹块淡红或红有灼热感。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荆芥6g 防风10g 银花10g 连翘10g

薄荷6g 僵蚕10g 苦参10g 丹皮10g

生地15g 黄芩10g 蝉衣10g 生石膏20g

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风寒型一般皮疹色白,遇风冷加剧、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麻黄5g 杏仁10g 防风10g 荆芥10g

浮萍10g 地肤子10g 白藓皮10g 丹皮10g

干姜皮10g 陈皮10g 桂枝6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

对于慢性荨麻疹要仔细寻找病因,积极祛除病因.并配合服用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10g 川芎10g 熟地10g 白芍10g

何首乌30g 生黄芪30g 白蒺藜15g 白术10g

丹参109 地骨皮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饮食疗法:如皮疹遇热加重,可用冬瓜皮20g,菊花15g,赤芍12g,每天1剂,水煎后取药汁兑蜂蜜少许代茶饮。连用7一8剂。遇寒加重,可用木瓜60g,生姜9g.米醋100g, 每天1剂,放人砂锅中煎煮,待醋煮干时,取出木瓜、生姜,分早晚2次吃完,连用7—10剂。

中医认为…防病于未然?”,在荨麻疹未发作时,应注意寻找和祛除病因,积极调整胃肠道功能,清除肠道寄生虫调整内分泌,治疗慢性病灶,避免接触致敏的食物、药物。动物皮毛等。患病期间,要避免强烈搔抓及热水烫洗,不要滥用刺激性外用药。保持饮食清淡,忌食鱼腥海味、辛辣酒酪等食物。适当调摄生活起居,适应气候寒温变化,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精神安恰。

来自中医中药网

荨麻疹的中医诊治(分型、针灸治疗)

荨麻疹针灸治疗技术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风团,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有的病人尚有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过一次荨麻疹。 本病属于中医学“风瘙瘾疹”、“风疹”的范畴。 病因病机 发病原因不外内外两端,内因禀赋不足,外因风邪为患。由于卫表不固,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客于肌肤,致使营卫不和;或因饮食不节,内有湿热、食滞,外受风邪侵袭,使内不得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而发。慢性荨麻疹多由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郁久化火,耗伤阴血,或因脾气虚弱,湿热虫积,或因冲任失调,经血过多,或因久病耗气伤血等,均可致营血不足、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 辨证分型 风热犯表:风团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伴发热,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风寒束表: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伴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肠胃实热:风团色红,成块成片,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苔黄腻,脉滑数。 血虚风燥: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基本治疗 [治则] 疏风清热,养血润燥。 [处方] 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阴交。

[加减] 风热犯表加大椎、风门;风寒束表加风门、肺俞;血虚风燥加风门、脾俞、足三里;肠胃实热加内关、支沟、足三里;喉头肿痒、呼吸困难加天突、天容、列缺、照海;女性经期风疹伴月经不调加关元、肝俞、肾俞。 [操作] 每次选用3~5穴。毫针刺用泻法,风寒束表者可在风门、大椎加用灸法。留针15~30分钟,急性者每日针刺1~2次,慢性者可隔日针刺一次。急性者无疗程可言,慢性者10~15次为一疗程,荨麻疹发作与月经有关者可在每次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针刺治疗。 其他疗法 1.皮肤针 [取穴] 风池、曲池、血海、夹脊穴。 [操作] 毫针刺,中强手法叩刺,至皮肤充血或隐隐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2.三棱针 [取穴] 曲泽委中大椎风门 [操作] 每次可选用一个四肢穴和一个躯干穴。曲泽或委中穴处用三棱针对准瘀血经脉快速点刺一厘米深左右,使暗红色血液自然流出,待颜色转淡红后再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大椎或风门穴用三棱针刺0.5~1厘米深,立即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急性者每日一次,慢性者一周一次。 3.拔罐 [取穴] 神阙 [操作] 用大号玻璃罐拔之,先留罐5分钟,起罐后再拔5分钟,如此反复拔3次;也可以用闪罐法反复拔罐至穴位局部充血。每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4.耳针

