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传统节日_以清明节民俗中的生态审美观为例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传统节日_以清明节民俗中的生态审美观为例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传统节日_以清明节民俗中的生态审美观为例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传统节日_以清明节民俗中的生态审美观为例

2010年4月刊

改革与开放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传统节日

王剑(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以美学、哲学和生态学为理论源头,在分析传统节日民俗事象的基础之上,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在民俗审美活动中的体验阶段进行横向的整合研究,以期在开拓生态美学新的对象领域——

—民俗生活的同时,为民俗审美文化的生态美学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论证。

Abstract:In this paper,aesthetics,philosophy and ecology as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analysis as the basis of folk thing,wi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ecology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folk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stage horizontal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developing eco-The new field of aesthetic objects-folk life,the same time, folk aesthetic culture of eco-aesthetic basis for further concrete proof.

关键词:生态美学清明民俗人与自然审美体验民俗审美

Key words:Ecological aesthetics Ching Ming Festival Folk mankind and nature aesthetic experience Folk Aesthetic

作者简介:王剑(1981-),男,土家族,湖北省恩施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南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0)-04-0170-03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由鲁枢元、曾繁仁等中国学者提出并一手创立的美学分支,它与以往的美学区别在于,整生研究的学术范式;消除审美距离、突破审美时空局限、化解审美疲劳所形成的审美自由;以生态审美场为元范畴生发的话语体系等。[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生态美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文艺生态审美、生态批评、生态艺术哲学、生态环境美学等领域为基本内容,整合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大众文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一门显学。当生态美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渐渐将所有人类参与的文化活动都列为对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民俗文化学。于是在生态美学与民俗文化学的交叉地带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成果,对加深对这两门同是新兴又古老的学科的理解产生了积极作用。

生态美学与民俗学的契合点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与自然生态间的审美关系,如果仅仅将生态美学的对象范畴限定在自然生态范围之内,无疑对生态美学的广度、深度,进而对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限制,可喜的是生态美学的最初建立者们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有学者明确指出:“从目前看,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广义的生态美学,但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层面,具有了普遍性,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由此可见,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这是基础性的,然后才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2]这种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思想,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机械论世界观,提出了系统整体性的世界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张扬了“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反对自然无价值理论,主张重视自然的独立价值。总之,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在民俗文化中人类通过审美文化、认知文化和价值文化的方式把握世界。在民俗文化学中,强调的是以“人”为主体来建立民俗学系统,在这种学科交互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民俗学和美学就相遇于文化这一人类主观作用于客观的过程之中。正是由于民俗与审美都具有共同的文化本质,使得两者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自然性,两者的主体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而必须有人和人的活动参与其中,换言之,两者的出发点和边界都是人以及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不经过人为参与生成的民俗和审美都是不存在的;其次,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个体性,所代表的都是整体的人类活动,个体的人可能会对民俗和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只有全面集中地体现广大的民众所创造的文化内涵的人类共同主客观过程才是民俗和审美的研究范畴;最后,民俗和审美都具有系统性,都是由诸多结构和功能组合而成的整体。正是基于上述民俗与审美的共同特征,使生态美学与民俗学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为进一步讨论传统节日民俗最能够的生态审美观提供了可能。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民俗审美中的映射

所谓生态美学实际上也就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因此,生态美学的提出,促进了由实践美学向实践基础上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而我们觉得这种转移更能贴近审美的实际。”[3]生态美学来自生命美学和生活美学而又高于它们,是目前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最好体现,它主张与追求审美化生存,强调与凸现生态和谐,趋向与发展生态审美文明,是站在“当代美学高原上的美学”[4]

以生命美学、生活美学和生态美学为代表的不同阶段的美学形态,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而当这些理论和观点投射到民俗审美领域时,产生了人的民俗、美的民俗和自然的民俗三个层次的审美心理体验类型。

在第一层次中,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神化的自然审美,而在民俗审美的心理体验中的“人”首先指人文,人的民俗即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这里的“人”的范围是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在民俗审美的观念中,实现审美价值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人的体验与实践。在人的体验与实践中,民俗审美的价值得以揭示民俗审美的内在运动过程,把握民俗审美精神世界的复杂和神秘。第一层次人的民俗比较单纯和朴素,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本能,距今年代相对久远的习俗人的美学意味更为浓烈,上巳节的高禖祭祀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高禖祭祀最初来自玄鸟神话,《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

