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陈家安

摘要:本文以电子类专业为例,对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绝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还缺乏核心技术,这就需要数以百万计创新型精英。我们制造的产品还比较低端,组装的同类产品与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的质量差距还比较大,这就需要数以亿计创新型技术工人。为此,职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职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学校对电子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

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在全校学生中营造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支持系统,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政策、舆论等手段营造尊重技能人才、尤其是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校园氛围,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校园风气。为此,在校长伍国粱的领导下,尝试进行了以下活动来营造校园的育人氛围:

1、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

活动的主题是“科技创新,美好生活”,突出宣传自主创新和科学技术引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用科技创新的成果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共创美好幸福生活,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

2、组织学生社团

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我校组织了多个学生社团,吸引着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例如单片机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等社团。社团工作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由参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通过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

作为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激情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

1、给学生“洗脑”

中职学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大多数自信心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认为创新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教师要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让学生相信自己有创新的潜能。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发明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洗脑”。例如,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被人认为是低能儿,但他最终成为“发明大王”。对中职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比普通高中学生更有优势。首先,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不用在题海中挣扎,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其次,中职学生有一定理论知识,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会产生无穷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鼓励学生挑书本上的错误,挑教师的错误,以此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变压器绕组的极性时就指出了书上两幅插图的印刷错误。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知道权威也不一定是对的,接受观点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3、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来说,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水平较薄弱是他们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理论以够用为主,突出实践性,加大学生的实训时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电动机维修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对一些繁琐的理论和名词解释尽量少讲,只讲了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主要参数和重绕工艺,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遇到难题老师及时的给予解答和指导,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4、在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时,除了重点考核学生的技能成绩以外,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每学期的技能考核以及每年举行的专业技能竞赛中,除了设置一些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题目以外,还设置了一些没有现成答案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制冷技能竞赛的笔试题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小型制冷和空调设备中冷凝器的冷却,除了用空气冷却外,还可以用那些方法这样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已知的书本知识外,还要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才能得出答案。这样也就考核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三、在第二课堂,向学生讲授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创新

知道了创新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创新能力,还要掌握好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的方法,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在第二课堂,我们向学生讲授了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1、缺点法(指从操作方法、使用对象、功能结构等方面去寻找物品的缺点,通过改正这些缺点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方法)2、希望法(从社会和个人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常用的方法).3、组合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有的技术原理或不同的产品,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整体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造方法)4、扩大法(使现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数量上变大、变多、或者质量上变好。它包括扩大体积、延长寿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5、移植法(将某一领域或某种物品已见成效的发明原理、方法、结构、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进到别的方面。从而获得新成果或新产品)6、逆向法(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以求得创新的思维。运用逆向思维,突破常规的思维方法,从而找出发明课题)。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以上的发明方法和技巧,我校一些学生做出了一些小发明。例如电子班的学生陆伟鹏,运用缺点法和移植法,发明了新型水位控制器,消除了旧式水位制器安装复杂、寿命短的缺点,他就是从洗衣机水位传感器上得到启发,将之移植到新型水位控制器上而得的。四、在节假日里,开展一些义务维修家用电器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校在水东社区,周围有很多居民,为了充分利用课题组成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在节假日里,老师带领学生到教职员工和居民家里义务维修家用电器,真刀真枪的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开放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动手制作一些新颖、实用的电子装置。对一些拔尖的学生进行特别的辅导,筛选一些有创意的作品,申请国家专利

我们学校的电子专业是自治区示范专业。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建立了设备齐全、性能优良的电子专业实训基地。为了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学校安排课题组成员,轮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新。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动手制作了一些新颖、实用的电子装置,如在卢小钢老师的指导下,电气班的何国伟和蒙志安同学,制作了学校办公楼前的音乐喷泉,深受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好评。还有陈文浩老师指导的电子班张长浩和张艳妃同学,利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制作了学校会议室和电化教室的两个LED显示屏,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蒙志安同学,在陈家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成功的制作出了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电动车充电报警器,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总之,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在专业课

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在课外时间,向学生讲授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创新;指导学生多参加创新实践,让学生收获创新的成果。

