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中的盈亏问题)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中的盈亏问题)教材分析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一、背景分析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本学期的难点,学生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大部分同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本课学习的是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销售盈亏”问题,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一般性应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个重点探究,在这一问题中要让学生理解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进价/成本”、“售价”、“盈利”、“亏损”、“利润”、“利润率”、“折扣”等概念,并使学生体会方程模型在综合性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盈亏问题”中的相关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探究解决“盈亏问题”的过程,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难点

弄清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及“折扣”等概念,并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准确熟练地列出方程.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这部分内容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氛围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为学生以后初中数学各部分的内容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 第二章有理数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习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从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整式的加减。采用了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平行线、相交线的有关概念与及平行性质以线的识别方法章包括4节内容以及三个选学内容;教科书从两条直线相交入手探索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和垂线段的概念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然后在研究平行线的基础上研究基本的图形变换——平移。

初一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期中复习题(1) 【基本知识】 1、计算: (1)])32([)32()32(222 ----- 【答案】 3 4- (2 【答案】 511 (3)1÷[(-2)2×0.52-(-2.24)÷(-2)3] 【答案】 1825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代数式 a a ||+| 1|1--b b 的值是 -2

3、如果-3 < x < 3 , 则代数式 3 |3|3|3|++---x x x x 的值是 -2 4、当=x 8 时,5|8|--x 取得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 -5 5、当=x -5 时,|5|6+-x 取得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 6 6、已知6|2||1|=-+-x x ,则=x -1.5或2.5 7、|6||2|++-x x 的最小值是 8 8、如图,用小立方块搭一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最少要_____9_个立方块,最多要_____13_个立方块. a b

9、当2=x 时,整式13++qx px 的值等于2019,那么当2-=x 时,整式13 ++qx px 的值为 -2017 10、已知x 2-2x -3 = 0,则7+4x -2x 2=______1. 11、已知关于x 的二次多项式5)2()3(3223-++++-x x x b x x x a ,当 x =2时的值为17, 求当x =一2时,该多项式的值. 【答案】4.2,1=-=b a 原式= 19.4 12、 已知ab ab a ab a 2 18)4(21222-??????+--,其中a =-21,b =32 求代数式的值 【答案】原式=ab a 962- 原式= 2 14 13、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则第(4)堆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14_______;第(n)堆三角形 的个数为______3n+2_______. 14、若x P +4x 3-qx 2-2x +5是关于x 的五次四项式,则q -p = -5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角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答案与解析:选D。两角成补角,和为180°,因此该角为180°-120°=60°,而两角成余角,和为90°,因此这个角的余角为30°. 2.在8:30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__________ 度.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答案与解析:75。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分钟转动6°,时针每小时转动30°,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8:30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8.5×30°-6°×30=75度. 3.计算:33°52′+21°54′= ______________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 答案与解析:55°46′.两个度数相加,度与度,分与分对应相加,分的结果若满60,则转化为度.33°52′+21°54′=54°106′=55°46′. 4.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折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则∠AOC+∠DOB= ______________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角的计算. 答案与解析:180°。因为本题中∠AOC始终在变化,因此可以采用“设而不求”的解题技巧进行求解. 设∠AOD=a,∠AOC=90°+a,∠BOD=90°-a, 所以∠AOC+∠BOD=90°+a+90°-a=180°. 5.如图,在锐角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个. 考查说明:本题考查射线的概念及规律探索. 答案与解析:66. 这是一道规律探索题,根据给出的条件寻找规律 画射 线的 条数 3…n 锐 角 个 数 1 … 所以当n=10时, =66.

