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解读(于永正)

(完整版)《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解读(于永正)

(完整版)《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解读(于永正)
(完整版)《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解读(于永正)

《杨氏之子》实录及解读(于永正)

执教/于永正评析/李兴举

【文本呈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背景:去年于老师曾给本班执教过一课《卜算子·咏梅》)

师:同学们,咱们是老朋友啦,五年级时我们一起学习过一课,你们还记得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谁来背一背?(指一名学生背《卜算子·咏梅》)

二、疏通课文

师:你们真不简单,这两首词我们学过一年多了,你们还记得这么清楚。

(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一文。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注视屏幕。)

今天这篇课文你发现与我们上次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一篇古文。

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

生:古文比现代文简洁。

生:像古诗一样凝练。

生:故事有趣,但不好读。

师:同学们,学好古文能增长很多知识。我们不但要把唐诗、宋词、元曲学好,还要学一些文言文。于老师小时候上学没学好古文,至今还感到遗憾。

【评析: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是于老师的教学艺术之一。他真诚感人的话语是那么打动人心,不仅是学生,就连听课老师也会产生学习的渴望。】

师:(于老师把目光转向大屏幕)谁愿意把大屏幕上的古文读一读?

(生纷纷举手,师指一生读。发现有一个地方断句含糊,又指一生读。第二个学生读得很好。)

同学们要注意啊,梁国是一个地方。(于老师一边读文,一边指导学生断句,反复示范文中人物对话。)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大声读。(生读完一句,于老师再指导,再示范,让这位学生读,直到读完。)很好,太棒了。完全正确。

再请一位同学读。“你读,要超过女同学啊。”(像指导女同学一样,再指导第一句。待读完一句,让全体同学一起读第一句。再让男同学接读。)

师:不错。请坐下。

再听我读一遍。现在你们都不要看书,看于老师的脸。(于老师一边读,一边通过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杨氏之子”。“子”是个小男孩,读的时候,心情是轻松的,是高兴的,要好玩。因为是小孩的事。(于老师又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

【评析: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任何好课都必须以此为基础。于老师的课之所以扎实,就是因为他真心为学生,切切实实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学习是一种乐趣。好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能激情激趣。】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个古人的话说成现代的话,把古文的意思用现代的话说一说。“梁国杨氏子九岁。”谁来说?说错了没关系。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有个男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你也真聪明!谁还愿意再说一遍?或者重复一遍,或者说得更好?

生:梁国有位姓杨的,他的儿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梁国这个地方有一户姓杨的人家,这个姓杨的人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了。——这个孩子姓什么?

生:(齐)杨——

师:要记住啊!他是杨家的后代,当然姓杨啦!咱们班有没有姓杨的?站起来。(两名学生站起来,于老

师拍着一位同学的肩头)哎哟!你们杨家的上辈、上上辈、上上上辈,(众笑)有一个男小孩,甚聪慧。这是值得骄傲的啊。你们也甚聪慧,是吧!(面向全体同学)这小孩姓什么来着?

生:杨——

师:记住了!我为什么反复问同学们小孩姓什么,有用意的,后面再讲的时候你们要注意啊。我还有一个字想给大家写一下。(于老师半蹲着向上伸着胳膊一边板书一边讲)“惠”,卧钩卧倒,要写好这个字,“心”字底要写大点。把手伸出来,再写一遍,大点啊!卧钩卧倒。两点要生动点。(于老师笑眯眯地晃动胳膊示意“心”的两点,众笑。)关键要写好心字底。

“惠”和“慧”在古代是一个意思。(板书“慧”)接着往下说。“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你说这句话的意思。

【评析:于老师始终不忘自己教的是一群孩子,所以总是不断鼓励学生,时而引导,时而讲解,时而感悟。谈笑风生,课堂充满情趣。】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父亲的儿子出来。

师:“乃”就是“就”。“父不在,乃呼儿出。”谁叫的?

生:孔君平。

师:孔君平叫的吗?

师: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这里省略了许多内容。我们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开门?

生:我觉得第一种可能是妈妈见孔先生来拜访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来的。

师:学一学。

生:嗯,这样吧,先生,要不你见见我家的孩子吧,我家的孩子也很聪明的。

师:(笑)噢,这是一种可能。妈妈还可能会说——哎!孩子,快出来!快出来!你孔叔叔来了,你先过来陪孔叔叔坐一坐。如果是佣人,譬如说,他一开门,一见孔先生忙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问:“哎!他小孩在家吗?我就喜欢那小孩。”“在在。哎!快出来!快出来!孔先生来了!”我们知道古文十分简练,像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叙述文字,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补充。

【评析:古文简洁,但不详细,有些地方还要靠推测。于老师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师:再往下说。“为设果,果有杨梅”。什么意思?谁能用现代的话说一说,请。

生:那个孩子给他端上来一盘杨梅。

师:有不同意见吗?你(指刚才发言的学生)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生:孩子为孔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

师:(问前一个发言的学生)你接受这个意见吗?

生:接受。他端来的水果不光有杨梅。

师:对,不是一种水果,有几种,其中有杨梅。

【评析:学生理解对了,于老师予以肯定;学生理解错了,于老师予以指正。反思我们的公开课,对学生的回答一度只许肯定不许否定,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

师:你看这个姓杨的小男孩为这个姓孔的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杨梅的“杨”字怎么写的?看清楚,怎么写的?木字旁。和杨氏的“杨”怎么样?

【评析:这是于老师第二次强调这个“杨”字了。用心良苦!】

生:一样。

师:孔君平跟他幽默一下。“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句话意思是什么?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我们家的果子。

师:“我们?”“君”是“我们”吗?“君”是什么意思?是客气。坐下思考,思考好再举手。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可是你家的果子啊!”

师:这是你家的果子,明白啦?这话听清楚啦?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几句,你来试试。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问——

师:不是问,是说。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上几句,我的意思谁明白啦?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杨梅和你一个姓,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明白了吗?你呀,姓杨;杨梅呢,它也姓杨。两个“杨”是一个字。看来,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喽。清楚了吗?往下说。“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禽,先讲禽。

生:禽是家养的一种动物。

师:这里的“禽”不是家禽,“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嘛。用今天的话来说——

生:最后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儿子听了这话回答说:“孔先生,您姓孔,孔雀也姓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师:“未闻”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听说过。

师:好的。既然读懂了,再朗读一遍吧。大声地读。(生读)

【评析: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让学生感受文意,老师在学生不懂的地方给予适时适当点拨、讲解,让学生在“跳一跳”中不断采摘到新鲜红艳的桃子,自然会兴高采烈。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读书,总能让学生在读中活跃起来,使“文意兼得”。】

三、背诵积累

师:看谁记忆力超常,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勇敢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总是你第一个举手。

生:我觉得我可能——

师:别“可能”,自信一点来。

(生背)

师:掌声。(全体鼓掌)

师:只错了一个字!不得了!握握手吧!(于老师和学生握手)

师:谁再来背一遍?(一生背)

师:一个字没错!掌声送给他。

(全体鼓掌)

师:叫什么名字?