最新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央教科所对我国的许多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后证实,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即较高的职业素养,企业对这三大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企业希望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学生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座落于“世界船王”包玉刚故乡(镇海庄市)的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的民营企业,与我校有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该公司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精心打造“人文华通”,“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业务素质,培养爱岗敬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公司开展了“四职”教育活动,即: 职业意识:你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上,都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企业职工爱岗敬业,保质保量,出色完成本职工作是每位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意识。只有具备职业意识,才会有工人阶级的产业意识。这是四个职业教育的核心。 职业技术:每个员工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技术,没有知识。 职业纪律:企业的纪律是员工凝聚力和企业正常运行的有利保证。 职业道德:道德是人品的体现,是做人的规范。职业道德是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相互制约,是把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崇高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事实上,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能否有生机活力,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谋求职教的发展,是不是围绕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来确定职教的办学目标,这应该已成为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一个明确的共识。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职业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应把培养中职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6年11月18-19日,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举办了全市教研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来自各区县教研中心、市直中小学(中职学校)教科研及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班主要围绕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展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付宜红博士作了题为《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的报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室主任夏雪梅博士作了题为《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的报告。听完两个高水平的专家报告,“核心素养”这几个字对大家的冲击力是最强的,笔者也感同身受。从事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多年,笔者比较关心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 之前,只是知道“核心素养”是热词,在普通中小学阶段反响很大,中职学校也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没有花时间去认真思考,只知道素养跟素质差不多。经过培训后,有一些认识了,但只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完全搞懂。 听报告的时候就在思考,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于是在本子上就记下了这么一行字:素养——核心素养——中职生核心素养,我称之为认识中职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也就是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素养及核心素养,才能进一步研究什么是中职生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素养?

查了一下,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研究学生核心素养中,采用第三个定义,即研究从事学术科研活动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和能力。知道什么是素养,是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失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教育工作者比较关心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小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

学生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计划 东高平联小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教育创新改革向纵深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内容已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此可见,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在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新思路和新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里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次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的。它全面概括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实施策略和指导方法。通过研究,旨在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科技兴国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引领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 研究目标: ①探索一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并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②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带动各学科深化教学改革,使原来的以教为主的传授式教学真正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创造性教学。 ③能促使学生优化学习行为,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精神,能不断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2.研究内容: ①明确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现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体会,以与同仁共勉。 一、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②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方案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教育创新改革向纵深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内容已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此可见,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国内外在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新思路和新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里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次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的。它全面概括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实施策略和指导方法。通过研究,旨在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科技兴国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引领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①探索一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并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②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中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中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刘小军 关键词:理念素养实践 面对未来的挑战,今天的学生要培养哪些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接下来,我根据自己所学所看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理念转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因此在实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保持全面的思考,不能只看见部分而忽略了整体。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指中职学生应具备的适应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

