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中国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17中国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17中国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17中国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序言

对于深嵌“家文化”烙印的中华民族来说,房屋与土地的意义似乎并不止于一幢住宅、一围庭院、一顷良田,这些看似冰冷的砖瓦与泥土,已然承载了亿万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愫。在浩浩汤汤的历史卷轴中,堂皇宅邸记载了大家族的兴衰荣败,深深庭院勾描了儿女的私语情长,广袤土地见证了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子民不屈的脊梁。时至今日,“蜗居”与“蚁族”在一线城市的夹缝中生存,房屋与土地依然承载着中国年轻一代最初的理想。

从昔日的冷热交替、暴涨暴跌,到如今的平稳发展、惠及民生,中国的房地产业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已由放任自由的“粗放式管理”走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精细化运作”,逐渐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与支柱。

从2007年的火爆到2008年的回落,从2009年上半年的高增长到2009下半年的低增长,再到如今的紧缩与限购,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充分运用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在不断的调控中,国家政府也已然认识到房地产不仅仅是调控经济的手段,它更是保障民生的利器。但与此同时,供求结构失衡、房价久高不下、保障房建设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2011年,房地产行业受到了严格的政策管制,房地产企业也遭遇冰火两重天。恒大高歌猛进,万科稳步前行,绿城则举步维艰。2012年,国家继续发出紧缩不放松的行业信号,面对国家持续的严格管控,房地产企业能否创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这个昔日的吸金行业还能否如日中天?

站在行业发展的当口,重新审视房地产,结合当下的宏观经济背景以及行业市场发展状况,我们将为您展现出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房地产行业。

本报告系笔者根据行业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机构行业研究观点,结合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撰写,受限于笔者知识水平,如有错误或者遗漏,恳请指正。对投资者的建议属于笔者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摘要

本行业报告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基于“行业市场观”,从行业和市场相对的两个方面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深入分析。这里的行业方面即狭义的行业概念,主要以企业为微观主体,侧重于行业的固有特点分析;市场方面主要以产品为微观主体,侧重于产品交易关系以及供求分析。

报告的主体分为以下四个层面:概览篇、行业导向篇、市场导向篇、预测建议篇。

概览篇主要介绍行业的定义、分类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构建房地产行业基本的概念、体系与背景,为报告后文的深入分析做好铺垫与支撑。

行业导向篇以企业为微观主体,从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外部环境从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两方面入手,充分考虑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波及效应和政策导向色彩;内部环境在时间层面分析房地产行业的生命周期,在空间层面分析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并结合产业链上下游揭示行业竞争情况,总结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导向篇以产品为微观主体,侧重分析产品市场以及供求状况。该篇首先从市场景气情况、供给情况、需求情况以及价格变动情况对市场总体进行分析,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认识房地产市场。接着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殊的地域性和功能性特征,从地域以及产品功能两方面对市场进行细分,并分别对一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和住宅、办公楼、商业地产市场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行业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全面揭示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情况。

预测建议篇基于前三篇对近3年房地产行业状况的全面分析,并结合2012年相关月度和季度数据对今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展望,并对报告使用者提供相关建议。

目录

概览篇 (4)

一、行业概述 (4)

(一)行业定义 (4)

(二)行业分类 (4)

(三)行业地位 (4)

行业导向篇 (9)

二.外部环境分析 (9)

(一).宏观经济环境 (9)

(二)产业政策环境 (11)

三、内部环境分析 (16)

(一)生命周期分析 (16)

(二)产业链分析 (18)

(三)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20)

(四)房地产核心竞争力分析 (23)

(五)房地产业未来竞争策略分析 (26)

四.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28)

(一).数据筛选理由: (28)

(二).数据处理过程 (31)

(三).数据局限性 (31)

市场导向篇 (39)

五.市场运行情况 (39)

(一)房地产业综合景气度分析 (40)

(二)房地产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42)

(三)房地产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48)

(四)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50)

六.行业特定区域市场分析 (51)

(一)行业区域特征分析 (51)

(二)行业重点地区分析 (53)

七.细分市场分析 (58)

(一)住宅市场发展状况 (58)

(二)办公楼市场发展状况 (61)

(三)商业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64)

预测建议篇 (66)

八.发展趋势预测 (66)

(一)宏观环境预测 (66)

(二)行业及市场预测 (69)

(三)相关建议 (73)

概览篇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定义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维修、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划拨、转让、房屋所有权的买卖、租赁、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资金量大、回报率高、风险大、附加值高、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

(二)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标准,房地产业(代码:J)可划分为:J01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J05 房地产管理业、 J09 房地产中介服务业。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又可细分为 J0901 房地产经纪业、 J0920 房地产评估业、 J0930 房地产咨询业和 J0999 其他房地产中介服务业。

表1-1 房地产行业分类标准

(三)行业地位

1. 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后,住房改革涉及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等其他很多领域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房地产业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载体。国内外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理论反复证明,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必然是以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为前提和主要内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此外,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正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大提高的时期。从市场潜力来看,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虽提高了许多,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许多,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房地产业成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消费热点,市场将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的旺盛期,它使中国每个城市形态和产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2.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房和地房地产为整个社会经济、社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和基本的构成要素。房地产业为社会一切产业部门提供物质空间条件,并具体构成各个产业部门。农业劳动的对象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离开了土地,农业劳动生产就无法进行;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也都需要房屋以及与其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场地和交通用地,作为基本活动的场所。

(2)它为劳动力提供生存和发展最必需条件——住宅和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城市建设总的工作量增幅较大,住宅、厂房、公共建筑等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这为建筑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另外,房地产业带动商业、建材、林业、轻工、机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人工的操作,行业的迅速发展会需求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这就为剩余的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随着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对住房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地产业的发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劳动力的再生产要求社会提供一定水平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恢复体力和养育后代,其中住房是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如果没有住宅及与之配套的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卫生、公共设施等用地和

用房,就没有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素质就不可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高,劳动力的身心难以健康。

