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缓冲器

缓冲器

缓冲器
缓冲器

聚氨酯缓冲器的物理性能:

聚氨酯缓冲器是起重机、塔吊、装卸机、电梯、矿车运行至极限位置或发生碰撞所需的防撞装置,它能迅速地将冲击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是电梯、起重机等大型笨重机械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聚氨酯缓冲器以电梯为例:当电梯超越底层或顶层时,轿厢或对重撞击缓冲器,由缓冲器吸收或消耗电梯的能量,从而使轿厢或对重安全减速至停止。国内生产的起重设备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橡胶式,弹簧式和液压式缓冲器。

弹簧式缓冲器的使用率较高,这种缓冲器制造,安装都比较麻烦,成本高,并且在起缓冲作用时对吊车的反弹冲击较大,对设备和操作者都不利。

液压式缓冲器虽然可以克服弹簧式反弹冲击的缺点,但造价太高,且液压管路易泄漏,易出故障,维修量大。

橡胶式缓冲器具有抗冲击,抗压性能弱,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因此较发达国家近年来大都采用新工艺生产聚氨酯类缓冲器,这种缓冲器克服了三种老式缓冲器的主要缺点,工作是对吊车几乎没有反弹冲击,单位体积的冲击容量大,安装非常简单,不用维修,抗老化性能优良,而且成本只有弹簧式缓冲器的二分之一,比液压式更低

聚氨酯缓冲器---螺柱式法兰盘式压板式为我厂主打产品,该产品不但可吸收大量的冲击性能,还有较高的冲击弹性,良好的抗压恢复性,良好的绝缘性,防爆性,防腐蚀性,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和耐老化等优异性能。

项目硬度(邵)拉伸强度

(Mpa) 伸长率

(%)

撕裂强度

(Kn/m)

抗压强度

(n/cm2)

操作温度

指标45A-80A 4.5-5.5 460%-530% 33-38 10-15 -20- +55

Polyurethane Buffer

Polyurethane buffer is an elevator and heavy-lifting large heavy mechanical limit position of the safety device. Polyurethane buffer is tower crane, loading and unloading machine, elevator, harvesters operation to limit position or collision required anti-collision device, it can quickly will impact potential energy into elastic energy, has the strong hardness, good flexibility , quick recovery, oil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etc. Suitable for metallurgy, mine, railway, port, shipbuilding, automobile, weighing apparatus, large-scale machinery, equipment, etc.

Special-purpose Polyurethane buffer hits the product for my factory owner, this product not just only absorb the massive impact properties, also has the high shock elasticity, the good resistant to compression restitution, the good insulating property, the explosion-proof, the corrosion prevent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the resistance to cold, the oil resistance and bears the aging and so o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Hardness (Shore) Tension

Strength

(mpa)

Elongation % Tearing

Strength

(kn/m)

Operating

Temperature

Density

(g/cm3)

45A-80A 4.5-5.5 460-530 33-38 -20 - +55 0.55-0.75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 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 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 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 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 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 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 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

压力变送器选型标准

压力变送器选型标准 一、变送器要测量什么样的压力 先确定系统中测量压力的最大值,一般而言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比最大值还要大1.5倍左右的压力量程的变送器。这主要是在许多系统中,尤其是水压测量和加工处理中,有峰值和持续不规则的上下波动,这种瞬间的峰值能破坏压力传感器。持续的高压力值或稍微超出变送器的标定最大值会缩短传感器的寿命,这样做还会使精度下降。于是可以用一个缓冲器来降低压力毛刺,但这样会降低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所以在选择变送器时要充分考虑压力范围、精度与其稳定性。 二、什么样的压力介质 黏性液体、泥浆会堵上压力接口,溶剂或有腐蚀性的物质会不会破坏变送器中与这些介质直接接触的材料。以上这些因素将决定是否选择直接的隔离膜及直接与介质接触的材料。 三、变送器需要多大的精度 决定精度的有,非线性,迟滞性,非重复性,温度、零点偏置刻度,温度的影响。但主要由非线性,迟滞性,非重复性,精度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四、变送器的温度范围 通常一个变送器会标定两个温确段,其中一个温度段是正常工作温度,另外一个是温度补偿范围,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是指变送器在工作状态下不被破坏的时候的温度范围,在超出温度补偿范围时可能会达不到其应用的性能指标。 温度补偿范围是一个比工作温度范围小的典型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工作变送器肯定会达到其应有的性能指标。温度变从两方面影响着其输出,一是零点漂移,二是影响满量程输出。如:满量程的+/-X%/℃,读数的+/-X%/℃,在超出温度范围时满量程的+/-X%,在温度补偿范围内时读数的+/-X%,如果没有这些参数,会导至在使用中的不确定性。变送器输出的变化到度是由压力变化引起的,还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影响是了解如何使用变送器时最复杂的一部分。 五、需要得到怎样的输出信号 mV、V、mA及频率输出数字输出,选择怎样的输出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变送器与系统控制器或显示器间的距离,是否存在“噪声”或其他电子干扰信号,是否需要放大器,放大器的位置等。对于许多变送器和控制器间距离较短的OEM设备采用mA输出的变送器最为经济而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果需要将输出信号放大,最好采用具有内置放大的变送器。对于远距离传输或存在

