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标准 -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标准 -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标准 -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标准 -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内容。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2设计思路

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游戏已成为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针对二期课改对幼儿园游戏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兼顾中职学前专业的职业性特点,以提高学生游戏指导和设计能力为目的,以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教师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选择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减少了原来游戏理论的比例,加大了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和游戏指导策略的比例,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并融入幼儿教师资格证鉴定的相关要求。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实践、体验,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方法和原则,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36时。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掌握游戏的本质特征,游戏在教育教学和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能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适合该年龄段幼儿进行的游戏并制作教玩具

●能够根据室内、室外游戏环境布置的基本要求创设各年龄阶段的室内游戏场地,以及室外游戏场地

●能够根据游戏观察的基本方法进行有效观察并记录,并在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适合的策略对游戏行为进行指导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教学内容

模块一学前儿童游戏导论一、知识

(1)“游戏”的词义

(2)游戏的本质特征

(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4)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5)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6)幼儿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7)游戏教育及其模式探索

模块二角色游戏

一、知识

(1)角色游戏的特点及结构

(2)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

(3)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4)角色游戏指导的主要内容

(5)各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二、技能

项目一角色游戏的观察与记录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评价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评价与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学生观看幼儿角色游戏实录

2、根据实际观察填写记录表

项目二制定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计划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能针对幼儿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规范的格式编写教案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结合幼儿游戏观摩活动,自定主题编写一份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2、教案要求格式规范,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合适的活动内容、活动准备以及具

体的活动指导

三、素质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

2、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模块三表演游戏

一、知识

(1)表演游戏的特点

(2)表演游戏的种类

(3)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4)表演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5)各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二、技能

项目一手影表演技能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手影表现常见动物造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手影游戏进行表演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练习并掌握各种手影动物造型

2、学生分组研讨,以组为单位用手影表演古诗《咏鹅》

项目二综合表演技能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表情、动作、歌曲、舞蹈、琴法等多种技能进行表

演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绘画和手工的技法设计制作表演服装、道具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分组排练儿童歌舞剧《小熊请客》,每6-7人一组,各组自行确定各人扮演

的角色,其中一人为钢琴伴奏

2、各组自行确定表演的形式,并自行设计、制作全部场景道具

3、可以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适当的创作,但表演必须能刻画

出每个角色鲜明的性格特征。

三、素质

1、能够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

2、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

3、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4、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

5、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模块四结构游戏

一、知识

(1)结构游戏的特点

(2)结构游戏的分类

(3)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4)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5)各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二、技能

项目一制作分割拼图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幼儿的特点设计分割线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教具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制作一件分割拼图玩具

2、根据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制作一件分割拼图玩具

项目二七巧板游戏

【实训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七巧板的分图法,能自制七巧板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幼儿的七巧板游戏进行指导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以边长为8cm的规格,按规范制图,制作一套七巧板

2、用自制的七巧板拼摆各种图形

三、素质

2、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

3、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4、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模块五体育游戏

一、知识

(1)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2)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3)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

(4)体育教学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5)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和方法

(6)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方法

(7)体育游戏竞赛方法的设计

二、技能

项目一体育游戏的创编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幼儿特点和发展动作的要求创编与改编体育游戏的能力

2、培养学生编配游戏儿歌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创编或改编一个发展跑的动作能力的体育游戏

2、创编或改编一个适合大班幼儿,以跳跃动作为主的有儿歌的体育游戏项目二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设计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幼儿特点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2、培养学生按一定格式编写教案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

1、以自己创编的体育游戏为核心内容,设计一次大班的体育教学活动

2、按照教案范例的格式,写出教案

三、素质

2、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

3、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4、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

5、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模块六智力游戏

一、知识

(1)智力是什么

(2)智力游戏的结构和特点

(3)智力游戏的指导

(4)各类智力游戏的主要教育内容

(5)各类智力游戏的主要设计思路

二、技能

项目一游戏棋设计

【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幼儿的特点设计制作游戏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

【内容与要求】

1、每5-7名同学一组,以环保为主题设计一副幼儿游戏棋

2、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活动,进行评比

三、素质

1、能够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

2、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

3、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4、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