(3)房地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建设

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8年废除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1998年到2007年,房地产行业增加值从3454.5亿元上升为11854.3亿元,年均增长14.7%,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要消除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刺激经济增长首先要房地产繁荣,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就可贡献0.27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率。1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源于房地产是构成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增长发动机的主要拉动力量。

现代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而就一个城市的形成发展来说,土地、房屋、道路及其他公用设施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房屋等构筑物的风貌,还形成了城市的种种特色。一般而言,现代化城市是否具有高效益的经济活力,决定于城市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化和基础设施的高能化,而这些又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3.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先导产业是指在一国经济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关于先导产业,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斯托运用总量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在众多产业部门中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与此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即主导部门,这些部门的增长、变化、转移、更替、决定了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2

按罗斯托的看法成为先导产业有三个基本的规定: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本身具有较高的增长率;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即具有扩散性。理解扩散性,是认识先导产业的关键。先导产业有三种扩散性影响,即回顾效应、前瞻效应和旁侧效应。

回顾(后向)效应是指先导产业的发展对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的发展所施加的影响。房地产业的回顾效应相当强烈。房地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包括电力、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

2资料来源: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

钢材、水泥、木材加工、玻璃、塑料制品、建材、化工和建筑机械,等等。

前瞻(前向)效应指先导产业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房地产业的前瞻性表现在促进了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产业的发展。

旁侧(侧向)效应是指先导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指促进了社会整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种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侧向关联产业包括汽车、家电、家具、交通运输、城市公用设施、商业网点和文化教育……

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可以归纳为由于房地产投资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投资效应系数和房地产使用产生的引致性消费系数。联合国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后认为,以上两种效应的总和乘数效应为2。房地产在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最外在表现就是对上下游相关联产业的链条长,长达60多个关联产业,近300个细分行业,拉动力非常强大。3

与房地产关联度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金融保险业、商业、建筑业、建材装饰装修业、家具家电制造业。

由此看来,房地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在我国每增加1 亿元的住宅投资,其他23 个相关产业就相应增加投入1.48 亿元,被带动的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产业达60 多个。4同时,住宅消费的提高还能带动建材、化工、家电、装饰及家具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的相应增长,其比率大约是1:6。

4.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所谓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骨干性、支撑性作用的行业。一个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一般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5%以上;

(2)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3)符合产业结构演进方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4)产业的关联度高,能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根据上述标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来看,房地产业

3资料来源:李延荣,《房地产管理法》,2003

4数据来源:人大经济论坛,发展经济学

完全有条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为社会提供的房地产商品是国民经济各行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空间场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居住消费将继续成为主要的消费热点,人们的居住消费支出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居住消费的范围,也将从单一的住宅实物消费扩大到包括物业管理服务、中介服务、电子购物等连带消费领域。房地产市场对住宅的需求量极大,我国的住宅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这为房地产业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房地产业对其他相关行业所产生的关联度比其他行业更强,它所带动的上游相关产业和下游相关产业,不仅链条长、范围广,而且能够带动其行业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的增长。

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业已基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2003 年9 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业导向篇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1.全球环境分析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仍在继续,发达经济体复苏步履维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然不断发酵和扩散,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交织在一起,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2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显示,2011年世界经济实际增长率为3.8%,远低于2010年的5.2%。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在经历三年多的自我修复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经济整体上处于缓慢复苏轨道。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调折年率为2.8%,明显高于前三个季度0.4%、1.3%和1.8%的增幅,已经恢复至2010年下半年的水平。此外,从2011年8月开始,美国失业率连续4个月下降,12月降至8.5%,创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也说明了美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5

欧元区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区特别是重债国的实体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欧元区17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折年率仅为0.9%,创2010年以来新低。欧元区双核德、法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仅为3.0%和1.7%;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之中的希腊难改负增长窘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 6.8%;同样陷入危机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表现不佳,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落。6

日本经济频现萎缩迹象。由于出口锐减,大地震后出现复苏迹象的日本经济再次出现停滞拐点的可能性大增。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国内

5数据来源:2011年申银万国房地产专题研究报告

6数据来源:2011年申银万国房地产专题研究报告

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9%,而上年同期为同比增长4.4%,其中,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折年率同比下降0.7%(初值为-2.3%)。欧洲债务危机、日元强劲升值、东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造成汽车、IT产品供应链中断等一系列打击重创日本的外贸出口,严重拖累日本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萎缩程度低于初值,显示日本在进行地震重建工作之际,国内需求有转好迹象。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趋缓。2011年,新兴经济体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受发达经济体状况不佳拖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这也是新兴经济体国家为控制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而采取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IMF数据显示,2011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产出增长率为6.2%,虽低于2010年7.3%的增速,但仍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和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

2.我国环境分析

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欧债危机矛盾深化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经济呈现平稳回落态势,投资、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内、外需结构趋于平衡,国民经济逐渐从政策刺激型增长向内生自主增长的方向转变。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虽然GDP增速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但始终保持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区间,且GDP的回落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大需求增速均有所减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3.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尽管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增速均有所减缓,但仍然处在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同时,投资和消费主导的内需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贸易顺差进一步缩小,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强化和对外依赖程度的减弱有效促进了内外需增长的平衡发展。

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2011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也逐季回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739.8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第1季度同比增长34.3%,上半年同比增长32.9%,前3季度增长32.0%,全年增长27.9%。

(二)产业政策环境

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波及效应”,它的健康稳定发展会给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相反,如果房地产业发生重大波动,其对国民经济系统的平稳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而深刻的,这为政府利用一切可行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背景下,2011年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行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住房保障等政策。

1.主要行政政策

(1)坚持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确保调控目标和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2011年以来,中央政府始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保持从严态势,多次释放调控力度不放松的信号。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被业界称为“新国八条”的八项政策措施,其中,首次将房价调控目标化,明确要求在一季度落实各地区年度价格控制目标,首次将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

2011年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北京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共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组将重点检查各地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责任落实情况、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执行税收政策和差别

化信贷政策情况、住房用地供应管理情况、引导住房需求情况以及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约谈问责机制情况。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求,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综上可见,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和决心是明确的、坚定的。楼市调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又致力于长远制度建设,房地产市场才会平稳健康发展。

