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异与育种

变异与育种

变异与育种
变异与育种

变异与育种

1.(2005·广东生物·1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差不多上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2.(2005·广东生物·19)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不为AAbb和a 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养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3.(2005·上海生物·27)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纳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西26)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要紧区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加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B.基因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不能发生回复突变

C.基因突变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看进行鉴不,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5.(海21)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A.G≡C变为T=A

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6.(东26)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养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所示。此育种程序中依次使用的生物()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花药—→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①植物杂交②细胞融合③组织培养④诱变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海22)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养小麦新品种能够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养单倍体苗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

()

A.某一优良品种 B.被确定为父本的植株 C.F1 D. F2

8.(2005·全国卷Ⅲ·31)(21分)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纳基因型为和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

(可能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可能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固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花药壁植株。

(6)鉴不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9.(06北京卷30)( 18 分)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 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选择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咨询题:

(1)钴60 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

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养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①操纵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能、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自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

制,请参与实验设汁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l :选择和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2 :

预期结果

③观看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与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操纵。

10.(06江苏生物38)(7分)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制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觉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要紧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制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样,它们的实质差不多上

变异与育种习题

变异与育种 一、选择题 1.不同的育种方式具有各自优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基因型的个体 B.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比较果实小但营养丰富 C.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比较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人工诱变育种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 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3.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 A.提高了变异的频率B.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提高了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 D.增强了新品种的抗病能力 4.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是由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基因互换 5.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到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这些鸡蛋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C.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D.该过程不需要运载体 6.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杂交育种B.⑥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 C.可以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方法是④和⑦,能使玉米产生新的基因(抗虫基因),原理是基因突变 D.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再经过③过程,则子代中Aabb与aabb 的数量比是3∶1 7.红瓤西瓜(RR)作父本,黄瓤西瓜(rr)作母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结西瓜全为黄瓤,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都是rr B.上述亲本正反交产生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C.利用以上亲本获得的三倍体无子西瓜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j精选

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8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梅州适应考试)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 B.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减少 C.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D.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答案 B 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 配对,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所以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A正 确;T—A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 分子中氢键数目增加,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可与碱基A互补配对,也可与碱基G互补配对,所以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正确;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G配对,T—A碱基对复制一次时有A—5-溴尿嘧啶配对,复制第二次时有5-溴尿嘧啶—G配对,复制第三次时可出现G—C配对,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D正确。 2.(2019广东佛山段考)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上具有重复的同源序列,则可能出现错配(图1)。图1细胞中染色体发生错配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的两个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B.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未能准确对位 C.图示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 D.其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含有的片段分别是FBBBd、FBBD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14)生物的变异与育种(有答案)

第六单元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14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挖命题 【考情探究】 分析解读本专题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在考纲的要求都为Ⅱ,命题角度有基因重组的来源、基因突变的产生和结果分析、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和育种等。生物的变异常常结合遗传定律、细胞分裂和基因表达等内容进行考查;育种的考查多以当前热点作为材料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多种育种方式的原理、过程和特点。在复习中宜采用归纳比较法,掌握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育种的原理和方法等难点。预计2020年高考中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的试题还将会出现。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考点集训】 考向1 基因重组 1.(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19,1分)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A.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B.基因突变频率高 C.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D.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答案 A 2.(2019届湖南衡阳八中第二次月考,30,2分)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B.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易位均可导致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D.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答案 A 3.(2019届福建三明一中第二次校考,39,1分)下列各生物技术或成果中,与基因重组无关的是( ) A.矮秆抗病小麦 B.烟草—海南烟草植株

C.抗冻番茄 D.杂交水稻 答案 B 考向2 基因突变 4.(2018湖北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28,1分)某人染色体上的基因E突变为e导致编码的蛋白质中段的一个氨基酸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基因突变为e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替换 B.E基因突变为e基因,e基因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不会改变 C.e基因转录时所需的tRNA数量发生改变 D.E、e基因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 B 5.(2019届安徽皖中名校联盟第一次月考,22,2分)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借助光学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答案 D 6.(2019届云南玉溪第二次调研,21,1分)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RB基因发生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答案 D 考点二染色体变异 【考点集训】