YH26、YH27油压缓冲器设计原理及计算

YH5/640、YH26/830、YH27/1080 油压缓冲器设计原理及计算 河北东方机械厂 2006年12月10日

目录 1.油压缓冲器技术参数 (3) 2.设计原理介绍 (3) 3.产品结构分析 (4) 4.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5) (1)柱塞筒壁厚设计计算 (2)柱塞筒强度校核 (3)柱塞筒的稳定性校核 (4)压力缸壁厚设计计算 (5)压力缸壁厚强度校核 (6)压力缸焊缝强度校核 (7)导向套强度校核 (8)挡圈强度校核 (9)复位弹簧设计计算 (10)地脚螺栓强度校核

一、油压缓冲器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二、设计原理介绍 油压缓冲器是利用液体流动的阻尼,缓解轿箱或对重的冲击,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油压缓冲器受到撞击后,液压油从压力缸内腔通过节流嘴与调节杆形成的环状孔隙进入柱塞筒的内腔,见图1,液压油的流量由锥形调节杆控制。随着柱塞筒的向下运动,节流嘴与调节杆形成的环状孔隙逐渐减小,导致制停力基本恒定,在接近行程末端时减速过程结束。在制停轿箱或对重过程中,其动能转化为油的热能,即消耗了轿箱或对重的动能。 排油截面积的设计:油压缓冲器的制动特性主要取决于排油截面的设计。合理地设计排油截面将使缓冲过程平稳,冲击力小。在节流嘴内孔确定的情况下,改变调节杆的锥度可达到合理的排油截面。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可计算出合理的排油截面,从理论上计算出来的调节杆是一连续变

化的曲面,与锥面接近,但加工和测量比较困难。调节杆的实际锥度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后才能定型,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图1 三、产品结构分析 YH5/640、YH26/830、YH27/1080: 结构与我厂现有定型产品的结构基本相同,复位弹簧放在柱塞筒的内部,油标放在压力缸的侧面。该产品设计时采用全封闭结构,缓冲器作用期间无向外泄漏液压油的现象。缓冲器顶部装有密封螺塞部件,起到单向阀的作用(此项技术在我厂的定型缓冲器产品中已经采用,并获得国家专利),在缓冲器受到撞击时柱塞筒向下运动,此时密封螺塞部件受到内腔压力的作用而保持关闭的状态,当缓冲器复位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柱塞筒向上运动,接近复位末端时单向阀打开,使缓冲器完全复位,具体结构见图2。 缓冲器的注油方式和油位检查:旋下密封螺塞部件和螺塞,从顶部注入液压油,然后用油标测量油位,油位应在油标上、下刻线之间,旋紧螺塞和密封螺塞部件。

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示线画法

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示线画法 井道顶面 2号划线 缓 冲 器 地面轿厢 对重 顶层地坎 极限开关 限位开关轿厢h1 H1>h1 H11号划线活 动 范 围 ▲说明: 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最小允许垂直距离H 1(1号线位置)是防止因曳引钢丝绳过长(如自然伸长等),导致极限开关在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后起作用,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H 2.(2号线位置)是防止因曳引钢丝绳过短(如更换钢丝绳后),当轿厢冲顶对重压实在缓冲器上时,轿厢上方安全距离不足。 ▲ 1号线的确定:(根据GB-7588 10.5.1 极限开关应在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 具体方法:轿厢位于顶层平层时,短接限位开关,轿厢运行撞杆碰极限开关,电梯停止,打开层门量两地坎垂直距离h1,从缓冲器顶面向上垂直延伸略大于h1处,即取H 1≥h1画1号线。 ▲ 2号线的确定:(根据GB-7588 5.7.1.1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时,轿顶空间应满足以 下四个条件:①井道顶面与轿顶水平面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 2(m),②井道顶面与轿顶上设备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3+0.035v 2(m),③轿厢导轨制导行程不小于0.1+0.035v 2(m)) 具体方法:方法1对重完全压缓冲器时,站在轿顶测量井道顶面与轿顶水平面垂直距离S1, 井道顶面与轿顶上设备的垂直距离S2,轿顶量出导靴至导轨端部的距离S3。实际测量的S1、S2、S3减去对应轿顶安全距离的①、②、③等于A 、B 、C 即S1—①=A S2—②=B S3—③=C 。取A 、B 、C 中最小的数值)//(min C B A S =,min S (可能是负值),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撞板位置向上(min S 为正)或向下(min S 为负)延伸min S 长度,即为2号线的位置。2号线到对重缓冲器顶端(对重缓冲器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垂直距离即为H 2。 方法2轿厢位于顶层平层时,站在轿顶测量井道顶面与轿顶水平面垂直距离S1, 井道顶面与轿顶上设备的垂直距离S2,轿顶量出导靴至导轨端部的距离S3。 实际测量的S1、S2、S3减去对应的①、②、③等A 、B 、C 即S1—①=A S2—②=B S3—③=C ,取A 、B 、C 中最小的数值)//(min C B A S =,用h 2=min S 缓冲器压缩行程 从缓冲器顶面向上垂直延伸略小于h 2长度,即取H 2≤h 2为2号线的位置。

