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学导论重点题

政治学导论重点题

政治学导论重点题
政治学导论重点题

政治学导论重点题

1-1什么是政治?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1-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2-1什么是政治权力?

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2-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有哪些特征?

1原则: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2:实现机制:一人一票的自由选举制

3国家和社会的二元论造成了新的矛盾,形式上政治平等,实际上经济不平等

4实现形式:代议制与选举制相结合

2-3我国国家政治权力有哪些特征?

1社会主义民主

2议政合一

3党管干部原则下的选举于选拔相结合的权力分配制度

4民主集中制

3-1什么是政治文化?

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3-2政治文化的功能是什么?

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

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4-1当代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

2民主社会主义

3新自由主义

4新保守主义

5社群主义

6民族主义

4-2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什么?

1政治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2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固化和精华。政治文化只有固化为意识形态时,才有稳固的结构体系

4-3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现实性。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抽象的东西。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的。

2总体性。意识形态总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3阶级性。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4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是相对独立的。5依赖性。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6掩蔽性。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以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

5-1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5-2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是什么?

1家庭

2学校

3同辈团体

4工作场所

5大众传播媒介

6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合

7社会政治组织

6-1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论述是什么?

1社会是第一性的,国家是第二性的。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社会。国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国家维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提供社会服务。没有国家,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国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不能承担社会的全部作用。

3国家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不是全部

4应建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

6-2什么是国家成立的共同体说和国家契约说?

国家共同体说:政治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及有益的团体。每一个国家都是一种团体,每一种团体都是为了某种的善而建立的。作

为最高的团体并包括所有团体在内的国家或政治团体,其目的便在于最高的善。社会契约说:由卢梭创立,以个人利益为基础,为了某种共同利益是联合成国家的最终目的,即在实现个人目的的无休止的斗争中不得已而建立契约,契约本身具有强制性。6-3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1领土

2人口

3主权

4政府

6-4民族国家建设中的危机是什么?

1认同性危机

2合法行为及

3渗透性危机

4参与性危机

5分配性危机

6-5单一制与联邦制国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单一制与联邦制等国家理论产生于早发达国家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情境中。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一般过程是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可以认为以中央集权为主要特征的单一制

是一种普遍形式。

在整个18世纪到19世纪,通过权力分享路径建构民族国家也确实是一种例外,就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美国。因此,形成了联邦制例外论。美国真正成为联邦制国家的转

折点是南北战争,内战是对联邦制宪法的否定,之后的1787年宪法修正案使美

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权力分享的联邦制国家。

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民族国家的成长都有血腥战争,战争是国家权力集中的最高形式,但是战争的结果可能是权力的共享,如英美;也可能是中央集权,如法德。早发

达国家在19世纪完成,晚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

7-1分权学说和议政合一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三权分立:

分权学说虽然源远流长,但其影响并不大,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古老的分权学说才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产生了新的内涵,在更大的范

围内得到了传播。这一历史性工作的完成者是约翰·洛克

1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就有分权的思想,他把政治权分为讨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但他没有提出制衡问题。

2洛克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是至上的,以此来支持当时已由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代议制。

3 18世纪,孟德斯鸠系统地创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从事务的性质

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他的分权学说对资产阶级革

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一直是各资本主义国家机构所公认的原则。首先采用这

一原则的使美国。

议政合一: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批判在吸收卢梭的思想和巴黎公社实践经验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议政合一。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新兴的无产阶级国家

政权应是集立法权与行政权于一体的工作机关。它由选民选举产生,并直接接

受选民的监督和罢免。

2列宁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一致,主张废除立法与行政分立的议会制,“把国家的立法和工作与行政工作结合起来。把管理和立法结合在一起”。苏联是第一个采用议政合一

的国家。在苏联1936年宪法把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但最终决定权都属于苏联

共产党最高权力机关。

3我国实际上执行议政合一法则。

7-2官僚制的特征是什么?

1等级制,即每个官员都拥有明确的特定权限,并对其上级负责。

2非人格化,即每个官员的工作是根据固定的规则而不是根据官员的好恶来确定;每项具体事务都必须保留文字记录。

3延续性,即行政官员是一个专制的薪金阶层,其职务稳定,并有望正常升级。

4专业化,即官员都是择优录用,受过专门训练,并系统了解所在领域的全部知识。

7-3如何认识官僚制与官僚主义的关系?