生:李宇。

师:还有谁会背吗?(又指一生背)

师:太好了!掌声。(全体鼓掌)

师:大家一齐来背。(生一起背)

【评析:短小的课文,于老师都是力求使全班同学达到会背的;长些的课文,也一定要让学生读熟。把课文读熟,熟读成诵,才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我们许多老师把握不住读到什么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显得很匆忙。于老师的课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四、品读文本

师:现在于老师提一个问题:你从哪儿看出这小孩“甚聪惠”?(板书:聪惠)

师:先告诉于老师“聪惠”是什么意思?

生:聪明。你说了,“惠”就是“慧”的意思。

师:是的,“惠”是个通假字,它和“慧”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慧”呢?这个“惠”的意思多啦,仁爱,善良,温顺,好处,等等。眼睛看着它,再看杨氏之子的表现,你们觉得这个小男孩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个杨氏之子不但很聪明,而且很乖。

师:好一个乖孩子!一个懂事的孩子!你讲得多明白!小孩又聪明又乖,明白啦?

生:(齐)明白了。

师:先看他聪明在哪儿?默读思考。(生默读)

师:知道了吧?请后面的那个同学说。

生:他聪明在反应很快,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他马上想到了孔君平他的姓和孔雀这个动物,马上就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反应快”,是不是啊?

生:(一齐)是——

师:反应快,而且立即就进行“反击”。这叫什么?

生:会说。

师:他的聪明还表现在哪里?

生:还会听。

师:嗯,还会听。(板书:会听反应快会说)他是怎么会听的?从哪儿看出他是会听的?(较长时间的等待)

【评析:教学节奏的快慢是由教学内容的难易、轻重决定的,需要涵泳、意会的地方,不要那么匆忙。热闹、活跃并不适应深思琢磨。于老师既善于备课时对教学节奏进行预先设计,又善于在教学进行中即时变化。因此,他的课总让人感到自然、清新、朴实。他是为学生服务的,他是配合学生的。】

生:在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的时候,换了别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果子吗?这有什么可说的。可是他却从中听出了另有意思。

师:说出来。

生:听出了孔君平是拿他的姓及杨梅的“杨”跟他开玩笑的。

师:拿他的姓和杨梅的“杨”字跟他开玩笑。你姓杨,杨梅也“姓”杨,这么说杨梅就是你们家的果子了!真会听!他听出了话里有话。能听出话中话的人是会听的。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你们看聪明不聪明?紧接着回应一句——,再把下一句读一读,齐读,未闻——

生:(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小孩的确是聪明过人,——会听,反应快,会说。下面老师想问一下,他乖在哪儿呢?

生:“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他很乖,很懂事,有教养。

师:他乖在什么地方,说清楚。

生:他很会招待客人。

师:以礼待人啊!非常热情,非常好客,非常大方,不只端一种杨梅果,而是拿出好多水果装在一个大盘子端出来了。热情吗?

生:热——情——

师:大方吗?

生:大——方——

师:懂礼不?

生:懂——礼——

师:还从哪里能看出这个小孩乖,有教养?这一点很难看出来,(生思考,师期待着)看出来了我一定给他掌声。

【评析:叶老说:“阅读阅读,总得读。”放慢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读书思考。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很难从语言文字中读出“乖”在何处;反之,一旦读懂了“乖”在何处,对“甚聪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阅读能力不是讲出来的,是自己读出来的。】

生:从第二句“乃呼儿出”。他看到父亲不在家,有人来了,自己出来招待客人。

师:嗯——年纪不大,很懂事。还从哪儿看出他乖?请说。

生:最后一句,他非常聪明,听出孔先生话里有话,如果他不懂礼貌,他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师:嗯,那他怎么说的?

生:他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从哪个词中看出他乖。

生:从“未闻”。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要是不乖的话,他就直接说:“那孔雀也是‘姓’孔的,它也就是你家的鸟儿了!”加上“未闻”就有礼貌。

师:他如果不礼貌,对孔君平不尊重的话呢,就会说:“如此说来,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儿啦!”是不是?他表达的时候拐了个小弯——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儿啊!很巧妙地“回击”了他。加上“未闻”多么得体呀!多么尊重长辈呀!乖不乖?

生:乖——

师:聪惠不聪惠?

生:聪惠——

师:读书要读出里面的味道来。不要放走关键的字啊!抓住它,思考它,你的收获就很大。要好好读书,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走进课堂。读出味道来,才能体会出读书的乐趣。

【评析:于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读书方法。品,才能品出味道来,会品味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于老师常说,老师要在研读文本上下工夫;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于老师的课之所以有味道,就是因为他“钻出味儿”来了。】

师:让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学生再次读全文)

五、读写结合

师: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写的。有人考证说,杨氏之子叫杨修,但不是三国时期的那个杨修。这是一家之言。

这个杨修也聪明过人啊。《杨氏之子》是记叙文,下面于老师请后面三排同学——一、二、三,把第一句话,改写成一段话。杨修九岁了,他长得什么模样?想象一下?外貌、穿戴,都写下来好不好?当中的一、二排同学,从“孔君平诣其父”到“果有杨梅”,写一段话。杨修家是大户人家,谁来招待,谁来开门呢?小孩子出来是谁叫出来的?小孩出来以后,会怎么样跟孔君平见面?发挥想象。这个是重点。前一排,从“孔指以示儿曰”到结束,小杨修拿出水果以后,他们怎么说的,不会只说两句话,要展开想象,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利用5分钟时间构思一下,写一段话,发挥想象力,来个“故事新编”(板书:故事新编)加油吧!快写吧!

【评析:于老师这一课,没有停留在让学生理解课文、背诵课文上,而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想象以语言文字的形式物化出来。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再经意识加工,语言文字就不再是静态的铅痕,而是动态的形象,学生也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做,既注重了积累感悟,又注重了实践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生写文,师巡视,辅导。)

师:最后2分钟,抓紧时间进行修改。写好了,朗读一遍,声音放开。

先请写外貌的这一排读。请你站起来,选一个同学读。

生:嗯——我选赵晴!

师:哪位?(指以示师)

师:噢!有请!过来!你肯定是尖子生对不对?“赵氏之子”啊!(众笑)

生:(读)古时候,梁国有家姓杨的人家。这家有个儿子,九岁了,叫杨修。杨修非常聪明乖巧,长得也十分可爱。他双眼皮,大眼睛,水灵灵的眸子,晶莹闪亮。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尽往人心里说话;他对人总那么有礼貌,非常讨人喜欢。

师:把杨修的特点写出来了,尤其是他的嘴和眼睛,描写得很生动,我读了都有点爱不释手了。请回。第二段老师要请——请你来读吧!

