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雾栽培历史及发展现状

气雾栽培历史及发展现状

气雾栽培历史及发展现状
气雾栽培历史及发展现状

气雾栽培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技术理论来源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可直接附生于岩石或树皮上生长,不需土壤和基质,有的植物形成气生根,将根系直接悬挂在空气中,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下的原始森林的生态景观。

气生根是植物适应自然所形成的形态演变。从植物的起源来说,最早的植物是由原生态藻类植物登陆后,形成为蕨类植物。许多蕨类植物就是以假根的方式附生于岩石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特异的气生根。

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附生兰,它们附生于岩壁或乔木之上,气生根通常比较发达。这些气根在空中起到吸收水分与营养元素的作用。

植物对空气中氧气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植物需要有较大的土壤间隙,以满足根系对空气的需求,如果土壤间隙被水完全浸渍,根系会因缺氧窒息而死。所以植物生长的根系环境中,空气中的氧气需求十分关键。

从进化角度来说,植物进化都是在空气含量充足的环境中完成的。所以当空气中湿度适合于根系或根原基发育时,这些气生根就会自然形成。这现象在热带雨林气候中就特别的多见。由此可见,气生根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在特殊生境下,形成的一种生态适应性表现。

气雾栽培也就是通过人工创造生境,为植物根系形成、发育提供最适合的氧气、水分、营养环境,以促进植物高效生长的一种技术。

二、发展历史

上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建立生命支撑系统,首次运用气雾技术进行蔬菜植物的种植。科学家们大胆地设计了气雾种植系统,解决了植物在失重情况下对肥、水的获取和管理问题。目前,这种气雾栽培已成为空间站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模式,雾化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改进。

从上世纪80年代,一些科研和商业机构开始运用雾化技术,在植物的无性繁殖、克隆上开始尝试与运用,特别在一些较难生根的植物,取得了极好的生根效果,为种苗的繁育开发了一条新的路径。

气雾栽培技术在蔬菜与中药草种植上的运用,最早是以家庭生产为主的迷你型系统。到现在以设施大棚为基础的大型气雾生产基地渐渐形成,而且产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美国利用气雾技术建立的番茄工厂。以色列近年开发气雾系统适合少水干旱地区的生产,节水性更强,且零排放。在日本气雾栽培技术被叫做喷雾耕技术,被运用在番茄的高糖度栽培。新加坡开发了家庭或庭院型的小型雾培生产绿化装置,在楼顶、阳台、公共场所等地建立了雾培系统,进行立体化的高效生产。我国最早把气雾栽培主要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培育。

气雾栽培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实验室,利用气雾栽培技术作为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根构形态的科研方法和工具;

第二阶段:气雾栽培技术在植物种苗的无性繁育、克隆上的应用;

第三阶段:气雾栽培技术大范围地运用于种苗工程与生产性产业化发展。

三、在我国发展前景

在我国,气雾栽培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气雾培技术具有广谱性,几乎适合于所有的植物生长,甚至是水生植物,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该技术的高效性、便捷性逐渐得到农林种植行业的关注。

气雾技术将作为“第四代农业”关键技术,成为农业革命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跨越。不出十年,我国也将为成为世界上气雾培面积最大的国家。

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 势

无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的供应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1],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经营与技术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国外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 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传统种植方式,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实践证明,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一系列特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就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供应部队。到20 世纪60 年代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70 年代后,出现了营养液膜技术(NFT),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后来又出现多种人工基质,其中岩棉的应用较广,发展迅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区,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等蔬菜,无土栽培面积超过2000hm2 [2]。荷兰是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面积达4000hm2,有64%的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日本也是无土栽培较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以岩棉培和NFT 为主,无土栽培面积约300hm2。现在世界上商业性无土栽培是以基质栽培为主。 荷兰的基质栽培占无土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法国占81%,加

拿大占80%,日本各种循环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时基质栽培面积 占50%左右[3]。世界各国采用无土栽培主要生产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欧盟国家温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产中,已有80%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欧盟规定,2010 年之前该组织所有成员国的温室必须采用无土 栽培。 产量高是无土栽培的最大特点,世界上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其番茄产量可以达到45~55kg/m2,黄瓜产量达到50~70kg/m2 [4]。为此,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采用计算机实施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的保护环境,生产出绿色食品。近年,发达国家又采用了专家系统的最新技术,应用知识工程总结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使其规范化、系统化,形成专家系统软件,它可以完成与专家水平相当的咨询工作,并可为用户提供建议和决策。 目前,世界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高投资、高技术、高效益类型,如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及丹麦等发达国家,无土栽培生产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其温室环境、营养液调配、生产程序控制完全由计算机调控,实现一条龙的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产品周年供应,产值高经济效益显著。另一种趋势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条件,就地取材搞土法上马,手工操作,采用简易的设备。这些国家发展无土栽培的目的是改造环境、节约用水和土地资源,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