名中医治荨麻疹药方

名中医治荨麻疹药方 10.1荆防方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荆芥穗、防风、僵蚕、紫背浮萍、生甘草各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丹 皮、干地黄、黄芩各9克,薄荷、蝉衣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 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宜在表之风邪,用防风 必用荆芥;薄荷轻清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 其气清虚,善于透发。此四味合用,清热疏风、表散的作用较强,故为第一线药组;而牛 蒡子、浮萍、僵蚕为第二线药组,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 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单用也可治风疮隐疹。协助第一线药组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

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地黄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 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之功。本方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偏于风热的,病程在1个月 内尤为适宜。 【主治】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加减】若见恶寒重,发热轻,风团皮损偏白者属于风寒,本方去薄荷,重用荆芥, 加干姜皮也可使用;若服用一二剂后皮损逐渐消退,可以减去第一线药组,以免疏散太过, 大汗伤气。若兼见高热,可增加服药次数,即日服4次即可。若兼见吐泻、腹痛等胃肠道 症状时,可加服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效果较好。 【疗效】屡试屡效,效果颇著。 10.2麻黄方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麻黄、干姜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鲜皮、丹参各15克,陈皮、丹皮、 白僵蚕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开腠理,和血止痒。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皮肤偏方,荨麻疹偏方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老中医教你九种荨麻疹的根治方法

老中医教你九种荨麻疹的根治方法!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初起皮肤瘙痒,抓后皮肤迅即发生大小不等之风团,剧烈瘙痒,此起彼伏,骤起骤消,甚至累及粘膜,出现腹痛、腹泻、喉头水肿之症状。临床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辛凉解毒,疏风止痒。 [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养血益

气,疏风止痒。 [方三] 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核桃叶、败酱草各30一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方四] 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方五] 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清热散风。

[方六]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方七] 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二十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方八] 三七1—1.5克,去骨鸡肉100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鸡油或猪油炸黄,加入鸡肉拌匀,放人碗中,再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炖1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药肉汤1次服完,每天或隔1-2天服1料,连服2-3剂。 [方九] 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3味共人砂锅煎煮,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早、晚2次食完,每日1剂,痊愈为止。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属风寒外袭者。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工作,可预防荨麻疹的出现 1、避免抓挠。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最新中医辨证荨麻疹

中医辨证荨麻疹 治荨麻疹消风脱敏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是人们日发生活中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因荨麻疹的皮疹“形如豆辨,堆累成片" 高出皮肤,遇风易发,故中医称之为"瘖癅" 、‘风疹块、鬼饭疙瘩。 荨麻疹的主要症状为:皮损常突然发生, 先有皮肤瘙痒,随即起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或皮肤色.风团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此起彼伏,皮损可随瘙痒而增多,融合成大片。发作时间不定,一日可多次反复发作多持续半小时或数小时后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患者自觉剧烈瘙痒及有灼热感。本病部位不定,可泛发全身,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有时粘膜亦可受累。胃肠道受累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症状可有发热。部分患者以钝器在皮肤上划痕后,局部出现与划痕一致的风团。荨麻疹的病程有长有短,急性的可数日或数周后消退,慢性的可反复发作,经年累月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少痛苦。 中医治疗急性荨麻疹常分为凤热.风寒两型辨证治疗。风热型一般疹块淡红或红有灼热感。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荆芥6g 防风10g 银花10g 连翘10g 薄荷6g 僵蚕10g 苦参10g 丹皮10g 生地15g 黄芩10g 蝉衣10g 生石膏20g 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风寒型一般皮疹色白,遇风冷加剧、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麻黄5g 杏仁10g 防风10g 荆芥10g 浮萍10g javascript:jk36(22537)地肤子10g 白藓皮10g 丹皮10g 干姜皮10g 陈皮10g 桂枝6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 对于慢性荨麻疹要仔细寻找病因,积极祛除病因.并配合服用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10g 川芎10g 熟地10g 白芍10g 何首乌30g 生黄芪30g 白蒺藜15g 白术10g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

