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最新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最新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最新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5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学校:大埔县大麻中学年级及班级:高一(3)班授课教师:钟

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一第6节上课题目: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2)掌握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及成因。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海陆热力性质认识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都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原

理解释现象,提高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教学难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像信息法。

【教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分钟)

二、引入新课(丄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图,这是世界地图,同是北回归线的亚欧大陆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在大陆西岸是撒哈拉沙漠,这里很干旱,可以说是个不毛之地;而同是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岸,也就是我们的广东了,这里的景观是怎样的啊?

[学生回答]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教师讲述]是的,我们广东这里却是一片的生机勃勃的。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

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新课一一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级页

三、讲授新课(30_分钟)

[板书]第一节

二、大气运动

(五)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流方向、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讲述]上节课,老师有跟同学们讲过,气流上升,会使这个地方容易形成降水,降

水多,气候湿润。而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的话,降水就较少,气候干燥。

[学生回答]海洋比热容(热容量)大,陆地比热容小。

[教师讲述]那么,冬季,大陆与海洋相比较,哪里的气温低?哪里的气温高?夏季呢?

[学生回答]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温度夏季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

[教师讲述]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

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板图](一边板图,一边讲解)

[教师讲述]那么,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同学们看一下课本40页第一自然

段。

[学生回答]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

[教师讲述]是的,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这样的话,冬季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就会被陆地的高压切断,使低压只存在于海洋上,这时候,陆地就会存在高压中心,海洋上存在低压中心。同学们看一下,课本39

页的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月份亚洲大陆上就存在一个高压中心,我们称之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者亚洲高压,太平洋北纬60度附近形成的低压中心称之为阿留申低压,

因为其比较靠近阿留申群岛。大西洋上的则成为冰岛低压,因为这个高压存在于冰岛附近。这几个低压同学们要记住。

[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刚理解了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那这样子的话,夏季大陆会形成

高气压还是低气压?

[学生回答]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

[板图](一边板图,一边讲解)

[教师讲述]很好!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这样,夏季的时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就会被陆地上的低气压切断,使高压只存在于海洋上。此时,陆地存在低压中心,海洋存在高压中心。同学们再看课本40页, 的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7月份,亚洲陆地上存在一个高压中心,亚洲高压。太平洋

副热带附近存在一个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存在一个亚速尔高压。

[板书]

[教师讲述]这是北半球的情况,那南半球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1月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

[教师讲述]不错,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特别是南纬30度以南,很明

显等压线是与纬线平行的。这是因为南半球是以海洋为主,陆地面积比较少,地表性质相对

均一。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

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承转]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冬季的亚洲高压

(也叫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就很大。我们之前有

学习过,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后,水平气流会怎样运动的呢?

[学生回答]由高压流向低压。

[教师讲述]很高,我们先来看一月份的等压线图(课本里的图,同时在黑板上简单板图)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的,这里是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使运动的大气往右偏转,

这样子,在影响东亚地区的风向就是西北风了,影响南亚的风向是东北风,我们因为这个风

是冬季出现的大气环流,我们称之为冬季风。

[板书](一边讲述一边板书)

2、季风环流

冬季:西北风

厂风向Y L

夏季:东南风

东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东北风

「风向Y

I夏季:西南风

南亚季风< 成因.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L特点: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教师讲述]而这个冬季风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海洋与陆地间的比热容不同,也就是存在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而在冬季时升降温不一而形成的,所以,冬季风在东亚与南亚的成因都是海陆

热力性质的差异。同时,在冬季风的影响下,东亚冬季的气候是寒冷干燥的,而南亚是温和少雨的。这一点同学们要知道。

[承转]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7月份的等压线分布图,同样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这里是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在东亚偏转成东南风,在南亚偏转成西南风,另外,夏季,风带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南风,这也加强了南亚的夏季风的强度。

这就也是为什么南亚的夏季风比东亚的要强的原

因。(课本4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有说,同学们把它划下来)

[教师讲述]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还有是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在夏季风的影响之下,东亚和南亚的气候特点都是高温多雨。好,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冈峨们知道了南亚的夏季风要比东亚的夏季风要强,那冬季风呢?东亚强还是南亚强

呢?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东亚的要强,因为东亚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

[教师讲述]是的,东亚处于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一一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高压低压都很强,这样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强,风力也就强大了。这因为

海陆气压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变化,使得一年中的盛行风向也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的大气环流我们称为季风环流。

[教师讲述]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东亚、南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分别是?

