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1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消费经济学(各章问题解答)

01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消费经济学(各章问题解答)

01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消费经济学(各章问题解答)
01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消费经济学(各章问题解答)

第一章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我国扩大内需,是否应着力发挥消费启动的作用?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使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地不断运行。消费这个环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第一,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要不断增长,不断得到满足,大大有利于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第二,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指出:“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1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需要表现为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

第三,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人们的消费得到合理的提高,消费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就会大大促进消费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消费质量提高了,消费者的素质提高了,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就能移风易俗,和谐协调,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要适当鼓励消费,通过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生活的主要特征就是人民的消费由以数量扩张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主;由以生存资料为主逐步转变为以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为主,逐步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这样,更需要通过消费需求的扩大,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早日来临。从这里,更可以看出消费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2.为什么要研究消费经济?消费经济为什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社会的发展,使消费经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学科,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各个方面,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品和劳务丰富多彩,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必须有专门的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进行新的探索的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指导新的实践。

第二,消费的发展,消费领域的发展变化,有它的特殊矛盾,有其内在规律,是其他学科无法进行研究的。在经济学科体系中,对生产环节进行独立研究的学科有生产力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对分配环节进行独立研究的学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2页。

科有财政学、分配经济学等,对交换环节进行独立研究的学科有商业经济学、市场学等。因此,对消费环节也就应该建立独立的学科。因为其他学科,都不可能对消费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可能代替消费经济学。

第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更足以说明建立消费经济这门新学科以及加强对这门新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党中央一直很重视居民消费,重视发展消费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和消费经济有极密切的联系。解决好消费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具体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消费经济问题。

3.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即消费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或者说,消费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即消费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消费关系的主要内容,从微观来说,包括不同居民集团以及不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及其发展趋势;从宏观来说,包括社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各自的发展和规律性等等。

消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第一、关于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理论;第二、关于消费环境的理论;第三、关于消费水平理论;第四、关于消费结构的理论;第五、关于消费方式的理论;第六、关于劳务消费的理论;第七、关于消费市场的理论;第八、关于消费信贷的理论;第九、关于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第十、关于消费与社会保障的理论;第十一、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消费教育的理论;第十二、关于消费调控和引导的理论。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消费领域中一些重要的问题,都反映消费领域的各种矛盾和内在规律。消费经济学研究这些问题,绝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从实际出发,系统地研究消费领域这些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研究消费领域这些重要的经济关系,分析消费过程的运行状况,分析消费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达到消费需要更好的满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哪些?

消费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些几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消费问题,探索消费的发展规律,必须强调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实际材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二、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消费领域内部来说,无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还是消费市场等,又都是一个大系统。必须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中找出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它们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才有利于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从多角度全面了解事物发展的状况及其变化,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合乎实际的结论。

第三、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方法。在研究问题时,有时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统计,因而不得不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通常有随机抽样、多级抽样、类型抽样等方法,另外还有机械抽样。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我们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减少误差。在研究消费问题时,还要运用民意测验,这也是建立在抽样调查理论基础上的调查方法之一。

第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定性分析方面: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依据。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做出质的规定。定量分析的方面:消费领域的经济现象,其数量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无论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等,都具有明确的量的规定性。因此必须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甚至建立起一些数学模型,这是揭示消费领域经济运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必须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定性分析,就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没有定量分析,就难以比较准确地看出各方面的依存关系,也影响对问题的实质性分析。

第五、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掌握各方面的材料,包括国外的、本国的、外地的、本地的,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全面地看出问题的实质,这就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主客观原因,从而提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的对策。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 适用层次:专升本培养类型:经管类 第一章绪论 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名称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社会统计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 2.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4.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 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6.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8.某班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 分,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指标值 D.标志值 9.职工调查中,职工的“工资”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10.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 A.学生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校数 D.零件的尺寸 11.优等品数量、产品的废品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和流动资金余额五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品质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13.研究某市国有工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14.当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上表现不尽相同时,称这种现象为()。 A.变量 B.变异 C.标志 D.标志表现 15.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平均工资、出生率、耕地面积五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A.统计学 B.统计活动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1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8.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产值()。 A.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B.都是连续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都是离散变量 19.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 B.大量观察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2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真实性 B.及时性 C.总体性 D.连续性 2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 22.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二)判断题