(2)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国八条”明确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制定年度调控目标是“新国八条”中的一项新举措,一经公布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得到舆论的普遍肯定,认为这一举措有利于让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监督权,更使得问责地方政府具有可操作性。但综合来看,在已经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城市中,无论是控制在GDP增幅以内,控制在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以内,还是增幅不高于去年全国平均值,因为基数的居高不下,注定了房价的增幅绝对值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让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温家宝总理在访谈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但这个“合理”的标准界定,在各地出台的房价控制目标上却是五花八门。其实,最合理的水平,应该是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相匹配,与CPI涨幅相适应的区间,目前各地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与此显然还有距离。而且调控目标里,多数城市只是将房价控制目标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挂钩,将控制目标定为上涨10%左右。这使得民众对整个房地产调控的未来产生动摇,也对整个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公信力产生质疑。显然,楼市调控因其涉及民生、经济金融、政治等多重因素,已经到了强化执行的关键阶段。

(3)一系列“限购”政策对房地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

通知》,这个被业界称为“新国十条”的楼市新政从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土地交易、房源供应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定,被称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楼市调控”,“限购”也出现在这一政策中。

“新国十条”中规定,“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此后不久的4月30日,北京出台了楼市限购令,规定一个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随后,各地限购令纷纷出台。

从短期来看,“限购令”的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本质上来说,仅靠政府干预遏制房价效果有限。楼市的问题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慢慢积累起来的,再严厉的政策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

房价的走势上来看,一系列调控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市场上存在着大量首次置业和改善型、自住型的购房需求,购买潜力巨大。政策陆续出台后,众多购房者保持观望,楼市成交量应声下降,使得巨大的购买力被“冰封”。而国家在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也在强调加大供给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水平,加大经适房、廉租房、限价房等供给。不过仅从短期来看,保障房建设还不能有效跟上,难以满足广大购房者的潜在需求。因此,困扰楼市已久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总之,楼市调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策如何密集、如何严厉,而在于长期坚持、全面落实、不打折扣,并能积极按照经济规律和国情特点稳步推进,才能实现老百姓居者有其屋,保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主要税收政策

2011年1月27日晚间,重庆和上海几乎同时宣布,1月28日起试点征收房产税。

作为两个试点城市,重庆、上海房产税征收方案有很大不同: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包括:个人拥有的独栋

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未列入征税范围的个人高档住房、多套普通住房,将适时纳入征税范围。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税率征收标准为: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7

和“重庆版”房产税征收方案不同的是,上海的方案针对新增一般房地产,而且按照人均面积考虑起征点;税基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计算缴纳;适用税率暂定为0.6%,对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当地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8

试点开征房产税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二是通过增加住房持有成本,对抑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有一定作用,可以改变人们的购房预期,在短期内将会对住房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虽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发令枪响”对我国的财产税改革意义非凡,但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征收方式截然不同,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征收细则供全国推广。与此同时,房产税在实际操作中又面临着房产登记信息不完整、房产价值如何评估,以及与现有的税费制度如何衔接等一系列复杂与难解的课题。可以判断,房产税在全国推广还面临诸多困难。

3.主要金融政策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等六项主要任务;明确了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天,央行宣布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1年上半年,央行以每

7资料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2011

8资料来源:《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2011

月一次的频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自6月14日再度上调0.5个百分点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的历史高位,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的“稳健”特征。虽然2011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两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下调存准率主要是基于实体经济融资困难、外汇占款下降等因素,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有所放松。

与此同时,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3次加息,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 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央行3次加息凸显出我国政府坚决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一系列银根紧缩政策主要是为了继续抑制通货膨胀、收紧市场的流动性,但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配合楼市调控。房地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银根紧缩政策对开发与消费都明显依赖银行信贷的房地产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不断出台措施,决策层也多次表示要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明显。截至目前,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仍在上涨。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各级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在保障普通居民居住条件上有所作为。这不仅需要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房价,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予以调控,更需要政府提高公共政策水平和政策执行能力。只有将政策落到实处,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实。

4.住房保障政策

自2008年11月国务院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中,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列为首项任务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便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2011年以来,国务院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分别表态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分别发布政策,多渠道多层次确保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到位。

为确保完成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2011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发布

了《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力促保障房建设顺利推进。

从理论上讲,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实施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将产生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会改变房地产市场格局并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进程。但不容忽视的是,巨额资金来源问题一直都是保障房建设的短板,房地产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情况不容乐观。业内人士认为,投资保障房利润偏低是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的主因。有数据显示,商品房开发的利润大多在15%以上,而建设保障房的利润基本在10%以下,部分项目甚至出现亏损。同时,廉租房和公租房等保障房品种还存在资金占用周期长、回款速度慢等状况,企业发债建设保障房的积极性并不会太高,尤其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银根紧缩之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已趋于紧张,而每一笔投资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企业生存问题。因此,一系列政策的发布有利于筹集资金,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安居工程”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平抑房价。将“城市低收入家庭”从购房者人群中有效剥离出去,这部分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将由政府全力负责解决,这样可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同时,随着部分低收入家庭成为廉租房的受益者后,无形中会对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秩序、稳定房价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三、内部环境分析

(一)生命周期分析

房地产行业生命周期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产业扩张与收缩的交替过程,表现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循环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波动特征,在持续时间、波动幅度、波动频率、扩张期和收缩期的持续时间比例上均有所不同。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较快,房地产业各个指标绝大多数呈上升状态,只有指标

的增长率呈现上升、下降相互交替的周期波动形态,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周期主要表现为增长率波动。本报告仅以房地产年投资额增长率为衡量指标来划分我国的房地产周期,因为只有实际的房地产年投资额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每年的房地产市场状况。

