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第1节宇宙的起源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对宇宙的认识

2、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3、尝试根据证据建立假说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重点难点:宇宙大爆炸学说根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建立星系运动模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堂引入展示宇宙画面

师:仔细观察,这幅画面描绘的是什

么?

师:就对宇宙这幅图景,你能提出关于

宇宙的一些问题吗?

师:这些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最感

兴趣和不懈探索的问题,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宇宙的起源》。

板书:第一节宇宙的起源

生:(猜想)可能是宇宙

生:(各抒己见)宇宙是什么?怎样

产生的?宇宙会膨胀吗?宇宙

有多大?宇宙有寿命吗?等等

课堂教学师: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曾经

出现过各种各样有关宇宙起源的

神话传说,我国古代神话中曾传说

是盘古开天辟地,哪位同学来说一

说它的故事。

师:这些神话故事也反映了古人积极探

索自然的精神;我国古代也曾有描

述宇宙结构观点,如“盖天说”、

“浑天说”等。

师:世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

在国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对宇宙

结构的说法。

师:公元2世纪古代埃及人托勒密的“地

球中心说”在16世纪之前的西方具有

很大的影响力,对当时天文学的发展起

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学说日地关系

被完全颠倒了,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认

识水平的提高,近代人们对宇宙结构又

有了新的认识。

师:哥白尼的“太阳

中心说”带来了宇宙结构认识

上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把宇

宙学放在科学基础上研究。但

生:描述盘古开天辟地。

(学生可能还有补充)女娲补天,上

帝创造万物等

生:“盖天说”、“浑天说”。

生:古代巴比伦人说法;古代印度人

的说法;古希腊人的说法,托勒

密的“地球中心说”。

生: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显然也是不对的,所以在哥白尼

之后,布鲁若、伽利略等人把哥白尼的学说不断修正和朝前发展,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上无数的星星就是无数个世界,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无限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

思考:纵观古代与近现代人对宇宙的描述,为什么古代人会对宇宙有这样的认识?

师总结:肯定的是古代人能够比较形象的、直观的解释这些自然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古代观察天空的工具仅是眼睛,而现代科学家呢,借助科技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证据。生:讨论后并回答观察哈勃的发现

课堂教学思考:你是怎样理解哈勃发现的关于星系运动的特点的?你能想象出宇宙中

的星系在怎样运动?

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理解和支持

由于宇宙太大,无边无际,难以直接研究,为了更

好地研究和理解星系运动,可

以建立星系运动模型。

下面通过实验来帮助我们建立宇宙中

星系运动模型

教师介绍学生活动要求,并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把气球表面上的小圆点类比作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汇报生思考后回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宇宙中的星系,则星系将怎样运动?

引导学生得出: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之中

师:根据宇宙膨胀现象,说明宇宙膨胀

初期各星系是会聚在一起的,这种观点

就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

起源学说—大爆炸宇宙论。下面请同学

观看宇宙大爆炸视频:

观看后请学生思考:用大爆炸宇宙论解

释宇宙的起源,你觉的还有疑问吗?

师:大爆炸宇宙论能够科学地解释很多

现象。但也有不足之处。

例:宇宙的起点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

爆炸?宇宙的将来又将怎样变化?等

师:同学们有没有新的见解或提出假

设?

师:对这些问题,科学界也没有统一的

看法,许多科学假说都有待于科学家去

探索和证实。

师: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大约150亿年

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全部以极高的

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而现在的宇宙仅是原始火球不断膨

胀的结果吗?(不是这么简单),下面

请同学观看大爆炸后的宇宙是如何演

化的?

师:宇宙还在持续不断的膨胀中,哪么

宇宙将来究竟会怎样?请同学们思考,

大胆提出猜想?

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假设)不作对

与错的评价,或许你是一位伟大的科学

家,有待于科学的证实。

师:画面展示:介绍霍金的黑洞理论和

宇宙无边界设想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知识结构

同步练习

学生观看

生思考回答

生思考回答

观察画面

生思考并提出猜想

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课题: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课型:新知识课

课时:1

教学目标:1、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体系。

2、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3、知道地球是随太阳系的形成而诞生的。

教学方法:图表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PPT

教学重难点:地心说,日心说,星云说,地球的形成和诞生。

教学过程:

复习:(七年级科学第三章“地球和宇宙”)

图片:太阳系

师:请按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九大行星的名称。

生答: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问:其中最大的两颗行星是?

生答:木、土

问:木、土星有何最显著的特点?

生答:都是固体的核心和几千万米厚的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大气层,并且有光环。

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个小行星,它和其他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一样,按一定的轨道绕着太阳公转。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的天体,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在整个宇宙中,目前人们能观察到的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有10多亿个。

新课

引入: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地球的诞生与太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认识这些问题,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板书: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图:托勒密的宇宙体系

问:结合这个体系,你能说说最开始人们的认识是怎样的吗?

生答:地心说

讲解: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而大地是静止不动的,根据这种感觉,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着地球转动的。在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在心说”宇宙体系。

板书:地心说:地球为中心------希腊托勒密

介绍:地心说的提出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相到吻合,得到占统治地位的教廷的竭力支持。因而“地心说”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填空:“地心说”的核心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着地球转动的。介绍:托勒密全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并利用前人积累和他自己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写成了8卷本的《伟大论》。在书中,他把亚里士多德的9层天扩大为11层天,把原动力天改为晶莹天,又往外添加了最高天和净火天。托勒密设想,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运动,而每个圆周的圆心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日月行星除作上述轨道运行外,还与众恒星一起,每天绕地球转动一周。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托勒密提出的行星体系学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首先,它肯定了大地是一个悬空着的没有支柱的球体。其次,从恒星天体上区分出行星和日月是离我们较近的一群天体,这是把太阳系从众星中识别出来的关键性一步。

至于教会利用和维护“地心说”,那是托勒密死后一千多年的事情了。教会之所以维护“地心说”,只是想歪曲它以证明“地心说”与基督教《圣经》中描绘的天堂、人间和地狱的说法相吻合。应该说明的是托勒密的宇宙学说同宗教本来并没有怎么样必然的联系。

讨论: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到太阳是东升西落,而大地是静止不动的呢?

