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癌前病变胃镜像病理改变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胃癌前病变胃镜像病理改变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胃癌前病变胃镜像病理改变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胃癌前病变胃镜像病理改变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李明松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医医院消化科,云南曲靖655800 [摘要]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法治疗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2年5月该科收治的80例胃溃疡伴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解毒活血法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每日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为7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肠化合并不典型增生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解毒活血法对胃溃疡伴胃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关键词] 胃溃疡;胃癌前病变;汤剂;解毒活血法 [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2(b)-0141-01 胃溃疡为胃癌前疾病之一,二者合并更加重了疾病恶化的趋势,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患者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病理见肠上皮化生或/和异性增生。临床一般采用中医方式治疗,通过解毒活血法使热毒消除,淤血疏散。该科对2007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部分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患者,采用解毒活血法治疗,与PPI制剂治疗对照观察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科2007年1月—2012年5月共收治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患者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4~65岁,平均43.2岁;病理诊断伴肠上皮化生22例,不典型增生13例,既有肠化又有不典型增生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5~65岁,平均43.7岁;病理诊断伴肠上皮化生23例,不典型增生13例,既有肠化又有不典型增生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类型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按照胃癌前病变和胃溃疡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排除重要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功能病变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解毒活血法组方汤剂(蒲公英20 g、连翘15 g、当归20 g、柴胡20 g、延胡索20 g、徐长卿20 g、石菖蒲15 g、黄连12 g、三七粉15 g、赤芍25、佛手15 g、枳壳15 g、郁金15 g、桃仁15 g),每次100 mmL,3次/d,饭前0.5 h服用;对照组予PPI制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剂量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次10 mg,每日1~2次,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每次1袋,3次/d,两组疗程均为1.5~2个月。 1.4 胃溃疡疗效标准 [1]痊愈:胃镜下溃疡、炎症全部消失;显效:胃镜下溃疡消失,仍有炎症,临床整体症状明显减轻;有效:胃镜下溃疡面缩小率在50%以上,整体症状出现一定减轻;无效:胃镜下溃疡面缩小率低于50%,整体症状未见改善或出现加重。 1.5 胃癌前病变治愈标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自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已证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Hp与胃癌的关系仍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但流行病学资料已显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分析了2563例因上腹部不适而在我院做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和Hp感染的结果,初步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生,萎缩和不典型增生3种胃癌病变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563例均系1994-01~1996-03因上腹部不适在我院顺序做胃镜检查患者。其中男1680例,女883例,年龄17岁~76岁,平均42.3岁±11.2岁。除外条件:检查前已接受抗Hp治疗;胃癌;手术后胃癌。 1.2 方法 全部病例做胃镜检查时钳取胃粘膜组织,送病理组织检查有无肠化生、胃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同时在胃窦部距幽门孔5cm内取活检1块,作快速尿不经酶试验,判断有无Hp感染。 2 结果 共发现Hp感染1419例(55.4%),无Hp感染1144例,病理组织检查发现肠化生、萎缩和不典型增生3种癌前病变共有516例,总发生率为20.1%。其中Hp 感染组有310例发生癌前病变,发生率为21.8%;而无Hp感染组发生癌前病变206例,发生率为18.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t=2.39,P<0.05)。Hp感染时与肠化生、萎缩、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见表1。 表1 Hp感染与3种癌前病变发生率比较 肠化生萎缩不典型增生 Hp n 例次% 例次% 例次% + 1419 248 17.5 116 8.2 4.4 -1144 163 14.2 55 4.8 3.0 Hp感染组癌前病变发生的平均年龄41.1±10.4岁,而无Hp感染组206例的平均年龄为43.4±11.5岁,两者比较,差异显著(t=2.46,P<0.05)。癌前病变发生的年龄Hp感染组较无Hp感染组提前。 3 讨论