我国房地产市场可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1985年-1990年。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房地产是在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才出现的,到1991年间,刚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循环周期。在该阶段,房地产从无到有,并在1987、1988年间取得第一次的蓬勃发展,到1988年到达了投资的顶峰,随后,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政府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实施了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在1990年跌落到这一周期的谷底,199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第二个周期,从1991年-1997年。这一周期的发展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契机的,1992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带动下,我国对外开放及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全国房地产价格放开,政府审批权利下放,金融机构开始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当时央行每年从全社会信用计划中单独安排一块用于房地产信贷部的委托贷款,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93年达到顶点。1992年至1993年上半年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土地供应失控、房地产投资结构不合理、规模失控、收益分配失衡以及市场不规范等等。为了有效解决房地产业超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1993年7月份开始,国家开始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收缩银根,规定房地产公司不得上市融资。此次宏观调控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房地产业开始步入调整和理性发展阶段,房地产投资势头有所减缓,投资结构趋于合理,房地产法规体系逐步建立。

第三个周期,1998年至今。这是一个以稳定为发展特征的周期,1998年我国开始住房制度改革,放开房地产市场,这些促进房地产的政策开始逐渐发挥作用,极大刺激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再一次发展。1998年开始,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活跃,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增长率开始逐步回升。对第三个周期进一步分析后可以很明显的发现,1997年以来的本轮周期比前两个周期显得平缓得多,没有出现过去的大起大落,增速比较平稳。1997年-1999年为该轮周期的复苏期,

此后从1999年至今一直是这轮周期的发展期。2003年后,因局部地区出现投资过热,引发新一轮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但没有直线下落,从2005年开始又小幅回升,并在2010年再次达到一个小高潮。相关研究表明,当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保持在20%-30%时,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是最为有利的。我国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率自2000年起至今一直维持在该范围内,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健康发展阶段。

(二)产业链分析

1. 基本情况分析

我国房地产产业链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房地产产业链可以定义为围绕房地产商品从土地获得到市场流通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之间的连接关系。房地产业牵扯的产业链很长,上下游共涉及50多个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一条多个行业相互依存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房地产产业链基本形成,各环节依存度逐渐增强。中国的房地产产业链已涉及到以下几大环节,即资金、土地、设计、开发、施工、销售和最后的物业管理。在整个链条中,资金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的始末,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涉及到了包括金融机构、政府、开发企业、规划设计部门、建筑企业、中介代理企业、物业管理公司等众多机构,它们之间的依存度正逐步增强,其中任何一个单位或机构的工作出现纰漏,都可能对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带来阻碍。

其次,开发企业完成职能转变,产业链专业化程度逐步加强。在房地产业发展初期,最早被我国内地接受并效仿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是从实施、建造、卖房、管理几乎都由一家开发商独立完成的“香港模式”。但是,随着代理销售、设计以及顾问等专业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市场细分和专业分工逐步兴起,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角色定位越来越清晰,而开发企业则由全能型开发逐步过渡到专业开发,将全部或部分业务外包出去,借助行业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完成开发。因此,产业链开始向专业化靠拢,集约化程度也开始加强和提升,链上各个实体各司其职,分工开始明确:建筑交由专业的建筑公司,销售交由专业的代理公司,物业

管理交由专业的物业公司,开发企业则专注于开发。

2. 上游行业分析

从主要上游行业来看,上游行业是房地产行业原材料的来源,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和机械行业等截至目前仍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低谷,这将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使得房地产企业在获得原材料等方面将具有更大的议价空间。与此同时,据相关机构统计,我国每年钢材的25%、水泥的70%、木材的40%、玻璃的70%和塑料制品的25%都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中,房地产业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能起到1:1.17的促进作用,即每100元的房地产销售能带动相关产业117元的销售,因此,房地产业繁荣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相关行业的价格变动趋势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虽然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影响下,以钢材为主的建材市场可能在短期内会出现价格回落态势,但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建材产品价格将稳中略升,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我国经济重化工业特征明显,钢材产量尽管达到了全球第一的位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占有水平还较低,增长潜力雄厚,这将使得我国的钢材消费保持旺盛局面;二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以及高速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会对建材产品,特别是钢铁、水泥、玻璃的需求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因此,有理由对今后以钢材为主的建材产品市场需求继续看好,价格也将呈现新一轮上涨趋势。

房地产企业施工总成本中原材料约占40%-50%,人工成本约占5%-10%,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将使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大幅上升,这部分上升的成本势必会转嫁给消费者,引起房地产价格波动或使开发企业利润降低。

3. 下游行业分析

从主要下游行业来看,2010年以来,国家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相继出台两轮调控政策,在“限贷、限购、限价”的楼市调控措施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下游家居行业遭遇考验。尽管引发家居业大幅回调的原因还包括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全球经济滑坡等诸多制约因素,但房地产市场

《201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发布FV(媒体版)20181231

《201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发布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前言:下半年以来,市场下滑、行业规模增速放缓。截止12月末,TOP100房企的单月业绩同比增速从7月近60%的高位回落至21%左右。但规模房企全年累计销售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TOP100房企全年销售增长35%。碧桂园以7286.9亿元排在销售流量榜榜首,恒大继续占据权益榜第一。各梯队房企门槛、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TOP10房企门槛超2000亿,千亿房企数量达到30家、TOP50门槛近550亿元。 我们预计,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将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百强房企的业绩规模增速也将从近两年的40%左右回落至20%-30%。其中,龙头房企仍将延续2018年的平稳发展,以追求有质量增长为主。千亿房企的数量在今年达到30家之后,未来规模的扩容进程将放缓。而对于目前尚在成长和高速发展中的房企而言,业绩规模仍将处于企业战略的重要位置。 榜单解读 一、业绩:TOP100平均增长35%,下半年增速逐月放缓 201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业绩规模进一步增长,其中TOP100房企全年的销售金额进一步同比增长35%。自下半年以来,政策调控的效果开始显现,市场预期下滑、行业增速放缓。特别是第四季度,虽然房企推案量大幅增加、项目积极入市,但市场去化表现普遍不及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即使TOP100房企12月单月销售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单月同比增速偏低,并从7月近60%大幅回落至21%左右。 图:2018年TOP100房企单月业绩规模及同比增幅(亿元) 数据来源:CRIC 二、集中度:TOP30集中度45%近半壁江山 2018年,TOP200各梯队房企规模持续增长,销售金额集中度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TOP10房企集中度达26.9%,TOP20房企集中度达37.5%。而TOP50和TOP100房企的集中度提升幅度较大,分别较2017年提升9.3个和11.3个百分点至55.1%和66.7%。

