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1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 C.为了了解生产的50枚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全面调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3.为了了解某校初二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A.400;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400名学生的体重; D.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6.已知全班有40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 7.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商场地“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 = 465(万元),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9.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任意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 10.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相交线

第一讲:相交线 教学目标: 1、了解对顶角与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2、了解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掌握垂线的性质及垂线段的性质。 3、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一:相交线 例1、下面是一把剪刀,你能联想到什么几何图形? 两条直线相交,如图。 上图中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六对角,即: ∠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 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你能将上面的六对角分类吗? 可分为两类:∠1和∠2、∠1和∠4、∠2和∠3、∠3和∠4为一类,它们的和是1800 ;∠1和∠3、∠2和∠4为二类,它们相等。 第一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讨论: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关系? 邻补角是补角的一种特殊情况,数量上互补,位置上有一条公共边,而互补的角与位置无关。 第二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 思考: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注意: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而邻补角不一定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每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而每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例2、对顶角的性质 在用剪刀剪布片的过程中,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在这过程中,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有什么关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下面的问题。 如图,直线AB 和直线CD 相交于点O ,∠1和∠3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1和∠3相等。 1 2 3 4 O B A C D 1 2 3 4 O B A C D 1 2 1 2 1 2 1 2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数据的表示

数据的表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2.了解频数等概念,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1.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频数: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 3.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类别及其对应的频数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 要点进阶: (1)求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2)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 (3)频数分布表能清楚、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时,要灵活确定组距, 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的整数部分+1.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数据分组);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频数. 2.作频数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要点进阶: (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可以用小长方形的高直接表示频数的分布. 3.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 (2)区别: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而条形图中各矩形是分开排列,中间有一定的间隔;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而条形图是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要点三、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利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描述数据,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将表格中的数据所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热身】 1.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7,7 B.7,6.5 C.5.5,7 D.6.5,7 2.我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到,我市GDP增长率分别为9.6%、10.2%、10.4%、10.6%、10.3%. 经济学家评论说,这5年的年度GDP增长率相当平稳,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增长率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比较小.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3.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 9.4, 9.6, 9.9, 9.3, 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A.9.2 B.9.3 C.9.4 D.9.5 4.若样本数据1,2,3,2的平均数是a,中位数是b,众数是c,则数据a,b,c的标准差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0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方差的简化公式 〖大纲要求〗 了解样本方差、总体方差、样本标准差的意义,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它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备考兵法】 1.方差的定义 在一组数据x1,x2,…,x 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 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2”表示,即S2=1 n [(x1-x)2+(x2-x)2+…+(x n-x)2].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S 2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2)简化计算公式(Ⅰ) S 2 = 1n [(x 12+x 22+…+x 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 12+x 22+…+x n 2)-x 2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 S 2 = 1n [(x`12+x`22+…+x`n 2)-nx x `2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数据x`1=x 1-a ,x`2=x 2-a ,…x`n =x n -a ,?那么S 2 = 1n [(x`12+x`22+…+x`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12+x`22+…+x`n 2)-x `2 .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3.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S=2S = 222121 [()()()n x x x x x x n -+-++-g g g 4.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所研究的权是这两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的情况. 方差较大的数据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数据波动较小.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平均数的求法,有关习题常出现在填空题或选择题中,如: (1)已知一组数据为3,12,4,x ,9,5,6,7,8的平均数为7,则x = (2)某校篮球代表队中,5名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85,178,184,183,180,则这些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 (A )183 (B )182 (C )181 (D )180 2.考查样本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 (1)数据90,91,92,93的标准差是( )(A )2 (B )54 (C )54 (D )52 (2)甲、乙两人各射靶5次,已知甲所中环数是8、7、9、7、9,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练习题 ◆回顾归纳 1.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_________,这种关系的两个角称为_______. 2.有公共_______的两个角,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______,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称为________. 3.对项角________. ◆课堂测控 知识点一邻补角 1.(教材变式题)如图所示,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就得到一个相交线的模型,其中∠1和∠2是______,且∠1+∠2=______,同理∠2 与∠4, ∠3 与______,∠1与∠3都是邻补角. 2.邻补角是() A.和为180°的两个角; B.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 C.有一条公共边相等的两个角 D.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 3.(探究过程题)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平分∠BOC,?若∠AOC=42°.(1)∠AOC与______互为邻补角? (2)与∠EOA互为补角的角是哪些角?并说明理由. (3)求∠BOE的度数. [解答](1)∠AOC与∠AOD,_______互为邻补角 (2)∠AOE+∠EOB=180° 所以∠EOA与∠EOB________. 因为∠COE=_____. 所以∠AOE+_______=180° ∠AOE与______也互补