1官僚制具有合理性,注重法律和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是重要的要素。官僚制的存在有其必要。

2要进行官僚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官僚制度。减少权力,克服官僚主义,加强监管,确保官员办事公平公正。

8-1什么是政党制度?

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整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8-2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有哪些?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实行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

1一党专政式:只存在一个合法政党,如苏联

2中国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1新闻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是什么?

1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涉及新闻自由的限度和政府监管媒体的边界问题。

2政府对新闻媒体的影响:

(1)政府制约着媒体的生存形式

(2)政府有控制媒体经济的能力

(3)政府掌握着媒体信息的来源

(4)政府规定着媒体行为的合法性

3媒体对政府的作用:

(1)提高政府决策的公共性

(2)提高政府决策的执行性

(3)塑造政府形象

(4)对政府形成舆论监督

4新闻自由的限度止于不危害国家秩序和私人利益,而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公共利益和国家统治。也就是说,在秩序这一目标上,新闻自由和政府管制达成了和解。

10-1政治家的作用是什么?

1他掌握着核心权力,在政治体系中起着统帅与整合作用。

2在历史变革中起思想领导的作用,将人类的价值观导向正确的方向。

3.起到创造作用。

4政治家与民众共同创造历史。不能否定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没有群中的支持与追随,再伟大的政治理想也不可能实现。同样,没有思想上是领导者,民众就是一盘散沙。

11-1精英统治论的基本脉络是什么?

1“在所有社会中都有两个阶级: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

2社会始终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他们有良好的才能和品质

3人民主权论中的民治思想是不可能的,民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行使统治权,政治不平等都将存在。

4精英统治论的核心是精英与社会阶级的关系,实际上是企图以“精英”概念取代“统治阶级”概念。

11-2政治统治成和败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政治统治的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由统治到管理,由治理到善治。

2统治阶级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3成熟的政治统治越来越表现出维护社会公正的一面。

4要解决民生问题。

5要解决民主问题。

12-1治理和公共治理的内涵是什么?

治理: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发展。集体而言,治理指由许多不具备明确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已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能灵活地反应多样化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

公共治理:在治理概念内涵的意义上更进一步具体化,用公共一词更明确地界定了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和互动性。

12-2公共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参与原则

2透明原则

3责任原则

4回应原则

5协作原则

6合法性原则

12-3公共治理中参与原则的要素是什么?

1授权。

(1)授权是指掌握主导权的政府和组织将决策权授予社会组织和组织内成员,允许他们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并对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授权是参与的前提,没有充分的授权,任何参与可能都意味着非法,而非法的参与并不能带来良性互动,相反可能导致对抗和压制。

2基层自治。

(1)作文政策执行者的基层官员真正要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机械的执行权,而且要有部分自治权,即能够自我决定如何执行甚至变革政策和计划。3对话协商。

(1)参与不单单是沉默的行动,沉默的行动不能构成自足的政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沉默合作常常意味着高压体制在发挥作用,而广泛活跃的参与常常伴随着此消彼长的发表意见的声音。

(2)公众在发表意见时,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对话协商的境界,不同声音的表达自然需要沟通和协商,逐渐形成共识性计划。

(3)对话协商意味着“对话式民主”,通过互相尊重、平等、民主的对话方式,大到国家组织,中到社会机构,小到微观个体,都能够享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并能和他人建立理性的沟通关系。

(4)参与式民主围绕公共利益这一最大的目标展开,它的倡导者设想,公共利益可以通过鼓励员工、顾客和公民对政策和管理决策进行最大限度的参与来实现。

13-1什么是政治参与?

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13-2政治制度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是什么?

1政治平等与自由是政治参与的基础。法律条件下的平等和自由是政治民主的基础,当然也

是公民参政的基础。

2政党制度确保政治参与。在对政治参与有影响的所有政治变量中,正当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同样性质的选举中,人们参与政治热情的比例却是不一样的,这很大程度上与政党制度有关。政党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态度。

14-1什么是政治现代化?

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等领域的系统性变迁。

14-2革命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是什么?

1革命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促使旧制度向新制度改变。

2革命建立了新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现代化。

3革命促使国家民族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近代化。

4革命不是永久的应该走向改革的道路。

14-3为什没说改革是一项比革命更艰巨的进程?

