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汇总笔记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汇总笔记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汇总笔记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汇总笔记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1)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2)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概括起来看,人类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

领导工作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这种领导工作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要求现代领导由经验领导上升为科学领导。这种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实践,促进了领导科学的产生。2)领导科学的出现与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炼、提高和升华的产物4)人类的生产实践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矛盾?1)要素:领导的基本要素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2)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以及领导者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我国领导工作必须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的原因?领导科学是人类领导活动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对应的是领导工作十分简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对应是经验领导。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应运而生并逐渐普遍化,经验领导向科学领导转变,科学领导的产生已不可避免。由此可见,领导方式应适应社会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社会分工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建设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极其伟大的而又复杂的创新事业。领导者的责任大大加强,领导工作的复杂程度空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决策的正确或失误,都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对领导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由经验型领导转变为科学型领导。没有领导工作的科学化,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

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1)范围①领导活动的主体②领导活动的结构③领导活动的过程2)特点①综合性②应用性③社会历史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要做到?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

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统一1)要重视学习理论2)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要全力总结我党的领导经验,联系我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联系我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3)要注重比较研究的方法。

领导的特征(简答)?1)领导认识的特征①原则性②超前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⑤系统性2)领导实践的特征①依附性②目标性③组织性④协调性⑤超脱性

领导的特征(论述)?包括领导认识的特征和实践的特征?1)认识特征:①原则性,在我国是指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超前性,包括把群众中不完全的先进认识转化为系统全面的先进认识,善于把群众中先进的认识转化为方针政策③综合性,指领导认识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整合知识的过程,是高度综合的活动。④创造性,指领导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善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⑤系统性,即要有机地分析和利用各种要素2)领导实践具有五个特征:①依附性,即领导活动必须建立在其他社会实践之上,随着其他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②目标性,即领导实践是一种目标取向活动,其本质和目的在于实现目标。③组织性,即领导只能在组织中存在与发展,组织是领导的结构系统、活动空间和运行框架④协调性,即领导要协调好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关系⑤超脱性,即领导必须从根本上、全局上把握,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领导的基础? 1)领导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2)权力是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但要注意权力并不是一种最有效、更不是唯一的影响力3)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包括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后三者为凝聚性影响力,是决定领导水平和成败的关键因素。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1)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2)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3)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4)必须划清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服务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之间的界限。

如何做到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服务包括指导性服务、管理性服务、事务性服务。强调领导就是服务,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指挥员与勤务员的关系;二是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三是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职权是组织赋予的,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的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2)负有责任:①政治责任②工作责任③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被领导者的特征?①服从性②受动性③对象性④源泉性⑤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领导者和被领导的关系1)相互信任的关系2)相互促进的关系3)相互支持的关系4)相互转化的关系5)相互监督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基本问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协调统一是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也不能忽视二者的冲突。因为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观察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所代表的利益要求也不同,所以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领导的一般职能?1)引导①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领导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目标应该看成是领导工作的起点②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③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2)指挥: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3)组织: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和组合方式。要求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要求组织结构具有全方位的建制,并具有生机勃勃的应变能力4)协调:①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②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善于协调,统筹兼顾。应坚持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5)监督:6)教育:①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之一②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

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1)决策:决策能力包括①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逻辑思考的能力③创新能力2)用人:现代人才观认为,凡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3)思想政治工作:①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②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③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当代领导行使决策基本职能时要注意?1)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2)要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3)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4)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5)要善于评价。

领导的总原则?党的基本路线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

领导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①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②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2)分层领导原则:①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②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③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3)系统整体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①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②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和泛滥的基础③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5)民主公开原则:① 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②将有助于领导决策③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④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7)“相结合”原则:①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其次,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最后,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有关事件的性质、特点和本质③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把长远目标划分为若干阶段和步骤,使当前任务成为长远目标的一部分。其次,要在当前任务中选好重点,并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最后,要根据长远目标,抓好战略对策,保证当前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1)从国际来说,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旧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2)今天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兴起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特点: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3)今天的时代,还是激烈竞争的时代。正确理解领导观念更新?变革的时代需要更新的观念。我们今天处在一个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传统观念受到震荡,新的观念破土而出、新旧观念交错变化的时代。更新领导观念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随心所欲。既不应把过去长期历史形成的观念都统统看成是过时的陈旧的,也不应把一切时髦的都看成新观念。更新领导观念的标准是实践,要看新观念是否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生产力发展要求相符合,对社会的进步是否起促进作用。领导观念更新应当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那些符合时代需要,有利于推进四化建设的正确的、进步的、优良的新观念;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领导观念更新是充满斗争的过程,因为旧观念不会自动从人们头脑中消失;新观念的形成也需要一个理解、消化、熟悉和接受的过程

依法治国观念?1)依法治国概念: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具体要求:①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②必须强调法律的极大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必须把立法、守法、执法紧密结合起来④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如何实行改革开放?1)要树立系统观念:系统的特点:整体性;层次性;功能性2)要树立市场观念:①要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②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③要充分认识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3)要树立竞争观念4)要树立信息观念,信息的特点:可扩充性;可共享性;时间性5)要树立效益观念