[学生回答]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是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南亚季风的影响范围是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南亚的一部分国家。

[教师总结]很好!这个同学们要了解。特别是了解我们中国的冬夏季风。

四、总结新课(2_分钟)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要好好理解。课堂上有什么听不懂的课后都可以来找老师。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的

五、复习巩固(5分钟)

六、布置作业(1_分钟)附:板书设计(指固定板书)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二、大气运动

(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冬季:西北风

f风向Y

L夏季:东南风东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东北风

广风向Y

I夏季:西南风

南亚季风< 成因.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I特点: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特点。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并能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准确规范地填出它们的名称。 3.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能力和填图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填图、拼图和绘图,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辨认七大洲的轮廓,辨别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热爱世界的情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而且我们生活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海陆分布情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 1.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 (讲授新课) 板书一、海洋与陆地 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卫星图片,之后让学生分析、讨论。 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阅读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总结海陆分布特点。 板书1.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提问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重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重难点) 3.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记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和记图方法。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交流、比较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彩色细线、多媒体.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屏幕展示王亚平等的太空照 片。)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王 亚平等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吗? 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 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 宇航员的名字吗? 他说:“我 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 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 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海陆分布》. (展示课题) 观察地球卫星照片,思 考教师提出的有关问 题。 学生回答:(不是)(加 加林) 出示宇航员加加林的照 片 由遨游太 空的宇航 员引入本 节内容的 学习,激 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和好奇 心,激起 学生科学 探索的精 神。 1。(课件展示:“南北半球" 图):(1)南北半球分界线是 什么?(2)观察哪个半球的陆 地面积多一些?(3)是否陆地面 积多于海洋面积? 2.(课件展示东西半球,同时出 示地球仪)提问:(1)东西半球 分界线是什么?(2)地球表面 学生回答: 1.(1)南北半球分界线 是(赤道)(2)北半球 (3)否 2.(1)东西半球的分界 线是东经160度和西经 2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 通过课件 和地球仪 展示东西 半球和南 北半球,

中考地理复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练习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人造卫星上看地球,地球更象一个“水球”,其原因是() A.水是生命之源 B.地球表面七分是海三分是陆 C.地球质量七分是水 D.从人造卫星上看不到陆地 2.面积最大的大洲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大洋洲、北冰洋 B.亚洲、太平洋 C.非洲、大西洋 D.北美洲、印度洋 3.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南美洲的是()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乌拉尔河 D.大高加索山脉 5.关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位于亚洲、非洲与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B.印度洋分布在东半球,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 C.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绕 D.大西洋完全位于西半球 6.七大洲中,符合面积由大到小排序的是() A.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 B.亚洲、南极洲、非洲、北美洲 C.北美洲、南美洲、亚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 7.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A.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B.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C.亚欧大陆、南美大陆 D.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8.亚洲濒临的大洋有()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南海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 9.环绕印度洋的大洲是() A.亚洲、非洲、大洋洲 B.南美洲、北美洲、欧洲 C.亚洲、欧洲、非洲 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10.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A.北美洲、亚洲 B.亚洲、欧洲 C.北美洲、大洋洲 D.北美洲、欧洲 二、非选择题 11.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叫,最小的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位于 洲的岛。 12.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冀人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5.21 海陆分布 教案()

第二十一课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名称。 2. 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形状及大小。 科学探究 1. 能根据地球表面的颜色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 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海陆分布情况的计划。 3 能通过观察、描摹等方法搜集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外部形态特征的信息。 3. 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海陆分布的特点。 科学态度 1. 能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表现出探究兴趣。 2. 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地球模型的制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EST),能说出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地球仪、透明薄纸、课件等。 学生准备 旧报纸、胶水、黏土、颜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图片。 3. 引导: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颜色是不同的,蓝色的是海洋,绿色和浅黄色的是陆地。关于地球表面你还想知道什么? 4. 提问:地球上海陆是怎样分布的? (二) 观察临摹,形成事实