初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初一数学

彭州市三界镇罗万九年制学校 初2017级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王勇 审题人:李均元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 是为了展示你最近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注意:请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A 卷(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 2 的相反数是 ( ) A .1 2 - B.2 C.-2 D. 12 2.钓鱼岛是位于我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面积约4400000平方米,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 4.410? B 、5 0.4410? C 、5 4410? D 、5 4.410? 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是四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 .圆锥 B .球体 C .圆柱 D .以上都有可能 4.下列各式符合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是( ) A 、8a B 、 s t C 、1m -元 D 、215 x 5.将右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与“是”字相对面上的汉字是( ) A 、爱 B 、南 C 、开 D 、的 6.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a b c a b c +-=++ B 、()a b c a b c --=-- C 、()a b c a b c --+=-- D 、()a b c a b c ---=++ 7.下列各组数中,结果相等的是( ) A 、()2 2 11--与 B 、3 32233?? ??? 与 C 、()22----与 D 、()3 3 33--与 8.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 ) A.数字0也是单项式 B.单项式-a 的系数与次数都是 1 C. 21xy 是二次单项式 D.-3 2ab 的系数是 -32 9.如果3,1,a b a b ==>且,那么b a +的值是 ( ) A . 4 B . 2 C . 4- D . 4或2 10.某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相同的菱形图案,如图所示,每个菱形的横向对角线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

4.3 角 第1课时角 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概念,能用运动的观点理解角、平角、周角的概念. 2.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个角. 3.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计算. 教学重点 1.角的定义和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 2.会进行角度的换算. 教学难点 角的表示方法.角度的换算.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A.以前我们曾经认识过角,那你们能从这两个图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吗? B.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你能从教室中常用的物品里找出角吗?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132至133页,完成下列问题: 1.角的概念: (1)有公共端点的__两条射线__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__顶点__,这两条__射线__是角的两条边. (2)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__旋转__而形成的图形,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__始边__,旋转终止时的射线叫做角的__终边__.

2.角的表示: 如图所示,把图中用数字表示的角,改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分别是__∠1=∠ADE,∠2=∠EDB,∠3=∠CED,∠4=∠ABC,∠5=∠AED__. 可用一个大字写字母表示的角是__∠A,∠B,∠C__. 3.角的度量: (1)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有__度__、__分__、__秒__;1°=__60__′,1′=__60__″. (2)1周角=__2__平角=__4__直角=__360__°. (3)把下列各题结果化成度. ①72°36′=__72.6__°; ②37°14′24″=__37.24__°.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32页,思考: 1.举出生活中给我们以角的形象的例子. 2.什么是角?什么是角的边?请画图说明. 3.画图说明如何表示一个角. 4.如何从旋转的角度描述角?在旋转的过程中,有哪些特殊的角? 5.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多少个角?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 能用三个字母表示的角是: 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是: 【展示点评】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 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小组讨论】角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反思小结】角的表示方法有4种,分别是用三个大写字母,一个大写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希腊字母.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顶点写在中间;用一个大写字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中的盈亏问题)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一、背景分析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本学期的难点,学生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大部分同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本课学习的是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销售盈亏”问题,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一般性应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个重点探究,在这一问题中要让学生理解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进价/成本”、“售价”、“盈利”、“亏损”、“利润”、“利润率”、“折扣”等概念,并使学生体会方程模型在综合性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盈亏问题”中的相关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探究解决“盈亏问题”的过程,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难点 弄清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及“折扣”等概念,并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准确熟练地列出方程.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一件衣服进价为200元,售价为250元,利润是元; (2)一件衣服售价为120元,利润50元,进价是元; (3)一件衣服进价为150元,利润为30元,售价是元,利润率是;(4)一件衣服进价为x元,利润率为20%,利润是元,售价是元.2、一件商品进价是40元,卖出后盈利25%,那么该商品的利润是元; 一件商品进价是x元,卖出后亏损25%,那么该商品的利润是元,售价是元. 小结:售价=进价+ ;利润=售价-;进价=售价—