生:(读)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到他家。孔先生扣响了红漆大门的门环,杨家的男佣前来开门。

师:红漆大门?改成黑漆大门成不成?红漆大门那是皇宫啊!(生笑)

生:(读)扣响了黑漆大门的门环。男佣前来开门,听说孔先生是来拜访杨老爷的,就说:“孔先生啊,实在对不起,老爷他出门未归,不过杨公子倒是在家。”

师:很好!语气多自然啊!写得多通顺啊,描写得多生动啊!往下听!

生:(读)您好几年没见他了,他都九岁了。

师:改成好久不见吧!不要那么长的时间。

生:(读)您好久都没见到他了,他现在九岁了,长得眉清目秀的,要不您见见他吧!

师:“要不”,是和人家商量一下,父亲不在见儿子也行啊!他写得多得体呀!

生:(读)“好吧!”孔先生答应了,男佣忙叫出杨修。只见,杨修浓眉大眼,文质彬彬,孔先生心里可高兴了。忙走进客厅和孩子说话。杨修端出一个果盘放在桌上说:“孔叔叔好!您尝尝这果子吧!挺新鲜的!”孔先生看了看,盘中有西瓜、樱桃,还有几颗大杨梅,鲜鲜亮亮,看起来很好吃。

师:这个樱桃——一定是晚熟的吧!

(生笑)写得好不好?!

生(齐笑):好!

师:(于老师拿过作文本端详着)写得很精彩!字也写得很好,字如其人,很清秀,很美观,于老师都有些爱不释手,但还是要还给人家!(生笑。于老师把作文本还给该生。)

【评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当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应当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于老师的课堂,时而平静如水,时而跌宕起伏,不乏谈笑风生,亦有凝重沉思,学生的情感在顿悟、诙谐、幽默、风趣中不断丰富,语文课成了享受。正如于老师所说:“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

这一排谁来读?——好,你来!

生:(读)孔君平指着杨梅笑着说……

师:哎,这里描写得很好呀!“是笑着说”!

生:(读)这果子叫杨梅,那一定是你们家的果子。既然是你们家的果子,我还敢吃吗?杨修听了孔先生的话,知道了孔先生的意思,答道:“有一种鸟儿叫孔雀,我可没听说过那是您家的鸟儿呀!”孔君平高兴地说:“你如此会说,真乃神童也!”杨修说:“叔叔过奖了!休怪侄儿无礼!”

师:同学们,你们真不简单,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就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太棒了。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章都很有趣,你们要多读。愿读吗?

生:(齐)愿——意——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课后修改一下自己写的短文。(下课)

【评析:于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写结合。听了于老师的课,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于永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让学生读中感悟,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是“真实、朴实、扎实”。于老师教古文,先让学生初知大意,然后背诵,再品读,这也值得借鉴。】

【附:学生作文】

杨氏之子

古时候,梁国有一户姓杨的富贵人家,他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叫杨修。杨修是一位天才,不仅非常聪明,而且乖巧,长得十分可爱。瞧,一双机灵的眼睛,放出智慧的光芒,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说出的话比蜜还甜,再加上他整洁的服饰,堂堂的相貌,真是人见人爱。

有一天,杨修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访父亲,正好父亲有事出门不在家,为了不让孔先生失望而归,母亲把杨修叫出来陪孔先生说话。杨修来到客厅,见到孔先生忙施礼问候,又端来水果招待。这是一个大果盘,里面放着黄澄澄的沙果、黄里透红的杏儿,还有几颗鲜红的杨梅。他热情地说:“孔叔叔,天气炎热,您吃点水果吧!”孔先生早就听说杨修聪明伶俐,反应机敏,能言善变,有心试试他,看着果盘,一边说着好好好,一边禁不住露出微笑。

孔先生指着杨梅笑着对杨修说:“嗯?小家伙!你姓杨,杨梅也‘姓’杨,这是你家的果子,我还能吃吗?”杨修听了孔先生的话,知道他话里有话,是故意拿他的姓开玩笑。心想:常听父亲说孔先生才高八斗,远近闻名,是了不得的人物。于是略一沉思,喜上眉梢。

杨修听了,眼睛嘀溜转了一圈,便笑着说:“您姓孔,这孔雀也姓孔,但是,我却从没听说过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呀?”“哈哈哈……”孔君平开怀大笑起来,对杨修说:“赶明儿上我家看孔雀去!你真聪明哪!”杨修也笑嘻嘻地说:“好,改日我一定带着杨梅登门拜访。”二人又大笑起来。

【文本解读】

简简单单教《杨氏之子》

于永正

课文很简单,简单到只有55个字;情节更简单,简单到只三两句话就能把“故事”讲完,是典型的“微型小说”。虽是古文,但好懂。

最难懂的是一个“诣”字。虽然课文下面作了注释——诣,拜访,但我不放心,于是查词典。一查,更清楚了:诣,多指拜访尊敬的人或长辈。可见这个“杨氏”非同一般,而是孔君平尊敬的一个人。而且,杨、孔两家过从甚密,不然怎么会“乃呼儿出”?这个小孩怎么会知道来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为孔君平是以杨梅取笑杨氏子,而是开个玩笑,用另外一些学生的话来讲,就是“考考”他,看他是不是“甚聪惠”。

杨氏子聪惠在哪里?一、会听——能听出孔君平的“话中话”,孔是拿他的姓开玩笑的。孔君平的言外之意是:你姓杨,“杨梅”也“姓”杨,看来杨梅就是你家的水果喽!二、反应快——对方话音未落,他就反应过来,“应声答曰”,予以“回敬”。三、“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您用我的姓开玩笑,我也用您的姓做文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惠”是个通假字,作“慧”讲。但当我们的目光盯住“聪惠”的时候,“惠”是否还有点另外的意思?比如仁爱,善良,温和,有礼……?不管怎么说,这个小男孩很有教养。

何以见得?

“为设果,果有杨梅。”是一种水果吗?不是,至少两种。于是我从中读出了热情、大方。这个小孩懂得待客之道。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一个“未闻”中,我读出了小孩的说话得体、懂礼貌。这样回答,既“回敬”了孔君平,又不失礼节!多么有教养的孩子呀!

