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小结

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小结

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小结
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小结

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小结

一、行政组织的演变

1、古埃及

中央集权机构;奴隶制君主专制;中央设宰相,地方设州长。

最高统治者:国王(法老)。

2、雅典(古希腊代表)

城邦民主制;

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日常国事的治理:执政官。

负责行政事务:五百人会议(由四百人会议改)。

负责军事事务:十将军委员会。

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元老会。

3、古罗马

共和国和帝国两个阶段

1)共和国

中央机关:人民大会(立法机关)、元老会(最高权力机关)、高级长官(行政机关,包括执政官—军事权和行政权、检察官—税收、工程监督、保民官—维护平民

的利益、营造官—维护社会治安)。

2)帝国

元首制度。

4、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5、英国

1)封建时期

①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国王和贤人会议(还是最高法院,权利高于国王)两个权力中心。

②威廉时期:贵族会议和御前会议(王权上升)。

③14世纪中叶:御前会议演化为上下两院(上院由国王指定的僧侣、大贵族组成贵族院;

下院由地方代表组成众议院)。

④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下设一些专门委员会;地方由郡、百户区、村社三级组成。

2)资本主义时期

①中央行政组织:议会(立法权)、内阁(行政权)、法院(司法权)

枢密院(形式上的最高行政机关,实权掌握在内阁手里)

内阁(首相是其首脑,拥有行政、决策、立法、监督职能)

②地方行政组织:一般分为二级(郡和区),有时分为三级(郡、区、教区或社区)

6、法国

1)封建时期

①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小国王,大诸侯。

②等级君主制:三级会议(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富裕市民,无立法权)与君主并存。

③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三级会议解散成立最高国务会议。

2)资本主义时期

①中央行政组织:多党议会制改为总统制“半总统半议会制”。

总统(和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权)。

总理(政府首脑,总统任命。既对总统负责又对议会负责)。

中央各部(部长是中央专门行政机关的首长)。

②地方行政组织:分为大区、省、市镇。

大区首脑(大区行政长官)

地方团体的自治行政机关(大区议会,其首脑是议会主席)

7、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

1)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2)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3)地方行政组织较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

4)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她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

8、美国现代的行政组织

1)联邦行政组织

联邦制;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制。

行政组织包括:联邦政府机构、州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

总统(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脑)。

内阁(不决定任何政策、只向总统负责,不向国会负责、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人员、会期)。

2)州行政组织

13个州发展到50个州。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不存在直接领导和从属关系。

3)地方行政组织

分为县、市,再下设教区或镇,另外还设有特别行政区、学区。

市政府的四种组织形式:市长—市议会制、市经理制、委员会制、大都会去制。

9、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总量不断增加。

2)行政组织职能已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

3)行政权力越来越大。

4)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

10、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

1)夏、商、西周时期:

夏:王位世袭制;开始设官。

商:按照职能设官定制:司徒(主力役之征)、司空(主工)、司寇(主刑)。

西周:三司——司徒(农业)、司马(军事)、司空(工程);

六太——宰、宗、士、史、祝、卜。

2)秦、汉时期:

秦: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最高行政长官)、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或司空、

司马、司徒,均为宰相)。

丞相下设九卿: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秦朝地方设:郡、县。

汉光武帝以后:尚书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汉代地方设:州、郡、县。

3)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是全国的行政核心)。

六部:(在尚书省下)吏、户、礼、兵、刑、工。

隋唐地方设:州、县。

4)宋、元时期:

三省向一省过渡,中书省逐渐成为最高的行政机关。

宋朝地方设:路、州、县。

元朝地方设:省、路(府州)、县。

5)明、清时期:

明朝——明初废宰相,六部成为最高的中央行政机关;但中期以后,内阁的权力日重。

明朝地方设:省、府、县。

清朝——设军机处;地方大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清朝地方设:省、道、府、县。

6)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

①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皇帝

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

②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行政组织体制经历了由独

相制到三公制;由三省制到一省制;由一省到内阁的演变。

③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④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的发展具有由“家”

而“国”,由“私”而“公”,由“内”而“外”的特点。

11、中国近代行政组织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913):

先是总统制;后实行内阁制。

2)北洋军阀时期(1913-1928):

在内阁制、总统制、帝制中变动。

3)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三大原则:直接党制;委员会制;五权分立。

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机关。

4)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特点

①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②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

五权并立的思想,实际上国民大会所拥有的权力很小,而总统的权力很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法律规定政府主要长官都由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任命。

④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军权制主张,而是

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1954):