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何任方<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伴有瘙痒,且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疤痕。历代医家有“瘾疹”、“风瘙隐疹“、“风瘩癌”等名,俗称“风疹块”。 1 病因病机: 张挹芳认为本病的发生,由内外病因相应而致。外由风寒湿热,内因“夙根”或肺脾肾虚,其中尤以肺脾失调为主。王卫等认为人之皮毛乃营卫荣养、护卫之处。若因阳气虚弱,卫外不固,营卫不和,而致气血不运,肌无所养,则易发病。 2辨证论治: 张志礼认为,本病初发多属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本病的主要外因。因此,治疗勿忘祛风。 他将本病分为以下四型: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3)阴血不足,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骆文郁等认为,荨麻疹的病机为营卫失和,治法宜调和营卫,应以桂枝汤作为基本处方治疗,并适当配伍疏风药,除湿药,仿桂枝汤的变化以适应荨麻疹的复杂变化。

名中医治荨麻疹九个秘方

名中医治荨麻疹九个秘方 治荨麻疹秘方(9首) 10.1荆防方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荆芥穗、防风、僵蚕、紫背浮萍、生甘草各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丹 皮、干地黄、黄芩各9克,薄荷、蝉衣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 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宜在表之风邪,用防风 必用荆芥;薄荷轻清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 其气清虚,善于透发。此四味合用,清热疏风、表散的作用较强,故为第一线药组;而牛 蒡子、浮萍、僵蚕为第二线药组,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 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单用也可治风疮隐疹。协助第一线药组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

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地黄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 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之功。本方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偏于风热的,病程在1个月 内尤为适宜。 【主治】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加减】若见恶寒重,发热轻,风团皮损偏白者属于风寒,本方去薄荷,重用荆芥, 加干姜皮也可使用;若服用一二剂后皮损逐渐消退,可以减去第一线药组,以免疏散太过, 大汗伤气。若兼见高热,可增加服药次数,即日服4次即可。若兼见吐泻、腹痛等胃肠道 症状时,可加服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效果较好。 【疗效】屡试屡效,效果颇著。 10.2麻黄方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麻黄、干姜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鲜皮、丹参各15克,陈皮、丹皮、 白僵蚕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解】因血虚而外受寒湿之邪传经入里而致的?癗。方中以麻黄、杏仁、干姜

荨麻疹的类型

荨麻疹的类型 荨麻疹可分为荨麻疹急慢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遇热型)、寒冷性荨麻疹(遇冷型)、丘疹性荨麻疹(虫咬感染型)、人工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型)。治疗荨麻疹效果较好的中药产品有皮肤老偏方等。 一、急慢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在荨麻疹中,整个皮肤炎症系统被激活。因此,在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除了已明确的组胺外,其他递质也起到协同作用。常是急性发作,全身瘙痒风团皮疹,可伴高烧,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可使用皮肤老偏方治疗。 慢性荨麻疹是不断发生风团皮损,持续多个月或数年之久,病情轻重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有很大差异。主要的症状是皮肤剧痒,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风团。风团可为圆形、椭圆、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风团大时,可呈苍白,表面毛孔显著,似桔皮样。风团此伏彼起,病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甚至窒息,慢性荨麻疹病程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数十年不等。 慢性荨麻疹中包括:蛋白性荨麻疹(食物型)、压迫性荨麻疹(压力型)、血管炎性荨麻疹(风团型)、色素性荨麻疹(色素型)、水肿性荨麻疹(水肿型)、日光性荨麻疹(日光型)、药物性荨麻疹(药物型)。 二、胆碱能性荨麻疹(遇热型) 属于遇热后出现荨麻疹的症状。当运动出汗,室内闷热,洗热水澡,环境受热,周围温度升高,吃热食物或饮料,精神兴奋时体温略增等各类遇热情况后,增热的血流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胆碱能性神经并释放乙酰胆碱,正是因为机体对乙酰胆碱这种化学物质过敏,我们将过敏引起的症状称之为胆碱能性荨麻疹。 三、寒冷性荨麻疹(遇冷型) 寒冷性荨麻疹是是人体暴露在冷环境中引起的过敏反应,常在浸入冷水或接触寒冷物质的部位发生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也可累及其他部位,自觉瘙痒,有的还有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还有一种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常发生于婴幼儿期,在接触寒冷物质后发生皮疹,皮疹为红斑和风团,伴有发热、怕冷、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 四、丘疹性荨麻疹(虫咬感染型) 是儿童常见皮肤病,成年人也可见到,是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以节肢动物类叮咬而引起的外因性过敏感染反应,是一种迟发性反应需10天左右,再受叮咬则促使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后产生过敏作用。 五、人工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型) 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无明显的发病原因,也可由药物(特别是青霉素)引起。 六、儿童荨麻疹(婴幼儿型) 儿童荨麻疹的特点多是过敏反应所致,其常见多发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龄不同,饮食种类不同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各异,如婴儿以母乳、牛奶、奶制品喂养为主,可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多与牛奶及奶制品的添加剂。2-6岁的小儿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树丛及傍晚的路灯下,往往易被虫咬,或与花粉、粉尘、螨及宠物如猫和狗的皮毛等接触,它们均易成为过敏的原因。如果不及早脱敏彻底改变过敏体质,容易并发过敏性湿疹,

