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高达100%,并且长期与C臂机、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长期接触。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在护理操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几率高,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过程中C臂机、各种化学消毒剂使用以及麻醉废气的污染都对手术室护士造成潜在的不安全。

标签:职业危害;职业感染;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2-0087-02

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下,护士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其护理活动的空间、地点、周围存在着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护士时刻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其危险即为职业暴露[1]。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进行各项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也可能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引流导管等,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而且随着影像学增强器的使用,手术室护士经常受到C臂机X线的照射,手术室长期使用的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等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人群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性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2]。长期接觸X线、化学消毒剂会引起造血功能底下、皮肤癌等。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职业防护现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30人,其中40岁以上7人,40岁以下23人,平均年龄28岁。学历:本科6人,专科22人,中专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19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问卷法调查,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分为5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学历、工作、职称、职务、年龄。(2)护理工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原因,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情况。(3)术中定位照片,使用C臂机的情况。(4)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全麻患者废气污染情况。(5)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行为。(6)医院防护措施,用具是否足够,宣传是否到位。

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手术室工作的特点:紧张、繁忙、长期站立、高度集中、工作时间长,生活不规律等特殊性,还有一些来自生物、化学、物理及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由于布局设施不够完善,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中,所以做好基层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 1.1 生物危害因素: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以及由其污染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布类等。意外针刺伤、刀刃刺伤,其他辅助锐器划伤;术后器械清洗过程中污水或残留在器械表面的血液溅入眼睛;急诊手术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等。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危害:手术室中使用大量消毒剂,如固定病理标本的甲醛泄漏,对皮肤、黏膜、眼睛、呼吸道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会致畸、致癌;2%戊二醛用于熏箱熏蒸泄漏,可使人发生过敏、头晕、胸闷、恶心等反应;一次性物品消毒使用的含氯制剂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1.2.2 挥发性麻醉气体危害:我国普遍采用半紧闭式、禁闭式麻醉装置,但各种原因造成的麻醉气体泄漏,药液洒落及患者术后体内排出的吸入性麻醉药,都会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都会产生影响,孕妇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

环境中,会导致流产、畸形或非自愿性不孕率增加。 1.2.3 废气危害: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双极电凝时产生的烟雾;腹腔镜手术中的二氧化碳泄漏;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均会使人头痛,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 1.2.4 抗肿瘤药物的危害:肿瘤手术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在配制药物时,吸入还有药物的气溶胶或药液沾染在皮肤上,剂量虽小,但累计可出现骨髓毒性反应等。 1.3 物理性危害因素 1.3.1 激光的危害:低剂量的激光照射可引起眼组织严重损伤、重者视网膜灼伤,出现穿孔、出血;激光会使受照部位的皮肤出现热致红斑,水泡等。 1.3.2 X线的危害:骨科手术大多会使用C臂作术中定位,其放射出来的X线长期接触会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外周血改变是接触放射线后最常见的改变;X线对胎儿会引起畸形,智力低下和致癌等危害。 1.4 心理性危害: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不够,工作负荷过重,常导致忙乱中发生可避免的锐器伤,造成恐惧心理。由于长期的不良刺激和工作压力,使部分人员产生心理疲劳,又因工作具有高危、高风险、高强度、应急性强,工作节奏快、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特征,精神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1.5 生理性危害因素:手术时间长,长时间站立,会引起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饮食不规律,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刘洁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手术室,陕西安康725000 )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工作的需要,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长时间的颈椎前屈位站立;巡回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处理重物;进食时间的不规律;并且不可避免的接触各种化学药物、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的污染以及频繁的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体液,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1.刀片、针刺伤打针、输液、配药、传递器械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难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安瓿等锐器刺伤。术中锐器伤、骨科手术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都可能造成手术人员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机率最高。 2.噪音无影灯、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钻、空调及病人的呻 吟等是手术室噪音的主要来源。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