1改革者既要反对保守者又要反对激进者。保守者会阻挠改革的进程,而激进者则有可能过于急躁而把改革引向失败。改革者应采取弹性政策,尽量使其政策有最大的适应性。革命者的目标很明确,竭力使其政治两极分化,政治问题简单化,以分清敌我阵线。革命者是在分裂社会力量,而改革者要驾驭各种社会力量。

2改革是一场渐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有利于统治阶级政治秩序的发展。这就要求改革者要精心设计和控制社会变革的速度、方式和时机。而革命是一场爆裂的社会运动,任何破会显存统治秩序的行为对革命者都是有利的。

3改革无论是以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为开端,还是以变革政治体系为开端,最终都是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体系均衡发展,而不是互相牵制。而改革首先必须进行政治动员,然后利用动员起来的社会势力促成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革。

15-1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定义是什么?

1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和国家形态

2民主意味着承认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15-2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民主就是“人民主权”,是一种阶级统治。

2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形态。

3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

4民主是有限的多数原则,即多数人的权力应受到限制。

15-3资本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政党

2议会

3选举

4三权分立

16-1什么是人权?

在既定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资格给予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以提供义务为基础而提出对自己所需要的权利的主张。

16-2人权争论中的焦点是什么?

1权力的主体问题:

正:个体、集体、民族、国家都享有人权,都可以作为人权的主体。

反:个体无论作为单独个体还是社会集体成员或国家公民,都具有人权,即集体和民族国家的权利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能脱离个人。

2权利的内容问题:

正:《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权的内容包括:传统政治和公民的权利,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反:这种权利只是一种道德期望,是一种经济上的“实现权”,而非政治上的“容许权”,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国家在特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力,因此其内容不能事先在一般性原则中规定。

3人权与主权:

正:可以由世界上许多国家联合起来,对某一国家出现侵犯人权的现象进行舆论谴责设置武力制裁。这种观点最终发展成为“人权无国界说”及“人权至上说”。

反:国家主权平等与不干涉内政原则也是一项得到普遍承认的国家交往原则。

在显示国际政治实践中,“人权至上”与“主权至上”这两个原则常常会因为当事各方的现实差异和认识差异而发生冲突。

16-3实现人权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自然条件

2生产力条件

3社会制度条件

4权利意识与权能条件

5政治制度因素

其他:法律;国际环境是否和平;传统文化与平等、自由观念的相容性程度……

(完整word版)2018年10月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圜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A.城市国家 B.农村国家 C.君主国家 D.立宪国家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A.国家 B.统治 C.民主 D.政权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A.17世纪至l8世纪 B.15世纪至l6世纪 C.16世纪至l7世纪 D.18世纪至l9世纪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A.布丹 B.马基雅维里 C.莫尔 D.康帕内拉 6.《家庭、私有制程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部落关系 C.血缘关系 D.婚姻关系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阶级斗争为纲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A.家长制家庭 B.母权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走婚制家庭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A.历史学家 B.政治学家 C.哲学家 D.社会学家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知识分子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A.格劳秀斯 B.洛克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A.卢梭 B.拉斯韦尔 C.孟德斯鸠 D.桂林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垄断国家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A.马克思主义者 B.反马克思主义 C.唯物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政治学导论复习资料(知识点)

政治学导论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讲政治权力 3.政治权力:(1)广义:政治权力就是权力现象与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2)狭义: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4.政治权力的特征 (1)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 (2)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实用; (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1)客观要素: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②物质财③暴力④其他要素 (2)主观要素:指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能力素质②身份资格③理论与策略④组织 6.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1)权力: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奖惩能力,来源于强制力。 (2)权威:影响他人的一种正当性,来源于理性的说服。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 (3)联系:⑴都要求服从,都有支配的性质; ⑵权威构成了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实现要依靠对于权威的运用; (4)区别: ⑴对权威的服从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⑵权威通常是不可更改的;而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具体的情势,不断地 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 ⑶权威的服从不要依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为后盾。 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⑴外在客观的合法性,如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 ⑵内在主观的合法性,如被统治者发自内心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 而自己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 8.政治合法性的类型 (1)传统型合法性(2)法理型合法性(3)克利斯玛型(个人魅力型) 9. 政治权力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区别 (1)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 (2)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精神上、信仰上的; (3)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则依靠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三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学导论汇总1