为高速ADC选择最佳的缓冲放大器

为高速ADC选择最佳的缓冲放大器 现代通信系统创新设计主要表现在直接变频和高中频架构,全数字接收机的设计目标要求模数转换器(ADC)以更高的采样率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扩大系统的动态范围)。在新兴的3G 和4G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和线性度都需要高性能的ADC来保证。幸运的是,在接收信号链路中,ADC的前级增益电路—缓冲放大器的性能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极大提高,有助于ADC确保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和失真要求。但是,缓冲放大器和ADC之间的匹配要求非常严格,深刻理解缓冲放大器对ADC性能指标的影响非常重要。 长期以来,得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工程师认可的理想数字接收机的信号链路是:天线、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LNA)、ADC、数字解调和信号处理电路。虽然实现这个理想的数字接收机架构还要若干年的时间,但用于射频前端的ADC的性能越来越高,通信接收机正逐渐消除频率变换电路。从发展趋势看,接收机的一些中间处理级会被逐步消除掉,但ADC前端的缓冲放大级却是接收机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它是保证ADC达到预期指标的关键。信号链路的缓冲放大器是包括混频器、滤波器及其它放大器的功能模块的一部分,它必须作为一个独 立器件考察其噪声系数、增益和截点指标。给一个既定的ADC选择合适的缓冲放大器,可以在不牺牲总的无杂散动态范围的前提下改善接收机的灵敏度。 定义动态范围 接收灵敏度是系统动态范围的一部分,它定义为能够使接收机成功恢复发射信息的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动态范围的上限是系统可以处理的最大信号,通常由三阶截点(IP3)决定,对应于接收机前端出现过载或饱和而进入限幅状态的工作点。当然,动态范围也需要折衷考虑,较高的灵敏度要求低噪声系数和高增益。然而,具有30dB或者更高增益、噪声系数低于2dB 的LNA其三阶截点会受到限制,常常只有+10到+15dBm。由此可见,高灵敏度的放大器有可能在接收前端信号处理链路中成为阻塞强信号的瓶颈。在接收机的前端加入ADC后,对动态范围的折衷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引入具有数字控制的新型线性放大器作为缓冲器,能够在扩展动态范围的同时提高接收机的整体性能。 为了理解缓冲放大器在高速ADC中的作用,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每个部件的基本参数及其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传统的接收机前端一般采用多级变频,将来自天线的高频信号解调到中频,然后再作进一步处理。通常,信号链路会将射频输入转换到第一中频的70MHz或140MHz,然后再转换到第二中频的10MHz,甚至进一步转换至第三中频的455kHz。这种多级变频的超外差接收机架构的应用仍然很广泛,但考虑到现代通信系统所面临的降低成本、缩小尺寸的压力,设计工程师不得不尽一切可能去除中间变频电路。长期以来,军品设计工程师也一直都在探索实现全数字化接收机的解决方案,用ADC直接数字化来自天线和滤波器组的射频信号。 近几年,ADC的性能指标得到了飞速提高,但还没有达到可以支持全数字化军用接收机的水平。尽管如此,商用接收机的设计已经从三级或更多级的变频架构简化到一次变频架构。减少频率变换级意味着ADC输入将是较高中频的信号,需要ADC和缓冲放大器具有更宽的频带。对ADC分辨率的要求取决于具体的接收机,对于一些军用设备,例如有源接收机,10位分辨率即可满足要求。对于当前和正在兴起的商用通信接收机,比如3G、4G蜂窝系统,为了降低经过复杂的相位和幅度调制的波形的量化误差,需要ADC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对于多载波接收机,通常需要14位甚至更高的分辨率,同时也要足够的带宽来处理整个中频频带的信号。 如果一个接收机架构已具备高速、高分辨率ADC,那么关系到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其它关键参数是什么呢?ADC常用SFDR作为其关键指标,SFDR定义为输入信号的基波幅度与指定

减震缓冲技术

减震缓冲技术发展综述 姓名:尚兴超 学号:511011503 指导老师:梁医 一.概述 机械振动、冲击问题广泛存在于工程机械[1]、汽车机械、建筑机械、船舶机械、航空航天、武器领域[2]等,减振器和缓冲器主要是用于减小或削弱振动或冲击对设备与人员影响的一个部件。它起到衰减和吸收振动的作用。使得某些设备及人员免受不良振动的影响,起到保护设备及人员正常工作与安全的作用,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床、汽车、摩托车、火车、轮船、飞机及坦克等装备上。 振动问题的基本方程为: ()e sin n t d x A t ζωωφ-=+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系统振动幅值的衰减与阻尼系数大小ζ有关[3],也就是说,震动产生的能量将会被阻尼所吸收。减震器和缓冲器就是基于此原理而设计的。 二.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比较简单的减震器是1897年由两个姓吉明的人发明的。他们把橡胶块与叶片弹簧的端部相连,当悬架被完全压缩时,橡胶减震块就碰到连接在汽车大梁上的一个螺栓, 产生止动。1898年,第一个实用的减震器 由一个法国人特鲁芬特研制成功并被安装到摩托赛车上。他将前叉悬置于弹簧上,同时与一个摩擦阻尼件相连,以防止摩托车的振颤。1899年,美国汽车爱好者爱德华特·哈德福特将前者应用于汽车上。后来,又经历了加布里埃尔减震器、平衡弹簧式减震器和1909年发明的空气弹簧减震器。空气弹簧减震器类似于充气轮胎的工作原理,它的主要缺点是常常产生漏气。 1908年法国人霍迪立设计了第一个实用的液压减震器。其原理是液流通过小孔时产生的阻尼现象。20世纪60年代,通用公司麦迪逊工程师研制了把螺旋弹簧、液压减震器和上悬架臂杆组成的麦迪逊减震器,其体积比较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三.研究现状 液压缓冲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减震缓冲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

