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信息定义:(1)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2)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信息资源定义:(1)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2)是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是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了解这三部分的含义)

简答

信息类型:(1)○1按信息内容区分: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2按获取方式区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3按存在方式分:内存信息和外化信息(也可称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外化信息又分记录信息和

非记录信息。记录信息指记录在延时性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碑、光盘、磁带等上的信息,非记录信息是指通过自然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等即时性物质载体表现的各种信息。记录信息一班可以称之为文献信息,尤指可以比较方便利用和存取的记录信息。非记录信息的具体种类则非常复杂。内存信息和非记录信息不易于传递和把握,

必须转化为记录信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内涵的作用

○4按传播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即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则指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

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以及几乎不传递的如日记等信息。也可以分为:白色信息(公开信息)灰色信

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秘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的信息)○5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信息(未经加工、零散不系统原始信息,第一手资

料)、一次信息(初加工信息)、二次信息(信息组织的结果)和三次

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组织信息)○6其他:按组织有序性,系统化、非系统化信息;按反应面,宏观、中观、微观信息;按产生

时态,历史、即时、未来……………………P13

(2)

信息特征:(1)○1广泛性和普遍性○2可识别性和计量性○3可储存性和转换性○4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5可处理性和再生性○6共享性和可开发性○7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8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9时效性和滞后性○10有机性和差异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记录信息) (非记录信息)

(2)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开发性、价值的不确定性(二)其他特征

及时性、相关性、便利性、呈现性、准确性等

信息资源类型:口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特征:(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时间形势上的稀缺性)、可选择性;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许多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在信息使用中,组成信息资源的各个要素具有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信息资源具有开发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2)无穷尽、可共享、对象的选择性、价值增值的间接特性、智能性、有限性

1.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信息资源的本资源,是信息资源的核心,是连接人和信息技术的中间环节。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表资源,是为信息的开发利用而产生的,是信息资源的延伸,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各种技术的集合。人(信息生产者):信息资源的元资源,是信息资源的基础。

广义信息资源的测度R=R1+R2

1234 1

P P P P R

M

+++

=

其中P1表示数据库的数量,P2表示获得专利和商标的

数量P3表示图书报刊的出版数量,P4表示视听产品的

生产数量,M表示度量期间内被测地区的人口总数

其中S1表示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表示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

其中S1表示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表示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

①信息采全率

指对于某一信息系统全体用户而言,该信息系统所含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在当时该信息系统内、外所有满足用户需要信息中所占的比例:P=r/R

5R为当时该信息系统内、外所有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

②信息采准率

指对于某一信息系统全体用户而言,该信息系统所含的满足用

户需要的信息在当时该信息系统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E=r/Q

其中E为信息采准率,r为该信息系统中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Q为该信息系统所有的信息。

第二章:

社会信息化环境及其构成

从社会角度,信息环境即社会信息环境或社会信息生态,是与社会信息交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集合,是影响整个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具体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的表征。

从组织和个人角度,信息环境即组织信息环境或个人信息环境,就是社会中特定组织或个人可能接触的信息资源以及特定信息交流活动的影响因素共同构成的环境。

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信息主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信息客体、对选择被反映的多样化本质部分起制约作用的需求、主体的有的放矢活动、客体对信息主体的作用、反馈联系、主体知识水平在信息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信息感知对主体记忆中描述的观察世界的客观流程图的依存关系以及主体利用信息的目的和结果

什么是信息社会:形成条件:观念条件、技术条件、实践条件;

信息化社会来临的标志——1,1956美国“白领”数字超过了“蓝领”;2,1957前俄罗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全球卫星通信时代;信息社会五大标准: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信息化:定义:是对社会以材料,能源即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态势向以信息,材料,能源并立而信息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态势转变的一种描述和表征。

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数量的激增、信息应用的广泛化、信息意识的强化、信息职业的扩大、信息经济的存在、信息功能的硬化;