古代中医治疗胃病的十四个药方

古中医治疗胃病的十四个药方 胃病发生的原因相当复杂,多由于情志不畅,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无视饥饱,过冷过热,食无定时,食物质量等因素所致。浓茶、白酒、咖啡、酸辣等刺激性饮食也易引起胃病的发生。胃病还有遗传性,胃病患者的子女相对容易患病。 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良、吐酸、嘈杂等。如果你频繁地或周期性地出现上述症状,先不要随便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必须先到医院就诊,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纤维胃镜、钡餐造影、肝功化验、大便常规等。待确认了胃病的种类、程度,是否还有其他病之后,再进行治疗,这是特别重要的。 对于胃病的治疗,中西医不大一样。治胃病的西药有上百种之多,可分为解痉止痛药、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助消化药、促胃肠动力药、及抗幽门螺杆菌药等几大类。西医治疗大多因病选药,按病施治,缓解症状容易,治本除根较难。中医治疗则是整体考虑,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注重病因,补虚扶正,治病求本。 下面想概括地介绍一下我对常见胃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经验和体会。 中医历来特别重视胃病的诊治。认为“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说明脾胃功能状态对人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强调保护胃气,调理脾胃,总结出了“脾旺则四季不受邪”,“保住一分胃气,留得一分生机”,“有胃气则生”等重要治病经验。

中医诊治胃病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参考西医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分型施治。现将常见的证型及其治疗分述如下。 一、脾胃虚寒型:特点是上腹部隐痛,泛吐清水,喜食热饮,喜按,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治则:益气温中,健脾和胃。方剂:理中汤、黄芪建中汤、厚朴温中汤等方加减。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干姜、桂枝、茯苓、木香、陈皮、厚朴、草蔻、砂仁、炙甘草等,虚寒甚者加川椒、制附片,泛吐清水者加半夏、生姜等。 二、肝胃不和型:特点是上腹部胀痛,牵引胁肋,嗳气吐酸,情志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理气,调和肝脾。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元胡、川楝子、乌賊骨、苏梗、陈皮、炙甘草等,胁肋痛重者加檀香、佛手等。 三、脾胃湿热型:特点是上腹部灼痛痞闷,嘈杂泛酸,口苦口腻,恶心纳呆,倦怠乏力,舌暗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方剂:香连丸、平胃散等方加减。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知母、牛膝、厚朴、香附、木香、半夏、薏苡仁等,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食少嗳腐者加焦三仙。 四、胃阴不足型:特点是上腹部疼痛,口燥咽干,心中烦热,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弦细。治则:益气健脾,养阴清胃。方剂:益胃汤、一贯煎等方加减。常用药物:生地、沙参、麦冬、玉竹、当归、白芍、枸杞、川楝子、炙甘草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麻仁等。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 早期胃癌的分型我们可以在很多网上资料和书籍上看到,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以及各个分型之间的关系。 (一)早期胃癌大体类型及其特征 早期胃癌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以直径10一40cm最为多见(占60%以上),其大体类型有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三大类。 1隆起型(protruded,I型) 肿瘤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胃黏膜(隆起高度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以上),常为有蒂或广基,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与黏膜下层。此型最为少见,约占4%左右。 2表浅型(auperficial,Ⅱ型) 肿瘤较平坦,无明显隆起或凹陷,可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表浅隆起型(elevated,Ⅱa),此类肿瘤呈平盘状,稍高于周围正常黏膜,但隆起高度不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此型约占73%;表浅平坦型(flat,Ⅱb),无肉眼可见的隆起或凹陷,黏膜无明显异常,可稍显粗糙,此型约占105%;表浅凹陷型(depressed,Ⅱc),病灶呈浅表凹陷,但深度只限于黏膜层内,形成癌性糜烂,此型最为常见,占39.5%。 3凹陷型(excavated,m型) 肿瘤所在部位明显下陷,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溃疡,此型仅次于Ⅱc型,约占23%。 以上三大类五种类型的复合型常见,如浅表凹陷型(Ⅱc)肿瘤中心形成溃疡(Ⅲ型),则定义为Ⅱc+m型,此种复合型较为常见,约占10%,而其他复合型只占6%。 WHO工作小组还将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分为小黏膜癌((4cm)和浅表性癌(>4cm)。两者可完全位于黏膜内或局灶浸润黏膜下层。当黏膜下层广泛浸润时,称为穿透变型(penetrating variant,Pen),包括Pen A和Pen B两个亚型。Pen A 的边缘呈挤推式,Pen B则在多处穿透黏膜肌层。Pen A癌比Pen B癌少见。当肿瘤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生长方式时,称为混合性变型(mixed variant)。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方法 胃病是最容易得的病,而且最容易复发,只要不小心吃的凉了,硬了,酸了,或者是辛辣的食物都会犯胃病。胃病也有很多种,而且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理。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得了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和记载,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吞酸”、“呕吐”、“郁证”、“反胃”、“气噎”等范围。这类病人主要表现有胸骨下烧灼感,胸膈满闷,暖气频作,咽紧不利,有梗塞感,反酸,反食,甚或胸背胀痛,吞咽难下,严重时气塞胸中,膈咽不通。胸骨下烧灼感(俗称胸骨下烧灼感),是GERD的主要症状,中医对胸骨下烧灼感,一般责之于郁热伤及阴分,或素秉营阴不足;若脾胃虚,元气不足,使心火、相火、七情郁结之火从中焦逆乘上焦,客于膻中,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上乘:若胃中浊气与阴火相结合,反流至咽部而吞酸,胃热,胃寒均可引起反酸,胃热上壅,胃脘多灼热,胃寒则厥气上逆,食已吞酸,胃脘冷痛,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也可吞酸。笔者观察到胸膈痞满,暖气频作与咽不利、咽如梗常同时并见,往往暖气后胸痞得

