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波膨化猪皮的加工工艺

微波膨化猪皮的加工工艺

微波膨化猪皮的加工工艺
微波膨化猪皮的加工工艺

浅析工业上微波技术的应用研究

浅析工业上微波技术的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实现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其中工业技术的引进更是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就我国在食品工业上微波技术的引进和学习上作出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概述国内食品工业中微波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并对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为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标签:食品工业微波技术应用研究策略 一、我国食品工业上微波技术的应用分析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微波技术,在粮食、木材、食品、印刷以及药材等多个领域进行微波技术的应用的探究。80年代初,曾两度开展全国性的微波技术交流会议和学术讨论,至今已举办过多次微波技术在我国多行业应用的学术会议,进而也促进了微波技术在我国各行业的广泛渗透。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微波技术仅在我国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就多达25项,如表1: 表1微波技术在我国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广泛应用,主要取决于微波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兼具干燥和杀菌 同传统食品加工技术相比,微波技术具有干燥和杀菌双工序合一的优势,同时干燥效果好,杀菌效果明显好,保持食品的天然性,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另一方面则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提升食品品质。如:使用传统食品加工工艺的乳儿糕,会经常发生霉变现象,致使食品出现质量问题,不仅造成了食品的浪费,更加剧了乳儿糕的市场销售难度,但采用微波技术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2.杀菌效率高 同传统食品杀菌工艺相比,微波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杀菌工序的时间,同时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杀菌消毒功效,一方面可以保障食品中益菌活性物质的含量,确保食品杀菌后没有降低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则可以较少杀菌工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国内一种销售量较高的口服液,其产品加工仍沿用传统的高温杀菌工艺,致使批次量口服液产品杀菌耗时较长,且不利于大批量的杀菌方式,而改用微波技术进行杀菌消毒,则不仅可以实现流水线模式,同时更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率,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成本,还可以相应的改善施工环境。

微波设备对槟榔膨化的特点与作用

微波设备对槟榔膨化的特点与作用 地点:微朗科技微波实验室 单位: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09-05-19 声明:本研究成果归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仿冒必究. 微波膨化焙烤的特点:能量转换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微波炉本身不发热,而是微波能量穿透物料,使物料内极性分子相互摩擦而产生内部热量。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瞬间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使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结构变性,而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微孔状物质。 微波里外同时加热的原理,在短时间内讯速产生膨化效果,使槟榔壳膨帐,内部钎维发生变化,使其软化,膨松,明显增加口感,香味。粒膨化饱满、色泽自然、外形美观、且具有杀虫灭菌作用。 1、低温杀菌、营养成分损失少。微波杀菌是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进行的,相比常规的温度杀菌能在较低的温度和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满意的杀菌作用。一般的杀菌温度在80℃左右,处理时间在3~5分钟,且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其营养成分。对维生素C的保留常规热处理果蔬是46%~50%,微波则能达到60~90;对维生素A的保持常规热处理是58%,而微波处理则到84%,并且不影响原有风味,是果蔬食品深加工,获得绿色食品的良好手段。

2、膨化效果明显。微波的快速加热效果,使物料内部水分子快速汽化,达到膨化的目的。 3、微波膨化焙烤的同时,伴随微波热效应原理。微波杀菌是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进行的,相比常规的温度杀菌能在较低的温度和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满意的杀菌作用。一般的杀菌温度在80℃左右,处理时间在3~5分钟,且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其营养成分。 4、使用操作方便。微波功率和传送带速度均可无级调节,不存在热惯性,可即开即停,简单易控。改善生产环境。微波设备无余热辐射、无粉尘、无噪音、无污染,易于实现食品卫生的检测标准。

食品质量安全之薯类与膨化食品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细则汇编 十二、薯类和膨化食品 细则30: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 细则31:薯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5)

十二、薯类和膨化食品 细则30: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膨化食品包括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食品。按加工工艺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4种类型。膨化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膨化食品。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一次干燥→熟成→二次干燥→焙烤→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焙烤→调味→包装。 2.油炸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干燥→油炸→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油炸→调味→包装。 3.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混料→挤压膨化→整形→烘焙→调味→包装。 4.花色型工艺流程:参照其坯子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三种),最后加一道上色工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 焙烤型:蒸练、干燥、焙烤。 油炸型:蒸练、干燥、油炸。