(3)因为∠AOC=42° 而∠AOC+∠BOC=180° 所以∠BOC=180°-42°=_____.又因为OE平分_____. 所以∠BOE=1 2 ×_____=_____. 完成上述解答过程的填空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知识点二对顶角 4.(经典题)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5.如图所示,l1与l2相交于O点,若∠1=30°,则∠2=______,∠3=_____.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所示,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60°,则∠AOC 的度数为_______.7.如图所示,AB与CD相交于O,∠AOD+∠BOC=280°,则∠AOC为() A.40° B.140° C.120° D.60° ◆课后测控 1.如图所示,直线a,b相交于点O,若∠2=2∠1,则∠1=_____. 2.如图所示, l1与l2相交于O点,图中对顶角有_____组,邻补角有______组. 3.如图所示,直线AB,CD交于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OD=∠BOD B.∠AOC=∠DOB C.∠AOD+∠BOC=361° D.以上都不对

(完整版)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 1、数据处理的过程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 收集、统计数据 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像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正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 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 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3、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是这样的一种主法同,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2)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即采 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4、总体和样本 总体: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10.2直方图 1、数据频数(数据表格) 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从而反映了在数据组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 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 *2、(频数)直方图(统计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即频数,并用图像展示出来) 为了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直方图的结构: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的三部分组成。 (3)作直方图的步骤: ①计算数差(即极差,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确定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与组数(用极差÷组距得到);③确定组限;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标准,要凭借经验和研究的具体问题决定。一般来说,组数越多越好,但实际操作比较麻烦,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根据数据的特征通常分成5~~12组。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统计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并收集原始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数量单 位),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数学思考: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与推测的全过程渗透“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 思考方法。 3、解决问题:能设计统计活动,根据结果检验某些预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 作。 4、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方法的实用价值;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 性,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随机原始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用1格表示多个数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设疑生趣、导入活动。 1、介绍朋友,以疑激趣。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课件)“嗨!大家好,我是小精灵贝贝。你们想玩一个心理活动的游戏吗?它可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稳重的人,不过在玩游戏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2、收集整理,汇报方法。 “瞧!停车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是多少呢?” (1)我们获得了什么信息? 某停车场各种机动车停车情况:(课件出示) 摩托车:3辆大客车:5辆小汽车:9辆载重车:2辆 (2)我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收集的?(将机动车分类收集) 3、抓住起点,铺垫导入。 (1)发挥想象:你想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表? (2)根据机动车的种类和数量,统计表分成了几栏?每栏画了几格? (“栏目”、“合计”各一格)推测:5、7种车要画几格?(合情推理) (3)你还能打算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图?一格代表几辆车? 导入板题:刚才大家统计得很好,为了玩好今天的心理测试游戏,我们进一步探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一)数据的收集 1、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小精灵:“同学们真棒!静止的机动车数量大家会统计了,可是象这样运动中的机动车数量又该怎样统计呢?”(演示机动车通过路口片断) 2、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车子太多、不是一种一种的开过、速度太快……) 3、阅读分析,讨论问题。(良好习惯的养成) (1)阅读教材:例1及收集数据部分。 (2)分析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3)汇报交流。 ①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A、发挥分工合作的小组优势:制定好分工合作的方案。 B、采用正确的收集数据方法:根据机动车种类,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 ②描述画“正”字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画“正”字的收集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全章练习题精品

【关键字】情况、成绩、问题、发展、了解、需要、方式、反映、速度、开展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填空题: 1. 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米每秒。 2. 1.3×106=______万。 3. 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亿元,若按一年365天计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______元。 4. 如果你在电脑上打100个字需要2 Array 5. 占圆的10﹪的扇形圆心角是______; 百分比是______。 6. 书100本,其他类书130 7. 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42 是______。 8. 100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0.9 起的高度为______米。 9. 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 扇形是圆的______。 10. 在某同学一天时间支配方式的扇形统计图中,如果休息时间占30﹪,学习时间占40﹪,休息娱乐时间占20﹪,剩下的为上学、放学走路时间,则走路的时间为______。 二、解答题: 1. 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 结果如下:

快递公司个数条形图0204060801001201998199920002001年份(个)00.511.522.5 1998199920002001万件年份各快递公司快件传递年平均数条形图冰箱10%洗衣机 __%热水器 __%电视机35% 电脑5%户数 2 2 3 2 1 ⑴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⑵ 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2. 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扇形A 、B 、C 分别代表300名学生中成绩优、良、差的人数。若扇形C 的圆心角度数为o 90,优、良学生人数之比为4:5.你能算出扇形A 、B 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优、良、差的学生各有多少人吗?他们各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 根据对某地区1998年至2001年快递公司的发展情况做的调查,制成了快递公司个数情况的条形图和各快递公司快件传递的年平均数情况条形图(如下图)。那么,由图中得信息可知,2001年该地区邮递快件共多少万件?这4年中该地区年平均邮递快件数是多少万件? 4.下图是根据某乡2009年第一季度“家电下乡”产品的购买情况绘制成的两幅 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第一季度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的总台数是多少? ⑵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要有计算过程。 5.小刚把本班所有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按A 、B 、C 、D 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小刚的班级共有多少人? ⑵求出D 级学生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⑶求出扇形统计图中C 级所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⑷补全两幅统计图(要求B 与C 相邻)。 6. 图1、图2反映的是某综合商场今年1—5月份的商品销售额统计情况。观察图1和图2解答下列问题: ⑴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报告表明,商场1—5月份的销售总额一共37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计算商场4月份的销售总额; ⑵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 ⑶小华观察图2后认为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表示测试题

5.2数据的表示 ◆随堂检测 1、要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表格统计 2、下列关于统计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某部分的具体数量 B、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事物的变化情况 C、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D、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是1 3、根据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分析,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步行的人数最少,仅为90 B、步行的人数为50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之和比坐公 共汽车的人数要少 4、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后5?次的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中,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

相同 C、第四次测试中,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D、5次测试中,甲的成绩都比乙的成绩高 5、百货商场服装部对7月份的某周销售衬衫情况作了如下统计: 根据上表做出反映衬衫销售的条形图。 ◆典例分析 例:某校七年级(3)班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 请解答以下各题:

(1)计算及格率及优秀(80及80以上)率; (2)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百分比是多少? (3)根据上图的数据分优(80及以上)、良(60~79)、中(40~59)、差(40以下)分四部分制作扇形统计图; (4)能否分成优分、及格、低分三部分制作扇形统计图? 解:(1)及格率75%,优秀率31.25%; (2)70~79分的最多27.08%; (3)如图: (4)能。 评析:根据题中已知的统计表格来研究问题,是统计里常用的方法之一。本例利用统计表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以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特别是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时,我们应该要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所需要的一些数据,如百分比,圆心角的度数等。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可以转换成( ) A 、扇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三年级下册数学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月份1月2月3月……11月12月 人数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月份1月2月3月……11月12月 人数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人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两条直线相交,有_____对对顶角,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_____对对顶角. 2.如图1,直线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60°,则∠AOC的度数是_____. 3.已知∠AOB=40°,OC平分∠AOB,则∠AOC的补角等于_____. 4.如图2,若l1∥l2,∠1=45°,则∠2=_____. 图1 图2 图3 5.如图3,已知直线a∥b,c∥d,∠1=115°,则∠2=_____,∠3=_____. 6.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_____. 7.如图4,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95°,∠2=32°,则∠BOE=_____. 图4 图5 8.如图5,∠1=82°,∠2=98°,∠3=80°,则∠4的度数为_____. 9.如图6,AD∥BC,AC与BD相交于O,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对. 图6 图7 10.如图7,已知AB∥CD,∠1=100°,∠2=120°,则∠α=_____. 11.如图8,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BAC=_____. 12.如图9,AB∥CD,AD∥BC,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_____个. 图8 图9 图10 13.如图10,标有角号的7个角中共有_____对内错角,_____对同位角,_____对同旁内角. 14.如图11,(1)∵∠A=_____(已知),

图11 ∴AC∥ED( ) (2)∵∠2=_____(已知), ∴AC∥ED( ) (3)∵∠A+_____=180°(已知), ∴AB∥FD( ) (4)∵AB∥_____(已知), ∴∠2+∠AED=180°( ) (5)∵AC∥_____(已知), ∴∠C=∠1( ) 二、选择题 15.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 B.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一定互补 C.互补的两角不能都是钝角 D.互余且相等的两角都是45° 1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三条直线相交,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7.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 ) A.互相重合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 D.相交 18.如果∠1与∠2互补,∠1与∠3互余,那么 ( ) A.∠2>∠3 B.∠2=∠3 C.∠2<∠3 D.∠2≥∠3 19.如图12,已知∠1=∠B,∠2=∠C,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图12 A.AD∥BC B.∠B=∠C C.∠2+∠B=180° D.AB∥CD 20.如图13,直线AB、CD相交于点O,EF⊥AB于O,且∠COE=50°,则∠BOD等于( ) 图13 A.40° B.45°