决策活动的基本特征?针对性;目标性;实施性;选择性;优化性

科学决策的主要特点?1)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决策过程中特别注意依靠各种智囊组织,注重各种专家的横向联系,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共同完成某个决策活动2)强调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今高度发展的社会状况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化程度高,社会组织的规模扩大,社会活动的变化加剧,社会的信息量剧增。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决策的难度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泛。与小生产的时代相适应的传统的经验决策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求从经验决策方式到科学决策方式的转化,要求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更新的更可靠的方法和手段51.科学决策必须符合的四个标准?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少。其中第一、二条是是非标准,三、四条是优劣标准

科学决策遵循的原则?客观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外脑”原则

决策体制的三大系统?决策的信息系统;决策的智囊系统;决策系统

简述决策的智囊系统?就是由各种专家组成的参谋咨询机构,它集中了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方案,帮助领导决策。现代智囊团虽然脱胎于古代的智囊制度,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智囊系统具有集体性、科学性、相对独立性三大特点

决策活动中,领导者的主要职责?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3)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

领导者对决策方案的抉择方式?1)集体抉择:缺点:①速度慢,有时会议而不决,贻误时机;②职责不清,因每人分担一份责任,常会导致互相推诿,无人负责。决策时注意的问题①通常只有事关大局的重大问题宜采用集体抉择的方式,而不要事无大小统统依靠集体决定②集体抉择就应当充分讨论,允许发表各种意见,真正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③事先周密准备,事后一致执行2)个人抉择:优点:责任明确,抉择迅速。缺点:①个人抉择难免受个人知识、经验的限制②个人抉择容易造成个人专断。

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1)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是多谋与善断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而不能相互取代,一方面领导者必须保证智囊团的独立研究,甚至允许其唱对台戏;别一方面领导者又不能让智囊团代替自己决策;2)智囊团对方案的分析设计往往是从理想条件出发,而现实又非那样理想化,凭决策者的经验、直觉,可能选出较为可行的方案。总之,在决策活动中:方案的设计分析,由智囊团负责,领导负责用人的责任;方案的选择则由领导者自己负责。两者是各负其责,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人才的特点?1)创造性。人才必须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这是现代人才的最基本的特征2)历史进步性,即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必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3)社会性。人才只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4)专业性。这是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五是相对性。人才与非人才之分是相对的,一般人才与重要人才之分也是相对的。

人才使用原则?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基本要求: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用人不疑的关键在于领导充分地信任自己的下属,并使下属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的作用:①使下属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强工作的自信心,去大胆独立地进行工作②使下属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自觉地与组织的其他人员保持一致,为维护组织利益而努力工作③使下属产生责任感,极大地激发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养和用的关系:养是用的前提,只有先培养出人才,才有人才可用,用是养的归宿和目的,如果只养不用,则培养的人才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只有养用结合,才能达到人才济济,各尽所能的目的。

我国三种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优缺点?我国目前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有选举制、考选制和荐选制1)选举制是通过群众投票表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民主形式,也是民主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制度。选举的具体形式包括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较好地体现了选拔人才的民主性和法制性。但这种制度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采用2)考选制,是指通过公开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实践证明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优点很多,但是这种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它只适用于选拔初、中级人才、对于高级人才的选拔,是不可能只凭一两次考试来决定的3)荐选制,是通过推荐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在具体操作方面,有三种形式,即自荐制、他荐制和群众推荐制。优点:能够把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种具体制度健全的条件下,既有利于发挥人才推荐者的积极性,为人才选拔机关广荐人才;同时,由于人才的选拔必须经过选拔者或选拔机关考察后才能确定,这就有效防止了非人才进入人才队伍,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缺点:一是人才选拔的范围受到限制二是人才选拔缺乏硬性的客观标准三是人才选拔缺乏程序化和法制化

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广大群众相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从而自觉地在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3)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改善领导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关系,造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搞好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1)理论教育2)政治教育: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形势和任务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3)公民素质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疏通和引导的关系?疏导包含疏通和引导两层含义。疏通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是完整而统一的,这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紧密相联而不可分割。疏通中有引导,引导中有疏通,但疏通不同于引导,引导也不同于疏通,二者缺一不可,疏通是基础,引导是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①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客观实际的认识②理论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引导人们正确地把握和改造客观实际③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而实践则是人们对客观实际改造的过程。有效坚持这一原则,要从二方面入手:学习理论㈩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做的原则:注意几个方面:①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树立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上去的正确观点②领导者既要重视和关心业务工作,又要重视和关心思想政治工作③专业政工干部要善于研究群众在业务工作过程中的思想特点和变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贯串于业务工作全过程④采用劳动竞争等适当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业务工作,并与业务工作同时进行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5)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激励的手段精神手段;物质手段6)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1)说理教育法:特点:领导者应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在道理信服自己。 2)情感交流法:特点:领导者应动之以情,用情感去征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而达到使其转变思想的目的。3)个别引导法(因材施教法):特点:对象的个别性,方式与手段的针对性,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4)榜样示范法:特点:以榜样作为示范,通过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来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向先进人物看齐,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这种方法给人以真实性的形象感,并且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核心内容: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5)自我教育法:特点:自觉性、内省性。