消费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决策

3.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 A.大于1 B.小于1但大于0 C.小于1 D.等于0 4.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引起预算线( ) 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向右转动 D.向左转动 5.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大,则其需求曲线( ) A.向左上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平行于横轴 D.平行于纵轴 6.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消费者主要是指( ) A.企业 B.政府 C.社会组织 D.个人和家庭 10.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某种商品的消费下降,则这种商品通常是( ) A.正常品 B.必需品 C.低档品 D.奢侈品 31.效用 32.消费者剩余 37.简述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则这两种商品是() A.替代品B.供给品 C.互补品D.普通品 3.某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组合位于预算约束线的左下方,表示该消费者() A.全部收入不足以支付全部消费支出B.全部收入全部用于支付消费支出 C.全部收入支付消费支出后尚有剩余D.消费支出未能满足其自己的需要 5.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则表明() A.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B.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C.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等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D.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增加的百分比 26.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通常表现出的社会心理特征主要有() A.虚荣心理B.从众心理

C.攀比心理D.消费流行 E.求廉动机 31.需求曲线 4.消费者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预算约束线的影响是( ) A.使预算约束线发生旋转 B.使预算约束线发生平移 C.使预算约束线斜率改变 D.使预算约束线保持不变 5.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 ) A.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B.收入对需求变化的反应程度 C.需求和收入的相关程度 D.需求和收入的相容性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 A.该商品的效用总量趋于递减 B.该商品的平均效用趋于递减 C.该商品的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D.该商品的总效用趋于递减 7.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是 ( ) A.财富效用 B.收入效应 C.替代效应 D.总效应 27.关于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同 B.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反 C.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同 D.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的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反 E.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1.替代品 32.实际利率 4.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 A.是指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范围 B.不取决于消费收入 C.不受商品价格影响 D.就是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5.商品的需求曲线是( ) A.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B.商品需求量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C.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D.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函数关系 6.商品的边际效用( ) A.是指一定量商品使消费者实现的满足程度 B.与商品数量无关 C.与商品价格有关 D.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增加

消费经济学1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 c A.生产消费 B.能源消费 C.生活消费 D.家庭消费 ?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 d A.消费资料 B.生产资料 C.消费条件 D.消费方式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 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 a 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 B.放纵人们多消费 C.增加所以消费品 D. 多发放工资 ?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他的基础理论是a A.有效需求理论 B.纯产品理论 C.技术分析理论 D.社会阶层理论 ?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c A.平行关系 B.并列关系 C.不是平行关系 D.无多大联系 ?消费经济学在(a )后,才逐步成熟 A.20世纪3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8世纪3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马克思论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所处的地位及其生产关系是 a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分配决定生产 D.交换决定生产 ?通过研究社会消费发展趋势,最早提出了社会消费水平会随技术进步而提高的经济 学家是 a ? A.马歇尔 B. 配第 C.魁奈 D.亚当?斯密 ?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a A.消费需求 B.心理需求 C.生产需求 D.精神需求 ?生产归根到底是要依( b )为转移 A.交换 B. 消费 C. 流通 D. 原料来源 ?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的 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 物质属性 D. 精神属性 ?消费经济学从宏观角度研究消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c ) A.典型案例法 B.定性分析法 C.总量分析法 D.定量分析法 在批判古典学派消费思想的基础上,科学论述消费及其与社会再生产关系的经济学家是( d ) A.配第 B.斯密 ? C.马尔萨斯 D.马克思 ?下列选项中,属于宏观消费问题的是( d )