新中国行政组织诞生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四个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

2)第二阶段:54年宪法体制时期(1955-196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务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

理、部长、主任、秘书长组成。总理产生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

然后国家主席任命。

3)第三阶段:文革及拨乱反正时期(1967-1974):

军管会、革命委员会(先是四权合一、后成为党委领导下的政府机构)、75年宪法

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大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任免)。

1979年的《地方政府组织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从

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专司行政。

1979年起,各地方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政府。

4)第四阶段:1982年宪法体制(1975-1982):

国务院——(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总理产生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任免。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各族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

权力。

②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③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分工过细,造成机

构臃肿,职责不清;由于过分强调对口管理,造成了上下级或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不清,从而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前提和基础。

二、外国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外国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思想:

1)柏拉图

柏拉图的著作有:《理想国》与《政治家篇》。

主要观点:①社会分工。②“无学识者不能治国”。③重视教育。④依法行政。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著作有:《政治学》。

主要思想:①他提出了三权分立的雏形。

②设置行政机构的依据在于: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行政机构的设置

要以管理的业务或对象为依据;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行政机构与之相适

应。

③提出了行政组织应当具有一定的职能,如城邦监护职能、公共财政、军

事职能等。

④行政人员的任用的原则是:适用、专任、德才兼备。

⑤建立行政监督机构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

⑥他主张以法治国。

2、中世纪时期西欧的行政组织思想

1)马基雅维利

著作有:《君主论》与《讲话集》。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论述过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的人。

这些原则主要有四项:群众支持原则;组织内聚力原则;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能

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应变能力)的原则;存在下去的原则。2)官房学派

官方学派是指16-18世纪德意志、奥地利的一些财政及行政改革学家和学者。

他们的行政组织思想包括:①建立统一的、完整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与方法;

②主张选用优秀的人才来治理国家;

③主张国家行政组织机构应将管辖的事务分为若干部门来

管理;

④加强国家及政府的权利。

3、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1)汉密尔顿

著作有:《联邦党人文集》。

主要观点:①主张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

②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统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足够的权力)。2)密尔

著作有:《代议制政府》。

主要观点:①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②政府的职能应该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

③行政组织合理分工,实行个人负责制;

④政府的全部工作都要由有特殊专业性的人才来担任。

二)传统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1、独立的、系统的行政组织理论(传统行政理论)产生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完成、要求企业组织管理科学化

(2)民主共和国政体的建立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行政组织管理科学化。

(3)政治学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威尔逊

著作有: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

威尔逊是独立的行政科学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其关于行政组织的思想:(1)要求首先明白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任务;

(2)倡导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

(3)强调行政组织应成为公众信赖的机关。

3、泰罗

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

美国工程师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主要以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在他的作品中涉及到的组织思想有四点:(1)主张将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开来;(2)强调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3)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4)强调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即高层管理人员应当适当放权。

4、法约尔

著作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法约尔试图提出一种适合于很多领域的一半组织理论。

其组织思想:(1)组织与管理密切相关;

(2)任何切实有用的理论应当能够应用于所有的各类组织;

(3)他探讨了组织的层级机构,主张保持比较小的管理幅度

(4)提出了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提出了

14条组织管理原则。

5、韦伯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他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他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

6、古立克、厄威克

(1)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组织理论”这一学科名称。

(2)古立克总结出了管理的七要素: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这七项的英文首字母架在拼成:POSDCRB.

(3)古立克与厄威克共同整理出了管理的八条原则:目标原则、权责一致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

7、传统行政组织理论有什么特点?

(1)由于理论家所处的国度,以及自身的经历与专长上的差异,无论在思考问题的着眼点,还是在研究与论证问题的方法上都存在明显差别。

(2)由于理论家处在一个相同的经济、政治时代,其基本价值观又有相同的取向,所以其理论也有相同之处:第一,都追求组织效率;第二,认为行政组织就是一个目标明确、专业分工、指挥统一、层级节制、幅度适中、权责相称、协调一致、法规完备的体系;

第三,对人性持悲观态度;第四,采用静态、机械和理想化的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一时期的理论既有突出的贡献,又有明显的片面性,其主要表现是:第一,他们在强调行政组织的制度、法规、程序重要性时,没有看见制度、法规之繁荣可能对组织目标毫无用处;第二,提出的一般组织原则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基本思想,但过分追求原则的普遍适用性与完美性;第三,强调行政组织非人格化和理性化的同时,忽视了人的

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要求;第四,只看到行政组织的内部各环节的协调而没有看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8、对传统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