政治学导论 一、政治的性质 (一) 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 “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3、政治博弈 类型:零博弈、非零博弈 要素:局中人(参加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4、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 研究路径: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 5、从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看,西方政治学可以划分为: 古典主义时期、旧制度主义时期、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时期以及今天的新制度主义时期 6、古典主义政治学传统的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征是: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合一性 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制度中心主义和制度决定论 7、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政治理论与方法论 本国政府与政治 比较政府与政治 行政管理们研究组织行为 国际关系 8、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分化 制度主义(特点) (1)在制度的含义上,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硬约束机制”和宏观上的政体论,即政治制度的好、坏问题。

(2)在制度变迁的方向上,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线性变迁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制度变迁。 (3)在变迁方式上,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所导致的革命性突变;新马克思主义,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4)在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中,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权力结构,这一点直接影响着新制度主义的“制度(权力结构)的重要性”。 (5)在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上,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马克思反对把技术与观念的关系简约为技术决定论或观念决定论,而把社会进步看成是一套复杂的关系系统的互动。 (6)在制度变迁的个人作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个人偏好或信念看成是既定的,而是把偏好和信念看成是被解释变量,而不是相反。 9、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行为主义 基本特征: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 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政治现象 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 理性选择主义(核心要素都直接来自行为主义,方法论是个体主义,核心命题是“经纪人”假设)包括: 社会选择理论 集体行动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二) 1、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2、政治权力(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3、政治权力的主要类型 以性质划分:(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以组织划分:政府的公共权力、政党组织的权力、政治社团的权力 以层次划分:中央的权力上级的权力 地方的权力下级的权力 以功能划分: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司法权力 4、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关系: 价值关系利益关系法律关系 5、权力转化为权威的条件: 合法律性 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 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

陕西师范大学高起专政治学概论考试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高起专 一单选题 1. 国家机构的阶级性集中体现在() A.机构体系结构 B.国家统治集团 C.国家政治体制 D.国家经济形式 2. 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是() A.民族差异B.民族运动C.政治仇恨D.剥削制度 3. 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 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是()A.政党B.利益集团C.压力集团D.社会团体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5.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 A.民族问题的性质B.历史文化传统 C.自然环境D.经济结构 6. 中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7. 美国的政治体制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严格三权分立制 C.混合权力体制 D.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制 8.最典型的“三权分立”制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9. 按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西方学者将政治文化划分为() A.服从型政治文化与冲突型政治文化 B.协调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C.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D.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协调型政治文化 10. 在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最重要手段是() A.直接利用宗教 B.间接利用宗教 C.政治思想宗教 D.直接利用封建迷信 11. 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 A.中央集权制 B.三权分立制 C.等级制 D.官僚制 12. 第一次系统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 A.《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论列宁主义基础》 D.《共产党宣言》 13.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问题 B.权力问题 C.经济问题 D.文化问题 14. “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这句话表明: () A.国家本质上代表整个社会成员利益 B.国家在形式上代表整个社会 C.国家代表所有阶级利益 D.国家代表所有社会组织 15. 美国的政党制度属于()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6. 国际组织的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形式是() A.国际会议 B.国际条约 C.国际贸易 D.国际交往 17. 西方学者按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将政治文化划分为()

政治学导论期末复习

政治学导论期末复习14号考 第一章 1.政治的含义:⑴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⑵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对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学学科创始人:亚里士多德 3.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⑴按照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划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⑵按功能划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⑶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划分:宏观政治学微观政治学 ⑷按照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状况划分:静态研究动态研究 ⑸按照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划分:规范的政治学实证的政治学

4.政治学的研究方法:⑴历史分析方法 ⑵经济分析方法 ⑶阶级分析方法 ⑷利益分析方法 5.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⑴社会学分析途径 ⑵经济学分析方法 ⑶心理学分析方法 第二章 1.利益的含义:基于一定生产基础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2.政治权力的含义:国家统治机关拥有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垄断性的公共权力.

3.政治权力的主体:国家统治机关 4.政治权力的性质:垄断的公共权力 5.政治权利的范围:特定区域 ⑴政治权利都是有作用范围的 ⑵政治权力如果超出自己的作用范围,就会与别的政治权力发生碰撞 ⑶政治权力碰撞的结果是冲突 ⑷政治权力在自己的范围内不发生作用就是失职 ⑸在相邻的政治之间的范围内的空白地带管理难度增大 6.政治权利的特性:⑴强制性 ⑵垄断性 ⑶自力性 ⑷扩张性

