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易量。

通过造假,绿大地上市前后虚增资产3.37亿元,虚增收入5.47亿元,个别的资产竟然被虚增了18倍之多。

3、费用不入账,坏账少计提。

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发票早就来了,因为利润的考虑,一直不入账。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年四年的坏账的,找一笔钱,做一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4、虚构存货库存。

收入虚增,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很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要不就直接就他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5、虚降成本结转。

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

6、虚构现金流。

很多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7、虚增资产价格。

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发票开大,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8、虚假重组。

公司资产肯定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假账做多了,很多窟窿要补,怎么办?首先将亏损尽可能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当然,接盘的要付出代价。如何补偿,收购一家公司。评估价反正只要遵循了评估方法,评到天上去都说得过去。

9、虚假重组之二。

在公司做IPO时,很多公司就有相关的设计,首先,将部分股份转移到自然人。因为大股东解禁要三年,其他的只要一年。然后,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会装到上市公司里面。待公司上市后,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现在很多重组证监会要求利润承诺。其实这完全没任何意义。因为一是有承诺利润的要求,公司会想办法将利润做上来,很多该由重组资产承担的费用由其他公司承担,其次,就算未达到承诺,补就补啊,相对于重组所获得的收益,这一点血真不算什么。

10、自炒自股。

证监会会将每月28号的股东名册发给公司。我跟踪过好久,说实在话,上市公司有时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但重大消息公布前,还是看得出哪些获得内幕消息的人在进票。知道内幕消息的都不会用自已的名字炒股票。但从身份证地址,股东姓名有时可以猜出是谁的亲属在玩。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自已在玩。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一定

会释放利润和利好,有时甚至于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东出逃。这种情况很明显,如果某一个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的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情况的公司最可疑。

11、是否造假需重点关注的科目:

1)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

2)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

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

4)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你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了。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

5)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

11、自买自卖关联交易

紫鑫药业则是通过一套完整的内部交易链条,在人参交易的上中下各个环节均被董事长郭春生家族及其关联方所牢牢把控,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可以自由调节紫鑫药业的营收规模以及利润分成情况,支撑其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自买自卖和虚假交易。

其实紫鑫药业当时的第一大客户四川平大生物、第三大客户吉林正德药业和第四大客户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和第五大客户通化文博人参贸易公司,都与紫鑫药业存在着关联关系。

12、劣质资产注入

资产重组是A股上演麻雀变凤凰神话的又一阵地,同时也是造假的重灾区,注入资产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如果是优质资产以合理价格注入,原本垂死的公司可能因此起死回生。如果是将劣质资产高价注入,结果则是恰恰相反当上了冤大头,而真正为此买单的无疑是广大股民。比如吉林制药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2008年7月15日,公司公布了一份重组预案:拟以8.30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90000万A股,拟购买的资产为滨地钾肥100%股权,及冷湖滨地持有的大盐滩钾矿采矿权、土地使用权。而这个价值72亿的大盐滩矿区其实其真实价值还不值800万,无法量产钾肥。

附: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账目造假

上市公司账目造假的先兆主要是:推迟公布业绩;会计师事务所被更换或主动辞去业务;财务总监更换频繁;独立董事全部辞任;大股东减持;收购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业务;以发新股支付代价进行并购,利润表中的利息数额远高于现金流表中实际支付的利息;企业的分销商、客户或供应商的独立性、真实性存在问题。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测试毛利率的方法就可以识别上市公司造没造假,比如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并且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造假的情况。因为正常发展的公司其毛利率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一个公司如果存在虚构的收入,往往会留下毛利率高得惊人的迹象。

13、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

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上一年度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14、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

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关键词是“坏账准备金”,通俗的说,坏账准备金就是假设应收账款中有一定比例无法收回,对方有可能赖帐,必须提前把这部分赖帐金额扣掉。

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坏账准备金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

变化。举个例子,波音公司每年销售的客运飞机价值是以十亿美圆计算的,这些飞机都是分期付款,只要坏账准备金变化一个百分点,波音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出现上千万美圆的变化,对股价产生戏剧性影响。

理论上讲,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比例应该根据账龄而变化,账龄越长的账款,遭遇赖账的可能性越大,坏账准备金比例也应该越高;某些时间太长的账款已经失去了偿还的可能,应该予以勾销,承认损失。对于已经肯定无法偿还的账款,比如对方破产,应该尽快予以勾销。

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上市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照同一比例计提,完全不考虑账龄的因素,甚至根本不公布账龄结构。在阅读公司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它是否公布了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否按照账龄确定坏账准备金,是否及时勾销了因长期拖欠或对方破产而无法偿还的应收账款;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应该高度警惕。

从2002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对各个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账目的巡回审查,坏账准备金和折旧费都是审查的重点,结果有大批公司因为违反会计准则、进行暗箱操作,被予以警告或处分,它们的财务报表也被迫修正。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无论证监会处罚多少家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有多大,如果普通投资者没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类似的假账事件必然会一再重演,投资者的损失也会难以避免。

15、最大的黑洞——固定资产投资。

许多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就是不断募集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他们发行股票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发配股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不分配利润也是为了省钱行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阴影里,是否隐藏着违规操作的痕迹?

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做假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这种假账不可能做的太过分。公司可以故意夸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借机转移资金,使股东蒙受损失;也可以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或者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延长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减少每一年的成本或费用,借此抬高公司净利润——这些夸大或者低估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家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做的手脚太过火,很容易被人看出马脚,因为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很容易审查;虽然其市场价格往往很难估算,但其投资成本还是可以估算的。

监管部门如果想搞清楚某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没有很大水分,只需要带上一些固定资产评估专家到工地上去看一看,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真相就可以大白于天下。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虚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没有被揭露,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对此都缺乏足够的警惕性。

如果一个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造假现象抱有警惕性,他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调查:

上市公司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完工?比如某家公司在某年度开始建设一家新工厂,承诺在第二年完工,但是在第二年年度报告中又宣布推迟,就很值得怀疑了。

而且,项目完工并不意味着发挥效益,许多项目在完工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刚刚发挥效益又因故重新整顿,这就更值得怀疑了。

如果董事会在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该公司在搞“钓鱼工程”,或者干脆就是在搞“纸上工程”。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呈现高额化、长期化趋势,承诺投入的资金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动辄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仅仅完成土建封顶的时间就很漫长,更不要说发挥效益了。

这样漫长的建设周期,这样缓慢的投资进度,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做假账的充裕空间,比那些“短平快”的小规模工程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监管部门清查的难度也更大。即使真的调查清楚,往往也要等到工程接近完工的时候,那时投资者的损失已经很难挽回了。

16、难以捉摸的“其他业务利润”。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操纵“其他业务利润”比操纵“主营业务利润”更方便,更不容易被察觉。因为在损益表上,主营业务涉及的记录比其他业务要多的多,主营业务的收入和成本都必须妥善登记,其他业务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登记利润就可以了。

对于工业公司来说,伪造主营业务收入必须伪造大量货物单据(也就是伪造“应收账款”),这种赤裸裸的造假很容易被识破;伪造其他业务利润则比较温和,投资者往往不会注意。

为了消除投资者可能产生的疑问,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往往玩弄文字游戏,把某些模糊的业务在“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颠来倒去,稍微粗心的投资者就会受骗。

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把“主营业务”定义为“房地产、酒店和旅游度假业”,但是在主营业务利润中却只计算房地产的利润,把酒店和旅游度假业都归入其他业务利润,这显然与年度报告的说法是矛盾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混乱局面下,也不能排除某些公司把某项业务利润同时计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可能。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可能深入调查某家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是不是伪造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一定的可能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严重不成比例,甚至是“其他业务利润”高于“主营业务利润”,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做了假账。

中国投资者和证券媒体没有意识到上市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可能存在造假行为,也并非完全出于疏忽,因为上市公司不好好做自己的主营业务,反而热衷于在“其他业务”上大捞一笔,在中国股市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许多公司名义上是“运用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经营或投资(实为投机)活动,其实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完全不把主营业务当一回事。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热度很高,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改头换面做房地产,开始是把房地产当成短期的“其他业务”,后来有的公司干脆进行产业重组,改为正式的房地产公司;钢铁、医药、进出口乃至旅游度假等比较热门的行业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追逐利润固然是资本的天性,但是作为资本数额很大、负有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如此目光短浅的追求短期利润,对公司前景根本没有长远战略,无疑会损害股东乃至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

这种目光短浅的不良倾向必须得到遏制,但仅仅依靠证监会和投资者的力量恐怕难以有效遏制,必须同时依靠国家计划部门的宏观调控,才有希望刹住这股蔓延已久的歪风。曾经在中国股市名噪一时的“戴梦得”就是一个例子,它原本是中国股市罕见的珠宝题材股票,但是从2002年就开始“逐渐转卖毛利率较低的珠宝生产线”,义无返顾的投入了炒作房地产的大潮。

戴梦得(已经改名“中宝股份”)在2003年初完成了向房地产公司的转化,主要经营港口地皮;但是转化为房地产公司并不能增加它的业绩,直到今天,中宝股份仍然是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不尽人意的冷门股票。由此可见,从一个较冷门的行业转到较热门的行业,并不一定会带来业绩的相应提升;如果所有上市公司都往少数热门行业挤,造成的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

17、债务偿还能力。

衡量一家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流动比例,即用该公司的流动资

产比上流动负债;二是速动比例,即用该公司的速动资产(主要是现金和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很容易变现的资产)比上流动负债。一般认为工业企业的流动比例应该大于2,速动比例应该大于1,否则资金周转就可能出现问题。

但是不同行业的标准也不一样,不可以一概而论。目前各种股票分析软件和各大证券网站都有专门的财务比例栏目,除了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之外,一般还包括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等,这些数据对于分析企业前景都有重要作用。

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与现金流量表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速动比例的上升往往伴随着现金净流入,速动比例的下降则伴随着现金净流出,因为现金是最重要的速动资产。

但是,某些企业在现金缺乏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比较高的速动比例,因为它们的速动资产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这种速动资产质量是很低的。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考察该企业的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如果现金比例太少是很危险的。许多上市公司正是通过操纵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一方面抬高利润,一方面维持债务偿还能力的假象,从银行手中源源不断的骗得新的贷款。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时刻记住:只有冰冷的现金才是最真实的,如果现金的情况不好,其他的情况再好也难以信任。

