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课件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课件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课件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课件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回族

B.满族

C.壮族

D.珞巴族

2.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A.回族

B.满族

C.壮族

D.珞巴族

3.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汉族人口()

A.约为7亿

B.约为10亿

C.约为13亿

D.约为15亿

4.对汉族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阴阳家

5.春节的节日活动持续的时间是()

A.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

B.正月初一至十五

C.腊月二十三至初五

D.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

6.元宵耍灯起源于()

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7.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盛行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8.端午节胡起源,最为广泛胡说法是()

A.纪念屈原

B.源于腊祭

C.源于赛龙舟

D.源于避五毒

的活动

9.清以后端午之神被认定为()

A.秦琼

B.尉迟恭

C.钟馗

D.张天师

10.钱塘观潮的最佳时节为()

A.元宵节前后

B.清明节前后

C.端午节前后

D.中秋节前后

11.中秋节始定于()。

A.北宋

B.南宋

C.元

D.明

12.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9年

C.1997年

D.2001年

13.2009年农乐舞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乐舞出自()。

A.满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14.素有“白衣民族”之称的是()。

A.满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15.朝鲜族的()是佐餐的主要菜肴。

A.泡菜

B.咸菜

C.辣酱

D.豆瓣酱

1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是()。

A.《蒙古密码》

B.《蒙古黄金史》

C.《蒙古源流》

D.《蒙古秘史》

17.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的《江格尔》出自()。

A.回族

B.藏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18.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举行的时间是()。

A.初春季节

B.春夏交际时节

C.夏季

D.夏秋季节

19.蒙古族喜欢的颜色和数字为()。

A.尚绿崇三

B.尚黄崇五

C.尚黑崇七

D.尚白崇九

20.去蒙古族人家做客时,忌讳坐蒙古包的()。

A.东北角

B.东南角

C.西北角

D.西南角

21.去蒙古族人家做客时,睡和坐时脚忌伸向()。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2.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A.满族

B.回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23.回族信仰()。

A.伊斯兰教

B.藏传佛教

C.萨满教

D.道教

24.中国的清真寺采用的建筑风格是()。

A.阿拉伯建筑风格

B.中亚建筑风格

C.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样式

D.印度建筑风格

25.老年男人戴“号帽”的民族是()。

A.苗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26.回族女子戴绿色肩盖头的是()。

A.未成年的女孩子

B.年轻的姑娘

C.已婚中年妇女

D.老年妇女

27.用以灌溉农田,建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的“坎儿井”,创建它的是()。

A.藏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28.有“维吾尔音乐之母”的誉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宋作名录》的维吾尔族艺术是()。

A.“十二木卡姆”

B.“独他尔”

C.“赛乃姆”

D.“达瓦孜”

29.维吾尔族的传统贸易及时称()。

A.达瓦孜

B.巴拉曼

C.满族

D.朝鲜族

30.“口袋房、曼子炕”的房屋布局特点属于()。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满族

D.朝鲜族

31.满族人所喜食的点心是()。

A.喜饼

B.萨其马

C.自来红

D.起酥

32.藏族的传统民居称()。

A.碉房

B.碉楼

C.窑洞

D.四合院

33.藏族牧区住帐篷,冬暖夏凉,移动方便。帐篷是用()并搭建的。

A.牛皮制成

B.羊皮制成

C.羊毛织成

D.牦牛毛织成

34.藏族男女都喜爱戴的帽子是()。

A.金花帽

B.乃帕

C.狗皮帽

D.号帽

35.雪顿节被认为是()。

A.和青稞酒的节目

B.是吃酸奶子的节目

C.是庆祝丰收的节目

D.是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的节目

36.著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出自()。

A.藏族

B.黎族

C.彝族

D.白族

37.云南白药为清代曲焕章所创,他是()。

A.彝族人

B.黎族人

C.白族人哈尼族人

38.彝族人忌吃()。

A.生姜

B.辣椒

C.葱

D.蒜

39.外出时男女都喜欢穿披风的民族()。

A.苗族

B.维吾尔族

C.黎族

D.彝族

40.有“抢婚”之俗的民族是()。

A.傈僳族

B.彝族

C.白族

D.纳西族

41.到彝族家里做客,要坐在()。

A.进门左边的位置 C.正厅主桌右侧

B.火塘的上方活右方 D.火塘的下方

42.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是()。

A.唢呐

B.长笛

C.葫芦丝

D.芦笙

43.苗族的楼房为()。

A.碉楼

B.吊脚楼

C.土楼

D.竹楼

44.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是()。

A.芦笙节

B.泼水节

C.火把节

D.三朵节

45.丽江坝区纳西族的房屋,普遍采用的形式为()。

A.四合院

B.“三房一照壁

C.土楼

D.吊脚楼

46.以“披星戴月”为女子传统服饰披肩的民族是()。

A,苗族 B.彝族 C.纳西族 D.白族

47.“披星戴月”披肩代表的含义是()。

A.象征循环往复

B.距离日月最近

C.人们如蜂似蝶地奔忙,以辛勤的劳动换区甜蜜的生活

D.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48.至今仍保留着“阿夏”“阿注”走婚制的摩梭人属于()。