中国传媒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1406322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600046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14063220.html,/yjbg/qthy/qt/20170531/600046.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在文化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媒体价值的体现趋于多元化,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平台,亦成为连结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纽带,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融合使传媒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传媒业的外延在扩大,传媒业与文化产业以及计算机软件业、电子制造、电信、零售、物流、金融等行业的交叉和融合更加深入,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升级,中国传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5年我国传媒产业迎来多重利好,产值超过1万亿元,2016年产值有望突破12000亿,去年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只是时间问题,互联网公司将会从简单的布局、入股影视公司走向正面交锋,各大网站将会集中活力为自己阵营的影片叫好,2016年的影视行将是传媒行业发展最有潜质的市场。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2015年"三马"联袂进军影视业,其中阿里创投(马云)出资1533亿元认购617558万股、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马明哲)出资68亿元认购273862万股、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马化腾)出资128亿元认购515505万股。截至2015年10月,文化传媒行业已完成并购数量达到651起,涉及电影、电视剧、出版、广告、游戏等子行业,仅2015年市场中文化传媒相关并购数量超过200起,累计金额上亿元。 2016年这十年是中国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传媒产业总值连续二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十年也是历经巨变的十年,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与传统媒体形成双雄争霸的格局。未来十年,中国传媒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一方面,传媒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发展。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数字,目前全球传媒与娱乐产业年消费额在两万亿美元左右,未来五年的增长率将保持在5-6%。全球传媒产业的整体提升对我国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传媒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传媒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传媒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传媒技术标准、传媒市场规模、传媒行业潜在问题与传媒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传媒行业投资价值、传媒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传媒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传媒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14063220.html,/

2019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2019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2018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5.25万亿元。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2018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8年,我国GDP首破80万亿,达到8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8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8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8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 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8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8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

中国烹饪协会-201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分析

1、发展状况

在整个行业趋稳趋缓的情形下,餐饮业的典范和标杆却一改上年发展速度回落的窘境,逆势上扬,表现出强劲发展动力。 2016年,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2181.7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2015年大幅上涨5个百分点,百强入围门槛水平也提高了0.7%。 餐饮五百强门店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较上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精品特性依然展露无疑。

在经济发展增速换挡、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新常态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效

率、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政策方针指导下,餐饮行业的领军群体不断尝试调整,探索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 2016年餐饮百强企业和五百强门店中,快餐、火锅、餐馆酒楼依然是发展主力业态,而快餐还未完全摆脱颓势,消费者在要求餐饮“快”的同时,也对产品质量有较高的需求,这也是快餐亟待突破的地方。 西餐、休闲餐饮的共同表现都已成为亮点,休闲餐饮更是极具发展空间。

2016年餐饮百强企业主要分布于21个省区。 企业数在10家以上的省区有4个;上海、北京、重庆三大直辖市在企业数和营收占百强比重方面不仅都位列前三甲,而且营收占百强比重总和还达到了67%。 因经济优势,东部地区百强企业营收占到百强总营收的七成左右,同时发展方式也要率先向纵深方向深挖。 中部地区发展潜力较大,企业营收同比增速较高。西部地区拥有战略优势,百强企业营收比重超过五分之一。2016年餐饮五百强门店分布于25个省区,有六成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4个餐饮产业大省,四大直辖市则占到了48%。

2016年,餐饮百强企业不断进行战略调整,转变经营方式,近30%的企业采取全部直营的方式,还有17%的企业拓展了食品加工业务,建立食品加工基地。 为了增强对产品和服务的管理控制力度,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与效率,除餐馆酒楼外,各业态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直营店与加盟店的比重,就连将加盟视为扩大连锁规模重要方式的火锅也适度调低了加盟店比重。 2、发展特点

2017-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 (1)

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 2017年已进入了传说中的金九,然而,楼市的春天似乎并没有如约而来。 开发商捂盘待售相机而动,二手房多空对峙难分胜负,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限购军团,政府又一口气打包推出了租售同权、共有产权、集体用地可入市租赁等政策,要给中低收入者一个说法。 经过多年来多空和政府的三方角力,今天的楼市已然脱离了经济学规律,呈现出一派无人看懂的混沌气象。 形势如此复杂,2018,房价究竟是涨,是跌? 不说废话,先上结论。 2018年,楼市继续上涨的概率极大,不确定的只是幅度。 依据是什么? 我们不必去看GDP增长数值、广义货币M2增速、新增贷款数量、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城市楼盘去化率、人口迁徒地图、小学生增长比例等等专业数据,这些变量组合在一起千变万化,会衍生无数的可能性。 我们只看一点,当下的人们对楼市必涨的信心到底有多强大。

1、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人们一旦对某件事情建立起了坚定的信心,这股力量会是摧枯拉朽的。 经过十多年的楼市教育,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到17年初的全国普涨,空军基本全部阵亡,多军已经一统天下,楼市短期震荡,长期看涨目前已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这是十多年血与泪的经验教训积累下来的国人共识,想在三五年内彻底扭转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2018,楼市看涨基本面不会有大的变化。 记得十多年前,经常有“专家”告诉人们,家庭存款应该分为三个部分,银行储蓄、股票、黄金各占三分之一。当初信了这些专家忽悠把手里的钱投到这三个地方的人,估计今天肠子都悔青了。 今天的我们,既不信任黄金,更不信任股票,也不会让钱乖乖地躺在银行睡觉。 至于期货、基金、债券、外汇、收藏等多种理财方式,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收益高的风险高,风险小的收益低,都已成为了小众市场,人们坚定地把全部身家都投向一个方向——楼市。收益高而风险小,多年来屡试不爽。 2、现在已是多军的天下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 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 (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 (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 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 1、入境游 2、出境游 3、国内游 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 (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 (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 (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 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旅游信息获取 (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