荨麻疹中药方子

[转载]荨麻疹处方(中药)(2013-03-23 20:00:59) 转载▼ 标签:转载分类:健康 原文地址:荨麻疹处方(中药)作者:养生家 因心爱的朋友得了寻麻诊,现我公布处方,望对大家有点用处。 常用内外六方内服方: 一、慢性荨麻疹,可反复发作而导致血虚,血虚生风,形成恶性循环,中医学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消”,因此治疗应加用养血滋阴的中药。 处方: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大枣30克,人参叶30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二次,连续一星期。 二、风寒型,风疹呈淡红色,瘙痒,每逢天气寒冷容易发作,发作时病人感周身怕冷,可有低热,舌苔薄白。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疏风散寒的验方。1、处方1: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2、处方2:浮萍6克,麻黄3克,地肤子10克,防风4克,皂角刺4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三、丹方桂枝汤: 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15g,枳壳10g,当归10g。用法:水煎服,日服三次。药理作用:桂枝可扩张毛细血管消除水肿,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消”。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方显其效。 四、验方:处方: 当归20克,黄芪30克,艾叶10克,大枣10枚,香附15克,荆芥20克,麻黄10克,细辛5克,黄芩20克,陈皮20克,沙棘果25克,党参25克。 用法: 水煎,日服3次连续服一星期,每次服药量约100毫升左右。功用: 养血,祛风,止痒。外用方: 一、验方:处方:蛇床子50克,地夫子50克,苦参100克,白藓皮50克,虫蜕20克,荆芥50克,薄荷30克。 用法:水煎2次,合为一处,洗澡。如发病范围不大可酌减。二、如皮肤瘙痒难忍,可用紫背浮萍、苍耳草、荆芥、紫苏叶、百部等中草药任选1~2种,各120克水煎外洗。医生建议:平时用药治本,用内服方一,如发病时可用内服方二的处方1,如发病连续两天以上用内服方三。方四走中长期路线,也为固本治本。食物:不要吃鱼、蟹、虾等腥荤食品,少吃带添加剂的小食品,多吃水果,多运动。昭曦 2005年10月18日荨麻疹也叫风疹块,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疾病。起病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状皮疹,瘙痒,并伴有刺痛或烧灼感,皮疹消退迅速,常反复发作。 中医将荨麻疹分为三型。风寒型:皮疹呈淡红色,瘙痒,每逢天气寒冷容易发作,发作时病人感周身怕冷,可有低热,舌苔薄白。治疗时, 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疏风散寒的验方。 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黄3克,地肤子10克,防风4克,皂角刺4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中医经典代表方剂对各型荨麻疹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经典代表方剂对各型荨麻疹进行辨证论治 【摘要】目的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论文阐述其诊断要点及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经典代表方剂对各型荨麻疹进行辨证论治,以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荨麻疹中医经典方剂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064-02 【Abstract】in urticaria is a common disease,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ssentials of diagnosis and TCM etiology,pathogenesis,TCM classic recipe for each type of urticari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description in urticaria,Chinese classical prescriptions,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荨麻疹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约占皮肤科门诊疾病中的三分之一。常因各种因素所诱发,发病急骤,传变迅速,且能累及内脏病变,极个别可能导致危急生命重症。急性荨麻疹发病急,症状控制也快,极易痊愈。而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常因病程长、症状反复且不易控制,而困扰许多病人不得安宁、寝食难安,也使许多门诊医生束手无策而大量滥用激素、抗生素、抗过敏等药物,使患者疾患愈演愈烈,时常使病人处于疾病困扰之中,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已得到广大医患人员的认可,在国际上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简要介绍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辩证施治原则、经典代表方剂及临床运用体会。 1 荨麻疹疾病的诊断要点 祖国医学对荨麻疹早有记载,见于《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医宗金鉴》等著作。一般称为“瘾疹”“蓓蕾”。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中医学因其时隐时现,称为瘾症。因其遇风易发,民间又称为风疹块,还有称荨麻疹为风疹,风丹,赤白游风的。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皮损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水肿性风团,境界清楚。猩红或苍白颜色。皮损时起时消,剧烈瘙痒,发无定处,消后不遗痕迹。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又发热、关节疼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甚至引起窒息。皮损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仅复发作者为慢性荨麻疹[1]。部分患者皮肤划痕征阳性,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 2 荨麻疹疾病中医学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为病机。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等[2],本病多因平素体弱,气血不足,以至血虚风动,或气虚卫外不固,风邪夹热或夹寒,乘虚侵入所致。也有先天禀赋原因,或食入鱼、虾、蟹、蛋等易动风燥火的食物或药物,以及某些有肠道寄生虫的患者皆可导致肠胃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而发本病。 本来来源:嘉和止鼾器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2921435.html, 转载请注明版权,谢谢合作.