利润率=)(利润 ×100%;利润=进价 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销售中的相关概念和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简单运用,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学习 例 某商店在某一时间内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问题1:你估计盈亏情况是怎样的? 问题2:销售的盈亏决定于什么? 总售价 总成本(大于,小于或等于) 问题3:两件衣服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分析:两件衣服一共卖了120(= 60×2)元,判断商家是盈利还是亏损,则还需知道商家买进这两件衣服一共花费是多少元.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则亏损,反之就盈利.如果进价等于售价,则不盈不亏. 问题4:假如你是商店老板,仍以相同价格出售两件衣服,将售价调整为多少时,才能使得销售这两件衣服不亏本呢?(至少每件64元)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用问题的形式来探究,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数学,引导学生明白销售中盈亏的算法,并经历一个从定性考虑(估算)到定量考虑(计算)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变式迁移 1、一件服装先将进价提高25% 出售,后进行促销活动,又按标价的8折出售,此时售价为60元.请问商家是盈是亏,还是不盈不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开发区中学龙壮志 一、教材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教材的功能,明确教材只是达到目的的材料,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提倡创造,而不是照本宣科成为教材的机械执行者。)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实际问题贯穿于全章始终,而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在旧教科书中,整式及其加减运算作为基础知识,通常集中安排在一元一次方程之前。在本书中,是将有关整式的内容分散地融于对方程的讨论之中,不过于强调“式”的概念,只要它们能自然地为讨论方程这条主线服务即可。 在本章,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教科书首先从一个行程问题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从用含x的式子表示有关数量并进一步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体验方程的特征及从算式到方程的变化;接着从讨论解方程的需要出发,认识等式的性质,从而自然地产生解方程的方法;接下来,教科书又结合两个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分别讨论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在对另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中引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进而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和一般步骤。另外,为切实提高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最后一节安排了“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选择了三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设置了若干探究点,提供给学生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了数学的建模思想。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一改以往教材的编写手法,以模型思想为主线,从实际问题引出方程和方程的解法,以实际问题和教学活动为结尾编写了一元一次方程这块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数学模型,深刻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给任课教师正确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有效资源,为实现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中关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要求的对照: (一)新课程标准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目标: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

初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初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2017.11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你开始初中生活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相信你能从容自信地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当然,要细心..哦! 一、细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下列各数中,结果是负数的是…………………………………………( ) A .-(-3) B .-(-3)3 C .(-3)2 D .-|-3| 2.代数式-2x ,0, 3x -y ,4y x +, a b 中,单项式的个数有…………………… (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3.3)2(-与32-的值…………………………………………………………( ) A .互为倒数 B .互为相反数 C .相等 D .的和为16 4.下列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 A.5465-<- B .-(-21)<+(-21) C. D. 5.在数2,3π,-3.14,7 22,0.2,..32.0…(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y x x --的运算结果是………………………………………………( ). A .y x - B .y x +- C .y x -- D .y x -3 7.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3(x-1)=2变形得3x-1=2 B .7x-2=6变形得7x=-6+2 C.5x=6变形得x=65. D.x x 3 1121=-变形得3x-6=2x 8. 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2那样沿虚线a 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3那样沿虚线b (b 平行a )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 ,b 之间把绳子再剪(n-2)次(剪刀的方向与a 平 行),这样一共剪n 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 A. 4n+1 B .4n+2 C .4n+3 D .4n+5 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能行!(本大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9.?34 1的倒数为 . 10.单项式5 22 ab -的系数是 . 11.平方得16的数为 . 12.据测算,我国每年因沙漠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 400 000万元,这个数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万元. 13.若|x ?2|+(y +3 1)2=0,则y x 的值是 . 学 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姓名 学号 )3 27(327--=--328211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优秀教学设计