(3)旅游导航 (4)旅游营销 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 1、旅游+金融 2、旅游+医疗 3、旅游+房产 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美洲游客以8%的增速居首;亚太地区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63亿人次,同比增加1400万人次,增速为5%,与中东市场增速相同,其中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7%的增长。东北亚主要目的地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增长分别为29%、24%和17%。中国香港,实现8%的国际游客到访增量。前往欧洲的国际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传媒产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一般是指对信息和特定的知识等进行传播的组织的集合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传媒行业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篇1 目前在我国,传媒业是一个典型的朝阳产业,从发展趋势上看,也是一个高收入弹性产业。在我国传媒业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发展的初期,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能支持该产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传媒业虽然技术性和资金方面的进入障碍不高,但行业的管制程度较高,政策性的进入障碍较大,因而,该行业一般能得到较高而且比较稳定的收益。 目前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但市场化是一个趋势,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将可能面临西方跨国公司越来越大的进入压力。由于该产业的市场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以及在世界各国,传媒业都属于政府管制程度较高的产业,因此,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不会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无论对于全球广告业,还是对于中国广告业,目前都是一场全新变革的序幕。 广告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的时代提出不同的问题,广告业正是在解决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中不断地发展。近观近年来广告业的变化,有这样几个趋势

是非常突出的。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广告业一直在持续增长,但稳中有变。根据实力传播的报告,XX年全球广告业的总营业额为亿美元,XX年为3650亿美元,XX年为亿美元,XX年为3860亿美元。 XX年全球的广告支出较上一年相比,又创新高,当年突破4000亿美元,达到亿美元。在广告业稳定增长的表层下面,实际上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变革的根本动因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 XX年,全球网络广告的支出增幅在22%以上。其中美国网络广告收入达到了125亿美元,超越了户外广告和商业类杂志广告,首次与广播媒体并肩而立。 日本的互联网的广告费为2808亿日元,虽然仅占日本广告费总额的%,但增幅惊人,比上年增长了%。韩国网络广告市场总收入达到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以网络广告为代表的新媒体广告正在全力冲击着传统媒体广告的影响力,成为广告业中的新贵。在新媒体面前,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已经沦为传统媒体,正在渐渐褪去往日的辉煌,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上。越来越多的广告主表示将增加在网络广告上的投入,这就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将明显下降,而首先受到打击的将是杂志、直接邮寄品和报纸等传统的广告媒体。媒体的转型意味着广告业的转型。未来广告业的发展取决于广告业能否应对媒体在新世纪的革命性的变化。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学院:艺术与建筑姓名:翁明杰 班级:12新媒体艺设7班学号:1206022705 一背景: 伴随人类步伐的前进,我们发现,人类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不断创造使用新的传播媒介来进行文化的交流,这就是人类传播发展史的推动力,也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渠道。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手段也随之变化,新传媒产业也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有商业价值和媒体创新的朝阳产业之一。数字媒体等新媒体是我国传统媒体调整和升级的重点领域,国家正在加快推动各种新型媒体传播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传媒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产业运行的新模式与新机制。随着新媒体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动的新媒体产业价值也令人瞩目。 二新媒体的产生与含义: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电脑、手机等等多种新闻媒体形态。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性、可存储性、传递共享性、时效性等特征,最快速度让信息不“过时”,并且还一定程度的进行储存。这就要求信息只有依附于科技所创造的先进的传媒方式,这就促生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媒体传播技术,即新媒体传播。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PDA、各种电子屏幕等设备为终端向

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三发展环境分析: A政策:过去十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10月25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将把文化产业建成我国的支柱产业,确立了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方向。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必将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要面向经济结构转型,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范畴,这些技术领域均是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新媒体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长足进展的必要保障。预计2012-2016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增长。 B市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了5.13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在从新媒体产生的影响来看,目前新媒体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极大的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且新媒体注重个体需求,通过网络和数字电视等摆脱了按点固定收看电视广播节目的束缚,并且在网络上和手机媒体,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捕捉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7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7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7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7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东方优品”杯第四届中国团餐大会暨中国饭店协会团餐委员会换届大会

“东方优品”杯第四届中国团餐大会暨中国饭店协会团餐委 员会换届大会 (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活动名称 “东方优品”杯第四届中国团餐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饭店协会团餐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 二、时间地点 (一)时间 2018年12月5-7日 (二)地点 北京市 (三)初步日程 5日全天报到,5日晚上团餐委换届筹备会(含用餐) 6日上午:团餐委换届大会 6日下午 论坛一:团餐供应链论坛 牵头人:安宗原爱玛客(中国)供应链总监 论坛二:团餐智慧食堂论坛 牵头人:待定 拟邀请合作单位:北京正奇晟业、杭州雄伟科技、成都易科士、上海左雄科技、北京美餐科技、南京乐牛、西安鼎顺餐饮科技等。 6日晚上:招待晚宴(团餐百强榜单发布) 7日上午 论坛三:学生营养餐论坛 负责人: 陈民:云南民泽投资董事长 窦大海:山东松乔餐饮董事长 刘超:山东新天地餐饮总经理

朱良忠:上海神农氏董事长 论坛四:养老驿站餐食解决方案专题论坛 牵头人:王晓芳 7日中午:团餐委员会二届一次理事会(含用餐) 7日下午 代表返程 三、组织机构(拟邀) (一)指导单位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二)联合主办 中国饭店协会 东方集团(具体名称待定) (三)赞助单位 (征集中) (四)协办单位 中国校园团餐联盟、中国营养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中国食品包装产业联盟、佳选超级供应链协同平台 (五)支持单位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团餐委员会、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团膳配送专委会、广东省团餐配送行业协会、河北省团餐与饮食行业协会、安徽省团餐配送行业协会、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团餐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团餐行业协会、湖北省团餐行业协会、北京集中供餐企业协会、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团餐委员会、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团餐委员会、辽宁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团餐专委会、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团餐分会、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团餐专业委员会、重庆市烹饪协会团快餐专业委员会、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团餐专委会、北京烹饪协会团餐专委会、天津市烹饪协会团餐专业委员会 (六)承办单位 中国饭店协会团餐专业委员会 中国饭店协会餐饮食品工业化指导委员会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201X年09月】 一、行业发展环境:驱动传媒行业基本面发展动力依然不变跨年来看,板块成长主动力主要因素依然延续:经济 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行业处于较快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并购重组加速公司规模成长。 1、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 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大趋势下,文化产业大繁荣是重点所向 20XX 年以来,不断出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X 年11 月12 日三中全会落下帷幕,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使市场在资源 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之后,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均收入提升、人口结构变迁推动的消费升级是未来10 年的命题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继201X 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6000 美元之后,201X 年我国人均GDP 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629 美元,未来十年都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