1. 认识地球的海陆组成。 (1) 引导:请在地球仪上找出陆地及海洋,观察后说明它们是什么样的,各自的名称是什么。 (2) 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出各个陆地及海洋的名称。 (3) 小结: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为七部分,也称作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海洋主要分为四部分,也就是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认识四大洋的大小和形状。 (1) 提问:四大洋各是什么形状的? (2) 观察: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各大洋的形状,分析各大洋的大小,并按大小给各大洋排序 (3) 汇报:指定学生用语言形象地描述各大洋的形状及大小,并排序。 (4) 结论:各大洋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 描摹地球仪上的大陆形状。 (1) 引导:刚才我们观察、比较了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现在我们通过描摹来认识各大洲的形状与大小 (2) 出示:活动注意事项。 ①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两个同学用手扶住地球仪及透明薄纸,第三个学生进行描摹,第四个学生检查描摹的轮廓与地球仪上大洲的形状大小是否吻合。 ②按照一定顺序依次描摹出所有的大块陆地。 (3) 临摹:学生分组临摹地球仪上的陆地形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醒学生将描摹的图纸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 页中。 (三)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四) 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描摹各大洲轮廓的过程,展示描摹各大洲形状的图纸,描述各大洲的形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3. 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大洲和大洋的形状及大小,其中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课后将再次描摹好的各大洲沿轮廓剪下来,观察后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 海陆变迁知识点练习二十

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 节海陆变迁知识点练习二十 第1题【单选题】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甲、乙两大板块挤压作用的结果,甲、乙两大板块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洲板块和大洋洲板块 C、欧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大洋洲板块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甲—亚洲板块 B、乙—印度洋板块 C、乙—大洋洲板块 D、丙—太平洋板块 【答案】:无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全球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某地(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还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多名登山者失去联系.图中哪幅图能解释此地多地震的原因(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亚洲东临太平洋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世界七大洲各具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洲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B、大洲②有“高原大陆”之称 C、大洲③的特色动物是袋鼠 D、大洲④是黑种人的故乡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国家,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国家是( ) A、意大利 B、俄罗斯 C、日本 D、加拿大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关于地球上海陆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4课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练习

第4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点拨 教材第40页读图 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亚洲低压中心);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中心。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亚洲高压中心);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中心。 [学业达标] 读下图,完成1~2题。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 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成西北风。 答案:C 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冬季大陆降温快,把分布在陆地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B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3~4题。 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 解析: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答案:C 4.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D 如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根据图上箭头所示的大气运动偏转方向,判断该图为南半球。根据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或大气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判断a处的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B 6.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海陆分布与变迁》单元检测试题

《海陆分布与变迁》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 D、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2、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A南美洲、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亚洲、太平洋D亚洲、北冰洋 3、下列地理事项,与白令海峡无关的是() A.国际日期变更线B.亚洲与北美洲分界 C.美国与俄罗斯国界线D.东经度与西经度分界线 4、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印度洋 C.全球海陆分布均匀D.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5、有关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B.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 D.大西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6、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造 B、气候的变化对地表的影响 C、人类的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的反映 D、地壳运动 7、“沧海桑田”说明了地球的海陆变迁,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导致的是( ) A. 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B.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C. 欧洲荷兰的拦海大坝 D. 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 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A.板块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假说 9、以下常见的避震减灾方式,你认为最不安全的是() A.在家中选择厕所、浴室等空间小,不易坍塌的地方避震

初中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运用图示得出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3、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知道其分布并准确填注其名称。教学重难点 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拼图归纳海陆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一段音乐,大屏幕上展示转动的地球,一幅世界海陆分布图作为背景。上课开始播放视频:播放杨利伟在宇宙中看到的地球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看到的地球景观,把地球的神秘展现在眼前,引发学生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欲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兴趣氛围,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疑问探究

【教师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引发问题:宇宙中看地球美吗?地球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该叫做“水球”?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利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牵引学生的思想,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 【教师活动】结合地球仪和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果我们能将地球任意切割成两半,海洋和陆地谁的面积大?可以指导学生用细线尝试分割地球仪。 【学生活动】用细线,任意切割地球仪成两半球,并归纳总结:无论怎样切割,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提问,将学生推向思维的顶峰,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探究,然后结合演示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教师活动】提供地球海陆面积比例图思考:几分陆地,几分海洋?【学生活动】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展示饼形图,将探究上升到理论,回归到生活。(三)走近地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半球。下面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知识点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 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 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湘教版地理七上《世界的海陆分布》word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 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 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 大小等。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 一下“地球”的“地”。为什么叫 地球呢? 回忆、思考,讨论,交 流、探索被称为地球的 原因[来 设疑,引起学生探 索的兴趣,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