气雾栽培历史及发展现状

气雾栽培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技术理论来源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可直接附生于岩石或树皮上生长,不需土壤和基质,有的植物形成气生根,将根系直接悬挂在空气中,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下的原始森林的生态景观。 气生根是植物适应自然所形成的形态演变。从植物的起源来说,最早的植物是由原生态藻类植物登陆后,形成为蕨类植物。许多蕨类植物就是以假根的方式附生于岩石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特异的气生根。 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附生兰,它们附生于岩壁或乔木之上,气生根通常比较发达。这些气根在空中起到吸收水分与营养元素的作用。 植物对空气中氧气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植物需要有较大的土壤间隙,以满足根系对空气的需求,如果土壤间隙被水完全浸渍,根系会因缺氧窒息而死。所以植物生长的根系环境中,空气中的氧气需求十分关键。 从进化角度来说,植物进化都是在空气含量充足的环境中完成的。所以当空气中湿度适合于根系或根原基发育时,这些气生根就会自然形成。这现象在热带雨林气候中就特别的多见。由此可见,气生根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在特殊生境下,形成的一种生态适应性表现。 气雾栽培也就是通过人工创造生境,为植物根系形成、发育提供最适合的氧气、水分、营养环境,以促进植物高效生长的一种技术。 二、发展历史 上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建立生命支撑系统,首次运用气雾技术进行蔬菜植物的种植。科学家们大胆地设计了气雾种植系统,解决了植物在失重情况下对肥、水的获取和管理问题。目前,这种气雾栽培已成为空间站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模式,雾化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改进。 从上世纪80年代,一些科研和商业机构开始运用雾化技术,在植物的无性繁殖、克隆上开始尝试与运用,特别在一些较难生根的植物,取得了极好的生根效果,为种苗的繁育开发了一条新的路径。 气雾栽培技术在蔬菜与中药草种植上的运用,最早是以家庭生产为主的迷你型系统。到现在以设施大棚为基础的大型气雾生产基地渐渐形成,而且产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美国利用气雾技术建立的番茄工厂。以色列近年开发气雾系统适合少水干旱地区的生产,节水性更强,且零排放。在日本气雾栽培技术被叫做喷雾耕技术,被运用在番茄的高糖度栽培。新加坡开发了家庭或庭院型的小型雾培生产绿化装置,在楼顶、阳台、公共场所等地建立了雾培系统,进行立体化的高效生产。我国最早把气雾栽培主要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培育。 气雾栽培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实验室,利用气雾栽培技术作为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根构形态的科研方法和工具; 第二阶段:气雾栽培技术在植物种苗的无性繁育、克隆上的应用; 第三阶段:气雾栽培技术大范围地运用于种苗工程与生产性产业化发展。

气雾栽培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气雾栽培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气雾栽培也叫气雾培,是把植物根系置于空气或者气雾环境中,通过雾化的水气满足植物根系对水肥需求的一种栽培方式,并具有最充足的氧气与最自由伸展的空间,使根系在毫无阻力的情况 下生长。气雾栽培是目前在园艺生产上最具有开发潜力与前景的技术之一,它具有比其他耕作方法生长更快、管理更方便、投工更小的特点,同时节省了土地,扩大了种植空间,使作物的生长期缩短,它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栽培方式。 气雾栽培技术由栽培系统、营养液供给与调控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栽培系统又分为苗床式、立桶式、金字塔式、管道式四种栽培方式。金字塔型气雾栽培模式是气雾技术中最为常见、运用面积最广的一种实用方式,它具有建造简单方便的优点,也具有环境清洁通风透光良好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叶用菜的栽培。这种金字塔式苗床,是由泡沫板以密闭倒“V”形搭建而成的,在内部由喷雾管道和营养液回流管道组成,作物悬挂在栽植板上,而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表面,而多余的营养液通过回流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现在就以金字塔式的栽培模式为例,根据我们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分享气雾栽培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法。 1.温室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温室类型。日光温室冬季保温性能好,有条件的可以加盖保温被和覆盖双层充气薄膜,寒冷季节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但由于日光温室前低后高,种植较高的果菜类,其生长会受一定影响,且北面为后墙采光差。单体、连栋、球型温室采光性能好,能保证整个棚内采光均匀,各种栽培形式都适用,观光则美观度好,但若没有保温加温设施,冬季生产会受影响。 2.苗床建设 根据设计的苗床大小建设,一般外框用砖等材料砌,内部挖成“V”字形,采用土工布加膜的方法铺设。平整地块,利于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回流顺畅。做好杂草清除工作,地面苗床可先将槽内杂草根系清除干净,夯实整平,然后喷洒除草剂,最后用黑色的土工复合膜覆盖。与回流管的连接处用卡口固定好,以防营养液渗漏。 3.贮液池建造 贮液池的大小根据栽培面积而定,以地下1~2 m深为宜,原则上宜深不宜浅,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又能保证营养液的环境稳定。一般667 m2 地块配套的营养液池大小在10 m3 左右。如果所需营养液体积较小的话,可使用订制的塑料桶存放,既节省人工成本,又方便移动,且塑料桶性质稳定,其他元素不会渗透到营养液中。如果需营养液量较大的话,就需要砖砌水泥