境中工作,易影响其心血管、内分泌和听力系统的生理变化,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3化学消毒灭菌剂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工作应用较多。每台手术结束后特别是感染手术,污染手术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都要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剂喷洒、熏蒸、擦拭室内污染的器具,长时间吸入混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 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甲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当浓度>20m g/L 时,接触者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持续头痛、心悸及失眠等。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2%碱性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害。 4废气主要是氨氟醚、异氟醚等,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手术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能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 5激光手术的不良影响目前,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需采用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光化效应的作用光谱光化反应可引起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活性发生变化,分子的高级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如杀菌作用、红斑效应、色素沉着、维生素D 合成等生物效应 6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与处理重物、心理疲劳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702-17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精、尖等复杂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护士的知识结构和身体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长时间连续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生物节律的改变,同时受到环境内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侵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1~3]。因此,做好自身防护,维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1 职业危害 1.1 生物感染的危害生物感染因素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及传染性媒介物。如手术中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被污染的各种手术器械及用物,

呕吐物、血液都可能含有病源菌,而锐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缝针、钩等在手术室使用最频繁,术中传递,术后清洗,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中容易误伤他人或损伤自己,也会将传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各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刺入体内引起感染。由职业性物质引起感染机会中刺伤占80%左右。 1.2 化学因素的危害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空气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气味及全身麻醉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以及腹腔镜手术弥散的二氧化碳、甲醛、戊二醛、臭氧等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它们用于手术室的消毒、浸泡标本、器械消毒等。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及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体异常。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应用,环氧乙烷气体的消毒也越来越多,空气污染是极微量,它们长期低剂量存在于手术室中通过皮肤、呼吸道而进入人体及其

手术室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手术室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电器较多,易发生电击伤。紫外线消毒,出现机械故障须进行维修时,可对皮肤黏膜、眼睛等产生危害。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易引起感染。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渗出物等所含致病微生物。 其他因素:手术室工作不规律,工作紧张,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的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另外,护士手术中长时间站立、走动,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等。 防护措施 化学因素的防护: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眼镜,避免直接接触。取放消毒物品时要及时将容器盖盖好,防止气体挥发污染环境。如不慎将消毒剂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损害。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同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掌握一定的用电常识,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完好;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如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应戴眼镜及防护面罩,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

光下,引起眼和皮肤过敏;工作中,应选择性能好、噪音小的电器设备,尽可能把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另外,多安排户外活动,以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操作;若不慎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用碘伏消毒,更换手套,必要时换岗。 微生物因素的防护:主要针对乙肝病毒。①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应做好乙肝五项的检查,如为阳性,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并安排指定手术间。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减少术中参观人员,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便于术后焚烧。配合手术的人员如皮肤有破损,尽量不参加此类手术,此手术用具在未经消毒处理前不得随意搬到其他手术间。②参加手术人员,一律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术衣,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术中所用的脏纱布、纱垫等可放在一个塑料袋内,以便术后处理。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伤皮肤,一旦发生,应立即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用3%碘伏消毒,再注射乙肝疫苗。③术后用过的污染器械,遵循清洗-消毒-再清洗的原则,防止水源污染。先清洗器械,再将器械浸泡在0.5%万福金安消毒液中,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再送高压消毒。吸引瓶用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倾倒,再清洗。手术室被污染的区域,如器械台、托盘、脚蹬、手术床、地面等均用0.5%万福金安消毒液擦拭,血压计、听诊器等放入紫外线灯下照射30分钟消毒。术后废弃的物品用黄色垃圾袋装好,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毕业论文

三峡大学 令狐采学 全日制自学考试 毕 业 论 文 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层次: 交稿时间: 联系电话: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班级:护本16班姓名:龚永晴指导老师:郑超英【摘要】手术室护士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其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时刻威胁着她们的身心健康。结合我院实际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害因素;防护措施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只有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工

作中去。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的相对独立的封闭区域,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子如微生物、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X射线等的存在对手术室护士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手术室护士的特殊工作性质如长时间相对固定的站立姿势、精神紧张、进食时间不规律等因素对护士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影响。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使手术室护士这一群体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我院手术室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1、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1)锐器刺伤:在手术室由于需频繁使用各种锐利器械如刀、针、剪刀、克氏针等,如使用、放置或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一些物理损伤及危害。 (2)噪声:手术室的噪声来源于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电刀、电钻、电锯、吸引器声及移放器械的碰撞声。长期的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等[1]。我院手术室的护士每天要在超过60分贝的噪声中工作至少5小时,这无疑对她们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听觉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3)X射线: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手术的精益求精,C臂X光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臂机在使用过程