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限时集训(八)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海南高考)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2.(2015·海南高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3.(2016·东北四市联考)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4.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 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

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D.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5.在854只小鼠群体中,A1和A2是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该群体中384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 B.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C.A1的基因频率是57%,A2的基因频率是43%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6.(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15482049】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7.(2016·河北衡水四调)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40% B.50%和62.5% C.50%和80% D.62.5%和50% 8.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分布在辽宁

变异育种习题1

变异育种练习题 1.表中育种方法与原理、优点都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突变 B.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 C.患者的血红蛋白mRNA,tRNA的种类与正常人不同 D.此病症可通过显微观察红细胞的形态进行检测 3.某精原细胞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图乙或图丙所示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为隐性突变,产生3种配子 B.乙为显性突变,产生2种配子 C.丙为基因重组,产生1种配子 D.丙为染色体变异,产生4种配子 4.人类16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序列,决定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这个DNA序列的某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某种贫血症,在有丝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以上两种变异依次为( ) 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B.前者属基因突变,后者属染色体数目变异 C.前者属基因突变,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5.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A.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②③ 7.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水稻含2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3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结实率不变,稻穗、米粒变小 8.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V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到达目的 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 苗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所以韭菜是四倍体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④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⑤三倍体西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不是一个新物种 ⑥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 ⑧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10.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11.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连续种植几代后仍保持异常果形;乙株上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甲发生变异的时间可能比乙早 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 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12.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下图所 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该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汇总

单元过关检测(七)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最可能产生的变异是() A.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解析: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故C正确。 答案:C 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它发病率比较高 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C.每个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基因是不断变化的 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解析:B错误,只增加一个碱基对有可能会导致突变位点后所有氨基酸都改变;C错误,在生长过程中,基因本身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基因的表达状态;D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答案:A 3.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纯合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 C.隐性品种可从子二代中选出,经隔离选育后,显性品种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解析:根据所需,若新品种为隐性纯合子,则在F2中即可找到,若新品种为显性个体,在F2中即可出现该性状的个体,但不一定为纯合子,经隔离选育后在F3中才能确定是否为纯合子。 答案:C 4.(2016·武昌联考)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数目改变而引起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B.白化病 C.猫叫综合征D.红绿色盲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多了1条21号染色体导致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A正确。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故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C错误。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故D错误。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 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 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变异、育种与进化作业(全国通用)

专题7 变异、育种与进化 (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8·六安三模)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 (1)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和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 (2)区分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基因的缺失: 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选C。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图③中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可能发生了

染色体重复或缺失,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故4种变异都能遗传,D错误。 2.(2018·成都二模)玉米植株(2N=20)的紫色(H)和绿色(h)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射线处理若干纯合紫株萌发的种子,待其成熟后与绿株杂交,发现某一紫株(记为M)的后代中,紫株与绿株比例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M紫株产生配子时,可能会发生H、h的分离 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 D.通过显微镜观察后代紫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可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 【解析】选D。与绿株杂交的紫株(M)应为杂合子(Hh)或者为HO(O 代表原来含H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H基因所在染色体丢失所致)都可能与杂交结果符合。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若M紫株为杂合子(Hh),则其减数分裂时会发生H、h的分离,B正确;若M紫株为染色体丢失,则其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C正确;后代紫株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都是正常的,所以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3.(新题预测)ALL型和CML型白血病都是由于22号和9号染色体断裂后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所致,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变异与育种