—以清明节民俗中的生态审美观为例

契。”[5]后世的帝王据此把简狄立为掌管生育的禖神,称为高禖,又由于远古祭祀高禖的活动往往在野外进行,祭祀的主要活动是男女杂交野合,所以高禖又称郊禖。人们发现,在高禖祭祀活动之后一段时间,很多女性都会怀孕生子,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这不是祭祀时性交活动的结果,而是高禖神的恩赐,于是高禖祭祀逐渐被赋予了求子的内涵,《汉书·枚皋传》载:“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颜师古注曰,“《礼·月令》:‘祀于高禖’。高禖,求子之神也。武帝晚得太子,喜而立此禖祠,而令皋作祭祀之文也。”[6]自汉以降,祭高禖求子的活动一直盛行不衰,《后汉书·礼仪志》曰:“仲春之月,立高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7]魏晋时期又进一步增加了高禖坛石一类的祭祀祠庙建设,《晋书·礼志》载:“元康时,洛阳犹有高禖坛,百姓祠其旁,或谓之落星。”’[8]《隋书·礼仪志》载:“后齐高禖,为坛于南郊傍,广轮二十六尺,高九尺,四陛三壝。每岁春分玄鸟至之日,皇帝亲帅六宫,祀青帝于坛,以太昊配,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又载:“隋制亦以玄鸟至之日,祀高禖于南郊坛。牲用太牢一。”[9]高禖祭祀的审美文化内涵是以男女自由恋爱为形式的人文美,也是以人类自身的生产为目的的人性美。人的民俗的审美内涵在高禖祭祀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民俗始终体现着一种自省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在寻求不断反省人的缺陷时,理性地引入非理性,在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自身发展不利时,人类更加强调的是自身的生产和后代的繁衍,通过对自己所在种群的理性改造增强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第二,人的民俗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体地位,强调人性是总体的价值标准,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基于最原始动物性的阴阳交合和种的繁衍的人性,在高禖祭祀的过程中得到了张扬,也是以人性为本位的意愿的体现;第三,人的民俗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使主体意识得以高扬,使个体的能力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释放,倡导个性合理化发展。高禖祭祀这种带有极强巫术性质的民俗活动本身就是主体生命价值直接诉求的表现,它使用较能为原始民众观念接受的巫术仪式向所谓的自然神或祖先神要求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实现,而仪式本身也是一场盛大的社交活动,在活动中释放能力强大个体的全部体能、智能和潜能以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具体到原始社会即获得更多更好的性交的对象;第四,人的民俗强调一种超越的意识,推动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发挥自身潜力向自身的生命极限和精神极限挑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实现人性的完满和提升,在原始社会中,最能够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和自身意识超越的是繁衍高质量后代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全部潜能,在对本种群的延续和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是对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才是人性最完满的提升。

第二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初步具备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对立中的平衡状态,虽然在大多数时候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也有不能为人类认识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人对自然的巨大威力尚存敬畏。在这种客观条件下,人性的追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主体开始进入审美心理的第二个层次,开始追求美的民俗。美的民俗是人的民俗实现之后审美内涵的全面升级状态。具体到清明节日系统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美的民俗是寒食、清明的秋千习俗。关于秋千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认为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山戎。《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引《古今艺术图》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口‘鞦韆’。楚俗亦谓之施钩,《涅槃经》谓之罥索。”