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综述了我国无土栽培的突出特点及发展现状,对我国无土栽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就无土栽培研究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无土栽培;突出特点;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soilless cultiv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ome of the solution, the use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research prospect. keywords: soilless cultivation;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s3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无土栽培俗称水培或水耕,是一种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与其他设备来栽培作物的农业技术。它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中发展较快的一项高新技术,也是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的一项基础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目前按根系固定方式可分为液体基质和固体基质两种栽培方式。液体基质(即水培)又可分坐浴式、浅水式及喷雾式。固体基质分有机和无机基质两种。其中有机基质有锯木屑、草炭、甘蔗渣、酒糟、炭化壳谷等,无机基质有砂、陶砾、火山灰岩、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概况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2548741.html,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概况与展望 作者:郭巧生王长林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7期 [摘要]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中药农业文明源远流长。该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发展历史,并分析了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药用植物栽培未来发展应注重的几个方向,以期促进药用植物栽培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药用植物;栽培;历史;展望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medicinal plants cultivation in China GUO Qiao-sheng*, WANG Chang-lin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There is time-honored history and culture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review, the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history in china was summarized,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ques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ospects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research were pointed out, with the purpose of accelerating the growth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research. [Key words]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history; prospect doi:10.4268/cjcmm20151712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和疾病作斗争中,对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药用植物逐渐从野生植物采挖转为人工栽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于药用植物的分类、种质鉴定、选育与繁殖、驯化栽培,以及加工贮藏等都有丰富的经验,为近代药用植物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1古代药用植物栽培的萌芽期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接触并了解到某些动植物对人体可以产生影响,进而逐步创造了原始医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淮南子·修 务训》)的传说,则充分反映出祖先们从十分遥远的时代,便开始在实践中认识药物、应用药物。这个时期没有药用植物栽培,也谈不上中药材质量,人们只是采挖野生植物资源供药用 [1]

气雾栽培喷雾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气雾栽培喷雾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一、系统简述: NX2015-07农业生态种植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智能温室、无土栽培、育苗工厂等开发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可测量温度、湿度、光照、水压、水深、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农业环境要素,根据作物生长要求,自动控制开关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NX2015-07农业生态种植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可以使温室运行于经济节能状态,实现温室自动化运行同时能实现全球实时控制,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温室能耗和运行成本。NX2015-07农业生态种植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用于气雾培能实现对于营养液中的EC、P H、环境的温度湿度、CO2、根系温度、叶面湿度等作物生长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按照设定自动开关相应设备。 本系统集成监控报警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执行系统为一体,大大降低系统构建成本,系统可以独立于上位机运行,远程数据传输采用GPRS网络及DTMF技术使其在具备安装宽带网络的地方照常使用,系统远程终端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电话等查看数据及控制设备,大大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系统还具有本地手动功能,以便在发生不可抗力导致系统崩溃的时候本地管理人员能立即启动各电器设备。

二、系统整体功能介绍 (一)系统结构示意图 (二)系统功能介绍: 1、报警监控 系统配备两路门磁,8个有线报警防区,采用上升沿、下降沿跳变触发报警,适合接任何形式的有线报警传感器。11个无线报警防区,可以学习增配无线门磁、无线人体红外、无线火灾烟感等无线报警传感器。每路有线或无线报警防区触发后,能同时向6个手机发送报警信息、向6个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报警内容和号码的设置可以用专用的电脑软件改写,也可以用手机发短信来改写。具有定时设防/解防功能,能设定每天几点几分自动设防,几点几分自动解防。报警时可以监听环境声音。如果增配了摄像头,报警时还可以把现场照片传到手机上。安卓智能手机或苹果手机收到防盗报警信号,能在百度地图或Google地图上显示出报警点的位置。配有网络版控制中心,可以对二万多个报警主机统一接警管理。电脑接警中心还能在地图上显示出各主机的位置。 2、数据采集 系统具有13路数据采集功能,5路DS18B20温度传感器,8路通用模拟量输入口,可以接各种电压、电流、压力、流量传感器。通过网络遥测现场的温度和模拟量传感器。每一路传感器都可以设定上限报警值、下限报警值,超限时会向手机发送报警信息。传感器输入

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资讯来源:中华名优特产网在2007农业产业年会上的发言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 (2007年12月11日)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农业行业国际论坛。按照论坛的安排,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牧业税,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和带动下,中国种植业发展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从2004年开始粮食保持连续增产的良好势头,扭转了前5年持续下滑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2006年达到15.82亿亩,2004到2006年三年累计增加9119万亩。二是单产连创历史新高。2006年亩产达到314.4公斤,三年累计提高25.6公斤。三是总产增加较快。2006年达到9950亿斤,三年共增产1337亿斤。今年有望实现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量有望 超过1万亿斤。 第二,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棉花产量达到675万吨,糖料产量达到1.1亿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油料单产连续三年突破历史。与此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经济作物单产提高、总产增加、品质优化、出口稳定增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保持协调发展,这 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三,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优势产品生产在空间上日益集聚,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6%、92%、62%和53%;棉花已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面积占全国的98%;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5%;桂中南、滇西南、粤西三个甘蔗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9%;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8%;长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赣南-湘南-桂北鲜食脐橙和浙南-闽西-粤东宽皮柑橘三个柑橘产业带占全国 的面积达到49%。 第四,园艺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

