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目:电力系统故障引起的电力系

统过电压的影响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副教授

摘要

本次中期报告详述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特点,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PSCAD/EMTDC软件介绍,对外部雷击过电压进行了仿真,并且对防护措施进行分析。

对后期设计进行了规划,将对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在各种情况可能发生的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可能采取的限压措施。在限制工频过电压方面,重点研究了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限压作用。在限制操作过电压方面,仿真分析了采用线路首末两端并联电抗器和装设金属避雷器限压等措施。

文中应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外部过电压进行了仿真,在后期将对在各种情况下的内部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PSCAD/EMTDC软件;雷击仿真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I 第一章绪论 .. (1)

1.1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特点 (1)

1.2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1)

1.3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 (3)

第二章PSCAD/EMTDC软件介绍 (5)

2.1 PSCAD/EMTDC软件功能简介 (5)

2.1.1 PSCAD/EMTDC软件简介 (5)

2.1.2 PSCAD/EMTDC的功能 (6)

2.1.3 PSCAD/EMTDC主要特点 (6)

2.2 PSCAD/EMTDC模块介绍 (8)

2.2.1 文件管理系统 (8)

2.2.2各种模型简介 (8)

第三章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仿真及分析 (10)

3.1 雷电流极性及波形 (10)

3.2 对雷击过电压的仿真 (10)

第四章设计后期规划 (12)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绪论

1.1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特点

特高压输电系统电压高、容量大、输送距离长。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容量为超高压线路功率的4~5倍,如果突然中断大功率的输送,将给受端系统如下一级500KV电网带来严重的安全运行问题。百万级特高压工程建设和运行在我国尚属首次,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被确定为试验示范工程。1000kV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高,输电距离远,其电网参数比500kV的复杂,所以不能简单的由500kV输电系统的运行经验外推至1000kV输电系统的设计。必须对1000kV输电系统特性、参数选择、绝缘配合水平及输配电设备进行广泛研究;对系统过电压情况、绝缘配合原则有全面的认识;环境对线路的影响和采取的措施有明确的概念。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所以线路电容产生的无功功率很大,对于100公里的特高压线路,在额定电压为1000千伏以及最高运行电压1100千伏的条件下,发出的无功功率可以达到40万千乏~50万千乏,约为500千伏线路的5倍。所以对于特高压输电系统来说会产生大量的充电功率,从而导致过电压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在特高压电网不同的发展时期,特高压输电线路传输功率有较大分别,因此无功功率的变化也很不一样,过电压水平也不一样。当过电压过高时,就会对人身及设备带来严重的危害。

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8分裂500平方毫米导线,良导体接地及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居民区导线对地最小距离约24~27米,非居民区约20~22米,线路走廊宽度90米。与超高压输电线路相比,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如下运行特点:线路距离长,受地理环境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大;电压等级高、容量大,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允许停电检修机会少;子导线分裂数多,截面大、档距长、悬挂高度较高,风荷载和覆冰的影响大;导线上工作幅值很大,电场强度高,带电检修作业相对困难。

1.2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电力系统和输电规模的扩大,世界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出现,推动了高压技术的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前苏联为世界上实现交流特高压输

电作了不懈的努力,他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集中了政府、科研、设计和大专院校等庞大的技术力量,按照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研究和试验、电气设备研制和工业性试验运行考核三大步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取的数据和资料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特高压商用设备生产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进行特高压输电工程商业运行的国家。前苏联从1985年开始建设1150kV特高压线路2634公里,仅890公里投入运行,1992年因苏联解体、经济衰退降压至500kV运行。日本从1988年9月开始,陆续建设1000kV线路426公里,准备2010年到2015学硕士学位论文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电压研究与仿真年由500kV升压到1000kV。意大利和美国均建设了特高压试验性线路。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发展减缓,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推迟或暂时放弃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日本从1972年启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开发计划,确定对特高压输电技术进行研究的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工业考核三个阶段。1978年11月,特高压输电特别委员会正式成立,形成了包含中央电力研究所、东京电力公司以及制造、院校和官方人员参加的全国性组织。在完成大量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东京电力公司于1988年开始建设柏崎—西群马—东山梨南北向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约190千米,该1000千伏输电线路于1993年以500千伏电压投入运行;紧接着于1992年又开始建设南磐城—东群马—西群马东西向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约240千米,该线路于1999年建成,并同样以500千伏电压投入使用。按原计划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准备在21世纪初升压到1000千伏运行,但由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电力负荷的增长趋缓,核电站的建设步伐减慢,无负荷需求,因此,建成的两条特高压线路投入运行至今,一直以500千伏降压运行。

我国1986年开始立项研究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1994年在武汉高压研究所建成了第一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研究线段。200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认真分析了我国电力工业和电网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的战略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上很多国家己经对特高压输电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际研究,要保证特高压输电线路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将他产生的过电压限制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在绝缘的选择上,操作过电压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工频过电压有一定的影响,谐振过电压基本不予考虑。通过研究,各国已经得出了特高压系统的过电压水平。

1.3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

电力系统过电压可分为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其中外部过电压是指由于大气环境中的雷云放电而引起的电力系统电压升高,所以也称大气过电压或雷电过电压。显然,外部过电压是由大气环境造成的,具有明显的不可预知性。一般可利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来限制电力系统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由于断路器操作,故障或其它原因,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引起电网内部电磁能量的转化或传递而造成的电压升高。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开关操作或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一类是因系统的电感电容参数配合不当,出现的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谐振现象及其电压升高,称为暂时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又可分为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与雷电过电压产生原因单一不同,内部过电压因其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多样化,而且具有种类繁多,机理各异的特点。就过电压持续时间而言,外部过电压持续时间最短,操作过电压次之,暂时过电压持续时间最长,有些甚至可能长期存在。

由于系统内部过电压的能量来源于电网本身,所以其幅值与电网工频电压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用内部过电压的幅和电网最高运行相电压幅值之比K来表示该内部过电压的大小。K值与电网的结构,系统中各元件的参数,中性点运行方式,故障性质及操作过程等因素有关,并具有明显的统计性。