减,咽部舒畅,异物感可消失。气塞胸咽在《诸病源候论》中称为气噎,“寒气填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背痛”,李东垣说“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中医认为,你的情况是湿热阻滞脾胃所致,晚上由于寒气上升,寒湿交织会加重病情,服用胃苏颗粒等药物很难凑效.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有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黑矾, 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 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治疗;用这些传统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清除脾胃湿热,抑制反流,快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胃黏膜屏障,消除发病根源,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都说是药三分毒,但是有病还是要用药来医。西医都是合成药剂,虽然治愈快,但是不如中药去本。中药以食补为根本,从内调理。其实不管什么病都应该对症调理,不能盲目医治,不但去不了病害还会适得其反。我主张食疗养生,安全无毒副作用,多吃有益健康的东西。

放大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放大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6-06-29T15:49:26.2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作者:夏庆石硕王迪 [导读] 胃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世界上第2大致死性肿瘤。 作者:夏庆石硕地址: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消化内科邮编:163453 王迪地址: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神经内科邮编:163453 【摘要】目的:研究放大染色内镜(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门诊、住院及体检经普通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异常患者38例,应用MCE检查染色,获得胃癌早期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与分型,并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8例为浅表性胃炎,28例癌前病变(11例胃粘膜萎缩、7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10例萎缩伴不典型增生),2例早期胃癌。MCE检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对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结论: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癌早期;癌前病变;放大色素内镜;诊断 胃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世界上第2大致死性肿瘤,其具有着较高的病死率,早期筛查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证实,放大色素内镜(MCE)对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能够更为准确的对胃小凹形态进行识别,且利于对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镜下诊断,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2]。本文应用MCE观察分析了38例普通内镜检查提示胃病患者的胃粘膜及形态变化,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旨在评价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259例患者中选取胃镜提示胃粘膜异常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5-80岁,平均(51.32±4.19)岁。临床表现主要是黑便、呕吐、消瘦、上腹部饱胀、呕血、粪潜血阳性及上腹部疼痛等。 1.2 方法 应用富士590变焦放大胃镜进行检查,由同一位资深内镜医生进行内镜检查以及染色处理。实施常规胃镜检查时,发现疑似病灶以后,选择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实施MCE检查:(1)取20mg糜蛋白酶以及20mL碳酸氢钠注射液,80ml二甲基硅油黏液清除剂经10倍稀释后作为前处理。(2)患者服用黏液清除剂,根据以下顺序改变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予以轻力按摩上腹部,其中每个体位最少应保持5min,将全胃粘液清除,在插镜以后予以吸引清除处理。喷洒醋酸靛胭脂混合液(0.2%靛胭脂与0.6%醋酸构成)40ml,5min后观察镜下胃粘膜表面形态变化的异常,并拍摄病灶局部图片。在镜下观察区留取1-2块活检组织,送至病理检查。 1.3 评价标准 胃小凹形态分型:圆点型病灶(A型)、短小棒状病灶(B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C型)、网络状或斑片状病灶(D型)、绒毛状病灶(E型)。 2. 结果 2.1 MCE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3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8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癌前病变(11例胃粘膜萎缩、7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10例萎缩伴不典型增生),2例早期胃癌。MCE与病理结果比较,良性病变(CSG)诊断符合率为100%,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5.70%(24/28),早期胃癌诊断准确率为100%(2/2),见表1。 3. 讨论 胃癌癌前病变主要包括胃粘膜萎缩、萎缩合并肠上皮化生(IM)以及不典型增生等,如不及时阻断干预可发展成为胃癌。临床研究表明,胃癌前病变具有特殊的病理,但普通内镜难以发现早期胃粘膜萎缩容易误诊或漏诊[2]。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MCE逐渐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其能够清晰地显示消化系统黏膜细微结构变化,并可对其进行描述与分型,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应用MEC对胃小凹进行初步分型,结果发现34.21%属于E型,C型占26.32%,D型占21.05%,B型占18.42%,而未见A型表现。其中,A、B型属于正常胃小凹形态变化, C-E型为病灶局部胃