[10]唐《艺文类聚》卷四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为戏,以习轻趫者。”[11];第二,认为秋千之戏起源于汉武帝。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鞦韆赋序》云:“鞦韆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鞦韆之乐。”[12]《说文解字》卷十五下宋徐铉注曰:“秋千,按词人高无际作《鞦韆赋》序云:汉武帝后庭之戏也,本云千秋祝寿之词,也语讹转为秋千,后人不本其意,乃造此字非皮革所为,非车马之用,不合从革。”[13];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关于秋千起源的说法都不是秋千诞生的本源,最初原始人类荡秋千只是为了取得高处的食物,“秋千”,也写作“鞦韆”,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从走旁,有揪着皮绳而迁移之意。秋千之戏的流传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民俗从满足人性向追求美的进化过程,从秋千的起源上看,无论是为了获得食物还是锻炼身手(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打败敌人以占有更充足的资源),都是从满足人的欲望角度出发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生理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以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美的实现,反映在秋千上就是其功利性迅速退去,变成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半仙之戏”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14]唐代王建《秋千词》细致描写了唐时少年荡秋千的热闹情境:“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15]宋代秋千之戏更盛,并出现了小秋千、水秋千等次生形态,欧阳修《越溪春》词写到“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鞦韆影里,临水人家。”[16]《岁时广记》卷十六“蒲博戏条”载:“(寒食)民间又卖小秋千,以悦儿童。团沙为女儿立于上,亦可举之往来上下,又以木为之,而加彩画者甚精。”[17]宋时水秋千非常盛行,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水秋千的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观看。[18]秋千直至元明清时期依旧盛行不衰,元朝末年熊梦祥修撰的《析津志》记载:“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上至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19]元代白朴的散曲《天净沙·春》描写了杨柳秋千的春日景象:“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20]明代诗人王问的《秋千行》写了江南的秋千游戏:“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笑声还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21]清代《新河县志》载:“清明日男女皆插柳枝各祭先垄,是月家置秋千为戏,谓之释闺闷。”[22]

第三层次自然的民俗是审美心理的最高状态,也是最完美的状态,这里的“自然”,不是单指客观的自然世界,而是主体和客体以审美为唯一标准,完全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的抽象自然。自,自己,非他因而自有;然,这样,这样的状态。自然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3]这—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多少有点诗意。文化的每—次取得,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同着淋漓的鲜血,伴同着自然界的一点点丧失。这一过程实际上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人类的有意识行为和能动性实践活动将自然界不断地化为人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类主体自身也逐渐在“人化”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地继续“人化”,人类的体力、智力、行为能力也在日趋走向所谓“成熟”的同时而“文化”了。于是,人类开始把自然界作为观赏的对象,去自觉地把审美视野伸向广阔的自然界、不断促使人与自然界之间新的文化关系状态的建立。从远古至今,从寒食到清明,上墓习俗能够绵延数千年不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在人和自然不断互化的长期严酷的过程之中,祖先成了我们最后最可靠的精神家园,上墓习俗在某种层面上与其说是人向祖先的崇拜和祭祀,不如说是祖先对后人鞭策激励和安慰,也是人类最终寻求到的精神慰藉和归宿。

结论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美学是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

(上接第173页)

(下转第171页)

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从本质上看,生态美学是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理想的审美的人生。它是机械论哲学向存在论哲学演进的表现,是由实践美学到存在论美学的转移,它的出现将推动中国与西方的平等对话。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从生命美学、生活美学再到生态美学,美学在当代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与民俗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民俗和民俗生活作为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的同时,民俗审美文化学业自觉不自觉的把生态民俗审美纳入自身的理论范畴之内,这种在交叉学科的交叉地带再进行互相交叉研究的现象,是新世纪人文学科,甚至是整个学科领域研究的最主要特点之一。

注释:

[1]袁鼎生著《生态艺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第1页

[2]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1页

[3]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3页

[4]袁鼎生著《生态艺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第11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3,中华书局1973年,第91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51,中华书局1975年,第2366页

[7][宋]范哗撰《后汉书》卷94,中华书局1973年,第3107页

[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9,中华书局1974年,第597页

[9][唐]魏征等撰《隋书》卷7《礼仪二》,中华书局2000年,第146,147页

[10][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页

[11][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2页

[1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50,中华书局1983年,第5863页

[13][汉]许慎撰[宋]徐铉注《说文解字注》卷1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23册,第381页

[14][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15]《全唐诗》卷298,中华书局1960年,第3376页

[16]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145页

[17][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16,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85册,第268页

[18][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2,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

[19][元]熊梦样著《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3页

[20]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第196页

[21]《御选明诗》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42册,第320页

[22][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39,中华书局1985年,第212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1页