工频电压升高本身对系统中正常的绝缘电气设备一般是没有危险的,但在确定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绝缘水平时,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其原因如下:

(1)由于操作过电压的高频振荡分量是叠加在工频电压之上的,所以工频电压升高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2)工频电压升高的大小会影响保护电器的工作条件和保护效果。例如避雷器最大允许工作电压是由工频电压升高决定的,如工频电压升高过大,则要求的避雷器最大允许工作电压较高,其冲击放电电压和残压也将提高,相应的,被保护设备的绝缘强度亦应随之提高;

(3)工频电压升高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能长期存在),对设备绝缘及其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例如工频电压升高会造成油纸绝缘的内部游离等。

由于特高压输电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电容电感元件以及各种补偿设备,因而当系统中

电容电感元件参数配合不当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危险的谐振过电压。所以,在系统的设计当中,就应考虑各种可能的接线方式和操作方式,力求避免形成不利的谐振回路。

电力系统中的电容电感元件均为储能元件,当操作或故障使其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时,将会有过渡过程产生。在过渡过程中,由于电源继续供给能量,而且存储在电感中的磁能会在某一瞬间转变为以静电场能量的形式存储于系统的电容之中,所以可产生数倍于电源电压的过电压,此即为操作过电压。在特高压线路上,常见的操作过电压有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和合闸空载线路过电压等。操作过电压是特高压输电绝缘水平选取的重要依据。对于220kV及以下的系统,通常设备的绝缘结构设计允许承受可能出现的3-4倍额定电压的操作过电压,因而不必采取专门的限压措施,然而对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系统,如果仍按3-4倍额定电压的操作过电压来考虑,势必会导致设备绝缘费用的迅速增加;此外,由于外绝缘及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强度对绝缘距离的“饱和”效应,会使设备的绝缘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进一步影响到设备的造价,工程的投资等经济指标,因此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必须采取专门的措施限制操作过电压,使其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之下。

第二章PSCAD/EMTDC软件介绍

2.1 PSCAD/EMTDC软件功能简介

2.1.1 PSCAD/EMTDC软件简介

PSCAD/EMTDC(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in DC System,直流电磁暂态计算程序)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离线仿真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是分析和研究直流输电系统和交直流相互影响等问题的有力工具.1976年Dennis Woodford博士为了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加拿大曼尼托巴水电局开发完成了初版EMTDC.多年来该高压直流输电研究中心在Denis Woodford博士的领导下对EMTDC的元件模型库和功能不断进行完善,使之发展为既可以研究交直流电力系统问题,又能够完成电力电子仿真及非线性控制的多功能工具,特别是PSCAD图形界面(GUI)的开发成功,使用户能更方便地使用EMTDC进行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该软件还可以作为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的前置端.EMTDC是PSCAD/EMTDC仿真的核心程序,PSCAD是与EMTDC完美结合的一个强大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在一个完全集合的图形环境下构造仿真电路,运行、分析结果,处理数据,从而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PSCAD/EMTDC有3种版本,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表2.1 PSCAD/EMTDC的三种版本比较

项目节点数/个硬件锁

商业版不限加密

教育版<200 加密

个人版<16 不加密

(1)工作站版PSCAD/EMTDC 工作站版的PSCAD/EMTDC运行在UNIX操作系统下,其运行十分稳定,且用户界面PSCAD的操作也十分方便。

(2)PC版PSCAD/EMTDC 个人版的PSCAD/EMTDC是一个免费软件,具有标准的WINDOWS(Windows 95/98/NT)界面。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相继从University of Manitoba引进了新版PSCAD/EMTDC软件包。

2.1.2 PSCAD/EMTDC的功能

1.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参数优化的研究功能;

2.故障暂态工况的离线分析功能,在负荷变化、电压或电流整定值改变等情况下的系统动态特性研究功能,直流输电系统不同控制方式或运行方式间的相互转换时的动态特性研究功能;

3.交直流联网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功能;

4.在非理想条件下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特性研究功能;

5.利用PSCAD/EMTDC程序的MATLAB接口进行可视化数值计算功能;

6.工程数据库功能,直流输电系统数字仿真模型中包含了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一次主设备的结构和参数、HVDC控制保护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等;

7.可进行电力系统时域和频域计算仿真,反映电力系统遭受扰动或参数变化时,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8.可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FACTS控制器的设计,以及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电力电子领域的仿真计算。

2.1.3 PSCAD/EMTDC主要特点

(一)PSCAD/EMTDC软件的主要特点

(1)数字计算机不可能连续地模拟暂态现象,只能在离散的时间点(步长△t)求解.△t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为了使仿真具有较高的精度并避免仿真时间过长,步长△t一般为25~50ms。

(2)PSCAD/EMTDC的元件模型库(Library)提供了很多常用的电力系统元件模型,但在实际的直流输电系统中,有很多元件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特性,为了准确地在仿真模型中表达这些元件,需要用户自定义元件模型,在所建立的仿真系统中,可根据需要对交流系统中的发电机、线路、负荷、变压器等采用不同的模型。

(3)可通过弹起菜单修改仿真系统中某个元件的参数,PSCAD/EMTDC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所有元件的参数均可通过弹起菜单输入。

(4)可在PSCAD/EMTDC软件的运行环境Runtime中显示曲线,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曲线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把滑块、按钮、刻度盘和仪表等加在Runtime 中,以便交互地控制程序;可以通过曲线显示输出,也可以通过仪表进行模拟或数字显

示。

(5)可对包含复杂非线性元件(如直流输电设备)的大型电力系统进行全三相的精确模拟,其输入、输出界面非常直观。

(6)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其许多模型的容忍力、复杂的代数式和方法对用户都是公开的,从而使用户集中精力对结果进行分析,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数学建模上。

(7)EMTDC模型分析由于没有统一的网络初始化程序,在仿真中,各物理量均从零开始计算,但发电机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达到稳态,这就需要事先用其他程序计算出一个潮流结果作为初始条件。