对文本有了这样的解读,我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阅读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重走自己走过的阅读之路。老师只是个向导。老师钻进去,走出来,再引导学生钻进去,走出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

学生粗知大意后,便背诵。熟读成诵更要紧。

然后就是写——来个“故事新编”。这个“新编”近乎创作,是创造性地“编”。

教学实践证明,这个设计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不错。

“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我很赞成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的这个观点。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语文教学,一手抓读,一手抓写,如此而已。

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清·颜元语)这话我是牢牢地记住了的。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武凤霞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生(沉思后,有同学举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师: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

生:老师说的话比较简练,我们平时说的话要复杂一些。

生: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我们现在不这样说。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生: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温故而知新。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二、一读(读正确)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

生:1.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觉不怎么好读。2.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

师:说说哪个句子你不知道怎么读?

生:“孔指以示儿曰”这个句子我读不好。

师:谁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生尝试,但读得都不大正确。)

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孔/指以/示儿/曰。(生自由读,齐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谁来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两位学生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两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得不一样??

生:“为设果”中的“为”,李同学读的是第四声,而张同学读的是第二声。

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为设果”就是孩子给孔君平摆上水果。

师:“为”在做“给”的时候读第四声。还有一个字音他们读得也不一样。

生(踊跃):“儿应声答曰”中的“应”,他们一个读第一声,一个读第四声。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师:“儿应声答曰”形容孩子回答速度很快。现在我们还经常这样用。

三、二读(读明白)

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

生:我读懂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

师:非常──聪明,这句话中没有这两个词啊。

生(齐举手):“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聪惠”的意思是“聪明”。“惠”古代通“慧”。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这里的“惠”是个生字,你会写么?(生上台演板,写得很正确)

生:我看下面注释知道了“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拜见”。

师:好啊,看注释是理解古文最简便的方法之一!“诣”也是个生字,相信每个同学都会写,在本子上写一个,互相检查检查。

生:我读懂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师:夫子在这里指谁?(生:指孔君平)

师:把孔君平称为夫子,那──夫子就是指孔君平吗?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张君平、李君平,还能称夫子么?(生:能)

师(依然作思考状):如果来的是阿姨呢?

生(略略思考):不能,因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

师(追问):如果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呢?

生(迟疑不敢作答):不行,因为夫子好像指的是大人。

师: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

师:如果来的是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老农,我们可以称他为夫子么?(生不语)

师:我们来推测一下孔君平的身份。你认为,他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相信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

生:他应该是一个富人,从图中我们看到他穿的衣服很华贵。

生:他应该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看到杨梅就把杨氏子的姓联系起来,而且还说这个孩子是“君”。这是对人的尊称,能对一个小孩说“君”的,一定是一个有涵养的人。

生: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写士大夫阶层的事情。

师:是啊,士大夫阶层都是为官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么他们的朋友也一定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可以称为夫子。再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生齐: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么?

生:杨氏是一个人的名字么?

师: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沉默,继而又摇头。)

师:这里的杨是人的姓,而“氏”有两个意思。(师出示)(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妇女。

师:读一读,在这个句子中,你该选择哪一种意思呢?

生:选择第一种。

生:为什么“父不在,乃呼儿出”?这个孩子才九岁,怎么能照顾客人呢?怎么不叫他的妈妈出来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解答?

生:因为他妈妈和他爸爸一起出去了,都不在家。

师:同学们推测了很多种孩子出面招待客人的原因。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来招待客人。母亲呢?只能呆

在后堂,只有丈夫、孩子请她出来见客人的时候她才能出来。(学生惊讶,然后又问了几个字的意思,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师:既然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自由说)

四、三读(品味语言的精妙)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们知道是哪两句么?

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很精妙,一般人说不出来。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但是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

生:杨氏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所以,孔君平就和孩子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就好像说杨梅是杨氏子的弟弟一样。

生:杨氏之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连起来说。

师:对呀,这在兵法上就叫以其人之道──(生齐:还治其人之身。)

师:所以,课文中这样称赞这个孩子──(生齐:甚聪惠。)

五、四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有的还摇头晃脑,很可爱)

师:如果配上音乐,那种感觉会更美。先听一遍,想想该从哪个地方开始你的朗读。

师:再听一遍,然后自己试着跟着音乐朗读。

师:谁愿意配乐读给大家听?

(生踊跃举手,一生读,虽然与音乐还不怎么吻合,但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一生站起来要求朗读课文,在音乐中读得很投入、很美。全班掌声)

师:读得真好!这个小故事简单、有趣,我相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学生情绪很高,还没等教师把要求说完,琅琅的背诵声已经响起。)

六、五读(理解中学习运用)

师: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出“诣”“乃”“儿”“曰”“氏”“之”“其”几个字。)

师:这些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相信你们也很想试着用一用。看这几句话:(教师出示)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学生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着说说。

生:我说第一句,这是君家猫。(生笑,一生举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这乃君家猫。

师(赞许):其实,“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你”也常常用“尔”来替代。(板书“此”“尔”)所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踊跃):此乃君(尔)家猫。

师:第二句呢?

生:我班张月甚聪慧。

师:“我”在古文中还有一种说法,有人知道么?(生摇头)“我”在古文中通常称“吾”。(板书“吾”)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成──

生(齐):吾班张月甚聪慧。

师:第三句好像要有点难度哦!

生:一生曰:李娟,君家在哪里?

师:“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如果换成这两个词,这句话又该怎么说呢?

生:一生曰:李娟,尔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

师:如果把“一个学生说”改为“一个孩子问”呢?(生自由回答:一儿曰)

师(赞赏):学得不仅牢固,而且灵活。真好!同学们,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课后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古文读一读,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反思】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于对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在初、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学习困难。我想,这除了跟文言文难度的确加大有关之外,应该也与小学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的教法有一定关系。

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开始为原则,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为目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在从课前谈话到课后拓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课前谈话时我从学生积累的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熟悉句子的意思,在不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在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文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最重要或者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二读(读明白)──三读(品味语言)──四读(读出味道)──五读(学习运用)”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这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教学始终处于移步换景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思维疲劳,时刻感受到“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采用自主思考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教师讲解,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零起步,讲解是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很好手段。讲解在这几处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不知道“孔指以示儿曰”一句话如何读正确的时候,我直接教他们读;学生提出了“管家怎么不叫他的妈妈,而叫个小孩子出来呢”的问题时,我没有走自主体验的过场,直接讲解里面蕴含的文化渊源;“反译”环节,在学生翻译不到位时,我更是直接告诉学生:“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

整节课,学生既有尝试练习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乐,还有从教师讲解中收获新知的惊讶。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我的是一种叫幸福的体验。