直接挤压型:挤压膨化、烘焙。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口感欠松脆:若坯料水分过高,成品膨化效果差,口感容易欠松脆。 2.产品表面出现碳焦现象:焙烤、油炸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3.微生物超标,产品内包装车间环境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产品微生物污染。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焙烤型、油炸型:原材料仓库,半成品加工车间(包括制粉、蒸练、成型、干燥工序涉及的生产区域),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从半成品(生坯)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其生产场所可省略半成品加工车间。 直接挤压型:原材料仓库,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焙烤型: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2.油炸型:混料设备;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3.直接挤压型:混料设备;挤压设备;成型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4.花色型:花色型膨化食品,根据其工艺类型应当具备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所必备的生产设备。

微波技术应用

微波技术 一概述 微波是指波长范围为1mm~1m,频率范围为30×102 ~30×105MHz,具有穿透特性的电磁波。常用的微波频率为91 5MHz和 2 450MHz。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通常应用于广播、电视及通信技术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作为一种能源,已逐渐应用于食品杀菌、干燥、烘烤、膨化、解冻等方面。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追溯到四十年代末期,1947年由美国雷声公司马文·贝克根据微波的加热效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食品加热的微波炉。鉴于微波具有在食品内部生热并迅速产生均匀温度的观点,人们开始研究将它用于工业加热技术上以其开辟新的热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缩短加工时间,大约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终于在1965年由美国Cryodry Comporation 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 915MHz/50kW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并在Seyfert Foods食品公司首次投入实际应用,用来干燥油炸马铃薯片。此后微波能技术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用来解决食品工业中的多种加热干燥、烹制、杀虫灭菌和回温解冻等方面相继获得成功并表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到七十年代,世界各国普遍推广应用。例如在气候温和潮湿的日本,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占整个工业应用的60%。我国自1973年由南京电子管厂率先研制成功了工业微波干燥设备以来,经过了20年的努力,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应用微波能烧烤食品、干果焙烤、牛肉干燥、蔬菜脱水、快餐面干燥、食品杀菌、饮料杀菌、白酒陈化催熟等许多领域,并取得显著进展。 二微波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合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各种应用可归结为如下原理。 (一)微波加热干燥原理 微波加热技术是一种新的加热方式。它是依靠以每秒245000万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如水分子)吸收了微波能以后,改变其原有的分子结构,亦以同样的速度作电场极性运动,致使彼此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由于微波辐射下介质的热效应是内部整体加热的,即理论上所谓的“无温度梯度加热”,基本上介质内部不存在热传导现象,因此,微波可相当均匀地加热介质。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有如下特性:①穿透力强。②热惯性小。③呈现选择加热特性。④具有反射性和透射性。 微波干燥是在微波理论,微波技术和微波电子管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微波干燥已在许多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它是应用微波加热的原理, 使品温度上升,达到干燥的目的。微波干燥具有如下的特点: 1 .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 由于常规加热需要加热传热介质和环境,再进入食品,故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加热温度。而微波加热则是加热物体直接吸收微波能,加热速度大大高于常规加热方法,此时只需一般方法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成整个加热和干燥的过程。 2. 产品质量高 由于加热时间短,又非热效应配合,因此,可以保存加工原料的色、香、味,并且维生素的破坏也较少。 3. 加热均匀