5、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模块七其他游戏

一、知识

(1)幼儿语言游戏的类型及指导要求

(2)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

(3)幼儿数学游戏的主要内容

(4)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与设计方法

(5)幼儿绘画游戏的发展阶段

(6)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7)集体娱乐游戏的组织与主持技巧

(8)婴儿的发展与游戏引导

5、实施建议

5.1 教学建议

(1)工作过程导向法

以幼儿园游戏指导的要求为导向选取几个具有连贯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在提出工作任务后,让学生依次完成理论讲述、室内外环境的创设、教玩具制作、游戏观察记录和指导方案。

(2)任务驱动教学法

每一阶段完成的任务有所不同,由于涉及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要求,无法一气呵成形成一个任务,但会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设定相应的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操作。

(3)角色体验法

如在游戏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幼儿或教师等角色,通过互动模拟游戏场景,让学生掌握对于一些游戏行为应如何进行观察和指导。

(4)案例教学法

对于理论知识部分内容的讲述中,应充分考虑同学的特点,推行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幼儿园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幼儿园教学的真实情况。

5.2 教学评价

因为教学过程包涵以培养专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项目,所以和以往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教学评价也不能和以往的一样靠期末考试来完成。在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中,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过程性评价是指学生平时在完成实践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包括任务完成的结果、工作效率、团

队合作交流等方面,重点考核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终结性评价是指最后的课程考核,以期末闭卷形式呈现,重点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1、考试方式

期末卷面考试以闭卷形式呈现,考核形式在选择题、填空题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案例分析和设计题,要求学生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成绩(100%)=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

其中过程性考核60%由以下考核项目构成:

过程性考核项目及比例结构图

其中终结性考核40%:主要是期末考核卷面成绩。

5.3 教材编写

结合《幼儿游戏理论》、《游戏论》、《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相关内容,编制实践资料。将幼儿教师与游戏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具化为游戏技能、游戏指导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三个板块,通过若干实践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力求体现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要求文字通俗易懂,以便于学生自学,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精选.)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 出卷人:赵志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以_____为基本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A.学习 B.游戏 C.教学 D.体育 2.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 结构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练习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3. 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 A格鲁斯B斯宾塞C霍尔D艾里克森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A. 6—11岁 B. 7—12岁 C .8—13岁 D. 9—14岁 5.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 C.19世纪下半叶 D.19世纪上半叶 6.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7.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地点是在 A北京B湖北武汉 C湖南长沙D湖北武昌 8.用雪堆雪人属于()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9.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A 象征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角色游戏 10.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 B 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玩雪游戏 11.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B结构材料 C 建构成果 D 游戏规则 12.“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D智力游戏 13.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 B 足够的游戏空间 C 充足的游戏时间D足量的游戏人数 14.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 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15.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 20平方米 B 40平方米 C 50平方米 D 60平方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六种类型。 2.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3.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平行介入、合作介入和指导性介入。 4.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5.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感觉运动游戏 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的婴幼儿进行的游戏。其游戏的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 2.角色游戏 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3.创造性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学前儿童游戏价值(精选.)

举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最喜欢游戏,渴望游戏,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并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在游戏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儿童与游戏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游戏促进儿童生理的发展 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游戏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游戏促进大脑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在跳跃奔跑过程中身体机能得到了发展。 儿童活泼好动,游戏正好满足了儿童的身体素质的需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管哪种游戏都能促进儿童的身体机能发展。如表演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动作、表情、语言的表演、这些表演动作都能让儿童的身体体能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健康地发展。在各体育活动中,利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体育活动都能让儿童在游戏中练习走、跑、跳、平衡、钻、爬等身体动作,也还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如沙包、绳子、皮球、键子等让儿童得到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儿童身体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游戏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语言游戏在幼儿教室里随处可见,它常常发生在最平常的环境里。例如,小班小孩喜欢自言自语,他们满足于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快感。3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言语交往,且交往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充分证明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语言交往成为区别角色游戏和其他活动的要素之一为儿童从同伴那儿学习新的词汇和概念提供了机会。游戏又提供了重复练习语言及同伴互相学习的机会,使幼儿学的有趣和自然,游戏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以其特有的没理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由的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积极开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 例如,在建构性游戏中,儿童会发挥自己想象力,用积木或者雪花片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 《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 课程编号:JSJ24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 学时:240学时 一、课程概述 《Photoshop》课程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 ,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中专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程后,具有一定的图像综合处理能力,可胜任图像设计等相关操作岗位的部分工作,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平面设计中其他软件(如CorelDraw、Illustrator)打下基础。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