1)各有侧重。

2)有四点相同、或相似处:

①都试图通过对管理过程的专业化、合理化、标准化,求得效率的提高;

②都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就是一个目标明确、专业分工、指挥统一、层级节制、幅度适

中、协调一致、法制完备的体系;

③都对人性持悲观的看法:

④研究方法都是静态的、结构的、封闭的、理想化的。

3)提出的一些结论奠定了组织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至今仍有意义。

4)存在的缺陷:

①注重制度、规范,只看到其积极作用,看不到其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②提出的原则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

③在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需求的多样性;

④没有注意到非正式组织以及组织所处组织的影响

三)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1、梅奥

著作有:《工业文明里的人的问题》。

梅奥是早期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人际关系学说也是行为科学的创始人。

于1923-1926和1927-1932两次实施了有名的“霍桑实验”。

基本思想是:(1)提出了“社会人”理论;

(2)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说法;

(3)作为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其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满足度

来激励人的“士气”,以提高组织效率。

2、西蒙

著作有:《管理行为》(或《行政行为》)。

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包括:(1)组织是一个决策系统,组织的功能就是决策。

(2)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

(3)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平衡。

(4)他提出了组织影响论,即研究组织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行为;影响决策行为的因素有:权威、组织认同、信息沟通、培训、效率。

(5)他提出了组织设计论。

3、巴纳德

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贡献有:(1)指出组织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个协作系统;

(2)提出了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必须具备三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议员、信息;

(3)提出了权威来自于下级接受的思想;

(4)提出了组织平衡的思想,他认为组织能否持续村砸,取决于其内外部是否平衡;

(5)阐述了非正式组织理论:非正式组织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能够激发和影响组织成员的整体愿望,同时能够避免正式组织的过多、过滥,

非正式组织也需要被正确引导。

4、对行为科学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

(1)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有两个特点:一是重视组织中的人,并认为人是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二是注重实验和实证的方法。

(2)其提出的组织观有以下7点:

①组织与人员是互动关系;

②组织不仅有经济、技术的一面,还有社会、心理的一面;

③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它对成员的行为有很大影响;

④权威的基础在于下级的认可;

⑤个人不仅受经济因素,而且受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的激励;

⑥组织中的互相沟通和成员的参与管理非常重要;

⑦组织中存在着角色冲突。

(3)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揭示了组织的社会心理特征,批判了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在这方面的不足,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主要缺陷:

①过分偏重对人的研究,贬低了结构、制度研究的重要性;

②过分强调价值中立和客观性,忽视了行政组织具有阶级性特点,同时也使得研究

缺乏理论指导;

③没有深入探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四)现代行政组织理论

1、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系统权变理论)

1970年合著《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

主要观点是:(1)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2)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一般由这样五个分系统构成: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

(3)提出了组织的权变观念。

2、柏森斯

著作有:《社会系统论》、《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进程》。

四个特质:适应环境;达成目标;统一协调;形态维持。

三个层级:①决策层级,负责决策和组织方向;②管理层级,负责组织内部各单位的活动和组织与外部团体之间的接触;③技术层级,这是组织目标的直接完成者。

3、雷格斯

著作有:《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行政生态学》。

基本思想有:(1)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

(2)雷格斯重点分析了棱柱型即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组织。雷格斯指出:棱柱型行政模式有三种特征:①异质性并存。②形式主义。③重叠性。

(3)考察了经济机制、社会机制、社会沟通网络、政治制度、政治信念、意识形态等外部生态环境与公共形态之间的制约关系。

4、帕金森定律与彼得原理

(1)帕金森定律

著作有:《帕金森定律》(或为《官场病》)。

帕金森认为官场通病主要有三种:

①职工人数与工作量毫不相关,职工人数总是不断膨胀;

②现代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工作效率却越来越低;

③组织的低效源于自发的嫉妒病;

④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究的办公环境是组织衰退的征兆。

(2)彼得原理

著作有:《彼得原理》(或《升官病》)。

彼得认为:每个组织都充塞着不称职者,每个人都想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职位。如果每个人都降一级,做他能胜任的工作,就会使组织效率大大提高。人类任

何有组织的事业都受到彼得原理的支配,行政组织也不例外。

5、新公共行政学组织理论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关注社会公平,致力于对行政道德问题的研究。

(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的反思与批判。

(2)主张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

(3)提出公共行政组织存在着分配、整合、边际交换和社会感情等四种基本运作过程

①分配过程,这是新公共行政学的中心内容。

②整个过程,指通过权威层级来协调组织中成员的工作过程。

③边际交换过程,指行政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群体之间(比如立法机构、利益团体)建