有利于吸收外语中的新元素。他们一旦被社会接受,即约定俗成,使这些该民族根本就不存在的新兴语言加入到传统语言文化中成为新的成员,其结果必然丰富表达方式,促进语言的接近和交流,增强民族语言的生命力。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外来词,如“干部”、“啤酒”、“沙发”、“基因”等,也有一些流行语如“英特网”、“VCD”、“镭射”、“派对”等;而英文中Qi gong(气功)、Paper tiger(纸老)、Kongfu (功夫)、Taiji(太极拳)、Yin yang(阴阳)等,这些词汇原本并不存在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体系中。译者通过异化翻译的方式,使一大批带有异国文化风情的词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在大众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播和运用。由此可见,当今各种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而“异化”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4)促进文化交流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不同的文化形式必然产生文化差异或“隔膜”。因此阻塞信息的交流。随着各国家地区之间交流增加,人们也渴望加深对异域文化的了解。阅读各类介绍外来文化的作品便是人们了解外来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异化的翻译可以为读者了解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机会,这也是翻译的目的之一。没有异化的翻译,往往就使人看不到异域文化的真面目,也就谈不到文化交流中的融合、吸收和加强文化交流就会受挫同时,人类的历史也证明:多元文化是有其优越性的[5]。因此,在文化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考虑适度的异化。适度的异化可以拓宽本族的文化,使各族文化互溶。使文化冲突转变为平行,使之共同进步。在翻译中,运用异化译法,可以把原语文化直接移植到译语文化中,采取直译、直译加注或解释性翻译的方式,使读者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

(5)缓和文化冲突

在语言上,人们由于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赋予语言以不同的含义,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文化个性造成的文化差异,人们在阅读译语文化的作品时,也会存在不同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翻译中,处理好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传播原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应能将原文所承载的有关异域历史背景、民族传统、社会习俗等文化信息如实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便搭起了一个平台,让读者直接接触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通过了解进而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籍以缓和文化冲突,促进文化多元化。

三、异化翻译的适用条件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异化翻译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促进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异化翻译并不能也不可以代替归化翻译,两者将永远并存、相互补充。异化翻译适用于以下条件,取得的跨文化交际效果才更明显:(1)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较大文化差异时,若直译既能表达原文的意旨,保留原文的鲜活生动性,又不影响文字的质量时;

(2)源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并易于为目的语所接受时;

(3)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受到内在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文化上存在“真空地带”,在目的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对等词,只有把源语表达方式保留下来时;

(4)目的语文本读者渴望获取异域文化知识,通过想象思维欣赏异域风貌,满足跟阅读本族语作品不同的审美需求时;

(5)各民族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域附带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烙印,或者不同民族对同一种事物现象有不同认识或语言表达形式时;

参考文献:

[1]李娜,刘升民.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2008(4):314-315

[2]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19

[3]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15

[4]庄恩平,章琦.评论异化翻译的跨文化价值[J].上海翻译, 2007(1):52-55

[5]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29-32

清明节习俗汇总

清明节习俗汇总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清明节习俗汇总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

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美学视野下的自行车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6712067.html, 美学视野下的自行车旅游 作者:张亚红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8期 自行车旅游是一项集休闲、娱乐、竞争、交友、时尚为一体,男女老少皆宜开展的户外有氧运动,它既环保又节省交通费,既方便快捷又无污染,是近年来新兴崛起的一种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本文从美学角度展现了自行车旅游的独特魅力,认为这种适应大众旅游蓬勃发展对旅游审美知识的迫切要求的旅游方式,势必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有所增加,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知识、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旅游已普及到千家万户,形成了大众旅游的热潮。大众旅游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和群众性的审美休闲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醒目的位置。为适应大众旅游蓬勃发展对旅游审美知识的迫切要求,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自行车旅游“逐渐产生了。 自行车旅游(又称“骑游“),是以自行车为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以获得骑行过程中的体验和乐趣为重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是自驾游的一种特殊方式。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民众环保意识的日益高涨,骑游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经济、时尚的旅游方式,作为人们释放激情、融入自然的最佳选择而被日渐推崇,选择燃烧脂肪而不是燃烧汽油的出行方式,逐步开始流行,各地政府也开始广泛宣传并大力推行骑游。有着“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中国,自行车旅游势必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人们追求“新“、“奇“、“美“的感受,所以自行车旅游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审美“贯穿于整个自行车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因此,自行车旅游审美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和人的美于一体。该旅游形式发展潜力巨大,也正是因为其在人们游览活动中它包含了人类由生理到心理等不同需要层次的满足,适应了个体自身追求的自身价值全面实现的欲求。 (1)好动。生命在于运动,万物皆动的特征培养了人类好动的欲望。这种欲望不仅是原始艺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之一。有人把旅游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因为这种活动的确对人的肌体来说有其特殊的舒筋活血,放松身体的功能,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环境日益规范化、秩序化的现代社会,人的本质好动的身体被固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好动的欲望不能得到实现,他们便试图通过旅游活动来得到补偿,于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旅游的风气逐渐盛行。而自行车旅游不但能使人们饱览祖国的秀丽山川,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而且可以磨炼人的愈志,增强体质,因此在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健身运动。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来源: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作者:罗小平 选题缘起: 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教案