祖父的园子于永正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师:请问你们是几班的? 生:八班 师:八班,很厉害了。我们五年级一共几个班? 生:八个班。 师:还有没有比五年级班多的年级,四年级几个班? 生:不知道。 师:三年级几个班? 生:六个班。 师:六个班已经很多了。我再问一问,今天有没有混进来的,比如哪位老师的孩子,今天于老师讲课,你跟着去听听吧。 生:没有。 师:没有啊,有也没关系,有的话,我们也欢迎他。现在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好,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问个好,搞这么复杂。老师您好,说老师好就可以了。上午问好,可以说老师早。说话越简洁越好。再来一次。 生:老师好。 师:嗯,这次好多了,记住,说话越简洁越好。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边写课题,便讲解这个“我”和“和”的注意笔画,“和”的“口”要上宽下窄。(舞台上的黑板颤巍巍的,于老师说:“这个黑板对我是严峻的挑战”,72岁高龄,膝关节严重钙化的他依然忍着剧痛扎着马步写板书。) 2.齐读课题,谈预习

师:预习过了,生词肯定不用检查了。你们老师肯定比我着急,一定要读好,好好表现,是不是这么说的? 生:是。 师:课文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四遍 师:读三遍就行,如果没有时间,读一遍也行,但一定要预习。 二、朗读——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引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同学们朗读课文。看清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一定要看清看全,从头读到尾,看你能记住什么。 生自由读书。读书过程中,师表扬两名同学边读书边做记号。 2. 读书反馈,说说祖父园子里有什么 师:当你一眼看到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看谁看得准、看得清、记得多。 有的同学打开书再找,老师说:不准再看书。 生:蜻蜓、蚂蚱、蜜蜂 师:他记住了三种动物,很好。 生:蜻蜓、蚂蚱、蜜蜂、蝴蝶 师:多了蝴蝶,重复的不说。 生:小白菜、黄瓜…… 师:他记得比你多,他记忆力比你好,承认吗?读书要用心记,看过的东西要记住。读书不记等于没读。 生:韭菜、谷子…… 师:谷子就是——谷穗脱皮留下的粒,也就是带皮的小米。还有什么? 生:花、鸟 生:倭瓜

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以读为本平等对话真切感人 ——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笔者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受益匪浅。于老师以真诚的爱,真挚的情,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诠释《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使笔者对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一、导入新课,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广泛阅读、搜集信息的能力。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边板书边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每个字的写法,学生书空),请读课题,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生:周晔。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读书都留下了痕迹吗?(检查同学们的书本,表扬了在书上做记号的同学,并就做规范记号提出自己的意见。) 师: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生:侄女。 师:周晔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生:弟弟。 师:鲁迅先生原名叫什么?生:周树人。 师:他的两个弟弟叫什么?生:周作人,周建人。 师: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预习,生字能掌握吗?能读准生字,是很重要的事。 于老师一开始就出示所学课文,简练明白,并且把认真、规范地书写汉字,准确、规范地朗读等基本要求突出来,引起注意。有关作者的对话,既是对“伯父”一词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善于搜集信息,养成良好的预习、读书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师:请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读课文,在你认为不认得的字、不懂得的词句、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下面做上记号。(学生齐读。) 师:请各人读各人的,放开声读。(学生自由、自主读,边读边做记号。老师巡视,收集学生划出的词句,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追悼囫囵吞枣“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于永正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于永正 教育案例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记者感悟] 这个教学片段受到了华东师大李伯棠教授的高度称赞,已经成为于老师教学中的经典片段。笔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富有情趣!于老师匠心独运,一会儿变成妈妈,一会儿变成哥哥,一会儿又变成奶奶,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教学环节通过角色换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尤其是能过耳朵有点聋的奶奶,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肯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情趣犹如教学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享受。

说说,画画,写写——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作文教学实录(一)

说说,画画,写写——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作文教学实录(一)第一节 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 生:三(1)班。 师:噢,是三(1)班。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您姓于。 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 生:徐州。 师:江苏徐州。你们到过徐州吗? 生:没有。 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 生:介绍过。 师:说我什么了? 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众笑) 师:你信吗? 生:信。(众笑) 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生:潘老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 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 生:是。 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 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 生:真信。 师:有没有不信的? 生:没有。 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 生:没有。 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 生:虚。 师:眼见呢? 生:为实。 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 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 生:我信得过潘老师。(众笑) 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没有。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 生:行。 师:现在上课。(师生问好) [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 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这办法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 生:行。 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钟灵。有叫王钟灵的吗? 生:有。 师:(在黑板上写名字)是这个“钟”吗?

课堂教学风格

名师教学风格荟萃 一、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1、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 2、李吉林,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 3、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 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名言:“认真 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代表课例有《草》、《梅兰芳学艺》等。 4、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首创情智语文教学,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 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孙 双金的语文课在小语界的影响很大一一《我的战友邱少云》曾以壮美之情打动无数人的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于永正教学实录(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板书课题)[学生看老师板书同时书空]“迅”要注意笔顺。读一读。(生读课题) [在于老师的教学开始,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板书的时候,老师请学生注意观察,同时对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示学生书写中的注意事项。不要小瞧了这简单的一句话,课堂上老师的书写是很少的,抓住这极少的而又是必须去做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规范学生的书写,体现了课堂上无处不在的教育契机,也体现了教师对写字的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识字是识字,写字是写字,好象不这样做就不实在,就会识不好写不准似的,结果占用大量的时间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注意这一点点上滴滴的零散时间,并注意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机会点拨提示,可能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指导识写的目的。] 师:大家对鲁迅比较熟悉。好好预习了没有?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就知道了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一读课题就知道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师:对,因为她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作者周烨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我再问大家,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是鲁迅先生的兄弟。 师:说具体点,是兄还是弟? 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生活常识] 师:周烨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弟弟。鲁迅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周建人,周建人就是周烨的父亲,还有一个叫周作人。[文学常识] 师: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仔仔细细读一遍,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它读准,把它记住,同时还要求大家,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书的同时,老师板书以下内容:追悼吊唁爱抚呻吟囫囵吞枣饱经风霜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注意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课文,一定要有认真读书,完整地阅读课文的过程。这个时间要给充分。另外,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书写到黑板上,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板书的基本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的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这也是一种教学机智。] 师:好,读完的举手。还有没读完的,一定要读完。继续读。 师:我根据同学们画的写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没有写,这些词的意思,还有这些话的意思,只要我们好好读书,好好思考,它的意思不难理解。下面拿起书来,我们一段一段读。谁能站起来把第一段读一读?好请你读。 [一段一段地读书,这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我们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大概让学

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_教案教

xx教学实录——《xx》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xx。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xx,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xx——****,就可以叫他****。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xx。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xx”上面是个“xx毛”的“xx”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