食品膨化技术综述

食品膨化技术 摘要:目前市场上膨化食品越来越多,其生产工艺也是多种多样。食品的膨化方法包括了直接挤压膨化、气流膨化、微波膨化等。本文介绍了这三种膨化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并阐述了食品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挤压膨化;气流膨化;微波膨化 Expanded Food Technology CHEN Bing-bing (University of Shang 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Currently on the market, puffed food, more and more of its production process is also varied. Methods puffed foods include direct extrusion, air puffing, puffing lik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se three principles puffing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food puff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Extruded;Airflow puffing;Microwave puffing 1膨化技术的发展 食品膨化技术[2]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就把油炸作为使食品膨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代膨化技术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才开始现代膨化技术与膨化食品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太阳牌锅巴为代表的膨化休闲食品开始出现,丰富了中国传统的以瓜子、花生、饼干及糖果为代表的休闲类食品,同时带动了一批新兴企业的建立和成长。 进入90年代,随着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国内膨化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国际膨化食品企业入驻国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验,膨化食品企业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进入21世纪,更多的休闲食品不断涌现,多种原料制成的膨化食品令人眼花缭乱,丰富着食品市场和人们的生活。 国内外谷物膨化食品和膨化技术的发展 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9]在国外发展很快。早在1856年美国的沃德就申请了关于食品膨化技术的专利;1936年挤压法生产膨化玉米果首次成功;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进行侵略战争期间曾采用膨化技术加工玉米、麦类再经过压制成军粮;20世纪60年代日本膨化技术发展起来用膨化大米制成面包、点心、蒸制品和炸制品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食品厂家积极研制膨化食品并申请了各种膨化食品专利食品其中有以小麦粉、荞麦、小麦胚芽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谷物膨化食品。 在膨化类食品领域中膨化小食品的发展最为迅速的美国,年产值已达十几亿美元。目前一些国家生产膨化小食品已有成熟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并形成了生产线由于设备先进能够生产出外形精巧、多样化的膨化小食品。如今国外食品膨化技术及其理论的研究已处于兴旺时期。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膨化食品正在逐渐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我国每年休闲食品的销售额达几十亿元人民币,其中谷物膨化食品的年产量约20万吨。薯类、谷类等膨化食品占据休闲食品市场的大半江山。由此可见作为休闲食品的一大类,谷类膨化食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膨化技术发展缓慢,应用现代膨化技术生产膨化食品的时间并不长。由于生产厂家对膨化食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不够重视,膨化食品风味单调、品种少,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很多著名的膨化食品生产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生产各种膨化食品。特别是随着很多国际食品公司投资中国,各类膨化休闲食品在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因此,大力发展并加快膨化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步伐,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目前食品科学工作者需着重考虑的一个课题。 目前我国应用膨化技术生产膨化食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应积极开展膨化理论和膨化技术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相信,随着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大众生活需要的膨化食品必将迅速发展。

最新版膨化食品生产工艺

膨化食品生产工艺 膨化食品, 国外又称挤压食品、喷爆食品、轻便食品等, 是近些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它以谷物、豆类、薯类、蔬菜等为原料, 经膨化设备的加工, 制造出品种繁多, 外形精巧, 营养丰富, 酥脆香美的食品。因此, 独具一格地形成了食品的一大类。 由于生产这种膨化食品的设备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 设备投资少, 收益快, 因此发展得非常迅速, 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力。 由于用途和设备的不同, 膨化食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用挤压式膨化机, 以玉米和薯类为原料生产小食品; 二是用挤压式膨化机, 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生产组织状蛋白食品(植物肉); 三是以谷物、豆类或薯类为原料, 经膨化后制成主食。除了试制出间接加热式膨化机外, 还用精粮膨化粉试制成多种膨化食品。 种类 1.主食类: 烧饼、面包、馒头、煎饼等。 2.油茶类: 膨化面茶。 3.军用食品: 压缩饼干。 4.糕点类: 桃酥、炉果、八件、酥类糕点、月饼、印糕、蛋卷等。

5.小食品类: 米花糖、凉糕等。 6.冷食类: 冰糕、冰棍的填充料。 上述食品中, 有些品种如膨化面茶、印糕、压缩饼干等全部是用膨化粗粮制成的; 有些品种只掺入一定比例的膨化粗粮。 膨化技术虽属于物理加工技术, 但却具有本身的特点。膨化不但能够改变原料的外形、状态, 而且改变了原料中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质。 原理当把粮食置于膨化器以后, 随着加温、加压的进行, 粮粒中的水分呈过热状态, 粮粒本身变得柔软, 当到达一定高压而启开膨化器盖时, 高压迅速变成常压, 这时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便一下子在瞬间汽化而发生强烈爆炸, 水分子可膨胀约2 000倍, 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但破坏了粮粒的外部形态, 而且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 将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 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质减少了, 水溶性物质增多了。详见下表: 膨化前后食品中水浸出物变化表(%) 玉米高梁米 成分膨化前膨化后膨化前膨化后 水浸出物 6.35 36.82 2.3 27.32 淀粉 62.36 57.54 68.86 64.04 糊精 0.76 3.24 0.24 1.92

微波技术应用行业

山东康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handong Kang La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加上设计人思想