领导体制的特征?1)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制;领导体制是在一定的领导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2)规范性,一般要依法或规章来确立;3)系统性,是一个体系;4)阶级性92.领导体制的二重性?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及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⑴集权制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都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领导者,下级机关或下级领导者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它只能按上级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办事。如军队的领导体制。优点为大于能够统一意志,集中力量,统一政令,指挥灵活,便于协调;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面利益,计谋长远,利于重点建设。缺点是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不易因时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不易提高效率,容易束缚下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致下级惟命是从,消极等待;弄不好易于导致官僚主义、个人专断等弊病,影响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⑵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或下级领导者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的权力,上级对下级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进行干涉。优点在于分级治事,分级负责,使下级机构富有弹性和灵活性,能够因时因地制宜,增强应变能力,易于发挥下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率,增强效益。缺点是容易导致自立门户、政令不一,各自为政,产生不顾大局的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等弊端⑶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就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即既有中央、上级的必要的集中统一,又有地方、下级的相对的独立自主,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兼顾两方面的利益。在具体实际中,可以坚持六个原则:一是可能损失原则,可能产生严重损失的由上级决策;二是责任范围原则,依法由上级承担法律责任的由上级决策;三是决策范围原则,需要做出一致规定的,由上级决策;四是监督考核原则;五是业务性原则,业务性质相同的应由上级决策;六是地域规模原则,大规模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应由上级来决定。

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五?1)党的领导的原则,即改革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否定和削弱党的领导,改革必须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改革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2)民主管理原则,要加强各级人大的建设,加强企业事业单位的职代会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民委员会的建设。3)法制原则。4)合理划分权限的原则。5)活力与效率原则

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大方面?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进行机构改革与机构精减,提高工作效率2)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制度和程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加速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组织人事制度,包括健全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分类管理制度4)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行,实现领导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廉政和勤政

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进行机构改革与机构精减,提高工作效率①转变职能②实行政企分开③进行机构改革与机构精简2)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制度和程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①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要走群众路线③要健全制度,依章办事3)加速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组织人事制度。①健全领导人员的选拔作用制度②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分类管理制度4)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行,实现领导机关和公职人员廉政、勤政。

加强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重点?1)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在全社会得到统一的实施,坚决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2)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3)加强以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严厉惩处执法违法,贪赃枉法人员。

领导者的基本素质?1)政治素质: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②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2)法律素质:①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②具有法治意识③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3)知识素质:①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②合理的知识结构;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能力素质:是领导者素质的核心①预测和决断能力②组织指挥能力③交际协调能力④应变创新能力5)品德素质:①崇高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②勤政为民、公正廉洁;③坚持真理,弘扬正气6)身心素质:①良好的身体素质②健全的心理素质。

如何认识抓住中心与统筹全局的关系?抓住中心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强调了全国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领导的日常工作多种多样,但也必有一个中心,不能同时有多个中心。关键在一定要弄什么是中心,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统筹全局就是在抓住中心的同时,其他工作也要照顾到,要用弹钢琴的方法,十个指头都动作,而且动得有节奏,互相配合。通常说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并不是说其他矛盾不抓就解决了,只是说解决了主要矛盾就为解决其他矛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好的条件。这就是抓住中心和统筹全局的关系

领导能力、领导效率、领导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领导能力是实现其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一般地说,领导能力与领导效率和领导效益成正比,即领导能力愈强,其效率和效益就愈高;领导效率是领导能力在实现领导目标中的体现,是实现效益的保证和途径。在正常的情况下,领导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成正比,即领导效率愈高,其效益就愈大;领导效益是领导活动的最终结果,是领导效能的最本质的内容,在社会活动中起着杠杆作用。离开了它,领导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领导效能的基本内容?1)时间效能:时间效能是衡量领导者管理、利用时间的尺度2)用人效能:指领导者选配、组织和使用有关人员的能力和效果。用人效能是决策办事效能的组织基础,又是实现决策办事效能的组织保证3)决策办事效能:指其制定决策、处理事务的本领、效率和效益。领导者及时、正确地制定决策并有效地组织实施,是实现领导活动高效益的前提和基础4)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指同一领导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程度。领导

者的时间效能、用人效能、决策办事效能,最终都将体现为组织的整体贡献

效能,因此,整个组织的总体目标实现程度如何,是衡量领导效能的最基本

的尺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主要要求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

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领导科

学是人类领导活动长期发展的产物

领导是人类群体活动中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行为,是一个过程,是完整的实

践过程,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领导过程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客观环境四个要素。这些要素

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

境的矛盾。

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领导的体制包括制度、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领导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带领、引导、指挥、协调

的属性,是各个社会领导活动的共同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是由社会生产方

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在任何社会中,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

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特征包括领导认识的特征和领导实践的特征,领导的认识特征有原则

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领导实践的特征是系统性、依附性、

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和超脱性。

决策者对行动方案最终的选择是狭义的决策,把决策理解为决策者制定、选

择、实施行动方案的整个过程是广义的决策。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指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形势和任务教育和爱国主义和

社会主义教育。

公民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一个人对整

个人生的根本观点,人生观的包括价值观、幸福观、生死观、荣辱观、审美

观、恋爱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主要有说理教育法、情感交流法、个别引导法、榜样示

范法、自我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的特点是领导者应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在

道理上信服自己。主要方法是:一是要说理透彻;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领导体制:领导体制的核心问题是领导权限的划分;特征是时代性、规范性、

系统性、阶级性,领导体制无论从中央到地方,还是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都应当是一个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的完整的组织体系,这是系统性的特征,

领导体制必然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组织系统中,设多少层次进行领导和管理,这是领导层次;一个领导者直接

有效地指挥下级的幅度又称领导跨度。

集权制与分权制是按上下级之间的权限划分的。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是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人的多少来划分的。