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有感 记得还是很多年前,同事外出带回了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教海漫记》,我借来看看。一翻开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并在几天内就把读完全书。后来参加名师在农大千课万人观摩现场,在会场门口购得这本书,并请于老师亲笔签名。 “它是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它将领你走上讲台,教你辅导孩子,助你成为名师!”封面上的几句话,映衬着满天的朝霞,扬帆的船只,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希望。整本书按“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它篇”分为四个版块,共70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不是很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的中心,也就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文章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在讲故事。”于老师以这种“人性化”的方式讲述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育的感悟,让高深的理论变成了亲切的文字,处处折射出理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本书是于永正老师数十年教育实践的经验集萃,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其中蕴含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值得认真研读。 启示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贯穿本书的70篇文章中的,也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老师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要学会宽容”“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忍耐?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于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当然也是五彩缤纷的,做老师要学会宽容。 他说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年刚接新班,前任班主任告诉于老师,这个班部队子女多,不好教。第一节课一跨进教室,班长刚喊“起立”,站在第一排的一位黑脸男孩便“嘭”的一声站起来,右手朝前上方一举的同时,吼了一声“哈依”!全班震惊,看来是给新老师来下马威。于老师送给全班同学一个笑,示意其他学生坐下,微笑着走到这位黑黝黝、个子不高的学生跟前:“你是从哪儿来的?”这下,那学生不安起来,感到手足无措。“说你是德国留学生吧,可嘴里说的

品读名师课堂,做学习型教师——读《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有感

品读名师课堂,做学习型教师——读《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有感 有幸得教研员赵老师指点走向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品读名师,超越自我。于是在网上买了这本《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品读研究。 ;;;这本书囊括了28篇精彩课堂实录,可谓篇篇经典,课后又附加名师的精彩点评,这样的课堂令我惊异名师的教学艺术,让我不觉陶醉其中。一篇篇精彩的课堂实录,一个个衔接自然的环节,一句句有启发引导的话语,一遍又一遍精彩的朗读,一个个有章有法的汉字书写指导,甚至一个简单的习作练习,所有这样的一切,真正诠释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看似一个个简单的教学流程,但我们却模仿不得,也远远达不到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效果。和于老师相比,我们的课堂一直有太多束缚,还未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总怕学生跳出自己的预设,因此往往多加干涉,可也难有多么新奇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阅读这本书,我给自己设立一个阅读计划:不求过多地看,不求看了多少遍,只求每天认真细读一篇教学实录,仅此而已。下面将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一、初识于永正老师 ;;;向名师学习,还是先了解这个人。第一次真正深入了解于老师,我想还是因为教研员赵老师推荐看于老师著作开始的。看了这本书前言“人生留痕”,从他的经历中,我觉得他是这样的人: ;1.一个狂热追逐梦想的人 ;;;喜欢画画,他就天昏地暗、废寝忘食地画,总是期待着当画家。后来在恩师李晓旭老师的激励下就想当作家,就孜孜不倦地读书,苦思冥想地写作。喜欢唱戏拉琴,即使去京剧团应试没考上,却依旧坚持唱戏拉琴。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狂热追逐梦想的人,对于喜欢的从来都没有放弃。可是,身在一线的我们,又有多少人拥有这样的狂热与执着?我们需要反思,需要改进。 ;;2.一个具备良好习惯的人。 说于老师有几大好习惯:读得习惯,看和听习惯,观察思考的习惯,操笔为文的习惯。其实,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对读与写的坚持。他说道:“读与写是我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对啊,读与写的习惯成就了他的人生,他的事业。反思自己,离名师真是差的太远,一个月下来才写几篇文章?哎,相比之下,真是汗颜啊!还是应该勤奋些,多写点教育中的所思所想。正如于

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语文建设2012.12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 ——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1962年,于永正老师踏上小学老师岗位,到2012年,从教整整50周年。于老师跟一般的语文老师不太一样,他教语文,却提倡学生人人学一样乐器;教语文,却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教语文,却很少分析课文而是跟学生一起写、一起说、一起读。于老师还爱唱京剧,写得好书法,写得好文章。有时候,他说自己教的不是语文,而是孩子;有时候,他说自己至今还是像孩子般好奇、贪玩;有时候,他说自己教了五十年书才知道该怎么教。以上种种,可以归结为于老师对语文的理解:“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亦可以为于老师的如下课堂教学理念做一些注解“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这应是做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吧。这样说,于老师大概要反对的,他会说:“没有什么,我只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至今,“于永正”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简单、扎实的教学风格的象征,是细心、耐心的教学方法的象征,更是把孩子当成孩子、把语文当成人生之根的教学思想的象征。在于老师从教50周年之际,本刊采访到他,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不简单的语文老师。

语文最有情 李节(以下简称“李”)在庆祝您从教五十周年的研讨会上,您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您说:“教了五十年书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于永正(以下简称“于”):类似的话,李吉林老师也说过。她自己说是“长大的儿童”,我还说过“要蹲下来看学生”的话。这都是形象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要与儿童相似。比如说吧,为一年级的小朋友朗读《乌鸦喝水》,就不能用“大人腔”,无论是语气还是表情,都要活泼些、生动些,就像当年孙敬修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一样。如果适当加些手势之类的体态语,小朋友会更喜欢,更容易进入文本。五十年前我这样读,五十年后还这样读,而且比年轻时读得更认真、更生动。小朋友听了,不但乐了,而且会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来,眉飞色舞地读起来。 童心不泯,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一次我们带学生春游,来到湖边,学生要求划船,班主任不答应,怕出危险。我说:“有工作人员和我们在呢!怕这怕那,什么都办不成呀!要理解学生——划!”学生欢呼雀跃。 最近我重读萧红写的《祖父的园子》,被深深地触动了。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不要把学生“看”死了,“管”死了!给他们留出自主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玩,允许他们调皮!当老师的,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呀!

于永正三年级写人的作文课堂实录

第一节 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 生:三(1)班。 师:噢,是三(1)班。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您姓于。 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 生:徐州。 师:江苏徐州。你们到过徐州吗? 生:没有。 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 生:介绍过。 师:说我什么了? 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众笑) 师:你信吗? 生:信。(众笑) 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生:潘教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 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 生:是。 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 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 生:真信。 师:有没有不信的? 生:没有。 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 生:没有。 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 生:为虚。 师:眼见呢? 生:为实。 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 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 生:我信得过潘老师。(众笑) 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没有。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 生:行。 师:现在上课。(师生问好)