名老中医治疗胃病经验集合

名老中医治疗胃病经验集合 1:名老中医经验——寒痛散(魏雅君):九香虫9 砂仁、木香、檀香、甘草各3克。 共研细末,分成9包,每服1包,日3次。治疗寒滞作痛,神经性胃痛,肝胃气痛。 2:消化性溃疡疼痛剧烈:遇寒而作:制川乌6 肉桂3 乳香9 九香虫9 高良姜3。 3:慢性胃炎:常见食后饱胀、嗳气、泛恶、胃痛等症状,如用药不注意轻灵疏通,则可使症状加重,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故虽见脾,胃之虚以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亦须配伍陈皮、半夏、木香以理气和胃;虽见胃阴亏虚而用石斛、麦冬、沙参等品以清养胃阴,也当佐川楝子、绿萼梅、佛手等药物以疏肝醒胃(胡建华)。 4:小柴胡汤治疗胃痛(魏雅君)虚寒胃痛,小建中汤加黄芪本属对症之施,但有的患者服之不应,每投小柴胡汤收效甚速。其义在以疏为导,以通为主,更有和胃降逆、扶正之功。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土受木克之见阳涩阴弦脉象者皆可用之,可疏肝之郁,补中之虚,宣胃之滞,使枢机升降,仲景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之因和”。柴胡用量宜大,黄芩

