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危害8周龄以下的小鸭,其特征是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对养鸭业威胁较大,是引起小鸭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1.病原。鸭疫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胞,不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偶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0.2~0.4μm×1~5μm,用瑞特氏法染色时,菌体两端浓染,呈两极染色特性,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见到荚膜。

2.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是鸭的传染病,但也有感染鸡、鹅、火鸡。鸭以2~4周龄最易感染,8周龄以上的鸭一般不再有本病发生,5周龄以下的小鸭常在出现症状后1~2天死亡。各种品种的鸭对本病均易感染。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皮肤外伤。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冬春流行特点。鸭子感染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在5%~80%。

3.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心包膜、肝表面、气囊等浆膜上的纤维素渗出物。慢性病例可见到纤维素性化脓性肝炎和脑膜炎。脾肿大,表面有灰白色斑点。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和关节炎等。

4.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鸭疫巴氏杆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粪链球菌感染相似,其诊断必须根据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小鸭沙门氏菌感染可能表现与本菌感染相似的神经症状,鉴别诊断时也应考虑衣原体病。

5.预防措施。①改善育雏条件。育雏室要保持通风、干燥、温暖,适宜饲养密度,勤换地面垫草。饲饮用具、饲料槽、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干净,并定期清洗,严格消毒。

②尽量减少各种应邀,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日晒、雨淋、寒冷等应激以及饲料营养不足等,要特别注意防止惊吓。

③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封闭式饲养管理模式,杜绝传染病的传染和蔓延流行。

6.药物防治措施。①一旦发生本病,可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0.4克氯霉素或3克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喂服,连用4天,能很快控制疫情。也可用利高霉素按药物有效成分

0.044%拌料口服3~5天;复方敌菌净0.04%比例拌料口服4~6天。

②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单独肌肉注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剂量为雏鸭0.5~1万单位,中幼鸭4~8万单位。也可用庆大霉素按4000~8000单位/千克体重肌注,每天1~2次,连用2~3天。还可用林肯霉素和壮观霉素联合肌注或青链霉素联合肌注。青链霉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各2~4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肌注2.5%海达注射液也可,每千克体重0.5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

③磺胺喹恶啉,按0.01%~0.02%比例混干饲料中喂给;或按?扒э颂逯赜靡?30~40克溶于饮水中给小鸭饮用。

④接种鸭疫巴氏杆菌菌苗,7~10日龄时注射1次,20~25日龄再注射1次,保护率可达90%以上。

⑤发病的鸭场,可用抗毒威带鸭消毒,每两周带鸭消毒1次。烧毁死鸭,隔离发病鸭群,以制止疾病传播。鸭舍经彻底清洁消毒后,空闲2~4周方能使用。不同年龄的鸭群应分开饲养。