(8)图形用户界面使所有的仿真均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完成,仿真的许多特性,如电路组合、控制运行时间、结果分析和报告等均能得到体现。

(9)PSCAD/EMTDC在系统最大规模上有限制,电力系统元件的数据以菜单/表格形式输入,同时可以方便地得到电力系统元件模型举例和相关数据,因而可快速建立电力系统模型,这对于工程的初始阶段大有用处。

(10)PSCAD/EMTDC是在一定的时域内采用逐步法进行计算的,因此,一般认为仿真过程较短,只适合于进行1 2s 三以内的电磁暂态计算,往往不能描述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但在实际计算分析中经常需要进行这样的描述。

(二)EMTDC的运算

从开始到完成一次EMTDC 算题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文件管理系统生成一个工程和算题名;

(2)利用建模模块建立电力系统模型;

(3)利用运行模块进行EMTDC 模拟计算;

(4) 通过单曲线绘图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利用多曲线绘图模块产生可直接用于研究报告的模拟结果图形。

(三)PSCAD/EMTDC与EMTP和A TP的不同

(1)最大的不同当然是PSCAD图形用户界面。模拟的所有方面(即电路的绘制,数据的入口,结果的可视化,结果和设置的控制等等)都是图形化地实现。准备和试验系统模拟的速度特别是计算大型复杂系统的速度,通常都要比用ATP或EMTP快得多。

(2)通过PSCAD图形界面,能够在线调整增益,时间常数和设置,这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修改电路元件而无需重新运行例子。

(3)EMTDC的内部运算法则在其核心部分使用梯形积分。(如同EMTP/ATP一样)。

这是由赫尔曼 多梅尔在他1969年的著名论文中就定义了。然而许多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元件被算术地分解,通过使用少得多的节点和支路来加速求解。因而求解就快,灵活和在数字上稳定(比其它程序要稳定和可靠得多)。

(4) EMTDC使用一种2部分稀疏最佳运算法则作为其主要解决方案,因而开关的操作非常快。EMTDC同时使用分系统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基于通过行波输电线路分割的系统在数学上是相互独立的。

2.2 PSCAD/EMTDC模块介绍

2.2.1 文件管理系统

当用户涉及PSCAD 时所遇到的第一个软件模块就是文件管理系统。采用一种工程/算题/文件的分层结构来表示用户进行电力系统模拟研究的数据库结构。如果得到授权可以进入该数据库, 这样, 局部网上的不同用户可以共享同一个数据库。从文件管理软件模块可以直接进行诸如备份、储存、文件编辑、拷贝和删除等操作。

通过选择文件管理模块屏幕右上角的适当菜单可调用PSCAD 的其它软件模块, 很多情况下将所有的软件模块同时激活, 有些模块的图像可能暂时隐藏在正在处理的模块图像之下。

2.2.2各种模型简介

1.建模(DRAFT)模块。

建模程序包是PSCAD 程序族中最有功效的。借助建模包, 用户可以用图形的方法建立需要进行模拟研究的电力系统模型。通过选择不同的功能, 建模包可以为EMTDC 或RTDS模拟研究准备必需的文件。

电力系统元部件图像位于调色板中(建模窗口的右侧)并可移至画布上(左侧),通过将各元部件模型互连便完成了电力系统模型。不同元部件模型所需的参数可在调用这些模型时屏幕上出现的菜单中直接输入。具有大量互联元部件的电力系统模型同样易于处理, 因为画布部分可分为很多层次并可在屏幕上滚动显示。

当用户完成了模型构筑时, 可以通过基于PS格式的激光打印机或者可以接受HP-GL 命令的绘图仪输出硬拷贝。

2.架空线(T-LINE)和电缆(CABLE)模块

确定架空输电线和电缆的行波模型所需数据的计算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为了确定变换矩阵、模式传输时间和波阻抗, 需要进行特征值分析。为了完成这种分析, 需要使用T-LINE和CABLE 模块。通过功能选择可以产生单频率模式模型或者完全的频率相关行波模型。

架空线模型所需要的数据有导线的空间相对位置以及导线的半径和电阻率。对于电缆, 每一导电层和绝缘层的半径和特性都是必需的。

由T-LINE和CABLE 模块所产生的数据可以直接输入到PSCAD 的建模(DRAFT)模块中。

3.运行(RUN TIME)模块

运行模块中的EMTDC 操作员控制台软件模块和RTDS控制台软件模块可分别为运行EMTDC和RTDS提供控制操作功能和数据收集系统功能。软件中提供了完善的界面, 允许使用者装入、启动或停止一个模拟算题, 并可在模拟过程中与之通讯。由于采用了多种仪表和模拟过程数据在线绘图, 允许使用者获得相关模拟算题的即时反馈。使用者所激发的动态过程, 如整定值改动、开关操作以及故障触发可以通过操纵滑触头、电位器、开关和按钮进行。

4.单曲线绘图(UNIPLOT)和多曲线绘图(MULTIPLOT)模块

EMTDC 和RTDS所产生的数据的分析和绘图是通过单曲线绘图模块进行的。可以对数据进行标尺整定和通用格式整定。对于绘图用的数据可直接进行傅里叶分析。如果要处理大量的数据, 可以通过编程的办法形成自动处理顺序。多曲线绘图模块可以将单曲线绘图模块绘出的曲线整理成适合报告应用。可将多根曲线组合安排在单张纸上。使用者可以直接处理曲线并在纸面上添加需要的文字说明并可绘制其它美化标志。

第三章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仿真及分析

3.1 雷电流极性及波形

根据国内外的实测统计,75%~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因此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和绝缘配合通常都取负极性的雷电冲击波进行研究分析。电力系统的防雷计算、保护设计都要求将雷电流波形等值为典型化的可以解析表达的波形。常用的等值波形主要有三种:标准冲击波;等值斜角波;等值余弦波。本文的仿真中,雷电流波形选用双指数波,如图所示:

图3.1 雷电流标准波形(双指数波形)