以同一层级的各单位是否接受某一机关的领导和控制来划分,领导体制可分

为一体制和分离制。

按照一个系统或单位的指挥、监督和控制方式来划分,领导体制可分为层次

制和职能制。

我国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人民的主人地位;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中

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领导机关有决策中心、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五个

要素组成。

领导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主观条件,是从事领导活动所必备的基

本条件,是一种潜在的能力,领导者素质的特点是综合性、动态性、层次性,

领导者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品德素质、

身心素质,领导者素质的核心是能力素质。

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智慧再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即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组织是领导者常用的一种领导方式。

简述发挥机构人员效能的方法:(1)要按照现代化管理原理科学地设立组织机构,(2)设立机构要贯彻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原则,(3)每个机构都应制定工作规范,(4)要制定工作人员的管理法规,(5)运用动力原理加强对人员激励的工作,(6)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抓中心环节和“牵牛鼻子”方法都是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弹钢琴”的方法具有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意思,这是既强调工作重心又安排好工作秩序的方法。

社会化、现代化调查方法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全面调查的要点是:第一是坚持全面型;第二是调查内容应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第三对大规模的普查,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抽样调查要按照随机原则。

“解剖麻雀”属于典型调查,它的理论依据时根据共性和个性辨证统一的原理。

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一样,都属于非全面调查,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选点方法的不同。

重点调查一般采用系统分析、综合比较的方法。

调查是搜集材料,研究是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研究的方法包括系统研究方法、度量研究方法、概率研究法。

系统研究要坚持集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四个原则。

从领导指挥方式着眼,可将领导方式划分为命令式、说服式、示范式三种;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着眼,可将领导方式划分为自决型、参与型、放任型三种;从领导活动的侧重点着眼的,可将领导方式划分为任务中心型、人员中心型、人事并重型三种。

27、简述信息沟通和利用的方法:(1)必须认识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树立现代信息观念,(2)要做到信息渠道畅通,采用各种沟通方式使指令、反馈都做到及时、准确,(3)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提高信息传递、处理的效率,(4)要致力信息开发,做到信息共享。

28、简述社会主义领导方式:首先,应注意领导者的表率作用,也就是示范式的领导方式,其次,应注意教育说服式的领导方式,再次,应注意民主集中式的领导方式。

组织法定权包括指挥控制权、强制权、奖惩权三方面的内容。

用权的艺术包括要谨慎用权、用权要讲求实效、要相宜授权三个方面。

简述领导授权的技巧:(1)因事择人,试能授权。(2)明确权责,适度授权;(3)授权留责,监督控制。

人们通常把领导者的相对稳定、具有一贯性的态度和行为叫做领导作风。领导能力即领导者的行为能力,是指领导者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本领,领导能力是实现领导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领导效率指工作量与时间之比,是实现效益的保证和途径。

领导效益是指领导活动的最终结果,即领导活动投入与领导活动结果之比,领导效益是一个综合指标,具体包括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人才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用人效能是决策办事效能的组织基础,是实现决策办事效能的组织保证。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有讲政治的原则、统一规范的原则、贡献为主的原则、客观公正的原则、民主公开的原则坚持贡献为主的考评原则,必须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数量和质量、效率与效果四方面的关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必须做到三点:一是考评者要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要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党对人民对被考评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进行考评工作,二是考评的标准要统一,过程要公平,三是考评的结果应当来自准确、完整的资料和数据以及事实的调查分析;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首先,领导效能考评要走群众路线,其次,领导效能考评工作要接受群众监督,最后,领导效能考评结果要公开;考评的方法有目标考评法、群众评议法、定量分析法、比较考评法模拟考评法,模拟考评法主要用来考核和选拔各类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基层领导人。

自考领导科学笔记自考笔记

00320 领导科学(2011年版) 《领导科学》黄强、彭向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1.与社会化大生产、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相适应的领导方式是【B】A.经验领导B.专家式领导C.科学领导D.民主领导 1.2.现代领导方式总的趋势是【B】A.人本主义和专制主义B.人本主义和民主主义C.效率主义和环保主义D.民主主义和专制主义 1.3.相对于传统的经验领导,领导方法的科学化表现在【C】A.领导方法的科学化要求法治化B.决策与执行分离C.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D.领导方法的科学化是对个人经验的否定 1.4.领导科学的综合性表现为【D】A.领导环境复杂多变B.富于创新C.卓越的个人能力D.解决人的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1.5.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是【D】A.被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B.领导者的内部矛盾C.领导者的决策与客观实际的矛盾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 1.6.关于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C】A.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B.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C.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D.迎接新技术挑战的需要1.7.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不要【C】A.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指导B.一切领导活动必须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C.摒弃古今中外的领导思想,创造自己的新的领导理论D.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总结党的领导实践 1.8.领导活动产生于【D】A.人类的精神活动B.人类的祭祀活动C.人类的沟通活动D.人类的共同劳动 2.1.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B】A.权力、品德、知识和威信B.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C.权力、威信、经验和才能D.威信、经验、毅力和才能 2.2.领导属性的二重性表现为【B】A.社会属性与阶级属性的统一B.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C.阶级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统一D.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统一……1 3.7.在领导绩效考评方法中,一种现代社会广泛采用的了解社情民意的考评方法是【D】A.目标对照法B.模拟考评法C.比较考评法D.民意测验法 13.8.模拟考评法的具体方式是【A】A.公文处理B.小组讨论C.口试D.笔试 1.1.领导科学的范围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确定的,大体上包括【ABCDE】A.领导观念、职能的理论B.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C.领导体制的理论D.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E.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 1.2.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ACE】A.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B.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C.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D.环境越来越恶劣E.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1.3.领导活动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这主要是因为【ABC】A.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包含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B.领导活动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C.领导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征,需要应用各种知识进行综合研