气雾培栽培床的两种模式

气雾培栽培床的两种模式 2008-09-15 21:46 随着无土栽培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无土栽培方式以基质培和水培为主。基质培是把作物根系固定于固体基质(砂砾、踞末、聋糠、草炭、珍珠岩、蛭石或岩棉)中,定期向植物根系供给营养液。水培则是把植物的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用营养液循环或向液中充气的方式补氧。无土栽培的优点是产量高,品质好,清洁卫生,病害少,避免连作问题。但需大量基质(每3米’栽培床用1米“的基质)或需建造庞大的栽培床(水泥或砖砌结构),初投资用基质培需清除大量的残根和基质消毒,工作量大,水培则存在营养液因温度大气压的影响容易缺氧导致烂根的现象。 植物气培是把植物的很系直接裸露在空气中,通过智能计算机的补给营养液(雾);或让植物的根系悬挂在空间,交替地进行水浴和气浴。这样植物根系可以从营养液(雾)中摄取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从空间直接获取充足的氧气,可获得高产和优质的产品。气培法的各个环节较易控制,便于实现农业工厂化生产。是今后水培蔬菜的发展发向。 人字形是用轻质角钢组成等腰三角形截面的支承架,两侧安厚2—3毫米的塑料嵌台板,板下装喷雾装置。它多用于栽培生菜、莴苣、草莓等矮小作物,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应用。 水平栽培床与水培的较培床相似,常用硬质泡沫塑料板铺设,板上按一定

间距开种植孔,多用于种植番茄、黄瓜、西瓜等。 1)气培不用基质,且可采用各种轻质板材组成就培槽,节省投资。 2)可搞立体空间栽培。 3)气培的植物产量高,产品质量好。我们试验的西红柿产量比同样环境、同样营养液条件下的水培高出一倍以上。 4)营养浓用量少。以西红柿为例,用液量每平方米为2—4升,而水培则多于10升。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

气雾栽培简介 气雾培 气雾培(Spray Culture)又称雾培、喷雾培、气雾栽培。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上,从而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气雾栽培是所有无土栽培的技术中解决根系的水气矛盾的最好形式。根据植物根系是否有一部分浸没在营养液层中,可将气雾培细分为气雾栽培和半气雾栽培两种类型。气雾培是指根系完全生长在雾化的营养液中,而半气雾培是指一部分根系浸没在营养液层中,另一部分根系则生长在雾化的营养液中(例如桶式巨型植物的栽培,气雾管道培)。 一、雾培的特点 雾培是供氧效果最好的无土栽培形式,不会出现根系缺氧现象,养分及水分的利用率高,养分供应快速而有效。由于是立体栽培,可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有效栽培面积可比平面栽培提高2-3倍。易实现栽培管理的自动化。但是,雾培生产的首次投入稍高些,对基础硬件也相对要求高(尤其是电力方面),即使是短时间停电也很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专人专管负责制非常重要)。 二、气雾栽培设施的结构 栽培池、槽、桶 可用硬质塑料板、挤塑板、泡沫塑料板、木板或水泥砖砌等做成的栽培池。所栽培植物的根系伸入到池内,池内的喷头要能将营养液均匀地喷射到根系上,因此,栽培槽不能太狭小而使营养液喷洒不开,也不能太宽大而超出喷头的射程。栽培槽要严格封闭,为根系提供黑暗、高湿环境,并避免滋生绿藻(可以通物理杀菌方法解决藻类的滋生)。 多数栽培呈梯形或金字塔形,槽底用混凝土制成深约12cm的沟槽,用于承接营养液。在沟槽的上部用镀锌钢管制成金字塔形或梯形框架,其上放置带有定植孔的定植板。 图例一 也有的栽培槽形状与世隔绝深液流水培槽类似,但深度可达25-40cm,营养液从管道上的喷头中喷出,而槽底可盛装2-3cm深的营养液层(即半喷雾培),

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十四届长春农博会 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大展拳脚,因其具备:投资小见效快、简易无土栽培技术操作易效率高等特点,受到更多农人、投资人青睐。 无土栽培的本质是利用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可避免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及连作障碍。与土壤栽培相比,简易无土栽培技术还具有养活农药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并省肥、省水、省工。 长春农博园,作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占地10万平方米,第十四届长春农博会,“无土栽培区”面积达到9600平方米。将集中展示斜插式报架立体水培、金字塔雾培、管道式雾培、立式报架水培、家庭园艺展示区、立柱式椰糠珍珠岩栽培、彩椒椰糠条栽培、鱼菜共生养耕模式、鱼菜共生模式、大型瓜类树状营养液栽培、瓜类树状营养液栽培、番茄树状营养液栽培、黄瓜浅液流营养液栽培、家居型水生观赏植物栽培、移动式平板栽培模式、斜插式椰糠珍珠岩辣椒栽培、平面管道营养液茄子栽培、地瓜树状营养液栽培、陶粒螺旋管道栽培等技术模式。 第十四届长春农博会期间,将新增空中管道茄果类蔬菜深液流立体栽培,茄子、辣椒等树状营养液栽培,果类菜一株多果嫁接,家庭园艺和空中菜园种植等技术模式,向游人们展示无土栽培技术的最新成果。 无土栽培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领先代表,更具无限的商业价值。 无土栽培因其不受区域、不受季节、品种限制,各地均可全年反季生产各种蔬菜、瓜果、花卉。简易无土栽培技术只需要很小的投入就能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各种绝无污染的瓜菜。一亩简易高效无土栽培,一般年可获利5—10 万元,高者可达20 万元,一个人管理3—4 亩,年产几十万斤瓜菜,可获利几十万元。既使按普通瓜菜价格出售,其利润也能达普通大棚种植10 倍以上。 简易无土栽培技术投资小、见效快、产业链长、获利途径广、盈利点多、回报高,一次性投资永久性受益,是一个极具优势的投资项目,将为您赢得无限商机! 8月的长春,现代农业博览园,欢迎您!