易白芍。 5:延年半夏汤(岳美中)方载《外台》:半夏12 槟榔6 桔梗3 枳实3前胡6 鳖甲9人参3 吴茱萸3 生姜3,水煎服,日1剂。适应症:(1)胃脘部疼痛剧烈,痛及左侧胸部及肩胛部;(2)患者屈其上体抵压疼痛之部位,以冀图减轻疼痛者;(3)疼痛时发时止;(4)嗳气欠伸,呕吐后疼痛可缓解者。6:小陷胸汤治疗湿热气滞型胃脘痛(急、慢性胃炎)(王长瀛)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下气散结,消胸腹痰湿之滞,治心下急痛、痞坚,温走散,和胃之力颇著。黄连清热解毒,泻心胃肝胆之实火,燥肠胃积滞之湿邪,气寒味苦,健胃之功独长。栝楼实甘寒滑润,性降属阴,清肺胃之热而涤痰导滞,宽中下气,消胀散结,降火且不犯胃气,润燥而通利大肠。合用之则辛开苦降,润燥相济,善治湿(痰热)互结之内阻,恢复中焦胃气之冲和。用之使湿(痰热)清化气机调畅而疼痛自止。胀满嗳气较著加香附、枳壳、川楝子、莱菔子、桔梗;嘈杂吞酸加栀子、竹茹、公英、石斛、生麦芽;痛剧加元胡、没药或细辛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方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方 胃食管反流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胃食管反流存在的可能性,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两大病理学基础:酸反流和胃动力异常。 1. 针对胃酸反流在辨证基础上,多选加左金丸、乌贝散及失笑散。 A. 左金丸取黄连之苦降,吴茱萸之辛开,专治肝经气分“火热郁结”之吞酸; B. 乌贝散取乌贼骨入肝活血,川贝母泄肝经郁热,并可化痰,专治肝经痰瘀之热; C. 失笑散则专入肝经活血化瘀,专治久治不愈之吞酸,是老中医之经验。合并食管糜烂、溃疡者,为热毒瘀结化腐之证,常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加三七粉、珍珠粉去瘀生新、敛疮生肌。 2. 针对胃动力异常症见胃脘堵闷,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嗳气(打嗝)频频,属于中医胃痞范畴,西医属于胃动力障碍者。根据改善胃脘胀满症状强度的大小,分为一、 二、三线药: A. 一线药:主要有枳实、苏梗、陈皮、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等; B .二线药:主要有秦艽、威灵仙; C .三线药:主要为黑丑、白丑。 3. 分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对比研究,结合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分级,配合与其对应的中医证型,分别予以对症治疗。其大致思路如下: A.I 期主要为肝胃不和,兼有郁热食后胃脘胀满,或累及两胁,嗳气等为主,可有口苦,胸骨后烧心,泛酸——肝失疏泄、胃气壅滞。舌暗或稍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滑。内镜下分级:反流性食管炎属LA-A,LA-B 级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抑酸方药:四逆散+香苏散+乌贝散;疗程:一般为8-12 周,以胃镜下黏膜愈合为标准 B. II 期主要为肝胃郁热,兼有血瘀阻络或肝胃阴虚肝胃郁热证:反复发作的胸骨后烧心、疼痛,或严重的胸中憋闷甚或有窒息感,口苦,烦躁,失眠,便秘,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弦滑数。 兼有瘀血阻络者,舌质暗有瘀斑,入夜发病,胸骨后疼痛且痛有定处;兼肝胃阴虚者,病程较长,口干较甚,舌质暗红,少苔。 内镜下分级:反流性食管炎属LA-C 级治法:清肝泄热,通腑降逆,及兼证的治疗方药: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牡丹皮、炒栀子、泽泻、浙贝母。兼证:胸骨后疼痛且夜晚发病或加重,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伴或不伴舌下络脉曲张及其他瘀血征象者