生答:

讲解:地球绕太阳公转,因为运动是相对的,所以地上的人们选地球为参照物时,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是运动的。同时一球也以一定的速度绕地轴自西向东转,人们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则太阳是自东向西转,所以人们以为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从运动的相对性的角度来看这并没有本质上的错误。

图:哥白尼的宇宙体系

问:这是个更为进步的体系,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答:哥白尼的日心说

问:你知道什么是日心说吗?

生答: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转动的。

板书:日心说:太阳为中心------波兰哥白尼

填空:“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的核心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绕太阳转动的。介绍:“日心说”

哥白尼约在1515年前,撰写了一篇题为《浅说》的论文,他认为天体运动必须满中以下七点:

(1)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的共同的中心。(2)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3)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4)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5)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6)在空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由于地球同时几种运动引起的。(7)行星的运动,也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的运动足以解释人们在空中见到的各种现象了。此外,哥白尼还描述了太阳、月球、三颗行星(土星、木星和火星)和两颗内行星(金星、水星)的视运动。书中,哥白尼批判了托勒密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从而实现了天文学中的根本变革。

哥白尼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收集了大批资料,在1533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在《天体运行论》中,他先后论述了“宇宙是球形”、“大地也是球形”、“天体的运动是均匀匀永恒之圆周运动或复合运动”、“天体的这种旋转运动对于球来说是固有的性质,天体的球体形状也正是旋转作用本身造成的”。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还详细讲解了地球的三种运动(自转、公转、赤纬运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现象:风差现象、月球运动、行星运动及金星、水星的纬度偏高和轨道平面的倾角。

《天体运行论》的诞生使当时所知道的太阳系内天体位置和运动状况更为完整了。

设疑:日心说的提出有何意义呢?请阅读书本P6—P7

学生阅读:

生答:

屏幕:日心说的意义: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现象,为后人认识太阳系进而认识地球的起源奠定了基础;“日心说”推翻了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给了神权统治者沉重一击。

视频:九大行星绕日公转

问:从中能否得出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

生答:

屏幕: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是:

1、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2、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面。

设疑:太阳系中九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与太阳系的形成有关吗?有谁知道?

生答:(有些学生喜欢天文学,可以让学生讲,如果没有学生了解那么就由教师来介绍)介绍:假设和推理: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是被动挤压在一起的一个“原始火球”,宇宙是在这个大火球发生的一次大暴炸中诞生的。宇宙星际空间普遍存在极其稀薄的物质,由于分布不均匀而往往分裂成团块,并向中心凝聚,成为弥漫星云。

弥漫星云在逐步凝聚收缩过程中进一步分裂,变成体积和质量更小而密度却更高的小球状星云。星云很庞大,半径大多达十几光年。它的原物质自由地向中心坠落,收缩进行得相当快。随着快要收缩过程的进行,星云内部的密度迅速增大,温度快速升高,气压也相应增强,随之下落的速度和小球状体的收缩速度减缓,开始时先由极其稀薄的物质凝聚成星云并进一步收缩成原恒星,然后原恒星才发展成为恒星。

因为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所以我们推测,太阳系是由一片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通过对行星运动特点和星云的观察后提出的一种学说。

板书:星云说:康德-----拉普拉斯

屏幕: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片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注意:1、星云学说能描述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但还有很多现象无法解释,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2、除了“星云说”外,还有“灾变说”等许多学说描述太阳系的形成。

3、“灾变说”认为地球等行星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而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

小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

练习:PPT

板书设计: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地心说:地球为中心------希腊托勒密

日心说:太阳为中心------波兰哥白尼

太阳系的形成和地球的起源

星云说:康德-----拉普拉斯

第3节恒星的一生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对相对恒星一生的介绍,使学生对不同质量的恒星的结局不同有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对相关图片的观察,增强了体验。通过太阳与不同恒星的比较,

使学生对太阳的演化也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有说出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新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

2、能复述太阳一生的演化过程。

3、能复述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恒星的演化、黑洞理论的了解,虽然很抽象、难理解,但可以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广阔的空间。黑洞理论虽然是个假说,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可以显示出科学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学假说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每一个假说都会对当时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太阳系的演化,大恒星的演化,黑洞的知识

教学准备

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谈话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太阳等各种恒星诞生后,又会如何发展呢?会不会也有一天走向死亡呢?

学生思考,猜测,并表达观点:

讲授:

上个世纪初,科学家就预言太阳和太阳系最终将走向“死亡”,恒星是有生命的。现在的很多天文观测和发现逐步证实和完善了恒星的演化理论。

引导学生读图:1—10、11、12、13 了解宇宙中除了和太阳外貌相似的恒星外的特别的“恒星”,并讨论它们与太阳有什么不同?