4.3 角 4.3.1 角 教学目标 1.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及表示方法,并在图形中认识角、熟悉角的表示方法; 2.理解度分秒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了下面实物,你发现这些实物给我们共同的形象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类型一】角的定义 例1 ( )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②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③在角一边延长线上取一点D; 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①角是由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错误;②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角的边是射线,没有长短之分,错误;③角的边是射线,不能延长,错误;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说法正确.所以只有④正确.故选A.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是对角的定义的考查,正确理解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需要熟练掌握. 【类型二】角的表示方法 例2 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解析:在角的顶点处有多个角时,用一个字母表示这个角,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所以A、C、D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角的两个基本元素中,边是两条射线,顶点是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解题时要善于排除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的干扰,选出能准确描述“角”的说法.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表示角顶点的字母在中间. 【类型三】 判断角的数量 例3 3条射线,则图中角的个数为( ) A .10 B .15 C .5 D .20 解析:可以根据图形依次数出组成角的个数;或者根据公式求图中角的个数是:12 ×5×(5-1)=10.故选A. 方法总结:若从一点发出n 条射线,则构成12 n (n -1)个角. 探究点二:角的度量 例4 (1)用度、分、秒表示48.26°; (2)用度表示37°24′36″. 解析:(1)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根据1度=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60即可; (2)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 解:(1)48.26°=48°+0.26×60′=48°15′+0.6×60″=48°15′36″; (2)根据1°=60′,1′=60″得36″÷60=0.6′,24.6′÷60=0.41°,所以37°24′36″用度来表示为37.41°. 方法总结:用度、分、秒表示的角度和用度表示的角度的相互转化的过程正好相反: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而小单位化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三、板书设计 1.角的概念 (1)有公共端点; (2)两条射线. 2.角的表示方法 (1)三个大写字母,端点字母在中间; (2)一个大写字母; (3)数字或希腊字母. 3.度、分、秒的换算 1°=60′,1′=60″.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点出课题,引导学生明确角的初步概念.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第一章有理数 18课时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8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9课时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6课时 一、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科书内容及学习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和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和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分散安排在相关内容中。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能认识到运算法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

初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空2分,计48分) 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这个数是 ,比较大小:5 2___43-- .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0.5,这个数是 。 3、小明在新华书店以9折优惠,用m 元人民币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原价是 元。 4、比-3大的负整数有 ,不大于2 1 3 的非负整数有 。 5、比-0.18小0.0018的数是 。 6、点a,b 的位置如图,则a+b 0,-a+b 0。 7、()=-?20012000 8125.0 。 8、4 3 43?- 写成幂的形式是 ,其中 为底数。 9、把数1999精确到百位是 ,把0.03096保留三个有效数字为 。 10、已知:29.1513.122=,7.145263.52=,那么()=-2 123.0 ,()=-3 63.52 。 11、最大的负整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12、若0 x ,则=+x x ,=x x 。 13、把多项式3 3 2 2 33x y xy y x -+-按x 的降幂排列为 。 14、已知:212 1 b a m -与n b a -125是同类项,则m= ,n= 。 15、若a,b 互为相反数,c,d 互为倒数,则()cd d c b a 3-? +化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1、下列各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格式的是( ) A 、2?cd B 、2315m C 、bc a ÷ D 、 2 xy 2、代数式b a 8 -表示( ) A 、a -8除b 所得的商 B 、a 除以b 减去8 C 、b 除以a -8的商 D 、a 与8的差除以b 的商 3、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不是零 D 、非负数 4、+7,+2,-12的代数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 ) A 、4 B 、38 C 、-38 D 、-4 5、近似数41030.2?的有效数字有( ) A 、5个 B 、3个 C 、2个 D 、以上都不对 6、代数式中,x a xy xy a ,2 2 ,0,75,2,12+- +中属于单项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各组不是同类项的是( ) A 、n a n a 2 296-与 B 、332 121xy y x - 与 C 、3 3 22bax abx 与 D 、3 2123 3 ya y a 与 8、设n 是有理数,下列代数式的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n -2000 B 、2000n C 、20002+n D 、n 9、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若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而其商不变,则这两个数是( ) A 、一定是互为倒数 B 、一定相等 C 、一定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D 、一定互为相反数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的系数为0 B 、x 的指数为0 C 、232x 是五次单项式 D 、-ab 系数为-1 11、下面四个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6 4 3 103.02.0--- B 、()()3 6 4 2.010 3.0--- C 、()()4 3 6 3.02.010--- D 、()()6 3 4 102.03.0--- 12、已知b a b a -==则,2,5的值是( ) A 、3 B 、7 C 、3或7 D 、73±±或 13、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百位数字为c ,那么表示这个三位数的代数式是( ) A 、abc B 、a+b+c C 、100a+10b+c D 、100c+10b+a