A.白族

B.苗族

C.彝族

D.纳西族

49.纳西族传统节日为()。

A.火把节

B.三朵节

C.泼水节

D.芦笙节

50.大理一带的白族最负盛名的宴席佳肴是()。

A.砂锅弓鱼

B.托托肉

C.酸菜鱼

D.酸鸭子

51.白族人家神圣的地方是()。

A.神位

B.火塘

C.大门两旁所立的石头“门神”

D.主人的正房

52.傣族普遍信奉的佛教为()。

A.藏传佛教

B.汉传佛教

C.北传佛教

D.上座部佛教

53.傣族地区中外驰名的茶品是()。

A.紫顶甘露

B.滇红

C.普洱茶

D.恩施玉露

54.傣族住房形式的特点是()。

A.干栏式

B.土楼

C.竹楼

D.四合院

55.喜欢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以青苔入菜的民族是()。

A.白族

B.苗族

C.纳西族

D.傣族

56.有镶牙套你、染齿和纹身习俗的民族是()。

A.白族

B.纳西族

C.傣族

D.苗族

57.傣族的年节称()。

A.泼水节

B.浴佛节

C.关门节

D.开门节

58.被人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的是()。

A.白族的吹吹腔

B.蒙古族的二人台

C.满族的八角鼓

D.土家族的摊戏

59.土家族迷信鬼神,崇拜()。

A.土王

B.观音菩萨

C.老子

D.鬼神

60.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嗜好有()。

A.喜蒜蓉

B.辣椒当盐

C.麻味浓郁

D.醋味当先

61.壮族最常用的烹饪方法是()。

A.烧烤

B.油煎

C.清蒸

D.水煮

62.妇女有嚼槟榔习俗的名族是()。

A.苗族

B.白族

C.壮族

D.彝族

63.歌玗节是壮族的民间传统歌节,时间是()。

A.二月二

B.三月三

C.五月五

D.六月六

64.壮族人认为,“干”与“舌”是()。

A.盈利之意

B.幸运之意

C.亏本之意

D.灾祸之意

65.黎族独特的乐器是()。

A.鼻萧

B.葫芦丝

C.芦笙

D.唢呐

66.黎族日常生活中采用独特的野炊方法制成的特色食品是()

A.叫花鸡

B.烤羊肉

C.串烧

D.竹筒烧饭

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1. 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共同体,其具有()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信仰E:共同心理素质

2.民俗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

A:礼仪B:规矩C:风尚D:习俗E:讲究

3.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A:分布明显B:大杂居C:小聚居D.以水为中心E.相互交错居住

4.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

A.黄河流域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流域

E.珠江流域

5.中国少数民族虽然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主要分布在()

A.东北

B.华中

C.华北

D.西北

E.西南

6.“汉族”是因中国的汉王朝得名,在汉朝以前称()

A.秦

B.中华

C.华

D.夏

E.华夏

7.除中国大陆(包括港澳台地区)外,汉族也有较多分布在()

A.东南亚

B.澳洲

C.北欧

D.北美洲

E.西欧

8.汉字,又被称为()

A.汉人字

B.中文字

C.中国字

D.国字

E.国文字

9.现代汉字分为()

A.正规字

B.简化字

C.规范字

D.繁体字

E.简体字

10.汉族古老的图腾是()

A.狮

B.麒麟

C.天马

D.龙

E.凤

11.汉族人烹饪中除讲究色香味之外,还追求()

A.质

B.形

C.器

D.意

E.境

12.古老的汉服最大的特点是()

A.衣袖宽大

B.下摆开叉

C. 交领

D.中间开襟

E.右衽

13.春节俗称“新年”,古称()

A.“正旦”

B.“溯旦”

C.“元旦”

D.“团圆节”

E.“迎新”

14.除汉族、蒙古族外,过春节的民族还有()族。

A.壮

B.布衣

C.朝鲜

D.侗

E.藏

15.春节的节日活动中有()