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全章练习题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填空题: 1. 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米每秒。 2. 1.3×106=______万。 3. 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亿元,若按一年365 天计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______ 元。 4. 如果你在电脑上打100个字需要2 Array 5. 占圆的10﹪的扇形圆心角是______; 百分比是______。 6. 书100本,其他类书130 7. 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42 是______。 8. 100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0.9 起的高度为______米。 9. 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已知三个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0 060 20,则剩下的 , 40 , 扇形是圆的______。 10. 在某同学一天时间支配方式的扇形统计图中,如果休息时间占30﹪,学习时 间占40﹪,休息娱乐时间占20﹪,剩下的为上学、放学走路时间,则走路的 时间为______。 二、解答题: 1. 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 结果如下:

0.511.522.51998 1999 2000 2001 万件 各快递公司快件传递年平均数条形图 ⑴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⑵ 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2. 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扇形A 、B 、C 分别代表300名学生中成绩优、良、差的人数。若扇形C 的圆心角度数为o 90,优、良学生人数之比为4:5.你能算出扇形A 、B 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优、良、差的学生各有多少人吗?他们各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 根据对某地区1998年至2001年快递公司的发展情况做的调查,制成了快递公司个数情况的条形图和各快递公司快件传递的年平均数情况条形图(如下图)。那么,由图中得信息可知,2001年该地区邮递快件共多少万件?这4年中该地区年平均邮递快件数是多少万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练习及解析

相交线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B.C.D.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若∠AOE=35°,则∠BOD的度数是() A.40° B.50° C.60° D.70° 3.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4条直线,如果最多有m个交点,最少有n个交点,那么m﹣n=()A.3 B.4 C.5 D.6 4.如图,下列表述:①直线a与直线b、c分别相交于点A和B;②点C在直线a外;③直线b、c相交于点C;④三条直线a、b、c两两相交,交点分别是A、B、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5.如图所示,直线AB⊥CD于点O,直线EF经过点O,若∠1=26°,则∠2的度数是() A.26° B.64° C.54°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BOD=70°,则∠CON

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5° 7.如图,计划把河水l引到水池A中,先作AB⊥l,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垂线段最短 C.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D.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如图,点A为直线BC外一点,AC⊥BC,垂足为C,AC=3,点P是直线BC上的动点,则线段AP长不可能是() A.2 B.3 C.4 D.5 9.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PB⊥a,垂足是B,PA⊥PC,则下列不正确的语句是() A.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B.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小初高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 数据的表示(1)学案(无答案)(新版

K12资源汇总,活到老学到老 6.3 数据的表示 教师寄语:坚韧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勤奋是到达幸福彼岸的桨叶 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有效 1. 通过实际问题能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 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 课标要求: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温馨提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学习重点: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学习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三、课前热身——温故而知新 CCTV-4中国焦点2008:您认为什么最能代表中国——孔子、长城、中国龙(从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由学生独立完成扇形统计图的制作. 孔子 中国龙 长城 四、课堂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1:制作扇形统计图 小明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⑴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________ 比赛 .

K12资源汇总,活到老学到老 ⑵ 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_________. ⑶ 怎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具体做法如下: ⑴ 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 其他⑵ 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 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探究点2: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⑴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__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25%? ⑵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年级的1000人,那么扇形B 大约代表______人? ⑶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 大约代表_______公顷稻田? 例题:1. 沈阳107中学对图书馆的书分成3类,A 表示科技类,B 表示科学类,C 表示艺术类,所占的百 分比如图1,如果该校共有图书8500册,则艺术书共有_______册. 2. 某初中学校的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2,若该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的总人数为1200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校教师共有___________人. 图 1 图2