7.消极权利:个人要求国家不得侵犯只能消极的不作为的权利。 积极权利:个人要求国家积极行为的权利 8政治权利的内容:⑴自由权 ⑵参政权 ⑶述愿权 9.名词解释:①自由:一般意义上是指免于外在的强制;法律意义上的自由指的是除法律规定禁止以外主体行为皆被许可的一种状态。 ②权利: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做活不做的某种行为的自由;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指的是法律规定并加以保护的自由。 10.权利与权力的区别:⑴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自由,是不受侵犯的正当性;权力则是一种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强制力。

政治学导论40题

政治学导论40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事物,受到更深层的经济结构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它不仅包括敌对阶级间的关系和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还包括阶级内部之间的关系。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一切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这一社会公共权力而展开的。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治规律是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总之,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二、政治系统论? 政治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受社会运动制约的一个部分。政治系统就是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以及公民构成的一个系统。在系统的要件中,其中一项的变化会引起其他项的变化。政治系统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它从社会那里接受“输入”,把输入的信息处理后就作出某些“输出”(决定),决定的执行又反馈到“输入”单位。 三、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权力又决定着其他上层建筑。具体而

言,一是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就会发展得比较快;二是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三是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从自由主义的英国模式、集权主义的德国模式、威权主义的韩国模式和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中国的实践来看,只有采取一种好的政治形式,才能使经济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由政治和经济制度构成的总体的制度环境决定了经济产权的基本形式即制度安排,而制度安排决定了制度绩效。 四、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包含着丰富的制度主义方法论:1.在制度的含义上,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硬约束机制”和宏观上的政体论。2.在制度变迁的方向上,强调线性变迁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制度变迁。3.在变迁方式上,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所导致的革命性突变。4.在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中,认为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权力结构。5.在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上,强调的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6.在制度变迁的个人作用问题上,反对把个人偏好或信念看成是既定的,而是把偏好和信念看成是被解释变量,而不是相反。 五、政治权力的内容是什么? 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首先,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其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性质 一、比较和比较研究 二、政治与政治学 三、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二、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 一、比较政治学的优长 二、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功用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政治研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四、比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主题的变迁 一、研究主题的当代状况 1.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

2.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 3.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4.政治制度的深层次文化结构 5.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方法论模式的发展 1.社会科学化的努力 2.可能性的超越: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 3.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 4.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 一、学科主流的影响 二、主流学科的影响 1.历史学与比较史学 2.人类学与社会学 3.经济学与比较经济学 三、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四、社会政治环境所给定的学科发展条件 第三章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第一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 一、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 二、非主流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1.后实证主义

2.批判理论 3.建构主义 三、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 第二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 一、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 二、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 三、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之于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不同政治取向型范式间的争论 一、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二、激进主义范式 三、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第四章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技术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 2.结构研究方法 3.行为研究方法 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进路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技术及其缺陷的控制 一、比较政治研究的操作技术 二、比较政治研究的缺陷及其控制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序言 一、填空题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国际政治系,为国政治专业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2.理解国际政治现象需要具备两类知识,即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需要掌握三种基本研究方法,即历史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3.分析的四种模式是指描述、解释、规范性分析和处方。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政治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关注的是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 2.世界政治指研究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区别于国际政治) 3.国际关系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关系。 三、简答题 1.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2.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特点。 ?复杂性:不仅涉及政治,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生态、法律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跨学科性: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都比政治学要宽泛的多,该领域的学者们认为,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对于国际政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包容性? 3.列举至少三个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国际问题的智库名称和期刊名称。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原名不列颠国际事务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外交事务》《外交政策》《外交评论》。。。 第二章理解国际政治 一、填空题 1.国际政治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 二、名词解释 1.权力 指一个国际行为体对其他国际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通常分为软权力和硬权力、潜在权力和现实权力、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 2.安全困境 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 3.集体安全 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三、简答题 1.现实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核心观点。

【自考真题】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D)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腊化时期 D.文艺复兴 2.“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出自于(A) A.《共产党宣言》 B.《国家与革命》 C.《列宁全集》 D.《毛泽东选集》 3.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思想家是(D) A.柏拉图 B.洛克 C.孟德斯鸠 D.亚里士多德 4.“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所体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D) A地主占有制 B.领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 自耕农占有制 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C) A.垄断 B.暴力统治 C.自由竞争 D. 福利国家 6.16世纪法国思想家布丹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是(D) A领土 B.阶级性质 C.经济基础 D.国家主权 7.“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为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8.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是(C) A.民族平等 B.民族联合 C.民族自决权 D.民族团结 9.法家主要的政治思想是(D) A.无为而治 B.王道 C.仁政 D.霸道 10.英国的政党制度属于(C)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1.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D) A.总统制 B.君主制 C.集权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2.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是(A) A官僚等级制 B.分权制 C.帝国制 D.分封制 13.A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历史类型是(C)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资产阶级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学导论