如果一家企业的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良好,现金又很充裕,我们是否就能完全信任它?答案是否定的。现金固然是真实的,但也要看看现金的来临——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预示着企业的长期经营能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反应着企业管理层的投资眼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只能说明企业从外部筹集资金的能力,如贷款、增发股票等。

刚刚上市或配股的公司一般都有充裕的现金,这并不能说明它是一家好公司。恰恰相反,以造假和配股为中心的“中国股市圈钱模式”可以用以下公式概括:操纵利润—抬高股价—增发配股—圈得现金—提高信用等级—申请更多银行贷款—继续操纵利润,这个模式可以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没有足够的钱可圈为止。

操纵利润既是为了从股民手中圈钱,又是为了从银行手中圈钱;从股民手中圈来的钱一部分可以转移出去,一部分用来维持债务偿还能力,以便下一步圈到更多的钱。

这种圈钱模式只能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不规范的资本市场,但这个不规范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圈到的资金越来越少,即使没有任何人发现马脚,这种模式仍然不免自行崩溃的结局。在中国股市,做着类似勾当的公司大有人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许多公司至今仍然逍遥法外,等待着某一天市场回暖,继续造假圈钱的大业。

18、对上市公司假账手段的总结。

每当中国股市发生重大丑闻,每当天真的股民被上市公司欺骗,股民们总是会网上写下“血泪追问”——“为什么某些上市公司明火执仗做大盗无人阻挡?为什么它们居然能够长期逍遥法外,骗走无数金钱?”我的回答是:“所有的人都应该负责。政府和监管部门固然应该为我们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但是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该为自己的投资负责,事实已经证明中国普通投资者是最大的瞎子。”

事实上,大部分中国上市公司做假账的手段都并不高明,不仅专业分析人士能够识破,普通投资者也理应察觉。遗憾的是,中国股市的大多数投资者至今不知道阅读财务报表,连专业分析机构也经常闹出常识性的笑话,这样一个资本市场只有幼稚可以形容。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是制度问题,只要把制度定好了,与西方“接轨”了,天下就太平了,股市丑闻就再也不会出现了。但是最近几年来,中国在金融、证券和公司治理上学习西方制度的努力不可谓不大,造假违规现象却还是层出不穷,资本市场一直停留在崩溃边缘。

我们究竟是缺乏优秀的制度,还是缺乏执行制度的优秀的人?

是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存在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制度问题不是一切,相比之下,还是人的问题更严重。我们不仅要提高资本市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更要提高投资者整体素质,努力使这个幼稚的市场变的更加成熟。这样,重大违规操作才能够被扼杀在萌芽中,投资者的财产才能够有保证。

识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八大方法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只要采用以下四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端正态度,严格执行,核对一丝不苟,就能轻而易举地识破企业的财务造假骗局。

第一、内控测试法。

根据财政部和证交所的规定,凡上市公司必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所谓的企业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也是一种内部牵制制度。

这一过程包括:

①生经济交易,进行实物交接;

②按制度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记入适合的会计科目;

③对科目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④按准则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及附注;

⑤报经董事会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对外披露。

由此看出,内部控制就是对从经济业务交易开始到报表输出全过程的监控。而作为会计报表的审核者,在审核报表之前,应对其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及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核。

一般来讲,如果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比较完善,执行的比较有效,则错弊发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少。相反,如果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认真,甚至流于形式,则发生错弊行为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故在审核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时,应重点抓住两点:首先,经济交易的可控性。审核人员应该关注的不是会计账户的余额控制,而是各项经济交易的控制。如果各项经济交易在企业内部得以有效的控制。就可以有效的及时发现及抑止各种错弊行为并及时加以纠正,最终输出的各项数据也会相对正确可靠。

其次,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及各种相关信息的认定。从而影响审核目标的实现。如果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不健全,而执行又无力。财务报表就不太可能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因此审核人员在审核中必须高度重视报表单位保护资产和记录资产安全完整的内部控制,保证经济业务经过授权、符合既定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内部控制。

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调查审核,审核人员可以了解公司的内控状况,明确控制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审核重点,减少账表审核及核实的盲目性,为下步审核奠定基础。

第二、远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

有些公司的业绩太好了,好得都不像真的了。香橼的研究报告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汇是“too good to betrue”;反复强调的一个逻辑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每家企业只能取得平均的利润率,除非这家企业有足够合理的理由,如先进的技术、行业的领头或垄断地位等。如果理由不够充分,而企业又取得了远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那么,财务报告存在造假的可能。

厨房小家电生产商德尔集团(Nasdaq: DEER)公布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00%,毛利率比行业

龙头九阳股份还高46%,而九阳的规模是其8倍,而且德尔集团几乎没有任何广告和零售终端开销。在淘宝网的厨房小家电生产商“关注度”排名中德尔更位列第51名;在最近的时期,最多的产品只卖出9件,绝大多数产品的销售量为0,而九阳产品每周的销量高达几千件。这像一个每年增长400%的公司吗?你还相信它的毛利率比九阳高46%吗?

新博润(Nasdaq: BORN)宣称其发明的湿法制酒工艺是中国白酒制造业的重大技术革新,因而取得较高的毛利率,但是招股书中列明的2007、2008、2009和2010年前3个月的研发投入却只有8万、12万、20万和15万人民币左右。你相信这是能够带来超高毛利率的重大技术革新吗?

中国高速传媒(Nasdaq: CCME)公布的财报甚至比Focus Media更赚钱。每块屏幕所创造的收入是其他公司的3.5倍,中国高速传媒大约有5.5万到6万块屏幕,华视传媒有12万块。在2010年的第2季度,华视的总收入是3100万美元,而中国高速传媒用不到华视一半的屏幕创造了5300万美元的收入。并且华视的屏幕主要在一线城市,而中国高速传媒的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在google和baidu中搜索户外媒体广告商,也几乎见不到中国高速传媒的任何报道,也没有任何有影响力的分析师关注过该公司,而同行业的巴士在线(Bus-online)、世通华纳(Towona)和华视传媒(VisionChina)则报道广泛。中国高速传媒每投进1元钱,当年便可赚回超过50分,这样的资产回报率“已经超过Google、苹果和微软,而且还是在未引起任何主流媒体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实现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个案例至少值得商学院反复学习100年。”

第三、报给工商和税务部门的文件与报给SEC的不一致

工商和税务等部门保存的企业资料是发掘公司财务造假的一座金矿。但是,这些资料存在一定的争议性,有些企业可能为了规避或逃避税收等而向这些部门故意隐瞒公司的真实情况。香橼和浑水公司认为工商等部门保存的文件和报给SEC的文件存在些许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差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90%以上),对于推断企业的财务造假便具有了实际意义。此外,在有些资料中还夹杂有企业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这些经过审计的报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哈尔滨电气(Nasdaq: HRBN)的工商登记资料显示2010年净利润不到1200万美元,而财报显示净利润为8000万美元;SEC材料显示负债为1.51亿,而工商登记材料显示为2.76亿。

绿诺国际(Nasdaq: RINO)的工商登记资料显示2009年收入为1110万美元,业绩为亏损,但是报给SEC的文件显示收入为19260万美元,净利润为5640万美元。并且,公司公开的增值税缴纳数额和收入完全不成比例;产品销量大增,但是原材料的进货量却没有增加,显示存在财务造假嫌疑。

多元水务(NYSE: DGW)公告的2010年收入为10亿人民币,2009年收入为7.834亿人民币,但是多元水务的中国工厂的工商登记资料中的审计报告表明其2009年收入应在330万至560万人民币之间,收入被夸大了超过100倍。

东方纸业(NYSE: ONP)2008年收入被夸大超过27倍。中国公司的工商资料表明公司的收入只有240万美元,而公布的则是6520万美元;2008年纳税只有45350美元,而公开宣称的则是290万美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香橼和浑水有时也会调查上市公司前10大客户或代理商的工商登记资料。如报告中指出:嘉汉林业几家代理商的工商登记显示其注册资本只有几万美元,但每年却做着几亿美元的大生意;东方纸业前10大客户中的许多客户都规模太小,根本不可能购买那么大量的纸,显示这些公司存在造假嫌疑。

第四、有隐瞒关联交易的情形或收入严重依赖关联交易

大量关联交易的存在使得公司有虚构公司业绩或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因而其业绩的坚实度和财报的可信度都随之降低。如果一家公司存在未披露的关联交易,其缘由也往往不会是信息披露过失那么简单,背后可能存在更大的问题。

对中国公司而言,土地房产类的关联交易有时是利润腾挪的安全港,因为土地房产不但比较值钱,而且价钱的评估也不容易。

泰诺斯资源(OTCBB: TNRO)的生产设施是从关联方租用的,而公司的第一大客户也是关联方。中国阀门(Nasdaq: CVVT)收购Able Delight,但是却没有披露董事长的外甥拥有Able Delight34%的股份。新泰辉煌(Nasdaq:B R LC)的主要供应商、债权人和一家主要股东都是一家名为Kolin的公司。嘉汉林业(TO:TRE)的一些代理商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是来自嘉汉林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对此未予披露。多元水务(NYSE: DGW)2009年向慧元(惠元)研究所支付了2620万元人民币的咨询费,而公司却未披露该研究所是多元水务董事长在北京用3万元注册的一家个人独资企业。

东南融通(NYSE: LFT)有70%以上的雇员来自同一家外包劳务公司,并宣称该公司是无关联第三方。但是这家劳务公司除这笔生意之外未见其他商业存在,而且也未见试图开展其他生意,该公司亦没有自己的网站,与东南融通使用同样的电子邮件后缀,办公地址在同一栋楼,给政府的报备文件也由东南融通法律部职员签署。

第五、可疑的主要股东和管理层股票交易

主要股东和重要管理人员的股票交易有时会有暗示意义。公司业绩下滑时,管理层抛售股票不是好兆头;当公司的公开情况显示公司存在重大利好,而主要股东和管理层却积极兜售股票时,更不是好兆头。

美国超导(Nasdaq: AMSC)在发布4.5亿美元大额销售合同的当天CEO套现1100万美元,CTO和其他一些董事也有套现行为。新泰辉煌(Nasdaq: BRLC)公布了不错的业绩,但管理层却毫不犹豫地抛售股票。东南融通(NYSE:LFT)在上市后的4年内,其主要创立者也是董事长把其所拥有股票的70%,价值超过2.5亿美元,无偿赠送给了朋友和公司职员。公司的解释是钱对董事长已经毫无意义,但董事长却有以不合法手段谋取钱财的经历。