企业介绍: 山东康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集科、工、贸为一体,从事研发、生产微波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始于2009年。其前身是济南康来微波设备有限公司,2016年企业发展壮大,公司体制改革变更为股份制企业。 公司致力于微波技术在食品、制药、化工、冶金、纺织、木材、石油、橡胶、陶瓷、造纸、粮食、干果、饮料、海鲜、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及成套设备的生产制造。所有产品按GMP、FDA标准设计制造,其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有2450MHz、915MHz两大系列50多种型号、规格,得到国内外许多食品、制药、保健品、化工等企业的支持及应用。其主导产品有:微波食品干燥灭菌设备、微波药品干燥灭菌设备、微波化工产品干燥处理设备、微波木材烘干杀虫设备、微波调味品烘干杀菌设备、微波辣椒制品干燥杀菌设备、微波五谷烘烤设备、微波陶瓷固化设备、微波茶叶杀青机、微波口服液等中成药品灭菌设备、微波橡胶硫化设备、微波纸张干燥设备、微波昆虫(黄粉虫、蝇蛆)干燥设备、微波废物消毒设备、微波烧结设备、微波真空萃取、微波真空干燥设备、微波试验炉等多种系列和品种。 公司凭借多年设计、制造微波设备的经验,可以按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最佳的设备设计方案,供用户选择。公司所供产品免费负责安装、调试、操作培训;实行“三包”,保修一年和终身技术服务。 企业宗旨:同顾客以双赢,与员工共发展,给股东以回报,对社会以贡献。 企业愿景:创行业顶级品牌,供专业实用设备。 企业精神:真诚信赖,执着追求,稳健务实,拓新致远。 经营理念:以技术为龙头,以管理打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品牌闯天下。 服务理念:客户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名片夹) 联系人: 联系方式:

食品膨化技术及其应用

食品膨化技术及其应用 Ξ 林 勉 芮汉明 刘通讯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510641) 摘 要 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生产技术,正逐步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膨化食品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挤压膨化技术和高温膨化技术2种类型。本文主要介绍了挤压膨化技术和高温膨化技术的膨化机理、生产工艺和流程以及它们在膨化休闲小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并对膨化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微波膨化、烘焙膨化、真空油炸等新型食品膨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膨化 挤压 高温膨化 油炸 膨化食品是指以谷物粉、薯粉或淀粉为主料,利用挤压、油炸、砂炒、烘焙等膨化技术加工而成的一大类食品。它具有品种繁多、质地酥脆、味美可口、食用方便、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等特点。作为一种休闲食品,膨化食品深受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在自诩为小吃食品王国的美国,各种休闲食品的年销售额高达150亿美元,其中30%为马铃薯片。而作为美国最大膨化食品生产企业的F rito2L ay公司,年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1]。可以肯定,膨化技术应用于膨化食品的生产具有十分广阔的前途和发展前景。 食品膨化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应用现代膨化技术生产膨化食品的时间并不长。我国第一台挤压机于70年代末期在上海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工业生产挤压膨化食品开始起步。但由于生产厂家对膨化食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不够重视,膨化食品风味单调,品种较少,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因而逐渐受冷落。近年来,美国的F rito2L ay公司、日本的Calbee公司以及欧洲和东南亚很多著名的膨化食品生产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生产各种膨化食品。美国F rito2L ay公司在广州的合资企业广州百事食品有限公司1994年投产后仅日式牛排和海鲜味粟米脆年销售额达一亿元人民币。因此,大力发展膨化技术并加快它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步伐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目前食品科学工作者需着重考虑的一个课题。 1 膨化食品生产技术 1.1 挤压膨化食品生产技术 1.1.1 概 述 挤压膨化技术在40年代末期逐渐扩大到食品领域。它不但应用于各种膨化食品的生产,还可用于豆类、谷类、薯类等原料及蔬菜和某些动物蛋白的加工。近年来挤压膨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膨化食品生产技术之一。据报道美国1997年挤压膨化食品的销售额达9.319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9.3%[2]。它具有产品种类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量高、产品质量好、能使用低价粗原料、无废弃物、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等特点[3],是膨化食品加工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挤压膨化可以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改良和提高,它导致淀粉的糊化、蛋白质的变性以及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复合体的形成[4],蛋白质的可消化率得到提高[3]。因而挤压膨化食品味美可口、易于消化吸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1.2 食品挤压膨化的机理 膨化食品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含淀粉较多的谷物粉、薯粉或生淀粉等。这些原料由许多排列紧密的胶束组成,胶束间的间隙很小,在水中加热后因部分胶束溶解空隙增大而使体积膨胀。当物料通过供料装置进入套筒后,利 Ξ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 收稿时间:1998-09-22,改回时间:1998-12-21

年产150吨薯片工艺设计

食品工厂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50吨薯片工艺设计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食品 141 姓名:罗仕琪 学号: 2013121060 2016年11月14日

目录 1. 概述 (3) 1.1薯片的发展历史 (4) 1.2膨化薯片生产工艺设计的意义 (4) 2. 工艺流程设计 (4) 2.1 原料、辅料的选择 (4) 2.2工艺流程叙述 (4) 2.2.1工艺流程方框图 (4) 2.2.2生产工艺流程图 (4) 2.2.3 工艺流程的详细叙述 (5) 3. 膨化薯片工艺原料消耗的计算 (5) 3.1膨化薯片生产物料衡算 (5) 4. 薯片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7) 4.1设备计算 (7) 附录