一:如何理解权力、权威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答:(1)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关心的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 运行。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合法性不仅是一个权力问题,它还涉及到权力和权 威的基础。(2)实现合法性权力主要通过信仰体系和有限政府来实现。信仰体系为合法性提供理论基础,有限政府要求政府势力不超过法律。(3)在合法性权力中,关键是权威。权力是迫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权威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人们 对权力安排的服从可能有被迫的成分,但对权威的安排则属于认同,服从不等于认同,权力可能使人服从,但却得不到忠诚。(4)权力和权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被认为是正当的权力。权威被所有人当作正当法则接受,权威的行使既为同意者认可,也为反对 者容忍,面对权力人们反对或支持,对权威则是服从。(5)权力转化为权威,合法性是关键。它要求: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绩效的有效性;合法性 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6)权威虽然在合法性上产生,但有独立性,反过来会促进合法性的稳固性。 二:如何认识大众传媒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答: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但这种媒介可能会扭曲公众舆论,公共舆论 并不总是可靠的。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意识并获得政治 立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中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大众媒体在政治社会化中处于何种地位,是一个基本没有悬念、能很快达成共识的论题,那就是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如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政治教育功能日渐式微,而大众传媒凭借无与伦比的社会穿透力成为“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机构。换而言之,借助高科技手段的大众媒介以其超强的渗透性和独有的信息传播效果,对社会成员政治知识的获取、政治信仰的巩固、政治态度的改变以及社会政治文化传承产生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众传播 较传统的传播方式更能适应政治活动的要求。1.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2. 影响政治态度,激发政治参与3. 提高政治技能,完善政治人格 4. 树立价值判断标杆,提高受众 思想政治素质。 三:如何认识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的关系?现实政治中有哪些国家形态? 答:(1)国家类型是根据国家基本权力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征而形成的一种稳定 性的政治形态,对国家的政治过程和人们的政治观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即使在同一种类 型的国家中,如所谓的自由民主主义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还必须分析国家的具体形态。(2)失败国家、依附国家以及相关国家形态、自主性国 家。 四:官僚制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认识官僚制与官僚主义的关系?

【自考真题】最新政治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最新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 本大JK共20小題,毎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列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題干】“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是以下哪位政治家的观点?()。 【选项】 A.亚里士多德 B. 31尔逊 C.戴维?伊斯顿 D.马基雅维里 【答案】C 【解析】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o戴维?伊斯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考点】政治的含义 2.【题干】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学派的主要思想?()。 【选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B 【解析】道家,老子和庄子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所谓的“无为而治” .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实现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3.【題干】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选项】 A.《共和六论》B,《君主论》C.《社会契约论》D,《政治学》 【答案】D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4.【題干】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中,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是()。 【选项】 A.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C.商人阶级的产生 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答案】C 【解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人阶级的出现。恩格斯称其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考点】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 5.【题干】神权论认为国家起源于()。 【选项】 A.神的意志 B.阶级矛盾C,暴力D.人们相互订立契约 【答案】A 【解析】神权论一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考点】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6.【题干】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是()。 【选项】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白耕农占有制 D.国家占有制 【答案】B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地主制经济允许土地买卖:西方封建社会,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考点】封建制国家 7.【題干】从国家结构方面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o 【选项】 A.中央集权制 B.官僚等级制 C.地产权利等级制 D.分封割据制 【答案】D 【解析】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人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九章政治人 一、名词解释 1.政治人(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研) 答:政治人就是指公民以及在政治公民中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人总是要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但人并不必然要进入政治关系中。一方面,政治制度不发达会限定某些人作为政治人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即使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并不必然去享用属于他们的政治权利。政治人指的是进入到政治关系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 2.市民社会 答:市民社会是指基于权利观念的平等主体——个人、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所组成的,相对于国家权力拥有自己独立自治空间的共同体,强调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这种共同体是一种具有内聚力和广泛包容性的较为持久的社会组合。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①内部各主体平等;②外部与国家相对独立;③与国家的关系依法双向互动,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家的权力与市民社会的权利可以相互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应当、也不可能将对方置于自己的绝对控制之下,两者的关系应当统一于有利于整个社会健康存在和发展的有机平衡的状态之中。 3.政治选举与政治投票(南京大学2005年研) 答: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