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个总量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 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企业、单个行业、单个市场或单个消费者的经济活动。 ?宏观消费问题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 ?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微观消费与宏观消费的关系: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 目的。 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他的观点是主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其思想 后来被亚当斯密和大卫嘉图继承。 ?法国古典经济学魁奈和西斯蒙。魁奈是重农学派代表,西斯蒙是法国小资产阶级代表。 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 ?消费者,是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消费者行为的层次:1、消费者资源的初次分配选择;2、消费者资源的再分配;3、消费者的资源消 费—购买选择。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1、效用最大化原则;2、习惯性;3、不可逆性;4、示性;5、复杂性。 ?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基本准则。 ?效用,消费者通过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效用最大化,消费者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 ?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不可逆性,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 水平的影响。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第一章緖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一个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 B、统计资料 C、统计工作 D、统计方法 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只能有一个指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志 4、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 5、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 A、100个学生 B、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6、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7、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某工人月工资90元,则工资是( )。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变量值 9、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 A、该市每个职工 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 10、刘老师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质量指标 1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 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1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生的年龄 D、工业企业数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 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3.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用 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 计算全距(R)2)确定组距和组限。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位)同一现象的指标数值*100% 4)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与此有联系现象的指标数值6)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00% 7.简述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加权算术平 均数)(2)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位置平均数 8.误差主要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种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9.简述抽样推断的作用。1)抽样推断可以对某些必须了解其情况,但实际又不可能或没 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做研究。2)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时效,降低统计成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应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全面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质量检验和修正。4)抽样推断可以用于对工业生产中成批生产或大量连续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还可以利用抽样推断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判断真伪,决定取舍。 10.简述抽样推断的基本要求。1)无偏性。当样本指标的数学期望值等于估计值或推断值 的总体指标,则这个估计的总体指标称为无偏估计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估计没有随机性误差,而是指每次估计中没有系统偏差。2)一致性。它是指随着样本容量增大时,估计的总体指标越来越接近总体指标的实际值。3)有效性。它是指无偏性估计的总体指标中方差较小的估计量,即希望那个估计量的离差尽可能小。 11.简述抽样的组织形式。1)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不加任何分类,排队的 全及总体中,完全排除人们的主观意图,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2)类型抽样,也称分层抽样,他是统计分组与抽样推断原理的结合运用,即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主要标志进行分组,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这种方法适用于全及总体单位数较多,内部结构较复杂,且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情况。3)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这

价格与消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消费经济学》第二章第三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874702.html,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消费经济学》第二章第三节讲义 价格与消费 一、需求曲线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是不同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把苹果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对应起来列成的表叫需求表。 把苹果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描绘在坐标轴上,如图:用横轴(Q)表示对苹果的需求量,纵轴(P)表示苹果的价格。那么把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描绘在坐标图上,就得到了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也就是说,在其它条件不变下,需求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数学式: a 、 b 是常数,在a 、b 不变下,价格越大,需求量越小,价格越小,需求量越大。微观经济学把价格和需求量按反方向变化的趋势称为需求规律。 需求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但这一规律也有例外。 需求规律的例外情况 (1) 一些炫耀性的商品就不符合这种需求规律:炫耀性商品是用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商品。例如首饰、珠宝,这种商品只有在高价时才有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作用,所以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反而减小 (2) 吉芬商品。先讲Giffen Paradox (吉芬效应),吉芬:英国经济学家。在1845年英国爱尔兰发生了大灾荒,粮食歉收涨价,土豆也歉收涨价,穷人平时很少吃好的食物,土豆占他们消费支出的很大部分,土豆价格上涨使得人们的处境变得更坏,更吃不起好的食物了,为了生存,不得不大大节约其他方面的开支,减少肉、奶酪以及其他价格高的食品的消费,以增加土豆的消费,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增加。这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的情况,被称为“吉芬之迷”,这就是吉芬效应,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 通过书本的第20页的图2-2,我们可以看到当商品X 价格增加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会向左旋转。商品价格上升意味着个人为了增加一单位这种价格上升的商品就必须放弃更多的其他商品。新的替换关系会导致消费者减少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量,而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该商品,即随价格的上升,替代效应减少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理,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会鼓励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消费。 价格上升,预算约束线向左旋转,同时会缩小可选择商品组合的范围,尽管消费者的收入没有改变,但用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统计的概念以及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答: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 统计研究对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与变异性的特征。 2、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答:(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是总体单位。总体

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差别。 3、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答: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无法量化。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可以量化。 4、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答: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1)概念不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5、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

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间断统计的方式获得。 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 答: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1)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2)用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 (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7、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 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8、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答:凡是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都称为数量指标,用绝对数来表示;凡是反映现象相对水平和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都称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来表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统计研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统计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统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统计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存在决定意识,质与量辩证统一、对立统一、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等,对统计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重点谈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矛盾分析方法为基本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科学地界定了矛盾的概念: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我们把它称之为矛盾。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相互区别;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性质包括: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研究中,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正确对待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进行一切研究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其内在矛盾也是多方面的,且具有不同的性质。有的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阶级性,有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有的则属于敌我矛盾,而且它们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既承认矛盾分析法,并正确地运用它,才能使我们从社会经济复杂多样的现象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来,才能保证统计学的真正科学性。 统计研究的任务就是从调查得到的大量的、表面的、现象的事实材料中,逐步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常常是不一致而又有其内在关系的,如果现象材料把握得不准确,就必然影响事物本质的揭示。