两级输送线缓冲区计算

MBM 两级生产线缓冲区大小分析 M1B1M1生产设备1 生产设备2设备1到设备2的缓存区首级 末级 建模分析的前提条件: 1:生产线首级不饥饿,即有足够多的原料;末级机器输出无阻塞,即有足够大的成品库。 2:任意一台机器停车待命期间(无论阻塞或饥饿)都不会失效。 3:缓冲库传递工件过程无故障,而且工件在缓冲库中的传输时间不计。 4:系统连续生产,不存在单个产品。 5:系统已经被平衡,所有设备以同一频率生产。 系统参数设定 1:系统的生产节拍时间为Q 2:生产设备i 的失效率为i λ 3:生产设备i 的修复率为i μ 4:缓冲区容量为V 5:系统稳态可用度为t A 参数的意义: 生产节拍时间Takt Time 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失效率(λ)是指工作到某一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一般记为λ,它也是时间t 的函数,故也记为λ(t),称为失效率函数,有时也称为故障率函数或风险函数。 修复率(μ) repair rate 产品维修性的一种基本参数。其度量方法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产品在任一规定的维修级别上被修复的故障总数与在此级别上修复性维修总时间之比。 在一个连续工作的系统中,稳态可用度(steadystate availability)是度量系统长期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特别在可靠性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稳态可用度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问题非常重要.

简化计算公式 k k t e A A A A e A ----=12212121)(ρρρρ 其中 ]))([() )((212112212121V Q k A i i i i i i i λλμμμλμλλλμμμλρμλμ++-+++==+= 举例 工程要求:一个工作日(8个小时)下完成5万次单包抓取 Q=8*60/50000=0.0096 设备1与设备2的失效率约等于0.003 设备1的修复率为0.05,设备2的修复率为0.06 缓冲区容量大小为V 系统稳态可用度为At 则可得到 因为系统的低失效率和高修复率,使得系统稳态性能非常高,最大稳态可用度为0.943左右,此时推荐缓冲区容量大小为5. 如果系统的修复率很低(由0.05变为0.005)则系统一旦失效,很难修复,此时系统的稳态可用性过低,通过容量大小为30的缓冲区也只能达到0.62的可

缓冲区分析

1、空间缓冲区分析。 (1)为点状、线状、面状要素建立缓冲区。 1)打开菜单“自定义”下的“自定义模式”,在对话框中选择“命令”,在“类别” 中选择“工具”,在右边的框中选择“缓冲向导”(如图 1 所示),拖动其放置 到工具栏上的空处。 图1提出“缓冲向导” 2)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点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2及图3所示。 图2 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1

图3线状缓冲区信息设置2 3)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线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 4)利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分析的面状要素,然后点击,在“缓冲向导” 对话框设置缓冲区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面状缓冲区信息设置 2、学校选址。 要求: (1) 新学校选址需注意如下几点: 1)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2)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3)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愈近愈好; 4)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 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 位置因素各占0.125。 (3) 实现过程运用ArcGIS的扩展模块(Extension)中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部 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完 成。 (4) 最后必须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对其简要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 (1)打开加载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E:\Chp8\Ex1\school.mxd。 (2)从DEM 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5所示;生成坡度图,如图6所示。 图5 “坡度”对话框设置 图6 坡度图 (3)从娱乐场所数据“Rec_sites”提取娱乐场所欧氏距离数据集: 打开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工具;在打开对话框中设置,如图7所示;生成欧氏距离数据集,如图8所示。

针对IO的缓冲器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二): 针对IO的缓冲器版图设计 一.实验内容 参考课程教学中互连部分的有关讲解,根据下图所示,假设输出负载为5PF,单位宽长比的PMOS等效电阻为31KΩ,单位宽长比的NMOS等效电阻为13KΩ;假设栅极和漏极单位面积(um2)电容值均为1fF,假设输入信号IN、EN是理想阶跃信号。与非门、或非门可直接调用LEDIT标准单元库,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输出缓冲部分,要求从输入IN到OUT的传播延迟时间尽量短,可满足30MHz时钟频率对信号传输速度的要求(T=2T p)。 二.实验要求 要求:实验报告要涵盖分析计算过程 图1.常用于IO的三态缓冲器