为方式。政治选票是政治选举的一个方式与途径。它们同属政治参与的方式。 二、简答题 1.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 答:政治参与的历时类型是从纵向历史发展所作的划分,而其共时类型则是从横向表现形态方面所作的划分,其划分标准在于公民是否对于自身权益具有行为能力以及是否作为。 (1)根据这种划分标准,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主要有自动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等三种。自动参与是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动员参与是公民因受他人鼓动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过程的活动。消极参与指的是公民出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对政治活动采取消极行为。 (2)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在政治现实之中并不像在政治理论上那么容易分辨。任何国家实际的政治参与状况,都是动员参与、自动参与和消极参与三种共时类型的混合,所不同的是三种类型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合方式。一般情况下,民主程度高的国家自动参与作用的范围就大于其他类型,民主程度低的国家消极参与的作用范围就大些,而在介乎二者之间的转变过程中的国家动员参与的作用就比较突出。 政治参与的三种共时类型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关系。最初是属于消极参与行为状态的,在他人或政府的劝说或诱导之后,会转变为动员参与行为,动员参与又会逐渐转化为一种自愿地表现公民责任的方式,即内化为一种自动参与行为。反之,最初是自动参与的行为也可能因受到操纵而成为动员参与,当动员参与失败或者参与者责任感遭受打击之后,还可能继续下降为消极参与,如政治冷漠行为。当然,这三种类型之间的动态关系并不影响三者作为(3)政治参与类型的内在规定性。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对于分析各国的政治参与状况是很有用处的,它们比单一的投票率分析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共时类型的分析能反映出政

杨光斌著《政治学导论(第四版)》2011年版知识点吐血整理

科目:政治学 参考书目:《政治学导论(第四版)》,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政治的含义。 P5: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文化的含义。 P51: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 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3.正义的定义。 P89:正义的本质是指一个国家应该满足个人和团体生存所 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需求。正义既包括分配资源的方法,也包括分配资源的结果。方法是公平交易,结果是指承认所有的个人及团体能够平等地享有一些基本权益,并且在他们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4.共和制的内涵。 P118: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选举产生统治者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共和制具有不同的历史类型和阶级性质。历史上曾出现过奴隶占有制共和国,现代则是资产阶级共和制,无产阶级共和制。 - 1 -

5.国家元首。 P129:国家元首是一国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质上或象征性地居于首脑地位。任何性质的国家都需要有国家元首,例如君主制的国王或皇帝,共和制的总统或主席。国家元首对于国家的作用有:一是象征国家,二是代表国家,三是对内代表国家的统一。 6.统治秩序的含义。 P201:统治秩序是社会各阶级经过特殊斗争和较量之后形成的,是取得胜利的阶级强加于整个社会的统治行为。因此,从根本上说,统治行为是准暴力行为,以暴力为后盾,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出现。在政治统治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 7.市场化治理的概念。 P218:市场化治理是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市场化方式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化治理。市场化治理引进了市场化运动的手段(例如市场运作,契约外包,私有化,授权经营等),引入企业管理的3E(效率efficiency、经济economy、效益effectiveness)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降低政府运转的成本,增进政府政策的收益。 8.弹性化治理的定义。 P219:弹性化治理是在批判传统的官僚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模式,它主张政府机构不能仅仅依靠僵硬的政府组织、一成不变的制度条文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要变革政府机构、放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章节题库-导论 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概念题 1.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 答:(1)理性主义是指正式或非正式的把理性选择模型应用于国际关系问题,诸如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或博弈论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理性选择强调的是行为体怎样试图使其利益最大化,以及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手段来实现这些利益。 (2)建构主义是指针对理性主义以为既定的客观事实,从社会学的视角区分了具有物质属性的自然事实和人们的社会活动所建构的社会事实,认为社会事实的形成乃是人的行为的结果,它们并不是既定的,而是取决于观念因素的研究方法。这种观念不是指个人观念,而是指“集体意向”,即共有的观念或文化。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构主义研究途径的主旨就在于说明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怎样建构了社会事实。 2.案例研究法 答:案例研究法是指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人们基于特定目的,选择单个或少数事例,联系其发生条件与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途径。案例研究法可分为非理论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前者是对该事实本身进行解释,类似于历史性研究,而后者则是为了检验或发展理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运用普遍却又存在争议的方法,通过联结个别研究和一般研究,可以打开通向理论概括的门径,但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普遍性研究,不适合需要用大样本进行分析的问题。用案例法对理论进行检验,可以进行证实,也可以进行证伪。

