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生期末政治分析题

研究生期末政治分析题

1、“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院中共文献出版社,2014)综合习近平的全面深化改革论分析上述材料。

群众路线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遵循,直接关系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

一、群众路线是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为谁”、“靠谁”、“怎么办”的关键遵循

一切为了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的改革必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脉相承,必须以共同富裕为落脚点和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历史经验表明, 不能发动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加,改革难以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重要论述,清晰地指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法。全面深化改革,难在哪儿?

一是处理利益关系很难。二是正确把握、实施改革的对象、设计、路线等很难。

以群众路线深化改革,关键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首先要帮助民众坚定人民史观,相信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其次要立信于民。调动民众积极性,还要讲“利”问“责”。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群众且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完成的事业。只有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才能汇聚改革的全部力量,解决好改革中的各种问题,改革巨轮才会长风破浪、砥砺前行,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梦想铿锵奋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1)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其实质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具体而言:

亲: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亊,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诚:要诚心诚意对往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

惠: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式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容: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2)意义:“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这四字箴言,既是对过去几十年中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的总结,也体现出中国外交独特的思想底色和文化底蕴。在互联互通的大合作时代,被诸多国家环绕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拓展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繁荣的独特优势。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条友好合作带将不断成长壮大,给周边、亚洲乃至世界带来更多福祉。

4. (1)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今年7月,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重申了上述新常态观点。

(2) 习近平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认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

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