信息时代三大定律

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吉尔德定律:吉尔德定律即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增长速度的三倍。

麦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N个连接创造出N*N的效益。

社会信息化测度:即对社会整体或局部信息化状态的定量评价,是信息测度的重要内容,它必须建立在对信息化特征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之上。

信息产业综合力度测评

信息潜在能力

在校大学生数

劳动者平均学龄

信息生产能力(包括科技开发能力)

科研经济占总产值比重

专利批准量

科研人员比重

科研成果件数,信息产业状况

信息流通能力

三机普及率

通信技术水平

信息利用能力

信息商品消费量

信息服务条数

信息产业平衡力

信息产业固定资产占国民经济比重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NP比重

信息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

第三章

什么是信息交流; 社会活动中信息借助于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递通道而实现的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传输和交换行为

信息交流结构:

信息交流三要素:信息源、信息渠道、信息用户

信息交流的矛盾与障碍:

矛盾:产生主要原因,1.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信息化也同其他社会进程一样,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2.社会信息交流与社会环境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社会其他领域产生的矛盾也会渗入信息领域。3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社会信息交流有着巨大的

影响,任何科学技术带给社会发展的作用都有两面性。4.作为社会这个复杂的系统,信息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和组成要素之间,既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

化解的基本思路:

1.一切以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为起点。

2.以加强矛盾的综合治理为基本。

3.以构造和谐信息环境为目标。

基本矛盾:在信息交流活动中人类社会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相对滞后性构成了一种基本矛盾的状态,它是信息管理和控制的核心问题和基础问题。

主要矛盾:

1.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信息质量相对贫困。

2.信息相对过剩和信息不虞现象。

3.信息空间的广域和信息壁垒的存在。

4.信息分布的复杂性和信息利用的有序性。

障碍:指在社会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于社会、人为、经济、自然等多种原因而产生的阻碍信息交流合理流动、导致信息交流效果偏差的一切现象和行为。基本特征:1.原因复杂性。2.形态多样性。3.表现全域性。环境障碍: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技术、教育P148.

2.信息交流的特点

(1) 信息交流的物质性

信息交流必然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递通道进行。(2) 信息交流的实义性

有“物”(载体)的交流,更是信息内涵本身的交流,为信息利用服务。

(3) 信息交流的双向性

信息交流包括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信息传输:信息从某一特定时空向另一特定时空的流动和位移。

信息交换: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在传体和受体之间双向作用的特征。

(4) 信息交流的目的性

交流的结果和效益是其目的所在,结果和效益与过程和方式不可分割。

根据信息栈W的功能特征将其分为时间栈和空间栈。

时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时间传递,有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献中心等;

空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有新闻、报纸、互联网、邮政系统、广播电视等。

信息栈的职能:从S或前栈获取信息,并加以处理、转换、存贮、积累和选择;对R或后栈传递信息。信息栈虽然经常被R当成直接信息源,但实质上它仅仅是信息交流中的一个节点,其真正的信息来源是分散于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信息生产者S,他们是社会信息的初始来源。信息中心、图书馆、数据中心等的职能只是信息传递的社会机制

第四章

第四章:

什么是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从传播到利用的过程.

和知识管理的关系: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高水平延伸与发展。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手段的总称,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延长、增强、补充和扩展,既包括有关信息产生、收集、表示、检测、处理和储存等方面的技术,也包括有关信息的传递、变换、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广义上讲,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活动的一切人工技术;狭义来讲,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

主要特征

(1)人机共生性

信息人机共生性,即通过人类与信息技术的互补互动,努力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

(2)能动发展性

发展特征:

一、技术特征: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智能化、个性化

二、社会特征:发展支撑性、经济联结性、投入风险性

现代技术组成: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

信息管理领域: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信息加密技术

第五章

1.信息组织的含义

(1)信息无序与信息组织

(2)基本含义

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

2. 信息组织的功能

(1)宏观信息组织与微观信息组织

(2)信息组织的功能

a. 基本功能

全面揭示和再现信息特征

科学反映和描述信息特色

b. 目标功能

有效除去或减少信息干扰

准确控制信息流运动方向

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

1.基本过程

宏观地看,信息组织是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是信息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