立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的过程。

④社会情感过程,这是一种社会情感的训练过程,同时又是行政体制改革基本工具。

6、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

奥斯本和盖不勒在1992年合著的《重新创造政府》中首先提出来的。,

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经营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能够注重投入,提高行政效率,以重新塑造政府形象。

7、对现代行政组织理论的评述

(1)通过对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批判,现代组织理论提出要建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有机性和总体性特征的新型政府主张。他们注重对组织的系统性、生态性、权变性的研究,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系统,并且是与内外环境密不可分的一个开放系统。

(2)现代组织理论也有不足:①强调被动地适应环境,而非主动地促进环境的改变;②过分强调组织的变数,忽略了对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运行规律的研究。

(3)目前,现代行政组织理论不断倡导变革,要求政府放松规制、下放权力、重视民主参与、提高应变能力、重视服务对象。

三、中国行政组织理论

一)中国古代行政思想

1、儒家的行政组织思想

(1)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思想。

主要观点是:维护严格的等级秩序;强调组织内的和谐;如果选拔正直的人来参与管理,百姓就能服从统治。

(2)孟子。

孟子发展了儒家的思想。

主要思想:①主张以人为本的行政组织思想。

②主张举贤任能的用人原则。

③他提出了专业化分工的思想,指出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是管理者,有

人从事体力劳动,是被管理者。

(3)荀子。

荀子是儒家行政组织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①他主张礼法结合的行政组织思想。

②论述了社会分工与组织的重要性,

③指出“义”是人类组织的行为规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

④他也提出了选闲任能的用人思想。

2、法家(商鞅和韩非)的行政组织思想

(1)商鞅。

主要观点是:以法为本,特别重视法,认为法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准绳;强调组织领导的统一性,认为领导权应该为君主所独揽。

(2)韩非。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是:①他分析了法、术、势各自的含义。

②他主张用法、术、势兼用的手段治理国家和行政组织自身,他强调势

是法和术的前提,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威,强调中央集权;

③他强调组织分级管理与监督原则,认为君主责任是考察和监督,而不

是直接去治民。

3、道家的行政组织思想

老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思想:①崇尚“无为而治”,主张管理者不要过多干预。

②提出善下的用人思想,善于用人的人应当对人才谦和。

4、墨家的行政组织思想

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思想:①提出了尚同的组织原则,认为应当政令统一,实施自上而下管理。

②主张尚贤用人原则,贤人一旦被录用,就应当使他们有职有权。

③强调组织中上下沟通必要性。

④认识到组织中参谋、智囊人员的重要性,主张领导人员应当博采众长。

⑤提出了“节用”“非乐”的组织经济原则。

5、对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的评述

(1)借鉴:例如政令统一的思想、权责统一的思想、组织和谐与内聚力思想、组织与效率思想等等。

(2)不足:当时的行政组织思想大多是片断地、不系统的,而且没有对行政组织专门论述,更多的是隐藏在古代思想家的治国方略之中。

二)中国近代行政组织思想

1、孙中山行政组织思想

(1)创五权分立原则,谋求“万能政府”。

(2)倡导地方自治,提出均权制主张。

(3)重视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强调人尽其才。

2、孙中山行政组织思想对我国当代行政组织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孙中山主张五权应当在民意的基础上集中,在集中的基础上由政府来管理。这对于我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颇有现实意义。

(2)他提出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这种思想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3)他重视人才,主张量才使用,反对人浮于事,任人唯亲。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思想。

3、毛泽东行政组织思想:

(1)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的性质

①我国行政组织是人民自己的政府,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②我国行政组织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③我国的行政组织必须坚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2)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的职能

包括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两个方面。总的趋势是:政治职能逐渐减弱,社会管理职能逐渐增强。

(3)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设置与运行的原则

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必须贯彻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

主义的原则。

②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将反对官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的

原则。

(4)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

主要提出了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思想。既要维护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着重强调的是,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4、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

主要思想有:(1)行政组织应以经济职能为中心,强调我国政府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行政组织必须进行改革(比较重要)

①行政组织改革的必要性。

②要改革行政组织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合理地分配中央与地方行政组

织职权的关系。

③要改革党政不分的问题,理顺党政关系。

④要改革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让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⑤要进行机构改革。

(3)行政组织必须克服官僚主义。

(4)行政组织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①必须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②重视组织机构的编制立法。