A.祭祖

B.迎神

C.吃团圆饭

D.守岁

E.踏青

16.春节期间,最常见的吃食是()

A.家常饼

B.饺子

C.面条

D.年糕

E.元宵(或汤圆)

17.春节期间主要的庆祝活动有()

A.演杂技

B.舞狮

C.踩高跷

D.扭秧歌

E.玩花灯

18.元宵节之夜的活动有()

A.赏灯

B.迎神

C.猜灯谜

D.祭祖

E.吃元宵

19.清明节又称()

A.鬼节

B.冥节

C.感恩节

D.春耕节

E.踏青节

20.中国三大鬼节是指()

A.清明节

B.中元节

C.中秋节

D.寒衣节

E.冬至节

21.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

A.扫墓

B.烧“包袱”

C.祭祖

D.荡秋千

E.踏青

22.踏青也称()

A.审春

B.探春

C.赏春

D.游春

E.春游

23.端午节又称()

A.重阳节

B.端午节

C.重五节

D.五月节

E.中元节

24.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是()

A.腊八节

B.春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E.中秋节

25.除汉族、蒙古族、回族外,过端午节的民族还有()族。

A.乌孜别克

B.苗

C.彝

D.壮

E.布衣

26.关于中秋节起源的说话是()

A.起源于古代对嫦娥飞天故事的敬仰

B.起源于古人对兔爷的崇拜

C.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

D.起源于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

E.起源于古代秋季拜土地神的习俗

27.中秋节节日期间民间活动主要有()

A.祭祖

B.吃团圆饭

C.祭月

D.赏月

E.舞龙灯

28.重阳节又称()

A.团圆节

B.晒秋节

C.仲秋节

D.重九节

E.老人节

29.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活动有()

A.登高远眺

B.祭祖

C.饮菊花酒

D.吃重阳花糕

E.插茱萸

30.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汉族人忌讳()

A.扫地

B.倒垃圾

C.踢门槛

D.串门

E.嗑瓜子

31.汉族人将农历无“立春”节气的年份称为“哑年”,这一年中忌讳()

A.结婚

B.生子

C.砌灶

D.外出

E.迁居

32.朝鲜族的歌舞蜚声全国,著名的歌舞有()

A.伽倻琴弹唱

B.手玲舞

C.农乐舞

D.长鼓舞

E.扇子舞

33.朝鲜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是()

A.骑马

B.摔跤

C.踢足球

D.荡秋千

E.跳板

34.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A.摔跤

B.跳板

C.秋千

D.踢足球

E.骑马

35.形容朝鲜族男性传统服装的是()

A.短上衣

B.右衽

C.坎肩

D.下身穿大裤

E.鸭舌帽

36.朝鲜族肉食中最喜欢的是()

A.牛肉

B.猪肉

C.羊肉

D.鸡肉

E.狗肉

37.朝鲜族饮食的调味品中,最爱用的是()

A.辣椒

B.豆酱

C.香油

D.豆瓣

E.大蒜

38.朝鲜族招待客人的特制食品主要有()

A.石锅拌饭

B.冷面

C.打糕

D.松饼

E.烧饭

39.朝鲜族中专属家庭的节日有()

A.周岁生日节

B.花甲节

C.回甲节

D.回婚节

E.耄厽节

40.历史上称蒙古族为()

A.“神勇的民族”

B.“草原雄鹰”

C.“草原骄子”

D.“马背上的民族”

E.“草原铁骑”

41.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是()

A.《蒙古史记》

B.《蒙古历史》

C.《蒙古秘史》

D.《蒙古黄金史》

E.《蒙古源流》

42.蒙古族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的项目是()

A.马头琴音乐

B.摔跤

C.那达慕

D.长调民歌

E.呼麦

43.蒙古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有()

A.摔跤

B.游泳

C.射箭

D.踢球

E.赛马

44.蒙古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有()

A.马头琴音乐

B.摔跤

C.祭敖包

D.那达慕

E.安代舞

45.蒙古族忌讳的食物有()

A.虾

B.动物内脏

C.蟹

D.鱼

E.海味

46.蒙古族饮食的类别大致可分为()

A.粮食

B.蔬菜

C.奶食

D.肉食

E.蛋类

47.蒙古族的服饰大体可分为()

A.头饰

B.首饰

C.长袍

D.腰带

E.靴子

48.蒙古族葬式大体有()

A.水葬

B.树葬

C.野葬

D.火葬

E.土葬

49.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有()