第六、审计事务所名不见经传且信誉不佳

对中国概念股进行财务审计的经常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而这些小公司在中国又无分支机构,不得不将业务委托给中国的一些事务所进行,这就为造假提供了空间。此外,中国的审计主要围绕发票进行,较少进行实际核实,而发票很容易造假。如果公司公布的审计报告存在错误,且制作粗陋,则更表明会计师不认真或不称职。

有许多中国概念股都是因为聘请了信誉不佳的审计公司而引起做空公司的关注,比如中国阀门、绿诺国际和哈尔滨电气都聘用了Frazer Frost作为审计公司,而Frazer Frost曾多次受到SEC的惩罚。此外,德尔集团聘请的Goldman Kurland &Mohidin公司也存在信誉问题,其审计的3家公司暴跌,1家因财务信息披露违规被摘牌。

第七、管理层的诚信值得怀疑

不诚实和不值得信赖的管理人员会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宜出现造假的可能性。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核心股东或重要管理人员在过去有严重污点或有事实表明其不值得信任,那么,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将随之降低。

银泉科技(OTCBB: CVDT)的核心管理人员一直通过包装仙股赚钱。绿诺国际(Nasdaq:RINO)董事长夫妇在RINO完成1亿美元集资的当天从公司借款350万美元在Orange County购置豪宅,而且董事长夫妇和其他管理层、独立董事以及审计事务所之间存在非同寻常的关系。

新华财经(Nasdaq: XFML)的重要股东Dennis Pelino和两位独立董事都来自同一家因众多的违法犯罪行为被退市并被宣布破产的公司Stonepath Group。并且,新华财经母公司的董事Shelly Singhal曾经先后卷入两起重大的股票诈骗事件,还有证据表明他曾经从别人那里购买股票但从未付钱,而新华财经的CFO、董事,甚至是独立董事都与Shelly Singhal有非同寻常的关系。

泰诺斯资源(OTCBB:TNRO)的管理人员就更有传奇性。19世纪80年代,James Poe曾经是SouthChina ResourceCorp的CEO,而他的夫人PaulaPoe也是这家公司的董事之一。

该公司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交易,宣称和中国政府合作养殖对虾。这家公司向投资者开出了许多诱人的许诺,结果是股票飞涨,但诺言从未兑现,最终破产。在破产后,Poe和她的夫人又缔造了另一个伟大的“中国故事”Pan Asia Mining Corp,该公司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交易。这一次是宣称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发中国唯一的钻石矿。

到2001年,这家公司把投资者融给它的3900万美元全部输光。该公司也因发布虚假消息和故意夸大资产而被停牌。公司的CFODon Nicholson也因故意发布虚假消息被处罚。加拿大卑诗省证监会的处罚记录显示James Poe夫妇也曾因违规交易被处以证券市场禁入。

现在,这些人又组建了泰诺斯资源,只不过JamesPoe将名字改为James Po,CFO换为Don Nicholson(不是原先的那位,是原先那位CFO的儿子,原先的那位仍然担任公司的顾问),Poe的夫人也不再是公司的董事,而换成了他大约20岁的女儿Crystal Poe。“尽管该公司刚从市场融资500万美元,但表示公司财务状况的红旗比中国五一劳动节大游行上的红旗还要多。”

第八、更换过审计事务所或CFO

更换审计事务所或CFO也被视为造假的征兆,尤其是频繁更换或者前后聘请的审计事务所都名不见经传的时候。此外,与审计事务所关系过密或聘请不会讲中文的外国人担任CFO也被视为负面特征。

判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基本方法:

A.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财务信号:

(1)与同类公司或与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

(2)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

(3)应收账款、存货异常增加;

(4)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际余额相比相差甚远;

(5)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

(6)突然出现主业以外的较大收益,如咨询、工程、软件等的利润贡献。

B.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非财务信号:

(1)高管频繁更换,比如财务总监,董秘,独立董事,监事频繁更换;

(2)会计师事务所频繁更换;

(3)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公司股票;

(4)资产重组和剥离频繁。欢迎大家补充判断的方法。

延伸阅读:万福生科IPO造假实务

这么多年过去了,此文仍是财务造假实务分享第一文,常读常新!如果说绿大地是中小板造假第一例,那么万福生科就是创业板造假第一例,为什么造假如此恶劣的公司IPO竟能通过层层审核,最终又被湖南证监局一次例行检查揭开盖子?

万福生科造假案暴光之后,专业人士对中介机构职业能力和操守的批判多如牛毛,笔者

认为大部分批判纯属“马后炮”,出事前只有一家媒体指出万福生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核心观点是作为万福生科作为稻谷加工企业,毛利率不可能那么高,存货周转率太慢,事后证明这两点判断是对的,但万福生科给出了合理解释:毛利率高是因为主业是稻谷深加工,技术含量高且循环经济;存货周转率慢是因为糖米需贮存一年后转化率比较高。

这两个财务指标异常早在反馈意见和上会阶段多次被预审员和发审委委员问及,最后大家都相信了万福生科的解释。现在想想,这些人都是傻瓜,都被龚永福--这位笼罩着“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等功臣伤残退役军人”光环的老狐狸给骗了。

一、龚永福及万福生科前世今生

万福生科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前股权结构如下:

龚永福及其妻子杨荣华持有万福生科80.38%股份,从股权结构上看万福生科就是一家夫妻店,龚永福还有三个小姨子,其中有两个分别负责万福生科采购与销售,所以这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核心管理人员是龚永福、妻子姐妹。

龚永福1959年出生于桃源县枫树乡,常食不果腹,此人在财务造假败露之前绝对是位励志人物:个子很矮,长相一般,且身世凄凉,据说其1岁多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随祖母长大。初中毕业后,本着“能吃碗饱饭”的愿望,龚永福入伍,以坦克兵的身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但落下八级伤残。

1980年,龚永福转业回乡,成为桃源县陬市镇粮站的一名保管员,以其老实淳厚的形象迅速积聚人脉,据媒体报道,龚永福第一桶金是倒卖陈化粮;1995年,龚永福辞职下海,带领一批退伍军人、农民创办了万福大米厂,但这就是一家小作坊;2003年,龚永福引进“大米淀粉糖加工”技术,设立湘鲁万福公司;此后,龚永福不断完善稻谷产业链,声称要让一粒稻谷产出茅台酒的价值,构建了一条循环经济的“稻米加工产业链”:有人认为万福生科只是一家加工大米的小作坊,这是误解,万福生科之所以能上创业板,一是高科技,“稻米淀粉糖深加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循环经济,万福生科建立了一条“榨干取尽”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2009年10月,湘鲁万福整体变更为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27日,万福生科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股份1700万股,募集资金4.25亿元,成为湖南常德市史上第三上市公司,龚永福也以12亿元身价晋身为湖南最富农民企业家。

万福生科就这样由一家小作坊的稻米加工厂逐步演变为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龚永福也完成了从粮库仓管员到湖南农民首富的华丽转身。

二、造假案发

2012年8月22日,万福生科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半年报,半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称: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同比有所下降,但公司又称:公司在2011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2012年经营目标为:力争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达到63,000-65,000万元,净利润达到7,200-7,400万元:此时由湖南证监局上市公司检查组正在万福生科进行上市后的例行现场检查,检查组很快发现了万福生科2012半年报预付账款存在重大异常:公开披露的资产负债表显示,预付账款余额为1.46亿元,而科目余额表显示,万福生科预付账款余额超过3个亿,预付账款“账表不符”;财务总监解释称为了让报表好看一点,将一部分预付账款重分类至在建工程等其它科目,但检查组职业敏感让其意识到如此畸高的预付账款绝对不正常,因为上年同期才只有0.2亿元,那么这些预付款去哪里了?

检查组立即追查到银行追踪资金真实去向,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银行真实的资金流水显示,账列预付8036万元设备供应款根本就没有打给供应商(法人),而是打给自然人;再一比对,发现下游回款根本不是客户(法人)打进来的,而是自然人打进来的。现

场检查组发现万福生科银行回单涉嫌造假重大违法事实之后,湖南证监局立即于2012年9月14日宣布对其立案调查,案情上报之后得到证监会高度重视,9月17日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宣布对其立案调查.

在铁的事实面前,财务总监无奈交出私人控制的56张个人银行卡,稽查大队又在现场截获存有2012年上半年真实收入数据的U盘,从此揭开了一个伪造银行回单14亿元、虚构收入9亿多元的惊天大案。

三、造假手法

万福生科的造假模式是用公司的自有资金打到体外循环,同时虚构粮食收购和产品销售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为完成资金体外循环,万福生科借用了一些农户的身份去开立银行账户,并由万福生科控制使用,有些个人银行账户甚至连农户本人都不知道。

具体流程是,它首先把自己账上的资金打到其控制个人账户上去,同时在财务上记录粮食收购的预付款,再相应的做粮食收购的入账,完成原材料入账。之后再把这些实际控制的个人账户的钱,以不同客户回款的名义分笔转回到公司的账户上,财务上对应地做这些客户的销售回款冲减应收款,再相应的做客户销售收入等账目,利用资金的循环达到虚增销售收入的目的。

万福生科造假流程遍及到它的进、存、产、销的各个经营环节上,参与的人员比较多,总体上来说是龚永福授权财务总监来具体执行,执行过程中是财务总监来具体分配任务,每个参与的人员完成各自负责的一部分,俨然是流水线式的造假流程,体现出造假的系统性比较强。

万福生科在做资金的体外循环中也变换了很多种方式。比如有两个500万转出去,回来的时候不一定就是两个500万回来,可能会拆分成几笔,把回款的资金拆的比较零碎,想做那个客户的回款,就假冒成这个客户把钱打回公司账户上。

把款打回来之后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银行的回单上会显示成个人账户打回来多少钱,而不是客户打回来多少钱,为了掩盖这个情况,万福生科又伪造了大量的银行的回单,私刻了若干个银行的业务章,盖在上面。他们做的单据很逼真,调查人员也是在反反复复翻银行回单的时候发现了蛛丝马迹,最终还是把这些造假的银行回单给找出来了。