单元主题中国传统节日 单元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力目标 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学习包粽子等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主题一清明节 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 3、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活动重点: 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 活动难点:

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活动课时安排:11课时 第一课时确定主题,制订方案 一、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过节吧!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这些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的传说,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二、准备研究的问题 1、开拓思路: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关于清明节,你想了解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对清明节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下: ?清明节在哪一天? ?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怎么过清明节? ?…… 3、老师把学生的提出来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梳理问题: 1、师生共同梳理黑板上的问题,梳理的依据: 大家感兴趣的、有能力去解决的…… 2、教师将梳理后的问题重新整理后板书在黑板上,如: ●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清明节的由来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春节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 端午节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 吃粽子 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又称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1月1日元旦节公历新年放假一天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 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儿童放假一天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月1日建军节纪念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

1945年9月2日 9月10日教师节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1日国庆节纪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放假三天 按时间顺序排位依次是: 按夏历节(阴历)排序: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按阳历节排序: 元旦(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3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 按阴阳节日结合排序: 元旦(1月1日)→春节→元宵节→妇女节(3月8日)→ 植树节(3月12日)→清明节→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 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 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3日)→中秋节→ 重阳节(9月9日)→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除夕

清明节传统习俗作文

清明节传统习俗作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清明节传统习俗作文范文一又到清明节,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作“清明节”。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和娱乐活动,更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间扫墓祭祖的风俗,大概始于唐朝,杜牧的《清明》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人们纷纷怀着悼念先人,追忆先人,去拜扫坟墓的这一风俗。历代相沿十分盛行,一直相连到现在。如今,我们不仅扫自己祖先的墓,而且还要扫烈士的墓,缅怀革命先烈,牢记烈士为祖国付出的生命代价,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今天。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有“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人们从萧瑟的冬天过来,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命的感悟,以美的享受。因此,清明历来是郊游、踏青的季节。我们最喜欢春游。春游时,我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在郊外的清山绿水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有的放风筝,有的斗鸡,有的踢足球,有的荡秋千。 清明在北方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在江南则杨柳绽开,桃李芬芳。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江南有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人们在无限的春耕劳作,清明前后种的树成活率很高。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 106 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 4 月 4 日或 5 日,太阳到达了黄经15 度时,清明就到了。 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特别是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 清明嘈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碛民俗节日之一,XX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XX 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当我们提到插清明节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是祭祀和悼椋念已故亲人的一个节日。 但是,清明节文伙化习俗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鲭从古代诗人的笔下来解读清明节的文化习柑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卷杜牧的这首诗。 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桁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 1 / 6

清明巽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本廖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揩的身影。 民谚常说: 清明谷雨两相连,飒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膳,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疑说这与此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 一、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 1.寒食节习俗M之吃冷食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其实,从历史的滑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宁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遵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鲵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洲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沸,要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柑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有生动描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咽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唉家。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2005年4月6日13:51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中国文人美学视野下的《边城》研究重点