二、进入新课:

介绍(结合投影片):

红巨星:

恒星在发光几亿到几十年后,中心内部的氢含量将消耗殆尽,由于热核反应的能量供应不足,恒星整体开始收缩,收缩使温度增高,紧贴在核心外面的薄层开始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这时外层温度增高,体积逐渐变大,膨胀时,恒星的最外层变冷,并发出红光,最后生成“红巨星”。红巨星的体积很大,它的半径一般比太阳大100倍。食双星仙王座VV (英语字母)中的红超巨星半径约为太阳半径的1600倍,比木星绕日轨道半径还大。

红巨星时期的恒星表面温度相对很低,但极为明亮,因为它们的体积非常巨大。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中有许多就是红巨星,如参宿四、毕宿五、大角、心宿二等。我们的太阳在五十

亿或六十亿年后也将变成一个红色“巨人”。当核心的氢耗完时,太阳就开始膨胀,那时水星将化为蒸汽,金星的大气将被吹光,地球上的海洋将沸腾。然后太阳还会继续膨胀,并将地球纳入它的势力范围。地球被烧焦的残骸会继续在巨型太阳灼热而极稀薄的大气里转圈。红巨星外层物质的密度比地球实验室里能得到的最好真空还要低得多。

超新星:

红巨星的存在是短暂的,恒星中心的能量最终会被全部耗尽,因为当核内的铁原子及其它重元素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核聚变将会停止,从此,恒星中心开始冷却,它没有足够的热量平衡中心引力,结构上的失衡就使整个星体向中心坍缩,造成外部冷却而红色的层面变热,如果恒星足够大,这些层面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产生超新星。大质量恒星爆炸时光度可突增到太阳光度的上百亿倍,相当于整个银河系的总光度。恒星爆发的结果:(1)恒星解体为一团向四周膨胀扩散的气体和尘埃的混合物,最后弥散为星际物质,结束恒星的演化史。(2)外层解体为向外膨胀的星云,中心遗留下部分物质坍缩为一颗高密度天体,从而进入恒星演化的晚期和终了阶段。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在恒星演化末期将出现三类天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白矮星:

恒星在核能耗尽后,如它的质量小于1.44个太阳质量就将成为白矮星。没有核能后,它靠引力收缩供能,等收缩到原半径的几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后,恒星就变成了一个中心密度很高,仅靠剩余热量发光的白色天体随着它的余热逐渐消失。表面温度逐渐降低,慢慢成为红矮星、黑矮星,就无法观测到了。

中子星:

恒星在核能耗尽之后,如果它的质量在1.44~2太阳质量之间就会成为中子星。中子星是由一种叫做中子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超密度恒星。它的直径只有10千米左右,其密度特别大,1立方厘米可达1亿吨以上,自转特别快。

黑洞:

恒星在核能耗尽后,如质量超过2太阳质量,则平衡状态不再存在,星体将无限制地收缩,星体的半径愈来愈小,密度愈来愈大,终于达到临界点,这时它的引力之大足以使一切核子,包括光子,都不能外逸,就象一个漆黑的无底洞,因而称为“黑洞”。1996年,天文

学家们发现银河系中心一个巨大黑洞,它以每秒200千米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离中心越近,其速度越快,其中心的射电源能量非常大,而体积却非常之小。

下图中是对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比较

a.红巨星和太阳

b.太阳和白矮星

c.白矮星和中子星

d.中子星和黑洞

问题:观察图片,你发展了什么?

学生:红巨星大于白矮星,白矮星大于中子星,中子星大于黑洞等。

讲授:太阳的热和能是靠太阳内部的氢发生热核反应而产生的,因此,太阳内部在不断的消耗氢。根据对红巨星和白矮星的研究,科学家描绘出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

读图:太阳的未来并思考:从1到6,太阳形态发生的变化。

1 2、3、4 5 6

一、太阳的演化: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暗矮星

(变化过程参看课本变化过程参看课本下一段文字)

二、恒星的演化:

在超新星爆发后,M<1.44M日形成“白矮星”

M=1.44~2M日形成“中子星”

M>2M日形成“黑洞”

(具体参看12页课文)

阅读:黑洞

读图:1—15 恒星生命的最后阶段

根据图说一说大恒星衰老和消亡的过程和太阳有什么不同。

C1为黑洞C2为中子星

讲授:新恒星的诞生

当超新星爆炸时,会把大部分物质散落到太空中去,这些物质不仅会有原先在恒星外层的氢和氦,还有碳、氧、硅、铁等重元素,在这些物质特别密集的区域就会分别成群地凝聚出新一代恒星,它们类似太阳或比太阳含重元素更多。我们的太阳是这些恒星中的一颗,它们被叫做第二代星。恒星向空间抛出的物质,最后也将会渐渐形成孕育新一轮恒星的星云。

三、作业:

必做题:《科学作业本》相关题目

选做:查找更多的资料了解恒星的演化理论。

四、教后反思: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它假说。

【科学思考】

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初期的模样是怎么样的?原始的生命是怎么诞生的?

【解决问题】

根据太阳系形成的过程,猜想地球形成初期的模样;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学生了解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唯物的、辩证的科学观点。

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了解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过程,培养学生唯物的、辩证的科学观念。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地球和太阳一样,也有自身的演化规律,并且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有不同的生物进化特点。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第12~15页。教科书首先提出问题: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它的模样和现在一样吗?学生就该问题展开讨论。接着教科书展示了科学家猜想的地球形成初期的模样,设计了两个读图活动——“岩浆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和“岩浆的冷却和凝固”,能过读图比较,想象出46亿~26亿年前地球的外貌和发生的变化;接着又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讲述了25亿年前至今发生的变化。最后介绍了米勒的假说——生命的诞生。本节内容中关于地球演化的部分有较为翔实的证据学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生命是如何诞生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只介绍一些主要的学说,开阔学生的视野。本章的重点是地壳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这一节学习时,想象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开阔,根据有关太阳系的形成和地球诞生的知识,很容易想象出地球诞生时的模样。课堂引入又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恐龙,所以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学法点拨】