七年级数学说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销售盈亏问题 说课稿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盈亏问 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盈亏问题。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课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有理数、整数加减之后,在第三章2,3小节已经讨论过由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选择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销售中的盈亏”),设置了探究点,引导学生利用方程为工具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安排这节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为以后几节列方程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埋下伏笔。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让学生知道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通过探究活动,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能进行数学建模和简单的解释应用。虽然初一学生对消费问题比较热心,但由于年纪太小,缺少生活经验,由于本节问题的背景和表达都比较贴近实际,其中有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因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模式,在本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更多地进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找盈亏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在探究中正确的建立方程。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定了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角教学设计

《角》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角》的课题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后的一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平面知识的基础。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重要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熟悉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2. 通过角的第二定义的教学掌握平角、周角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中的运动、变化的情况,初步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 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及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难点:用旋转的方法定义角。 三、教学准备 学具:量角器. 四、教学流程框图:

当程度的感知,学生 但发言应十分活跃,学生由于小学阶段认知水平不一,对于一、 创角的概念的理解和 设表述可能不尽相同, 情教师应灵活借助学 境生表述上的差异和在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都与这个图形有关,这是什么图形?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举出一分歧,将学生的注意些角的实例吗?力和兴趣,引入下一 的确如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角的形象可以阶段,即通过观察和说无处不在比较来获得更准确.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的研究角. 的角的定义。(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以下提问:学生试总结出平角、3周角的定义. 从角的第二定义出发,射线OA可以旋转到哪射线绕点O旋转,些特殊位置? 当终止位置OB 与 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 成的角叫做平角,射线OA 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与起始位置 OA第一次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小组合作目的角的表示:师生活动:学生边看提问:如何给这个角取名呢?在与小组成员交书、边填表,教师巡视是留给学生充分的流 . 学生答题、交流情况给学生出探索空间,.归纳总结:(最后屏幕显示角的错的机会,让学生在三、角用符号:“∠”表示,读作“角”,通常表示方法)对与错之间有足够的表示方法有:讨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通过对具体情境中7-21 论的角表示为∠ABC(或∠CBA) 各种表示方法的合归, 中间字母B表示端点,其他两个字母A让学生理性的探讨,纳、C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 注意:顶点的字母必通过思维的碰撞自须写在中间。然的体会到怎样在(2)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如具体的情境中选择α、β、γ)表示,如图4-3-2中的角分别可表示为∠最恰当的表示方法,1、∠α、∠明确各种方法的特β等。(注意读法) 点,充分的自主学习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角:方法是,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希腊和辨析,让学生顺利字母,如α,β,γ等,记作∠α,读作角α.地突破了重点,体会(用一个数字表示角,方法是,在角的内部靠到了解决问题的快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数字如1,乐。2,3等,记作∠1,读作角1.在一个顶点的角较 多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表示)。 (3)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用 角的顶点字母表示。 要注意的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同一个 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摘自:《慈利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教材总体思路分析 1.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有:实数、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勾股定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四边形、位置的确定;数据的代表。 其中无理数的发现、实数系统的建立和函数概念是本学段知识的重点也是和难点,实数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而函数以及函数思想与其他知识的广泛联系也是重心之一。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初等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理之一。通过拼、摆或图形的割、补,使得这一重要几何事实得以确认。由于发现及证实它成立的方式非常多且富于变化,因此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把静止的图形看成是基本图形经过位移而得到,提供了对复杂图形进行分析的新视角,还可以对“几何变换”有直观的感受。《位置的确定》从源头上突出了坐标法产生的思想,直角坐标系是实现坐标法的一种选择,建立坐标系把数轴拓展到平面,是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桥梁。“变化的鱼”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加强了几何变换与坐标表示及坐标变化联系起来,从数与形两个方面感受图形变化的数学内涵。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本册提供了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三种量度,力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的方法,更好地处理数据。 2.教材设计与内容的组织有如下考虑。 (1)无理数的发现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引发,出现在勾股定理之前。教科书遵循了人类认识数学的历史顺序,把勾股定理放在实数学习的前面,成为发现无理数的直观背景,自然地表明无理数存在的客观性,同时对无理数研究的必要性作出合理的解释。实数集中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并不像想像的那样容易被学生接受,说服的办法也是借助几何解释和理性思考。这样处理须注意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边长的数据应暂时在有理数范围内选取,在此两章学完之后,可以回过头来在实数范围内重新讨论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在我们讨论一个平方等于2的数时,发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进一步引出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概念的产生,同时也是对有理数概念的强调,应重视在现实背景中对实数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估算的要求。 (2)先研究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再进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这样几何变换就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且作为一个工具去研究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增加了一个考察问题的视角。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中,通过观察和归纳,概括出变换的概念;通过操作和思考,探索出变换的相关性质;通过作图和图案设计体察复杂图形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下一章中通过探索四边形的性质加深对变换自身的理解,逐步形成结构性认识。教学中突出其方法特性,充分发挥其数学教育价值。 (3)一次函数的学习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面,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使得学生有机会尝试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特征的过程,以加深对函数意义的理解;其次,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和考察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给出方程的一种直观解释,而且从方法的角度更具有一般性和启发性,也体现了函数的运用。教材中介绍了二元一次方