第31卷第4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一一一一一2010年7月V o l.31,N o.4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J o u r n a l o f J i s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一一一一一一J u n.2010 中国文人美学视野下的‘边城“研究? [英]邱于芸 (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C B21T N) 摘一要:‘边城“符合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它的绘画特征创造出了含蓄之美,让文字的指涉意义大过文字叙述本身,并开辟了读者更个人的但也更多元的诠释空间三‘边城“的文体与其精神互为必要条件,‘边城“的表现方式即它的意义三以中国传统文人美学来理解‘边城“,可让中国现代小说跟上欧美思想界利用小说来展现哲学观点的脚步,它还可以重新检视中国文人美学,甚至是与欧美现代主义二后现代主义并驾齐驱,进而对小说文类的文学批评理论有所贡献三 关键词:‘边城“;中国文人美学;沈从文 中图分类号:I206.6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一A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一1007-4074(2010)04-0004-06 作者简介:邱于芸,女,台湾人,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博士三 一一‘边城“完成于1934年,是沈从文从事写作后的第十年,在这之前他已完成了一百多篇的小说,并已经成为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任教北大中文系三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系列动荡与不安之中,军阀割据,外强威胁,现代化与商业涌入,还有国府当局针对知识分子的大加挞伐,让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价值与国民性提出怀疑,企盼在纷乱当中为中国的未来找一条出路三基于对当时整个大时代背景的理解,学者们对‘边城“的研究便自然而然地把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时代文化的语境(D i s c o u r s e),作为理解沈从文与其作品的研究参考三本文的目的并非逐一列出有关‘边城“研究的各派别在方法与细节上的差异,但综观而言,这些研究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以萃取内容为主来探讨三这种处理方式中最普遍与直接的手法是将‘边城“(或者是沈从文其他主题类似的作品)视为是以五四运动精神所检验出的地域主义文学或是乡土文学代表作,是一篇带有社会/政治倾向,提倡乌托邦,反现代性的写实小说杰作三若进一步从五四话语延伸出来,学者也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探讨其中的阶级性问题,或运用当时时兴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来解析男女爱情与现代婚姻观念的本质上差异三如此一来,‘边城“所要表现的内容,往往被简化成对沈从文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倾向的探讨三姑且不论它是被理解成前卫或保守?被褒或被贬?甚至正确或者是错误?这些冲突往往只显示了学者们的政治偏好或倾向,导致陷入目的论的迷思,并远离了文本本身三然而,第二类是以文体为主来探讨它三从表现技法上,因为它的唯美,沈从文也被誉为"文体家 ,而‘边城“中所用的技法也被视为中国山水 画三①还有评论家更直接指出:‘边城“里面的人物是白描,对湘西风俗民情的表现是典型的风俗画等三但是这种只着重表现技法与形式的研究方法并不算完整,应当还可以延 ?①收稿日期:2009-05-28 使用绘画艺术语汇来谈论‘边城“的论述很多,在此特别举出部分:李建吾(刘西渭): 他不分析,他画画三这里是山 水,是小县城,是种种人,是风俗,是历史而又是背景三 汪曾祺: 沈从文不是一个雕塑家,他是一个画家,一个风景画的大师三他画的不是油画,是中国的彩墨画,笔致疏朗,着色明丽三 ‘边城“像一个长卷,其实像一套二十一开的册页,每一节都自成首尾三司马长风: 沈从文的笔是彩笔,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画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韵味和神髓二轻妙而空灵三 王润华: 基于小说之组织与意义之表现手法,我认为边城与中国的山水画有许多类同的地方,虽然前者用文字,后者用线条色彩作为表现媒介三整本边城几乎都是由这座山水所构成,小说人物,只是点缀山水间的小点而已三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一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于是一种崭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论生态文明》

一文指出:“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又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肯定与强调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要超越。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新的社会文明的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②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经济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最后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③汤因比以其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当

清明节风俗的作文范文五篇

清明节风俗的作文范文五篇 浴春雨的绵绵,来到清明的身边。伫立先辈的坟前,寄托心头的悼念。焚烧思念的纸钱,低诉无尽的哀婉。凝望袅娜的青烟,传达绵绵的心愿。愿天上人间都平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节风俗的作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 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这天早上,又是浓郁的天,徘徊了一会了,感到分外忧愁,仍是不适宜!被爸爸拉去 吃了早饭,拿起香纸,扛起锄头扫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前。爸爸把坟四 周的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黄纸,插上香就离去了。 众多亲人的坟前都去过了,我们又冒着小雨,准备去爷爷奶奶的坟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坟前。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墓,我不禁满腹忧愁。待爸爸锄完草,贴完纸后,我们又拿出纸钱(清明节习俗作文500字)跪在坟前,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 情油然而生: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想到他们临终前的遗嘱,我不禁 一阵惆怅,顿时泪流满面。此时,爸爸也流泪了。雨势并不减退,我们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好久才站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妈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几束插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抚……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忧愁。这忧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这雨中的忧愁,所以我向往清明节的光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讲着讲着, 清明节变悄悄的来到了我身边,我们家便可以一年一度的春游了。 微风拂面,暖和的阳光格外的灿烂,看,旁边的桃花开了,一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忽 高忽低,它们的身子是那样的轻,我只要轻轻一吹它就可以翻上二十来个跟头,不管那些