国家的关键时期,推动人均GDP 及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是期间最大命题。 同时,从人口结构上来看,中国社会一方面80 后已成 消费主力、90 后正在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也开始步入老龄 化阶段。年轻人消费观更加激进以及人口步入老龄化都将推动消费率提升和储蓄率持续下降。 2、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 我们梳理了20XX 年以来传媒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成长性,201X 年前三季度,虽然整体营业收入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增速则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细分行业中尤以电影动画板块最为突出,互联网和整合营销行业净利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除广播电视外,其他各领域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各细分领域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对比而言,成长性和毛利率水平均有较大优势。从营收增速水平来看,近几年电影动画、互联网、整合营销等几个细分领域成长性均在20%以上,互联网 和电影动画更是在35%以上。净利润增速来看,除互联网领 域有一定波动外,新媒体均能保持。 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超万亿元—— 201X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4月19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在清华大学举办 的“传媒发展论坛”上发布。《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

我国传媒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状况 1、2015年“新常态”下传媒产业仍持续增长,媒介技术更迭加速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放缓并没有阻滞新兴媒体的高速增长,而宏观政策的扶持也无法改变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窘境。在这一年中,传统媒体面临着市场萎缩和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尤其是传统报业发行量与广告量都在经历着两位数的持续下滑,电视媒体也面临增长乏力和马太效应的双重挤压,唯有电影在“口红效应”与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持续爆发式增长。新兴媒体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互联网巨头企业(BAT)携资本优势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领域大肆扩张、争夺优质资源,媒介融合的态势也正在发生逆转。随着O2O、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等新模式、新思维的出现,也使得新兴媒体呈现出了更多的活力。 (1)“新常态”下传媒产业仍持续增长 经济下滑态势下“口红效应”促使影视娱乐产业进入爆发式的增长期。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站上了440亿元票房的新高地,增速达到自2010年以来最高。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票房在2016年将突破500亿元,在2017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综艺娱乐节目也在2015年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全年共有215档综艺节目面世,突破中国综艺节目产量最高峰。随着网络视频行业的崛起,2015年成为“网络自制剧元年”,网络视频产量较2014年增长了7.7倍。 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无疑会对传媒产业产生影响。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大趋势来看,传媒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总量的稳定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短周期的波动和传媒产业在经济环境影响下的内部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2015年是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一年,一方面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依然较大,GDP增速从2014年的7.3%下降到2015年的6.9%,而有关预测显示2016年GDP 增速可能还有继续下行的风险。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导致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增大,使得企业在广告投放上变得更加慎重。 (2)媒介技术更迭加速,下一代互联网概念被不断刷新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传媒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对于当前的中国传媒产业而言,技术的更迭无疑是最大的变量。在传统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周期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更长,但在新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周期已经被压缩到10年左右,甚至未来还有加速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大国,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提升,同时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5.9%,而其中约50%以上来源于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2.8亿台,智能终端设备渗透率已经超过90%。

2020年零售连锁药店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3篇

2020年零售连锁药店三年发展战略规划3篇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零售连锁药店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年零售连锁药店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1 2019年,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增速3.9%,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同比增速仅为0.6%,第二季度随着防疫物资供应逐步恢复正常及复工复产的需求增加,增速升温至2.8%。 连锁率不断提高 2010年,我国连锁药店数量占比仅为34.34%,2019年增长到55.34%,逐年提升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从政府监管来看,监管会继续趋严,惩罚会增加中小药店成本;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下,中小药店议价能力弱,同店增速甚至为负。第二是连锁零售企业一般具备资本实力强、精细化管理和议价能力强的竞争优势,在执业药师、资金、厂家资源、供应链能力方面领先于其他中小药店。 竞争愈发激烈 最近几年,由于药品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药店设立门槛较低,药店门店数量迅猛增长,导致单店服务人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市场竞争进入相对白热化的阶段,单店服务人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8-2019年店均服务人口同比分别下降6.79%、6.38%,分别为2854人次/店和2672人次/店。 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截至2020年7月,我国注册于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达到50万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仅为3.9人,仍处于较低水平,实际执业药师配备率不足75%,存在注册人数不足、县及县以下地区人才缺乏、学历资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从各省市来看,由于各省配备政策不一,各省市执业药师数量差距较大,其中,广东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为5.9人,位列第一,除广东外还有辽宁、吉林、内蒙古等10个省市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超过4人,其他较多省市则处于较低水平。 毛利率和净利率下滑

2015传媒产业分析报告

传媒产业 分 析 报 告 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录 一、我国传媒行业的现状和模式 (1) (一)传媒产业的现状 (1) (二)传媒产业发展模式 (1) 二、国际传媒业的四大发展趋势 (5) (一)跨地域 (5) (二)跨媒体 (6) (三)品牌化 (8) (四)新技术 (8) 三、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 (9) 四、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9) (一)民营资本投资力度加大 (9) (二)产业整合潮起,发力“集团化” (10) (三)国内影片成新宠,电影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10) (四)政府政策助推,传媒产业发展迅猛 (11) (五)作实优势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11) 五、我国传媒产业投资机遇分析 (12) (二)传媒媒体的改制及资本化机遇 (13) (三)媒体技术迎来革新浪潮 (14) (四)中国经济出现转型契机 (15) (五)监管部门政策变化和制度创新带来行业新机遇 (15) (六) 国外媒体集团进入中国仍将受限 (16) 六、海南省出台政策支持文化传媒产业发展 (16) 七、传媒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16) (一) 政策性风险 (16) (二)投资成本风险——投资资本短缺,融资渠道局限 (17) (三)科技含量不足 (18) (四)跨媒体、跨地域拓展难 (18) (五)影响行业的因素多,不确定性强 (19)