中药内外法治疗荨麻疹

中药内外法治疗荨麻疹 *导读: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又称“瘾疹”。本病的特征是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如果风团发生在消化道黏膜,则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在咽喉部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本病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病因持续存在则可以转变为慢性,迁延数月、数年,经久不愈。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上有比较确切的疗效。 一、内服 1.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地肤子、赤芍、生地、黄芩、苦参、白茅根、牛蒡子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风团红色,遇热加剧,遇冷减轻者。 2.麻黄、陈皮各6克,桂枝、蚕砂各10克,白芍、泽兰、白鲜皮、地肤子各15克,黄芪20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风团白色,遇冷或吹风加剧,得暖可缓解者。3.薄荷(后下)、生大黄(后下)各6克,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黄芩、厚朴、枳壳、当归、茵陈、九香虫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出风团伴有腹痛、腹泻者。

4.当归、白芍、白术、防风、白鲜皮各10克,僵蚕、山萸肉、刺蒺藜、乌梢蛇各15克,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黄芪、党参各20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出风团反复发作,气血亏虚者。 二、外用 1.熏洗:路路通、蚕砂各60克,厚朴、白茅根各30克,冰片5克,煎汤熏洗,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 2.外搽:百部20克,明矾10克,50%酒精100毫升,浸泡15天。然后取液外搽风团及瘙痒处,每日3~4次。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22期 -103-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differentiation on urticaria 孙智戈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中医院,江苏淮安,223400)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22-0103-02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88例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取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1.82%,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3.64%,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34.0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6.693,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口干,3例嗜睡,可坚持治疗。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确切,复发率低,诸多中药合用,靶点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荨麻疹;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differentiation on urticaria. Methods: 8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4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took TCM differenti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oratadine tablets, Vitamin C.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11 cases were cured; 2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8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3.18%; in the control group, 5 cases were cured; 15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16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81.82%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3.64%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34.09% in the control group (χ2=6.693, P<0.05). 