译美学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

译美学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 摘要:科技术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系统性,由于其意识简明且较为单一,在 对科技英语文章进行翻译时,应保证科技文翻译的可读性与准确性,注意文章句、词以及字等方面的特点。为了能够提升译文质量,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既要使文 章具有形式美,也要保证内容的通顺性,这就需要加大研究科技文章翻译与翻译 美学之间的关系,重视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保证美学取向可以在科技文翻译中 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美学的概念,其次从科技英语展现的精 确性特点、条理性特点、逻辑推理性特点、转义性特点几方面深入探讨了科技英 语翻译在翻译美学视野下的美学取向,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为我国科技翻译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翻译美学;科技英语翻译;美学取向 前言:当前作为一种边缘学科,翻译美学充分结合了美学与语言学,主要针 对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予以分析。在进一步研究翻译美学基本理论后,得知翻 译即为译者在整个文章中的一种美学体验,是基于一种语言表现的思想再现过程。译者在翻译科技英语时,只有准确了解原文的前提下,通过美学思想才能实现原 文思想的再现。 1翻译美学的概念 翻译美学充分结合了语言学、文学以及美学,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这三个学 科的不同原理,不仅要保证文章的美感,还要保证句子的通顺性。针对于翻译这 项工作,若从这个视角而言就属于一种审美行为。也就是审美主体在此过程中依 靠审美中介,由一个审美客体向另外一个的转换。共有三个不同阶段需要在该主 体转换中经历。第一,审美。科技译文作者通过吃透文章本质,研读文章内容, 挖掘其中的美学本质。第二,赏美。译文作者在细细咀嚼科技文章原文过程中, 实现对美的体验。第三,创造美。译者在咀嚼原文后,已经全面了解文章含义, 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会使译者产生美感意识,并将这种美使用另外一种 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美学。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经过以上几种 论述可以得知,是建立在翻译译文及原文的一种美学体验。将原文与译文美学在 美学引导下完全展现的方法就是翻译,整个翻译的过程也是美学取向的过程。鉴 于此,下面本文将针对科技翻译美学从几个方面予以更深层次的分析。 2科技英语要展现精确性特点 从科技本身出发的科技英语翻译,需要全面了解其具有的特点,在完全掌握 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对其美学进行准确定位。通常可从周密性、精确性以及逻辑 性等三方面体现科技英语特点。在实际翻译科技英语时,需要相关人员全面把握 科技英语的精确性,将科技英语内涵有效地挖掘出来,把握原文的正确性。一般 来说,在翻译科技英语时,不仅要注意一词多用的现象,还需要避免用词的含混 不清,以及科技的关联含义性与多重含义性。作为文章中的核心词汇,概念也是 语言语义的有效延伸,只有在翻译科技英语时,深入挖掘科技术语的内涵,利用 更加合理的科技用语方法,才能保证内容上整个翻译文章的简洁性与精确性。 通常在翻译科技英语时,不单单要保证翻译的简洁性与精确性,还需要将一 种可以令人反复咀嚼的味道及创造性美感从文本中渗透出来。现阶段科技词汇相 对较多,但由于词汇自身非常精确,缺少模糊性,所以能将美感更加生动、形象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 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

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

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 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编辑本段]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作者:钟思鸣 来源:《新教育·校园版》 2018年第4期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学们,清明节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中写道:“春 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谚语。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 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 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 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 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 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 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 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 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 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 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 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 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 “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又叫踏青节,按 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 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 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的习俗和内涵

清明节的习俗和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清明节不仅有极富特色的节日习俗,更有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其核心内容就是感恩,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先感恩,这是其主要内容。人们认识到,今天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体都是祖先留下来的,不能忘本,所以要缅怀祖先的恩德,祈求生活平安幸福。二是对大自然感恩,在春回大地的日子里,感念大自然生养万物的德泽,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祈求风调雨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传统节日,合二为一,与其他节气或节日不一样。清明节的习俗,全国各地千差万别,各有特色,但是主要内容不外乎扫墓和踏青两项。据说清明习俗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在古代,寒食节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希望、新循环的开始,后来“感恩”色彩逐渐浓厚。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唐玄宗时曾以政令的形式规定寒食节扫墓。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节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承袭下来。“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宋代诗人王禹偁写的《清明》一诗,就说明宋时还有清明日重生新火的习俗,而这一习俗本属于寒食节的。现代有的地方尚有寒食节修墓垒坟的习俗,但寒食节不再作为一个民俗节日被重视。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上巳节退出节日系列。踏青本是上巳节的习俗,古时又叫探春、寻春等,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亲近自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阳和之气,驱散积郁的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除了扫墓和踏青,民间清明节还有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习俗,有的地方有清明插柳的习俗,与一般的植树不同。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杨柳为春季应时嘉木,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在有些地方,清明节不仅插柳,还要戴柳。民国时期,插柳日曾一度成为“植树节”。