1. 概述 薯片是指由马铃薯(土豆、香港习惯称之为薯仔)制成的零食。制作方法是把马铃薯切为薄片,然後炸或烤至脆口并加以调味即可。除了最简单地以盐来调味外,市面上买到不同口味的薯片亦会使用味精和不同香料调味。薯片是英语国家零食市场重要一部份。膨化薯片是休闲食品,是本世纪末食品工业的重大创新, 也是下世纪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特点是风味鲜美,热值低、无饱腹感, 食用卫生、方便, 经济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产量年增长率为12%-15%, 其中挤压类直接膨化食品占35%-40%,经预糊化工艺处理的间接膨化食品占45%-50%近年来, 生产方式由作坊式转向大规模生产制造。马铃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市场潜力大, 油炸薯片作为直接膨化食品在口感风味上均无可挑剔, 但营养成分上却严重欠缺。除无机盐含量还较丰富外, 每100克马铃薯中仅含蛋白质2.3克、糖类16.6克及少量维生素。可以在膨化薯片加工过程中,通过掌握膨化的加工参数,同时采用微波膨化技术,最低限度的减少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加薯片的营养价值。而且微波的强力杀菌作用避免了防腐剂的使用,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需要,老幼皆宜,以改变历来人们视薯片食品为垃圾食品的看法。 1.1薯片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休闲食品逐渐成为许多人们的消费新宠,其中薯片以其香脆美味的特性占据着休闲食品的第一把交椅,销售前景十分乐观。另一方面,随着各大品牌的进驻,消费者的品牌鉴定能力进一步加强,商家需同时关注自身品牌的产品形象以及食品质量。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全国的薯片购买普及率总体达到了76%的水平,可见薯片已经融入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北京,上海以及广州这三个一线城市的薯片购买普及率都达到了81%,可能是由于薯片进入这些城市的时间较早,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消费能力都更强。 近年来,我国薯片食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就了乐事、品客、上好佳、可比克、艾比利、好丽友等知名品牌,薯片越来越为消费者喜爱,行业随之不断被推向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营销手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铺天盖地的明星广告,让消费者也感觉到了视觉疲劳,薯片企业开始对包装做起了文章。品客在一贯的桶装包装之外又推出了让消费者携带更加方便的袖珍袋,乐事推出了针对白领的抽屉装,想要超大袋装的、携带方便的、经济实惠的样样俱全。不仅包装变化,连薯片的外形也开始发生改变,有三角的、加厚的、波浪

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HUNAN UNIVERSITY 题目: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微波技术原理及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原理以及其发展背景,并针对微波技术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也提出了应用中的问题以及展望。 关键词:微波技术,化学,化工 1.引言 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频率介于300 MHz-300 GHz,波长介于1 mm-1 m之间。因其波长介于远红外线和短波之间,故称之为微波。微波具有的特点为高频性、波动性、热特性和非热特性[1]。随着科学的发展,微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通信行业,如微波卫星通信、微波散射通信、模拟微波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等。近年来,微波以其高效、均匀、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2.微波技术的发展 微波技术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在电视、广播、通讯等相关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长期发展后,美国于 1945 年率先发现了微波的又一特性,即热效应,并创新性的将其作为一种非通讯能源开始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相关科学研究中。 微波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微波器件的应用和发展。早在20世纪初,就有研究人员开始了对微波理论的探索,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但由于当时信号发生器功率较小,加之信号接收器灵敏度较差,实验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3]。1936年,波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微波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及实验条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George C. Southworth.将波导用作宽带传输线并申请了专利,同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L Barrow 完成了空管传输电磁波的实验,这些工作为规则波导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微波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4]。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的出现和使用引起了人们对微波理论和技术的高度重视,并研制了很多微波器件,在此期间,微波技术迅速发展并在

微波技术的当前应用浅析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微波工程 期中论文 微波技术的当前应用浅析 学生姓名:邓兴盛 学号: 10908030101 课程名称: 微波工程 指导教师:何俊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20日