《行政领导学》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行政领导学》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道家的政治思想是( C)。 A.以德治国 B.仁政 C.无为而治 D.法治 2.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D )为宜。 A.五五律 B.六四律 C.三七律 D.二八律 3.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A )。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B.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 C.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D.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4.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 B )占据主导地位。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权力属性 D.管理属性 5.(B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 B.权力 C.组织 D.权利 6.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分类,决策可分为( A )。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 7.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C)。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洛姆 D.弗洛伊德 8.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C )。

A.人事并重式领导 B.重人式领导 C.重事式领导 D.均权式领导 9.曹冲称象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思维形式上属于( A )。 A.横向思维 B.收敛思维 C.纵向思维 D.交叉思维 1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 B )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A. 69% B.89% C.79% D.98%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 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1.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 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C.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D.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 E.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1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ABDE )。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职位因素 D.知识因素 E.情感因素 13.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 )。 A.信民 B.富民 C.爱民 D.一教民 E.治民 14.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 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 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5.领导者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ABCDE )。

2012自考00320领导科学(2011版)重点要点精要串讲笔记

00320领导科学(2011版)笔记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其领导制度是禅让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领导制度是世袭制。 2、现代领导的发展趋势: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事业部制—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④领导方法科学化(①遵循严格的程序;②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每一时期的领导活动总是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制约。 4、《领导科学基础》——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领导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的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5、一切领导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受到一般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6、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7、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8、领导过程四个基本要素:①领导者;②被领导者;③群体目标;④客观环境。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9、领导科学的范围:①本质的理论;②观念的理论;③职能的理论;④体制的理论;⑤素质和修养的理论;⑥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⑦绩效考核的理论 综上所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主体、②结构、③过程 10、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11、领导的体制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实现领导的工具。 12、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13、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14、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15、领导科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6、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更接近硬科学。 17、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①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②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③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④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18、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①重视学习理论;②加强理论的应用)其他重要的方法:①实证方法(调查研究方法);②历史方法;③比较方法;④案例方法;⑤系统方法;⑥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领导科学与艺术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领导科学与艺术》试卷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闭卷考试 2.试卷满分100分 姓名:专业:得分: 1、 选择题(3*8,共计24分) 1、下列不属于执行力障碍的是? A领导不力 B管理不当 C文化和谐 D团队障碍 2、下列不人力资本的特点的是? A高附加值性 B边际收益递减 C能动性 D不可替代性 3、下列不属于用人误区表现的是? A任人唯贤 B任人唯亲 C任人唯派 D任人唯全 4、提出激励过程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的是? A 洛克 B 亚当斯 C斯金纳 D赫西 5、提出激励过程中的公平理论的是。 A弗卢姆 B亚当斯 C麦克里兰 D赫西 6、下列不属于授权的基本原则的是。 A权、责、利相互独立原则 B授权有度原则 C注重成效原则 D及时授权原则 7、下列不属于决策力特点的是? A 固定性 B 果断性 C风险性 D广泛性 8、下列不属于执行力特点的是? A态度上果断 B时间上快捷 C方向上虚无 D效益上优先 2、 名词解释(4*56,共计24分) 1、成见效应 2、月光效应

3、情绪管理能力 4、沟通 3、 简答题(5*8,共计40分) 1、领导者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2、试分析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 3、人际关系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和具有的特点有哪些? 4、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说服和谈判的技巧有哪些? 4、 论述题(12分) 请结合事例分析领导者人文素养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一、 1-5 CBAAB 6-8AAC 二、名词解释 1、成见效应,指在以往的直觉印象和认识定势的基础上,领导者很难改变对某人的固定看法。 2、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但却可以借助于太阳而发出皎洁迷人的光辉,产生众首仰望的效应。 3、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一种识别、理解、管理情绪的能力,属于非认知的技能、潜能和素质范畴,她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面对环境的要求和压力。 4、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发送者通过一定渠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受者进行信息、知识与情报等交流、传递或

2016对外经贸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彭向刚《领导科学概论》状元笔记及答题方法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领导科学概论彭向刚 第九章领导用人 第一节选才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人才含义:具备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某些才能或某种特长,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人才特征:①广泛性②社会性③层次性④专业性⑤进步性(是否与阶级相适)⑥动态性(相互转化;不同历史标准不同;人才的发展变化) 人才类型:①实践型(技术、实验、操作、运动员)②理论型(研究)③创造型(艺术、发明)④再现型(教师、培训)⑤组织型(管理、干部) 选用人才的意义: ①人才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1.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看人和人才重要性。2.从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人才重要性。3.从当代世界范围内国家竞争与社会竞争的实质和后果看人才重要性。 ②领导者的悬采用人关系事业成败:1.从领导职责和领导活动客观规律上看,知人善任是领导者一项基本职责,用人正确与否是能否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关键。2.从历史经验上看善用人才者得天下。 第二节用人者的品质要求