三、实验分析 为了满足时钟频率对信号传输速度的要求,通过计算与非门和或非门的最坏延时,再用全局的时钟周期减去最坏的延时,就得到了反相器的应该满足的延时要求,可以得到反相器N管和P管宽度应该满足什么要求。标准与非门和或非门的电容、电阻可以通过已知条件算出。由于与非门、或非门可直接调用LEDIT标准单元库,所以本设计的关键在于后级反相器的设计上(通过调整反相器版图的宽长比等),以满足题目对电路延时的要求。由于输入信号IN和是理想的阶跃信号,所以输入的延时影响不用考虑。所以计算的重点在与非门和或非门的延时,以及输出级的延时。对于与非门,或非门的延时,由于调用的是标准单元,所以它的延时通过提取标准单元的尺寸进行估算,输出级的尺寸则根据延时的要求进行设计。 四、分析计算 计算过程: (1)全局延时要求为: 30MHz的信号的周期为T=1/f=33ns; 全局延时对Tp的取值要求,Tp<1/2*T=16.7ns; (2)标准单元延时的计算:

电压关断型缓冲器(RCD Snubber)的基本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本文较深入地讨论了两种常用模式的RCD Snubber电路:抑制电压上升率模式与电压钳位模式,详细分析了其各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实验提出了电路的优化设计方法。 RCD Snubber电路的基本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RCD Snubber是一种能耗式电压关断型缓冲器,分为抑制电压上升率模式和电压钳位模式两种类型,习惯上前者称为RCD Snubber电路,而后者则称为RCD Clamp电路。 为了分析方便,以下的分析或举例均针对反激电路拓扑,开关器件为功率MOSFET。 图1 常用的RCD Snubber电路 抑制电压上升率模式 对于功率MOSFET来讲,其电流下降的速度较GTR或IGBT快得多,其关断损耗的数值要比GTR或IGBT小,但是这个损耗对整个小功率的电源系统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提出了抑制电压上升率的RCD Snubber。 如图1所示,在开关管关断瞬间,反激变压器的漏感电流需要按原初始方向继续流动,该电流将分成两路:一路在逐渐关断的开关管继续流动;另一路通过Snubber电路的二极管Ds向电容Cs充电。由于Cs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因而降低了开关管关断电压上升的速率,并把开关管的关断功率损耗转移到了Snubber电路。如果Cs足够大,开关管电压的上升及其电流的下降所形成的交叉区域将会进一步降低,可以进一步降低开关管的关断损耗。但是Cs的取值也不能过大,因为在每一个关断期间的起始点(也就是开通期间的结束点),Cs必须放尽电荷以对电压上升率进行有效的抑制;而在关断期间的结束点,Cs虽然能降低开关管电压的上升时间,但其端电压最终会达到()(为忽略漏感时的电压尖峰,为次级对初级的反射电压)。 关管导通的瞬间,Cs将通过电阻Rs与M所形成的回路来放电。Snubber的放电电流将流过开关管,会产生电流突波,并且如果某个时刻占空比变窄,电容将不能放尽电荷而不能达到降低关断损耗的目的。 可见,Snubber电路仅在开关过渡瞬间工作,降低了开关管的损耗,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电压上升率的减慢也降低了高频电磁干扰。 电压钳位模式 RCD Clamp不同于Snubber模式,其目的是限制开关管关断瞬间其两端的最大尖峰电压,而开关管本身的损耗基本不变。在工作原理上电压钳位模式RC的放电时间常数比抑制电压上升率模式更长。 以图2为例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并且使用工作于反激式变换器的变压器模型。反激式变压器主要由理想变压器、激磁电感与漏感组成。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为防止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其中,上限位保护开关及上极限保护开关均是通过制动器制动来达到保护电梯安全的。当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制动器失效、对重重量又大于轿厢重量时,电梯将向上溜车发生冲顶事故,这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4.5.1条"当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时,对于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应为200mm~350mm,对于耗能型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mm~400mm"。此规定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能否满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5.7.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顶部间距,能否保证轿厢和乘客安全呢?现就此进行分析论证。 一、GB7588-2003标准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 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1、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 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1/2,即:1/2×[(1.15V)2/2g]=0.0337V2,圆整为0.035V2。" 由此可知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是把对重以115%V(V:电梯额定速度)冲撞缓冲器作为计算依据的,因此在对重以超出115%V的速度冲撞缓冲器,实际的重力制停距离的1/2将会大于0.035V2,这时依据标准GB7588-2003设计的井道顶部间距将不能保证轿厢和乘客的安全。 二、分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mv2/2=mgh h=v2/2g 式中m-对重质量 v-对重坠落距离为h时电梯的速度 h-对重坠落距离 g-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以得出,不同额定速度的电梯,对重自由坠落到速度达115%V时对重坠落的距离h,见表1(表中所列速度为:0.50m/s、0.63m/s、1.00m/s 、1.60m/s、1.75m/s 、2.00m/s、2.5m/s)。注: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 (115%V)2/2g表示当电梯速度达到额定速度的115%时对重坠落的距离h。