二、课程设计理念 Photoshop软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Photoshop的使用。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知识点,操作的难度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迪和帮助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图像设计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 1. 基于电脑平面图像制作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符合现代中职教育理念。 按照计算机平面图像制作工作过程选取课程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大小,顺序,使得案例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过程,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陶琴

《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平面设计与制作》属于技能方向课。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力的越发激烈,平面设计专业人员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平面设计与制作》在平面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主要培养在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室、喷绘制图等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对应的岗位是“平面设计员”。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项目教学。 本课程是平面广告设计人员职业生涯中学习、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项目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2.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注重经验分享与评价。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授课过程中通过设计方案的展示与分享为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自主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通过作品展示,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总结与反思设计方案与实际完成的作品间的差异性,突破的难点,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等,将作品进行修改与完善。 三、课程设计思路 经过前期调研,分析得出岗位领域课程相关工作任务26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新博文印刷、红意伟业广告等能广泛接纳中职毕业生的20家广告公司进行调研,再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确定本课的课程内容为行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VI设计”等共计10个项目,项目递进衔接的比较紧密。采用理实一体进行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和岗位要求梳理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将其融入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 本课选用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依据市场、行业的发展变化,为补充规划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的不足,我们在校企研讨的基础上,编写了校本教材。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108-126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平面设计与制作》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技能方向课。 本课主要培养在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室、喷绘制图等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为美术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推动与辅助的作用。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本课本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以色彩概念类别、色彩形式表现、色彩性格归纳、主观构想表现为单元题,进行知识划分,使教学思路的体例更加清晰,知识点的针对性更强。第一单元主要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工具运用、认识不同的色彩类别及色彩基本原理。第二单元逐渐向色彩表现形式的叙述,学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对色彩的运用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掌握色彩的构成搭配规律。第三单元结合了人的色彩心理,着重讲解色彩自身的特征及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第四单元针对环艺、广告、服装等不同专业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做了有针对性地知识点结合,把色彩的运用和专业开展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应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色彩观察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能绘制运用色彩表现静物和风景。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色彩概念类别

任务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在色彩这个美妙的世界里,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特有的色彩变化,结合生活认识色彩,理解色彩对专业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作用。将学生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引领到设计色彩领域当中,从设计生活和设计的角度介绍设计色彩的的概念、用途和特点,让同学们对色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对专业学习的作用。 在课本中,认识工具和工具的使用对学习的作用。 不同色彩特征对认识色彩的影响及存在的联系。 任务二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内容]从学习绘画至今,我们接触了好多的绘画工具。比如,从幼儿园时用过的彩色铅笔,到学习专业素描时用过的专业铅笔,再到学习色彩实用过的水粉笔、油画笔、油画棒,等等。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进入设计色彩的领域,又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工具,以满足设计色彩的设计需求。 [教学要求]认识工具和工具的基本表现作用 明白设计色彩使用的工具是如何根据具体的表现对象来选择的 任务三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 [教学内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是色彩体系的三大基本类别,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色彩、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以及专业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求]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各自的特点 了解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装饰色彩、构成色彩的意义 任务四自然色彩的特征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颜色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无彩色指黑色、白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均是彩色。自然山水显示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并且这些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尽的享受。 [教学要求]解释自然界的色彩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理解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 任务五色彩的三属性及运用 [教学内容]色彩具有基本的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设计色彩是从人对色彩的

学前儿童游戏选择题(答案)