[评: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 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这办法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 生:行。 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钟灵。——有叫王钟灵的吗? 生:有。 师:(在黑板上写名字)是这个“钟”吗? 生:是。 师:还有一位同学叫吴立彤。—有吴立彤的吧? 生:有。(于老师在黑板上写“吴立彤”) 师:是不是口天吴?我写得对吗? 生:对。 师:我听说咱们班王钟灵朗读好,作文写得好,于老师从小就喜欢朗读,喜欢写作文,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学生。我还听说吴立彤同学能歌善舞,嗓子特别好,唱歌像百灵鸟叫似的,于老师从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所以我想和他们交朋友。咱们班有喜欢画画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画。再请一位,请过来。你愿画谁? 生:画王钟灵。 师:那么你(指另一位学生)就画吴立彤。你们画得像,老师会一眼看出哪是王钟灵,哪是吴立彤。其他小朋友说。哪位先说? 生: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 师: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男的女的? 生:王钟灵是男同学。他留着一个小平头。 师:小平头?胖乎乎的、黑乎乎……(老师在寻找)还有什么特点? 生:眼睛蛮大的。 师:大眼睛。 生:他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 师:红色的衣服?裤子也是红色的吗?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于永正_教案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于永正 课前花絮。 师:同学们好! 生:于老师好! 师:怎么知道我姓于的? 生:老师说的。 师:说我姓于。老师还告诉你们什么? 生:你叫于永正。 生: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 师:全国特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众笑)还讲什么? 生:你上课时对待学生很平等。 师(笑):说的好话真不少。 生:你当学生是自己的朋友。 生:你跑过许多省市。 师:跑过,用腿跑。(做奔跑状)(众笑)到过,跑过也行,快就用跑,跑过许多省市。 生:你是一位中年男性。(笑声。) 师:中年男性,不是女性。是男是女? (众笑。) 师:你们老师贵姓? 生:邱老师。 师:当你一见到我的时候,对你们老师说的话产生怀疑吗?

有什么想法? 生:你头发白了。 师:不是中年男性了。 (众笑。) 生:老年男性。 师:看来邱老师说得不准确。不是中年男性,是老年男性。 生:你很幽默,很平易近人。 师:很幽默,很平易近人。来,握握手。(与该生握手)你很会思考。 生:原来于老师也是戴眼镜的。 师:戴眼镜好,后面的同学看不见──在下面做小动作看不见。 师:对我产生怀疑吗?中年男性一下子变成老年男性。对邱老师的话还相信吗?光听说就相信这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 生:应该眼见为实。 师:你对邱老师的话半信半疑? 生:是的。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两节课后请你站起来,把你对我的印象说一说,好吗?一言为定。 (指着刚发言的学生说。) 生(大声):一言为定。 (抚肩示意生坐下。) 评:教学伊始,于老师利用与学生初次见面这一特殊情境,与学生进行交流。看似闲聊,实是切切实实的言语交际训练。可

谓亲切自然,不露痕迹。 第一课时 师:师生问好后就不要再站了,现在上课。知道学哪篇课文吗? 生(齐):《圆明园的毁灭》。 师:书读了几遍? 生:两遍。 师:有看三遍的吗? 生:我。 (三、五个举手。) 师:好,请坐。有超过她的吗?你看了四遍,很好。看一遍是预习,看两遍就不错了。看四遍更不得了。这叫自学,自觉地学习。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请大家读一读。 (生齐读课题。) 评: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体贴。于老师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请拿出笔。别人做记号是留下他思考的痕迹。读书做记号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教师巡视)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走近小学语文名师感受语文教学魅力 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一门课。语文承载人类文化和生活经验,面对正处在童年阶段的孩子,教师应该以快乐、自由来填充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一)于永正老师的“艺术人生” 于永正:语文课,应该着眼于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掌握好语言这门工具。语言是基础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工具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小语教学要给孩子什么,我想,第一是识字、写字。小学六年,应该让孩子认识3500个常用字,能写其中的2500个字。这个指标现在普遍达不到。第二是要让学生会读书。6岁到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积累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力最好时期。课标规定的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是底,要保住。但现在很多学生达不到,即使达到了也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而已。我主张要加强背诵,要死记硬背。没有记忆的阅读,学生怎么积累?第三是作文教学。读书是基础,读写结合,小学以

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记忆,去感悟写作的方法。不要人为地去争论什么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文字。书读多了,读懂了,人文性是跑不了的。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方法,最重要的是留下兴趣! 综观于永正老师的课,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向正确的一面。 于永正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二)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课堂” 孙双金:我的成功归功于课堂,课堂给了我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牌,我要还课堂一座金库,我要把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好课标准问题。拿语文课来说,孙双金老师把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近两年来,孙双金老师又发展了他的好课观。他以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在

语文:10.25.于永正《翠鸟》课堂实录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10.25.于永正《翠鸟》课堂实录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10.25. Yu Yongzheng's Kingfisher Class Recor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10.25.于永正《翠鸟》课堂实录 《翠鸟》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可以叫他江泽民。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

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 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 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一、回顾文段,作文入格 师:一见面,就想好好地考考大家。有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过没有? 生:学过。 师:今天,老师把其中的第三自然段复印下来,请大家读一读。(指名一位学生)你看咱们班举手的同学好多,你推荐一个,这位。 (生朗读课文) 师:朗读得真好。这段写人物最多的是什么? 生:对话。 师:对,人物的对话。同学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啦,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谁发现啦?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生:我发现了每说一次话就是一段。 师:哦,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是分段的。分段,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比如说“那怎么”三个字儿就占了一个自然段。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这们写能把人物说的话非常清楚地描述出来。如果都合在一个段落里面的话,就不容易分清楚谁说的是什么。 师:有道理,请坐。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第二,老师改作业,读者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比如说,当人读到这儿,目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读这样的文章,眼睛不疲劳。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学生笑)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给人说,就给我们六?三班的同学说。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生笑)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两页、三页吗?这一分段,一页变成两页了,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秘密不要给别人说啊,我们大家知道就行。再看,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一起来写这个词好吗?(师板书: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后来说的。这叫什么? 生:提示语。 师:记住,告诉人家这个话是谁说的,他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大家看,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有些是在两句话的中间,有些是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师:嗯!还有发现没有?这叫变化,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在说的话的后面,有的把说的话分成两部分,把提示语嵌在当中,这叫变化。我送大家一句话: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当你写对话运用提示语的时候,给自己提个醒儿。这个人说的话,提示语在前面。下面呢,就换一下,放到后边。再后来呢,放在当中!如果只有两个人说话,有时候可以省略。这叫变化。千万记住,要写出变化,别死了,都在一个位置就死了。同学们,这个发现,对我们写对话也很有帮助。记住!再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也不同的。当提示语在说话的前面时,”说“的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冒号。 师:当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后面时,“说“的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逗号。

于永正课堂实录.docx

于永正课堂实录 欢迎 PPT: 清照故里,恰是杨柳依依。上善若水,清澈如许。唱一曲如梦令,我们在等您。 看教育的灵动绽放在夏花里,稼轩屋前,恰是芳草萋萋。水流花开,灿烂如许。奏一曲高山流水,我们在等您。 问候要自然。 齐读课题。祖父的园子。的要读的轻。 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什么问题看谁会思考 生:园子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个课文里讲了吗要提有价值的问题,读懂的问题。 生: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了 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 生:萧红是谁 课文里有简介。这个问题也不要提。 生:作者为何要写祖父的园子 你思考了吗应该思考。没思考也没关系,这节课就解决这个问题。 那我要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出示:倭瓜 读。什么叫倭瓜。如果不知道就猜。考试猜不准就乱写, 生:应该是一种瓜。 万能正确答案。你来猜。 长得比较矮。长到地里。 今后学习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都要查阅。否则就是浮光掠影。我查了,就是南瓜的意思。希望你们知道学习应该怎么学。 课后要求写的七个字: 蝴帽瞎铲韭穗抛 课后的字都是书法家写的。