计量泵的选型参数

计量泵的选型参数 恰当地选择计量泵都需要哪些信息? 1. 被计量液体的流量。 2. 被计量液体的主要特性,例如化学腐蚀性、黏度和比重等。 3. 系统的背压。 4. 合适的吸升高度。 5. 需要的其他选项,如模拟量控制、脉冲量控制、流量监视和定时器。 电磁驱动计量泵有哪些主要优势? 电磁驱动计量泵只有一个运动部件—电枢轴。通常来讲,运动部件越少则计量泵工作越可靠。计量泵非常适合于低流量、低压力工作场合,并且在供电电压波动时有良好的补偿作用。 与固定频率、改变冲程长度的计量泵相比较,固定冲程长度、改变频率的计量泵有哪些优势? 通过校正,每一个冲程的投加量是已知的。因此总的投加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投加量=每冲程投加量*频率)。总投加量与频率成线性关系(50 % 频率 = 50 % 投加量) 。通过外部的脉冲或模拟量控制,投加量可以在一秒钟之内从最小调到最大。另外它比电机驱动的冲程长度调节成本要低的多。 如何使用计量泵的性能曲线图? 1. 找到与所选用的计量泵相应的性能曲线图。 2. 在下面的图表中标示出当前的背压。 3. 确定修正因数,取以bar为单位的背压值,向上延伸至曲线,在交叉点垂直向左读取修正因数值。 4. 用需要的投加量值除以修正因数值,得出以 ml/min.或 L/h为单位的值。 5. 把计算结果放在投加量刻度的中间。 6. 当把这个值放在投加量刻度上时,可以使用一把直尺,查找出冲程长度设定和冲程频率设定。

计量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众所周知,计量泵主要由动力驱动、流体输送和调节控制三部分组成。动力驱动装置经由机械联杆系统带动流体输送隔膜实现往复运动: 隔膜(活塞)于冲程的前半周将被输送流体吸入并于后半周将流体排出泵头;所以,改变冲程的往复运动频率或每一次往复运动的冲程长度即可达至调节流体输送量之目的。精密的加工精度保证了每次泵出量进而实现被输送介质的精密计量。 因其动力驱动和流体输送方式的不同,计量泵可以大致划分成柱塞式和隔膜式两大种类。 1、柱塞式计量泵 主要有普通有阀泵和无阀泵两种。柱塞式计量泵因其结构简单和耐高温高压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针对高粘度介质在高压力工况下普通柱塞泵的不足,一种无阀旋转柱塞式计量泵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糖浆、巧克力和石油添加剂等高粘度介质的计量添加。因被计量介质和泵内润滑剂之间无法实现完全隔离这一结构性缺点,柱塞式计量泵在高防污染要求流体计量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 2、隔膜式计量泵 顾名思义,隔膜式计量泵利用特殊设计加工的柔性隔膜取代活塞,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实现往复运动,完成吸入-排出过程。由于隔膜的隔离作用,在结构上真正实现了被计量流体与驱动润滑机构之间的隔离。高科技的结构设计和新型材料的选用已经大大提高了隔膜的使用寿命,加上复合材料优异的耐腐蚀特性,隔膜式计量泵目前已经成为流体计量应用中的主力泵型。在隔膜式计量泵家族成员里,液力驱动式隔膜泵由于采用了油均匀地驱动隔膜,克服了机械直接驱动方式下泵隔膜受力过分集中的缺点,提升了隔膜寿命和工作压力上限。为了克服单隔膜式计量泵可能出现的因隔膜破损而造成的工作故障,有的计量泵配备了隔膜破损,实现隔膜破裂时自动连锁保护;具有双隔膜结构泵头的计量进一步提高了其安全性,适合对安全保护特别敏感的应用场合。 作为隔膜式计量泵的一种,电磁驱动式计量泵以电磁铁产生脉动驱动力,省却了电机和变速机构,使得系统小巧紧凑,是小量程低压计量泵的重要分支。 计量泵配件的基本知识

正确理解和使用减行程缓冲器

正确理解和使用减行程缓冲器 近年来,随着高速电梯的快速发展,减行程缓冲器在国内市场的安装和使用也多了起来。 那么什么是减行程缓冲器?以及如何正确设计和使用减行程缓冲器? 什么是减行程缓冲器? 减行程缓冲器是相对正常行程的缓冲器,即未考虑“减行程”情况下的缓冲器而言的。对 于未考虑“减行程”情况下的缓冲器,其缓冲行程应满足GB7588-2003中条款10.4.3.1的 要求,即“缓冲器可能的总行程应至少等于相应于115%额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离, 即 0.0674 v2(m)”。相信绝大部分的电梯制造商都可以根据上述标准的要求,正确地选择 和配置耗能型缓冲器。 可以说减行程缓冲器是耗能型缓冲器的一个特例,它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缓冲行 程有条件地减小,但仍能满足GB7588-2003对耗能型缓冲器要求的一种缓冲器。 什么是重力制停距离? 为了进一步正确理解减行程缓冲器,在解释“为什么要使用减行程缓冲器?”之前,有必 要澄清什么是重力制停距离。 在GB7588-2003中多次提到“重力制停距离”这一概念,那么什么是重力制停距离?我们 认为重力制停距离就是对于速度为 V 的物体,其全部的动能转化成为势能后可以垂直上 行的最大距离。即 mgS = mv2 / 2 所以S = v2 / 2g 这里:m为物体的质量 g重力加速度 v物体的初速度 S物体全部的动能转化成为势能后可以垂直上行的最大距离 举例说明: 若对重以115%的额定速度撞击缓冲器时,轿厢此时的速度也应是115%的额定速度,该 速度应作为计算轿厢重力制停距离的初速度。轿厢以此速度作为初速度上行,其全部的动 能转化成为势能后,轿厢的末速度为零,那么轿厢的重力制停距离应为 S =(1.15v) 2/ 2g 即 S =0.0674v 2 下面给出了多种对应115%额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离 额定速度(m/s) 1 1.5 1.6 1.75 2 2.5 3 3.5 4 5 6 7 8 重力制停距离(m)0.067 0.152 0.173 0.206 0.270 0.421 0.607 0.826 1.078 1.685 2.426 3.303 4.314 为什么要使用减行程缓冲器? 上面已经提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减行程缓冲器是可以将缓冲行程有条件地减小,使它仍 然能够满足GB7588-2003对耗能型缓冲器要求的一种缓冲器。