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制度

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制度 1.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1)建立标准预防概念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标准预防的执行。 ①提高防护意识:若接触血液或深部体液,需戴手套。预计有血液或深部体液溅出时,戴口罩及防护眼罩。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皮肤表面一旦污染血液和体液,立即按六步洗手法彻底清除。穿隔离衣,可防止被飞溅的水或血污染,必要时外加塑料围裙预防各种传染病。 ②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规范操作规程,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切勿套回用过的针头,用过的针立即丢入利器收集盒内,尽量防止被利器刺伤。手术中正确传递器械。传递时刀尖的锐利面应对着自己,防止误伤他人,必要时用弯盘传递。手术衣浸湿、手套破损应及时更换。 ③减少空气污染:采用高效低毒的麻醉剂,用禁闭式麻醉机,将患者呼出的麻醉废气排至室外,减少室内污染。合理使用消毒剂,消除"消毒剂使用越多、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观念。环氧乙烷代替甲醛熏蒸,戊二醛用加盖容器,操作者戴手套、防护镜。提高

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改善通风设备,有条件医院使用层流。 ④防止化学毒素类药物污染:配置时,戴手套、防护镜,用毕的安瓶、空针、药瓶放于特制的防渗漏容器内,集中焚烧处理。 ⑤减少X线照射:做好照射前的准备工作,照射时控制时间、控制距离、屏蔽防护,尽量减少照射次数,提高照射的有效率。 ⑥预防电灼伤、化学烧伤:手术前检查仪器,确认功能完好方可使用,电极板以一次性极板,一次性使用最安全。使用乙醇等易燃消毒剂,用量不可太多,防止浸湿敷料,待其完全干透后方可进行手术。 ⑦减少身心损害:避免长时间站立,连台手术可更换护理人员,减少压力。护士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创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2.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完整的皮肤暴露时,立即用肥皂水及流动水冲洗。黏膜暴露时,立即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 (2)锐器刺伤时,须保持沉着镇静、迅速、敏捷按常规脱去双手手套,放低手指使其下垂,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往远心端挤压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以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安尔碘、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同时立即报告医院职业暴露鉴定委员会,进行暴露级别评估,争取在4h 内遵循专家意见实施预防性用药,如可疑感染HBV时,可于事后注射特异性乙肝高价免疫丙种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受到梅毒污染锐器伤害采取注射苄星青霉素。并做好手术室医疗锐器伤的登记,当事人在发生暴露后24h内向有关部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医学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医疗设备也越来越精密,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特别是手术室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严重危害到了护理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都有哪些,并通过分析这些职业危害因素,找到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安全性,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 引言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可能会对职业人群造成伤害或是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职业危害近年来逐渐成为医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由于手术室环境特殊,经常使用各种医疗器械、做各种化验等,因此其中潜藏着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心理危害等,这些都可能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并找到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分析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是指护理人员在手术例这个工作环境所面临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心理的等危险因素,正确认识并分析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对找到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物理性危害 2.1.1锐器危害 由于手术室经常会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伤口缝合等工作,如果病人不配合或者操作不正确等都会造成护理人员被割伤、刺伤等,而且极易感染乙肝、艾滋病病毒等传染性疾病,这些都会危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护理人员工作和生活。 2.1.2噪音危害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害自身防护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定环境,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在一方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中进行的,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存在着职业的各种危害,如何有效地做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 1 手术室护士常见职业危害 1. 1 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 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长期处于繁重的工作中,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经常要抢救处理一些危重患者,易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病、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胆病等。同时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燥等。 1. 2 各种有害气体的危害 (1)挥发性麻醉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氨氟醚、异氟醚等对人体有害。(2)甲醛薰蒸消毒不能浸泡的电钻、电刀头、各种光纤导线,10%福尔马林固定的手术标本,使手术室散发着浓烈的甲醛味,对眼