③主张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

④强调建立科学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5、对中国近现代行政组织思想的评述

(1)孙中山的行政组织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将中国古代的治国经验与西方的治国之规结合起来,梦想建立一个“万能”的政府。尽

管他的许多主张在今天看来是有局限的,但是其中的不少主张在今天也有很大借鉴

意义。

(2)毛泽东、邓小平的行政组织思想,构成了当代中国的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建设和改革的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行政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根据地建设和新中国的行政管理

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行政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思想。这为我国行政组织的建

设与官吏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一系列原则、方针。改革是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的行政组织思想,实际上是对毛泽东行政组织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行政组织体制

1、集权制、分权制、均权制的优点、缺点和典型国家(根据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划分)。1)集权制

优点:①政令统一,防止政出多门;

②层级节制,指挥灵便,有利于提高效率。

③集中力量办大事,防止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缺点:①事事听从中央安排,不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

②容易导致中央独裁。

③层次繁多,不能及时果断地处理政务。

④下级对上级过分依赖,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典型国家:法国

2)分权制

优点:①政府能够因地制宜、更加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

②分权分工,可以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

③分级治事,符合民主原则则,可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激发其责任心,培养其

独立工作的能力。

缺点:①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地方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

②分权过度,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

③地方权限过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统一的政策、法规难以得到有效贯彻。

典型国家:美国

3)均权制

优点:既可保证中央的政令统一,又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缺点:若均权制不当,则会扬集权制和分权制之短。

典型国家:中华民国

2、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的优点、缺点和典型国家(根据掌握最高决策权人数划分)。1)首长制

优点:①事权集中,办事果断,指挥统一,行动迅速,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②责任明确,权责利统一,可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无人负责等弊端的发生;

③易于保密,减少扯皮。

缺点:①首长个人独揽全权,易形成个人专制;

②若无有效的监督,首长易滥用职权,拉帮结派,营私舞弊

③首长一人智力、精力有限,若不充分发挥民主,易陷于短见,对问题的考虑难

以周详。

典型国家:美国

2)委员会制

优点:①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多人的智慧,考虑问题比较全面;

②集体承担责任,利于协调一致地推行计划;

③互相监督,不徇私舞弊。

缺点:①责任分散,且很不明确,对决策后果易出现争功逶过现象;

②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浪费时间;

③委员之间地位平等,权责相同,难于彼此协调,人多嘴杂,也难以保守国家秘

密。

典型国家:瑞士

3)混合制

优点:可同时兼顾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弊端。既有利于权责集中统一,又便于集思广益;既可避免个人独裁,又可避免无人负责。

缺点:若运用不当,则会同时兼有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之弊,一方面是个人专断,以权谋私,另一方面是权责不清,争功逶过。

3、完整制、分离制的优点、缺点和典型国家(根据同一层级部门隶属关系划分)。

1)完整制

优点:①在一般政府内权责集中,指挥统一,可令行禁止,防止迟缓推诿;

②各部门互相合作,协调配合,可减少单位间的摩擦与冲突,并避免单位间的工

作重复。

缺点:①权力过分集中于地方政府,易形成一级行政首长的个人专权;

②易形成地方本位主义,不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利于中央政府对全

国的宏观控制。

典型国家:南斯拉夫

2)分离制

优点:①领导权力分散,并互相牵制,可防止一级行政首长的独裁专权;

②实行二元化领导,既有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也有利于下级政府因地

制宜地实施。

缺点:①权力分散,易导致多头指挥,政令冲突,使得任何一个领导机关均指挥不灵;

②政出多门,易导致下级无所适从,或利用矛盾为自己服务。

典型国家:中国

4、名誉市长制、市经理制的优点和缺点(根据城市政府首长的产生及职权不同划分)。1)名誉市长制

优点:权责集中,机构精简,可有效避免行政与立法机构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缺点:①没有一个统一负责的行政首长,各行政部门之间难以协调;

②行政、立法职能由同一委员会行使,使行政失去了立法的控制与监督;

③议会或与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选举产生,难以保证其能力和专长适宜于其所从

事的行政工作。

2)市经理制

优点:①有一个统一而高度负责的行政首长,便于统一指挥,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②行政首长由市政专家担任,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③市经理对民选的市委员会负责,市委员会对选民负责,使得专家的特长与民选