生态美学在当代的意义

生态美学在当代的意义阐释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生态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心,生态美学正逐渐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诸多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美学产生的背景、研究对象、影响及其意义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确立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意识是人类共存和发展进步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问题;生态美学;人与自然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的世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然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人类便陷入了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便遭遇巨大的挑战。尽管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然而,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审视和思考了。 生态美学的兴起正是基于现实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从而也愈发显示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曾繁仁先生明确指出:“生态美学观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包 含着生态纬度的当代生态论审美观”;强调“应将我们的生态美学观奠定在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之上。”②生态美学

在面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是以追求两者的和谐、协调为最终、最高目标的。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我们认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它对生态问题的粗暴的或优雅的指控,也不在于因它的出现而产生的美学理论中量的增加;生态美学不可能改变美学原有的格局,但是它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美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也将大大地拓展美学研究的视野。 一 生态美学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世界观的改变,使从前人们所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技术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受到普遍的怀疑。“人们更倾向于确信,整个宇宙都是充满灵性的,它有着自身的生存逻辑和运行法则。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①人类不应该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也不应该粗暴地干预自然的运行,而应该尊重环境和生物自身的生存权力。 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从艺术的起源看,考古资料证明艺术并不完全起源于生产劳动,而常常同巫术祭祀等活动有关。例如,甲骨文中的“舞”字,表现了一个向天祭祀的人手拿两个牛尾在舞蹈朝拜。由此可见,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天)中和协调的一种追求。从审美本身来说,并非一切“人化的自然”都是美的,更不是所有非人化的自然就一定是不美的。无论是经过人的实践还是未经实践的自然,只要同人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田园江南》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田园江南》 江苏作家金曾豪是全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其作品以哺育作家成长的江南水乡为背景,以作家童年乡村生活为叙事线索,字里行间有对水乡家园的热爱,有对万物生灵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生态美学意蕴。本文即以作家的最新作品《田园江南》为分析对象,力图揭示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意识与作家的创作美学。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面对大自然的审美传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歌散文。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兴起,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文学关注的重心转向对人性心理的探索与社会变迁的记录。至后工业社会以后,科技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自然界,生态主义蔚然成风。人们意识到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大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人必须顺应自然并尽力融入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艺术上,生态主义催生了生态美学和生态文学。 金曾豪是江苏省著名作家,出版作品四十余部,著作等身,其中长篇小说《狼的故事》《青春口哨》《苍狼》和散文集《蓝调江南》分别获得四次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的作 品多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儿童和动物为主要角色,提倡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学思想和生活方式。作家最新出版的散文集《田园江南》同样是一部体现了生态美学思想的作品。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自然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审美的对象。《田园江南》的写作 就突出体现大自然本身的美,在这部作品中,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人性化的。如作家写芦苇:“芦苇是喜欢风的,如同它们喜欢阳光和雨。芦苇确实很朴素,在秋天里,它们甚至有些憔悴,下部的叶子已经枯黄,为的是集中能量供给顶部的芦花。没有开的芦花算不上美,不娇不艳,只是一种灰白的絮。风来了,芦苇们并不抗拒,倾斜,倾斜...... 倾斜到一定角度,风就对他们无可奈何了,它们于是又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每一支芦苇都尽力笔直站立着,每一张芦叶先是向上拥抱着主干,然后向斜上方展开去,尽可能地多承接阳光和风雨。如果有一座桥,就可以看到芦花组合成的风起云涌的芦花的海。所有的芦花向一个方向张扬,摇摆,就像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白帆,就像是一行行竖排的关于秋天和荒野的诗句。永远摇动的芦苇在永远发出荒野的声音。一支芦苇发出的声音是细微的,几万、几十万、几千万支芦苇合成的声音就浩浩荡荡,就无边无际。和海的浩荡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