胃癌前病变指南

Endoscopia Digestiva(SPED) Submitted: 4.August2011 Accepted after revision: 12.October2011 Bibliography DO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192239.html,/ 10.1055/s-0031-1291491 Endoscopy2012;44:74–94 ?Georg Thieme Verlag KG Stuttgart·New York ISSN0013-726X Corresponding author M.Dinis-Ribeiro,MD PhD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Portuguese Oncology Institute of Porto Rua Dr.Bernardino de Almeida 4200–072Porto Portugal Fax:+351–22–5084055 mdinisribeiro@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192239.html, 1.INTRODUCTION ! Gastric cancer remains a major problem world- wide.The intestinal type of gastric cancer devel- ops through a cascade of well-defined and recog- nizable precursors(inflammation–metaplasia– dysplasia–carcinoma sequence)[1].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urveillance of patients with such precursor conditions and le- sions may lead to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Indeed,this may b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due to gastric cancer both in Western and Asian countries.However,even though such lesions are commonly found in ev- eryday practice,there are no international recom- mendations to guide clinicians in their care of in- dividuals with these changes.This leads to wide heterogeneity of practice and to failure to diag- nose patients with curable forms of cancer.Stan- dardization of management is likely to benefit pa- tients,and may also be cost-effective by focusing resources on patients with the greatest risk. This consensus project aimed to summarize cur- rent evid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recancerous conditions and lesions,and to propos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 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gastritis,atro- phy,intestinal metaplasia,or dysplasia. This Guideline does not address methodologies for screening these lesions in general populations, 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other precancerous conditions,such as per- nicious anemia,Ménétrier disease,or gastric stump,or treatment for gastric adenocarcinoma. Scope and key questions We addressed the management,that is,the diag- nostic assessment,treatment and follow-up,of individuals with atrophic gastritis,or intestinal metaplasia or dysplasia of the gastric mucosa. Specific issues were included:What is the opti- mal diagnostic approach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hairman,ESGE Educational Committee,and Chairman, SPED Research Committee ?Chairperson,ESP Digestive Pathology Working Group ?Chairman,ESGE Guidelines Committee §President,Portuguese Society of Digestive Endoscopy ?ESP Digestive Pathology Working Group **Including:Cathomas G(Switzerland),Fedorov ED(Rus- sia),Figueiredo P(Portugal),Goldis A(Romania),Leja M (Latvia),Moehler M(Germany),Plesea E(Romania), Bergman J(The Netherlands),Hamoudi W(Jordan),Al- meida R,Annibale B,Lobo LA,Balaban YH,Boeriu A,Bur- ette A,Mallet AC,David L,Delchier J-C,Dobru ED,Fer- nandes C,Kahaleh M,Kashin S,Lomba-Viana R,Lunet N, Marakhouski K,Moreira-Dias L,Ferreira CF,Pais TP,Roll- án A,Sadio A,Santos C,Chu K-M,D'Ambra G,Ellul P,van Grieken N,Lamarque D,Najeeb AA Atrophic gastritis,intestinal metaplasia,and epi- thelial dysplasia of the stomach are common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gastric cancer.In the absence of guidelines,there is wide dispar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se premalignant conditions.The European So- 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SGE),the European Helicobacter Study Group(EHSG),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athology(ESP)and the Soci- edade Portuguesa de Endoscopia Digestiva(SPED) have therefore combined efforts to develop evi- dence-based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recancerous conditions and le- sions of the stomach(termed MAPS).A multidis- ciplinary group of63experts from24countries developed these recommendations by means of repeat online voting and a meeting in June2011 in Porto,Portugal.The recommendations empha- size the increased cancer risk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trophy and metaplasia,and the need for adequate staging in the case of high grade dyspla- sia,and they focus on treatment and surveillance indications and methods. T h i s d o c u m e n t w a s d o w n l o a d e d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 U n a u t h o r i z e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s s t r i c t l y p r o h i b i t e d .

胃溃疡中医治疗方法

胃溃疡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1、麦芽糖两匙,开水化服,治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缓解胃痛之效。 2、牛奶、羊奶各125毫升,混合煮沸,每天早晨空腹服一次。 3、治胃溃疡病:番茄汁150毫升,土豆汁150毫升,混合服下,早晚各1次。 4、三七藕汁蒸鸡蛋:鸡蛋一个打匀,加入鲜藕汁30毫升和三七粉3克,加少许白糖调味蒸熟食用。有止血,止痛,散瘀作用。适用于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肺结核咯血等症。 5、以鲜马铃薯600克洗净去皮打汁去渣,将汁液以文火熬至粘稠时,加入1200毫升蜂蜜,再煎熬至更粘稠后冷却,以广口瓶装放入冰箱储存,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效用非常可靠。 6、干荷叶,烧焙存性研细末,每服1克,每日一次,连续数日。 7、治胃溃疡出血:海螵蛸100克,白芨100克,共研细末,每次 5克,温开水送服或冲服,每日3--4次。 8、番茄汁150毫升,土豆汁150毫升,混合服下,早晚各1次。 9、麦芽糖两匙,开水化服,有缓解胃痛之效。 10、治各种慢性胃病:猪肚1个,用食盐搓洗干净。石仙桃 30--60克,同放碗内加水置锅内隔水蒸熟,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营养不良等。 11、海蜇皮500克,大枣500克,红糖250克,浓煎成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