热力环流教案(优质课比赛)(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获得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 2、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法、图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伴随最近几次降温过程,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不禁开始怀念阳光肆无忌惮照射的夏天,夏天人们喜欢去海边避暑,就像大家在视频里看到的,吹着海风,走在海边,水清凉、风清爽,炎热的夏天置身这样的地方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么,清爽的风和清凉的海水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热力环流就去尝试解释这个问题。

其实,不止是风,阴晴雨雪,所有的天气活动都是由大气运动导致的,而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在开始我们的探究学习之前,先来了解一个相关概念:气压。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所产生的压强;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海拔相同,气压相等。 探究活动一:热空气的运动(孔明灯的视频)(时间一分钟) 1、观察孔明灯是如何运动的? 2、思考孔明灯为何这样运动? (学生展示) (板书总结)假设A地受热,空气膨胀,密度变小,浮力大于重力,空气上升。 探究活动二:冷空气的运动 【模拟实验】 材料: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cm左右,宽30cm左右,高40cm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实验步骤: (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的开口盖严; (3)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 (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1、观察冰块上方烟雾是如何运动的? 2、认真阅读课本并思考冰块上方为何这样运动?(时间2分钟) (学生展示) (板书总结)假设B地冷却,空气收缩,密度变大,重力大于浮力,下沉。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上升、下沉,垂直方向的运动,那么空气的垂直运动会不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的运动呢?继续实验: 探究活动三: (实验) 1、观察玻璃缸上部和底部的空气是如何运动的?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举出实例理解洋、海、海峡的概念。简单说出洋和海的区别。 2、运用海陆分布图,记住四大洋的名称、认识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并准确填注四大洋。并能说明四大洋各自的特点。 3 、通过学习世界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培养观察、想象、动手绘图能力,填图技能和辩证唯物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及特征。难点是区别洋、海、海峡的概念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 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经典老歌《大海啊故乡》。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了地球表面占三分的陆地情况,那么,占地球表面七分的海洋又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就让我带领大家去遨游广阔的海洋,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读课本P.25“四大洋”一框第一、六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峡?各举一例。 ②在教材P.32上读图2-45,说出图中显示的洋、海和海峡的名称? 2、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①如何区别海与洋? ②里海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吗?为什么?。 【教师精讲点拨】 ①从所在位置,面积、深度、从属关系等方面区别。 ②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它与大洋是相通的。而里海既不位于大洋的边缘,也不与大洋相通,所以里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 【探究结论】 ①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而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与大洋相比,海的面积和深度 都较小,离大陆近,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②里海位于大陆内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与世界上其他的海洋不相通。虽然叫海,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而是一个内陆湖。 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读课本P.25“四大洋”一框第二---五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读图2-27按面积大小说出四大洋的名称? ②在地图册P2-3上找出四大洋认识轮廓及位置。 ③结合课本内容及海陆轮廓图,说出四大洋各自的特征。

《海陆分布》 一等奖精品教案(最全教学设计)(5)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 3.61 71% 陆地 1.49 29% 地球表面 3.61+1.49=5.1 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一、必背知识点 1、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世界之最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其次是非洲大陆,最小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岛屿-格陵兰岛,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群岛-马来群岛 最大洲是亚洲,其次是非洲,再次是北美洲,最小洲是大洋洲。 最大洋是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最小洋是北冰洋。 3、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大洲之间的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6、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人:魏格纳 主要依据: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陆地轮廓吻合,南极大陆发现了煤矿。

7、板块构造学说: ①全球地壳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印度洋板块) ②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山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例证: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阿尔卑斯山的隆起和地中海面积的缩小都是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科迪勒拉山系是由于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红海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的结果) ③板块边缘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世界两大地震火山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二、专项训练 1.下列现象可用“沧海桑田”来描述的是( ) A.水往低处流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四季的更替 D.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遗址 2.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案