3 cases of dry mouth and 3 cases of lethargy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given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TCM differentiation on urticaria was effective, with lower recurrence rat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TCM differentiation; Urticaria; Loratadine tablets; Vitamin C; Clinical effect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22.051 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俗称“风疙瘩”“风团”等,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皮肤黏膜出现风团,且伴瘙痒,风团发无定处,一般情况下,消退后无痕迹,但是该疾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西医和中医,西医治疗多采取抗组胺类药物,病情顽固的患者多予激素、免疫调节剂等联合使用[1],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很难根治,且复发率高。中医治疗该疾病的历史悠久,效果明确,复发率低,为探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本文将2016年1-6月收治的88例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88例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8~80岁,平均(44.0±10.5)岁,病程7d~2年,平均(1.2±0.5)年,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8~80岁,平均(44.0±10.5)岁,病程7d~2.5年,平均(1.3±0.7)年,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病学与性病学》[2]中关于荨麻疹的诊断标准。患者突然发病,皮损症状为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水肿性斑块,边界清晰,皮疹时起时落,伴有剧烈的瘙痒感,且发无定处,消退后没有痕迹,病程在3个月内的患者属于急性荨麻疹,3个月以上的患者属于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中的相关标准[3]。 ①风热犯表:风团呈现鲜红色,遇热后瘙痒感加重,遇冷后减轻,伴发热、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②血虚受风:反复发作,数天或数年,午后及入夜后加重,伴失眠多梦,头晕、腰酸等,舌苔薄,脉沉细。③风寒束表:皮损处呈现苍白色,遇冷后加重,风吹后加重,遇热后减轻,舌苔薄、白,脉浮紧。④胃肠湿热或脾胃不和:风团呈现淡红色,伴剧烈的瘙痒症状,发作时伴有腹痛、便秘,舌质红,脉滑数。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口服,氯雷他定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719H4001,生产企业: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剂量10mg,每日1次,维生素C(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0713,生产企业: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剂量0.28mg,每日3次。一个疗程为2周,连用3个疗程。 治疗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①风热犯表:患者多为急性荨麻疹。风寒束表:患者多为寒冷性荨麻疹。选择桂枝麻黄各半汤合消风散加减:桂枝10g,白芍6g,炙甘草6g,麻黄6g,杏仁大枣10g,当归6g,生地15g,防风15g,蝉蜕5g,荆芥10g,石膏40g,苍术10g。瘙痒剧烈者加地龙、乌梢蛇各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 *导读: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春 季多发,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易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每于风吹而发,表现为皮肤瘙痒,疹块时隐时现,色淡红或淡白等。多由卫外失固、风邪束表、营卫失和所致。治宜疏风解肌、调和营卫。取防风、知母、苦参各12克,当归、生地、蝉蜕各9 克,甘草、丹皮各6克。水煎服;一日2次。有恶寒症状的,去生地、知母、丹皮,加桂枝9 克;伴发热、心烦口渴、皮肤有灼热感的,加紫草、苦参各、9 克;疹伴水疱、晚上痒甚、头痛、纳呆的,加白术、地肤子、车前子各9克。本证型中老年人或体虚者易患,表现为皮肤干燥,疹 块反复发作,缠绵数月或数年,伴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面色少华等。多因病久阴伤、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濡养所致。治宜养血祛风滋阴润燥。取熟地、山萸肉、山药各12克, 泽泻、茯苓、丹皮、白芍、当归、桃仁各9克,水煎服,一日2次。伴腰膝疲软、五心烦热的,加沙参、麦冬、旱莲草各9克。本证多见妇女,尤其更年期前后,表现为皮肤瘙痒、干燥,每因情志抑郁而发,可伴有胸胁胀闷,或于月经前数天出现风团,月经干净而消失等。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肝肾不足、肌肤失

养、生风生燥、郁于肌肤而成。冶宜疏肝理气、疏风清热。取柴胡、白芍、当归各12克,白术,茯苓、丹皮、山栀子各9 克,薄荷、防风、蝉蜕各6克,水煎服,一日2次。伴口干口苦的,加龙胆草、黄芩各9克;伴腹痛、纳呆、便结的,加大黄 6克;伴胸闷气短、口舌生疮的,加生地、黄芩各9克。 此外;在内服的基础上,还可取白矾、蚕砂、芒硝、荆芥、苦参各20克水煎外洗,随痒随洗,可以快速止痒。平时要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如葡萄、番茄、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等。