睛、咽喉有高度的刺激性。(3)手术中电刀切割、电凝肌肉、脂肪组织产生烟雾焦味,使人产生头痛、心情烦躁。(4)关节置换术中的骨水泥的异味使人头痛,甚至发生过敏反应。 1. 3 手术室医护人员由于手术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就餐,可导致低血糖,甚至虚脱。长期饮食不规律,饥饱不定,可导致胃肠疾病发生等。 1. 4 消毒液对人体的损害 2%戌二醛可引起皮炎、结膜炎、少数人可过敏。含氯制剂928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1. 5 锐器损伤 手术配合中频繁传递刀、剪、针极易误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易感染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另外,在清洗手术器械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损伤手指。 1. 6 电器的危害 手术室电的设施很多,如高频电刀、电钻、电锯、磨钻等,如操作不规范、思想不集中,就会损伤自己。 1. 7 疾病感染的危害 手术室护土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切除组织等,受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多,尤其是血液传播病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1. 8 X光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随着骨科新手术的开展,手术中使用C-臂机越来越多,X光射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发表时间:2011-07-15T10:02:08.2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邹月慧[导读]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 邹月慧(江西金溪县中医院外科 3448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387-02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方法对我院手术室30人,其中实习生1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知识缺乏。结论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以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环境中工作的群体,正是这个特殊环境,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易被病人体液、血液感染、被锐器刺伤、紫外线、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伤害。由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每日高度精神紧张,长时间站立,不规律进食等,使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均产生不同的损害,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手术室工作人员安全,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笔者对30名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手术室工作人员30人,年龄17-42岁,主管4人,护师12人,护士4人,实习生10人。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 2 结果 1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状况 3 讨论 3.1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3.1.1物理因素①针、刀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最容易接触血液、体液的人群,且多为高危险性接触。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手术室工作人员则全神贯注地关心手术步骤,手术进展及结果,工作紧张,压力大,其针,刀刺伤发生率也相对高,100%的工作人员认为直接传递锐器是正常的操作方式,60%的工作人员会把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器放入专用的回收容器内,此原因是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的淡漠,知识缺乏。②噪声,长期在噪声工作下易引起疲劳,烦燥,头痛和听力下降,主要噪声来自于机器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等。③每日用餐的不定时,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坚持每天吃早餐的护理人员公占66.67%,较长时间站立时经常活动颈部和腿部配合手术的只有26.67%,长时间保持颈椎前倾150-200,此姿势易导致颈椎病,腿部不活动静脉回流受阻,易致静脉曲张。 3.1.2化学性因素①消毒灭菌剂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荨麻疹和手部棕褐色色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粘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水肿,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职业性皮炎,而接触消毒液时戴手套的护理人员仅占13.33%。②麻醉废气和术中使用无影灯及电刀等电器使臭氧增多,长期暴露于微量的污染环境,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危害机体的浓度,并可能产生慢性氟中毒和遗传学等影响,对手术室女性工作人员可引起再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同时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及操作能力也产生影响,出现骨髓抑制,癌症。 3.1.3生物性因素①体液、血液、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本次调查发现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或被体液血液污染的物品只有40%的人套手套,因此通过粘膜和非完全性皮肤接触而感染疾病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认为对没有病症的患者就没有必要套手套的观点是错误和危险的。②激光、放射线,激光手术时手术间门口要挂标志,以防无关人员进入,配合激光手术的工作人员要穿防护衣,戴防护镜是非常重要的,放射线对血液系统的损害,精子生成障碍,使胎儿发育致畸方面的知识都很了解,然而在调查中仅有20%的人真正执行了,是由于防护用具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而导致了自我防护不足。总体看来,手术室护理人员意识淡漠,知识缺乏,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只强调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而忽略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阶段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导致了他们在临床实践中不能利用防护工具和正确的操作规程很好地保护自己,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高达100%,并且长期与C臂机、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长期接触。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在护理操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几率高,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过程中C臂机、各种化学消毒剂使用以及麻醉废气的污染都对手术室护士造成潜在的不安全。 标签:职业危害;职业感染;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2-0087-02 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下,护士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其护理活动的空间、地点、周围存在着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护士时刻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其危险即为职业暴露[1]。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进行各项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也可能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引流导管等,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而且随着影像学增强器的使用,手术室护士经常受到C臂机X线的照射,手术室长期使用的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等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人群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性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2]。长期接觸X线、化学消毒剂会引起造血功能底下、皮肤癌等。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职业防护现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30人,其中40岁以上7人,40岁以下23人,平均年龄28岁。学历:本科6人,专科22人,中专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19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问卷法调查,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分为5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学历、工作、职称、职务、年龄。(2)护理工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原因,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情况。(3)术中定位照片,使用C臂机的情况。(4)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全麻患者废气污染情况。(5)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行为。(6)医院防护措施,用具是否足够,宣传是否到位。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标准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E )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 E 以上均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 A )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标准预防的原则是( C ) A保护病人 B 保护医务人员 C 二者都是 D 二者都不是4、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B )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5、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B )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 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D )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 7、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D )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是 8、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D )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 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 9、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B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最新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教学提纲