常见鸭病的剖析和防治

常见鸭病鸭病宝典 养鸭过程中常见疾病有30多种病,常见鸭病大约在10多种,临床上发病最多就5-6种,如鸭流感、雏鸭肝炎、鸭瘟、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里默氏杆菌等。 根据目前鸭病发展情况来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不同品种鸭群常发疾病的种类有所不同,番鸭疾病相对多一些。 一、病毒性疾病 1、鸭瘟 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 (1)发病特点 自然情况下,任何年龄、性别及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多见于成年鸭,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3-4天,病程10-40天,死亡率高达90%。 (2)特征病变 皮肤粘膜和浆膜出血,头颈皮下胶样浸润;最典型的是食道粘膜,特别是舌根、咽部和上腭粘膜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覆盖;泄殖腔粘膜坏死,结痂;整个肠粘膜出血、充血,以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最为严重;肝不肿大,但有小点出血和坏死;胆囊肿大,充满浓稠墨绿色胆汁;有些病例脾有坏死点,肾肿大、有小点出血;胸、腹腔的粘膜均有黄色胶样浸润液。 (3)鉴别诊断 1)与鸭巴氏杆菌病区别: 流行要点: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的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很多种家禽的共同病原菌;而鸭瘟则其他家禽一般不会感染。鸭巴氏杆菌病特点是一般发病急骤,病程很短,流行期不长;而鸭瘟相对地发病要缓慢一些,流行期也比较长些。 症状要点: 鸭巴氏杆菌病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口腔和鼻孔中有时流出带泡沫的粘液,有时流出血水,频频摇头,接着便死亡。而鸭瘟所特有的流眼泪或眼睑封闭,两脚发软,不能站立,口腔后部粘膜出现假膜和溃疡,部分病鸭的头和颈部肿大以及颈部皮下水肿出血等症状,在鸭霍乱是看不到的。 病变要点: 在鸭瘟病鸭的食管和泄殖腔粘膜,经常可以看到结痂性或假膜性的病灶;但在鸭霍乱是不存在的。这是两者之间地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鸭巴氏杆菌病的肺脏通常都有严重病变,表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病程稍长的会出现纤维素性肺炎变化;而鸭瘟的肺脏变化一般并不显著。相反地,一部分鸭瘟病鸭的颈部皮肤可见明显的炎性水肿 实验室要点: 采用血平板进行细菌分离。 2、雏鸭肝炎 鸭肝炎由三种不同病毒引起,分别是鸭肝炎病毒DHV-Ⅰ(属肠道病毒)、DHV-Ⅱ(星状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败,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鸡、鸭、鹅共患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成鸭。一旦发病,表现发病急,传染快,死亡快,病情反反复复,造成养户经济损失严重,现将笔者对一例此病的诊治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及病状 梁某,在塘基养有番鸭500只、泥鸭1000只、阉鸡300只,因场地没隔开,基本上是混养。阉鸡首先患病,出现急性死忙。两天后鸭子羽毛粗乱,精神沉郁,脚软,不愿走动,嗜睡,闭眼缩颈,打堆;流泪,眼眶周围羽毛湿润,鼻有黏液,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粪便稀,呈黄色或绿色;有部分鸭食欲废绝。急性大量死亡,死鸭比较肥壮。 2 病变 剖检可见死鸭口腔有很多黏液,气管充血,肺水肿;全身黏膜、浆膜、腹部脂肪出血;心包膜、心冠脂和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肠道出血,尤其十二指肠严重;脾脏肿大充血出血、有灰白色坏死灶;肝脏肿大,质地变硬,表面可见许多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 3 实验室检验 3.1 镜检:取病死鸭肝、脾分别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卵圆形阴性小杆菌。 3.2 培养:取病死鸭肝、脾分别接种营养肉汤、营养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经37℃培养24小时后,营养肉汤出现均匀混浊,营养琼脂平板长出浅灰白色、圆形、湿润、露珠样小菌落,麦康凯平板不见菌落生长。

3.3 生化反应:本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能发酵木糖、山梨醇,不发酵乳糖、鼠李糖,靛基质试验阳性,M.R试验与V~P试验为阴性。 4 治疗 巴氏杆菌对很多药物都敏感,药物治疗的效果较理想,一旦发生病情,迅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用磺胺新诺明0.05%均匀拌料,连用7天,病情得到控制。 5 小结 5.1 巴氏杆菌病能在鸡、鸭等禽类中互相传染,所以鸡、鸭不要混养。 5.2 巴氏杆菌易出现耐药性,因此治疗时应选择敏感药轮换使用,疗程要有保证。 5.3 做好严格消毒工作和饲养管理,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对本病防制有很大的帮助。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猪败血症病的诊治及浅析

猪败血症病的诊治及浅析 在诊疗中,病猪往往表现耳、颈、四肢内侧、腹下等皮肤有出血点,先红后紫,后成为紫斑的败血症及高温经过,常常都误认为是瘟症,放弃治疗,使成批生猪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只要认真诊断和治疗就可减少损失。笔者在长时间的兽医门诊工作中,诊断治疗病猪3005 头,治愈率达89 %。现将诊断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l 猪肺疫 1.1 症状与病变。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Pasteurellosis Su- um)“俗称锁喉风”,除发病初为最急性,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外,后期呈急性或慢性经过, 常见有败血症病变和急性胸膜肺炎。体温升高(40-41 摄氏度),初痉挛性干咳,后变为湿咳,呼吸困难,鼻流粘液或带血,触诊胸部有痛感。听诊有干啰音和湿啰音及摩擦音。病势发展呼吸困难,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可视粘膜蓝紫,初便秘后腹泻,皮肤瘀血和出血点,病猪卧地消瘦窒息死亡。病程5-8 天不死转慢性,病变尤以喉部肿胀及周围组织里胶样浸润为特征,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尤为明显,胸膜心包呈纤维性炎症。