1.儿童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基本生存的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B.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C.身体活动需要的满足 D.社会交往需要的满足 2.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D ) A.认知发展的需要 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C.生理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3.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 ) A.生理发展的需要 B.认知发展的需要 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B )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言语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三层次的需要即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三种需要,分别是( BCD ) A.身体活动的需要 B.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敬(认可)的需要 E.认知水平的需要 6.游戏复演说的提出者是( C ) A.拜敦代克 B.艾里康宁 C.霍尔 D.斯宾塞 7.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8.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达成愿望的补偿性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C ) A.皮亚杰 B.蒙尼格 C.埃里克森 D.伯勒 9.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这个过程是( B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0.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A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1.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B ) A.外驱力学说 B.内驱力学说 C.活动学说 D.情绪学说 12.“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这种游戏组织方式的理论基础是( B )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1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强调( A ) A.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B.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 C.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 D.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14.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A ) 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 B.认知发展价值 C.行动发展价值 D.情感发展价值 15.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说,游戏的实质在于( A ) A.同化超过了顺应 B.顺应超过了同化 C.就是一种同化 D.就是一种顺应 16.在游戏治疗中,首先采用了“娃娃游戏”技术的学派是( B ) A.认知发展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元交际理论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完整版)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内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 (二)课程目的 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中专平面设计课程标准

《图案》课程计划 (36 学时)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理念图案是装饰性美术,凡属于装饰方面的美术形式均称为图案,如建筑美术、陶瓷、染织、商品装潢、书籍装帧、日用工业产品等方面造型与装饰的设计。图案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重在使学生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和常用的装饰造型手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图案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图案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和图案创作的基本方法程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图案语言进行图案创作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 1.图案概述 (1)图案的含义 (2)图案的分类 2.图案的形式规律与法则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条理与反复 (4)节奏与韵律 (5)对比与调和 3.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1)图案的写生方法 (2)花卉图案 (3)动物图案 (4)风景图案 (5)人物图案 4?图案的组织构成 (1)独立性图案

(2)连续性图案 5.图案色彩及描绘技法 (1)图案色彩的运用 (2)图案的描绘技法 (二)课程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图案的形式规律与法则 (2)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2 .难点: (1)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三)教学要求 1 .了解图案的含义、分类 2 .了解图案的五中形式规律与法则 3 .了解花卉、动物、植物、人物的写生与变化的形式,并熟练掌握 4 .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5.掌握图案的色彩及描绘技法 6 .能独立完成图案的命题设计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采用理论练习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考核形式及评分方法 以教学要求为课程考核的依据,平时成绩占30%最后综合考试作业70% (三)教材与参考书 1 .《图案创意设计》金峰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专平面设计课程标准

《图案》课程计划 (36学时)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理念 图案是装饰性美术,凡属于装饰方面的美术形式均称为图案,如建筑美术、陶瓷、染织、商品装潢、书籍装帧、日用工业产品等方面造型与装饰的设计。图案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重在使学生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和常用的装饰造型手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图案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图案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和图案创作的基本方法程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图案语言进行图案创作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 1.图案概述 (1)图案的含义 (2)图案的分类 2.图案的形式规律与法则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条理与反复 (4)节奏与韵律 (5)对比与调和 3.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1)图案的写生方法 (2)花卉图案 (3)动物图案 (4)风景图案 (5)人物图案

4.图案的组织构成 (1)独立性图案 (2)连续性图案 5.图案色彩及描绘技法 (1)图案色彩的运用 (2)图案的描绘技法 (二)课程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图案的形式规律与法则 (2)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2.难点: (1)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三)教学要求 1.了解图案的含义、分类 2.了解图案的五中形式规律与法则 3.了解花卉、动物、植物、人物的写生与变化的形式,并熟练掌握 4.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5.掌握图案的色彩及描绘技法 6.能独立完成图案的命题设计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采用理论练习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完整版)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复习资料 (邱学青著(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第一节游戏的定义 表明儿童区别游戏与上课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内容、二是活动的形式、三是名称。 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1) 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 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游戏文化,另一种是缺游戏文化。 (2) 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1) 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词和观念是由语言创造的,每种语言在形成它关于游戏的观念和表达其意思时,往往只有一个词、一个意思,而游戏的含义是很多的,一个普遍的游戏范畴并非用一个词就能表达。 (一)外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在梵语中游戏有四层含义:动物、儿童、成人的游戏、风或浪的运动 (二)汉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主要有玩、游、嬉、遨等 从汉语中有关游戏的解释中,可以窥见游戏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游戏是一种供人们在休息,闲暇时娱乐的活动或运动。 第二,游戏有不认真、不严肃等意思,有玩世不恭之意。 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练习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技能和活动,儿童先天的本质不能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人类从生存需要发展到追求享受的需要,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儿童,都是在游戏的欢乐中获得发展而长大成人的。因此,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在轻松的玩耍中,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二是在人类的群体生活里,需要在团体规则限制与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而游戏正好具备了让个体摆脱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三是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 (2)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即一个健康的孩子拥有那些一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便能够造就充实的人性的所有特性。即继续发出欢笑、歌唱、跳舞、恋爱、尝试和探索。 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三大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都是各心里学派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了儿童游戏理论的发展。 (1)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 (2)游戏有着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 (3)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 (4)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由儿童自行协调