变异与育种 1.(2005·广东生物·1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差不多上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2.(2005·广东生物·19)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不为AAbb和a 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养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3.(2005·上海生物·27)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纳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西26)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要紧区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加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B.基因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不能发生回复突变 C.基因突变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看进行鉴不,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5.(海21)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A.G≡C变为T=A 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6.(东26)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养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所示。此育种程序中依次使用的生物()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花药—→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①植物杂交②细胞融合③组织培养④诱变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海22)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养小麦新品种能够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养单倍体苗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 () A.某一优良品种 B.被确定为父本的植株 C.F1 D. F2 8.(2005·全国卷Ⅲ·31)(21分)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1.(2012·安徽卷,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2.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秆皱形叶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④⑥D.②③⑤ 3.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 4.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从染色体组成分析,如图所示的果蝇可以产生16种配子 B.图中所示的细胞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其中Y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全是控制性别的基因 C.对此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上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D.Ⅱ、Ⅲ、Ⅳ、X(或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5.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番茄的抗病基因频率 6.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具有两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材料的选择:所选的原始材料是人们在生产中多年栽培过的、分别具有我们所期望的个别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②杂交一次,得F1是合子,不管在性状上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14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础题自查基础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解析】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是S12蛋白结构改变,且突变型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其对链霉素有抗性;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野生型与突变型的S12蛋白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是碱基对的替换所致;链霉素对枯草杆菌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而不是诱发其突变。 【答案】A 2.(2016·江苏卷)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解析】个体甲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一般对表型有影响;自交后代由于获得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不育,性状分离比不为3∶1;乙属于倒位,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影响表现型且联会后会形成异常的四分体。 【答案】B 3.(2015·海南卷)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C 4.(2015·江苏卷)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解析】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起选择作用。X射线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通过杂交实验可知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若子代表现为突变性状,则为显性突变;若子代表现为正常性状,则为隐性突变。若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突变性状,则为可遗传变异;若后代无突变性状,则为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A 5.(2015·全国Ⅱ卷)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答案】A 6.(2017·江苏卷节选)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填下列序号)。 ①基因突变②单体③基因重组④三体 【解析】在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同源染色体进行人工配对,以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故不能确定该品种细胞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观察图1、图2,该品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常,没有出现单体或三体。 【答案】同源染色体②④ 综合题挑战综合 1.(2017·江苏卷)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9-1 变异、育种和进化(疑难突破)(含解析)

专题9.1 变异、育种和进化疑难突破 1.(2019·天津高考)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 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 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2.(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答案】C 【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3.(2017年江苏卷,27)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育种。(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

10-变异与育种

序言 面对高考,琳琅满目的教辅,题海无边而且错误百出,唯有真题是师生的正确导航。2018年7月,有同行提出将真题分类做ppt。 承蒙各位志同道合同行的鼎力支持,2018—2016全国各地真题精校对、分章汇编及做ppt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老师本着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态度,多次校对、认真作图,修改了很多错误的真题图片和错误文本。 现将参与人员公布如下:大丰中学吴长胜、二中宋晨光、歙县中学胜、平潭流水中学曾英、滢、厉庄高中万晓涛、响水教师发展中心袁前、省泰兴中学殷俊才、靖江斜桥中学建栋、广南县第一中学蒙庚阳、第五中学史晓瑾、东台安丰中学王忙根、凡洁、文亮彧骏、市临淄中学文德、七中真、颍上一中彪、汉川一中骆龙、晋中和顺一中贾若冰、黄冈市第一中学徐清、诺课中学高榛、省上犹县第三中学肖宁、柞水中学立锋、南江中学罗利平、川师大实验外国语学校吕红萍、一高合理、祁阳一中罗微、涉县一中郜宇、永城市高级中学玉婉、邻水中学小民、省建德市寿昌中学琴玉、二中罗小滨、市阜南实验中学乔可可、省市丰县中学永武、省市运河中学子明、清河中学燕军、普宁华美实验学校应勇、省市地质中学聪、卢龙一中晓菊、揭东第一中学黄晓双、一中朱男、株洲四中罗雪非、桦甸第四中学宋冬梅、九里中学王瑞民、金沙中学钱益锋、潍坊临朐中学涛、马建新、大二附中鑫、省水果湖高级中学志涛、鱼台一中翟文灿、穆穆、进贤一中周英、中学蓝泽桂、大学附属中学黄建华、綦江中学纯福、兴化市第一中学徐宜提供试卷:市林亭口高级中学田惠文、林祖宝、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牛延琴、省市第八高级中学先明、镇一中于婷婷、溧水高级中学卫顺 这些工作都是一线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抽空做的整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行使用时发现错误请及时告知、指正。(QQ群号:826304328)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高考生物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2019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基因A、a的频率分别为P(A)、P(a),则基因型AA、Aa、aa的频率为:P(AA)=P(A)2,P(aa)=P(a)2,P(Aa)=2P(A)×P (a)。 2.(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变异、育种和进化 新模板