微波技术的当前应用浅析 【摘要】微波技术早在二战结束不久就已经在工业上得到应用,但真正得到重视确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技术,在不同的领域都发挥着其独有的优势和特殊作用,本文就目前世界上微波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做一简单的分析,并就微波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试图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微波技术,应用价值,影响思考 【正文】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1898年,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至此,随着人们对电磁波概念的认知,开始不断地认识到了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一个典型的例子,1936年4月美国科学家South Worth用直径为12.5cm 青铜管将9cm的电磁波传输了260m远,从而它证实了麦克斯韦的另一个预言──电磁波可以在空心的金属管中传输,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而电磁波在波导中传输的成功,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能量传输设备,微波电真空振荡器及微波器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1943年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微波雷达,工作波长在10cm。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迫切需要能够对敌机及舰船进行探测定位的高分辨率雷达,大大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 一、微波的存在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000mm、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之间的电磁波,因为它的波长与长波、中波与短波相比来说,要“微小”得多,所以它也就得名为“微波”了。 微波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应用。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超高频的许多特性,赫兹用火花振荡得到了微波信号,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赫兹本人并没有想到将这种电磁波用于通信,他的实验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一个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微波膨化技术应用研究

微波膨化技术应用研究 综述:膨化技术作为一神新型食品生产技术,正逐步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微波膨化是利用微波的加热特性,使物料产生蒸气压梯度,当物料压力大于它所承受能力时瞬间出现膨化现象。由于微波的低温高效作用,使食品能较好地保留其营养成分,保持食品原有的色,吞,味,保证食品的品质,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的机理及应用,着重讨论了微波膨化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及在食晶中的应用,洋细论述了影响淀粉微波膨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微波加热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加热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如微彼干燥、烘烤、杀菌等。由于微波加热速度极快,使得食品物料中的水分在短时内迅速蒸发汽化,并在内部积累形成总压梯度,若物料质构不能承受这个压力,就会造成体积膨胀,产生膨化效应。 重点:微波膨化机理、特点、应用以及影响因素。 1、微波机理及应用: 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0MHz-300GHz,具有穿透力的电磁波,其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我国常用的频率有915MH2和2450MHz。微波与物料直接作用,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即为微波加热。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主要用于食品的干燥、杀菌、膨化、烹调、解冻、灭酶、灭虫等方面。 1.1微波干燥: 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依照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从而产生能量,使得介质温度不断提高。因为电磁场的频率极高,极性分子振动的频率很大,所以产生的热量很高。当微波加热应用于食品工业时,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食品中的极性分子(水分子)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使食品迅速加热、干燥。 1.2微波杀菌: 微波杀菌主要是在微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作用,使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发生变异和破坏,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微波干燥和微波杀菌具有能够保持食品营养成分和风味、节能高效、安全无害、易于控制、反应灵敏和工艺先进等特点。 1.3微波萃取: 微波萃取原理是由于微波的频率与分子转动的频率相关联,当微波作用于分子上时促进分子的转动运动,若此时分子具有一定的极性,便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瞬间极化,从而产生键的振动、撕裂,以及粒子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促使分子活性部分更好地接触和反应,同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促使细胞破裂,使细胞液溢流出来并扩散到溶剂中。此外,微波还被用于消解和抑制活性酶,以及食品的膨化、烹调、解冻等。

微波加热原理及特点

微波加热原理及特点 微波原理及特点 微波是一种能量(不是热量)形式,电磁波的一种,在介质中可以转化为热量。材料对微波的反应可以分为四种情况:(1)穿透微波 (2)反射微波 (3)吸收微波 (4)部分吸收微波 介质从电结构上分为无极和有极分子电介质。通常它们无规则排列,如把它们置于交变的电场中,这些介质的极性分子取向会随电场极性的变化而变化,叫极化。外电场越强,极化作用越强,外电场极性变化越快,极化越快,分子的热运动和相邻分子间的摩擦作用也越剧烈。从而可实现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 由极性分子所组成的物质,能较好地吸收微波,水是吸收微波最好的介质,所以凡含水的物质必定吸收微波。另一类由非极性分子组成,它们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微波,这类物质有聚氟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它们能透过微波,而不吸收微波,这类材料可作为微波加热用的容器或支承物,或做微波密封材料。对于导电的金属材料,电波不能透入内部而被反射,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微波加热原理: 通常,能加工领域中所处理的材料大多是介质材料,而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成,都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介质材料与微波电磁场相互耦合,会形成各种功率耗散从而达到能量转化的目的。能量转化的方式有许多种,如离子传导、偶极子转动、界面极化、磁滞、压电现象、电致伸缩、核磁共振、铁磁共振等,其中离子传导和偶极子转动是微波加热的主要原理。 微波加热是依靠物料吸收微波能并将其转换成热能,从而使物料本身整体同时升温的加热方式。常用的微波频率有915MHz和2450MHz。由于具有高频特性,微波电磁场以数十亿次/秒的惊人速度进行周期性变化,物料中的极性分子(典型的如