的意志得以较好结合。

缺点:市经理制的弊端是它可能产生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外 接圆的直径,即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变形:1)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 A + B +A B . 2)化边为角: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 A c a = 3)化边为角: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4)化角为边: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sin sin c a C A = 5)化角为边: R c C R 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 ==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 4. ①已知两个角及任意—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 解法:由A+B+C=180o ,求角A,由正弦定理 ;sin sin B A b a = ;sin sin C B c b = ;sin sin C A c a =求出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边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 解法:由正弦定理B A b a sin sin =求出角B,由A+B+C=180o 求出角C ,再使用正弦定理C A c a sin sin =求出c 边 4.△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则 ①A b a sin <时,B 无解; ②A b a sin =或b a ≥时,B 有一个解; ③b a A b <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笔记整理

【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章绪论 一、行政组织: 1、广义: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社会组中中最大的组织。(本书研究的是狭义) 二、行政组织的要素: 1、物质要素:①人员(主体、核心);②经费(不可缺少);③物资设备(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①目标(灵魂);②权责机构(形成部门体系);③人际关系 三、行政组织的性质: 1、一般性质:①静态的组织结构;②动态的组织过程;③生态的组织环境;④心态的组织意识 2、特殊性质:①阶级性;②社会性;③权威性;④法治性;⑤系统性;⑥主动性(现代组织仅有) 四、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3、活动的依据不同; 4、活动的目的不同 五、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六、行政组织的功能: 1、含义: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2、内容:①政治功能(核心问题:巩固国家政权);②经济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③文化功能;④社会功能(①提供社会保障;②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④环境保护)。 3、特点:①广泛性和有限性、②稳定性和变异性 七、本书的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①一般原理的阐述;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

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①目标、②结构、③体制) 3、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①外部环境;②内部条件) 4、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于管理;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 八、本学科性质:阶级性、社会性 九、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 2、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3、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 十、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 2、系统分析的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5、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十一、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1、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2、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3、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供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初步的原始分工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 2)化边为角: a : b: c sin A : sin B : sin C ? 7 a si nA b sin B a sin A b sin B ' c sin C J c sin C ' 3 )化边为角: a 2Rsin A, b 2Rsin B, c 2Rsin C 4 )化角为边: sin A sin B a ; sin B J b sin C b sin A a c' sin C c ' a b 5 )化角为边:si nA , si nB , si nC 2R 2R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 ① 已知两个角及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 解法:由 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a 竺A, 竺B b sin B c sin C 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 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 解法:由正弦定理旦 血 求出角B,由A+B+C=180求出角C,再使用正 b sin B 弦定理a 泄求出c 边 c sin C 4. △ 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贝U ① a bsin A 时,B 无解; ② a bsinA 或a b 时,B 有一个解; ③ bsinA a b 时,B 有两个解。 如:①已知A 60 ,a 2,b 2 3,求B (有一个解) ②已知A 60 ,b 2,a 2.3,求B (有两个解) 注意:由正弦定理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三角形面积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并且都等于外 接圆的直径, 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C 2.变形:1) a b c a sin sin si sin 2R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b c sin sinC c 2R 沁;求出 sin C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 bsin A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1]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 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最新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2 2 2 a b c +<,则90C >. 11、三角形的四心: 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 (2)倒数关系:tanα·cotα=1 (3)商的关系:α α α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tan ==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基础强化(8)——解三角形 1、①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②. 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B>C 则6090,060A C ?≤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一) 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 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物质的量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71n B、(1/71)n C、35.5n D、(1/35.5).n 4、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0.745 B.0.39 C.39 D.74.5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 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情况及典型例题1

实用标准

—tanC。

例 1 ? (1 )在 ABC 中,已知 A 32.00 , B 81.80 因为 00 v B v 1800,所以 B 640,或 B 1160. c as nC 空啤 30(cm). sin A s in400 ②当B 1160时, 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 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题型2 :三角形面积 2 , AC 2 , AB 3,求tan A 的值和 ABC 的面积。 2 (2 )在 ABC 中,已知 a 20 cm , b 28 cm , 4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 10,边长精确 到 1cm ) o 解:(1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 1800 (A B) 1800 (32.00 81.80) 66.20 ; 根据正弦定理,b asinB 42.9sin81.80 si nA 眾厂 80.1(cm); 根据正弦定理,c 聲C 丝9也彰 74.1(cm). sin 32.0 (2 )根据正弦定理, s"B 舸 A 28sin4°0 a 20 0.8999. ,a 42.9 cm ,解三角形; ①当 B 640 时, C 1800 (A B) 1800 (40° 640) 760, C 1800 (A B) 1800 (400 116。)240 , c asinC si nA 呼 13(cm). sin 40 (2) 解法一:先解三角方程,求出角 A 的值。 例2 ?在ABC 中, sin A cos A