3.2 对雷击过电压的仿真

本次仿真针对500kv输电线路,瞬间被雷击过程中,雷电波入侵到输电线路,使输电线路电压大幅度升高。仿真波形如图3.2所示:

图3.2.1 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波形图

为了削弱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过电压过程中电压瞬间升高幅度,减小对绝缘设备和保护的伤害,采取在输电线路末端安装避雷器的办法,再对其方针的波形,如图3.2.2所示。

图3.2.2 安装避雷器的仿真波形

在输电线路末端安装避雷器,受到雷击的瞬间,线路间的电压明显降低,有效的削弱了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是系统更加安全。

第四章设计后期规划

1.对输电线路内部过电压的设计及仿真

2.对输电线路线路内部过电压的仿真分析及防护措施的

3.比较选取更好的方式避免或削弱各种过电压对线路的影响

4.完成论文

参考文献

1.刘振亚. 特高压电网[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周泽存,沈其工等. 高电压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杨保初,刘晓波,戴玉松. 高电压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人事管理系统-中期报告

*********大学 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 毕业设计中期报告设计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教学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人事管理系统”中期报告 一、设计与开发的进展情况 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基本按照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顺利进行,目前情况是: 1、经过五周时间完成了系统分析,总体结构和具体模块设计,形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工作已经结束。 3、系统的模块设计与实现情况如下: 已经完成负责系统的启动和连接数据库的模块、引导窗口的模块和菜单窗口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其余模块的设计也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完成界面和代码的实现过程中;待前几个模块完成后即可着手进行。 二、文档编写的准备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目前对需求分析的内容、总体设计内容、部分详细设计内容和数据库设计资料已经准备齐全,并部分成稿,整个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及各部分内容的安排也已经构思完毕,并完成部分电子文档的准备。计划在系统设计全部实现后整理完成。 对系统的使用及测试准备工作正按部就班的实行中。 三、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1、需求分析工作中,对分析的内容不全面,用工具描述不准确,经过老师指导解决。 2、程序结构设计走过一点弯路,经老师指出后改进了。 3、开发工具的学习较长,尤其是与数据库连接,费过一些周折,经过请教有关同事和同学,有了进步,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 四、下一步安排

1、用二周时间完成全部程序设计。 2、用一周时间完成软件的测试。 3、用一周的时间来整理源程序,编写软件说明书和用户手册, 4、最后一周完成毕业论文。 根据一个多月的设计与开发,目前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中。本人认为,按照原计划完成毕业设计是完全可以的。特此报告。

课题中期报告专家评议要点名师优质资料

[标签:标题] 篇一: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推行新课改的前提下开展“三案六步”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总要求,对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 课题研究目标明确. 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来探究“三案六步”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来打造“高效课堂”。课题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有较强的可行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 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三案六步”教学法为依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4. 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课题中的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 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 课题研究计划全面。首先,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的分工较明确。其次,在研究计划中,按时间序列、班级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组应加强“课题研究、反馈总结”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 6.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根据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新课程改革“三案六步”教学法的教学信息资源,对实施计划不断完善与总结,形成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不局限在教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模式、评价标准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合理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与成果,还要根据时间顺序分阶段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佐证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篇二:课题中期报告表 晋中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基于新课标、教材的核心概念、思想方 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圆》课题负责人闫建梅 所在单位太谷县明星镇中学校

项目中期检查报告范文

关于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要求及范例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 附件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著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范例: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内容,最后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则、途径、策略、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些本土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通过研究,提高学生两种能力。一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二是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的能力。 研究内容: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索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四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者的自身研究与教育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理论著作有:(略),撰写的教育随笔共14篇,分别是:(略)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15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一): 一、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景 1.完成开题报告,并经过指导教师和论文开题答辩小组审查。 2.收集和整理资料,参阅部分收集到的资料,对论文命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3.寻找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习资料涉及社会实践和与论文相关的实地研究。 4.查找与阅读论文相关的适宜的英文文献,对其进行翻译并完成。 5.实习期间写下实习周记。 6.经过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对论文命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 二、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

1.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认识得不够深刻,所以对命题的探讨可是深入。 2.研究中引入的数据不够,对相关问题的支撑程度不足。 3.论文的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不够强,有的地方缺少逻辑。 导致上述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撰写不够严密。 二是是研究不够深入, 针对这两个原因,解决方法有: 1.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理解程度需要更加深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深度的结论。 2.需要对已完成的资料进行多次审阅,从资料、结构及用语等方面给予调整。 3.对于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难题要多向指导教师请求援助。

下一步的主要研究任务、具体设想与安排 在往后的论文写作中主要研究任务是在已完成的基础上给予完善,具体的方法是参阅更多的相关研究文章,尤其是研究较为完整系统的书籍,深度提取其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方向与思路来引用,其中具体资料包括会计环境研究时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需要更加具体的探索。另外,论文的进度方面,在初稿基础上进行修改,争取在六月初完成论文终稿。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二): 一、 设计(论文)进展状况 1.经过前期的学习和需求分析,我已经大概掌握了java程序的编写过程,以及java中对于框架的运用,加之对数据库的了解,熟悉了java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2.对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对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对数据库中关于考题表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3.实现了数据库的设计,共有8个数据库表。ExamStu考生考题表。Choose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doc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一,预期目标 理论知识:1,了解网架结构的特点,并学习网架结构的计算与设计研究方法; 2,学习网架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设计规范取值,计算时考虑各项荷载及其组合,并根据组合确定几种最大影响工况,然后用ansys分析最不利情况,考察最不利情况是否满足《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学习网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动力特性分析只作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谱分析。,模态分析理论是基础,它主要用于计算模型固有模态的两个基本参数: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随机振动谱分析是一种将模态分析结果和已知谱联系起来,然后计算模型位移和应力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模型在确定载荷或随机载荷作用下,获得结构的响应情况。 软件应用:1,学习有限元软件ansys的基本操作,并针对以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补充 学习; 2,学习ansys自带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 3,空间网架结构的参数化建模。 二,开题以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取得的进展或成果 自开题以来,按照开题报告所作的安排,陆续学习了相关知识,包括:网架结构的特点,计算与设计研究方法等,网架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等。 另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开始了有限元软件ansys的学习,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了解一些在本论文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的具体问题 1,涉及到的动力特性分析,比初始考虑的问题要复杂,因而加重了这一块学习的任务,到目前为止,有些问题依然比较模糊。 2,网架结构的参数化建模。由于APDL语言学习的水平所限,现在参数化建模没有完成,可能会影响到后期的进程。 四,下一步工作具体设想与安排 1,继续熟悉网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的理论知识,清晰化前期的模糊概念等内容; 2,加强APDL语言的学习,并强化编程能力,争取尽早完成网架结构的参数化建模; 3,参数化建模完成之后,加快速度做结构的静力特性分析,动力特性分析等; 4,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修改、完稿等相关工作; 根据需要,随时补充学习相关的知识。精品文档5,