4.5.1职业防护措施 1.1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一、处理污染医疗器械时,穿工作服、戴帽、戴口罩、戴手套,处理完及时洗手。 二、清洗污染医疗器械时,戴手套、戴口罩、戴帽、穿工作服、穿防水围裙、水鞋、眼罩。 三、恰当处理使用后的各种利器: 将各种利器直接放入专用的利器盒里,使用后的缝针和刀片应避免直接用手处理。可使用持针钳代替。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和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锐器盒。不徒手直接拆除刀片、缝针等锐利器械。 四、及时洗手、更换污衣。 五、正确使用酸、碱、酶、消毒剂等溶液防止吸入或皮肤接触。 六、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带手套。 七、手术中传递锐器(如刀片、针头、缝针等)要特别小心,最好放进弯盘内传递。 八、手术中预计有血液、体液飞溅时,可戴防护眼镜。 1.2术后器械、污物处理人员防护措施 一、工作人员清洗术后器械时,工作人员应当穿水鞋,戴手套、防护眼镜、具有防渗透功能的围裙。 二、当有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三、操作过程中有手套破损时必须立即更换。 四、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 五、使用后的锐器(如注射器针头、手术缝针、刀片等)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 六、禁止将使用后注射器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七、禁止用手直接拆卸使用后的手术缝针、刀片等锐器,而是利用器械拆卸。 八、一旦被锐器损伤:需立即按正确方法处理(详见锐器损伤后处理流程),并登记。 九、向本科护士和工人讲授自我防护的知识并进行考核。 1.3防护用具的处理 一、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头盔、眼罩、防水围裙、袖套、防水鞋、防护衣。 二、防护用具使用后处理方法 1、头盔、眼罩:每天用清水擦洗,再用75%酒精抹拭挡板。 2、围裙、袖套: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含氯消毒液每天一换) 3、防水鞋:每天用清水冲净外表面,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4.5.2职业暴露指引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结果手术室护士面临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不当易影响身心健康,积极做好防护工作,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危害的风险。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通过规范化培训、系统化管理、标准化防护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安全防护意识与安全防护能力,可促进护士身心健康,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 标签: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手术是目前很多外科疾病重要、甚至唯一的治疗手段。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的特殊场所,工作复杂、节奏快,劳动强度大,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生理心理因素等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严重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1]。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已成为手术室护士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就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策略进行总结,减少和避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损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1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锐器伤既往研究发现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8 2.27%,受伤原因中第一位是手术缝针,其次是针头以及安瓿[2]。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接触血液和接触刀、针等锐器频率高,同时工作中疏忽,操作不规范,配合不当,被他人刺伤,因此手术室是发生医疗锐器损伤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重灾区”[3]。手术中在传递手术器械过程中,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手术刀片、剪刀、钩等传递频繁,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稍有不慎,容易误伤他人和自己。针刺、刀割伤导致皮肤或粘膜易被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污染,是传播血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通过针刺伤或其他方式暴露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的感染率分别为6.0%~30.0%、 3.0%~10.0%、0.2%~0.5%[4]。 1.1.2噪音手术室的环境相对密闭,每天的各种噪音主要来源于: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钻、电锯、监护仪、麻醉呼吸机、器械车轮的摩擦音、层流手术室的送风机声音等[5]。当声音超过一定的分贝,可影响心血管和听觉的变化,使手术室护士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睡眠障碍,工作容易出错,无法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6]。 