领导科学 复习笔记

领导科学 1.领导特质理论包括哪几个方面? (1)亨利·法约尔的领导特质理论 (2)彼得·德鲁克的领导特质理论 (3)埃德温·吉赛利的领导特质理论 (4)美国管理协会的研究成果 (5)切斯特·巴纳德的领导特质理论 (6)威廉·鲍莫尔有效领导者的条件理论 2.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五项主要习惯? (1)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把认清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作为起点。 (2)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3)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 (4)能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 (5)能做有效的决策。 3.切斯特·巴纳德提出作为领导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1)活力和忍耐力。 (2)当机立断。 (3)循循善诱。 (4)责任心。 (5)智力。 4.领导者的含义? 领导者就是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过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 5.追随者的含义? 所谓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或)信仰取向,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 6.追随者的类型? (1)组织内的追随者与组织外的追随者(根据追随者所处活动环境的不同)。 (2)重要追随者和一般追随者(根据追随者在领导活动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3)信仰型追随者和利益型追随者(根据追随者追随领导者目的的不同)。 (4)长期追随者和短期追随者(根据追随者追随领导者的时间长短的不同)。 7.领导环境的含义? 领导环境,是指独立于领导者之外并能为领导者所认识的客观存在,包括对领导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制约的各方面因素、条件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发展态势。 8.领导环境的特征? (1)客观性。 (2)复杂性。 (3)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4)不确定性。 (5)风险性。 (6)制约性。 (7)特定性。 9.领导体制的含义?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利划分以及实施领导职能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

自考《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案例分析题(2题,共15分) 第一章绪论 1. 领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领导活动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并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 2.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事业部制”的产生,其实质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决策,即“谋”与“断”的分离。斯隆因此被誉为带来“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 (二)领导主体集团化(领导主体是由“硬专家”或“软专家”组成的集团,不再是一个人。) (三)领导方式民主化(“事业部制”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民主化趋势的另一表现是监督的独立化。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 (四)领导方法科学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遵循严格的程序;二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总结和探索,并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4.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领导活动的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在西方,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

自考00320《领导科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00320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 2. 1) 2) 3) 4) 3. 4.里士 5. 6.现代领导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7.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简答】领导认识的特征: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 2. 3. 4. 5. 6. 1) 2) 3)提供服务 4)富于创新 5)多重角色 7.【简答】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8. 1) 2) 3) 9. 1) 2) 3) 4) 5)相互监督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1.领导的一般职能 1)引导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2)指挥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 4) 5) 6) 2. 1) 2) 3) 3. 1) 2)事实就是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4.领导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 6) 1. 1) 2) i. ii. 2.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3.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4.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5.倡导人文关怀

3)权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的基本要求: 1.对权利内容的正确认识 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4) i. 5)市场经济观念 6)改革创新观念 7)政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领导与决策期末考试

1单选(2分) 领导是“地球上最容易观察到的但最不容易理解的现象”是()提出来的 A.达夫特 B.本尼斯 C.伯恩斯 D.韦斯特福尔 2单选(2分)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A.现代领导活动 B.领导者 C.被领导者 D.领导环境 3单选(2分) 根据白金法则,“喜欢平稳的生活儿不喜欢冒险,最看重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是哪种类型的领导() A.指导者 B.社会活动者 C.亲善者 D.智觉者 4单选(2分) 能使人发生角色行为的影响力,是基于领导者的() A.强制权 B.奖励权 C.法定权 D.专长权 5单选(2分) 领导者基于强制权而使被领导者产生的行为表现为() A.自愿行为 B.顺从行为 C.对抗行为 D.主动行为 6单选(2分) 领导者基于奖励权而使被领导者产生的行为表现为() A.追随行为 B.顺从行为 C.对抗行为 D.主动行为 7单选(2分)

领导者作用于被领导者及其对象时所采取的比较稳定的模式() A.领导方式 B.领导艺术 C.领导技巧 D.领导活动 8单选(2分) 领导者的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应是() A.有权不负责 B.负责组织权 C.权力归属责任者 D.权责分离 9单选(2分) 不属于领导艺术特点的是() A.创造性 B.稳定性 C.非规范性 D.灵活性 10单选(2分) “人尽其才”就是要(),这是用人艺术的关键 A.知人善任 B.用人唯贤 C.用人不疑 D.用人所短 11单选(2分) 领导行为的主体() A.被领导者 B.领导者 C.环境 D.组织 12单选(2分) 下列哪项不是领导活动的要素()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组织 D.客观环境 13单选(2分) 根据白金法则,“开朗,喜欢成为公众的中心,热衷于与别人交谈”是哪种类型的领导()A.指导者