si nA cos A j2cos(A 45 )-—, 2 1 cos(A 45 )-. 又 0 A 180 , A 45o 60o , A 105.° o o 1 \/3 L tan A tan(45 60 ) 一字 2 J3, 1 73 42 si nA sin105 sing5 60) sin4 5 co$60 cos45 si n60 ——-—. 1 1 /2 洽 n S ABC AC AB si nA 2 3 近 46)。 2 2 4 4 解法二:由sin A cos A 计算它的对偶关系式 si nA cos A 的值。 v 2 — si nA cos A —— ① 2 2 1 (si nA cos A)2 2 1 2sin Acos A — 2 Q0o A 180o , si nA 0,cos A 0. 1 另解(si n2A —) 2 2 3 (s in A cos A) 1 2 sin Acos A —, *'6 _ si nA cos A — ② 2 $2 J6 ①+②得sin A --------------- 。 4 ①-②得 cosA <6 。 4 u 而丄 A si nA J 2 J 6 4 c 匚 从而 tan A l l 2 ~3。 cosA 4 v2 v 6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o .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1、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是n,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是N A,常用×1023这个近似值。 2、摩尔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 3、- 4、 5、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 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 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4) 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 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6、 气体摩尔体积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是L/mol 或m 3/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RT M m 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 伏伽德罗定律) (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2 12121N N n n V V ==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密度。2121ρρ=M M =D 12 (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2121 ρρ= n n @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行政组织理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促进收入的公正分配,这是行政组织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 【答案】D 【解析】行政组织功能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控制人口增长及环境保护。 【考点】绪论——组织与行政组织 2.行政组织最外观的表现是()。 A.行政组织结构B.行政组织意识C.行政组织环境D.行政组织过程 【答案】A 【解析】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最外观的表现形式。 【考点】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概述 3.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孙中山主张()。 A.中央集权制B.均权制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 【答案】B 【解析】孙中山提倡地方自治,提出均权制主张。 【考点】中国行政组织理论——中国近现代行政组织思想 4.中国的王位世袭制度创立于()。 A.商朝B.夏朝C.周朝D.秦朝 【答案】B

【解析】禹死后,启通过武力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 【考点】行政组织的演变——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5.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学者是()。 A.泰罗B.法约尔C.马克斯·韦伯D.古立克 【答案】C 【解析】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考点】外国行政组织理论——传统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6.密尔提出并论证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是()。 A.行政职能是否分立B.应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 C.是否能让优秀人才适才适任D.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答案】D 【解析】密尔提出并论证了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考点】外国行政组织理论——传统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7.提出“节用”、“非乐”的组织经济原则的思想家是()。 A.孟子B.墨子C.荀子D.孔子 【答案】B 【解析】墨子提出“节用”、“非乐”的组织经济原则,认为必须限制上层统治者的奢侈浪费。 【考点】中国行政组织理论——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

物质的量的浓度知识点整理

完美格式整理版 第八讲物质的量的浓度 1.复习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2.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5.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2.难点聚焦 1.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 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用c表示, (2) 表达式: C单位常用 mol/L3 或 mol/m ,注意:①单位 B B 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 1 升,溶质 B 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 2, c(NaCl ) =2.5mol/L ;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2+42-) =0.01mol/L 等。 如 c(Cl ) =0.1mol/L c( Fe ) =0.5mol/L, c(SO 2.溶液的稀释与混合(1) 溶液的稀释定律 由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有:m B =m 浓×ω浓=m稀×ω稀 % 由溶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有:C B =c 浓×V浓 =c 稀×V稀 % (2)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ρ为该溶液的密度)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有各种不同的规格,一般有 100mL、250mL、 500mL和 1000mL等几种。 (2) 步骤:①计 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②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③溶解:将溶质加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④移液洗涤:将已溶解而且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 3 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⑤定容:缓缓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最后将容量物质的量浓度dream第1页5/11/2019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备用。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任意一个角,P (,)x y 是α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 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0r =>,那么 sin ,cos y x r r αα= =, () tan ,0y x x α=≠ 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点P 的位置无关。 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 + - + - + - - - + + - sin α cos α tan α 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平方关系: 22221sin cos 1,1tan cos αααα+=+= (2)商数关系: sin tan cos α αα= (用于切化弦) ※平方关系一般为隐含条件,直接运用。注意“1”的代换 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把角写成α π±2k 形式,利用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Ⅰ)?????=+=+=+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Ⅱ)?????-=-=--=-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Ⅲ)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Ⅳ)?????-=--=-=-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Ⅴ)???????=-=-ααπααπsin )2cos(cos )2sin( Ⅵ)???????-=+=+ααπααπsin )2cos(cos )2sin(