中医是如何治各型慢性荨麻疹规范

中医是如何治各型慢性荨麻疹? 核心提示: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天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生,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有很多治疗方法,现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在这方面的治疗 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天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生,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现代医学以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中医则以为是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产生。因为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生,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 慢性荨麻疹西医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各家辨治不一,在临床上多应用治疗皮肤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治疗如下: 1、凡本病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其湿热者用霍香正气散去燥热之品。加入茵陈、苦参、白鲜皮等;其虚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辈;中虚渲滞,阳气不伸者宜用升阳益胃肠;寒热错杂者宜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大便秘结者宜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丸。 2、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其气虚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风散;肺热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其血热者宜用犀角地黄汤加荆芥、防风、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肝郁者宜用逍遥散;血虚者宜用当归饮子,血瘀者宜用通经逐瘀汤。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其心阴虚者宜用天王补心丹,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有答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案与进展-087-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 疗方案与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临证体会 1、慢性荨麻疹肝经郁热证的治法是() A、调和营卫 B、散风清热除湿 C、养血祛风 D、疏肝清热[正确答案] E、解表散邪 2、慢性荨麻疹营卫不和证的治法是() A、调和营卫[正确答案] B、散风清热除湿 C、疏肝平肝,祛风止痒 D、疏肝清热 E、养血祛风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证 A、肝经郁热证 B、血虚风恋证 C、营卫不和证 D、肝旺风动证[正确答案] E、风湿热证 4、根据《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风团反复发生,至少每周发作2次,持续≥()周者,即可称为慢性荨麻疹 A、6[正确答案] B、4 C、5 D、3

E、2 5、慢性荨麻疹肝旺风动证大便干结者,加() A、制附子 B、炒山药 C、生地 D、生大黄[正确答案] E、生牡蛎 6、慢性荨麻疹外风侵入常见()表现 A、恶寒、发热[正确答案] B、肢体震颤 C、偏瘫不遂 D、头目摇动 E、肢体瞤动 7、中医认为,内风的产生多与()有关 A、肝[正确答案] B、脾 C、肾 D、心 E、胆 8、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的治法是() A、调和营卫 B、散风清热除湿[正确答案] C、养血祛风 D、解表散邪 E、疏肝清热 9、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易感冒,畏寒肢冷者,加() A、蝉蜕、浮萍 B、当归 C、生牡蛎 D、生黄芪、桂枝、制附子[正确答案]

E、黄芩 10、慢性荨麻疹肝旺风动证的治法是() A、调和营卫 B、散风清热除湿 C、疏肝平肝,祛风止痒[正确答案] D、疏肝清热 E、解表散邪 11、慢性荨麻疹营卫不和证的治疗方剂是() A、荆防四物汤 B、桂枝汤[正确答案] C、散风除湿汤 D、丹栀逍遥散 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2、慢性荨麻疹血虚风恋证的治法是() A、调和营卫 B、散风清热除湿 C、养血祛风[正确答案] D、解表散邪 E、疏肝清热 (二)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技巧 1、荨麻疹疹及全身,日久难愈者选()治疗 A、半夏厚朴汤 B、过敏煎 C、玉屏风桂枝龙骨牡蛎汤 D、消风散[正确答案] E、茯苓杏仁甘草汤 2、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荨麻疹卫表不固型的临床表现() A、裸出部位易发风团