1.课题中期报告

BXJKGH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市级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文科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研究 课题编号201610119 课题主持人杨莉 所在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填表日期2017 年 3 月 1 日 本溪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6年2月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检查时间: 地点:5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宋成伟刘勇王宝庆张庆芬 参与人员: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宋成伟 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刘勇 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王宝庆 本溪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张庆芬 课题组成员: 组长:杨莉 成员:教丽姝、丁雪松、李博、赵世龙、丁博宁、赵林、刘洋、刘恒晓、孙丽杰 活动议程: 1.课题组主持人李博主持会议并宣布中期成果,汇报会议开始。 2.课题成员赵世龙宣读《高中地理“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的研究》中期报告。 3.专家查阅课题资料。 4.评议专家反馈评价意见。 5.宋成伟校长对课题进行指导点评。 6.主持人宣布中期总结会议结束。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我们从2015年12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于2016年5月正式立项,我们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方法、步骤,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积极探索作业批改有效性的研究策略。经过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目前课题的研究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现将半年多来课题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有序开展 2016年4-5月为《高中地理“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的研究》课题启动阶段。课题组专门召开了成员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高中地理“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并于2016年5月18日,我校隆重举行了开题仪式,使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步骤和人员分工等,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拓展延伸的认知程度和教师对拓展延伸的实施状况。 2、运用“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拓展延伸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讲文明懂礼貌。 3、组织学生参加“德课一体”341有效课堂课改实践课,深刻体会拓展延伸的重要性,为拓展延伸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共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确定课题,完成申报工作。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2、实践研究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课题开题,分工合作研究课题。⑴广泛收集整理资料;⑵德课一体化地理课堂拓展延伸的教育实验; ⑶反思总结教育规律。 3、结题鉴定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3月),课题总结。整理材料,课题组进行实验总结,组织观摩课,进行成果展示,申请结题。

桥梁毕业设计中期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嫩江大桥连续箱梁桥结构设计 院(系)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学生 学号 班号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说明 一、中期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安排进行; 2.目前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及结果; 3.后期拟完成的研究工作及进度安排; 4.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5.如期完成全部论文工作的可能性。 二、中期报告由指导教师填写意见、签字后,统一交所在院(系)保存,以备检查。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日期:

一、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表1 进度安排 时间应完成的内容天数 收集相关资料、熟悉设计计算内容、理论以及计算软 20 件 2013. ~桥梁结构各构件截面尺寸拟定,截面几何性质计算10 桥梁结构初步有限元建模,计算恒载等各种作用下的 2013. ~ 20 结构内力分析 预应力钢筋估算与配置,箱梁应力与强度验算30 桥墩设计10 整理计算数据、绘制设计图纸,撰写毕业设计论文30 二、工作进度 1第一阶段进度: 3.1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和数据库中借阅、下载了开题报告中所列参考文献; 3.2安装Midas Civil、Auto CAD等软件完毕; 3.3认真阅读、熟悉和理解了毕业设计的任务内容。 2第二阶段进度: 本阶段完成了桥梁各截面尺寸的拟定,并计算出截面几何特性。 2.1各箱梁截面尺寸: 主桥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主跨墩顶高度为7.3m,跨中高度2.8m,其间的梁高在纵桥向按次抛物线变化,抛物线方程为Y= ,在Midas软件中由于不能精确输入方程式,故只输入了抛物线次数—,进行近似计算。 箱梁全宽12.75m,其中,底板宽6.25m,翼缘板长度为3.25m。翼缘板厚度分成两段变化,端部为0.2m,在距离端部2.8m处为0.50m,根部为0.95m,其间按直线变化。底板与腹板相交处设置0.6m0.3m的承托。

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设计分析中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设计分析 专业:车辆工程 学生信息:学号:082886;姓名:樊广阔;班级:车辆083 指导教师信息:教师号:86024;姓名:武一民;职称: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2012.04.17 一、前期具体工作及取得进展 1.查阅FSAE赛车及相似汽车悬架结构,确定所设计赛车悬架结构。 根据文献及FSAE赛车实车相关图片初步确定采用不等长双横臂拉杆弹簧独立悬架,制动器形式采用盘式制动。上下两横臂采用A型结构,且由杆件代替,上下A臂不平行且不等长,为了保证运动时轮距变化不大采用上横臂短、下横臂长的结构形式。 悬架杆件采用SAE4130钢管,尺寸为12x1.5以及10.3x1.73。上下横臂与车架的链接以及拉杆与上横臂的链接均采用轴销式配合,并采用SA型外螺纹杆端关节轴承,型号为:SA8E。横臂与转向节的链接采用GE型向心关节轴承,型号为:GE8C。减震器及弹簧选取螺旋弹簧套在减震器外侧的结构,减震器的一端通过摇臂与拉杆连接,另一端连接在车架上。横向稳定杆与摇臂的连接同样采用外螺纹杆端关节轴承,型号为:SA6E。 摇臂的旋转中心采用的是自润滑轴承,型号为10x14x20。整体结构的布置形式大概如下图所示:

2.初步确定悬架相关参数。 根据赛事规定6.3.1 赛车轮辋直径必须至少为203.2mm(8.0 英寸),因此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及简单计算轮辋采用13X8尺寸,即轮辋直径为330mm。轮胎选取Continental轮胎,型号为195/45R13,轮胎外径为510mm。 根据赛事规定6.2 离地间隙:在比赛中,在有车手乘坐时,赛车的静态离地间隙必需至少25.4mm(1 英寸),因此,初步设计赛车最小离地间隙为30mm。 根据赛事规定2.3 轴距赛车的轴距必须至少为1525mm(60 英寸)。轴距是指在车轮指向正前方时同侧两车轮的接地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初步设计赛车轴距为1535mm。 根据赛事规定2.4 轮距赛车较小的轮距(前轮或后轮)必须不小于较大轮距的75%。此次设计初步设计前轮距为1200mm,后轮距为1180mm。 根据赛事规定6.1.1 赛车所有车轮必须安装有功能完善的、带有减震器的悬架。在有车手乘坐的情况下,轮胎的跳动行程至少为50.8mm(2 英寸),其中向上25.4mm (1 英寸),向下25.4mm(1 英寸)。因此,本次设计初步设计悬架静挠度为25.5mm,动挠度设计为28mm。 根据赛事关于车架部分的规定,本次设计按照最小的车架尺寸设计,由此及选取的轮距确定: 前轮:转向节上铰点据车架铰接点距离为260mm,转向节下铰点据车架铰接点距离为312mm。上A臂夹角为38°,下A臂夹角为36°。 后轮:后立柱上铰接点据车架铰接点距离为302mm,下铰接点据车架铰接点距离为368mm。上A臂夹角为50°,下A臂夹角为32°。 3.悬架参数计算。 本次设计初步选取有车手乘坐时总质量为260Kg,再根据所选取的前后悬架静挠度及动挠度,通过作图法确定悬架的侧倾中心,将上下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到极点,将极点与车轮接地点链接即可在汽车垂直于地面的中心线上的到侧倾中心,得到的侧倾中心高度为45.24mm。在独立悬架中,赛车前后悬架侧倾中心的连线称为侧倾轴线,侧倾轴线与点平行。双横臂悬架侧倾中心位于上下控制臂转动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纵倾中心,进一步计算抗制动前倾角。 4.减震器的选择。 根据赛车图片及论坛相关资料,选取筒式减震器。

中期专家评估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中期报告会上,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报告,审阅了课题硏究的有关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推行新课改的前提下开展“小学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多文本阅读课堂”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写作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总要求,对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课题硏究目标明确。《小学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旨在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来打造“多文本阅读课堂”。课题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有较强的可行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內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小学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依托、改变学生阅读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硏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能保证课题硏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课题研究计划全面。首先,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硏究任务的分工较明确。其次,在研究计划中,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组应加强“课题研究、反馈总结”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根据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新课程改革小学多文本阅读的教学信息资源,对实施计划不断完善与总结,形成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不局限在教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模式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合理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与成果,还要根据时间顺序分阶段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佐证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期报告

河北联合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报告题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学院: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8电2 姓名:任上山 学号:200801010223 指导教师:屈滨 2012年 4 月20 日

一.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 1.原工作进度安排: 1-2周:做开题报告,并查阅相关资料,为论文中期作准备。 3-5周: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及文献,搜集理论材料,初步确定研究方案。 6-8周:进行方案论证及总体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初步研究方案。 9-10周:设备选型及硬件电路设计。 初步研究成果如下: 火灾 人员发现 火灾探测器 声光报警 区域报警及联动室 手动报警按钮 广播及电话系统 紧急启动按钮 放气指示 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主装置 CRT 图形显示系统 Internet 消防部门 自动报警系统原理图 (1).通过比较市场上各种型号的烟雾,感温传感器,发现红外线传感器的优点更加突出:灵敏度高、响应快、抗干扰性好、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且不会发生探头阻缓及中毒现象,维护成本较低等。因此,本设计采用红外线烟雾,感温传感器作为报警器烟雾,感温信息采集部分的核心。 (2). 通过比较市场上各种型号的单片机,根据控制系统的目标、功能、可靠性、性价比、精度和速度,选择了51系列单片机,其具有优异的性价比、集成度高、体积小、有很高的可靠性、控制功能强、扩展性能好、非常容易构成各种应用系统等特点,在众多的51系列单片机中,我选择了AT89S52单片机,代替了我最初选定的AT89C52,原因在于前者方便在线编程,可进行多次下载工作。 (3).通过比较市场上各种型号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选用了JB-QB-LD128EN(M)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它是智能化的二总线火灾自动报警设备,采用中文液晶显示, 集报警及联动控制于一体,分2个回路,最大地址点数为512点,配备了8路继电器有源输出,具有一个CANBus 接口。该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配合探测器、模块及其他相关设备,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消防工程项目。 (4).通过比较市场上各种型号的报警装置,采用无源压电式KM3712x 型蜂鸣器[26],较一般的蜂鸣器体积大,声音响亮。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校本化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尝试了将近一年了,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教师的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回顾如下: 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全体数学教研组的教师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并通过对修订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促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促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教材的创编者。只有对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使组织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学校领导还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让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度。 2、互动教研促课题发展。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教研组开展了校本参与式研讨,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与解决困惑的平台,并与五汛镇中心小学进行互动教研,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二、阶段性的研究过程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着: 1、在课题研究中,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练习设计教学的多篇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并进行班班对比的形式,用不同的练习来进行教学,并加以比较,并作好记录加以反馈。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更注重数学练习的设计,注重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经松,学