消费经济学 知识点

第一章 1马克思关于“生产决定消费”的论述有哪些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生产的发展速度决定消费的提高速度,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结构,生产创造着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对消费对象的需要 2马克思关于“消费对生产具有积极的反作用”的论述有哪些?生产归根到底是要以消费为转移,要以消费为最终归宿的。消费不仅为生产过程提供生产者主体,还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创造出新的需要,并且消费作为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关系到社会产品的最终实现。3消费者行为的5个特征是什么效用最大化,习惯性,不可逆性,示范性,复杂性 第二章 1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的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2价格变动对预算约束的影响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预算线将朝着靠向原点的方向移动,表明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的数量相应减少。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预算线将朝着远离原点的方向移动,表明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的数量相应增加。 3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4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几何图形 5替代品指如果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及两者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6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减少,及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7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8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 9消费者剩余致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的收益 10联系实际,试述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因素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对消费决策有重要的影响,收入越高,对奢侈品的消费量也会越高。商品价格。由于商品的替代性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相近的替代品或者不消费该类产品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因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上都表现出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这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环境必然会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心理因素。受不同心理因素支配,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市场发育程度高,可以降低人们的购物成本,为消费支出的顺利实现提供便利,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 11社会阶层对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的消费阶层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因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上都表现出不同。一个社会的阶层构成将对宏观消费产生影响。比如,高收入的人具有较高的储蓄倾向,低收入的人则有较高的消费倾向。改变社会收入的分配状况,将会改变社会总的消费、储蓄倾向。在我国实行改革以后,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人们生活方式出现差异,社会阶层这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逐渐显现。较高的阶层的消费方式对较低的阶层的消费方式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可能造成社会上很普遍的消费攀比。比如社会由收入均等化向收入拉开差距过度时,人们在心理上很可能不适应这种变化,而通过消费的攀比达到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我们80年代耐用消费品的排浪式消费进行解释。12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有哪些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消费观念。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一般来说,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更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个人价值的实

统计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总论(16页)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规律的,虽然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从研究方法看,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学的方法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试验区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而且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从成果评价标准看,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和正确性;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是横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标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是对彩机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标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对每一台都进行观察和试验,只能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得到样本,并结合推断统计方法估计显像管的寿命。 7、社会经济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对。理论统计学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有边缘交叉和复合型学科的性质。 二、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工作, C. 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 统计方法 2、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 A. 产业分类, B. 职工人数, C. 劳动生产率, D. 所有制 3、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 A. 全国说有居民, B. 全国的住宅, C. 各省市自治区, D. 某一居民户 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B) A. 政治算数学派, B. 国势学派, C. 社会统计学派, D. 树立统计学派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汇总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population)nbsp;nbsp;指同质的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研究指标变量值的集合。总体通常限定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且为有限数量的观察单位,称为有限总体;有时总体是假设的,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观察 ? 总体(population)指同质的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研究指标变量值的集合。总体通常限定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且为有限数量的观察单位,称为有限总体;有时总体是假设的,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观察单位数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样本(sample)医学实践与研究中,要直接研究无限总体通常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有限总体,由于人力、物力、时间、条件等限制,要对其中每个观察单位进行研究或观察,有时也是不可能的,也不必要。而只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实测值构成样本,目的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特征。这种推断不要经过严谨的实验设计,以样本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为基础。样本的可靠性:主要是使样本中每一观察单位确属同质总体。样本的代表性:使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的实际情况,要求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目的是使每个观察单位被抽得的机会相等,避免主观取舍及偏性;还要保证足够的样本量,即保证足够的观察单位个数。? 参数(parameter)统计学上描述总体变量的特征称为参数。如总体均数、描述总体的中心位置或集中趋势;总体标准差、极差等描述总体的离散趋势等。?误差(error)泛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粗分为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与非随机误差(nonrandom error)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与非系统误差(nonsystematic error)两类。?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反复进行测量,虽极力控制或消除系统误差后,每次测量结果仍会出现一些随机变化即随机测量误差,以及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抽样误差。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在大量重复测量中,它可出现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但由于造成随机误差的影响因素太多、太复杂,以至无法掌握其具体规律。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有些随机误差可能会逐渐被认识而得以控制。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可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误差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例如,可能来自于受试者抽样不均匀,分配不随机,可能来自于不同实验者个人感觉或操作上的差异,可能来自于不标准的仪器,也可能来自于外环境非实验因素的不平衡等。因而应尽可能设法预见到各种系统误差的具体来源,力求通过周密的研究设计和严格的技术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非系统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研究者偶然的失误而造成的误差。例如,仪器失灵、超错数字、电错小数点、写错单位等,亦称为过失误差(gross error)。这类误差应当通过认真检查核对予以清除,否则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频率(relative frequency)一个随机试验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在重复进行试验时,个别结果看来是偶然发生的,但当重复试验次数相当大时,总有某种规律性出现。在重复多次后,出现某种结果的比例称之为频率。?概率(probability)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精编WORD版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 调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3.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 用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 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 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 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 列,计算全距(R) 2)确定组距和组限。 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