自考 领导科学_串讲_复习笔记 2012版

领导科学-1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其领导制度是禅让制,奴隶社会 与封建社会的领导制度是世袭制。 2、原始社会的领导指挥职能由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行使 3、现代领导的发展的基本趋势: 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4、斯隆是现代组织之父 5、我国的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 6、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学 问 7、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8、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9、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0、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 1)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和发的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第2章领导与领导才、被领导者 11、领导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2、领导的社会属性: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 定。(决定领导的本质) 13、领导的特征: 1) 认识特征: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体现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 活动)、创造性、系统性、 2) 实践特征:权威性、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 服务性 14、领导实践的本质和目的在于实现目标 15、领导基础的表现是综合影响力(权力) 16、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 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 17、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 18、领导者的特征:拥有职权、负有责任、提供服务、富于创新、 多重角色 19、领导者的作用: 1)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2)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有 20、社会主义社会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21、被领导者的特征:服从性、受动性、对象性、源泉性 22、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1)相互信任 2)相互促进 3)相互支持 4)相互转化 5)相互监督 第3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领导科学复习资料汇总笔记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1)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2)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概括起来看,人类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 领导工作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这种领导工作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要求现代领导由经验领导上升为科学领导。这种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实践,促进了领导科学的产生。2)领导科学的出现与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炼、提高和升华的产物4)人类的生产实践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矛盾?1)要素:领导的基本要素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2)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以及领导者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我国领导工作必须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的原因?领导科学是人类领导活动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对应的是领导工作十分简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对应是经验领导。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应运而生并逐渐普遍化,经验领导向科学领导转变,科学领导的产生已不可避免。由此可见,领导方式应适应社会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社会分工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建设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极其伟大的而又复杂的创新事业。领导者的责任大大加强,领导工作的复杂程度空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决策的正确或失误,都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对领导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由经验型领导转变为科学型领导。没有领导工作的科学化,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 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1)范围①领导活动的主体②领导活动的结构③领导活动的过程2)特点①综合性②应用性③社会历史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要做到?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 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统一1)要重视学习理论2)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要全力总结我党的领导经验,联系我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联系我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3)要注重比较研究的方法。 领导的特征(简答)?1)领导认识的特征①原则性②超前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⑤系统性2)领导实践的特征①依附性②目标性③组织性④协调性⑤超脱性 领导的特征(论述)?包括领导认识的特征和实践的特征?1)认识特征:①原则性,在我国是指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超前性,包括把群众中不完全的先进认识转化为系统全面的先进认识,善于把群众中先进的认识转化为方针政策③综合性,指领导认识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整合知识的过程,是高度综合的活动。④创造性,指领导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善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⑤系统性,即要有机地分析和利用各种要素2)领导实践具有五个特征:①依附性,即领导活动必须建立在其他社会实践之上,随着其他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②目标性,即领导实践是一种目标取向活动,其本质和目的在于实现目标。③组织性,即领导只能在组织中存在与发展,组织是领导的结构系统、活动空间和运行框架④协调性,即领导要协调好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关系⑤超脱性,即领导必须从根本上、全局上把握,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领导的基础? 1)领导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2)权力是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但要注意权力并不是一种最有效、更不是唯一的影响力3)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包括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后三者为凝聚性影响力,是决定领导水平和成败的关键因素。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1)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2)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3)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4)必须划清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服务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之间的界限。 如何做到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服务包括指导性服务、管理性服务、事务性服务。强调领导就是服务,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指挥员与勤务员的关系;二是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三是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职权是组织赋予的,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的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2)负有责任:①政治责任②工作责任③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被领导者的特征?①服从性②受动性③对象性④源泉性⑤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领导者和被领导的关系1)相互信任的关系2)相互促进的关系3)相互支持的关系4)相互转化的关系5)相互监督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基本问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协调统一是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也不能忽视二者的冲突。因为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观察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所代表的利益要求也不同,所以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领导的一般职能?1)引导①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领导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目标应该看成是领导工作的起点②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③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2)指挥: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3)组织: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和组合方式。要求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要求组织结构具有全方位的建制,并具有生机勃勃的应变能力4)协调:①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②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善于协调,统筹兼顾。应坚持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5)监督:6)教育:①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之一②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 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1)决策:决策能力包括①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逻辑思考的能力③创新能力2)用人:现代人才观认为,凡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3)思想政治工作:①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②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③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当代领导行使决策基本职能时要注意?1)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2)要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3)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4)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5)要善于评价。

领导科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领导科学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 1.领导的主要特征不包括:(B) A权威性与综合性B客观性与复杂性C超前性与战略性D超脱性与全局性 2.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可以概括为领导活动的主体,结构以及:(C) A原则B规则C过程D组织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之一是,领导者具有前瞻性,而管理具有:(B) A操作性B当前性C局部性D权威性 4.(D)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A决策B管理C资源配置D服务 5.领导科学产生的思想基础是:(A) A分权制的形成与发展B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思想的发展 C传统管理方式难以为继D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的影响 6.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D) A双重地位B中间地位C中心地位D辅助地位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任何组织活动都离不开:(C) A领导者B社会环境C物质基础D制度规范 8.以下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B) A教育水平B人口C生活方式D宗教信仰 9.下列属于权变论阶段的主要理论的是:(C) A Z理论B管理方格理论C路径-目标理论D杜拉克的“五项主要习惯” 10.马斯洛把影响人们的行为的需要从高到低划分为:(B)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D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11.以下属于非职位权力的是:(A) A专家权B强迫权C合法权D奖励权 12.“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证明领导者的素质具有:(B) A层次性B综合性C发展性D品位性 13.领导决策科学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C)结合决策的趋势。 A理性与感性B科学与民主C定性与定量D理论与实践 14.(B)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公共权力被极少数统治者掌握时的产物A权力B权术C领导D管理 15.对于能挑150斤的人,领导者既不是只让他挑100斤,也不是硬要他挑200斤,这体现了:(B)A扬长避短,各尽所能B量才用人,职能相称C用人不疑,疑人不用D五湖四海,宽以容人16.在事情复杂多变\领导对情况不太清楚\被授权人精明强干的场合,易采用的授权方式是:(D) A刚性授权B模糊授权C惰性授权D柔性授权 17.决策活动的第二阶段是:(A) A集思广益,拟定方案B分析评估,选择方案C明确问题,确立目标D实施方案,完善决策18.洞察需要是领导激励的:(B) A起点B源头C建立D目标 19.(B)是评价领导活动有效性的基本维度,反映为领导活动进行的状态与结果。