小学语文--课题中期报告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检查时间: 2014年1月13日 检查地点:民权县xxx会议室 主持人: xxx(民权县xxxx) 评议专家:xxx(民权县xxx) xxx(民权县xxx) 参与人员: xxx有关领导、邀请的教学专家、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 中期检查活动情况: 1、活动主持人xxx老师,介绍参加本次中期检查活动的有关领导、专家和与会人员。 2、民权县xxx同志为本次中期检查活动致辞。 3、课题主持人xxx老师陈述《小学高年级语文“四环节”课堂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阶段性报告。 4、课题组成员民权县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三人分别针对自己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和得失向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了汇报发言。 5、民权县xxx和xxx分别就该课题的中期阶段性报告进行了评估。 6、课题主持人xxx老师诚挚地邀请各位参会人员对本课题的过程性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 7、民权县xxx作了《xxx》的专题讲座。 8、最后,活动主持人xxx老师宣布本次课题中期检查活动结束。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说明:以下中期报告内容是经过专家评议、课题组修改确定,请多提宝贵意见。)小学高年级语文“四环节”课堂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阅读教学: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新课标人教版教材把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大类。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而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也是文本内容的迁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通过研究这两类课文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方法和过程,使学生达到“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的。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本课题中“有效性”是指“四环节”课堂上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成绩,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二、课题实验进展情况 2011年3月,我县根据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育理论和高效课堂的九大范式,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经广泛论证整合出了“自学、研讨、展示、检测”(以下简称“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2011—2012学年度,教研室小学段试点实验历经了动员、培训、启动——尝试运用——校本研究——学科座谈交流——专家引领、名师示范——问题研究——修改完善等过程,初步转变了教师观念,改革了课堂的教学形式。 2012年暑期中,教研室为新学年整体推进课改,在民权县实验小学多媒体功能厅开展了“四环节”教学模式的研修式培训。本次培训主要是针对整体推进的五年级课改教师,从小组建设和课堂流程两个方面,采用现场上课的方式,让教师充当学生,亲自感受“四环节”课堂的内涵及操作要领。 2012—2013学年度,我县小学五年级全面进入课改,我们为每位五年级学生

软件课程设计 中期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软件课程设计 中期进展报告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指导老师:

目录 1.设计任务 (1) 2. 基本思路 (1) 3. 方案设计 (1) 3.1 主要算法说明 (1) 3.1.1 ADO基本介绍 (4) 3.1.2 ADO中的主要函数使用方法 (8) 3.2 程序框架设计 (11) 4. 程序的源代码 (11) 5.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16) 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7)

1.设计任务 我们组选的题目是: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期基本完成了所要求的大部分功能,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查找、排序,并且设计了登陆界面。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不能保存排序得到的结果,不能新建表,使用ADO访问数据库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 打开登陆界面,可以输入学号和密码登陆;添加学生信息部分可以添加和修改学生的姓名、学号、年龄、各科成绩,也可以添加班级;修改部分除了和添加部分相同的项目基本相同;查找部分可以按学号或姓名查找;排序可以按照各科成绩或学号排序;删除部分可以删除整个学生信息;“显示全部”部分可以显示全部的学生信息。 2. 基本思路 在完成本次任务的过程中,为了使用VC++实现界面可视化,我们首先自学了关于MFC的一些知识,并且了解了visual studio 2008的基本操作。并且在后续的过程中使用了ADO技术访问数据库。 由于之前我们对MFC也不太了解,所以花了一些时间学习了如何新建MFC工程,如何添加消息响应函数,如何添加对话框资源,如何添加事件处理函数,如何在控件里添加内容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登录对话框的设计,使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 3. 方案设计 3.1 主要算法说明 在对话框中主要采用了列表框控件其中主要用到的函数为GetDlgItem(),GetFirstSelectedItemPosition(),GetNextSelectedItem(),DeleteAllItems(),InsertItem(),SetItemText(),SetItemState(),具体作用见下表 GetDlgItem() 得到一个指向控件的指针 GetFirstSelectedItemPosition() 列表视图控件中获取第一个选择项的位置 GetNextSelectedItem() 返回列表视图控件中被选择的下一项的索引值

课题中期检查报告(模板)

密级: 保密期限: 课题编号: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课题名称: 所属项目名称: 所属技术领域: 课题承担单位:(盖章) 课题负责人:(签字) 项目首席专家(签字): 课题起止年限:20 年月至20 年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二Ο 年月

编报要求 一、格式要求 1. 文字简练; 2. 报告的密级与课题规定的密级相同; 3. 报告文本统一用A4幅面纸,文字内容一律由计算机打印填报; 4. 报告文本第一次出现外文名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二、编制程序 课题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中期检查报告》,课题承担单位审核通过后提交项目首席专家。 课题中期检查结束后,检查专家组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中期检查意见表》,提出课题检查结论性意见和相关建议,由检查专家组组长签字后,提交相关中心(或项目主持单位)存档。

863计划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编写大纲) 一、课题总体目标及考核指标实现程度(主要评述课题实施以来,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等) 二、课题技术路线评述(主要评述课题关键技术路线是否正确,能否达到预期技术目标,是否需对技术路线作调整,具体建议) 三、课题执行情况(具体评述课题是否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前景评价,包括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在专项中的实现情况等,企业参与及技术转让情况等) 四、课题支撑条件落实情况,具体包括经费(专项、匹配、自筹等)到位情况及实际支出情况(说明经费的主要用途,对应预算书给出支出情况明细表并加盖课题承担单位财务专用章),参与课题实施的科技人员投入情况,课题负责人变动情况以及其它支撑条件落实情况等 五、课题组织管理、运行机制评述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七、首席专家对课题执行情况评价意见(首席专家签字) 八、检查专家组意见和建议(由检查专家组填写,组长签字)

课题设计研究中期报告

黔江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 中期报告 (2009年1月---2010年12月) 黔江区濯水镇蒲花小学课题组 2008年5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并被黔江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黔江区区级重点课题”,2008年12月举行了开题论证仪式。 在开题论证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变化万千,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课题的选题针对性强,无论从大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困难性,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研究中重点探索的几个问题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区教科所以及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白校长曾多次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关任务。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初步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现将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一)提出人员变更申请,成立中心课题组,调整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策略。 本课题初期由我校小学高级教师费春华负责,李祖锦、刘永素、张兴琼、李光禄、李达明、汪平安、李成科等参研。2010年课题负责人费春华由于工作需要调至黔江区水市小学后,他随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课题人员变更的申请并获得批准。我校于2010年9月6日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