胃溃疡吃什么好? 一、胃溃疡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白胡椒煲猪肚汤 白胡椒略打碎15g,猪肚1只(去杂,洗净),放水适量,慢火煲,调味后服食。适用于虚寒型溃疡病。 2.莲子粥 莲子30g,大米100g。按常法煮粥,每天食用,连续服1月。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 3.怀山粥 怀山药100g,粳米100g。一起加水煮成稀粥,每天1剂,分3次饮服。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糯米粥 糯米或粳米100g,红枣7枚。按常法煮粥,熟至极烂,经常食用。适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可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5.田七鸡蛋羹 田七末3g,藕汁30ml,鸡蛋1个,白糖少许。将鸡蛋打破,倒入碗中搅拌;用鲜藕汁及田七末,加白糖,与鸡蛋搅匀,隔水炖熟服食。可治血瘀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出血。 6.银耳红枣粥 银耳20g,红枣10枚,糯米150g。按常法煮粥。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患者。 7、新鲜猪肚一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人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加盐调味,分几次服完。数日后可重复一次,疗程不限。 8、花生米浸泡30分钟后捣烂,加牛奶200毫升,煮开待凉,加蜂蜜30毫升,每晚睡前服用,常服不限。 9、蜂蜜100克,隔水蒸熟,每天2次饭前服,两个月为一疗程。饮食期间禁用酒精饮料及辛辣刺激食物。

胃溃疡病理学分析

《胃溃疡病理学分析》 1、简介: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 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2、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药物及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似亦有一定关系。 易致胃溃疡的药品: (1)各种阿司匹林制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痛及不适,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形成。 (2)激素替代药消炎痛和保泰松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胃溃疡。 (3)解热镇痛药如A.P.C,扑热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 (4)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如藻酸双酯钠(P.S.S)、潘生丁、利血平,也可导致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5)消炎药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容易造成胃的不适。(6)抗癌药及其他各类化疗药物往往造成胃肠刺激。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4.应激精神因素 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 5.遗传因素 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综合征中,如多发性内分泌腺腺瘤I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消化性溃疡为其临床表现一部分。 6.胃运动异常 部分胃溃疡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如胃排空延缓所致胃酸分泌增加和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胆汁、胰液和溶血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伤。

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4, 3, 79-84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192239.html,/journal/tc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192239.html,/10.12677/tcm.2014.34015 Status of Clinical Studies on Treating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with Chinese Herbs* Renyan Tang, Jiang L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Shuguang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Email: #lin_ji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192239.html, Received: Sep. 15th, 2014; revised: Oct. 13th, 2014; accepted: Oct. 30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19223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China has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Gastric cancer develops from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 Impeding or reversing the development of PLGC is one of the key measures of preventing gastric cancer. Herbal medicines have been applied to treat PLGC for a long tim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CM pathogenesis of PLGC and the TCM treatment on the com-mon TCM syndromes of PLGC. Keywords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TCM Pathogenesis, TCM Treatment, Review 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唐人彦,林江# 上海中医院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科,上海 Email: #lin_ji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192239.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5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13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上海市科委课题《莪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11DZ1972903) #通讯作者。

胃癌癌前病变的分级与诊断标准

胃癌癌前病变的分级与诊断标准 为了解决癌前病变的一些术语如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上皮内非浸润性肿瘤等在使用上的混乱,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小组采用了“上皮内瘤变”这一术语来表述上皮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上皮内瘤变包括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两方面的异常:结构异常指上皮排列紊乱、细胞极性消失;细胞形态异常指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深染、核质比增高以及核分裂活性增加等。上皮内瘤变是多种基因发生改变的结果,具有进展为浸润性癌和转移癌的可能。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上皮内非浸润性肿瘤可视为同义词,它们均指一种存在于上皮细胞明确的非浸润性、肿瘤性改变,目前均应用于病理学诊断。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解释说:上皮内瘤变形态学诊断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长期以来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HO工作小组参考了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Padova和Vienna国际分类,制定了胃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形态学分级标准,以指导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一)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Indefinite IN) 有时,某些病例特别是胃镜活检标本难以确定是肿瘤性病变还是非肿瘤性病变,这类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是NSAID导致的黏膜损伤或胃酸引起的表浅糜烂/溃疡后的再生修复。此时,一部分病例可以通过深切、再取材或消除可能导致细胞增殖的刺激因素后得到确诊,但的确存在一部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依据不够充分但又有怀疑的病例。这类病变可归人“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 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分为两类:小凹增生(foveolar hyperproliferation)和增生性肠化(hyperproliferative intestinal mctaplasia)。小凹增生表现为腺体扭曲、形状不规则,上皮细胞黏液分泌减少、核质比增高以及细胞核极性的消失;细胞核增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深染并可见分裂象。这些形态学上类似上皮内瘤变的细胞通常位于腺颈部,而表面的上皮细胞正常。增生性肠化病灶腺体密集,细胞核增大、深染、呈圆形或高柱状,常位于细胞基底部,有时可见到核仁。这种改变局限于黏膜深部腺体,而黏膜表面则为形态正常的肠化腺体。以上两种病灶形态学异常由黏膜深部到表面逐渐减轻的现象称为“上皮的梯度成熟”,是“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的诊断要点。 对存在“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即可,反应性增生