1、学生应在课前查阅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准备课堂的思考。

2、学生积极开展“想象地球诞生时的模样”的讨论活动,结合科学家想象的地球诞生时模

样示意图,比较和讨论自己的想象和假说。

3、学生通过读图,绘制地球和生物演化的时间坐标图,直观地把地球演化的过程表达出来。【经验介绍】

1、在课堂引入时,学生对恐龙的话题比较关注,教师要特别注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

正确引导学生的讨论,避免学生脱离讨论的范围。

2、绘制地球和生物演化的时间坐标图,只要求坐标图能显示某段时期内地球有什么样的生

物就可以,不应该要求过高。

3、 关于生命的诞生,学生如果先提到了原始的生命物质也有可能来自于外星球,那么教师

就先对澳大利亚的陨石进行介绍,对教学的步骤做出适当的调整。 教学文档 【教学课时】

共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准备课堂的思考。

教师:查阅各种关于生命诞生的假说,并简单了解这些假说。 【教学流程】

一、短片赏析 回望地球

1、 教师出示录像片段: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恐龙为题材,展示恐龙时代的地球情景。。

2、 教师设疑:恐龙时代的地球郁郁葱葱,而在很久前,恐龙就已经灭绝了,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呢?

3、 学生讲座学生可能假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

4、 教师追问:那我们现今生活的地球到底经历了一场怎样的变故呢? 二、敢于思考 探索新知

1、 教师设疑:地球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

2、 学生讨论:小组讨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

3、 学生讨论后教师多媒体展示(可对刚刚学生讨论后的观点进行简单的点评)

4、 思考:比较下面两幅图,你能想象出46亿~26亿年前地球的外貌和发生的变化吗?

5、学生思考:两图体现了一个逐渐冷却的过程(学生对地球之初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深化问题追根溯源

1、温度下降使岩浆凝固——形成固态地壳;

岩浆喷发释放的气体——形成原始大气;

温度下降使水气凝结——形成原始海洋。

2、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

(1)25~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气气,大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多。

(2)6亿~2.5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3) 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出现。

(4)0.7亿前年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

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

四、想象无界求索无境

1、教师设疑:地球在若干年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那么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

2、学生讨论:讲座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点评:如学生提到生命来自于外星球,可对澳大利亚的陨石加以介绍支持这一

观点;在点评的过程中逐渐引出化学进化假说。

图1 图2 图1 年轻的德国化学家武勒在实验室成功地用无机原料合成了尿素。

图2 1953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合作提出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时候,人们才逐渐接受了化学进化的观点。 学业诊断

例题:右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域吗?

原始海洋形成于

从原始生命形式到藻类的进化 哺乳动物的出现 恐龙生活时期 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

鱼类的出现和繁盛

分析:25亿~6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在片陆地和

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氧气,大气中氧气含量

逐渐增多。6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 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

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2.5亿~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

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 出现..07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

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故分别填:A ;C ;F ;E ;C ;D 。

第五节 生物的进化

目标导航 【知识技能】

列举不同环境中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认同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说出化石形成的过程,列举生物演化的证据,认同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区分神创论与进化论,列举生物进化现象,比较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观点的异同;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运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现象。 【科学思考】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种类繁多的生物,许多与今天的生物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在高山上我们找到了海洋贝壳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解决问题】

通过对动植物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现象。阅读科学史的材料,讨论、比较各种进化理论,感受进化理论的形成过程。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情感与态度】

在生物进化证据及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进化学说的学习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通过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理论对学生进行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精神的教育。

距今46亿年 距今38亿年 距今25亿年

距今6亿年 距今2.5亿年 距今0.7亿年

现代 A

B

C D E

【课标解读】

列举生物进化现象,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收集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关于进化的科学理念,关注与这一主题内容相关的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第15~24页。教科书首先列举了很多生物独特的形态结构,表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利用对化石的研究探究生物现象。接着教科书介绍进化理论的演变——物种不变论、布丰的直线进化理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个课堂探究,让学生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后总结了生物的主要进化历程。

这节内容主要介绍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及进化理论的演变过程,教科书设计时力图利用科学史的素材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生物进化思想和进化理论的形成过程。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就让学生懂得一种假说的提出需要证据的支持,而随着新证据的不断被发现,原先被认为是正确的假说会不断地得到修正和补充,甚至被否定。本章的重点是化石与物种进化观点的形成;地质时期物种的难点是布丰和拉马克理论的比较;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布丰和拉马克理论的共同点;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学情分析】

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上,知识本身难度比较大,多数教师又通过讲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的视听地位,没有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通过设计“情景——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模式构建一个互动和探讨的环境,让学生在互动和探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法点拨】

1、学生观看有关生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挂图、幻灯或影视片,通过讲座认识到自然

界中的生物都有着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复杂而精巧的身体结构。

2、学生介绍物种不变论、布丰的直线进化理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进化理论、达尔文

的进化论,比较、分析后了解不同进化论的异同。

3、学生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经验介绍】

1、注意在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生物界的现象时,避免出现拉马克学说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

要紧紧抓住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物现象。在学生中最容易接受“用进废退”的观点,虽然此观点并不错,但不是达尔文的理论;学生还容易出现的观点是,把生物拟人化,如认为长颈鹿为了要吃高处的树叶,就努力伸长脖子,久而久之,脖子就长了。好象生物与人一样有一种意识、欲望,这又与拉马克的观点一致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把拉马克学说与达尔文学说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但能避免能出现上述问题,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明确生物科学发展的连续性。

2、注意达尔文学说进一步发展的教学内容。虽然教材中对此内容只提了一句话,但教学法

中应该适当地展开,给学生一些进化理论的新进展、新的信息,甚至可以提出;进化理论和生物科技的发展,寄希望于在座的同学们,希望将来在同学们中出几个生物学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教学课时】共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本,查阅有关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图片,查阅所有进化理论的资料,详细了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短片赏析 走进自然