初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数学试卷(20XX 年11月) 一.认真选一选(3′×10=30′) 1.在下列各数-(+3)、-22 、(-31)2、-4 32、-(-1)2007 、-|-4|中,负数的个 数是() A .2 B .3 C .4 D .5 2.月球的质量约为73400 000 000亿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是( ). A .734×108亿吨B .7 3.4×109亿吨C .7.34×1010亿吨D .0.734×1011 亿吨 3.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同类项的是( ). A .-2 ab 与b a 2 2 1-B .33xy 与222y x C . 2x 与-2y D .23与35- 4.下列各式的值与的a -b -c 值不相等... 的是( ) A 、a -(b+c ) B 、a -(b -c ) C 、(a -b )+(-c ) D (-c )-(b -a ) 5.若代数式2x 2 +3x +7的值为8,则代数式4x 2 +6x -9的值是( ) A .13 B .2 C .17 D .-7 6.如果12)2(1 =-+-a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的值是 ( ) A .2 B .-2 C .2或-2D .-1或1 7.若代数式312-m 与321 +m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 .0 B.71- C.1- D.7 16 - 8.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得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 程是: =+y y 2 1 212?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3 5- =y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同学们你们能补出这个 常数吗?它应是( ) A . 1 B . 2 C . 3 D .4 9.观察下面的一列单项式:x 、22x -、34x 、48x -、516x 、…,根据其中的规律,得出的第10个单项式是( ). A .1092x - B .1092x C .992x - D .992x 10.已知a 、b 、c 在数轴如图所示 ,那么化简c a b c ---得( )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2分×10=20分) 1.某日中午,北方某地气温由早晨的零下2℃上升了10℃,傍晚又下降了4℃,这天傍晚北方某地的气温是______℃. 2.在数轴上,表示与-1的点距离为5的数是_________. 3.若单项式23 2m x y -与233-n y x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 4.如果|a-1|+(b+2)2 = 0,则(a+b )2003 +a 2004 的值为。 5.单项式2 3b a π- 的系数是,次数是。 6.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1,则 cd m m b a -++3的值是. 7.某校去年初一招收新生x 人,今年比去年增加20%,则今年该校初一学生人数为 ____________. 8、代数式4(x+y)实际意义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植树节活动中,A 班有30人,B 班有16人,现要从A 班 调一部分人去支援B 班,使B 班人数为A 班人数的2倍,那么应从A 班调出多少人?如设从A 班调x 人去B 班,则根据题意 可列方程: 10.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 的值为-1,则输出y 的值为. 三.解答题(50分) 1.计算(3分×3=9分) (1)361)273543(÷-+-(2)]2)32 (3[4322--?-?- (3)()232114215123 2 4--÷-+???? ??---.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