关键能力,是其获得全面培养、成功就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关系到中职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中职学校办学方向的关键所在。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也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职学生的科学发展,培养出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我们应具体研究学生,探究他们的政治角色、社会责任、人性品格、素养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成长的潜质和可能性,注重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理念,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当前的学校教育就如有人所说:“老师,对不起!我把您教的都还给您了。”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思考与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二、教师综合素养提升 学生核心素养备受关注时,我们不能不关注一个问题,即教师的素养。因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互联网时代,对教师自身综合素养要求更高了,因为学生除了在课堂获取知识,还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单位:居巢区坝镇中心小学 作者: 费康兵 2014年3月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更新教学观念”、“鼓励质疑问难”、“放飞想象的翅膀”、“提倡标新立异”、“注重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参考途径。正文部分注重教学理论的同时,适当结合客观现实与教学实例进行论证。文章思路清晰,分析比较全面。从结构上来讲,先总起,然后分述,条理清楚。 关键词:质疑、想象、标新立异、实践、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一英明论断是对我国创新教育的极大鼓舞。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已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摆在了教育工作者面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强调“讲清”、“讲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听完课后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就达到教学目的了。这种以“灌输知识”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致使学生依赖性强,不愿开动脑筋,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研究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讨论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0-03-25T09:24:34.70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路永(灵璧县向阳初级中学安徽灵璧234200) [导读] 本文指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本文指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和策略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注意德育,塑造学生崇高的创新人格,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课堂;创新人格 Shallow the development talked a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Lu Yong 【Abstract】This text pointed out the innovation's ability of the student in the future socialism the moder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mportance function.The teacher should adopt various means and strategy let student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get development, in the meantime attention virtuous teach, mold a student lofty of innovation personality, assurance stud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along exactitude of direction health development. 【Key words】Innovation ability;Innovation classroom;Innovation 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G1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1-13-013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江泽民主席的这番话指明了教育要想真正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为之服务,九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独特的思维活动和操作技能,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产生新方法,新知识和新事物的系列个性心理品质。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创新课堂的形成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合理安排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得以实施的保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1.1 课堂教学目标的创新。 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知识的消化、能力的培养、缺陷的补偿,更应结合学生,具体设计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要克服目标单一化的倾向,确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做好大纲、教材、学情的认真研究,使课堂目标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1.2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法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则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兴趣、、意志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在课堂上坚决废止“注入式”、“满堂灌”的陈腐教学方式,提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新的创新性、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教法的设计应尽量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达到多种教法的优势互补,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1.2.1 创新程序。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发挥个性的自由。应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方法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再次,应注意灵活性的特征,应避免教学过程拘泥于编写的教案,而不加任何的变动。 1.2.2 增加趣味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增加趣味性这一调节剂。无论是在讲授中、练习中,还是讨论中,都应该注意学生情绪的调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运作状况。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伴随着掌握知识的过程,变课堂教学为其乐融融的求知过程、探索过程,其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最大限度释放。 1.3 营造创新氛围,激发探索精神。 让学生学会创新,则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注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式,把一堂以往只是讲授的课变得有动手、动脑,有实践操作,学生更乐于接收新知,寓教于乐,目的是培养其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 2.注重德育,培养学生崇高的创新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自身的创新才能献身科学,推进文明进展,为人类造福的崇高精神品格。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真正形成的思想保证。因为创新才能是个中性的“东西”,说到底,它还只是一个工具,受人的情感和道德品质的驾驭和支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火药的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正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 科技辅导员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呢?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整合资源、配合教学;激发兴趣、科学探究;鼓励创新、活动开路;创设和谐,共同合作。 [正文]: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他们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提高。我们作为科技辅导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整合资源、配合教学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容的,它还包括电视、电影、录音、幻灯等多媒体,还有实验教学。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建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比较完善,实验室建设也比较规;有的则缺这少那,特别是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大多不到位;有的资源建设比较好,但由于多种原因,设备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科技辅导员要积极配合校领导,制订好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 其次是抓好资源的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鉴别、取舍、维修,对新添的资源建设要有系统的“管理使用制度”,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体系。

第三,抓好资源使用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科技辅导员既要协助校领导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还要努力协助学科教师制订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计划”,为他们写好教案,提供方便,包括制作教学课件,选择音像教材资源等。 二、激发兴趣、科学探究 如何让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这需要科技辅导员付出更艰辛的劳动。 1、要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如在教“周长和面积”的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课件,即教师买了一套住房(多媒体展示高楼大厦),要进行装修,有几个问题请你帮忙解决。问题一:计算出这套房子的总面积;问题二:用边长5分米的石铺地需要多少块?每块石售价8元,需要多少钱?学生听后跃跃欲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2、引发科学探究。小学生对上科学课普遍很感兴趣,都能自发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而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来源于对事物观察后所产生的科学问题。他们想了解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要比较出水的多少,不能只从容器的大小,液面的高低来确定,而是要综合地考虑到多种因素,液面虽高,但由于容器的体积(底面积)小,所以所装的水不一定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出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呢?此时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亲身探究一