微观地看,信息组织是特定信息管理服务机构中重要的业务流程,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2. 信息描述

3. 信息揭示

(1)基本对象

(2)基本程序

主题分析;主题标引;检验审核

(3)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语言

4. 信息分析

(1)信息分析及其类型

(2)信息分析的基本程序

课题的选择

计划的制定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本课程定义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描述,是以文本、数值、多媒体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事实或见解。 2.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表示数据的属性通常包括:数据的名称、数据的类型、数据的长度。 数据并不等于数字(数值),是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象和声音等的统称。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数据的解释。 3.信息的特征(论述题或简答题,需要稍微解释一下) (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 (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时效性(11)时滞性(12)层次性(13)中介性(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就是信息世界) 4.信息三要素 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 5.信息的类型(填空或选择) ●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 物理信息:无生命世界的信息生物信息:生命世界的信息 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 消息资料知识 ●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分: 语法信息:感知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语义信息:理解逻辑含义 语用信息:主体能判断其效用 ●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零次信息未加工,不算) 6.信息的功能(论述/简答) (1)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2)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3)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4)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 (5)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6)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7)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8)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 7.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8. 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 (1)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满足社会信息需要。 (3)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9.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的集合。 10.信息管理的发展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2

《信息管理导论》思考题 CH1 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信息?信息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答:信息是物质系统运动的本质特征,是物质系统运动的方式、运动的状态及运动的有序性。其基本含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物质运动的真实反映(一般泛指包含于信息、情报、指令、数据、图像、信号等形式之中的新的知识和内容) 特征: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产生的无限性和获取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对利用者的共享性,产生和利用的实效性,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可加工性和开发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功能:信息是认识物质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基础,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社会发展的资源。 2、简述信息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 答: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信息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使用。 3、解释信息管理及主要工作。 答:信息管理是国家、组织和个人为达到预定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活动中的各要素,从过程、系统和环境的不同角度实施有效的、全面的管理。 主要工作:(1)信息资源开发、调配与组织管理;(2)信息传递与交流组织;(3)信息研究、咨询与决策;(4)信息技术管理;(5)信息系统管理;(6)信息服务和用户管理。 4、什么是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说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成。 答:信息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或部件,其收集(输入)、操作和存储(处理)以及散布(输出)数据和信息,并且具有反馈机制,其中,反馈对系统的成功运行时关键的因素。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系统、设备和技术的信息系统,其目的是改善组织的性能。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数据、通信网络、人、程序规则。 5、给出MIS、DSS、IDSS、GDSS、ES、GIS、C/S模式和B/S模式的定义。 答:MIS:管理信息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 C/S模式:客服/服务器模式;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6、简述企业信息管理师和CIO的基本素质。 7、说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给出你的目标和计划。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信息系统开发或信息系统管理、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单位从事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开发或信息系统管理、以及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偏重计算机、涉及管理课程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两学科综合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独立设计、实现小型信息系统或大型信息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后一个学期还应安排相应的管理软件上机实习。 目标和计划:1. 掌握现代信息科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先进工具;2.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 掌握现代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4. 具有IT项目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能力; 5. 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或信息系统管理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经济系统分析与数量分析、建模与计算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沟通能力;8.了解本专业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重点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 1.1信息与社会信息 1、社会三大支柱:信息和信息资源、能源和材料。(选择) 2、信息作为信息管理的元概念,也是信息管理的逻辑起点。(选择)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选择) 数据是指未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想象的描述;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更具有实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因此,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4、信息与知识(选择或简答) 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知识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动力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高级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结果,是信息化和序化了的信息,同时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 5、信息的类型(选择) 信息按内容分为:社会信息与自然信息 以加工方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感知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 按获取方式分: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 按传播范围区分:白色信息即是公开的信息,灰色信息即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即是秘密信息(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信息。 6、信息的特征(简答) 1)主要特征 广泛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计量性,可存储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可处理性和再生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时效性和滞后