气雾栽培技术原理

气雾栽培技术原理 品种与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品种由植物本身的基因决定。环境则包括地上环境与地下环境。地上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而地下环境,则受土质状况及肥水条件影响。地上环境可通过设施条件的优化得以改善,而地下环境的改变只能通过栽培模式创新来实现。 无土栽培就是通过优化地下环境来提升作物产量与质量,通过人工对根域环境优化和控制,以达到植物生长相对理想状态。 根深则叶茂,说的就是根系对于植物地上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根系要扎得深,则需要良好的土壤条件。 土壤作为陆生植物生长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长必需的养料、水分及空气,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传统农业耕种认为“植物生长靠土壤”。土壤墒性好,说明土壤吸水保湿性好;土壤肥沃,说明土壤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土壤疏松,则有利于增加土壤间隙,为根系提供更多的氧气,也为根系深扎减少阻力。 因此,日常农业生产的松土其实就是增氧的一种方式,施肥就是为根系提供丰富的矿物质元素,除草就是为了解决栽培植物与无用途草之间争肥夺水问题,灌溉就是让植物有充足水分,保持正常的水分代谢及肥料吸收。 自从有了无土栽壤技术后,人们对土壤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无土栽培作为传统耕作技术的创新,也是人类认知植物生长环境的一次跨越。 无土栽培主要包括:基质栽培、水培、气雾栽培三种形式。 最早以细沙为基质的基质栽培,发展为水中供氧通气的水培,再演变成现在的气雾栽培,也叫空气栽培。 每次的演变与创新都是针对肥水气三要素的科学有效解决而展开。目前来看,气雾栽培,可实现肥水气三要素最优化的调节。 三种无土栽培肥水气三要素获取比较

气雾栽培技术以弥雾的方式供液,让根系生长于气雾环境中,充分获取充足的养分、水分及最充足的空气,实现肥水气三要素进行科学的调控。 气雾栽培的优点: 1.促进根系活力。植物在悬空、高湿的环境下,氧气供给充足,根系呼吸代谢加强,能量转换充分,不会因无氧呼吸,浪费底物,以及产生有害的中间产物。根系呼吸作用增强,为根系吸收水分、矿质元素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又促进了各种生理合成,如激素、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以及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调节,促进植物生长。 2.摆脱土壤束缚。根系在气雾环境下生长,因无穿行的阻力,可以无限延展。气雾环境下,植物不定根根系发达,数量多且表面积大,扩大了根系皮层及根毛的吸收表面积,促进了呼吸作用,提高能量代谢效率,大大提高了单株生物量及经济产量。 3.优化根域环境。根系悬空的模式,形成了稳定的根域生态系统,大量有益微生物聚集生长在根系表面的凹凸处,或与根系共生,也抑制了一些厌氧有害菌的滋生。根系与微生物之间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根系大量呼吸及代谢分泌物为微生物提供养料,微生物合成的活性物质又促进了根系生长。在无阻力环境下,根系表皮细胞外突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根表面积,提高了植物合成和代谢能力,增强了植物的抗逆性、抗病虫能力。

无土栽培论文3000字

无土栽培论文3000字 篇一:无土栽培论文 无土栽培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质的栽培新技术,这种营养液可满足作物整个生命周期对水分、养分、氧气及温度的需求。简述了无土栽培的概念、无土栽培的类型、无土栽培的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无土栽培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土栽培技术; 概念; 类型 ;特点; 前景 国际无土栽培学会定义, 凡是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不用基质而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 统称为“ 无土栽培”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 多个, 其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和完善, 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农业、园艺和林业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无土栽培的概念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无土栽培无须依赖土壤,它是将蔬菜等作物种植在装有营养液的一定栽培装置中,或是在充满营养液的砂、砾石、蛭石、珍珠岩、稻壳、炉渣、岩棉、蔗渣等非天然土壤基质材料作成的种植床上,因其不用土壤,故称无土壤栽培,而且由于它不用一般的有机肥和无机肥,而是依靠提供营养液来代替传统的农业施肥技术,所以无土栽培又被称为营养液栽培,即简称水培、水耕

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由于不用土壤,在技术上是一重大突破,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先进设施,新型的基质材料的应用,无土栽培已完全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温、水、光、肥、气等的自动调节与控制,实行工厂化生产。因此,无土栽培是当代现代化农业的高新技术,是现代设施栽培的新技术。 2.无土栽培的类型 无土栽培的设施形式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现在还在不断发生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基质栽塔法 :此法是在一定的容器内,填充一定基质,定时定量供应营养液,进行作物的栽培。根据栽培容器和栽培基质的不同, 形式多种多样,如砂砾钵栽法、砂砾槽栽法.基质栽培法所用的基质除砂砾之外另外还可用蛙石、炭渣、炭化稻糟等作为基质。2 . 水裁法 (水耕法 ) 这种方法是将作物根系直接悬挂在营养液中,营养液在栽培槽内呈流动状态,创增加营养液中的含氧量。这种方法不需要栽培基质,但营养液的供氧措施必须完善,否则往往因营养液中氧气不足而影响作物生长,因此,需要增加通气措施。这种水栽法通常采用对栽培槽不断供液的办法,使营养液保持流动状态,以保证营养液内有充分的氧气供应。3 雾栽法雾栽法是作物根系悬佳在栽培容器的空气中,用喷雾的方法,供应作物营养液,同时使供氧状况更为良好。这是该栽培法的一大优点,此物外,该法节省用水,便于控制作物限系发育。但对喷雾质量要求比较严格,雾点要求细而均匀,根系温度易受气温影响发生较大波动,而且不易控制。近几年日本将喷雾法又加以改进,形成各神新型喷雾装置,大面积用于生产,取得良好效果。 3.无土栽培的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