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 素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网络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企业更加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而职业学校作为向企业输送员工的主要基地,必须要在当前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文章从中职生现状入手,分别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素养心理素质活动 一目前中职生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现在就读的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落榜生”,在激烈的“应试教育”中被淘汰,不得已才选择读中职。所以多数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差之外,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有待提高。本人在职业学校工作了十几年,发现中职生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这些消极因素:厌学现象严重、职业理想不明确、行为习惯较差、责任感不强、法纪观念淡漠等等。针对中职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深感我们教育者肩上的育人担子很艰巨,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关爱每一个学生,积极探寻新的教育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技巧,找准切入点,以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合格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人才。 二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文化基础差,底子薄,自律性不强,大都没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客观实际,.德育教师应以身作则,严格自律,给学生做好表率。首先应该从自身的行为习惯上着手,比如衣着自然、大方、得体,然后再去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教学精心设计、认真负责,再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板书规范、整齐,再去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只有首先自己做到了,学生才会信服你,才会按你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专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19-12-18T10:40:28.973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作者:金波[导读] 符合企业用人要求、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计算机学生的目标。温岭市太平高级职业中学浙江温岭317500 摘要:要将学生核心素养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实现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计算机学生的目标。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聚焦关键准度,使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从边缘走向中心 1.思想上高度重视。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项单独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全体师生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将核心素养渗透和融合到学校教学、教育、管理、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2.正确认识关键准度。为了把准方向,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素养为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全过程,将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融入课堂、课程、实训、第二课堂、环境和竞赛中,以创信息商贸部特色为契机,建设计算机专业德育品牌项目,铸造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备品格,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同时课堂教学中,寓德于教,将学生德育工作与专业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在文化课堂教学中接受学科知识,发展认知性素养;在专业基础课中学习专业理论,形成发展性素养;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锤炼操作技能,形成社会性素养,最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二、构建课程体系,使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内容从盲目转向系统 1.课程设置职业化。我们在充分考虑计算机专业特点及就业岗位需求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对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形成了以“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体系的“水平互融、垂直贯通、模块协同”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新模式。 2.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教材所呈现的学习任务对核心素养培养涵盖不足、对接企业不够紧密、综合化改造程度不够等现状,我们投入人力、物力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项目化处理,努力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内容,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完成计算机职业技能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生职业素养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养。 3.教学策略一体化。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计算机房中进行,课堂流程大致是教师通过控制软件给学生演示操作,接着学生在自己机上模仿操作,最后学生将作业提交给教师机。 由于教与学在不同方位进行,所以教师讲解时了解不了学生的听讲情况。而学生操作时,由于人数太多(50多人),教师巡视根本无暇顾及,导致许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约束和监控而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学目标很难得到落实。 在课堂中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后,教师通过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将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计算机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然后根据“小步子、多台阶”的处理原则,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单给学生以指引,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因畏难而放弃,培养了学生专注执着的职业品格。 三、探索立体模式,使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从单一走向多元 1.主体。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发展为主题,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整合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等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学校计算机专业立体育人模式。同时我们还积极围绕学校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实训处开展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的校企合作,让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课堂、实习、见习中养成职业道德,感受企业文化,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我们还在学校成教处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到三星社区、锦屏社区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另外还积极配合德育处成立了信息商贸部家长学校,通过家校合作,构建家校合作内容,建立网络家长联系方式,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2.载体。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和计算机专业发展实际,利用课堂、活动、竞赛等不同载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们积极以课堂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师综合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及其要素,在教学实践环节渗透核心素养,体现了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刘久红朱辉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02)。 [3]雷娅浅谈电子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科学咨询,2015,(49)。 [4]陈宏艳徐国庆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背景与思路[J].当代职业教育,2018,(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肖凤翔蓝洁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摘要: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辟途径和形式,鼓励学生创造发明,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后备人才。 关键词:创新途径形式 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有的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有的企业却由强变弱、由大变小,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创新。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没有创新精神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学校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领导一手抓,以保障各项措施顺利实施。计算机掌握较好的老师负责各个兴趣小组,每周举行一次活动,让学生不拘泥于教科书的限制,引领他们大胆畅想,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骨干教师队伍。 二、学校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学校建立了配套设施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器材室,使学生能及时对所学知识动手操作,做到对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对实验进行创新。我校有5名学生获得省实验创新奖。我们建成了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个远程教育室和一个电子备课室等信息化功能室,班班配备了多媒体,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的创作,并且在网上参加各种比赛,在这里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建立科技展览室和参观科技巡展活动 我们把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放到展览室中,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由科技辅导老师对每项展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上级部门举办的科技巡展活动,学生实际操作各种展品。通过亲身体验、共同探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创新的实际意义,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加强科技创新教师的培养 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组织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每年都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习电脑动画、绘画、信息学奥赛、机器人等方面的技巧,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了创新思路,及时、不断地学习和传播新的科技教育信息。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比赛获得省级名次的,给予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和一定的奖金,保障科技教师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