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王剑虹1,严莲荷1,周申范1,刘德宝2 (11南京理工大学水处理所,江苏南京 210094;21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薄板厂,河北唐山 063020) [摘要]对当前微波辐射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微波加热机理及其特点,在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环保材料的研制,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微波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波;辐射加热机理;废水;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X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9X (2003)04-0018-05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wave technology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ng Jianhong 1,Yan Lianhe 1,Zhou Shenfan 1,Liu Debao 2 (11W ater T reat ment Instit ution ,N anji 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N anji ng 210094,Chi na ; 21Tangshan I ron and S teel Co.,L t d.,Tangshan 063020,Chi na ) Abstract :The microwave irradiation technologies appli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surveyed.The mecha 2nism and features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the microwave technologies applied to wastewater are emphasized especially.Waste gas and waste solid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 2tal monitor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 the applicable prospect of the microwave technolo 2g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microwave ;irradiation mechanism ;wastewater ;waste solid ;environmental monitor 自1970年使用微波炉装置成功的处理核废料以来,微波技术迅速扩展到了化学领域。而近十几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微波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潜力。对微波加热机理及其特点,在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环保材料的研制,环境监测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对微波辐射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相信微波技术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旦工业化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 微波加热的机理和特点 微波是一种电磁能。可改变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情况,但不引起分子结构改变,是非离子化的辐射能。微波通常是指波长为1mm 到1m 之间(频率300~300000MHz )的电磁波,介于红外与无线电波之间,而最常用的加热频率是2450MHz 。一般来说,介质在微波场中的加热有两种机理,即离子传导和偶极子转动。在微波加热的实际应用中,两种机理的微波能耗散同时存在。1.1 离子传导机理 离子传导是电磁场中可离解离子的导电移动,离子移动形成电流,由于介质对离子的阻碍而产生热效应〔1~3〕。溶液中所有的离子起导电作用,但作用大小与介质中离子的浓度和迁移率有关。因此,离子迁移产生的微波能量损失依赖于离子的大小、电荷量和导电性,并受离子与溶液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1.2 偶极子转动机理 介质是由许多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的分子(或偶极子)组成。如果将介质放在两块金属板之间,介质内的偶极子作杂乱运动,当直流电压加到金属板上,两极之间存在一直流电场,介质内部的偶极子重排,形成有一定取向的有规则排列的极化分子。若将直流电换成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两极之间的电场会以同样频率交替改变,介质中的偶极子也相应快速摆动,在2450MHz 的电场中,偶极子以4.9×109次/s 的速度快速摆动。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和相邻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偶极子随外加电场方向的改变而作规则摆动时受到干扰和阻碍,产生了类似摩擦的作用,使杂乱无章运动的分子获得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介质的温度也随之升高。 偶极子加热的效率与介质的弛豫时间、温度和粘度有关。而温度和介质离子的迁移率、浓度及介质的弛豫时间决定两种能量转换机理对加热的贡 — 8 1—2003年4月第23卷第4期 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Apr.,2003 Vol.23No.4