1、 教师出示《动物星球》或《人与自然》片段,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情境。

2、 教师设疑:以上这些生物存在哪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3、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列举各种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动物的保护色只是动

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的方面,例如警戒色、拟态等也是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4、 教师追问:是谁对生物进行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 二、敢于思考 探索新知

1、 学生讲座针对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学生讨论其原因。

2、 教师点评:尊重学生的思维进行简单点评,并引出神创论让学生分析。

3、学生讨论:对神学说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讲解:事实的论证需要一定的证据——引出进化论(可对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斗

争进行简单的讲解)。

5、多媒体展示:生物进化论的证据所在——化石。

6、教师讲解: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进化论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讲解动物化

石形成的过程。

动物化石形成过程如下:

(1)当动物死后落入水底时,形成化石过程就开始了;

(2)动物尸体上的肌肉开始糜烂,露出骨骼;

(3)水带来了泥土和沙子,掩埋了这些骨骼;

(4)接着,水渗进骨中,将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就形成了化石;

(5)沙或泥土继续堆积,慢慢地形成沉积物,如石灰岩,化石就保存在其中;

(6)某些岩石层又回到地面,在风或不的侵蚀下,露出了化石。

7、教师设疑:许多被发现的化石显示过去的很多生物与并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问

题?有时在高山上会出现海洋贝壳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8、学生讨论:在历史长河中,生物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现在的高山在过去可能是海

洋,说明着地壳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

9、教师讲解:化石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一种证据但是要想使证据更为直接有利,我们

就要总结出生物逐渐演变的一个过程,寻找同种生物在不同年代形成的化石。

10、问题分析:根据始祖马和近代马的特征,你能描述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吗?将

一系列年代不同的马化石进行比较后,你能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的外形在逐渐

地发生着什么变化吗?

(第一个似马的祖先,始祖马,大约出现在5500万年以前,生活在热带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取食灌木上的嫩叶。它的前腿有四个脚趾,后腿有三个脚趾,大小如同一只小狗。

草原古马由渐新马进化而来,生活在1800万年前中新世时期开阔的草原上,草原古马的前后脚仍然有三个脚趾,但它只依靠中趾来行走,而两旁的侧趾已经退化到几乎不起作用了。上新马在500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出现,它的体形已经增长到像现代中等大小的马。前后脚已经变成真正的单趾,只用粗壮的中趾行走。)

11、教师讲解:通过进一步讲解植物的进化过程,明确生物进化的方向: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缓慢演变。

12、学生探究:列举其他生物演化的现象或证据(可安排课后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

料。)解释“活化石”现象的原因。

教师讲解:如今可通过发达的技术手段来对生物进化观点进行论证。

13、

一、人物介绍深入科学

1、乔治·布丰(George Buffon,1717-1788),法国人,是第一个提出广泛而具体的进化学说的博物学家。布丰收集了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材料,编写了《博物学》。在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点,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气候与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

2、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较早期的进化论者之一。于1778年出版了3卷集的《法国植物志》,这时,他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植物学家,也是现代博物馆标本采集原理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无脊椎动物系统》(1810)和《动物学哲学》(1809),在这两本巨著中拉马克提出了有机界发生和系统的进化学说。

二、敢于思考探索新知

1、教师设疑: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2、教师讲解:这一直是生物学界苦苦追寻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科学家对

此有着不同的诠释。其中布丰和拉马克就是在其研究的过程蝇就分别形成了不

同的理论。请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事先查阅好的资料(可课前安排)分组总结

两位科学家所形成的理论,并比较其异同。

3、学生探究:分组总结布丰和拉马克的理论,并比较其异同。

布丰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而

来的。

拉马克认为: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其化物种变化而来的,现存的生物

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种的变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自然界的生物存在着由低级

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种类;物种进化的原因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由

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力量。

4、教师讲解:这些理论的形成都是对神创论的一种冲击,但对神创论造成致命打

击的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19岁,达尔文的家人把它送到剑桥(Cambridge)去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乡村牧师,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Cambridge)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亨斯洛(Henslow)和著名地质学家塞维克(Sedgwick),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变异与遗传的关系,提出了自下而上竞争和自然选择学说,系统地论述了物种形成的机制。该书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因而达尔文被称为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5、学生讨论:根据下图比较拉马克和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解释的不同之处。

拉马克的解释:是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导致生物体的变化。(图1)

达尔文的解释: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图2)

拉马克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

6、学生讨论:请根据生物进化树图谈谈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7、、教师讲解:根据各种学说之间斗争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

8、教师讲解:自然选择学说。

9、学生探究:华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1)1850年以前浅色尺蛾数量远多于黑色尺蛾,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尺蛾是由浅色尺蛾基因突变产生的。

(2)1900年黑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浅色尺蛾,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尺蛾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

择优势。自然选择使桦树尺蛾种群中的黑色突变类型迅速发展。

10、教师讲解:生物的主要进化历程;人类的演化历程。

第6节进化与遗传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遗传变异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探究遗传变异的原因,了解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通过基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遗传的发展,通过遗传与育种和优生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遗传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自己及家庭成员的一些性状调查,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性状及性状的遗传现象。

2、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基因、DNA和染色体(染色质)之间关系。并且能正确表达DNA 的结构模型。

3、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白遗传物质是通过生殖细胞的传递来完成的。

4、通过学习,学生能列举常见的遗传病,并明白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性状的观察以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性状调查,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的能力。

2、通过判定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在观察、探究活动的记录和分组讨论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

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人类预防遗传病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染色体和基因的概念。

难点: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谈话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引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边母十个样”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点评归纳: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你还能举出哪些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现象吗?