A.鬼节

B.那达慕大会

C.中秋节

D.敖包祭祀

E.白节

50.在经济生活中,回族工匠较为著名的领域是()

A.制香

B.制药

C.制革

D.矿产的采冶

E.玉雕

51.回民风味小吃有()

A.豆汁儿

B.羊杂碎汤

C.酿皮

D.焦圈

E.白水鸡

52.回民喜爱吃的油煎食品有()

A.油香

B.油饼

C.油条

D.排叉

E.馓子

53.回民的盖碗茶种类有()

A.福建白茶

B.红糖砖茶

C.白糖清茶

D.冰糖窝窝茶

E.八宝茶

54.按伊斯兰教教规,回族丧葬实行()

A.火葬

B.天葬

C.速葬

D.薄葬

E.土葬

55.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

A.开斋节

B.春节

C.古尔邦节

D.中秋节

E.圣纪节

56.回民禁食的肉类品种有()

A.猪肉

B.马肉

C.骡肉

D.羊肉

E.驴肉

57.“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

A.幸福

B.快乐

C.坚强

D.团结

E.联合

58.农业上,维吾尔族最闻名的产品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瓜果

E.蔬菜

59.传统的维吾尔族的住房特点是()

A.砖木结构

B.开天窗

C.屋顶平坦

D.室分夏冬室

E.大门开在西侧

60.维吾尔族的主要饮食有什么()

A.炒饭

B.奶茶

C.馕

D.抓饭

E.羊肉串

61.满族嗜()

A.烟

B.酒

C.茶

D.豆汁

E.听戏

62.满族人在节日期间的传统体育活动有()

A.射箭

B.摔跤

C.跳马

D.跳骆驼

E.滑冰

63.满族人饮食中喜欢的有()

A.白肉血肠

B.猪肉酸菜炖粉条

C.饺子

D.手扒饭

E.麻婆豆腐

64.满族的禁忌有()

A.不准杀狗

B.不吃牛肉

C.不带狗皮帽子D忌讳打喜鹊和乌鸦E.忌讳坐西炕

65.藏族有较高水平的艺术种类的是()

A.唐卡

B.历算

C.建筑

D.天文

E.热贡

66.中国三大史诗是()

A.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B.傣族的《厘俸》

C.纳西族的《黑白之战》

D.蒙古族的《江格尔》

E.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67.藏族文化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

A.锅庄舞

B.藏戏

C.热贡艺术

D.唐卡

E.格萨尔王传

68.藏族同胞喜饮()

A. 酥油茶

B.奶茶

C.甜茶

D.青稞酒

E.米酒

69.藏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有()

A.羊皮船

B.牛皮船

C.独木舟

D.铁索桥

E.溜索

70.藏族的葬仪形式有()

A.塔葬

B.火葬

C.海葬

D.水葬

E.土葬

71.藏族佛教徒遇到特别重要的设施时,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这些设施是

()

A.寺院

B.圣杆

C.玛尼堆

D.佛塔

E.佛像

72.藏族的民族节日有()

A.藏历史

B.雪顿节

C.望果节

D.赛马节

E.那达慕

73.被藏族人视为圣物的有()

A.念珠

B.活佛的身体

C.佛像

D.帐篷

E.钟鼓

74.藏族忌食()

A.牛肉

B.猪肉

C.狗肉

D. 马肉

E.驴肉

75.彝族的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有()

A.刺绣

B.银饰

C.阿诗玛

D.火把节

E.雕刻

76.彝族的口味上爱好()

A.酸

B.甜

C.苦

D.辣

E.咸

77.彝族男人喜欢的装扮是()。

A.头顶留一小块“天菩萨”

B.穿白色对襟衣

C.文身

D.以无须为美

E.左耳戴大耳珠

78.火把节是()拉祜族、基诺族等彝语民族传统节日。

A.藏族

B.白族

C.彝族

D.纳西族E.蒙古族

79.苗族的三大方言的是()

A.湘西方言

B. 黔东方言

C.黔西方言

D.川黔滇方言

E.湘北发言

80.苗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

A.银饰工艺B芦笙舞C.苗绣D.蜡染技艺E.吊脚楼

81.苗族妇女以银饰为主,分为()

A.明饰

B.头饰

C.颈饰

D.胸饰

E.腕饰

82.苗族妇女以银饰为主,银饰美的标准为()

A.以大为美

B.以贵为美

C.以繁为美D.以重为美E.以多为美

83.苗族的禁忌有()