万福生科造假比较隐蔽,直接发现问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它是假借采购户或者销售户的名义,以自有资金体外循环,假冒了粮食收购款和回款。在资金循环过程中,除伪造大量的银行凭证外,还使用了现金存取的方式,所以需要我们追查资金的真实来源,这是隐秘性强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是整个造假流程都有真实的购销合同、入库单、检验单、生产单、销售单、发票等“真实”的票据和凭证去对应。依靠流水线式的造假流程,这些单据都有专人开具,开具单据的人就是负责这块工作的人,所以只凭单据的形式核查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如果把中间的某张单据单独拿出来,形式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这笔业务却是虚假的。虚构业务的整个造假流程很逼真、很难辨别。

证监会稽查组负责人介绍,万福生科造假案是集系统化、隐蔽性、独立性为一体的,采取了成本倒算制,使得财务报表整体十分平衡,很难从形式上发现问题。

首先,造假系统性强。

万福生科造假遍及进、存、产、销各个经营环节,参与造假的人员很多。在执行过程中,由覃学军总体策划、统一分配任务,过程就像流水线,每个参与人员只需完成各自的部分,然后移交给下个环节负责的人,等全部流水线结束后,整套假账也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其次,造假隐蔽性强。

稽查负责人感叹到,“调查中直接发现问题的难度很大”,因为账套的资金流水与银行的资金流水在日期、金额上逐笔一一对应,但问题却在于名称的造假,这个过程中能演变出许

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原本是由张某通过银行打回的款项,但对应的银行回单上的账户名称却被改成了万福生科的某客户名称。“如果只对流水是对不出问题的,这就需要深度追查这个资金究竟从哪里来的。形式上很逼真,但内容的确是假的。”稽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另外,造假的独立性是很高的。

稽查组负责人说,“不能说万福生科的造假有多高明,但的确它把所有东西都做全了。”从购销合同到入库单、检验单、生产单、销售通知单以及采购销售发票等,这些单据凭证由专人开具。“由于万福生科对应的粮食收购方都为农户或粮食经纪人,不能开具发票,因此采购发票也由万福生科开具,这样就能把所有的单据凭证全部自己解决,而不依赖外部的力量,具有很高的造假独立性。”稽查负责人称。

最后,造假过程采取了成本倒算制。

因为整个公司财务是按计划去造假,而非真实情况。所以财务人员会根据虚增后的各产品销售收入、毛利率以及生产消耗率直接倒算相关生产财务成本,达到了产销平衡。“既然是算出来的,整个资产负债表一定平衡的,不能直接简单的找到问题所在。”稽查负责人如是说。真假业务混淆交织在一起,“万福生科不像有些公司的造假,一些笔是真的,剩下的可能都是假的,它的一笔业务里既有真数也有假数,真假交织在一起,所以给核实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整个调查过程十分艰苦。”一些客户在县、乡、镇等小地方,路途遥远,来回辗转上千公里,而且稽查人员难以用当地方言交流,语言沟通较困难,有时需要找第三方人员解释,费尽周折。此外,湖南的冬天没有暖气,很多银行资料是存在阴冷的库房里,为了找到相关证据,不少稽查人员都在带病工作,有的甚至累倒在现场。稽查组负责人笑着说“带病工作在调查万福生科案时是太普通、太平常的一件事,基本是常态!”“因为财务类调查的案子和内幕交易等其他案子不一样,调查的时间跨度也很长,所以涉及到的事项特别多。”稽查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四、中介失职

证监局是如何发现万福生科问题?笔者觉得这里有“天时、地利”的因素,预付账款是导火索,银行流水是突破口;他们进场时很快发现万福生科预付账款异常,预付账款高达3个多亿,而且有2个多亿是付给粮食经纪人的,最多的一户杨建中一人就预付了4000万元;这时,他们可能怀疑龚老板通过预付采购套取上市公司资金,很自然地他们要去追查这些预付采购款最终的资金去处,于是他们到银行查询杨建中等人的相关账户资金往来,结果惊奇发现,万福生科打给杨建中的钱又打回到万福生科账上,再查万福生科的资金流水,发现杨建中打回的钱变成大客户的回款。通过粮食经纪人的账户和万福生科的账户流水核查,发现了万福生科虚假采购、虚假销售的惊天骗局。

那么保荐机构为何没有发现万福生科的预付账款异常呢?这是由于之前该公司预付账款余额一直不多,上市前的2011半年报只有2000多万元;而上市后该科目余额迅速上升,2011年末就达到1亿出头,这时会计师在2011年报为何没有发现该公司预付账款异常呢?因为这里面大部分是预付设备款,预付采购款直至2011年末也很少;而到了证监局进场时预付采购款高达2个多亿。

证监局突破口在于核查银行流水,对于上游供应商银行流水核查,保荐机构包括会计师是没有这个权限的,只有监管部门有权延伸检查;而至于万福生科本身的银行流水核查,保荐机构应该是有这个权限的,那么包括会计师在内的中介机构为何没有发现万福生科虚构大客户回款事实呢?这里有银行对账单的问题,我们核查客户银行流水基本通过银行对账单进行,而相当部份银行对账单没有显示“对方户名”,亦即从银行对账单入手核查银行流水,你不清楚交易对手名字,这就给了万福生科挥水摸鱼机会,将经纪人账户打进的钱包装成大客户的回款,万福生科伪造了银行回单,这种伪造的银行回单一般人根本识别不出来,一般

也不会怀疑银行单据有假;部分银行对账单也显示“对方户名”,亦即可以从银行对账单入手核查付款人的名字,但据笔者了解,万福生科也伪造了部分银行对账单,这导致直接从银行对账单入手无法核查银行流水真实性,万福生科造假手法并不高明,但是其伪造银行单据的水平完全是一流的,笔者一直怀疑是银行专业人士配合其伪造这些专业银行票据。

而证监局直接从供应商账户和万福生科银行账户入手很容易就揭穿万福生科的银行流水伪装,笔者相信稽查大队入场后还会延伸至对下游客户的银行账户的核查,这种通过上下游账户延伸核查是比较容易发现通过资金运作虚构收入的陷阱,而中介机构是无法通过上下游账户入手发现问题的,因为没有这个权限;通过上下游访谈发现资金运作陷阱效果很差,包括中磊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报审计时也对8036万元预付设备款也作了供应商访谈、函证和拍照,但事实证明这些审计程序都失败了,供应商配合万福生科撒谎;再加上目前对银行流水的审计往往交给小年轻,很少有人去怀疑银行单据造假,即使是资深专业人士也无法识别出银行票据的真伪,笔者认为中介机构没有发现万福生科骗局是情有可原的。

再加上万福生科上市前虚构收益怀疑有真金白银投入,即龚永福将个人账外融资的钱打入万福生科作货款,这时利润表是假的,而资产负债表是实的;上市后龚永福疯狂从上市公司套现去偿还之前的账外个人负债导致预付账款急剧增加,并且2011年一年就虚构了6000万元的利润和承担了2500万元的税收造假成本,这时预付账款也非常异常,只是公司将异常的预付账款放入存货和在建工程,从报表入手很难发现其异常。

万福生科是典型的“一条龙”造假,公司根据真实的“投入产出比例”虚拟采购、生产和销售流程,炮制假购销合同、假入库单、假检验单、假生产通知单、假出库单、假保管帐、假成本核算、假银行结算单等。

一条龙的财务造假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真金白银式的造假,即利润表是假的,而资产负债表是真的,表现为虚构收益的同时没有虚增资产或隐瞒负债;第二种是非真金白银式的造假,这种造假表现为利润表造假的同时资金负债表也是假的,表现为虚构收益的同时虚增资产、隐瞒负债。

东方电子是真金白银式的财务造假典型,东方电子式财务欺诈特点是资产并没有虚构,银行存款余额是真实的,这种财务造假不管是从利润表入手还是资产负债表入手都很难发现,不管是从物流、现金流、商流、税收或供应链角度都很难发现。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上市前,一是上市后,两个阶段的财务造假具有不同的特征,上市前的财务造假表现为真金白银式的财务造假,而上市后的财务造假就从真金白银式转为非真金白银式,就象一个罪犯从盗窃转化为抢夺,又从抢夺转为抢劫,万福生科上市前后财务造假性质也发生质的变化,即上市前利润表是假的,而资产负债表是真的;而上市后万福生科虚构了巨额的预付账款,而其银行存款仍是真实的。

万福生科不但虚构销量和采购量,还虚构产量,对于一般的制造业还可以通过“供应链”入手来发现虚增产量问题,如通过水费、电费等生产指标,而万福生科有自己的水厂,无法通过水费发现其虚增产量;又由于该公司满负荷生产和半负荷生产用电量差异不大,故从电费也无法发现其虚增产量;万福生科不但虚构主要原材料,还虚构相关的生产辅料、人工成本和包装物成本,故从辅料、人工和包装物也无法发现其虚增产量。

万福生科从供应链数据造假入手在ERP系统上自动生成虚假的财务数据,中介机构无法通过从业务至财务的“自上而下”或从财务至业务的“自下而上”的核查路径发现其财务造假,因为该公司财务与业务数据是相互印证的。

真金白银式的财务造假最有效的手法是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延伸核查,目前保荐机构和会计师对上下游延伸核查主要手法是访谈和函证,如果上下游与发行人串通,则上下游访谈和函证程序也是无效的,故职业界一直认为中介机构未能发现东方电子式的财务欺诈是情有可原的,而监管部门能够从上下游的银行账户入手找到真金白银式财务造假的七寸--上

下游资金运作伪装。

目前不管是投行,还是会计师,由于本身是中介机构,核查手段有限,无法延伸核查上下游的银行账户,在识别一条龙的财务造假尤其是东方电子式的财务造假方面还存在内在、固有的局限。

总之,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犹如女人十月怀胎,刚开始不明显,因为规模小,有账外的资金填补;后来规模大了,窟窿越来越大,这时想瞒也瞒不住了,月数够了就该“产”了,王志勇们机缘巧合充当了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暴光的“接生婆”。

五、财务核查

2013年是IPO财务专项核查年,证监会也对四起IPO财务造假案开出了罚单:绿大地(鹏城)、万福生科(中磊)、新大地(大华)和天能科技(大信),笔者分析了这四起IPO 财务造假案,总结了IPO财务审核五个必查事项:

1、上下游价格走势和毛利率

万福生科财务核查最大问题是上游原材料稻谷价格涨了一倍、下游产成品糖浆价格稳中有降的背景下毛利率高度稳定。

上下游价格走势是毛利率核查核心手段,我们要从上下游价格走势中判断毛利率走势,我们有几个在审项目最大的问题是毛利率异常,最大怀疑是少转成本;如果下游价格暴跌,上游价格微跌,毛利率只略有下滑,此时要非常小心采购成本是否全部入账,成本核算是否真实、公允。

证监会对新大地造假最大指控是保荐机构和会计师未能发现毛利率异常:

在审计新大地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项目的过程中,大华所对新大地2009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进行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记录于工作底稿,但未对毛利率巨幅波动(3月份为-104.24%,11月份为90.44%)做出审计结论,也未对异常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审计新大地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项目的过程中,在12月份毛利率与全年平均毛利率偏离度超过33%的情况下,未保持适当的职业审慎,得出全年毛利率无异常波动的结论;且在审计当年应收账款过程中,也未保持适当的职业审慎,未发现2011年12月新大地现金销售回款占当月销售回款43%的异常情形,也未对上述两项异常进一步查验。

我们在财务审核时要分月、分季核查毛利率是否正常,尤其关注四季度、一季度、12月份、1月份毛利率波动情况。

2、上下游、股东调档和走访

上下游核查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发现潜在的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二是发现虚假交易;上下游核查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工商调档,二是现场走访;媒体和做空机构发现财务造假最核心的调查方式也就这两招。

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工商调档,就能明显发现上下游存在疑似关联,绿大地虚假注册的35家上下游公司名字非常相近,再研究其注册时间、注册地点、办公地址、注册电话、注册联系人等更能发现上下游异常,排查关联方不但要关注与发行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更要关注的是上游内部、下游内部以及上、下游内部存在的疑似关联。此外,要高度关注实际控制人用底层员工注册上下游公司问题,这些上下游公司没有股东、董、监、高身影,但有普通员工或离职员工身影,核查时要关注工资花名册和社保花名册。

现场走访上下游除了明察,还要暗访;我们发现发行人安排的上下游访谈效果往往很差,甚至连上下游停产多年都被隐瞒,媒体和做空机构之所以能轻而易已发现上下游问题与其间访谈效果有很大关系。

除了前十大供应商或客户必须走访之外,新增、异常的上下游都要关注,特别关注新注册公司成为新增大客户、大供应商情况,尤其是香港注册的公司。

3、资金流水

天能科技除了被指控没有核查招投标程序外,还被指控没有发现资金流水异常;最近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如万福生科、天丰节能、海联讯、新大地,甚至包括之前的绿大地,都涉嫌资金流水造假(见附一《资金流水造假四大案例》),故在当前特定一个时期,要重点核查资金金流水。

一单一单核查看不出资金对倒,我们要从资金流水中发现既是收款人又是付款人的异常流转,从中发现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嫌疑,或者从金额相同、日期相同等多维视角发现资金循环交易,从A打到B,又从B打到C,资金进出的交易对手分别是A和C,但是通过关联方核查,发现A和C是同一控制人控制,这也是典型的资金对倒行为。

资金流水核查工作量非常大,因为发行人除了母公司,还有子公司、分公司等,一些企业除了在一个会计主体内进行资金对倒外,还通过母子、母分公司之间进行资金对倒,很多发行人都有几十个银行账户,就是在同一会计主体内不同的银行账户进行资金运作也很难被发现,尤其是存在现金结算、票据结算和POS机结算情况下,核查资金流水造假更是难上加难;但越是核查难度高,越是核查的重点。

4、函证和监盘

这是审计实质性测试最核心、最基础的方法,但多起财务造假案表明,会计师未能有效函证,甚至没有函证,如:中磊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万福生科IPO财务报表过程中,未对万福生科2008年末、2009年末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余额进行函证,也未执行恰当的替代审计程序。其中,银行存款函证程序的缺失,导致中磊所未能发现万福生科虚构一个桃源县农信社银行账户的事实,万福生科2008年以该银行账户虚构资金发生额2.86亿元,其中包括虚构收入回款约1亿元;应收账款函证程序的缺失,导致中磊所未能发现万福生科2008年、2009年虚增收入的事实。

中磊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对万福生科2010年末和2011年6月30日的往来科目余额进行函证时,未对函证实施过程保持控制。中磊所审计工作底稿中部分询证函回函上的签章,并非被询证者本人的签章。上述程序缺陷,导致中磊所未能发现万福生科2010年、2011年上半年虚增收入和采购的事实。

绿大地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06年销售收入中包含通过绿大地交通银行3711银行账户核算的销售收入,交通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上述交易部分不存在。绿大地招股说明书披露,2006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余额为47,742,838.19元;其中,交通银行3711账户余额为32,295,131.74元。交通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12月31日的3711账户余额为4,974,568.16元。经查,深圳鹏城没有向交通银行函证绿大地交通银行3711账户2006年12月31日的余额。

大信所在天能科技IPO审计过程中,未对所发出的询证函汇总并进行有效控制。大信所对天能科技实际控制的几家壳公司进行函证,回函的地址相近,时间是同一天,同一个邮局发出,信封的编号都是连续的。两家回函的公司不是一家公司,但是字迹一模一样。

天能科技、绿大地和万福生科审计失败案除了分析程序不到位之外,审计程序最大问题是函证程序缺失或没有有效控制函证;这提醒我们在当前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造假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投行必需单独或与会计师一起进行函证,除了函证余额,还要函证发生额;函证地址必须是对方的办公地址或注册地址,回函时要保留信封或快递存根。投行除了自己函证之外,还要对会计师的函证进行控制和审慎核查,函证的地址、时间、联系人、联系电话、签字、快递编号都要十分关注。

之前业界一直争议的是投行到底要不要执行监盘程序,笔者想在当前投行职业会计化背景下,给自己加码就是给自己平安,会计师监盘了,我们尽可能跟着监盘或审慎复核盘点和监盘结果。

5、招投标程序

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在天能科技财务造假案中,证监会指控:

民生证券对于天能科技的应县道路亮化照明工程项目、金沙植物园太阳能照明工程项目,以及和谐小区太阳能照明工程项目的真实性和合同履行情况未尽职核查,对于上述三个项目属于市政工程而必须履行相应的招投标程序未予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通过招投标公开信息的查询,发生这三个市政工程“收入确认在前,招投标在后”的事实。

除了政府采购要履行招投标程序,国企大部分采购尤其是基建也要履行招投标程序,先有招投标,然后才有签约,最后才是发货和收款,尽管实务中存在“先上车、后买票”行为,但一旦发现根据《招投标法》规定或企业内控规定必须履行招投标程序而没有履行的,要作为财务核查一个关注事项;招投标程序不仅在销售和收款循环中要核查,采购和付款循环中也要核查采购环节是否按规定履行了招投标程序;财务核查要“出其不意而致胜”,目前一些企业在虚构或提前确认收入时只注意到合同、出库单、银行回单的包装,没有招投标程序的包装,尤其是招投标程序信息公开的,包装难度非常高,这是一个很好的核查收入的切入口。

除了关注重大合同之外,还要关注合同是否有前置的招投标程序,如果是公开招票,要从网络上搜索中招投标信息以印证中标通知书的真实性,核实中标通知书和合同是否一致。

六、广深高速

郭台铭:“我非常喜欢“广深高速”这条高速公路的名字,因为它寓意深刻。要拥有创新的思维,前提就是广度、深度、高度、速度要够。”受到郭台铭的“广深高速”的经营理念启发,我认为财务核查也要做到“广度”、“深度”、“高度”和“速度”:

1、广度:

根据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企业外部环境五力主要是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同行)、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替代品,在万福生科财务核查过程中,我们除了上下游访谈不到位外,最大的问题的我们不了解万福生科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上游、下游、同行和替代品,如万福生科下游客户主要是糖果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技术顾问张忠盛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水果硬糖中的淀粉糖浆或麦芽糖浆的比例应在12%至18%之间,奶糖中的比例应在25%以下,如果财务核查人员了解糖果投入产出比例,则有可能发现大客户销售量的不合理;如果了解替代品白砂糖的价格走势,则应该对万福生科核心产品麦芽糖浆价格走势有合理预期;如果了解上游稻谷价格在涨、下游产品价格在跌,则应该对其稳定毛利率产生怀疑。

亦即,我们在做财务核查时,不但要了解客户本身,还要延伸至上下游、同行和替代品行业,在万福生科一条龙造假链条中,涉及供产销全环节造假,如果我们能通过上游供应商的产能发现采购量造假、下游客户的产能发现销售量造假,则万福生科一条龙造假就不能得逞。而传统上,我们只核查发行人的产能,没有核查上下游的产能,我们只核查发行人的水表、电表,没有延伸核查上下游的水表、电表。

财务核查的广度要求核查对象要从波特五力入手,深入了解客户所处的外部环境;

2、深度:

在万福生科财务核查中,我们核查没有“接地气”,未能从细节入手发现发行人的财务异常,尤其是忽略了发行人银行流水的核查;最近几年的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财务造假丑闻表明中国企业造假手法仍然非常原始,大量的造假是浮在水面上,只是财务核查未能勤勉尽责,没有核查银行存款余额和银行流水,导致银行流水和银行存款余额造假泛滥成灾,我收集四大审计的鸿星运动、洪良国际、东南融通、高速频道、中国高精密、博士蛙、大庆乳业、思嘉集团财务造假基本都涉及银行流水和银行存款余额造假,国内所没有发现客户银行流水造假,而国际四大连客户存款余额造假都没有发现,这表明不管是审计或财务核查,最基本核查都不到位,更不要提识别银行单据、发票、合同的的真伪。

财务核查深度要求从客户、账户和账目入手,不能只依赖财务报表,要抽查凭证,尤其关注期末、期初的账项调整,包括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暂估入账和冲回等;不但要到工商局核查上下游企业,还要到社保局核查上下游企业个人股东的社保纪录;

3、高度:

与深度相反,高度要求财务核查要站得高、看得远,要从行业、从宏观入手,要着眼于未来,乐视网2010年上市时引起业界和媒体一片哗然:在主流独立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还在烧钱的背景下名不见经传的乐视网竞然三年前就盈利了,不管是基础服务收入或是增值服务收入来源都受到媒体强烈质疑,包括视频点播、版权分销、广告发布和用户分流客户不明,涉嫌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和自我交易,这些财务质疑直到上市后两年又被有中国浑水之称的中能兴业旧事重提,在2012年4月26日的《证券市场周刊》上以《乐视网幻象》为题再次对乐视网的广告收入、付费用户数量、影视剧版权数量提出强烈质疑,但事实证明,乐视网就是中国甚至全球视频网站一只黑马,如今市值高达182亿元,而优酷和土豆两家合并的市值只有215亿元;乐视网提前内容和版权步局、提前电视端布局。