行政组织理论要点精选

第一章绪论 (一)组织的含义 1、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组织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之中。 2、组织:两上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二)行政组织 1、广义: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本书研究的是狭义)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物质要素:①人员(主体、核心);②经费(保证,不可缺少);③物资设备(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①目标(灵魂);②权责机构(形成部门本系);③人际关系 行政组织的性质: (一)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 ①静态的组织结构(职位);②动态的组织过程;③生态的组织环境;④心态的组织意识 (二)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①阶级性(核心):②社会性(基础);③权威性;④法治性;⑤系统性;⑥主动性(现代组织特征)(三)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3、活动的依据不同; 4、活动的目的不同 现代社会五大组织系统:国家组织、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和政党组织。 国家组织中又分三大系统:立法或权力组织、行政组织、司法组织。 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 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③是一个能动的整体。 ①是行政人员的载体;②行政组织的结构、设置等是有序开展工作的物质保证 行政组织的功能: (一)行政组织功能的含义: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二)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①政治功能(核心问题:巩固国家政权);②经济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③文化功能; ④社会功能(①提供社会保障;②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④环境保护)。 (三)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①广泛性和有限性;、②稳定性和变异性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一)阶级分析的方法 (二)系统分析的方法(整体-部分,内部和外部)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五)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一)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二)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讲解学习

五、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 “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 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罗定律 ①决定物质体积的三因素:物质的体积由物质的微粒数、微粒本身体积、微粒间的距离三者决定。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数的多少和分子间的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反之也成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的前提和对象:可适用于同温、同压的任何气体。 6.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 (其中V、n 、p、ρ、M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压强、密度和摩尔质量。) ①同温同压下:; ②同温同体积:。 7.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密度=质量÷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1)=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1)÷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1)。 8.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1升)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②定义公式为: ③单位:常用mol/L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知识点 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任意一个角,P (,)x y 是α的终边上的任意 一点(异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0r =>,那么 sin ,cos y x r r αα= =,()tan ,0y x x α=≠ 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点P 的位置无关。 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 + - + - + - - - + + - sin α cos α tan α 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平方关系:22221 sin cos 1,1tan cos αααα +=+= (2)商数关系:sin tan cos α αα = (用于切化弦) ※平方关系一般为隐含条件,直接运用。注意“1”的代换 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把角写成 απ ±2 k 形式,利用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Ⅰ)??? ??=+=+=+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Ⅱ)?????-=-=--=-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Ⅲ) ??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Ⅳ)?????-=--=-=-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Ⅴ)???????=-=-ααπααπsin )2cos(cos )2sin( Ⅵ)??? ????-=+=+α απααπsin )2cos(cos )2sin(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物质的量粒子个数摩尔质量知识点

物质的量粒子个数摩尔 质量知识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物质的量(一) 一、物质的量(n) 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②、研究对象:微观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③、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化学式。 如:1 mol水(错误)、1 mol H2O(正确) 课堂练习 题型一:已知化学式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式求化学式中各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物质的量。 1、 0.5 molNa 2S0 4 有 molNa+ mol SO 4 2- , molO. 2、 1 mol H 2 O中有 mol电子, mol质子 a mol NH 4 +有 mol电子 mol质子 题型二:已知化学式中某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式求化学式或化学式中其他粒子的物质的量。 1、 a mol氧原子相当于 mol H 2SO 4 2、已知KNO 3中氧原子O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KNO 3 中N原子的物质 的量为 mol。 3、与0.2mol H 3PO 4 含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 3 为 mol。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 (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 ②、近似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 x 10 23 moL —1,单位是mol -1,用符号N A 表示。常用N A ≈6.02 x 1023 moL —1 进行有关计算,但是当进行概念表达是,则需体现“近似值”的特点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 (B )=N (B ) / N A 说明:根据这个公式 n (B )=N (B ) / NA 要注意,我们求哪一种粒子 的个数就需要知道谁的物质的量。 练习:已知Na 2CO 3溶液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该溶液中含有Na + 个; 个CO 32— 三、摩尔质量(M ): ①, ②、 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g/ moL)。 ③、 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课堂练习: 1、24.5g 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71g Na 2SO 4中含有Na + 和SO 42—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含有1.5 x1023个分子的物质,其质量为0.7g ,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1.7gNH 3所含的分子数与 gN 2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