早癌知识简答

全省重点癌症筛查及早诊技能竞赛 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内镜题库(简答题) 样题一 1.简述上消化道ESD出血的外科手术指征? 答:经药物、内镜、介入等多种方法治疗后 12 个小时内不能止血者,或止血后又反复出血,内镜检查发现溃疡底有暴露大血管出血或较为严重的动脉出血。 2.简述上消化道肿瘤机会性筛查的禁忌证? 答:1.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 2.重症呼吸道疾病,呼吸困难,哮喘持续状态; 3.咽后壁脓肿,严重脊柱畸形,或主动脉瘤患者; 4.身体虚弱不能耐受内镜检查,或难以镇静自控者; 5.上消化道腐蚀性炎症急性期,或疑为上消化道穿孔者; 6.大量腹水、严重腹胀,或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 7.妊娠期妇女; 8.有出血倾向者(出凝血功能不正常)。 3.简述血清胃功能标志物有哪些? 答:胃泌素 17( G-17)、胃蛋白酶原Ⅰ(PGI)、胃蛋白酶原Ⅱ (PGⅡ )和幽门螺旋杆菌( Hp)抗体。 4.内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1.应充分向受检者解释内镜检查的重要性,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的不适和配合的方法。 2.详细询问病史和服药史,判断有无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

3.检查前受检者禁食、禁水 6 小时以上。 4.检查前 20 分钟口服去泡剂及去黏液剂(如西甲硅油、二甲硅油及链霉蛋白酶等),以去除上消化道内黏液与气泡。 5.隆起型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 答:①多为单发境界明显的隆起性病变;②亚蒂或无蒂,有蒂者较少见;③表面黏膜充血、发红,表面黏膜粗糙,凹凸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表面黏膜的改变是诊断隆起性早期胃癌的要点;④判定病变浸润深度:据日本学者统计,1cm 以下病灶 100%是黏膜内癌,而 1-3cm 之间 80%为黏膜内癌;直径较大的病变可根据病灶的侧面和非癌黏膜间的角度和表面形态进行辅助诊断,角度越锐其浸润深度越浅,而角度越钝其浸润深度越深;病变浸润较深时,其活动性较差,即伸展性差(可在胃内反复充气、抽气进行病变部位空气动力学观察判断)。 6.凹陷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 答:①病变凹陷面内黏膜粗糙、糜烂,正常胃黏膜结构消失,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表现,部分病变可见凹陷面中央有散在的正常胃黏膜结构,而这种表现往往预示为分化差的癌;②凹陷表面黏膜可表现为充血、发红,亦可表现为黏膜褪色,或者红白相间,偶而有出血;③病变部位僵硬,伸展性较差。④病变周围黏膜凹凸不平,可有“蚕食样改变”,周围黏膜可有隆起,隆起周围黏膜皱襞肥大,中断甚至融合。 7.胃的NBI及放大分型有哪些? 答:早期胃癌 NBI 及放大观察主要应用 VS 分类,MV(microvascular pattern):微血管结构、 MS(microsurface pattern):表面微细结构。MV 包括上皮下毛细血管网(SECN)、集合静脉(CV)、微血管。MS 包括隐窝开口(CO)、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