1.1.3医疗仪器设备电离辐射如“C”型臂机进行术中定位、书中摄片、透视手术等,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手术室护士造成严重的身体损害,其放射出来的X 射线,小剂量多次接触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致畸,X线还能导致头晕、脱发、器官受损、抑制骨髓造血等[6]。激光手术可导致光化效应损害,如红斑、色素沉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过程实地观察,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护对策,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需要强化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的程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结论:重视职业防护对手术室人员的重要意义。 标签: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094-02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工作环境,集手术、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直接、间接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X线,直接影响护士身心健康[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过程中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可能。护理工作目标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1 手术室职业暴露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手术室是手术患者高度聚集及病原体相对集中的地方,手术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直接频繁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发生感染性疾病风险很高,血液性病原体对护理人员最具危险,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皮肤暴露或黏膜暴露,包括针刺伤、锐器伤、安瓿割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据统计,在我国98%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手术室工作中常用的刀、剪、缝针,在传递过程中易误伤他人,术中清洗易误伤自己。 1.2 化学性因素 环境污染特别是化学试剂污染不断侵蚀人类健康,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各种消毒剂、麻醉废气、化疗药品等有潜在危险。护士在手术中配制化疗药物时,药物颗粒释放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药物接触皮肤直接吸收入体内,引起白细胞减少、头晕,妊娠期可引起自然流产、致畸、致癌,吸入麻醉药如异氟烷长期吸入可影响肝肾功能,吸入高浓度麻醉废气可引起妊娠期自然流产,并可产生氟化物中毒,影响遗传(包括致突变、致畸、致癌)白细胞减少,不孕率增加[2]。戌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直接与皮肤接触可导致过敏性皮肤炎,与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角膜损伤,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 1.3 物理性因素 骨科手术广泛开展,术中X线光定位使手术室护士经常受到X线照射。长期接触X线可导致造血功能低下,白细胞减少,精子成活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晶状体混浊甚至诱发肿瘤,妊娠期接触X线可导致胎儿畸形。 1.4 生理心理因素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知识更新,人事制度改革,手术室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及手术要求高度集中,加上人力资源不足,手术患者创伤重,病情急、变化快、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期轮班工作制度打乱手术室护士生物钟。生活不规律,易引起胃肠疾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专业的群体。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中进行的,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在要求护士业务的同时,对其进行职业损伤、职业暴露,长期工作危害的教育相对较少,护士对此方面的防护意识薄弱,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 一、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1.手术室常见的危害 1.1手术室弥散气体的危害。①化学消毒剂的挥发。甲醛戊二醛、碘、含氯消毒剂等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消毒剂。长期吸入混有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结膜炎、肺炎和手部褐色色素沉着等症状;甲醛可以刺激粘膜,引起哮喘的发生,大量吸入容易引起肺水肿,还可以致癌、致突变等;含氯消毒剂对身体的侵害也应重视。②麻醉剂。长期暴露在微量麻醉气体的污染环境中,麻醉气体对手术室护士有不良的生育结局,对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 1.2手术室仪器物品的危害①电损伤,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型电钻、高频刀、激光、显微镜、电动止血带、电动手术床等设备广泛应用,大大增加护理人员电击伤、电灼伤的概率。②粉尘吸