1.2 防治。(1) 每年春秋两次对疫区注射猪肺疫疫苗,增强群体免疫力。(2) 急性病例治疗:“九一四,,一次注射,必要时隔1-2 日再用药1 次。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均有一定疗效(剂量见说明)。中药:丹皮30g,紫草40g,射干30g,豆根30g ,黄苓30g,麦冬30g,郁金25g, 元明粉25g .虎杖30g(50 kg 体重剂量,按大小适量加减),2 日1 剂,2 剂即可。 2 仔猪副伤寒 2.1 症状与病变。本病由沙门氏菌引起,称猪副伤寒(Paraty- phus Suum),6 月龄以内猪易感,为急性败血型经过, 根据病势和死亡快慢, 分急、亚、慢三型。病原于机体抵抗力弱时致病,体温升高(40-41 摄氏度) ,精神沉郁不食,随后下痢,粪淡黄或灰白色恶臭,有呼吸困难.耳、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色斑点,寒颤钻草,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病程可长达3 周,后极度消瘦竭衰而死。主要病变:脾脏肿大色蓝紫,肠系膜淋巴索状肿大:特征病变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回肠肠壁增厚、粘膜覆盖一层弥漫坏死性腐乳状物质,剥开呈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溃疡面。 2.2 防治。(1)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对常发地用仔猪副伤寒苗防疫。(2) 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有较好疗效,另肌注磺胺嘧啶.内服土霉素( 剂量按说明) 。中药:黄连25g,

鸭常见疾病诊断

肉鸭常见的病毒病有:鸭病毒性肝炎、鸭瘟; 常见的细菌病有: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支原体病; 寄生虫病多见于球虫病。 1. 鸭病毒性肝炎: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多见于3周以下的雏鸭发病。 ①表现:突然发病,无任何症状死亡,几小时后波及全群,精神委靡、缩头、垂翅、 闭眼;运动失调,倒地旋转,角弓反张;少数病鸭腹泻,排黄白色或灰绿色稀便, 病重者爪呈紫红色。 ②剖检:肝脏肿大,质地柔软,呈淡红色或外观呈班驳样;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脾肿大,呈班驳样;肾肿,充血;胆囊扩张,胰腺肿大。 ③治疗:早期用抗病毒药+广谱抗菌药+电解多维治疗有效,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 病鸭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显著,发病早期每只雏鸭肌肉或皮下注射康复血清或高 免血清0.5毫升能够防止感染发病和降低死亡率。 2.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大头瘟,由鸭瘟病毒引起,多见于15—20天以后的 肉鸭发病。 ①表现:病鸭高热不退,食欲降低,渴欲增加,两肢发软,常卧地不起;病鸭眼,流泪,有 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流鼻涕,头颈肿大;腹泻,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翻 开泄殖腔可见黏膜上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严重时覆盖一层假膜。 ②剖检:皮肤皮下充血出血;全身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出血斑,腺胃黏膜出血,淋巴组织 坏死,消化道黏膜有坏死斑点、出血、溃疡或形成假膜;肝脏上有白色点状坏死 和出血斑,胆囊肿大,气管黏膜出血。