财务核查的高度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历史、不能拘泥于细节,要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发现隐形冠军和未来的王者。

4、速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财务核查是一个持续过程,不是材料提交了财务核查就结束了,从接触项目到上市,财务核查人员就要持续关注客户经营环境和业务、采购和销售、核心技术、管理层、财务状况重大变化情况,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校正对客户的业绩预期,并与客户实际业绩进行PK。大部分客户所处的行业都是周期性行业,要对行业和企业的生命周期保持足够敏感,要逆周期选择客户,而不是顺周期,因为发行上市本身有一个周期。

财务核查的速度要求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更新财务核查证据和结论,财务核查要先知先觉,而不是后知后觉。

七、万福财务丑闻反思

1、中国式民营企业IPO:假到真时真亦假

民营企业有中国式的内控制度,这种内控主要是基于亲情、友情和信赖等形成关键控制点,供销基本通过口头协议达成,且现款现货较多,一个业务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就达成,可是这样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显然不符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要求,于是目前上市过程被普遍视为是一个包装的过程,包括对原始业务的包装,将不规范业务包装成规范业务,将现金结算包装为转账结算,将个人结算包装为公司结算,于是就伪造、变造各种合同、发票、物流、现金流的单据,从形式上看,这些单据都是假的,但实际是“真账假算”,与“假账真算”不同,单据都是真实的,但实际对应的业务是虚构的。假到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IPO财务核查最后完全靠感觉了,而不是靠证据。

2、业务至上:宁可错上,不可错杀

对于IPO项目人员和核查人员而言,发现客户原始资料不实,这时是重形式还是重实质?实务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项目收入存疑、资产存疑,但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客户在造假,如收入异常、毛利率异常、费用率异常,对于“存疑”的项目,我们态度是什么?最高院最近发出“宁可错放,不可错判”声音,我们的理念是“宁可错杀,不可错上”还是“宁可错上,不可错杀”,前者显然是稳健性风格,后者则为激进型风格。

万福生科是从IPO开始就进行财务包装,上市后的财务包装是IPO的延续,IPO就种下财务包装祸根;IPO造假核心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项目组的道德风险如何防范,这是IPO 项目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如果项目组和保荐代表人挥水摸鱼,以牺牲公司利益与发行人进行利益交换,则IPO保荐风险大大提高,要从制度上防范项目组和

保荐代表人的道德风险。

3、骗子与傻子的市场博弈:出其不意而致胜

在这场骗子比傻子多的市场博弈中,年轻幼稚的投行“萝莉”上了老奸巨滑的江湖“大叔”的当,万福生科项目组之前以为“叫他们造假都不懂怎么造”,可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龚永福这条老狐狸蒙过了所有的中介机构,包括有疑难杂症高手之称的中磊副主任会计师、重组委委员邹宏文,龚永福的IPO骗局断送了这些中介机构签字人员职业生涯,在龚面前,我们就是傻子,一帮具有高学历的高富帅竟然被一个低学历的矮锉丑给忽悠了,土八路战胜了正规军,难道是“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从其造假手法上看,龚永福造假手法仍然停留上传统阶段,谈不上创新,那为什么我们作了如此深入的尽职调查,就没有发现骗局呢?

是我们财务核查不到位,方法执行不当?项目组执行力不足是一个问题,我认为更深层次是我们财务核查方法机械、古板,这些财务核查方法和程序早为客户熟知,实际上万福生科财务造假背后高人本身就是资深的CPA,项目组以不变应万变,以完善底稿为已任,机械执行程序,没有实施个性化、专业化的财务核查程序和方法,财务核查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要出其不意而致胜,在常规的财务核查程序和方法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规的财务核查程序和方法,这些非常规的财务核查程序和方法不是规定动作,而是自选动作,当走访、函证无效时,能否想出一些替代性、创新性的财务核查程序和方法?要以创新驱动财务核查程序和方法的完善。

我们还要贯彻一个理念“每家多做一点点”,别人做了我们都做了,但是我们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做一点点”背后是专业化和个性化,而不是机械化和程序化。

结语

万福生科取名于“万里鹏翼、厚德载福”,招股书称(万福)始终铭记“唯厚德者多福”、“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龚永福穷孩子出身,信奉“信为人之本德为商之魂”,自称从来没做过对不起人的事,如今却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检察机关正式提起公诉,龚永福及其一手带大的“亲儿子”万福生科注定遗臭万年。

龚永福从一个老实忠厚的农村穷孩子沦为一个老奸巨滑的金融诈骗犯,是中国贪腐酱杠文化使其由“红”变“黑”,还是人性本恶?笔者认为,至少在湖南资本圈,它有这样的一种文化,如龚永福认同的“包装是上市正常的步骤”,他们缺乏敬畏资本市场的心态,总以为注点水、违点规没什么,他们排斥显规则,流行潜规则,最终导致了万福生科事件的发生。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涉及会计科目深度分析!(含案例解析)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涉及会计科目深度分析!(含案例解析)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 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1

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精选课件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精选课件

————————————————————————————————作者:————————————————————————————————日期:

青岛滨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科类) 题目: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 英文题目:Research on Wan Fu Biotechnology financial fraud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10 月25 日 一、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运用财务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对财务造假的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其造假原因和造假的手段,从而对财务造假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让中国的经济能够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理论意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现象频繁发生,且违规形式和万花不断推出出新,日益猖狂的上市财务造假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也说明我国会计法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分析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财务造假这一现象完全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重误导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破坏了投资者的相关利益,我国现在的财务造假手段不仅越来越隐蔽,而且都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陆续被证监会查处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各个财务造假案例看来,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违约金额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涉及时间之长,这种现象真的是愈演愈烈。本课题主要研究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这一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这对于发现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着直接的实践意义。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 1、国外研究现状 Elliott和Jacobson (1986)对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对财务报告的粉饰包装,以此欺骗投资决策者以获取融资,并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Schilit (1993)认为公司除了主观意识操纵粉饰财务报告,并对外披露欺骗和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选择性的漏报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同样是一种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综上所述,财务报告舞弊是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进行故意编报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一种管理行为上的舞弊,并将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信息传递给报表使用者。 Beasley在1996年进行了实证经营研究,根据FAMA和Jensen 1983年得出的董事会是监管最高管理层最高级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以结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7_5个舞弊样本公司和7_5个非舞弊样本公司进行分析,结果表面独立懂事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显著,自Beasley的实证研究后,国内外学者均以公司内部治理为焦点进行研究,若要有效的防止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建立有效而强大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重要的方法之一。Joseph C.Ugrin ( 2008)研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 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 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 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 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 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 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 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 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 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 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 然又声称上一年度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 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 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对于服务 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 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 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14、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是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组上市”而被证监会处以顶格处罚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可以代表我国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计对策,对其他财务造假审计具有指导意义。那么,九好集团是通过何种财务手段来虚增收入的呢?又该如何去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呢? 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九好集团在其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财务数据中,虚增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5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1.1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 九好集团造假作案手法的隐蔽之处在于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到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去,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调查难度大。九好集团与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以及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2.65亿元。此外,九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业务合同来确认业务收入,在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法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尽管这些业务收入是真实的,但九好集团充当资金掮客的角色帮助19家供应商套取资金的

业务模式并不属于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应该计入收入,可见九好集团虚构业务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1.2虚增贸易收入 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康信息)通过向九好集团采购货物存在业务往来,根据九好集团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可以发现,其账务上确认了57.5万元来自融康信息的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回。然而,通过审计小组对融康信息的实地走访获知,融康信息并未对该笔采购业务确认收货,九好集团也退回了已支付货款。从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来看,该笔业务不满足确认销售收入的实质,因此可以得出九好集团通过虚增贸易收入粉饰报表的结论。 1.3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九好集团运用的财务造假方式在实践中非常典型,即通过银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虚增3亿银行存款。2015年九好集团通过虚构其他应收款、虚构银行存款转入、虚构退回购房款以及虚假记载收到上海九好等单位其他应收款的方式使得其账面存在3亿元虚假资金。同时为了掩饰账面3亿的虚假资金,九好集团首先通过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然后再将取得的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最后将承兑汇票以贴现的方式获得资金并归还借款,九好集团通过如此反复銀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使其账面一直保持3亿银行存款。截止九好集团公开披露《审计报告》附注及《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时这3亿银行存单仍然处于质押状态,但是九好集团并

企业造假案例.doc

企业造假案例 企业造假案例分析篇1: 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派神)是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是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因披露虚假利润等违规行为,2008年4月14日接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公司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公司董事长张晨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公司财务总监金明喜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的罚款等。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原控股股东控制期间,原董事长张晨蓄意犯罪,隐瞒董事会,未按规定披露公司的外贸业务、与关联股东的交易,特别是大额对外担保等重大信息。为此形成的虚假利润300多万元,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企业造假案例分析篇2: 公司A投资建设了一个电信网络X,花了1亿美元;公司B 投资建设了一个电信网络Y,也花了1亿美元。这时候,在电信运营业互相整合的幌子下,大家开始相互购买看中的电信网络。于是,公司A花了10亿美元的高价从公司B中买了网络Y,公司B花了10亿美元的高价从公司A中买了网络X。这样互相买卖一下,表面上看公司A和公司B都没有吃亏,但实际上,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将会如同魔法师眷顾,出现奇迹般的变化。理由是这样的: 对于公司A,投资网络X,花了1亿美元,卖了10亿美元,在当期形成9亿美元的投入产出差,而新买入的网络Y,完全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长期摊销,假设为10年,则当年只需摊销1亿美元,最终公司A将多实现利润8亿美元。 对于公司B,以上逻辑照样适用,公司B也将多实现利润8亿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A肯花10亿美元去买一个1亿美元的网络,公司B也肯花10亿美元去买另外一个1亿美元的网络。