入、手术室敷料、棉球、无菌手套中的滑石粉,粉尘极易进入呼吸道,日积月累可造成呼吸系统损伤。③噪音手术室的平均噪音是60至65分贝,但常接近90分贝,手术室的噪音常被忽视,如电锯、气钻、器械车轮的磨擦及吸引器、麻醉报警声、骨科手术时骨锤敲击声等声音,都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工作易疲劳、烦燥、头痛和听力下降等,④X射线损伤。高科技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然而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均受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危害,小量多次接触射线可因蓄积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甚至诱发肿瘤。 1.3锐器损伤。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使得从事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某些疾病的潜在危险。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80%——90%的健康医疗人员患传染病为针刺伤,0.004mlHBV(+)患者的血液就可以感染医务人员。锐利物品包括手术刀、剪、缝针、穿刺针等。不当的操作会发生血源性感染,手部为发生频率最高部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对锐器刺伤、割伤后的后果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时间的工作人员疲乏以及医用垃圾处理实施方法不完善、不合理、不认真施行等原因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屡见不鲜。 2.与职业相关的疾病 2.1颈椎病手术室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保持颈椎前屈位约15——20度,长期此姿势工作易导致颈椎疾病的发生。 2.2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室护士参加手术时,往往处于被动的

手术室护士 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发表时间:2010-11-03T11:52:42.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春燕 [导读] 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 王春燕(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河南开封 4750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80-02 【摘要】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而手术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是创伤性的医疗操作,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制定防护措施,有效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发生医疗锐器伤,不慎被刀片、缝针、注射针头等刺伤及污血溅到皮肤或眼晴里,而传染各种疾病,引起医源性感染。 【关键词】手术职业暴露防护 1 加强预防意识 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而手术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是创伤性的医疗操作,存在着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多种感染。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制定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职业暴露。要从思想上深刻地意识到手术室护士所从事的是一份具有特殊风险的职业,每天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器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护理人员应自觉的做好个人防护,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应定期体检身体,定期注射乙肝疫苗,还要做好病人的术前访视工作,了解病人情况,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常规检查HBsAg、HCV、HBV 等。急诊病人尽量快速检测HBsAg、HIV,无条件者按阳性对待。手术配合轻巧、娴熟,操作严谨,止血仔细。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暴露预防意识手术室护士所从事的是一份有特殊风险的职业,每天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器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我们在思想上要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自觉地做好个人防护,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以减少针头刺伤和其他锐器伤是非常必要的。 2.2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注射乙肝疫苗等。 2.3 术前认真访视病人,了解病人情况。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常规检查HBsAg、HIV、HBV等。如遇特殊感染应特殊安排处理,急诊病人尽量快速检测HBsAg、HIV,无条件者按阳性对待。接触阳性者巡回护士应戴手套,并及时更换,术者戴护目镜,双层手套,穿一次性手术衣,铺一次性手术巾。 2.4 术中应合理有序的摆放器械,使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配合轻巧、娴熟,操作严谨,减少术中无谓动作。止血应及时、仔细,避免大出血忙乱操作,导致损伤手术人员,或因血管喷射性出血而溅伤手术人员等,传递器械要经过中介物,减少因传递器械所致的损伤。针头使用后不再复帽,必须复帽时,需单手操作。 2.5 盛装锐器的盒子不能过满,应小于3/4满,有明显标记,封闭后专人运送焚烧。对特殊感染的垃圾用双层黄塑料袋密闭后焚烧。阳性者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手术应于隔离手术间进行,污物袋标志鲜明。用双层塑料袋分层封扎,专人回收无害化处理。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3 职业暴露的处理 按职业暴露的部位分别给予处理,并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部门报告。 3.1 皮肤刺伤后应反复轻挤压伤口,尽量挤出损伤的血液,同时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而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再判断暴露源的性质,决定是否采取预防用药。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告疾病控制部门。 3.2 黏膜损伤后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0.5%碘伏冲洗或涂沫消毒,然后判断暴露源的性质来决定是否给予暴露后预防。如需预防尽量在1h内服药。 3.3 完整皮肤污染后给予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然后给予一般性消毒。不需要暴露后预防。 广大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尽量减少暴露,发生职业暴露后,不但对护士本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构成威胁,还会对临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要深刻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各级领导应重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