③治疗:早期用抗病毒药+广谱抗菌药+电解多维治疗有效,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高免血清 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5—1.0ml有一定疗效;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 扰素〕进行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1.0ml,3天1次,连用2—3次。 3.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2周以后易发病。 ①表现:急性病例突然死亡,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呆立、咳嗽、眼鼻分泌 物增多;死前神经症状明显,头颈震颤、摇头或点头,呈角弓反张,也有的 鸭死前阵发性痉挛。 ②剖检:主要特征浆膜出现广泛性的多少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心包膜、肝被 膜、气囊及脑膜常见。 ③治疗:用氟苯尼考、丁胺卡那、先锋霉素、氧氟沙星、林可霉素等治疗有效。 4.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败、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发于中后期。 ①表现:精神呆顿、食欲废绝、口渴增加;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口张 开、频频摇头,又称“摇头瘟”,病鸭剧烈腹泻,排除绿色或白色稀粪,有时 混有血液;瘫痪死亡。 ②剖检:卡他性出血性肠炎,气囊和肠管表面有一种黄色的干酪样渗出物沉积, 肝脏肿大,色泽变淡,质地稍硬,表面散布着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 ③治疗:用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杀星等),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土霉素、 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治疗有效。 5.大肠杆菌病:由大肠杆菌引起,多见于卫生条件差的鸭群,10日龄以后多发。 ①表现:患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咳嗽,黄绿色水样腹泻,死 前有神经症状,体重迅速减轻。

常见鸭病的分类

一、鸭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一)临床检查方法 1.听 2.问 3.看 4.查 (二)鸭群的群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神态及采食状况 2.体况及姿势状况 3.咳嗽、喷嚏及呼吸罗音 4.粪便性状及颜色 (三)病鸭的个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喙 2.眼睛 3.鼻 4.头颈 5.羽毛和翅毛管 6.泄殖腔 7.脚和爪 8.蛋形状 二、鸭的病理剖检诊断 (一)剖检方法和程序 (二)病料的采集和送检 1.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2.采集和送检 (三)主要脏器剖检病变与初步诊断1.皮下和肌肉 2.气囊 3.肝脏 4.心脏 5.脾脏 6.胰腺 7.腺胃和肌胃 8.食道 9.肠道 10.盲肠和盲肠扁桃体 11.肾脏 12.肺脏 三、鸭场疾病综合防治 (一)当前鸭病的流行特点 1.死亡率高 2.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3.新发生的鸭病种类增多 4.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疫病更为复杂

(二)鸭病综合防治策略 1.防疫工作的基本观念 2.疫病的综合性防治 (三)鸭传染病综合防治 1.疫苗和预防接种 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3.免疫失败原因 4.免疫程序 5.鸭群发生传染病时的处理策略(四)营养代谢病综合防治 1.发生原因及其临床特点 2.营养代谢病的诊断要点 3.营养代谢病的防治要点(五)中毒病综合防治 1.中毒病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2.中毒病的诊断要点 3.中毒病的防治要点 (六)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1.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2.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 3.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点 (七)应激综合征综合防治 1.应激综合征的临诊症状 2.应激综合征的防治要点(八)药物及药物防治 1.防治鸭病常用药物 2.给药的方法 3.用药的注意事项 四、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一)幼雏期(1~25日龄)常见病1.雏鸭病毒性肝炎 2.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3.雏番鸭小鹅瘟 4.雏番鸭“花肝病” 5.鸭大肠杆菌病 6.鸭疫里默杆菌病 7.鸭副伤寒… 8.鸭衣原体病 9.鸭变形杆菌病 10.鸭曲霉菌病 11.雏鸭感冒 12.鸭球虫病 13.鸭住白细胞原虫病 14.鸭隐孢子虫病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 1、鸭瘟 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 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 症状:潜伏期2-5天,体温42℃以上,精神、食欲较差,体温高达44℃时,拒食,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时伏地不能行走。排绿色或灰绿色稀 便。眼脸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粘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见头颈部肿胀。 病程一般3-7天,最后衰竭而死,死亡率80%以上。 防治:盐酸阿比朵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应搞好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 (1)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25日龄以上的鸭2-3倍量肌注或老疫区5倍量以上引水。 (2)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2、鸭病毒性肝炎 是雏鸭的一种最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3-25日龄雏鸭。 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 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肝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肿大,有班驳状。。 防治:用高免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2.5ml或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 0.5-2ml,进行防,治。 雏鸭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 3、鸭副粘病毒病

