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7T15:41:25.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马开宇[导读] 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3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

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工况分析

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

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

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

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

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

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 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 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 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 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 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 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 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 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工况分析 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 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 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 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 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 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 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2(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此时,由图4不难测出5.7.1.1中的各值,详见下表? 由此可见最小差值为73mm,所以该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 200+73=273mm? 二、最大值的意义 每台电梯在设计之初,其对重缓冲距就是固定了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曳引钢丝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为防止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其中,上限位保护开关及上极限保护开关均是通过制动器制动来达到保护电梯安全的。当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制动器失效、对重重量又大于轿厢重量时,电梯将向上溜车发生冲顶事故,这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4.5.1条"当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时,对于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应为200mm~350mm,对于耗能型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mm~400mm"。此规定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能否满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5.7.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顶部间距,能否保证轿厢和乘客安全呢?现就此进行分析论证。 一、GB7588-2003标准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 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1、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 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1/2,即:1/2×[(1.15V)2/2g]=0.0337V2,圆整为0.035V2。" 由此可知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是把对重以115%V(V:电梯额定速度)冲撞缓冲器作为计算依据的,因此在对重以超出115%V的速度冲撞缓冲器,实际的重力制停距离的1/2将会大于0.035V2,这时依据标准GB7588-2003设计的井道顶部间距将不能保证轿厢和乘客的安全。 二、分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mv2/2=mgh h=v2/2g 式中m-对重质量 v-对重坠落距离为h时电梯的速度 h-对重坠落距离 g-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以得出,不同额定速度的电梯,对重自由坠落到速度达115%V时对重坠落的距离h,见表1(表中所列速度为:0.50m/s、0.63m/s、1.00m/s 、1.60m/s、1.75m/s 、2.00m/s、2.5m/s)。注: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 (115%V)2/2g表示当电梯速度达到额定速度的115%时对重坠落的距离h。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

编号:SM-ZD-87075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 识的探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本文针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施行以来,电梯施工及维保单位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的永久性标识花样百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介绍了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以及如何来设置和验证该永久性标识的方法。 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冲顶,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电梯轿厢顶部检修人员的安全,我们就要对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进行限制。《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统称为电梯新检规)自20xx年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检

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

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 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电梯新检规中对重越程缓冲距的检验情况,分析了对重越程缓冲距对电梯顶部空间尺寸的影响,阐述了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这一检验项目的理解。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越程距离 对重越程缓冲距,即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垂直距离。2009版《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中第3.16项第(5)条明确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与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而2002版《电梯监督检验规程》附录2“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中第7.4项规定“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 200―350mm”。 由此可见,新检规中放宽了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范围,然而,我们在日常的电梯检验过程中发现,许多安装及维保单位人员不知如何对对重越程缓冲距进行界定,有些单位甚至还在沿用2002版检规中对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新检规,使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如何界定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范围,在此,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来共同学习。 对重越程缓冲距的大小,对曳引电梯顶部空间尺寸有影响,该距离增大,则顶部空间尺寸将减小,电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钢丝绳的自然伸长将导致该距离不断减少,甚至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已经接触缓冲器,从而影响到上极限开关的动作有效性。为消除此现象,安装或维保单位往往会截短钢丝绳,或者去除预先安装在对重底部的调节块,此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将变大,顶部空间尺寸将相应减小。为防止顶部空间过小而危及轿顶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7T15:41:25.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马开宇[导读] 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3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 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工况分析 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 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 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 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 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 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

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

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 摘要:《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对部分检验项目描述简短,导致部分检验人员对其不理解或者理解出现偏差。本文对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这一检验项目的理解。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顶部空间 1.引言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检验项目3.16缓冲器的第五项如此描述: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应该是一个范围,用两道横线进行标识。 2.具体分析 图1 电梯结构图 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与上极限开关的位置和轿厢的顶部空间有关。这两个检验项目的相应要求如