RC缓冲电路snubber设计原理教学内容

R C缓冲电路s n u b b e r 设计原理

RC缓冲电路snubber设计原理 RC 缓冲 snubber 设计 Snubber 用在开关之间,图 4 显示了 RC snubber 的结构图,用 RC 电路可以降低管子的峰值电压及关断损耗和降低电流振铃现象。我们可以轻松选择一个snubber Rs , Cs 网络,但是我们需要优化设计以达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快速 snubber 设计,为了达到 Cs 〉 Cp ,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 Cs 选择两倍大小的 Cp ,也就是两倍大小的开关管寄生电容及估算出来的 LAYOUT 布板电容,对于 Rs ,我们选择的标准是 Rs=Eo/Io ,这表示通过电流流向 Rs 的所产生的电压不能比输出电压还大。消耗在 Rs 上的电压大小我们可以通过储存在Cs 上的能量来估计。下式表示了储存在电容上的能量。 当电容 Cs 充放电的过程中,能量在电阻 Rs 上消耗,而这个过程中在一个给定的开关频率下平均的功率损耗如下所得:

因为振铃的发生,实际的功耗比上式要稍微大一些。 如下将用实例来演示一遍以上的简化设计步骤,现在用 IRF740 ,额定工作电流时 Io=5A , Eo=160V , IRF740 的 Coss=170pF ,布板寄生电容大概 40pF ,两倍 Cp 值大概 420pF 左右,我们选择一个 500V 的 mike snubber 电容,标准的容值有 390 和 470pF ,我们选择比价接近的 390pF , Rs=Eo/Io=32W ,开关频率 fs 设为 100kHz 的话, Pdiss 大概为 1W 左右,选择一个寄生电感非常小的 2 W 的碳膜电阻作为 Rs 。

缓冲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缓冲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缓冲寄存器又称缓冲器,它分输入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两种。前者的作用是将外设送来的数据暂时存放,以便处理器将它取走;后者的作用是用来暂时存放处理器送往外设的数据。有了数控缓冲器,就可以使高速工作的CPU与慢速工作的外设起协调和缓冲作用,实现数据传送的同步。由于缓冲器接 在数据总线上,故必须具有三态输出功能。 由于结构原理与气缸颇象,故归于气缸原理一类。 工作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因为原理上的根本不同,气弹簧比普通弹簧有着很明显的长处: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一般在1:1.2以内)、轻易控制;缺点是相对体积没有螺 旋弹簧小,本钱高、寿命相对短。 根据其特点及应用领域的不同,气弹簧又被称为支撑杆、调角器、气压棒、阻尼器等。根据气弹簧的结构和功能来分类,气弹簧有自由式气弹簧、自锁式气弹簧、牵引式气弹簧、随意停气弹簧、转椅气弹簧、气压棒、阻尼器等几种。 目前,该产品在汽车、航空、医疗器械、家具、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地应用。 气弹簧的用途 利用密闭容器中空气的可压缩性制成的弹簧。它的变形与载荷荷关系特性线为曲线,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计。空气弹簧能在任何载荷作用下保持自振频率不变,能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也能传递一定的扭矩,通过调整内部压力可获得不同的承载能力。空气弹簧的结构形式良多,有囊式和膜式等,常用于车辆的悬架和机械设备的防振系统。 基本原理 在CPU的设计中,一般输出线的直流负载能力可以驱动一个TTL负载,而在连接中,CPU的一根地址线或数据线,可能连接多个存储器芯片,但现在的存储器芯片都为MOS电路,主要是电容负载,直流负载远小于TTL负载。故小型系统中,CPU可与存储器直接相连,在大型系统中就需要加缓冲器。

液压缓冲器原理

油压缓冲器讲义 一.油压缓冲器工作原理 二.油压缓冲器的应用场合及作用 应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铁路车辆、起重机、气缸、传送带、包装设备、医疗设备、机器人、铸造设备、注塑机、中空机等。 作用:消除震动和碰撞破坏等冲击,减少噪音,加速机械动作频率,延长机械寿命。 三.目前生产油压缓冲器的企业 美国ACE中国工厂、德国ITT中国工厂、台湾希捷克中国工厂、台湾亚德克、 日本KYB中国工厂以及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的很多工厂。 四.目前选用的密封品牌 美系、日系、韩系、台系企业基本采用以阪上及NOK密封为基础的技术,德 系主要用B+S、Parker,但从走访企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企业在用阪上密封或仿阪上密封,这些企业无论是用国产密封还是用进口密封,基本都知道阪上密封在油研缓冲器行业的应用。 另外在日本,100%的缓冲器企业都选用阪上密封,如SMC/KYB/CKD/小金井KOGANEI。 五.目前各企业选用密封材料及对比分析 NBR材料:以阪上及国产品牌为主PU材料:以NOK、Parker为主 阪上推荐用NBR材料原因如下: 1.PU材料的低温性能不好; 2.刚装配或做实验时,会感觉PU密封比NBR密封的密封效果好,但长期使用后,PU材料会产生很大的