谁都不是傻瓜。 企业造假案例分析篇3: 沈阳黎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23日公开发行7000万社会公众股,1999年1月28日股票上市,股票代码:600167。公司主营业务:服装、服饰、毛纺织品及原辅料开发设计、加工、制造、批发、仓储等。上市当年该公司为粉饰经营业绩,通过非法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数据,虚增资产8996万元,虚增负债1956万元,虚增所有者权益7413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5277亿元,虚增利润总额8679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项分别占对外披露数字的37%和166%,于2001年被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查出。 企业造假案例分析篇4: 我们从不卖假货,但是我们不厌其烦地被质疑。必须想出一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去年7月,聚美优品在推出真品联盟化妆品防伪码体系时,有聚美优品高管曾这样说道。仅仅一年之后,聚美优品却再度陷入售假风波。 而这场售假风波的导火索,是聚美优品平台上一家名为祎鹏恒业商铺的被曝光。据媒体报道称,作为聚美优品的供应商之一,祎鹏恒业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祎鹏恒业)坐落于河北三河市燕郊镇一所普通民宅里。 有祎鹏恒业的员工透露,假货链条普遍存在,电商平台并非不知情,但由于奢侈品低价促销,能给电商平台带来大量人气,又因不是电商平台自营,就算被发现也能撇开关系,属于互相利用。 业内人士指出,祎鹏恒业只是国内电商市场庞大假货产业链中的小角色,有数以万计的类似公司通过制作假的品牌授权书以及报关单据等文件,通过各个电商平台,以原单或代购的名义,不断向国内消费者供应各种廉价的奢侈品假货。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

海外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海外集体诉讼警示录:14%的在美上市公司被诉 集体诉讼漩涡 海外上市(尤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正在面临一波集体诉讼的汹涌浪潮。2005年春节前后,即有两家明星公司——前程无忧和新浪,被美国律师事务所告上了法庭。 在新浪一案中,美国人似乎是太吹毛求疵了。他们对新浪主要有三点指控:1、没有主动及时的披露中国移动MMS服务条款变化和启用新的MMS服务结算平台对新浪业务的影响,或披露不完全。2、没有披露公司为达到业绩目标,而日益对“算命”、“星象”、“情色”短信息服务产生的收入依赖。3、没有预计到政府打击在线、短信算命服务对新浪现金流的影响。(详见《“中国概念股”海外集体诉讼备忘录》) 中国观察者一般认为,政府行为以及中国移动公司的政策调整,新浪均难以掌握。 与新浪的遭遇相似,各领一时风骚的中国明星公司,纷纷被卷入了集体诉讼的法律旋涡。 自从2001年6月29日,中华网被告上美国法庭以来,先后有网易、中国人寿、UT斯达康、中航油、新浪、前程无忧等7家公司遭遇了集体诉讼。除了网易与投资者达成庭外和解之外,其余6家尚未结案。 《新财经》发现,2004年以来,遭遇海外集体诉讼的中国公司数量,有一种迅速放大的趋势。 集体诉讼进入高峰期,同时意味着海外IPO的黄金时代过去了。自1993年首家H股青岛啤酒上市以来,海外资本市场的“中国概念股”数量已经多达百家。 如果说,2004年之前,到美国上市还象征着一个财富、荣耀、梦想、国际化的故事;之后,赴美上市难度增大,对已经上市的公司则意味着更多锤炼和考验。 坏苗头已经出现了。迫于美国严格的监管法律压力,多家中国公司望而却步。2004年12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取消了在纽约上市的计划,转往伦敦证券交易所。原本计划在香港、美国同时上市的中国外运公司,最后也取消了在美上市计划。

海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大全(精)

涉嫌隐瞒销售收入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 2008-06-12 07: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目前, 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门针对国内三大家电巨头增值税存根联滞留票的核查行动。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此次核查对象包括:2006年 1月 1日至 2007年 11月 30日期间,有存根联滞留票的国美(0493, HK 、苏宁(002024, SZ 、大中所属 461家电器零售企业。 昨日,广东省国税局流转税管理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虽然工作进展因为节假日的原因有些延迟,但相关核查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 调查工作 4月份已展开 据悉,税务总局已下发了名为《关于开展部分大型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票专项核查的通知》 (国税函〔 2008〕 279号的文件。 昨日,税务总局信息中心人士表示:“相关文件的拟稿日期是 3月 5日、 6日和 7日。” 记者获得的一份该通知显示, 4月 7日, 国家税务总局已通过内部渠道下发了相关文件, 最迟在 4月 14日,文件已下发到了省一级国税部门。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上述通知曾在国税局网站上短暂挂出,但随后即被撤下, “主要是信息太过敏感。” 对于进行专项核查的动机, 国税总局在通知中这样表述, “在税收数据分析工作中发现, 国美、苏宁、大中等大型电器零售企业存在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滞留现象, 滞留票份数较多且金额较大。”

仅以中等城市河北省邢台市为例。按照河北省邢台市国税局的内部文件显示, 该市国税系统共有 271张没有按期认证抵扣的增值税存根联, 其中与国美和苏宁等企业有关联的逾期未认证抵扣的发票存根共有 251张。 其中涉及的具体企业与增值税发票数额分别是:邢台市三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国美电器商城 3张, 河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邢台新汇源直营商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和河北苏宁电器连锁加盟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总计 248张。 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税务总局决定自 2008年 4月 1日起, 对上述企业全面开展存根联滞留票专项核查。” 原因直指隐瞒销售收入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的一种, 相关税率为 17%和 6%。国美、苏宁等都属于大型商业企业, 增值税统一按照 17%的税率进行抵扣。 税法规定,企业当期需缴纳的增值税税额,等于其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其当期进项税额 (特殊情况下还需减去其上期留抵税额。也就是说,企业认证抵扣的进项税税额越多,其当期所需承担的增值税税额就越少。 换言之,进行进项税认证抵扣,可减轻企业税负,对企业有利。那么,此次被调查的461家国美、苏宁、大中门店为何还要滞留“份数较多且金额较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而不将其用于进项税抵扣呢? 对此, 贵阳市国家税务局税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 ,企业要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首先必须由纳税方在收到其销货方发票的开票日起 90日内到税务机关进行认证; 造成企业超过时间未进行认证的原因很多, 例如企业购进的产品属于固定资产本身就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 或者企

最新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资料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科龙事件 根据科龙公布的年报显示,2000 年科龙全年巨亏达8.3 亿元,2001 年更是达到14.76 亿元,转眼到了2002 年居然实现净利1亿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隐藏的是并不少见的利润大清洗的财务手段,即2002 年的扭亏的巨大“贡献”来自于2001 年的巨亏。科龙2001 年费用总额21 亿元之巨,2002 年仅为9 亿元,扭亏之术可见一斑。当然,如此扭亏为盈是建立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大幅变化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的变化。 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这是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2006年7月10日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本文拟通过分析科龙电器违法违规行为中的会计审计问题,讨论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一)科龙财务舞弊手法分析 事实证明,顾雏军收购科龙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善,净利润的大起大落属于人为调控,扭亏神话原来靠的是做假账。 1.利用会计政策,调节减值准备,实现“扭亏” 科龙舞弊手法之一: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编造虚假财务报告。经查,在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科龙共在其年报中虚增利润3.87亿元(其中,2002年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虚增利润1.4875亿元)。 仔细分析,科龙2001中报实现收入27.9亿元,净利1975万元,可是到了年报,则实现收入47.2亿元,净亏15.56亿元。科龙2001年下半年出现近16亿元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计提减值准备6.35亿元。2001年的科龙年报被审计师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到了2002年,科龙转回各项减值准备,对当年利润的影响是3.5亿元。可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其巨额资产减值计提及转回都是“公允”的?如果2001年没有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和广告费用,科龙电器2002年的扭亏为盈将不可能;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科龙电器在2003 年也不会盈利。按照现有的退市规则,如果科龙电器业绩没有经过上述财务处理,早就被“披星戴帽”甚至退市处理了。可见,科龙电器2002年和2003年根本没有盈利,ST科龙扭亏只是一种会计数字游戏的结果。 2.虚增收入和收益 科龙舞弊手法之二:使用不正当的收入确认方法,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经查,2002年科龙年报中共虚增收入4.033亿元,虚增利润近1.2亿元。其具体手法主要是通过对未出库销售的存货开具发票或销售出库单并确认为收入,以虚增年报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科龙电器2004年第四季度有高达4.27亿元的销售收入没有得到验证,其中向一个不知名的新客户销售就达2.97亿元,而且到2005年4月28日审计时仍然没有收回。此后的2003年和2004年,同样是在顾雏军和格林柯尔的操纵下,科龙年报又分别虚增收入3.048亿元和5.127亿元,虚增利润8935万元和1.2亿元。这意味着在顾雏军入主科龙之后所出具过的3份公司年报都存在财务造假,将不曾实现的销售确认为当期收入。 3.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

ipo造假案例分析

ipo造假案例分析 【篇一:ipo造假案例分析】 (4)2012年7月17日,因有媒体质疑其造假上市,公司及其保荐机构南京证券向证监会提交了终止发行上市的申请,证监会根据相关规定,已决定终止对新大地发行上市申请的审查,并要求中介机构对媒体报道涉及的问题进行核查,同时请地方证监局进行核查。监管部门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进行处理。 (5)2012年8月28日,证监会对新大地立案稽查。 (6)2013年5月31日,证监会通报对新大地查处结果,拟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已进入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阶段。下一步,证监会将依照法定程序,作出正式处罚决定)。 二、违规事实 1、招股书财务数据造假 新大地通过资金循环、虚构销售业务、虚构固定资产等手段,在2009-2011年年度报告中虚假记载。虚增2011年利润总额2,042.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8.52%;虚增2010年利润总额305.82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11.52%;虚增2009年利润总额28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16.53%。 注:财务造假数据图表 年度 虚增利润总额(万元) 实际利润总额(万元) 虚增比例 2009年度 280.00 1414.57 19.79% 2010年度 305.82 2349.64 13.02% 2011年度 2,042.36 2167.30 94.23%