鸭病防治技术完整版

鸭病防治技术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鸭病防治技术 作者:农技大师专家组时间:2015年 1、? 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 症状:潜伏期2-5天,体温42℃,精神、食欲较差,体温高达44℃时,拒食,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时伏地不能行走。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眼脸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粘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见头颈部肿胀。? 病程一般3-4天,最后衰竭而死,死亡率90%以上。? 防治:本病无特效药,主要是搞好和加强饲养管理。? (1)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2月龄以上鸭200倍稀释液胸肌注射1ml;初生雏鸭用50倍稀释液腿部肌注。? (2)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2、鸭病毒性肝炎? 是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 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有时肿大。? 防治: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进行预防。也可用免疫过母鸭产的蛋,制成免疫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雏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肠病毒,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有时肿大。 防治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0.5毫升进行预防,也可用免疫过母鸭产的蛋,制成免疫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1.5毫升。 雏鸭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 霍乱 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对鸭霍乱均有良好的防治和治疗效果,常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往往停药后又开始发病死亡。因此,治疗时必须保证足够药量和坚持疗程,即停止发病死亡后,不要立即停药。 磺胺类药物可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恶唑,按0.4~0.5%比例混于饲料中,或用其钠盐按0.1~0.2%比例溶于饮水中,连续喂服数日;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按0.05~0.1%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复方新诺明按0.02%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抗生素可用土霉素,每只鸭每天取0.15~0.2克加水稀释后灌服,连用3~5天,可收到良好疗效。或按0.05~1%比例混于饲料或饮水,连用3~4天,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病鸭注射30000~50000国际单位,每天2~3次。

中暑 中暑又叫日射病、热射病或热衰竭,是水禽在夏天炎热季节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鸭若长时间放牧或休息于烈日暴晒之下,就容易发生中暑;如果舍内通风不好,闷热潮湿,就更容易造成鸭中暑。 中暑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病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渴,翅膀张开下垂,昏迷倒地,痉挛、体温升高,粘膜潮红,昏迷;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剖检死鸭可发现大脑充血、出血,全身静脉充满暗红色血液,血液凝固不良。 防治方法高温季节避开温度最高的时间放牧,放牧时早出晚归,中午找有荫凉的地方休息,组群不宜太大,饲养密度要适宜;保证足够清洁的饮水,鸭舍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暑降温。 解暑配方为淡竹叶10克、滑石15克、生地黄12克、白茅根25克、香薷15克煎水,供15日龄鸭饮用;也可用鱼腥草、车前草、淡竹叶、香薷煎水饮服。 花肝病 花肝病是一种鸭病毒性传染病,以软脚、摇头和肝脏、脾脏及胰脏大量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故暂称之为“花肝病”,其病原归属仍在研究中。它主要侵害1月龄内雏番鸭,7~8日龄即可发病,最多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潜伏期为2~4天,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通常为20%~30%,严重的可高达95%以上,给番鸭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即可涉及全群,在出现死亡鸭后,病势发展较快,1~2天内即达死亡高峰。 症状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毛松震颤,两脚软弱无力,头颈下垂,有的可见喘气和下痢;有的表现健康,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已是疾病的后期。

常见鸭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鸭病症状及防治 一、鸭瘟 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 症状:潜伏期2-5天,体温42℃以上,精神、食欲较差,体温高达44℃时,拒食,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时伏地不能行走。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眼脸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粘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见头颈部肿胀。病程一般3-7天,最后衰竭而死,死亡率80%以上。 防治:盐酸阿比朵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应搞好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 (1)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25日龄以上的鸭2-3倍量肌注或老疫区5倍量以上引水。 (2)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2、鸭病毒性肝炎

是雏鸭的一种最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3-25日龄雏鸭。 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肝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肿大,有班驳状。。 防治:用高免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2.5ml或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0.5-2ml,进行防治。雏鸭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 3、鸭副粘病毒病 病原是鸭副粘病毒,以侵害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 症状:病初病鸭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缩颈,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羽毛缺乏油脂,易附着污物。开始排白色稀粪,中期粪便转红色,后期呈绿色或黑色。部分病鸭,呼吸困难,甩头,口中有粘液蓄积。有些病鸭出现转圈或向后仰等神经病状。 剖检:发现肝、脾肿大,表面和实质有大小不等的白色