观察一下。拿出田字格本,推荐四位书法家到黑板上抽写,万一不会写可以看书。注意坐姿,不但要正确还要规范。 教师抽写。帽抛韭 抛,原文中抛过去,当然是提手旁。 写好后请回 在四个学生的漂亮的字上划圈。 看大屏幕:帽原来的写法:曰不是日也不是曰。冕字。 人胖了不好看,字胖了也不好看。韭。规范与不规范之间往往一点之差。第二竖要比第一竖 要高一点,字要瘦一点。字要写得紧凑。整容。。 这四个抛都不满意,要写得紧凑。否则不好看。三部分要穿插其中。一看二写。谁离开字帖都 写不好字,写字不是想当然的,写对很容易,写规范难,因此要照着字帖写。好好写字, 因为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你的名片。我在黑板上写字就是递上我的名片。于老师的第一张脸很难看,第二张脸还凑合。 用眼睛好好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把你看到的在下面画一道横线。(板书看) 看谁的目光锐利,善于发现。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睿智地走一遍,认真地走一趟。目光锐利。 把你看过的都做上记号,看得很仔细。 坐端正。这叫读书,默默地读静静地读。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蜜蜂、蜻蜓、蚂蚱、蝴蝶(生上黑板写上) 生:祖父和我。把祖父和我写上去。 生:野草 生:铲地、割草、 还做了别的事儿吗 生:拔草、浇水。 生:狗尾草。玉米、倭瓜、黄瓜、虫子、睡觉、 此时黑板上一片板书。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 生:(齐声读)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 生:我没有去过,但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我看电视时,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地图时知道庐山的。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教学要有的放矢。摸清学生对庐山的了解为介绍庐山作准备。】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毛主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师板书: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评:这种“聚焦”式的出示课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师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师板书:?) 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师:有的同学可能想要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有没有这样想的? 生:(齐声)没有。 【评:简单的是最有效的。于老师只卖了一个“关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简洁!】 师:好。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板书:幽谷、变化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弥漫、瞬息万变、一泻千里)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也懂,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告诉你们,还是希望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 生:我愿意联系课文理解。

于永正《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教学课堂实录.docx

于永正《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课堂实录 执教者:于永正整理与评析:叶秋莲(徽州区岩寺镇中心学校) 第一课时 师:咱们是四年级几班的?生:一班! 师:哦,咱们是四( 1 )班的学生。(板书“于永正”)这就是我的 名字,我叫什么名字。生:于永正!师:怎么称呼我? 生:于老师!师:真有礼貌,喜欢我吗?生:喜欢! 师:一见我就喜欢吗?为什么喜欢?生:你“和蔼”。 师:我脸上写着两个字:“和”、“蔼”?生:不是 师:(笑)是——又不是?我也喜欢你们。你看,你们就像一朵朵的花,非常美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连上两节作文课。中间如果想那 个了,那个的门就在教室后边,自己去,不用向我请假,你想你如果 向我请假:“老师,我想那个了!”那多难为情呀!自己去,完了自 己再回来,好吧! [ 一句“我也喜欢你们。你看,你们就像一朵朵的花,非常美丽!” 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不用请假就可以自由上厕所,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有了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有了真正的民主教学,学生的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学生的表达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 师:上课生:老师好。 文档大全

师:小朋友好,请坐。今天给小朋友上两节作文课。请同学们看两幅 画,谁来读图上的句子? 生:(一个同学读,感情一般但很流利。) 师:读的不错。听老师读(师很有感情地朗读),在这幅画中,哪些 地方写了作者看到的事物?想好再说。你第一个举手,你来。生1:细雨 师:想好再说。生 2 :细雨、山、天空 师:说完了吗?没有说完?要不要说完呢?不用说完了,但后面要加一个字。 生 2:等 师:如果写下来不说“等”,还可以用——生:省略号 师:如果写下来不说“等”,还可以用省略号,看来要学好语文真不 容易。 师:这段话中哪些是写了作者听到的声音?生:“唰唰”“叽叽”师:看老师写字“唰唰”,是什么声音?生:细雨飘落的声音。师:“叽叽”是什么声音,谁来学一学小燕子的叫声? 生 1 :“叽叽”(模仿的声音厚而低沉) 师:老燕子。生 2 :叽叽(比前者好一点) 师:年轻了一点点。生 3:叽叽 师:太老了,谁能学得更小一些?生 4:叽叽 师:都没有我学的好,听我的“叽叽” (于老师学得很像小燕子的鸣 叫声)

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四大名师教学艺术观摩研讨活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说明】 2006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东方北师培训中心,联合在北京航天二院礼堂举行“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四大名师教学艺术观摩研讨活动”,四位在全国教坛德高望重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位教师交流语文教育艺术、回味语文教育人生。这时,我的师傅靳先生却因肾病病情加剧而卧床在家,不能出席这次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照常进行,总策划庞玉先生和靳先生商定,由我代先生在活动中做课,还是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而且要我重新设计。这样安排,一是因为这是靳先生的代表课,二是因为要体现靳先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正在弟子继承和发展,三是体现我与靳先生十余年的师徒情谊。我知道,这样安排,不仅是先生对我的鼓励,也包含先生对我的信任。 我根据“感悟式教学”的理念和引导实践、指导练习、诱发感悟相结合的教学过程,重新设计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因为是代师傅上课,所以我选取的教材版本仍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十册综合复习材料中的版本。10月21日这一天上午,活动如期举行,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我走上台,对着台下一千多位教师深深地鞠一躬,说:“老师们,今天,本来应该由我的师傅靳家彦先生做课,可是靳先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出席这次活动。先生要求我代他做一堂课,而且就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现在我谨尊师命。”随后,我就做了这堂课。也因为是代师傅上课,所以这个课我仅上这一次,此后再也没上过。 上午的活动结束时,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周一贯等均对我的课给予肯定。支玉恒老师认真地对我说:“课上得好,有你师傅的影子,也有你自己的东西。”四位名师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三位师伯对我也是爱护有加,我向他们问课时,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提出修改意见,就像对自己的弟子一样。我觉得,支老师这句话既是评我,也是评我的师傅。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教学现场】 一、初读全文,练习朗读,了解故事结构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课书,(板书课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读一读课文,一边了解这个故事,一边练习朗读。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生:一共六个自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