3.定量研究法 答:定量研究是指与定性研究相对的概念,也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进行国际关系研究,人们不但需要论及对象的质的规定性,而且需要论及对象的量的规定性。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测量、描述、分析和推论。 4.形式模型 答:形式模型是指作为一种涉及对数学、图形和符号方法的使用的方法,其中博弈论的运用最为普遍。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形式模型可以发挥三种功能:描述、演绎和验证。运用形式模型进行国际关系研究,特别适于进行决策研究,这是该方法的长处。用形式模型说明现实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 5.诠释法 答:诠释法是指一种理解与解释文本的途径,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针对的是事实的不可观察的方面,功能是说明事实的社会(历史)意义。这种意义主要指事实中蕴含的主观因素,包括:事实发生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事实中体现的行为体的意图与观念,这种意图与观念对国际关系的建构,文本作者所处环境和自身观念对其诠释的影响等。 6.证伪方法 答:证伪方法是指有针对性地搜集反面事例,并用它来订正原来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创始者是卡尔·波珀。该方法论认为,任何事实本身都是不可穷尽的,采用传统的归

政治学概论真题2012.1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无为而治”的流派是( B )1-14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阴阳家 2.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这句话表明国家是( C )1-22 A.在历史上存在过 B.还会在未来存在 C.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D.国家总会被消灭的 3.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 C )3-66 A.国家形式问题 B.国家结构问题 C.国家的分类问题 D.国家的政体问题 4.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 A )3-75 A.购买 B.分封 C.赠予 D.强占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开始于( B ) 4-101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6.实现公民权利的最重要形式和保障是( B )5-127 A.法律 B.民主政治 C.权力结构 D.国家机器 7.邓小平理论形成于( D )5-136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办法是通过( A )3-72 A.社会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改革 C.资产阶级革命 D.资本主义改革 9.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想出划分标准的是( C )6-148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布丹 10.指出国体是“社会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是( A ) 6-144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列宁 D.马克思 11.最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是( C )7-184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2.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一切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国家机关是( C )7-179 A.国家元首 B.议会 C.中央政府 D.最高法院 13.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8-225 A.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 B.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C.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 D.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14.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C )8-202 A.剥削制度 B.民族压迫 C.民族差异 D.民族矛盾 15.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未掌握政权的政党称为( C )9-242 A.参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非法政党 16.资产阶级政党最初产生于( C )9-246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17.亨廷顿认为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是( B )11-316 A.贵族掌权 B.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一般大众参与政治 18.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核心是( C )11-328 A.人民思想观念的改变 B.社会舆论的改变 C.国家政权的改变 D.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 19.南北关系矛盾是指( A )12-399 A.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 C.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人大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 课堂笔记精华版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 作为导论的基础,本篇将主要介绍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学科特征以及作为政治核心要素的权力。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关键词: 政治政治学政治权力 本章重点: 政治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学生应该重点理解政治的基本含义;政治的重要地位;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简史;政治权力的基本涵义与类型;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1. 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 (1)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权力之争。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建立在对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的,是对政治本质的深刻把握,是一种社会中心主义的政治观。 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因此,结合各位学者对政治的定义,我们认为: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 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可以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 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政治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政治系统又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政治系统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作为博弈的政治 本目主要从博弈论角度理解政治过程,需要简要把握以下几点: 1. 政治博弈的要素: 局中人(参与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2. 政治博弈的规则: 宪法与法律。 3. 政治博弈的类型:

政治学导论重点题

政治学导论重点题 1-1什么是政治?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1-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2-1什么是政治权力? 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2-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有哪些特征? 1原则: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2:实现机制:一人一票的自由选举制 3国家和社会的二元论造成了新的矛盾,形式上政治平等,实际上经济不平等 4实现形式:代议制与选举制相结合 2-3我国国家政治权力有哪些特征? 1社会主义民主 2议政合一 3党管干部原则下的选举于选拔相结合的权力分配制度 4民主集中制 3-1什么是政治文化? 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3-2政治文化的功能是什么? 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 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4-1当代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 2民主社会主义 3新自由主义 4新保守主义 5社群主义 6民族主义 4-2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什么? 1政治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2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固化和精华。政治文化只有固化为意识形态时,才有稳固的结构体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