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广义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在市场高度细分的今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愈加白热化,传媒产业大范围出现“转型” “移动” “大数据” “并购”等热点。本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对目前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解读未来传媒产业发展亮点及风险预评。 一、我国传媒行业的现状和模式 (一)传媒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迅速,从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幅来看,除报纸发行外,其他各行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市场结构看,2011年,报纸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31%,互联网业务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2%,几乎占据了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广播、期刊、音像等媒体的市场规模有减缩趋势。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规模是8902. 4亿元,同比增长16. 2%。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传媒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传媒产业发展模式 2.1 以主业为核心围绕核心发散的产业结构 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默克多新闻集团的主业很突出,产业板块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覆盖了新闻传播业的各个部分。其下属产业分为七大板块,分别是:电影娱乐业、电视、有线电视、杂志与增刊广告、报纸、图书出版和其他。前六项明显属于新闻传播业的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沈辉(材料收集)15号宋其武(编辑整合)17号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据预测,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 中国因开发旅游业成功上市的公司有19家,分别是云南旅游、世纪游轮、腾邦国际、宋城股份、黄山旅游、中青旅、国旅联合、大连圣亚、西藏旅游、中国国旅、华天酒店、张家界、西安旅游、西安饮食、北京旅游、峨眉山A、桂林旅游、丽江旅游、三特索道。 2006年,我国旅游行业总收入达到8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进入2007年,我国旅游行业仍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我国2007年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92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7.7%;2007年“五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2.7%。 旅游产业政策的目标、方向与总体方针 在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培育旅游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目标指引下,我国的旅游产业政策形成了自有的原则与体系。此外,我国还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旅游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法律法规保障,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政策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因此国家出台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核定。同时,颁布一系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处理好旅游与环境间的关系。 旅游区域布局政策 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各个区域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区域问题指引了方向。旅游业是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因而西部12省将旅游业作为其优势产业,推动了西部区域经济效益、旅游效益。同时,为了发挥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我国还推行优秀旅游城市评比活动,促进城市自身环境、旅游功能等的不断完善,创造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旅游产品与市场政策 旅游产品政策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旅游产品结构、内容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等方面。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依托本国现有各种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特色化、差异化的特点,以增强吸引力。在旅游产品结构和内容上,国家鼓励发展包括传统观光旅游在内的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使得旅游产品的结构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在旅游市场政策方面,我国通过旅游宣传、推行黄金周假日旅游政策及实施带薪假期制度,有效刺激了国内旅游市场。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性活动,宣传中国的旅游形象,使得我国旅游产品走向国际。 旅游消费政策 我国鼓励全民参加旅游活动,政府在刺激旅游消费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及部分省市国民旅游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国民旅游的实现能力日益增

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8市场展望

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 2018市场展望 一、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 政策:地方调控深化,长效机制加速推进,积极引导预期 2017年,房地产政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地方以城市群为调控场,从传统的需求端调整向供给侧增加进行转变,限购限贷限售叠加土拍收紧,供应结构优化,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同时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更为紧密,大力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深化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在控制房价水平的同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构建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制度,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未来房地产政策短期将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主体政策收紧趋势不变,形成“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发展格局。中长期逐步构建并完善长效机制,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2018年长效机制落实将进一步加快。同时,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将更为紧密,在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同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这也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推动住房观念变化和住房居住属性强化,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建立更稳固的基础。 2. 成交:重点城市成交下行,三四线城市增长显著 2017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4.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9%,全年销售将创新高。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2.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4%。价格方面,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涨幅持续回落,整体趋稳。三四线城市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棚改货币化支持下,楼市全面回暖,拉动全国销售面积上扬。另一方面,重点城市在严厉政策调控下,市场趋于稳定,销售面积同比增幅不断回落,成交规模明显缩减,一线城市降温最为显著。 (1) 重点城市成交规模:供应受限,全年成交规模明显缩减,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图:2010-2017年11月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量走势

旅游业分析报告(合)

旅游行业财务特征研究报告 1.我国旅游行业概况 1.1定义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其中,景区(包括自然、人文、人造景区)是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相对掌握主动权(但运营商多数以国企为主,激励相对不足),而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要素往往需要依托于景区资源,并且围绕其展开各项业务。游客既可以通过线上OTA方式进行要素预订和打包产品预订,也可以通过线下旅行社采购需要的旅游产品。如下表所示: 1.2旅游行业特征 1.2.1周期性较弱 旅游行业与GDP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旅游对部分居民仍属可选消费,收入增长放缓及对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时就会直接减少对旅游这类非必需商品的消费需求。但波动幅度弱于GDP,旅游消费对于部分居民,尤其是富裕阶层而言,其仍属必需品。而景区由于垄断性和稀缺性,价格稳定甚至上涨,不呈周期性波动。 1.2.2季节性较强 旅游行业季节性较强的原因主要是:(1)自然气候条件(2)休假制度安排。通常每年的3月至11月为旅游旺季,而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月底为旅游淡季。

如黄山风景区每年的旺季为3月1日至11月30日,局部省市略有不同。一般景区类公司一季度业绩占比很小,但黄金周在国内旅游收入中占比约为20%—25%。1.2.3敏感性极强 旅游行业依存性、敏感度极强,主要影响因素有: a.事件冲击,如战争、恐怖、瘟疫等突发事件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很大; b.政治因素:社会安定与否,外交政策影响国际旅游线路开放的数量和目的地国的多寡。 1.3我国旅游市场规模 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连年增长,从2012年的2.59万亿增长到到2014年的3.38万亿。不仅如此,我国全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持续增长,2012年为4.85%,到2014年底,我国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为5.3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