荨麻疹中药方

荨麻疹中药方 醋加白酒可以治疗风疹:一旦得了荨麻疹,会奇痒难忍,且越抓越痒用两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合成药液,用此药涂搽患处,几分钟后即可见效。 荨麻疹偏方-蝉萍汤: 蝉衣15g 浮萍15g 连翘12g 赤小豆12g 桑白皮12g 白鲜皮12g 蛇床子12g 地肤子12g 麻黄6g 慢性荨麻疹偏方-舒肤止痒外熏方: 苦参白鲜皮当归丹皮地肤子蝉衣防风蛇床子乌梢蛇土茯苓紫草丹参红花各30g 制剂用法将上药人中草药熏洗治疗机的煮药锅内,加适量冷水,接通电源煮沸。将汽箱内温度调至41℃左右时,让病人脱光衣服,坐于汽箱内,头伸于汽箱外熏蒸。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汽箱内温度控制在38—41C之间。熏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8天为1疗程。 荨麻疹偏方-通泄疏风汤: 生大黄l0g 荆芥l0g 生栀子l0g 丹皮l0g 生甘草15--30g 白蒺藜l0--20g 苡米20g 赤芍10--15g 夜交藤20--30g 顽固性荨麻疹偏方-黄地五虫汤: 黄芪l0g 地龙l0g 僵蚕l0g 土鳖虫l0g 蕲蛇15g 全蝎3g 地肤子30g水煎服,每日1剂,1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荤腥(鱼虾及海产品)。 荨麻疹偏方-养血祛风止痒汤: 生地20g 当归20g 徐长卿20g 白鲜皮15g 赤芍12g 丹皮12g 荆芥10g 防风10g 蝉衣10g 苦参10g 僵蚕10g 甘草3g 制剂用法冷水浸泡1小时后,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荤腥、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适应病证荨麻疹,血虚风燥之证。 荨麻疹偏方-消疹散:药物组成蝉蜕防风细辛等量,冰片适量。 制剂用法将前三味研细末,人冰片,混匀。用时取药粉0.2—0.4g置于麝香虎骨膏中,外贴于曲池、大椎、梁丘、悬钟等穴,每日1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适应病证荨麻疹,风湿热邪客于肌表之证。 寒冷性荨麻疹偏方-变通阳和汤:药物组成麻黄5g 炮姜5g 白芥子l0g 红花l0g 熟地12g 桂枝12g 鹿角霜15g 荆芥15g 防风15g 黄芪18g 炙甘草6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寒冷性荨麻疹,卫阳虚兼感外邪者。 慢性荨麻疹偏方-戟芪饮:药物组成生黄芪30g 巴戟天15g 橘核15g 川断12g 白术12g 桂圆肉1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皮肤科世界报告》2009年第1期发表者:赵东奇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药抗组胺、激素等药物多可暂时控制症状,但停药则易于复发,常可多年甚至数十年不愈。我们近几年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对该病进行了较细致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已有近50例患者完全停药而不再发作。现将中医辨证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中医辨证,凸显治疗优势 近年不少证据表明,慢性荨麻疹是主要由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导致的皮肤病,与急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不同,患者血清中存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抗体、组胺释放活性(HRA)或抗IgE自身抗体,其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途径也明显多于过去所认识到的途径,而且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参与[2]。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密切关系也提示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了部分慢性荨麻疹发病。[3]本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而且抗组胺药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无效。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客观而言,本病系内、外因共同作用而发,内因比外因更为重要。对此,《内经》早有明确论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而对于调整机体内部许多方面(主要是免疫等)的失调或紊乱,由于西药的作用单一,顾此失彼,难以达到综合调节的作用,因而疗效欠佳。而中医在这方面则优势十分明显,通过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乱则和之,利用天然中草药多靶点、多层面的作用,达到调整阴阳、气血,祛除致病因素(六淫)的目的,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则外因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疾病也就长期缓解或痊愈。 2、证候归纳,源于临床 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高等中医院校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瘾疹》分为四型,即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胃肠湿热证、血虚风燥证,尚不能概括慢性荨麻疹复杂的证型,不利于临床应用。对于慢性荨麻疹的辨证,我们则不受教科书的约束,完全按照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辨证,然后进行归纳,共形成3种主证,6种兼证,可操作性强,按照这些证型遣方用药,取得了良好疗效。 2.1 风湿热蕴肤证 主证:好发于青壮年人,风团反复出现,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基本方药:浮萍、蝉蜕、防风、黄芩、栀子、益母草、厚朴、白藓皮、地肤子、通草等。 兼肺卫不固证:中年以上多发,伴有乏力,易感冒,形体瘦弱或虚胖,动则心悸,脉虚或弱。宜基本方加生黄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