A.忌狗肉B.忌乱砍伐“神树”C.忌刀口朝上 D.忌用凶器指人 E.忌在屋里煮蛇肉

84.纳西族的灿烂民族文化遗存有()

A.丽江古城

B.《创世纪》等三部史诗

C.东巴音乐

D.东巴舞蹈

E.吊脚楼

85.纳西族的特色食品()

A.托托肉

B.沪沽湖的鱼干

C.火腿粑粑

D.琵琶猪

E.沪沽湖的酸鱼

86.纳西族的禁忌有()

A.忌吃羊肉

B.忌用凶器指人

C.不能将马栓在祭天堂的地方

D. 忌乱砍伐“神树”

E忌在家里唱山歌

87.白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A.霸王鞭

B.扎染技艺

C.八角鼓舞

D.绕三灵习俗

E.《创世纪》

88.白族驰名中外的水果特产有()

A.雪梨

B.荔枝C.芒果D.香蕉 E.橘柑

89.白族传统的品茶艺术和接客礼仪讲究()

A.清

B.苦

C.甜D.香 E.回味

90.崇尚白色的民族有()

A.苗族

B.彝族C.纳西族D.白族 E.朝鲜族

91.白族人的节日有()

A.三月街

B.元宵节

C.绕三灵D.春节E.要海杰

92.白族人的生活中的讲究有()

A.倒茶忌满杯,倒酒忌半杯B.门襟也忌违坐人

C.农历七月十五接送先亡祖灵,不能出门D.忌乱砍伐“神树”

93.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项目内容是()

A.三月街B.泼水节 C.绕三灵D.孔雀舞E.要海节

94.土家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项目有()

A.“八宝铜铃舞”B“茅古斯” C.织锦 D.傩戏E.“摆手舞”

95.土家族的婚姻中仍保留一下原始婚俗的残余,如()

A“以山歌为煤” B.抢婚 C.走婚D.长辈做主E.“哭嫁”

96.以下属于土家族的禁忌是()

A.禁食狗肉B.忌触摸妇女头上的发簪

C.脚踩灶D忌违将衣裤、鞋袜和其他脏物放在灶上

E.忌在家里吹口哨

97.壮族地区最为著名的特产是()

A.南珠B.三七C.蛤蚧 D.虫草E.玉石

98.“中国四大名锦”是指()

A.杭锦

B.壮锦C.竹芒锦 D.蜀锦E.宋锦

99.壮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

A.刘三姐歌谣 B.织锦技艺C竹芒编D.歌圩E.铜鼓习俗

100.以下属于壮族的禁忌是()

A.忌食羊肉 B.忌食牛肉和蛙肉

C.忌筷子跌落地上

D.忌把筷子插到碗里

E.夜间行走禁止吹口哨

101.彝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

A.鼻箫

B.“竹杆舞”

C.纺染织绣技艺D.“打柴舞” E.“三月三”节日102.以下属于彝族的禁忌有()

A.忌筷子跌落地上B.忌头朝门口睡觉C.忌食狗、马等动物 D.忌违影子被别人踩踏

E.忌把筷子插到碗里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卷

《中国民族民俗》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成年礼仪又叫做“______”,或“冠礼”,是为成人青少年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______而举行 的仪式,瑶族男孩子的成人礼叫______。 2、___________多见于见面致意和问候、祝贺、感谢以及辞别时的礼俗;交际礼俗有________、 教育、_______和调节作用。 3、满族人将祖宗板置于________,表示对祖先虔诚的敬仰;鄂温克族以_____为图腾。 4、农业生产民俗的核心是_________民俗。_________和________是人类最早开辟的基本交通设 施。 5、鄂伦春族的仙人柱属于_____式民居,傣族的竹楼属于________式民居,中秋节属于_____类节 日,纳西族的骡马会则属于_____类节日。 6、服饰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最______、最_______的民俗现象之一。 7、饮料的主要种类有水、______、酒、______,______蒙古族的主要饮料。 8、“漓江夜捕”属于现代_______生产民俗旅游,“栈道游”、“胡同游”属于______生产民俗旅 游。 9、海外华人尽管身居海外多年,每到春节仍然会聚到一起,用最热闹、最开心的方式来庆贺,这 反映了民俗_______性。 10、“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正是民俗_____性特征的最好写照,“移风易俗” 最有用的特征是民俗的____性特征。 11、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族的___________。 13、古典民间音乐________是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带有_____音乐的韵味,被誉为 __________,世所罕见。 14、_________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______社会风俗的遗留。 15、________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_______是彝族居住的主要特点。 16、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被誉为__________。 17、中国四大名锦是________、南京的云锦、_________和苏州的宋锦。 18、______族被称为“登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的民族。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 1、()侗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称誉。 2、()藏族大部分人信仰的藏传佛教属大乘佛教,而傣族所崇奉的佛教则为小乘佛教。 3、()血肠是藏族聚居区最常见的典型饮食之一。 4、()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是指:红指红枣,黄指甘草,蓝指贺兰石,白指滩羊皮, 黑指煤炭。 5、()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风”,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 惯性行为模式,被称为“俗”。 6、()诞生礼俗是人生的开端礼,包括婴儿出生前的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婴儿出生后的庆贺生 日,其中以求子仪式为中心。 7、()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以湖笔、端砚、徽墨、宣纸最为有名。 8、()京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9、()民俗的“新、奇、乐、美”是构成民俗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基础。 10、()中国的民族都源于中华大地,并在此形成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靺鞨族中的一支黑水靺鞨后发展成为满族和______ A.畲族 B.维吾尔族 C.女真族 D.回族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 1.什么是民族? A.狭义概念:指人们在一事实上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 B、广义概念: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 2、中华民族; 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3、什么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达室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4、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会性和集体性 B、类型性和模式性 C、稳定性和变异性 D、传承性和播布性 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民俗的范围; 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