针对新大地造假,媒体(每经)于2012年6月28日集中提出了质疑,相关质疑包括: 1、经销商身份:新大地唯一一家自营销售公司去年8月19日才在 广东梅州注册成立,梅州之外没有设立任何销售分支机构,剔除6 位无法确认身份的自然人外,30家经销商有将近70%都在公司所在 地广东梅州,对于茶油这样的消费品,没有一张强大的销售网络, 新大地巨额的收入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2、客户身份:在新大地最近3年的前十大客户中,找不到一家大型 商超卖场(仅2009年出现了唯一一家当地的小型ka卖场——梅州 市喜多多超市连锁有限公司,但后者在当年仅实现57.48万元的茶 油销售后便没了下文),反而是个人大户频频出现,还有一批神秘 的法人客户走马灯似的换人。 3、毛利奇高:毛利率水平不仅远远高出食用油加工行业的上市公司,甚至超出全国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80%~142%。据此计算得出的 生产成本严重不足,甚至不够买油茶籽、茶饼等主要原料的成本 4、关联交易、自买自卖: (1)新大地最近3年前十大客户涉及到的22家客户中,居然有近 十家客户被查出包括关联交易、可能存在虚假交易等问题,甚至还 指向了新大地董秘赵罡、验资签字注册会计师赵合宇以及实际控制 人黄运江的多位亲属: (2)作为连续3年贡献突出的北京市场“主力军”,北京和风大地商 贸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重要客户,则离奇地指向了赵罡和赵合宇;(3)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核心客户和最大的茶油客户,梅 州市曼陀神露山茶油专卖店2010年曾为黄运江的侄女黄双燕所持有,招股说明书却虚假记载。同时,这家专卖店的出资人邹琼,原来不 过是没有决策权的新大地公司员工,看似毫无关联的背后,巨额销 售暗藏“自买自卖”的嫌疑; (4)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一批核心客户,梅州志联实业有 限公司、梅州市维顺农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和梅州市康之基农业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则指向了另一起蓄意隐瞒的关联方—— 黄运江的亲戚黄娴娴及其背后的“马家军 5、审计机构不独立 赵合宇作为新大地的验资签字注会,同时担任新大地第三大股东——大昂集团的总裁。 三、处罚结果

蓝田造假案例

八、蓝天股份的启示 与银广夏、郑百文等造假上市公司相比,蓝田股份堪称最精致的假货,因为这个假货竟然还在很长时间里经得起专家的挑剔,且监管部门难以查到造假的直接证据。蓝田股份去年10月上旬公告正在接受中国证监会的调查,而该次调查其实已经是证监会一年以来第四次进驻蓝田股份,与第三次调查仅时隔一个月。据报道,证监会的有关人士承认,虽然证券市场上一直对蓝田股份疑团重重,但农业专家、农业管理官员对蓝田的经营和业绩一般都没有太多异议。例如,舆论曾对蓝田股份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低及现金流过大提出质疑,而蓝田股份搬出农业问题专家的观点作解释,称农业企业的现金流过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普遍现象。如今蓝田股份虽被初步揭开利润造假的丑陋面目,但对商业银行和中小投资者似乎一切都已经晚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蓝田案如此滞后地被发现和查处,现行制度又该作何检讨呢 (一)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司法介入滞后。 蓝田股份1999年被查出上市时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涉及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伪造银行账户,以及“压缩”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等违法行为。对此,蓝田股份只是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瞿兆玉也只是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记者在本报1999年11月3日刊登的《蓝田造假怎么罚》一文中指出,“蓝田股份造假的数额之大已属严重的经济犯罪,假若对这种‘包装’行为打击不力的话,必然还会出现‘后继’者”。孰料“后继”者竟然是蓝田股份的高管,在市场对这家公司极其敏感的背景下,利润造假仍无休止地继续。要知道蓝田股份上市时存在的多项违法行为,早已经触犯《刑法》,构成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关责任人是应该蹲监狱的。就说伪造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按《刑法》第177条规定,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蓝田股份上市时造假行为涉案数额巨大,对有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不为过。如果1999年在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后就把蓝田案移送检察院,司法介入及时有效的话,蓝田股份的利润造假行为不会直至今日才被曝光。可见,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等于姑息

某公司涉嫌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4761288.html, 某公司涉嫌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作者:李慧玲田兆福刘志亮 来源:《财讯》2019年第16期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财务造假的发生会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严 重的影响。特别是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杂、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并且会计准则中对存货的收入、发出不同的计价方法使企业有了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使得存货造假尤为明显。因此,本文通过某公司财务存货造假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存货;涉嫌财务造假;审计 一、背景介绍 于2006年上市的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经营海洋水产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是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第一个百元股。销售网络遍布国内的主要大中型城市,并远销海外,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2014年某公司虾夷扇贝约占总营业收入的25%。2014年受海洋异常冷空气的影响,使得所有投资者损失惨重。2014年某公司公告宣布停牌。 二、公司涉嫌造假的动机及影响分析 (1)涉嫌造假的动机分析 1.资金链断裂,无法弥补。近几十年来,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高额的回报使越来越多人开始涉足其中。而某公司大股东也在其列,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便可能来源于某公司,从而使某公司资金链更加脆弱,于是开始获得大量长短期借款。大幅增加的有息负债,使利息支出对某公司资金链造成更大压力。当某公司发现巨额的利息支出短期内无法消化,影响到当期利润便资本化为存货,使得存货总量更加离谱。某公司对大额存货无法解释来源。 2.某公司任人唯亲,贪腐严重。某公司上世纪60年代起步,虽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但是公司高层大部分还是公司本土居民,亲戚族群之间的提携使得某公司更像是一个家族企业。某公司从2006 到2013年有32位高管离职,平均两个月便有一名高管离职,公司决策无法开展,企业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贪污腐败就会难以被发现,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涉嫌造假的影响分析 企业财务部门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对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投资者的投资意向以及政府对上市企业的宏观管控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一方面财务造假的发生会导致企业失去信誉,破坏良好的企业形象,限制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企业领导层对企业的运营制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使企业的发展陷入不良循环,导致破产。同时使得股票大幅跳水,將会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造假问题如果越来越普遍,必定会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执行。

案例十七五大手段 揭示上市公司作假

案例十七五大手段揭示上市公司作假“黑幕” 中华财会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74761288.html,) 2002-02-25 作者:李若山、金日方、洪剑峭 手段1虚构交易事实 引言: 每每到了年中年末应该公布会计报表的时候,一些寅吃卯粮的上市公司就会坐立不安,不得不纷纷各显神通,显示其粉饰报表的本领,会计作假手段层出不穷。在2001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这类违规事件约占40%。而这其中虚构交易事实,增加销售收入、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最甚。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虚假发票和出库单和混淆会计科目等。 案例: 在2001年遭受处罚的黎明股份,就是在1999年通过“一条龙”造假手段,假购销合同、假货物入库单、假出库单假保管帐、假成本核算等,主营业务利润虚增1.53亿元,利润总额虚增8679万元。 同样,在2000年遭受证监会处罚的郑百文公司,也是采用在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方法,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上市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14390万元。 2001年引起股市地震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1.78亿元;2000年5.67亿元。银广夏案件为2001年的中国股市投下一枚重磅炸弹,而为银广夏审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也跟着遭殃。 反思: 银广夏等上述案件的有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程序上的最大责任在于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对重要的应收账款进行发函询证,或没有对存货进行必要的盘点。也没有采用分析性的审计技术,来执行收入循环测试、现金及银行存款测试以及成本分析等程序。因为,这些技术的采用往往能发现销售的漏洞。如应收账款函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 【字体:大中小】【2013-4-15】【作者/来源审计处】【阅读:82 166 次】【关闭】 一、现金 (一)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并且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根本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实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帮助关联方偿还贷款 1)大股东平时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占用资金 1)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经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别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通过制造现金流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委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这样上市公司既达到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将募股资金转移至账外买卖股票,为隐瞒事情真相,伪造或变造

收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收入造假案例 1、操纵入账时点 ①寅食卯粮,提前确认收入 ——天津磁卡(上交所500800,上市时间1993年12月6日) 公司简介:天津磁卡全称为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经天津市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及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津环球磁卡公司独家发起,采用向社会公开募集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软件系统设计、网络集成技术及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数据卡及其专用读写机具、银行机具的开发与制造、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水性荧光墨制造、加工和销售,纸、纸制品即相关产品的介绍、制造、加工和销售等。 事件始末:2000年年度报告,天津磁卡及其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卡有限公司分别将两笔款项提前确认为收入,虚增利润6370万元。2001年度,被公众质疑与子公司关联交易不合理产生高额利润,最终经证监会审查发现年报未扣除成本7410150元,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造假方法:根据天津磁卡公司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卡有限公司(海卡公司)将委托他人开发的两项pos机技术协议转让给另三家公司,收取技术转让费5500万元,扣除委托开发成本230万元,形成营业毛利5270万元。经查,海卡公司与受托开发方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规定,海卡公司除了支付了全部开发经费和报酬外,还支付了约定的“技术转让费”的,方可对研究开发成果享有完全的使用权和转让权,但截止年报审计报告日,海卡公司尚欠79万元开发及转让费未付清。海卡公司在尚未享有pos机技术完全使用权和转让权的情况下,向三公司转让使用权,并将所收取的费用确认为收入,提前确认收入5500万元,提前确认成本230万元,虚增利润5270万元。另外,公司与吉林天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书,向吉林天洁提供价值1200万元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和价值1100万元的软件系统、技术资料和技术服务,至年末,公司将吉林天洁支付的1100万元作为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记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经查,截止审计报告日,该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天津磁卡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将1100万元确认为收入,属提前确认收入,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②以丰补歉,推迟确认收入(盈余管理) 会计收入确认和费用计提过程中存在诸多主观判断,其中有一定的运作空间;出于绩效考核等因素考虑,保持业绩的相对稳定对于经营是必要的。在现实中,以丰补歉更多的被人们认为是对盈余的管理手段,被查处追究责任的也相当较少, ——古井贡酒000596、贵州茅台600519 2010年,古井贡酒成为白酒行业的一匹黑马。2010年全年净利润增长123.71%。以古井贡酒2010年三季度报表为例,截至9月末,公司合并报表和母公司预收账款,分别高达3.55亿元、5.34亿元,而截至12月末,上述两项预收账款数额则大幅度减少至9149.14万元和3亿元,说明公司在四季度将预收账款充分确认进收入。而与之对比的是贵州茅台。2010年,贵州茅台三个季度的盈利增长均低于市场预期。以贵州茅台2010年三季度报表为例,截至9月末,公司的预收账款高达32.62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比2010年中期增加13亿元。存在利用预收账款人为控制业绩释放的质疑。而相对应的是,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28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74亿元,如果将该部分预收账款释放业绩,那么贵州茅台的真实业绩并不至于连续低于市场预期。 2、子虚乌有,捏造收入来源 ①大胆开源,虚构收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