中国草莓栽培历史与现状

中国草莓栽培历史与现状 导读:在大果凤梨草莓传入我国前,我国各地只是采食野生草莓,生产上并未栽培,自大果凤梨草莓引入我国后才开始有草莓的栽培。 中国草莓的栽培历史与生产进程 在大果凤梨草莓传入我国前,我国各地只是采食野生草莓,生产上并未栽培,自大果凤梨草莓引入我国后才开始有草莓的栽培。我国草莓的栽培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早期引入与零星栽培阶段 大果凤梨草莓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至今不到l00年的历史。据《北满果树园艺及果实的加工》(哈尔滨铁道局,1938年)记载,1915年一个俄罗斯侨民从莫斯科引入5000株草莓品种‘维多利亚’(Victoria,别名:‘胜利’)到黑龙江省亮子坡栽培;1918年又有一铁路司机从高加索引种到一面坡栽培。这是所见确切记载现代大果凤梨草莓在我国栽培的第一部书籍。据调查走访,同期在上海也有一些传教士把凤梨草莓引种到现今的宝山区张建浜一带栽培。在河北,此期也有法国神父从法国引入草莓品种到正定天主教堂栽培,后由天主教徒传到定县王会同及献县一带,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保定鸡心’、‘正定大丰屯鸡心’均来源于正定天主教堂。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传教士以及旅居山东青

岛的日本人带来了一些草莓品种在青岛栽培。在山东,据称旅居朝鲜的华侨引入品种到黄县一带栽培,进而在烟台、威海栽培,故草莓在当地又有“高丽果”之称。后来,全国各地通过教堂、教会学校、大使馆等渠道也有少量引入。新疆由苏联引进了‘红草莓’,台湾从日本引进了‘福羽’等品种。20世纪40年代前,原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农学院试验场均曾从国外引进草莓品种,进行筛选和栽培,但一直未形成商品生产。北京阜城门外的阜丰果园、西直门外的万生园、西南郊的三路居和原北京大学农学院芦沟桥农场、东郊的八王村和大兴县黄村等地也有小面积栽培,但都是露地零星粗放栽培,产品只在初夏短期供应市场,以白食为主。其后,在全国出现少数个体经营者利用风障、阳畦和土温室进行保护地栽培。当时,草莓作为一种奢侈品,以高价运至城市繁华街头出售。因此,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草莓一直仅在大城市市郊零星栽培,未能得到重视,没有形成商品化栽培。 二、中期缓慢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草莓曾一度有所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草莓生产在大城市附近已开始作为经济栽培,主要在上海、南京、杭州、青岛、保定、沈阳等城市近郊。随着新果园的建立,草莓作为间作物有了成片发展,尤以江苏、上海、浙江一带较盛,东北地区也多有栽培,有的地方已形成较集中的产区。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草莓单产也有所提