学生思考,作答。

(二)、进入新课:

性状: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性状例举:高与矮,胖与瘦,有无酒窝等。性状成双存在,又称相对性状。

1、遗传现象:

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如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技能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 教具学具的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课件、小鼓、音叉、水槽、烧杯、钢锯条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 听到了什么播放一段交响曲学生交流感受。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1《能量及其形式》优秀教案

《能量及其形式》优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 2.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和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难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教学过程: 活动1:新课导入 是什么使下图的物体动起来 ) 1.骑车的人利用双脚蹬动自行车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车动起来。 2.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后,使车里的马达运转起来,使车向前进。 3.电车利用电能让车动起来。 4.风车叶片的转动时由于风的能量驱动的。 …… (

活动2:教师讲解 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那么什么是能量呢 能量简称“能”,指用作功的本领量度的物质及其运动的属性。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者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活动3:玩“溜溜球”。 提问:溜溜球在我们手中时具有什么能为什么 生:重力势能,因为溜溜球被举高了。 进一步提问:我们投放溜溜球时,溜溜球又具有什么能 ! 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 提出问题: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那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利用的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活动4: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利用 比一比:哪组知道的能量形式最多 (分组讨论,记录下来哦!)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并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常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板书在黑板上: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机械能…… 讨论: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 (1)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电能的 ^ (学生列举利用电能的方法,即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用电器工作。)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电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电能→化学能…… (2)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化学能的 学生列举利用化学能的方法,如:汽车利用汽油行驶;利用天然气加热;利用干电池给手电供电……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九年级科学上册2.4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第4节物质的分类 1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新设计 在“物质分类”的教学中。事先,布置学生寻找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单质、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等,按照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开展教学,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知识的回顾,又是一种知识的补充。再结合一些现实物质的分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科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一项充满活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科学的内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学情分析 物质分类是根据事物研究规律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归纳方法。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能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从而要求学生对物质的微观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纯净物的分类可有多种依据,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但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关系,故寻找较为科学的分类依据――以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是本节课的核心。从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在八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但对纯净物的分类还未了解,而对酸、碱、盐却已经在第一章的学习中认识,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熟悉的,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氧化物的分类、化合物的分类进一步的认识,因而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也是一种知识的总结。从学习能力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有一定的分类意识,但对进一步分类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了提升的机会,应而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能力,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4重点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教案

专题 电能 电功 一、定义:电流可以做功,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二、物理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计算公式: 1.定义式:W=UIt 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导出公式:W=I 2 Rt ,W=t R U 2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电功单位: 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2.通用单位:千瓦时,符号kW ?h ,俗称度,且有1kW ?h=1度= 3.6×106 J 五、电功的测量 1.测量仪表:电能表(1户1表) 2.读数方法:电能表表盘上先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即电流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例1 (天津市中考试题)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1 kWh 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 精析 电能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仪表.考查能否灵活利用W =Pt 进行计算. 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可以简化计算. 解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题目给出:W =1kWh P =40W =0.04kW 时间:t = P W =kW 04.0kWh 1=25h 如果选用国际单位,则计算要麻烦得多. 答案 电功,25 电功率 一、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科学量 二、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电功叫做电功率 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t W 四、电功率的单位:1瓦=1焦/秒 五、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 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U= I P I=U P 对于纯电阻电器(只有电阻在做功): P=UI P=I 2 R (已知I 和R 求P) (已知U 和I 求P) P=R U 2 (已知U 和R 求P)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教案

《第4节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力臂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结构及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注意:杠杆的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l1) (5)阻力臂(l2) l: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1 l: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

3.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状态 杠杆静止、杠杆匀速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2211l F l F =或2112l l F F =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为何要调节成水平位置平衡? 倾斜状态力臂比杠杆上的刻度小,所以为了直接根据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把杠杆调节成水平位置。 4.杠杆的分类 (1)2121F F l l <>、省力杠杆如:铡刀、铁锹; (2)2121F F l l ><、费力杠杆如:钓鱼杆; (3)2121F F l l ==、等臂杠杆如:天平。 注意:在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确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的方向用力,力臂是最长的,力是最省的。 5.人体上的杠杆 二、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根据它的不同使用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定滑轮 (1)定义:在工作的时候,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时,轮子在不停地转动,但位置不变。 这种定滑轮我们日常生活经常见到如升国旗。旗杆顶上装一个定滑轮,人站在地上就能把旗子升到高处。 使用定滑轮与不使用定滑轮而直接用手去提拉,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距离。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 1等于阻力F 2,即不省力,因此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制取二氧化碳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和原理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检查气密性,动手制取二氧化碳 3、认识复分解反应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 教学用具: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止水夹,集气瓶,毛玻片,火柴,酒精灯 新课 板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一演示实验 (1)在锥形瓶中加入几块石灰石,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玻璃导管末端,观察木条有没有熄灭? (2)再打开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把燃着的木条伸到玻璃导管末端,观察木条有没有熄灭? 板书: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二氧化碳