金山小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现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体会,以与同仁共勉。 一、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②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

《中职生职业素养能力训练》补考试卷说课讲解

2015-2016学年下学期《中职生职业素养能力训练》 补考试卷适用班级:399班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职业素养涵盖()和()两个方面。 2、()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职业品质。 3、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诚实、()一直是华夏民族引以为豪的品格。 4、“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禅的话,也是千古名言。 5、团队将精神的核心是()、()。 6、()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求,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 7、()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是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 8、()已成为职场公认的“第一美德”。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成功的人必定是高度()的人必定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 A、自负 B、严谨自律 C、嚣张 D、自爱 2、宽容别人就等于()在我宽容别人的时候,我也得到了别人的宽容。 A、放过别人 B、放虎归山 C、宽容自己 D、体谅别人 3、()是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一种情操也是衡量一个人高低层次的标准 A、宽容 B、品质 C、自负 D、刻薄 4、()是人生的天平A、付出与回报 B、失去与得到C、拿来与送出D、索取与给予 5、()上级的指令是员工的天职 A、配合B、更改C、服从D、听取 6、“素养”一词.在《汉书·李寻传》中“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用。”其“素养”本义是() A、道德素养 B 、修炼涵养 C 、审美素养 D 、科学精神 7、敬业度表现为() A 、不拿公共财产 B 、把个人目标放在第一位 C 、得不到相应奖励有消极心理 8、当你跟上司正在讨论事情,有人打长途来找你,你会() A 、告诉上司的秘书说你不在 B、接电话,而且该说多久就说多久 C 、告诉对方你在开会,待会再回电话 9、下列哪个词语不符合“诚信”一词?( ) A 、真诚 B 、诚实 C 、强词夺理 10、如果考试时,很多同学都作弊,而你也担心不及格你会怎嘛办?() A、不作弊 B、和其他同学一样作弊 C 、看具体情况 11、你是一班之长,做考勤时你会() A、认真负责,每一个人都严格记录 B 、敷衍了事,不能得罪同学 C 、看情况 12、对缺乏诚信的人你会()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 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合作关系 教育和引导教师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树立一种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观。如何在师生关系中把握平等、合作关系,首先,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尝试从学生的角度体验课堂教学,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理解了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具有的意义,就能够更好地修正行为,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其次,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感受,使教学成为对话、交流和知识创新的活动,这样,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关系,而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索与交流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考虑:㈠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未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㈡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㈢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㈣在拓宽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二、培养学习兴趣,开导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是学习者内在的“激素”,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思维的内在动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数学圆柱体的侧面积一课时,就可采用直观演示法、独立操作法,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的圆柱体模型去发现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学生在教学引导下,把已成圆柱体学具的纸壳展开认真观察,讨论十分热烈。“经过你的观察,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形状呢?”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即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意识,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如果圆柱的底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就是一个正方形”;有的还说“如果沿圆柱体侧面的高斜着切开,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后,又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它的侧面积都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样,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原本抽象、枯燥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其浓厚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县念环境,激发求知心理 有好奇心就会主动地去探知,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小学六册《参观人民大会堂》时,教师提出:“谁到过北京,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吗?”学生回答“没有”,老师接着说:“今天带大家到北京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学生就会想了解人民大会堂的特征。老师抓住机会,告诉学生今天就来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看看人民大会堂的特征。这样,短短几分钟的引入,学生的情绪高涨了,想了解人民大会堂的强烈欲望被激发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求知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问题的巧妙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织,形成一种自由、民主的秩序,使学生在这种秩序中学习,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计划行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凡欲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班上倡导有效合作,这样,才有利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才能有利于构成培养创新能力的“气候”和“土壤”,才有利于创造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的场所。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高技巧,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