6、导游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应持的正确态度: 应持尊重其“保护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7、识记中国民族的名称: 汉族 其他55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8、中国民族的人口结构及少数民族的含义: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为1***68万余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因为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珞巴族。 9、中国大陆人口超过千万和不足一万的民族: 人中超过千万的民族:汉族、壮族; 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7个民族。 10、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特点: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知识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民族泛指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行为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等。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现代发展的民族概念主要指文化的概念,而淡化了语盲、历史、宗教的问题。比如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可以有不同历史渊源;相反,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在后期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确定的民族有56个,即: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枯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汉族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民族的总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8.49%,故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一)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聚居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人居住。人口分布呈现出了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的中下游和东北平原。其他少数民族虽然所占的人口比例很小,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呈“C”字形分布在从东北、内蒙古到华北、西北、西南的广大边疆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 (二)中国民族的语言与文字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除汉、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共有l0个语族、16个语支、60多种语言。 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我们可以将这些文字分为非拼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大类。前者包括汉字、音节文字(如彝文);后者可按字母形式和来源分为印度字母变体体系(如藏文、傣文)、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文、老哈萨克文)、回鹘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朝鲜文字母体系、拉丁文字母体系和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 二、中国的民俗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比如我国56个民族在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统称为中国各民族的民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8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答案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 一、判断题(正确答案“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 1.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A ) 2.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A ) 3.那达慕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多在每年春夏季节举行。( B ) 4.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B ) 5.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B) 6.鼻箫是土家族独特的乐器。( B ) 7.客人进人蒙古包后,忌讳坐在蒙古包的东北角。( B ) 8.壮族早年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A) 9.火塘是藏族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B) 10.长期以来,对汉族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 A ) 二、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 A )的特点。 A.东南密西北疏 B.东南疏西北密 c.东西密南北疏 D.东西疏南北密2.下列传统节日中,未作为全国性法定节日的是( A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3.被称为“口袋房,曼子炕”的是( B )的民居形式。 A.朝鲜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纳西族 4.婴儿周岁、回甲节、回婚节是( C )特有的民俗节日。 A.苗族B.壮族c.朝鲜族D.满族 5.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中,蒙古长调和( B )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A.祭敖包 B.呼麦 c.马头琴音乐 D.那达慕

6.达瓦孜是(D)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项目。 A.回族 B.蒙古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7.藏族在( B )被称为“吐蕃”。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8.《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 C )并称中国“三大史诗”。 A.《高皇歌》 B.《阿诗玛》 c.《玛纳斯》 D.《创世记》 9.彝族的原始宗教中,祭司称为(D)。 A.三朵B.萨满c.赞哈D.毕摩 10.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C)部落。 A.荆蛮B.百越c.蚩尤D.东夷 11.“分鸡心”是( C )的交友礼节。 A.彝族B.黎族c.苗族D.土家族12.(B)是古代纳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A.《创世记》 B.《东巴经》 c.《东巴画谱》 D.《白沙细乐》 13.白族的宗教信仰中,主要崇拜( D )。 A.先祖 B.鬼神 C.自然 D.本主 14.白族菜最负盛名的是( C )。 A.坨坨肉 8.琵琶猪 C.砂锅弓鱼 D.酸辣江鱼 15.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 B )崇拜物。 A.自然 B.图腾 C.动物 D.鬼神 16.黎族妇女曾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为( C )。 A.刺绣 B.刻画 C.雕题 D.美体 17.三道茶是( B )传统的品茶艺术和待客礼仪。 A.彝族 B.白族 C.苗族 D.傣族 18.以青苔人菜,是( D )特有的风味菜。 A.白族 B.彝族 C.黎族 D.傣族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风俗 民族泛指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行为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等。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现代发展的民族概念主要指文化的概念,而淡化了语盲、历史、宗教的问题。比如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可以有不同历史渊源;相反,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在后期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确定的民族有56个,即: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枯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汉族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民族的总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故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一)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聚居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人居住。人口分布呈现出了东南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33931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2.三月街 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3.火把节 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