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 课程编号:JSJ24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 学时:240学时 一、课程概述 《Photoshop》课程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于中专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程后,具有一定的图像综合处理能力,可胜任图像设计等相关操作岗位的部分工作,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掌握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平面设计中其他软件(如CorelDraw、Illustrator)打下基础。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理念 Photoshop软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Photoshop的使用。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

出知识点,操作的难度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迪和帮助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图像设计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 1. 基于电脑平面图像制作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符合现代中职教育理念。 按照计算机平面图像制作工作过程选取课程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大小,顺序,使得案例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过程,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2.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计算机图像设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岗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以学习软件为最终目标,同时也注重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特点、主题、构思、创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应用软件创作好图像为目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 3.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工学交替贯穿始终。

《影视平面设计》课程标准

《影视平面设计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301654 课程类别:专业支撑课 适用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授课单位:数字媒体学院 学分:5学时:8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杨心林2014年3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影视平面设计制作》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通过介绍Illustrator软件和平面设计方法,实现任务式教学。 1.1.1 课程性质 《影视平面设计制作》课程是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也是扩充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使熟悉学生影视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同时也是本专业的认证课程。 1.1.2 课程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影视平面设计软件Illustrator各种功能的实现,插入影视平面设计过程的知识讲解,掌握此软件,并解决在软件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影视平面设计的设计和制作的知识,并具备影视平面设计制作中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 本课程的相关的先修课包括《素描》、《色彩》、《艺术概论》《影视特效合成(证书课程)》、《三维动画制作》、《数字视频编辑(2)(证书课程》、《录音技术》等,后续课程有:《栏目包装设计》、《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2)》等。

1.2 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市场需求确定课程的价值;以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课程整合的内容和知识结构;以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指导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实践回馈评价教学的结果;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各环节的深入。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建设思路是在大量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合作企业对相关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质量评价与回馈进行准确的定位,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的优势,清晰梳理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图形绘制、文字及版式设计、印刷制版设计与作品输出三个教学核心技能和关键内容,以行业企业的真实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以完成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1.3 课程设计思路 (1)“项目优先,任务驱动” 课程内容的学习建立在企业实际项目的基础上,围绕这些任务的要求能够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并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促使其积极完成阶段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相结合的方式,对任务背景、内容、技能、工作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的知识模块进行整合,完成立体化、实践性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任务驱动教学。 (2)“逐层分解、层层递进” 影视平面设计的阶段性特点需要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各个单元来进行。在这些环节之间设置课程小单元,其设计任务、方法都要符合阶段特点,又包含在整个大的任务之中,层层递进,直至最后任务的完成。 (3)“现场模拟,身临其境” 电视节目专业实训室已经建成,实训室的建设遵循了公司工作流程,组织结构和场景分布,以还原设计机构的场景为特色。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放在实训室中进行,在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把握工作岗位的气氛,并有利于双师制下对学生的辅导对位。 (4)“实践评价,回馈跟进” 建立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其中把评价主体从教师角色转移,以作品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使用者为评价主体,从使用者需求、心理、消费者感知各个角度对作品质量进行判断,以作品在实际运用中的回馈信息作为教师、学生对作业质量判断并改进的依据。 (5)“团队策划,小组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对项目内容的各个部分的分析、建议以团队的方式进行集体讨论,给每个学生集思广益的机会,同时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具体的项目制作或分阶段任务以小组方式操作,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权力权限范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