性,有机性和差异性。 7、普赖斯指数=现时性文献/(现时性文献+档案性文献) 现时性文献:出版时间不超过5年的文献;档案性文献:出版时间超过5年的文献 8、信息计量的三大经典定律: 洛特卡定律:著作与文献数量的关系齐夫定律: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 布拉德福定律:科学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 1.2信息资源 1、信息资源的类型,按照可再生性区分 不可再生资源:地热、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二次能源等 2、信息资源(名词解释) 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3、信息资源的构成(选择) 信息资源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是元资源,信息是本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是表资源。 4、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信息资源由信息源、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三大类构成,简称“3S”见 图1-8 信息资源三角形。(选择) P 25 5、信息资源特性(简答) (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6、信息资源的一般功能(论述题) 个体、团体和社会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1

一、填空题 1.CIO的几种基本素质:管理经验、技术才能、经营头脑、信息素 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 2.Internet提供的服务功能:WWW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 程登陆、BBS(电子公告)等。 3.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名称:Photoshop、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MAX、 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多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多媒体网页制作工具Dream Weaver等。 4.动态的数据结构:表、堆栈、队列、树 5.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名称:C、JA V A、Pascal、FORTRAN、VB 6.给出四个系统的主要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 环境适应性 7.计算机发展经历四代的主要元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8.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分布型等。 9.计算机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硬件、软件、数据(库)、通讯网络、 人和程序规则。 10.计算机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 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医疗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11.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名称:Windows、MS-DOS、UNIX、Linux、 OS2 12.实现计算机逻辑运算的门电路有四种:与门、或门、非门、异或

门 1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名称:Oracle、SYBASE、SQL Service、VFP、 DM3、DB2 14.通信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介质。 15.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分布型 16.信息管理工作:信息资源开发、调配与组织管理、信息传递与交 流组织、信息研究、咨询与决策、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17.信息系统采集技术有:录音技术、录像技术、扫描技术、自动识 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磁卡技术等。 18.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1.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主要指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具体说,MIS是以电脑为主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用于提供支持管理与决策的信息,一般具有数据库和模型库。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混合体。 2.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辅助人们决策的信息系统。(1)DSS是信息系统;(2)DSS由管理者使用,DSS 用于支持人的工作而不是要取代人;(3)DSS用于决策之中,主

信息管理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 1.1 信息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基本性质 *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产生的无限性和获取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利用者的共享性 *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 *可加工和开发性 *整体性和层次性 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信息的产生,到被使用发挥其价值,最终退出使用的全过程,包括: *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传输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存储 *信息的检索 *信息的使用 *信息的维护 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识别 *由决策者进行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 *收集的方法 *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服务于多种目标,一般用于统计 *有目的的专项收集: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随机积累法:调查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很宽的目标。 信息的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指为了个人或他人的需要,去发现适当的数据或信息对象,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查找两个过程。 *信息检索系统 *为了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储存经过加工了的信息集合,拥有特定的存储、检索与传送的技术装备,提供一定存储与检索方法、以及检索服务功能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服务实体(包括人和检索工作单位)。

*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 *传统信息检索向全文文本、多媒体、多载体、多原理等新型信息检索的发展; *信息检索向网络化和分布化发展,以网络资源检索为代表。 1.2 信息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 *物资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含义 *狭义:是指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抑或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 *广义: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括了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1.3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管理的发展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科学-信息管理的学科理论 *它以信息本身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自身的运动和处理方法,建立了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如信息、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分类、信息的作用等;同时也一些基本方法,如信息的度量、信息的传输等。信息管理离开信息科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管理学-信息管理的方法理论 *它提供了信息的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 *信息管理,一是信息,二是管理,这从名称上直观地说明了管理理论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管理的核心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其中那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的基础。 *经济学-信息管理的应用理论 *经济领域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应用领域; *必须掌握和借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持续地管理; *经济信息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信息经济既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的技术理论 *信息管理的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的系统-信息系统都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 信息管理的发展 *传统管理阶段 *以图书馆文献管理为象征,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情报所,涉及书