变异、育种与进化授课教师:尚娅佳

必修二——变异、育种和进化授课教师:尚娅佳

变异、育种和进化 模块一、核心知识整合 2016.2.2 模块二、考点突破 考点一、可遗传变异 一、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 有内因和外因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 射线 ⑴诱发突变(外因)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2.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时间和意义 概念 由于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时间 主要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特点 (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意义 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

⑵自发突变(内因) 3.类型 (1)显性突变:如 a A ,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相应性状。 (2)隐性突变:如A a ,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②显性纯合子的一个显性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二、基因重组 1.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类型 发生时期 发生重组的原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自由组合型) 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交叉互换型) 减Ⅰ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3.基因重组的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注意】 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类型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的影响 替换 小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大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大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可能不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域; ②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③纯合子的一个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 4. (1)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是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而不是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在人工操作下也可以实现,如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变异、进化与育种习题及答案

变异、进化与育种 1. (2012·佛山一模,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新物种的形成大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2012·苏北四市调研)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3.(2012·深圳调研)下表中P和p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A. 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18% 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 C.1970年后的较短时间内P的频率为0 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4.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5.下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做进一步处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 ,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 .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6.(2012·深圳一模,3)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 .含10对基因的某个精原细胞可产生210种精子 B .基因重组一定能改变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 C .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是花药的离体培养 D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可称为突变 7.(2012·上海十三校第二次联考)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8.(2012·潍坊模拟)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 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 B .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 C .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④过程的子代中纯合子比例是23 9.(2011·广东深圳一模,25)(双选)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经过基因突变后,原有的等位基因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C .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 D .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10.(2012·信宜统考)(双选)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DNA 只有用解旋酶才能打开DNA 双链 B .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使用热稳定DNA 聚合酶 C .DNA 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D .人工选择使优良性状的基因频率由小变大,使生物进化了

变异育种进化教案

专题六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知识要点: 1.生物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 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生物种 类 所有生物 自然状态下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 物 真核生物 生殖方 式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交叉互换、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 数目变异 原因DNA复制(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 期)过程出现差错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 换 内外因素影响使染色体结 构出现异常,或细胞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的分开出 现异常 实质产生新的基因(改变基因的 质,不改变基因的量)产生新的基因型(不改变基因的 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 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 基因数目或基因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不改变基因的 质) 关系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三种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4)染色体组和基因组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其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当然也就不含有等位基因。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该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有的一组染色体可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⑤不同种的生物,每个染色体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大小是不同的。 基因组:一般的定义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基因组计划则为测

高考生物 变异、育种和进化基础知识归纳

201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基础知识归纳:变异、育种和进化知识点1: 生物的变异 1、分类: (1)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遗传物质改变,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遗传物质并未改变,不能遗传下去的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具有相对性,其相对性由环境决定。 2、基因突变:(重点) (1)概念:(必修2P81)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理解:①基因突变的类型:CTT CAT a、碱基替换: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GAA GTA b、移码突变:碱基对增添或缺失 ②基因突变是染色体某一位点上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只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基因突变的实质为碱基序列的改变,光学显微镜一般看不见。) ③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可以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即产生了新的基因。(等位基因由突变造成的,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就能形成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 ④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a、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形态改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例如:果蝇红眼突变为白眼 ?2、生化突变: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例如:苯丙酮尿症 ?3、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例如:玉米白化病 b、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原因:?1、隐性突变:例如:AA→Aa 此时性状不变 ?2、密码的简并性 ?3、不直接编码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如真核生物基因结构中的内含子部位)(2)特点: ①普遍性和随机性:可发生于一切细胞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常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即DNA复制期。 ②低频性:频率低,但突变数目不一定少。 ③利害性: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 ④不定向性和可逆性:可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3)原因及意义: ①原因:a、诱发产生(诱发突变):诱发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b、自发产生(自发突变):DNA复制转录偶尔发生。 ②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基因重组:(光镜下不可见) (1)概念: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