5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 学校:大埔县大麻中学 年级及班级:高一(3)班 授课教师:钟 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一第6 节 上课题目: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2)掌握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及成因。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海陆热力性质认识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都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原理解释现象,提高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教学难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像信息法。 【教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分钟) 二、引入新课( 5 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图,这是世界地图,同是北回归线的亚欧大陆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在大陆西岸是撒哈拉沙漠,这里很干旱,可以说是个不毛之地;而同是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岸,也就是我们的广东了,这里的景观是怎样的啊? [学生回答]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教师讲述]是的,我们广东这里却是一片的生机勃勃的。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新课——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级页三、讲授新课( 30 分钟) [板书]第一节 二、大气运动 (五)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流方向、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讲述]上节课,老师有跟同学们讲过,气流上升,会使这个地方容易形成降水,降

七年级地理 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练习题 1、北京市海拔最高处是2303米的东灵山,最低处在东南边界,只有海拔10米左右,请你计算一下北京市的最大高差() A、2303米 B、2313米 C、2293米 D、10米 2.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A.台湾海峡 B.长江三角洲 C.围湖湖田 D.欧洲的阿尔卑斯山 3、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A.地球的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5、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6.一般来说,板块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7.(2008年唐山中考题)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 8、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9.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 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D.东半球上的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的海洋大于陆地 10.我国的台湾岛多火山和地震,原因是台湾岛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两半球的分界线是构成的经线圈,我国 位于这两个半球上的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 B C (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② ③ (4)、图中甲处为运河。乙处为运河。 12、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填写下列名称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平原:D_________ 高原: C_________ E_________ 盆地 A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海陆分布 读图 绘图 识记 自主学习归纳海陆 分布特点,通过地图 读图查找七大洲的 分布及洲界并识记。海陆的分 布,七大洲 的分布及 周界。 利用地图发现、 查找海陆面积的 大小,七大洲的 分布和洲界。 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和“活动”,能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七大洲的分布图,说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3、通过对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4、通过读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点拨引导.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归纳。 【教具准备】多媒体、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Google earth(把谷歌地球下载到 电脑即可) 教师边拨动地球让学生观察,边提 问:蓝色的区域代表?黄褐色区域 代表?是海洋的面积大?还是陆地 的面积大? 观察回答:蓝色代表 海洋,黄褐色为陆地。 感受:蓝色的区域面 积比黄褐色面积大。 对比回答:海洋面积 大于陆地的面积 google earth 形象直 观,激 发学生 学习兴 趣。 衔接与过渡图片展示: 人类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 我们给地球取错了名字,因为我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 个蔚蓝色的“水球"。为什么加加林把地球叫做“水球"呢?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分布状况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43页图,自主完成下列内容。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明确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及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课堂互动】知识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自主学习1.概念:地球上______、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____v。2.意义:能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____和____分布,并对各地____和____有重要影响。3.成因:高低纬度间因________而产生的____差异。4.表现:全球共__个气压带,__个风带,其中__个高气压带,__个低气压带。5.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由于__________随季节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2)规律(北半球):____北移,____南移。合作探究1.挪威森林大面积遭受酸雨危害,却将英国告上法庭。你认为是否有道理?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不是完全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同步对应呢?典例剖析例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A.a B.b C.C D.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的移动情况。我国白昼最短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另外要注意风带中信风、西风的方向。A、D明显不对,B项中风向应为西北风。答案:C变式训练下图为三圈环流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运动原因形成B.②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C.③处气压带的形成一定是动力因素D.在①③影响下的地区,较为湿润知识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自主学习1.成因:____________差异;2.气压分布(1)北半球夏季:____________带被大陆上的______切断,其中________最为突出,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________被大陆上的______切断,尤以________最为强盛,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压带基本上呈____分布。合作探究读教材图2-2-13“7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和2-2-14“1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回答下列问题。(1)图2-2-13“7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特点?(2)和2-2-13“1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北半球的高压中心有几个?低压中心有几个?分布地区各有什么特点?最突出的低压中心是什么?(3)图2-2-14“1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特点?(4)图和2-2-14“1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北半球的高压中心有几个?低压中心有几个?分布地区各有什么特点?最突出的高压中心是什么?典例剖析例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