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4.踩花山 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们为爬杆英雄欢呼雀跃。 5.目脑纵歌节 是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目脑纵歌”译意为“大伙跳舞”,盛大的目脑纵歌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中旬以后的几天,选双日为吉,并有相对固定的广场举行活动。典礼开始,鼓乐齐鸣,景颇族和其他民族同胞互赠鸡蛋、米酒等礼物,向来宾敬献用芭蕉叶包的紫糯包,接着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头戴美丽的孔雀羽帽领舞,各族同胞也跟着一起翩翩起舞,人们兴高彩烈,喜气洋洋,队伍中不时发出

中国各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地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地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地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地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地几位老人,登上木制地“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

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地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地“炒鱼毛” 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地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地“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阳与小端阳。端午节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它的历史可能与现代人类出现的时间一样长久,甚至在文明诞生之前,即当人们还用石器打猎时这种宗教就已经存在。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为主,兼西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没有成文的,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嬗递。 3、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居住在的藏族,由于独特的,日常生活中多作为主食与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淳

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甜甜咸咸的,有比较浓的奶味,不过确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4、三坊一照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就是由一座三合院和一座照壁组成。它的优点是三合院占地的深度比四合院浅,对偏坡的地基更为合适。它的正房习惯于朝东,对面没有房屋,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日照。照壁以白色为底色,可以反射阳光,改善室内光线。另外,照壁上有书法、绘画,照壁前种植花草树木,富于文化艺术气氛。当地人喜欢在廊中作息,正好面对着优美的照壁。民居的大门不开在中轴线上,门上有精美华丽的门罩。屋檐下白粉墙上绘以黑线勾勒的彩画。民居处处显示出当地人热爱艺术的天性。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的四合院 北方四合院由两层院落组成,第一层为围墙、倒座组成,第二层由倒座,正房及两侧厢房组成,一般第二层院落的四幢房屋互不联接,以便于采光取暖。南方四合院围合的四幢房屋紧密相连,故中间院落较小,加上南方多二层楼,故形似井口,因而院落称"天井”。这种"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北方四合院以北京四合院、济南四合院、太原四合院为代表,南方四合院以苏州四合院、周庄、南浔、同里、及海盐四合院为代表。 2、简述蒙古族服饰 服饰名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

[0337]《中国民族民俗》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337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十二木卡姆艺术是我国哪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塔塔尔族 .柯尔克孜族 2、下面哪个节日的起源和宗教活动无关:() .颁金节 .关门节 .开门节 .雪顿节 3、个人社会活动结束的标志人生礼仪:() .周年 .成人礼 .丧葬 .三朝 4、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 8.49% . 8.42% . 8.9% . 8.34% 5、下列民间体育中属于推拉比赛项目的是:() .扭扁担 .扳手腕 .摔跤 .拔河 6、窑洞型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地区:()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东南地区 .西北地区 7、豆腐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 F.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汉代 8、下面哪个民族历法与汉族历法基本相同:() .彝族历法 .藏族历法 .傣族历法 .伊斯兰历法 9、下面舞蹈属于军事性舞蹈的是:() .烟盒舞 .扁担舞 .刀舞 .秧歌 10、下面哪些属于物质民俗:() . A. 民间文学 .饮食民俗 .民间俗语 .节日习俗 11、我国最后识别的少数民族是:() .阿昌族 .基诺族 .独龙族 .普米族 12、长调是下面哪个民族的传统演唱方式:() .塔吉克族 .蒙古族