5_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ython的远程数据采集 系统研究与设计 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2-4 姓名:吴义宇学号12401010432 指导教师:苏日娜职称副教授 企业导师:杨高峰职称工程师 定稿日期:年月日

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各2.54厘米,左:3.5厘米,右:2.5厘米。 页码:居中,首页(封面)不加页码 开题报告例: 基于Python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 1.课题研究背景(一级标题:左起顶格打印,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各空18磅) 供(五号宋体,1.25倍行距) 1.1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特点(二级标题:左起顶格五号黑体打印, 段前空12磅,上面 一行是一级标题的话,就不空) 2.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4.研究进度安排 5.论文提纲 开题报告2500字以上,应包括:1、课题背景和意义(简述);2、研究内容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4、研究进度安排;5、论文提纲;6、参考文献(至少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 参考文献(小四号黑体居中) [1] 殷剑宏, 吴开亚. 图论及其算法[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五号宋 体, 1.25倍行距) [2] 党跃武,谭祥金. 信息管理导论[M].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Pedrycz W., Gomide F.. An Introduction to Fuzzy Sets [M]. MA: MIT Press, 1998. [4] 廖建新. 移动智能网技术的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J]. 电子学报, 2003, 31(11): 1725-1731.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信息定义:(1)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2)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 信息资源定义:(1)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2)是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是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了解这三部分的含义) 简答 信息类型:(1)○1按信息内容区分: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2按获取方式区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3按存在方式分:内存信息和外化信息(也可称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外化信息又分记录信息和非记录信息。记录信息指记录在延时性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碑、光盘、磁带等上的信息,非记录信息是指通过自然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等即时性物质载体表现的各种信息。记录信息一班可以称之为文献信息,尤指可以比较方便利用和存取的记录信息。非记录信息

的具体种类则非常复杂。内存信息和非记录信息不易于传递和把握,必须转化为记录信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内涵的作用○4按传播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即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则指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以及几乎不传递的如日记等信息。也可以分为:白色信息(公开信息)灰色信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秘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的信息)○5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信息(未经加工、零散不系统原始信息,第一手资料)、一次信息(初加工信息)、二次信息(信息组织的结果)和三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组织信息)○6其他:按组织有序性,系统化、非系统化信息;按反应面,宏观、中观、微观信息;按产生时态,历史、即时、未来……………………P13 (2)

同济大学信息管理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信管总复习 1.信息的定义: 本体论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其中 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研究的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的精神现象。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社会运动等。 运动方式——事物运动在时间上呈现的过程和规律。 运动状态——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 2.在任何惯性系统中,若真空光速C不变,则物体质能M与能力E之间满足关系式,E=MC2 以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质能转换关系式”为例,解释什么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如不知每个字母或数字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含义,那么,我们获得的只是“有关字母或数字的一种特定的排列方式”的信息,即语法信息。 语法信息——主题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形式化关系,是最低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2)如果我们知道了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真空光速,则从公式可以获得质能的转换关系的语义信息 语义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逻辑含义,是较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3)通过公式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通过改变原子核的质量分布可以获得巨大的核能时,我们便获得了关于E=MC2的语用信息 语用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相对与某种目的。是最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3.阐释“信息链”中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 事实——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 数据——事实的数据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 信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 知识——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 情报——运用知识的能力 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5个连环组成了“信息链” 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信息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环节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币称谓。 4信息的属性 (1)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产生的无限性和获取的相对性 (3)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利用共享性 (5)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6)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