毕业设计中期报告5篇

《毕业设计中期报告》 毕业设计中期报告(一): 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报告 第一部分总体状况 我校2007届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于4月15-19日进行。此次,中期检查分为两个 部分进行:学院自查和专家检查。在学院开展为期一周的自查后,学校30多名督导专家分别 到各学院抽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并就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此次, 督导专家从六个方面检查了八十多个专业三百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开展的工作。 从专家上报的检查状况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督导专家对我校各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前 期工作,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论文前期各环节的质量,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等方 面基本上是满意的,总体状况与质量比较好。各学院领导都比较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都能根据学校要求,根据学院的具体状况,及时部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能够认真开 展各个环节的工作;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给予学生以悉心的指导和帮忙。但是, 透过检查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院接教务处通知后,并没有对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教务处文件、通知都要求在第七学期末就要开始进入新一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可有些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仍然开始的过晚,学生反映时间太紧;透过专家检 查和学生座谈发现,还有一些学院仍然没有统一对学生进行过毕业论文(设计) 的写作培训,学生不知怎样写论文,不会写论文,感到无从下手,对毕业论文(设计)写 作方法、格式等也都不很了解;有些指导教师由于自己工作忙等原因,对指导的学生指导、关 心不够;指导学生时间太少。学生方面由于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大多集中在三、四月份,对毕业论文(设计)干扰和影响很大,情绪浮躁,有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认真和重视,时间上也不能够保证等问题。老师和学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图书资料缺乏且陈旧过时; 实验设备不足;指导不够;事先对所选课题缺乏了解。学院没有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 作培训。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将专家检查的总的状况和学生问卷调查的状况反馈给各学院: 一、毕业论文(设计)进展状况 到中期检查时,文科各学院学生的论文初稿已经构成的占60%左右,即将进入初稿的修改阶段,有一小部分未完成的,也处于初稿的收尾阶段,初稿也接近完成;到中期检查时各理科 学院进展不一,有的学院大部分学生都处在实验阶段,大多数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半,个别学生已经完成了实验环节,即将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有的学院完成了前阶段的准备工作,才开始进 入实质性的实验研究,而有的学院大多数学生已经完成了实验环节,进入结题阶段,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后期工作颇为紧张;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基本上贴合计划安排。到中期检查时,大多数学院都完成了前期的资料查阅、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相关的实习以及设备调试等准备阶段,现已进入了实验数据的研究采集阶段。有的论文(设计)框架已经 搭好,论文处于起步阶段;医科方面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各类实习、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 环节,大部分学生都处在实验阶段,小部分学生实验环节即将结束,将进入论文写作和数据处理阶段;有的学院到中期检查时部分学生的论文初稿基本上构成。理工科学生大都反映由于实 验设备不足、设备老化、限电、图书资料难找等原因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因素的干扰,也影响了论文(设计)的进度。 二、选题的质量状况:

(完整版)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期报告

********* 大学 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 毕业设计中期报告设计题目 教学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进销存管理系统”中期报告 一、设计与开发的进展情况 程序的开发工作基本按照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顺利进行,目前情况是: 1、经过五周时间完成了系统分析,总体结构和具体模块设计,形成程序 的 总体设计方案 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工作已经结束。 3、系统的模块设计与实现情况如下: 已经完成负责系统的启动和连接数据库的模块、引导窗口的模块和菜单窗 口 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其余模块的设计也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完成界面和代码的实现过程中; 待前几个模块完成后即可着手进行。 二、文档编写的准备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目前对需求分析的内容、总体设计内容、部分详细设计内 容 和数据库设计资料已经准备齐全,并部分成稿,整个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及各部分内容的安排也已经构思完毕,并完成部分电子文档的准备。计划在系统设计 全部实现后整理完成。 对系统的使用及测试准备工作正按部就班的实行中。 三、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1、需求分析工作中,对分析的内容不全面,用工具描述不准确,经过老师 指导解决。 2、程序结构设计走过一点弯路,经老师指出后改进了。 3、开发工具的学习较长,尤其是与数据库连接,费过一些周折,经过请教 有关同事和同学,有了进步,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 四、下一步安排 1、用二周时间完成全部程序设计。

1

2、用一周时间完成程序的测试。 3、用一周的时间来整理源程序,编写程序说明书。 4、最后一周完成毕业论文。 根据一个多月的设计与开发,目前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中。本人认为,按照 原计划完成毕业设计是完全可以的。特此报告。

课题中期检查报告(模板)

密级:保密期限: 课题编 号: A 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课题名称: 所属项目名称: 所属技术领域: 课题承担单位 :(盖章) 课题负责人 :(签字) 项目首席专家(签字): 课题起止年限: 20 年月至 20 年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二Ο年月 编报要求 一、格式要求 1. 文字简练; 2. 报告的密级与课题规定的密级相同; 3. 报告文本统一用A4幅面纸,文字内容一律由计算机打印填报; 4. 报告文本第一次出现外文名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二、编制程序 课题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中期检查报告》,课题承担单位审核通过后提交项目首席专家。 课题中期检查结束后,检查专家组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中期检查意见表》,提出课题检查结论性意见和相关建议,由检查专家组组长签字后,提交相关中心(或项目主持单位)存档。 863计划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编写大纲)

一、课题总体目标及考核指标实现程度(主要评述课题实施以来,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等) 二、课题技术路线评述(主要评述课题关键技术路线是否正确,能否达到预期技术目标,是否需对技术路线作调整,具体建议) 三、课题执行情况(具体评述课题是否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前景评价,包括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在专项中的实现情况等,企业参与及技术转让情况等) 四、课题支撑条件落实情况,具体包括经费(专项、匹配、自筹等)到位情况及实际支出情况(说明经费的主要用途,对应预算书给出支出情况明细表并加盖课题承担单位财务专用章),参与课题实施的科技人员投入情况,课题负责人变动情况以及其它支撑条件落实情况等 五、课题组织管理、运行机制评述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七、首席专家对课题执行情况评价意见(首席专家签字) 八、检查专家组意见和建议(由检查专家组填写,组长签字) 附表: 课题中期检查信息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