提出实验室还有其他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板书: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板书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二,提问:制取氧气的装置怎样来设计? 两种发生装置和三种收集装置的选取非常重要。(小黑板展示) 请同学们自己来选择并说明理由 演示制取氧气,同时附上步骤 板书:步骤 1 检查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 固定装置 4 加热 5收集 讨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 试管口塞棉花的原因? 导管伸入发生装置少许的原因? 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的原因? 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探讨。对一些方法和步骤还比较陌生,有时还不知所措。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指导和提示。同时,随时要紧扣本节教学目标,落实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课前的准备要充分,特别是实验的准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机会、寻找机会、制造机会,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的怀疑勇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磨练、升华,使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制取氧气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制取气体,对学生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很重要。在实验中学生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并能按规定操作制取氧气。结合氧气的性质对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7教案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电饭煲、电热壶等),生活中的部分家电在使用中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二)新课教学 1、电流的热效应 提问:电热器的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你还能再举其它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电器吗?电热水器、电热毯、电烘箱、热的快、电取暖器等等… 电热器:用来加热的设备。主要元件是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体上制成的。、 2、电流热效应的利与弊 学生讨论:热效应的利与弊。 优点:无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缺点:①在家庭电路中,由于长期的电流热效应,导线外的绝缘层会加速老化,甚至会烧毁绝缘层而引发火灾; ②同时,由于电流热效应,会影响家电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防止措施:加装散热系统(如散热电扇)或为了更好散热而特别设计的结构(散热窗)。(学生讨论举例) 3、电热的计算 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猜想:可结合生活经验,并说明简单的理由 (3)设计实验:出示实验装置,思考采用什么方法和如何利用实验仪器来进行实验。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①控制t、I相同,研究电阻与热效应的关系 ②控制t、R相同,研究电流与热效应的关系 ③控制I、R相同,研究时间与热效应的关系 (4)进行实验:略 (5)获得结论:当电流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当电阻相等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通电的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三)布置作业 1、课本P109第一、二题。 2、作业本第7节第一部分。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39 个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40 个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1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 一、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知识呢?我想,对初学者而言,应从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实验,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化学是重要而有趣的课程。 二、教学方案 [师]下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习小组先相互讨论,4分钟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学生4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情绪高涨) [生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一个集气瓶),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师]我认为,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真是难能可贵,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2]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减少量无法测定。 [师]我同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帮帮他? [生3]我能不能上来画? [师]当然可以! [生3](边画边讲)先将一支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入集气瓶中,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个方案怎么样? (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同意该方案) [师]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水的体积,明确地计算出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人回答,一时安静无声) [师]既然没有,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实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 [生]学生实验,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是集气瓶体积的1/10。 [师]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大家的实验结果是占空气体积的1/10,为什么? [生4]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数偏少。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约2分钟后,观察结果仍然偏小)

九年级科学上册 3.2 机械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2节机械能》 教学目的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能的单位是焦耳。 2、知道什么是动能,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哪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及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及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材料准备 斜槽,不同质量的铁球,木块;一把刻度尺,外形相同的一个铁球和一个木球,一个装有细沙的金属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引入“能量”这个词。 2、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在描述物体的状态时,我们说物体或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似乎比静止的物体有“优势”,我们来分析一下。流动的水会使浮于其上的竹排变得运动,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运动速度很快,能将靶面击穿,运动的物体到底有什么“优势”? 这些运动的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这就是动能的定义。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如,行驶的汽车,抛出的石块,踢出的足球,坠落的陨石等,都具有动能。 如图所示,铁球A从斜面上滚下,碰到木块B时,会将B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斜面上滑下,并使木块在同样的平面上滑动,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木块 B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铁球A的动能大小,很显然,木块B滑出得越远,表明铁球A的动能就越大。 以上就是我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原理。所用的器材, 还应再加一个铁球C,A与C的质量不同, m A>m C。准备好器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在进行实验时,你注意一定要使用“控制变量法”。因为我们想研究的是动能分别与运动速度、质量的关系,所以应先将不参与研究的变量保持不变才行。 当铁球A在斜面上的位置越高时,它滑下后运动速度就越大,这样我们将铁球A放在斜面不同的高度,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但做实验时,用同一个铁球才行,因为这样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谷风教育)

九 年 级 科 学 上 册 教 案浙教版

第一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 2、晶体的溶解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有沉淀产生?有状态的改变?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习:课本第5页练习1-3题 作业:作业本 反思:在实验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外,更应该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出来的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欢迎阅读参考使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品才网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难点: 力的概念(重点)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 教具: 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

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什么是力新课教学: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结论:相互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恒星的一生》

大唐镇中备课用纸 课题 6.1.3恒星的一生 教学目标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新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 2、了解太阳一生的演化过程。 3、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 教学重点恒星的一生 教学难点恒星的一生 学具准备图表 教学教法图表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复习:地心说:托勒密及核心内容 日心说:哥白尼及核心内容 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特点: 星云说的主要内容。 过渡:太阳系的中心-----太阳,也是由星云形成的。 图:太阳 设疑:太阳是一颗恒星,恒星真的能永恒吗? 生答:不能 师:科学家预言:太阳和太阳系最终将走向“死亡”。那么恒星的一生又是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1.3恒星的一生。 板书:1.3恒星的一生 师:恒星有很多种,你认识以下这些恒星吗? 图:

生答: 师:分别讲解各种恒星 红巨星:称它为“红”巨星,是因为在这恒星迅速膨胀的同时,它的外表面离中心越来越远,所以温度将随之而降低,发出的光也就越来越偏红。不过,虽然温度 降低了一些,可红巨星的体积是如此之大,它的光度也变得很大,极为明亮。 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中,许多都是红巨星。红巨星的体积很大,它的半径一 般比太阳大100倍。 行星状星云:质量大于太阳质量1.4倍,外围的气体及冰粒便会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外貌像土星的光环一样,天文学家叫行星状星云,而剩下 的核心的光度会暗淡下去。 超新星:是恒星在死亡前的一次大爆发,所释放的能量,发出的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爆炸将星球物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发射。每一颗恒星一生 之中最多只可能发生一次。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白矮星是一颗已死亡的恒星,中心的热核反应 已停止。 中子星:质量约是太阳4-10倍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的过程,遗留下来的核心变成一颗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的中子星,由中子构成,密度为水的1014倍,仅 1cm3的质量就有全球人类那么重,直径仅为30km。 黑洞:质量比太阳大10倍以上的恒星,超新星爆炸后会形成“黑洞”。黑洞会把附近所有的物质都吸进去,就连光线也会被吞没,所以我们是看不见黑洞的。但是 如果黑洞附近有另外一颗恒星,我们可以从这颗邻近恒星的物质被吸入黑洞时 的情形,证明黑洞的存在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完整版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光的折射 第一部分:教学情景 开始上课,教师利用班班通放映《海市蜃楼》片段 教师:观看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大自然现象太奇妙了! 学生乙:海市蜃楼真美,真壮观! 学生丙: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那么神奇、美丽 教师:同学们也许还会提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提出问题是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把筷子斜插入水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直接看筷子和通过水看筷子是否一样 教师演示筷子斜插入水中的实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筷子“折断”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可能是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教师:这位同学的猜想到底对不对用什么来检验学生:用实验!教师:对!用什么样的实验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学生:让一束光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设计思路正好和老师一致,在你们的桌上,已经摆放着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光学仪器盒。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后,让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学生乙: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教师:回答得很好!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上节物理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光在反射时遵循哪些规律学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根据刚才的实验,类比于光的反射定律猜测一下,光是怎样进行折射的可能遵循哪些规律 学生甲: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学生乙: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学生丙: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丁: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学生戊: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学生己: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光的折射现象遵循怎样的规律呢我们利用桌上的光学仪器盒来研究光在折射时的什么规律。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查、指导、答疑 教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哪些结论 学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14)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14)班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概貌九年级上共4 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 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张丽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六章课题一“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案例描述: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所需要的药品。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碳酸钙和稀硫酸也是反应速率适中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硫酸的浓度的用量再稀一些;使用的大理石块再大一些或者在小一些等等;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

出了最终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操作,我接着安排了实验,“要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李碧玉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王凯然同学说:“不行药品的状态不同,反应的条件也不一样的”两位同学的意见说出来之后全班同学都不出声音了,当时很是尴尬,我想可能是因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已经学过很久了,大家的印象不是很清楚了,我不应该直接把问题抛给他们,后来在我及时的引导下,学生一点一点的清楚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何确认。 讨论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大家也遇到一些小小的意外,不过都及时解决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大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又的得到了提高,在小结是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谈论了自己的收获。 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FLASH小动画 解释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问: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归纳:在体液中(细胞外)消灭病原体——体液免疫 再看FLASH,介绍B淋巴细胞的记忆功能。 问:B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 观看动画,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和释放淋巴因子 归纳: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细胞免疫

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案例

物质的鉴别 —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1、《物质的鉴别》这节实验探究课是在初三学生学习完第一章《酸 碱和盐》后,其中 实验册上有一实验习题的基础上安排的。 目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营造问题 情景,即在实验桌上有 6 种不同未知物质, 已知这 6 种未知物质是在讲台上 6 种已知物 质(味精、糖、盐、洗衣粉、 淀粉、面粉)中的一种。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材料,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探究得出 6 种未知物质分别是哪些物质最终理解物质的鉴 别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记录; 学会分析和处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学会用语言、 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 果,并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交流; 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探究式学习实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认识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通 过认真细致地设计实验过程, 进行实验观察,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研究, 充分发挥学 生“五官”作用,使他们真正做到“四”到:手到、耳到、嘴到、脑到。把学生置于主 动的地位, 激发其学习自然的兴趣和欲望, 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使学生学会获取知 识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以“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对“物质的鉴别” 这一课题进行“做科学”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经历了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解 决问题,收集证据,交流与分享,概括迁移的一系列探究过程,获得知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并通过亲自参与小组探究活动,能与人合作, 会接受他人意见,发展独立探究和合作精神。 教案: 1、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巩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生通过对未知物质的鉴别, 理解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证 据、概括归纳等探究能力 ③情感目标 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兴趣和探究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2、 教学重点: ①认知目标: ②能力目标: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技能领域: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3、情感领域: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的方法。难点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板书设计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物质的各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第一册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质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 1、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1)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2)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提问: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么?若有,请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讨论,并回答)――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类。 讲授:物质的分类 *注: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哪些需除外?),种类繁多,完全燃烧一般都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知领域: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 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2、技能领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 论的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 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难点物质分类。

九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新浙教版)

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解决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终身奠定基础。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全班共41人,其中男生占了25人,女生16人,就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 (二)学生掌握的双基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情况分析,约有一般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三)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 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 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全册教材基本内容说明 (一)教材的概貌 九年级上共4章:“物质及其变化”,“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代谢与平衡”。这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空气与生命”共同构成了化学部分的基础知识体系。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上,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来理解物质变化的原理。这一章学习了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即对一类物质中的典型物质进行分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的变化中归纳其性质,从物质的性质推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师拿出一平面镜,问:“同学们知道平面镜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可以照自己的像。”教师接着又问:“平面镜在镜后成的像跟自己的大小相等吗?当你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呢?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呢?镜后的像真实存在吗?”提问完一连串的 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回答问题。听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有的小组先讨论如何实验,才能证明到老师提出的疑问,但只是少数学生唱主角,其他人附和一下;有的小组则立即将玻璃板竖起,在玻璃板前放一枚棋子,玻璃板后的棋子随便放任一位置,也不知道他们心中想证明什么。十分钟后,教师宣布实验结束,提问各小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得出的结论,被叫到的学生张口就是:“我是这样实验的”“我觉得答案应是什么”,而不是“我们小组是怎样实验 的”。 教学反 思: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平面镜成像”这

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教师提出两个学生能自己评价自己的问题(1)今天这堂课你最有兴趣研究的问题的是什么?(2)在今天的实验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在本节课的引入以及两个实验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能够体现善于欣赏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