微波技术应用

微波技术应用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微波技术一概述 微波是指波长范围为1mm~1m,频率范围为30×102 ~ 30×105MHz,具有穿透特性的电磁波。常用的微波 频率为 91 5MHz和 2 450MHz。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通常应用于广播、电视及通信技术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作为一种能源,已逐渐应用于食品杀菌、干燥、烘烤、膨化、解冻等方面。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追溯到四十年代末期,1947年由美国雷声公司马文·贝克根据微波的加热效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食品加热的微波炉。鉴于微波具有在食品内部生热并迅速产生均匀温度的观点,人们开始研究将它用于工业加热技术上以其开辟新的热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缩短加工时间,大约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终于在1965年由美国Cryodry Comporation 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915MHz/50kW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并在Seyfert Foods食品公司首次投入实际应用,用来干燥油炸马铃薯片。此后微波能技术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用来解决食品工业中的多种加热干燥、烹制、杀虫灭菌和回温解冻等方面相继获得成功并表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到七十年代,世界各国普遍推广应用。例如在气候温和潮湿的日本,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占整个工业应用的60%。我国自1973年由南京电子管厂率先研制成功了工业微波干燥设备以来,经过了20年的努力,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应用微波能烧烤食品、干果焙烤、牛肉干燥、蔬菜脱水、快餐面干燥、食品杀菌、饮料杀菌、白酒陈化催熟等许多领域,并取得显着进展。 二微波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合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各种应用可归结为如下原理。 (一)微波加热干燥原理 微波加热技术是一种新的加热方式。它是依靠以每秒 245000万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 (如水分子 )吸收了微波能以后,改变其原有的分子结构,亦以同样的速度作电场极性运动,致使彼此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由于微波辐射下介质的热效应是内部整体加热的,即理论上所谓的“无温度梯度加热”,基本上介质内部不存在热传导现象,因此,微波可相当均匀地加热介质。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有如下特性:①穿透力强。②热惯性小。③呈现选择加热特性。④具有反射性和透射性。 微波干燥是在微波理论,微波技术和微波电子管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微波干燥已在许多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它是应用微波加热的原理, 使品温度上升,达到干燥的目的。微波干燥具有如下的特点: 1 .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 由于常规加热需要加热传热介质和环境,再进入食品,故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加热温度。而微波加热则是加热物体直接吸收微波能,加热速度大大高于常规加热方法,此时只需一般方法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 成整个加热和干燥的过程。 2. 产品质量高 由于加热时间短,又非热效应配合,因此,可以保存加工原料的色、香、味 ,并且维生素的破坏也较少。 3. 加热均匀 常规加热是食品表面先热,然后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传到内部,而微波加热是使食品表面和内部同时受热,因此 加热均匀,可以避免一般加热干燥过程中容易引起的里生外焦及不均匀等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4. 加热过程具有自动热平衡性能

微波加热原理及特点

微波原理及特点 微波是一种能量(不是热量)形式,电磁波的一种,在介质中可以转化为热量。材料对微波的反应可以分为四种情况:(1)穿透微波(2)反射微波(3)吸收微波(4)部分吸收微波 介质从电结构上分为无极和有极分子电介质。通常它们无规则排列,如把它们置于交变的电场中,这些介质的极性分子取向会随电场极性的变化而变化,叫极化。外电场越强,极化作用越强,外电场极性变化越快,极化越快,分子的热运动和相邻分子间的摩擦作用也越剧烈。从而可实现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 由极性分子所组成的物质,能较好地吸收微波,水是吸收微波最好的介质,所以凡含水的物质必定吸收微波。另一类由非极性分子组成,它们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微波,这类物质有聚氟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它们能透过微波,而不吸收微波,这类材料可作为微波加热用的容器或支承物,或做微波密封材料。对于导电的金属材料,电波不能透入内部而被反射,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 微波加热原理: 通常,能加工领域中所处理的材料大多是介质材料,而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成,都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介质材料与微波电磁场相互耦合,会形成各种功率耗散从而达到能量转化的目的。能量转化的方式有许多种,如离子传导、偶极子转动、界面极化、磁滞、压电现象、电致伸缩、核磁共振、铁磁共振等,其中离子传导和偶极子转动是微波加热的主要原理。 微波加热是依靠物料吸收微波能并将其转换成热能,从而使物料本身整体同时升温的加热方式。常用的微波频率有915MHz和2450MHz。由于具有高频特性,微波电磁场以数十亿次/秒的惊人速度进行周期性变化,物料中的极性分子(典型的如水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吸收了微波能以后,它们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呈有序性排列,改变了其原有的随机分布的取向。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亦以同样的速度随交变电磁场的变化而做电场极性运动,就会引起分子的运动和转动,致使分子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并以热的形式在物料内表现出来,从而导致物料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加热或熟化。 微波加热是介质材料自身损耗电场能量而发热,它完全区别于其他的常规加热方式。传统加热方式是根据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原理使热量从外部传至物料,热量总是由表及里传递进行加热物料,物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温度梯度,故加热的物料不均匀,致使物料出现局部过热。微波加热是通过被加热体内部偶极分子高频往复运动,产生“内摩擦热”而使被加热物料温度升高,不须任何热传导过程,就能使物料内外部同时加热、同时升温,加热速度快且均匀,仅需传统加热方式的能耗的几分之一或几十份之一就可达到加热目的。从理论分析,物质在微波场中所产生的热量大小与物质种类及其介电特性有很大关系,即微波对物质具有选择性加热的特性。 微波杀菌原理: 1)热效应:在微波的作用下,物料中的有害菌、虫害等微生物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 面的作用而改变其排列组合状态及运动规律,使得微生物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生物 活性,使菌体死亡或受到严重干扰而无法繁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