消费经济学第二章试卷

消费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与消费者的最大化目标相关的是() A.性别 B.年龄 C.收入 D.效用与偏好 2.预算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这位消费者() A.可能购买这两种商品的组合 B.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 C.低于一般消费的购买组合 D.最省钱组合 3.假设有两种商品X和Y,单价分别是150元和10元,小王的月收入为3000元,则他对这两种商品的预算约束线是( ) 4.小李的预算线如图2-2中AB所示,则图中表示他现在收入不能购买到得商品组合点是()A.C B.D C.E D.没有该点 5.图2-2中,小李现在收入水平能购买到得且收入尚有剩余的商品组合点是() A.C B.D C.E D.没有该点 6.图2-2中,小李用完所有收入恰好买到的商品组合点是() A.C B.D C.E D.没有该点 7.在图2-2中C点,为多得到1个单位的Y产品,小李必须放弃的X产品数量是( ) A.10单位 B.20单位 C.30单位 D.40单位 8.上题中所描述的现象称为() A.组合 B.替换 C.成本 D.代价 9.假设消费者收入为M,商品X的单价为P1,商品Y的单价为P2,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 ) A.P1/P2 B.P1+P2/M C.M/P1+P2 D.-P1/P2 10.用二维图形分析消费者预算约束时,横轴表示的一般是( ) A.重点分析的商品数量 B.不太重要的商品数量 C.其他所有商品数量 D.重点分析的商品价格 11.消费者预算约束集的特征是由()决定的。 A.商品组合特征 B.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C.消费者收入状况 D.商品价格 12.图2-2中,小李收入不变,Y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引起预算线的变动是( ) A.绕A点向右转动 B.平行向左下移动 C.绕A点向左转动 D.绕B点向右转动 13.图2-2中,两种商品价格不变,小李收入增加时引起预算线的变动是() A.绕B点向右转动B.平行向左下移动C.绕A点向右转动D.平行向右上移动 14.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最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现状 B.个人喜好 C.收入状况 D.商品供给 15.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影响取决于该种商品的( ) A.质量 B.供给情况 C.性质 D.价格 16.经济学中,用来表示两个经济变量变化关系的是() A.比例 B.弹性 C.相关性 D.变动系数 17.通常情况下,正常商品的需求量( ) A.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B.随收入的减少而增加 C.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D.不受收入变化的影响 18.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则该商品是() A.吉芬商品 B.生活必需品 C.奢侈品 D.替代品 19.图2-3的恩格尔曲线表示的是 A.吉芬商品 B.生活必需品 C.奢侈品 D.替代品 20.对低档商品来说,当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使其消费量()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BE)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 9、连续变量的数值(ACD)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

消费经济学第二章

第二章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一切经济活动都源于一种需要。社会需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需要,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需要中,消费需要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本章就从消费需要的内容与地位开始,进而分析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消费需要的地位及其分类 1.消费需要的地位 (1)消费需要是人们初始的、最基本的需要; 一切经济活动都源于一种需要。社会需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需要,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消费需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 在社会需要中,消费需要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消费需要是人们初始的需要,最基本的需要。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须有消费资料,必然产生消费需要。马克思说:“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⑤ 第二,消费需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从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联系来看,没有消费资料的生产,就不会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也就没有生产资料的发展。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1[1] 第三,消费需要直接体现社会生产目的。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摘录了穆勒关于消费和消费需要的观点:“‘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的、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非生产性消费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是通过消费得到的享受,……”。2[2] 2.消费需要的分类 (1)从消费需要的起源看,可以分为自然性消费需要和社会性消费需要; 马克思曾经把人们的需要区分为“社会制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根据这种区分原则,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人的需要应该包含自然性需要;其二,人的需要主要地表现为社会性需要。所谓自然性需要是指人们为维持机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本能需要,主要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等。而社会性需要则是指人们为了丰富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消费需要。 (2)从消费需要的对象看,可以分为物质需要与非物质需要,或者说物质需要与劳务(服务)需要,或者说物质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生态需要; 实物产品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产物,他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务产品主要是活劳动的产物,主要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体现的。我们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实物消费需要,而且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务消费需要。社会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