七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第1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通过对本章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领悟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4.情感修炼与提高: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体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根据调查总结的报告给出合理的预测。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活动一回顾本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制表 绘图 ———— 活动二例题: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间) 同学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抽样调查) 活动三调查观河中学初一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 设计问卷 (全面调查) 小组讨论,完善问卷。活动四小结:设计问卷的一般注意点。 习题:P172 1、2、3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课题例1 小结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例2 习题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统计校工会服务部一天内几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设计问卷。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 (第2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复习,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得以进一步巩固,对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得到进一步加强,本课将对统计图表的选择以及自主完成整个调查过程加以训练。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体会不同统计图表的区别,会正确绘制统计图表 2.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会统计调查,并以此决策的过程 3.智能提高与训导: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4.情感修炼与开导:创设情景,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艰辛与乐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经历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决策的过程,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这一事实。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自主完成调查设计有一定困难,为此要调动学生相互协作,师生配合完成。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活动一对上一课布置的校工会服务部一天内几种食品的销售情况在班上作抽样调查 各小组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各小组间评出一个完善的问卷 活动二收集数据,绘制分布表,利用条形图或扇形图描述数据 活动三分析数据,给服务部提一个建议。 活动四小结: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一般注意点 习题:P172 4、5 五、笔记与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相交线

相交线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在理解上较为容易,因此在本教案的内容安排上,尝试利用“发现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特征猜想结论,然后推理论证。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几何的时间太短,理论性的证明,往往使他们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事物的特性,尝试数学家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会使学生充满极大的乐趣去参与教学活动,课堂的效果将会很好。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具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尝试研讨、变式练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三角板、自制复合胶片、木条制成的相交直线的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图5.1-1,注意剪刀剪开布片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让学生自己带一把剪刀,通过实践、观察得出: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说明:图中的剪刀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就是两条相交直线。相交线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就是我们本节要研究的课题:[来源:学科网ZXXK] 【教法说明】以剪刀为实例引出本章内容,目的是①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交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②通过画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③通过画面,启发学生广泛地联想,让学生知道,相交线的概念是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④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请学生举出现实空间里相交线的一些实例。 师导入:相交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着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任意画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四个角(图5.1—2)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根据这种位置 关系将它们分类。 分别量一下各个角的度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据的表示》-

数据的表示 1.扇形统计图中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比之和为( ) A.1 B.0.5 C.2 D.以上都不对 2.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是40%,则该部分所对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 A.144° B.140° C.120° D.150° 3.如图是某校食堂甲、乙、丙、丁四种午餐受欢迎程度的扇形统计图,则最受欢迎的午餐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就上学方式对向阳中学七(6)班作做出调查后绘制了条形统计图如图,那么乘车上学的人数是( ) A.8 B.16 C.24 D.48 5.要了解一批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将这批数据分组,落在小组里的数据个数叫做( ) A.频率 B.样本容量 C.频数 D.频数累计 6.为了绘制一批数据的频数直方图,首先要算出这批数据的变化范围,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指

数据的( ) A.最大值B.最小值 C.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D.个数 7.绘制频数直方图时,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5 cm,若取组距为4 cm,则最好分( ) A.4组B.5组 C.6组D.7组 8.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 B.该班的总人数为40 C.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 D.及格(≥60分)人数是26 9.在频数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等于( ) A.相应各组的频数 B.组数 C.相应各组的频率 D.组距 10.已知样本有30个数据,在样本的频数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2∶4∶3∶1,则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 A.4 B.12 C.9 D.8 11.某校在今年“五四”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了了解八年级450名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本学期读书册数,并将统计数据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则该校八年级学生读书册数为3册的约有________名.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相交线 第一课时

相交线第一课时 祁家湾中学:童学凡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相交线,理解其定义。 2、认识对顶角邻补角。并会区分补角与邻补角。 3、关于对顶角邻补角的计算解答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相交线的定义,对顶角的大小关系,邻补角与补角区别 教学难点;多条直线相交一点对顶角的对数,及角度的计算 一、复习准备 观察: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几个角? 2、将这些角两两相配能得到几对角? 讨论:1、每对角中两个角的位置有怎样的关系? 2、试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将这几对角进行分类 两直线相交: 分类:∠1和∠2、∠2和∠3、∠3和∠4、∠4和∠1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点; 2、有一条公共边;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邻补角 二新课探究 分类:∠1和∠3、∠2和∠4、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对顶角 有关概念: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练习:下面∠1、∠2是对顶角的是: A.(1) B.(2) C.(3) D.(4) 练习:下列图中,∠1与∠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 (1) (2) (3) (4) 否是否否 做一做:分别用尺量一量4个交角的度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1与∠2互补,∠2与∠3互补(邻补角定义),所以∠1=∠3(同角的补角相等),同理∠2=∠4。两直线相交: 分类:1、∠1和∠2、∠2和∠3、∠3和∠4、∠4和∠1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 2、有一条公共边;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邻补角 大小关系:邻补角互补 分类:∠1和∠3、∠2和∠4、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