气雾栽培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气雾栽培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配制营养液一般要先配制母液和栽培营养液两种。生产上一般用母液稀释成栽培营养液。母液易于保存、运输。 一、母液的配制 在配制母液时,不能将配方中的所有化合物放置在一起溶解,极易形成沉淀。在配制前,应对配方中的各种化合物进行分类,把相互之间不会产生沉淀的化合物放在一起溶解。为此,母液配方中的各种化合物一般分为三类,配制成的浓缩液分别称为A母液、B母液、C母液。 A母液:以钙盐为中心,凡不与钙作用而产生沉淀的化合物均可放置在一起溶解。一般包括Ca(NO3)2、KNO3,浓缩100~200倍。 B母液:以磷酸盐为中心,凡不与磷酸根产生沉淀的化合物都可溶在一起,一般包括NH4H2PO4、MgSO4,浓缩100~200倍。 C母液:是由铁和微量元素合在一起配制而成的,由于微量元素的用量少,因此其浓缩倍数可以较高,可配制成1 000~3 000倍液。 在配制各种母液时,应注意母液的浓缩倍数,一方面要根据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用量和在水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另外一方面以方便操作的整数倍为宜。浓缩倍数不能太高,否则可能会使化合物过饱和而析出,而且在浓缩倍数太高时,溶解也较慢。 配制母液的步骤:按照要配制的母液的体积和浓缩倍数计算出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用量,依次正确称取A母液和B母液中的各种化合物称量,分别放在各自的贮液容器中,肥料一种一种加入,必须充分搅拌,且要等前一种肥料充分溶解后才能加入第二种肥料,待全部溶解后加水至所需配制的体积,搅拌均匀即可。在配制C母液时,先量取所需配制体积2/3的清水,分为两份,分别放人两个塑料容器中,称取FeSO4.7H2O和EDTA-2Na分别加入这两个容器中,搅拌溶解后,将溶有FeSO4.7H2O的溶液缓慢倒入EDTA-2Na溶液中,边加边搅拌;然后称取C母液所需的其他各种微量元素化合物,分别放在小的塑料容器中溶解,再分别缓慢地倒入已溶解了FeSO4.7H2O和EDTA-2Na的溶液中,边加边搅拌,最后加清水至所需配制的体积,搅拌均匀即可。 二、栽培营养液的配制 利用母液稀释为工作营养液时,在加入各种母液的过程中,也要防止沉淀的出现。配制步骤为:应在贮液池中放入大约需要配制体积的1/2~2/3的清水,量取所需A母液的用量倒入,开启水泵循环流动或搅拌器使其扩散均匀,然后再量取B母液的用量,缓慢地将其倒入贮液池中的清水入口处,让水源冲稀B母液后带入贮液池中,开启水泵将其循环或搅拌均匀,此过程所加的水量已达到总液量的80%为度。最后量取C母液,按照B母液的加入方法加入贮液池中,经水泵循环流动或搅拌均匀,即完成工作营养液的配制。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栽培历史悠久,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地区一直延续着传承千年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民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面临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力量薄弱的单个农民却无法抵御,所以农业保险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而一直以来,抗灾救灾、安抚灾民、重建家园的费用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民政部门负担,也有一少部分来自群众和企业的捐赠。这种模式不仅让国家投出了大量的财力,而且不利于健全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的形成。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农业保险机制、成立农业保险公司,更多地用社会的力量来化解农业风险。 一、历史与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经历了近30年的曲折历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恢复与波动发展阶段(1982年-2003年)。第二阶段:破冰与升温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提出,国家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中共中央于2003年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各地对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2004年中国保监会一方面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先后批设了安信、安华和阳光3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另一方面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在江苏、四川、辽宁、新疆等省份开展了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形式的农险试点,实行国家、地方财政补贴、农户投入的形式。 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其进行补贴。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试点工作由6个省区扩展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截止2009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 据统计,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68亿元。五年来,保险业共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11279亿元。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对解决“三农”问题,显示出了巨大优势。 虽然中央和地方都在加大农业保险推行力度,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覆盖面狭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参与度低,农业保险政策效果仍不理想。我国农业保险商业性运营已经进入了“供给不足,需求乏力”的困境。分析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八个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第一,农业保险的外部性与商业运营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 第二,农业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之间的矛盾;第三,农业保险的高成本与农户家庭的低收人之间的矛盾; 第四,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与法律制度缺失之间的矛盾; 第五,农业保障和保险公司盈利之间的矛盾; 第六,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之间的矛盾; 第七,政府主导性与发挥保险公司积极性之间的矛盾; 第八,农业巨灾风险存在与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缺失之间的矛盾。

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 简述了国内外无土栽培发展的历史和概况,介绍了我国无土栽培的主要方法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了无土栽培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土栽培;现状;发展;前景 1 国内外无土栽培发展概况 国际无土栽培学会定义,凡是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不用基质而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统称为“无土栽培”。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有效地解决了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的矛盾,充分发挥了作物的增产潜力。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 多个,其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和完善,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农业、园艺和林业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1]。 我国的无土栽培在生产上的应用始1941年,但由于生产成本太高而放弃。20世纪70年代后期,山东农业大学首先开始无土栽培生产试验,并取得了成功。80 年代中期, 进口的温室及无土栽培设施相继投产,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生产已经从过去的单纯追求高产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人们要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此形势下无土栽培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迅速从研究阶段进入生产阶段[2]。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国无土栽培面积仅5.0hm2左右,而90年代中期仅北京就已达2.5hm2 左右,全国无土栽培面积仅118.0 hm2 左右,近几年来我国的无土栽培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 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100多个,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经营与技术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目的。 2 无土栽培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无土栽培学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所谓无土栽培就是完全摆脱对土壤的依赖,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配置成营养液,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无土栽培以人为创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水培、雾培和基质培等方式,其中基质培是无土栽培的最主要形式。受应用成本、实用性和操作管理难度等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商业性无土栽培都是采用基质栽培方式。无土栽培基质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固定植株,并为植物根系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环境。基质的研究是基质栽培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无土栽培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采用营养液膜技术(NFT)、深液流技术(DFT)、浮板毛管水培法(FCH)等水培技术以及岩棉培、袋培、槽培、鲁SC无土栽培法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等基质栽培技术[3]。 3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情况 人类可以用无土栽培代替土培,但它的推广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无土栽培不能完全取代土培,仅能作为土壤栽培的一种补充形式,这样才能使无土栽培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应用:一是适合航天、航海和军用,将无土栽培用于飞船、空间站,不但可以提供氧气,还能在空间生产果蔬用于供应宇航员食用,而在远洋轮的甲板、仓贮空间安置水培箱、水培袋,可以解决长期在海上航行船员对于新鲜蔬菜的要求。二是可为居民提供

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精)