下: (一) 极限开关 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在电梯中,极限开关分为上极限开关和下极限开关。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上极限开关不起作用,只有电梯继续上升,上极限开关才能动作,上极限开关动作后,电梯停止运行,此时的轿厢地坎高于层门地坎,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距离我们称为上极限距离h1。根据检验规则的要求,对重撞板与对重缓冲器端面线之间的距离(简称对重缓冲距)h2必须大于上极限距离h1,才能满足上极限开关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因此,图1中的标识线1就是对重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标识的一道横线。 (二)轿厢顶部空间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 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2v(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 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2v(m); c.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 0.3+0.0352v(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2v(m); 由上述要求可知,对重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电梯轿厢的顶部空间也必须满足要求,因此,轿厢从撞到上极限开关的位置还可以继续向上运动,对重继续向下运动,直到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这是否意味着图1中缓冲器完全压缩端面线就是对重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标识的另一道横线那?答案是错误的,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图1中的标识线1是对重的最低标识线。从轿厢顶部空间的要求可知,除了满足的顶部空间要求外,轿厢从顶层端站可以向上运行一段距离h3,对重可以向下运行同样的距离h3,此时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如图1所示,从对重的完全压缩端面线向上距离h3的标识线2才是对重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标识另外的一道横线。 在电梯监督检验的过程中,按照重要项目对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进行检验,其目的是在定期检验中,方便检验人员来判断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要求。在定期检验中,只要对重撞板位于标识线1和标识线2之间时,就可以判断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满足要求。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曳引钢丝绳会伸长。新装电梯在使用的前几年伸长的量比较大,以后伸长的量比较小。当曳引钢丝绳伸长导致对重撞板超出标识线1,就要对曳引钢丝绳进行截短,截短之后,对重撞板位于标识线1和标识线2之间时,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就满足要求。因此,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对电梯维保公司截短曳引钢丝绳也提供了帮助。 3.总结 检验人员正确理解《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中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可以提高电梯检验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保证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满足要求,防止发生意外人身伤亡事故。 参考文献 [1]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2]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参考文本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 探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 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本文针对《电梯监 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施行以来,电梯施工及维保单位在对重缓冲器 附近设置的永久性标识花样百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 法,并介绍了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的目 的和意义、要求以及如何来设置和验证该永久性标识的方 法。 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冲顶,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电 梯轿厢顶部检修人员的安全,我们就要对轿厢、对重装置 的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进行限制。《电梯监督检

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统称为电梯新检规)自20xx年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检验项目3.16缓冲器的第五项如此描述: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在实际检验中发现对重缓冲器永久性标识大多数还在依据电梯老检规来画线,即蓄能型缓冲器:200mm-350mm,耗能型缓冲器:150mm-400mm。这种画法明显与电梯新检规的要求不相符合。那么该如何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以及如何设置对重缓冲器永久性标识 1.1.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本文针对《电梯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施行以来,电梯施工及维保单位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的永久性标识花样百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介绍了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以及如何来设置和验证该永久性标识的方法。 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冲顶,确保电梯轿厢的乘客、电梯轿厢顶部检修人员的安全,我们就要对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进行限制。《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统称为电梯新检规 )自2010年 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检验项目3.16缓冲器的第五项 [1]如此描述: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在实际检验中发现对重缓冲器永久性标识大多数还在依据电梯老检规来画线,即蓄能型缓冲器: 200mm一350mm,耗能型缓冲器:150mm一400mm。这种画法明显与电梯新检规的要求不相符合。那么该如何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以及如何设置对重缓冲器永久性标识 1.1.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 (简称对重缓冲距 )。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应该是一个围,对重缓冲器永久性标识应至少用两条横线标识。电梯新检规 3.16缓冲器 (5)中 [1]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与上极限开关的位置和轿厢的顶部空间有关。这两个检验项目的相应要求如下: 1.1.1.极限开关动作的要求 C1],[2]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 (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在电梯中,极限开关分为上极限开关和下极限开关。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电梯以检修速度向上运行直到上极限开关动作,电梯停止运行,此时测量轿厢地砍与最高层站层门地砍的垂直高差 h1。根据电梯新检规的要求,对重缓冲距 h2

曳引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

曳引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 摘要:本文根据GB7588-2003中5.7.1、5.7.1.1条对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间距的要求,对GB10060-1993中第4.5.1 “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这一条款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GB10060-1993标准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的设定范围不能满足电梯在各种额定速度下都是安全的要求。 为防止曳引驱动电梯在轿厢向上运行过程中发生超速,导致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其中,上限位保护开关及上极限保护开关均是通过制动器制动来达到保护电梯安全的。当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制动器失效、对重重量又大于轿厢重量时,电梯将向上溜车发生冲顶事故,这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4.5.1条“当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时,对于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应为200mm~350mm,对于耗能型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mm~400mm”。此规定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能否满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5.7.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顶部间距,能否保证轿厢和乘客安全呢?现就此进行分析论证。 一、GB7588-2003标准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 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5.7.1、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