.傣族 .维吾尔族 13、茶行业的行业祖师是:() .缧祖 .葛洪 .黄道婆 .陆羽 14、下面哪项不属于口承语言民俗的是:() .神话 .节日 .谜语 .方言 15、农事周期转换的标志性节日:() .火把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春节 16、回族几乎全部信仰的宗教是:()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 .道教 17、土家族的传统民居的称呼是:() .仙人柱 .吊脚楼 .竹楼 .帐篷 18、上座部佛教的最高等级僧人被称为:() .巴 .祜巴 .佛爷 .祜巴勐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课件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回族 B.满族 C.壮族 D.珞巴族 2.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A.回族 B.满族 C.壮族 D.珞巴族 3.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汉族人口() A.约为7亿 B.约为10亿 C.约为13亿 D.约为15亿 4.对汉族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阴阳家 5.春节的节日活动持续的时间是() A.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 B.正月初一至十五 C.腊月二十三至初五 D.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 6.元宵耍灯起源于() 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7.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盛行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8.端午节胡起源,最为广泛胡说法是() A.纪念屈原 B.源于腊祭 C.源于赛龙舟 D.源于避五毒 的活动 9.清以后端午之神被认定为() A.秦琼 B.尉迟恭 C.钟馗 D.张天师 10.钱塘观潮的最佳时节为() A.元宵节前后 B.清明节前后 C.端午节前后 D.中秋节前后 11.中秋节始定于()。 A.北宋 B.南宋 C.元 D.明 12.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9年 C.1997年 D.2001年 13.2009年农乐舞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乐舞出自()。 A.满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14.素有“白衣民族”之称的是()。 A.满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15.朝鲜族的()是佐餐的主要菜肴。 A.泡菜 B.咸菜 C.辣酱 D.豆瓣酱 1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是()。 A.《蒙古密码》 B.《蒙古黄金史》 C.《蒙古源流》 D.《蒙古秘史》 17.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的《江格尔》出自()。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查看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dyzgz51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考试重点 第一节中国民族概述 中国民族 1、汉族人口比重最大,占91.5%,其他55 个民族只占8.5%。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2、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3、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4、“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第二节汉族 汉族的主要节日习俗 1、春节俗称“新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 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 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2、清明节又称鬼节、冥节、踏青节,于农历三月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 民俗活动有:扫墓、烧“包袱”、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女儿节、五月节等,农历五月初五, 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避毒除 害等活动。端午节已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拜月、 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舞龙灯等活动。

5、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老人节,农历九月九日,主要习俗有:郊游赏 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活动。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汉族人的禁忌 1、农历大年初一到初三,忌讳踢门槛、扫地、动用刀斧、动土、打架、骂人等。 2、年节喜庆时,宰杀牲畜忌说“杀”,而要说“放”。 3、过年或立春日,出嫁的女儿忌在娘家居住。 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 朝鲜族 分布:东北三省,吉林省占60%以上 居住:满屋设炕,进门要拖鞋。 饮食:米饭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泡菜为副食,冷面、打糕、松饼 服饰:爱穿白衣素服,“白衣民族” 歌舞:伽倻琴弹唱、农乐舞、长鼓舞、象帽舞、顶水舞、扇子舞等闻名。农乐舞 列入联合国非遗。 体育:摔跤、踢足球、荡秋千、跳板,其中跳板、秋千列入国家非遗。 节日:婴儿周岁生日节、回甲节(诞生60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禁忌:朝鲜族非常尊敬长者,年轻人忌用单人桌,饮酒吸烟父子忌同席,吸烟时 忌向长者借火,忌杀狗、吃狗肉。 蒙古族 分布:主要聚居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 语言文字:有自己的语音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宗教: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以后信奉藏传佛教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得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 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得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与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2.三月街 就是大理白族最盛大得传统节日,也就是云南省与全国少有得规模最大得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得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得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与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3。火把节 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得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与白族得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

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得大火把,各家得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得火把,绕住房与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得歌声得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得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与比赛。 4.踩花山 苗族盛大得传统佳节,一般就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得苗族人民身着鲜艳得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得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得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与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们为爬杆英雄欢呼雀跃。 5。目脑纵歌节 就是景颇族盛大得传统节日,“目脑纵歌”译意为“大伙跳舞",盛大得目脑纵歌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中旬以后得几天,选双日为吉,并有相对固定得广场举行活动。典礼开始,鼓乐齐鸣,景颇族与其她民族同胞互赠鸡蛋、米酒等礼物,向来宾敬献用芭蕉叶包得紫糯包,接着由两位德高望重得老人头戴美丽得孔雀羽帽领舞,各族同胞也跟着一起翩翩起舞,人们兴高彩烈,喜气洋洋,队伍中不时发出“哦啦!”“哦啦!"得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