变形,导致漏油; 3.由于油压缓冲器体积小,PU材料密封的装配性不如NBR 。 六.目前使用不同品牌密封的寿命对比(以使用占多数的NBR材料为例)使用国产或台湾产NBR密封,缓冲器寿命10万次—80万次 使用阪上NMY系列密封,缓冲器寿命300万次—500万次 使用阪上NYH单道杆封,缓冲器寿命500万次—800万次 使用阪上RDH防尘+NYH杆封,缓冲器寿命1000万次以上

缓冲器

缓冲器 1、定义: 缓冲寄存器又称缓冲器,它分输入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两种。前者的作用是将外设送来的数据暂时存放,以便处理器将它取走;后者的作用是用来暂时存放处理器送往外设的数据。由于缓冲器接在数据总线上,故必须具有三态输出功能。 2、专用语 接口集成电路专用语 最基本线路构成的门电路存在着抗干扰性能差和不对称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以在输出或输入端附加反相器作为缓冲级;也可以输出或输入端同时都加反相器作为缓冲级。这样组成的门电路称为带缓冲器的门电路。 带缓冲输出的门电路输出端都是1个反相器,输出驱动能力仅由该输出级的管子特性决定,与各输入端所处逻辑状态无关。而不带缓冲器的门电路其输出驱动能力与输入状态有关。另一方面。带缓冲器的门电路的转移特性至少是由3级转移特性相乘的结果,因此转换区域窄,形状接近理想矩形,并且不随输入使用端数的情况而变化、加缓冲器的门电路,抗干扰性能提高10%电源电压。此外,带缓冲器的门电路还有输出波形对称、交流电压增益大、带宽窄、输入电容比较小等优点。不过,由于附加了缓冲级,也带来了一些缺点。例如传输延迟时间加大,因此,带缓冲器的门电路适宜用在高速电路系统中。 3、基本原理 在CPU的设计中,一般输出线的直流负载能力可以驱动一个TTL负载,而在连接中,CPU的一根地址线或数据线,可能连接多个存储器芯片,但存储器芯片都为MOS电路,主要是电容负载,直流负载远小于TTL负载。故小型系统中,CPU可与存储器直接相连,在大型系统中就需要加缓冲器。 任何程序或数据要为CPU所使用,必须先放到主存储器(内存)中,即CPU只与主

存交换数据,所以主存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运行速度。程序在运行期间,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由程序产生的地址往往集中在存储器的一个很小范围的地址空间内。指令地址本来就是连续分布的,再加上循环程序段和子程序段要多次重复执行,因此对这些地址中的内容的访问就自然的具有时间集中分布的倾向。数据分布的集中倾向不如程序这么明显,但对数组的存储和访问以及工作单元的选择可以使存储器地址相对地集中。这种对局部范围的存储器地址频繁访问,而对此范围外的地址访问甚少的现象被称为程序访问的局部化(Locality of Reference)性质。由此性质可知,在这个局部范围内被访问的信息集合随时间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如果把在一段时间内一定地址范围被频繁访问的信息集合成批地从主存中读到一个能高速存取的小容量存储器中存放起来,供程序在这段时间内随时采用而减少或不再去访问速度较慢的主存,就可以加快程序的运行速度。这个介于CPU和主存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就称之为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Cache。不难看出,程序访问的局部化性质是Cache得以实现的原理基础。同理,构造磁盘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磁盘Cache),也将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速度CPU一般设有一级缓存(L1Cache)和二级缓存(L2Cache)。一级缓存是由CPU制造商直接做在CPU内部的,其速度极快,但容量较小,一般只有十几K。PⅡ以前的PC一般都是将二级缓存做在主板上,并且可以人为升级,其容量从256KB 到1MB不等,而PⅡCPU则采用了全新的封装方式,把CPU内核与二级缓存一起封装在一只金属盒内,并且不可以升级。二级缓存一般比一级缓存大一个数量级以上,另外,在CPU中,已经出现了带有三级缓存的情况。 4、作用及特点 作用 汽车缓冲器是通过利用液压弹簧减震功能,当汽车瞬间相撞时,缓冲器就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减轻两车相撞后的破坏程度,提高车与人的安全性。一般来说,对于新车,减震缓冲器起到的是使驾驶更加舒适的作用;而当减震弹簧用久之后,往往因缺乏弹性而出现疲软现象,反应不灵敏,很容易引发事故。 特点 1、采用高档轿车的缓冲原理,明显提高车辆减震性能。 2、降低由减震器受损和老化而产生的噪音。 3、可减轻长途驾驶后的疲劳感。 4、有效解决减震器弹簧疲软问题,恢复减震器性能。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

编号:SM-ZD-87075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 识的探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本文针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施行以来,电梯施工及维保单位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的永久性标识花样百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介绍了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以及如何来设置和验证该永久性标识的方法。 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冲顶,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电梯轿厢顶部检修人员的安全,我们就要对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进行限制。《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统称为电梯新检规)自20xx年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