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凯瑞农化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理事长李亚东先生在国际果蔬报道和北京国际果蔬展联合推出的果蔬讲堂上介绍了中国蓝莓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为中国蓝莓行业资深的专家,李教授的介绍深入浅出,资料翔实。他的讲座是从一个“美丽的错误”开始。 这个“美丽的错误”是指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蓝莓名称。原来,蓝莓是从英语blueberry 直译而来,只是商品名称。而在学科上,blueberry的真正名称是"越橘",是指越橘属中的一个蓝果类型,其它两个类型都是红色果实即红豆越橘和蔓越橘。 蓝莓中国的生产可以追溯至2000年,佟立杰先生在山东胶南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蓝莓生产园——青岛蓝玫瑰果实有限公司。这是第一个规模化种植、生产、包装与鲜果销售的蓝莓农业企业,并且率先建立了温室、冷棚和露地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当时就实现了从四月中旬一直到七月底供应鲜果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确定的主栽培品种"蓝丰"和"都克"仍然是现在中国北方栽培的优良品种。 中国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开始于2009年,在这一阶段,工商企业和金融资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投资大规模种植蓝莓。这其中包括大连来宝集团投资超过3亿元建立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联想佳沃投资20亿元建立集种植、研发、加工、包装、销售等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江苏沃田在连云港建设大型生产基地等等。 2000年至今,全国27个省份都开启了蓝莓产业化种植之旅,其范围相当广泛,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西藏和新疆。种植模式是采用日光温室、冷棚和陆地相结合,实现了从3月中旬到8月底向市场供应鲜果。数据显示,中国蓝莓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4745

一种最为高效的气雾柱栽培模式

一种最为高效的气雾柱栽培模式 一种最为高效的气雾柱栽培模式 浏览人数:795 一种最为高效的气雾柱栽培模式 1.立体栽培的3种模式 1.1 基质培基质培是目前运用最多的一种模式,它使用工艺化塑料盆钵垒叠成一定高度,或者使用大的排水管在其上面打定植孔并直立放置,在盆钵或栽培管中填充好栽培基质,基质一般选用珍珠岩、蛭石等无机基质,盆钵的也可以选择陶粒之类的栽培基质,在这些盆钵和定植孔上栽培植物,营养液利用水泵从蓄液池抽上来喷到顶部的盆钵或柱顶,经过多层盆钵的重复利用慢慢回流到蓄液池,运用计算机来检测其基质的湿度以及营养液的浓度,湿度不够自动开启水泵进行循环,营养液浓度不够自动补充母液。 1.2 水培运用水培的立体栽培以管道化栽培为主,就是以管道为载体,在管道上打孔,把打好孔的管道放到立体栽培架上,植物栽培到管道的定植孔中,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植物根系浸泡在营养液中的一种栽培模式,其通过计算机来检测营养液中溶氧以及其营养液的浓度,溶氧不够自动开启水泵进行循环,营养液浓度不够自动补充母液。 1.3 汽雾培汽雾培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直接喷施于植物根系表面,其主要以人字型的栽培模式,人字形是用轻质角钢组成等腰三角形截面的支承架,两侧安厚2-3毫米的塑料嵌台板,板下装喷雾装置,在塑料嵌台板上打定植孔,植物定植到这些孔上,植物根系悬在栽培架内部,周围空间封闭,使根系生长在充满营养液的气雾环境里,通过计算机检测其根系环境的湿度、温度来控制迷雾,根系环境的湿度不够就进行营养液迷雾,

保证根系的湿度,以及通过检测营养液浓度来控制母液的补充。要熟悉气雾栽培的各种栽培模式或者进行栽培模式的灵活创新与运用,首先要懂得模式演变的基本原理与构建特征。以下就把当前较为常用的模式与类型作些介绍,为生产者提供借鉴与启发。模式的分类: 1、按照雾化技术的不同分类:气雾栽培技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就是雾化技术,雾化技术是实现气雾栽培与产生良好栽培效果的关键,括雾化强度及雾滴的大小是衡量雾化质量的主要指标,雾化强度包括时间与液量,雾滴大小主要影响到雾化的均匀程度与摄氧量。目前用于雾化设备不同分为,以加压水泵为动力的喷雾栽培,以超声波设备作为雾化器的超声波栽培,还有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气动雾化栽培,还有低水压的喷淋栽培。这些因不同设备与雾化方法所构成的不同栽培体系,各有其优缺点,可以在生产上灵活选择;大面积的大田栽培通常选用水泵加压喷雾法,它具有成本低雾量大抵抗气候骤变能力强的特点;而超声波栽培大多用于植物工厂较为稳定的环境与室内蒸发量较小的场所,因为超声波具有雾量小对环境缓冲适应性不强的缺点,但同时它对气根的培育来说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在小面积的室内栽培及植物工厂上运用,也可用于高度集约化的气雾增殖育苗;气动雾化栽培是最先进的技术,它的雾化量适中,而且雾滴细摄氧量充足,对生长促进来说是效果最佳的模式,可以用于设施大棚及农田的大面积栽培,但成本稍高;喷淋式的雾化系统,一采用微喷带,雾量大,但雾滴较粗,适合于大面积建立农田气雾系统,具有布设快速,设施简单投入省的优点。 2、按照栽植载体不同分类:栽培载体是承载植物固定植株的部份,根据当前生产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黑白膜为载体的薄膜栽培,以泡沫板为载体的板式栽培;前者具有建设成本较低构造方便简单的优点,也有密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