自考领导科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领导科学:是以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形成关于领导活动的科学理论。 第一节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 领导科学研究的是人类领导活动。 一、领导活动的产生: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的。如禅让制。 二、领导活动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概括起来看,人类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 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 方式。 三、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 1、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与执行相分离标志是:“事业部制”产生。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后西蒙进而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参谋。 2、领导主体集团化:任何领域领导主体都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由“硬专家”或“软专家”组成的集团。如公司占股。 3、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监督机构独立化,领导活动法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一是遵循严格程序,二是运用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 第二节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

1、领导科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领导活动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活动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有自身独特的规律)。 3、领导活动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该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客观环境间关系。 二、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领导活动实践,是领导科学生产的源泉。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要求现代领导由经验领导转变为科学领导,这种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实践促进了领导科学的产生。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表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2、领导科学的出现与最近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推动领导科学)。 3、领导科学出现还是现代社会分工发展与深化的结果。 4、领导科学的产生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综合: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同其他科学一样,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浓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可以说,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

自考领导科学00320整理笔记

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2、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等应运而生并逐渐普通化,经验领导逐步向科学领导转变,科学领导的产生已不可避免。 3、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概括来看,人类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4、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 容。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这所以是一门学科,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5、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实践条件、生产实践条件、科学技术条件、人类领导思想积累条件、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条件 6、现代社会实践的特点:⑴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⑵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⑶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7、领导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的原因: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这种领导工作实践需要一门学科,而且这种领导工 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工作有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学科,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8、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客观环境 9、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10、领导规律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领导现象中共同的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东西,是领导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这表明了领导内在的必然联系。 11、领导科学的特点: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2、领导科学的内容: ⑴领导本质的理论⑵领导观念的理论⑶领导职能的理论⑷领导体制的理论 ⑸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⑹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⑺领导效能考评的理论 13、学习领导科学的目的: 1)学习领导科学,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3)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4)学习领导科学是促进干部“四化”、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的需要 14、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主要要求: 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 15、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⑴重视理论学习⑵加强理论的应用⑶注重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领导的含义: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2020年1月国开(河南电大)行管专科《领导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国开(河南电大)行管专科《领导科学基础》期末 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国开(河南电大)行管专科《领导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1月6日,适用于国开河南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学员期末纸质考试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权力属性 D.服务属性 2.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是(D)。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 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3.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领导者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领导者产生的方式划分,领导者可分为正式领导者和(B)。 A.技术专家 B.非正式领导者 C.野心家 D.政治家 4.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载体是(C)。 A.领导方法 B.领导职能 C.领导体制 D.领导作风 5.按组

织系统内部的各机构或部门的职权范围和活动性质划分,领导体制类型可以分为(C)。 A.一长制和委员会制 B.集权制和分权制 C.层级制和职能制 D.完整制和分散制 6.按照组织边界划分,领导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C)。 A.社会环境 B.人文环境 C.外部环境 D.物质环境7.提供给决策者的每个方案都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后果,而且各种后果可能出现的概率又是未知的,这类决策就是(C)。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程序决策 8.领导者采取放任的态度,将自己懒得处理的、纷乱繁琐的事务和工作交给下属去处理这种授权类型是(C)。 A.刚性授权 B.柔性授权 C.惰性授权 D.模糊授权9.(D)是领导活动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A.领导手段 B.领导主体 C.领导方法 D.领导效能10.领导效能考评方法中最能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的是(D)。 A.目标考评法 B.模拟考评法 C.比较考评法 D.群众评议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领导者要做到善于用人,必须坚持的用人原则包括(ABCDE)。 A.用人不疑原则 B.德才兼备原则 C.扬长避短原则 D.人尽

管理学笔记 完整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概念含义? 答: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管理职能的基本活动中。 这一表述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 2、管理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就是使个人努力与组织的预期目标一致。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决策都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任何组织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也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由于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还有精神需要,因此,社会与人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协调产生重要的影响。 5、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来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6、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7、管理活动即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的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在效果与效率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即“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其他: ⑴管理目的:管理是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 ⑵管理主体:管理者;一种职业; ⑶管理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⑷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 (5)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 2、管理的职能 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最基本智能。 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目标。另外,他们必须制定一个支配和协调它们所负责的资源的计划,从而能够实现工作小组的目标。 组织:计划的执行需要靠他人的合作。组织工作正是源自人类对合作的需要。应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领导;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全体成员的努力,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控制的时效性越强,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高;越是高层的管理者,对控制的时效性的要求就越弱,而控制的综合性越强。控制与信任不完全对立。管理中可能有不信任的控制,但不存在没有控制的信任,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创新: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活动的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不创新就无法维持。成功的关键就是创新。 各项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新的一轮管理循环。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这个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位置,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3、管理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 定义: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表现为管理过程就是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组合、协调、和利用的过程;社会属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存在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必然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原因:从根本上说,管理具有二重性是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要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执行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这两种职能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缺一不可,由此,企业管理就具有了二重性。 关系: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之中;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型而独自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了。从另一方面来讲,管理的二重性又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产生影响。 意义:管理的二重性原理,是我们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中的科学检验与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研究、总结和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经验的理论武器,因而学习和掌握管理二重性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正确对待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经验,又要充分重视我国长期以来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1)明确管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2)大胆地引进吸收(3)批判地吸收(4)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