猪巴氏杆菌病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 流行病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其中一种,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猪最易感,无明显季节性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潮湿,多雨发生较多,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改变、不良等因素促进本病发生,经常集中发病。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最急性型:未出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心跳急速,可视粘膜发绀,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有时可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有时带有血色。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很快死亡。死亡率常高达100%,自然康复者少见。急性型:本型最常见。体温升高至40~41℃,初期为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随病程发展,呼吸更加困难,常作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或废绝,皮肤出现红斑,后期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死亡。病程5~8天,不死者转为慢性。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有少许动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有痂样湿疹,发育停止,极度消瘦,病程2周以上,多数发生死亡。 潜伏期1—5天。最急性型,晚间还正常吃食,次日清晨即已死亡,常看不到表现症状,病程稍长,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病程1—2日,死亡率100%。急性型(胸膜肺炎型),体温40—41℃,痉挛性干咳,排出痰液呈

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危害8周龄以下的小鸭,其特征是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对养鸭业威胁较大,是引起小鸭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1.病原。鸭疫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胞,不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偶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0.2~0.4μm×1~5μm,用瑞特氏法染色时,菌体两端浓染,呈两极染色特性,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见到荚膜。 2.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是鸭的传染病,但也有感染鸡、鹅、火鸡。鸭以2~4周龄最易感染,8周龄以上的鸭一般不再有本病发生,5周龄以下的小鸭常在出现症状后1~2天死亡。各种品种的鸭对本病均易感染。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皮肤外伤。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冬春流行特点。鸭子感染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在5%~80%。 3.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心包膜、肝表面、气囊等浆膜上的纤维素渗出物。慢性病例可见到纤维素性化脓性肝炎和脑膜炎。脾肿大,表面有灰白色斑点。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和关节炎等。 4.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鸭疫巴氏杆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粪链球菌感染相似,其诊断必须根据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小鸭沙门氏菌感染可能表现与本菌感染相似的神经症状,鉴别诊断时也应考虑衣原体病。 5.预防措施。①改善育雏条件。育雏室要保持通风、干燥、温暖,适宜饲养密度,勤换地面垫草。饲饮用具、饲料槽、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干净,并定期清洗,严格消毒。 ②尽量减少各种应邀,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日晒、雨淋、寒冷等应激以及饲料营养不足等,要特别注意防止惊吓。 ③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封闭式饲养管理模式,杜绝传染病的传染和蔓延流行。 6.药物防治措施。①一旦发生本病,可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0.4克氯霉素或3克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喂服,连用4天,能很快控制疫情。也可用利高霉素按药物有效成分 0.044%拌料口服3~5天;复方敌菌净0.04%比例拌料口服4~6天。 ②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单独肌肉注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剂量为雏鸭0.5~1万单位,中幼鸭4~8万单位。也可用庆大霉素按4000~8000单位/千克体重肌注,每天1~2次,连用2~3天。还可用林肯霉素和壮观霉素联合肌注或青链霉素联合肌注。青链霉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各2~4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肌注2.5%海达注射液也可,每千克体重0.5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 ③磺胺喹恶啉,按0.01%~0.02%比例混干饲料中喂给;或按?扒э颂逯赜靡?30~40克溶于饮水中给小鸭饮用。 ④接种鸭疫巴氏杆菌菌苗,7~10日龄时注射1次,20~25日龄再注射1次,保护率可达90%以上。 ⑤发病的鸭场,可用抗毒威带鸭消毒,每两周带鸭消毒1次。烧毁死鸭,隔离发病鸭群,以制止疾病传播。鸭舍经彻底清洁消毒后,空闲2~4周方能使用。不同年龄的鸭群应分开饲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方法吧!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一般防治 1、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改善饲养条件,并喂以优质全价的饲料,保证能满足其生长需要量,以增强雏鸭的体质。 2、要适当调整鸭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控制鸭棚内的温度、湿度,尤其是在春天多雨、夏天炎热和冬天寒冷的季节,做好雏鸭的保暖、防湿和通风工作,尽量减少受寒、淋雨、驱赶、日晒及其它不良因素的影响。 3、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不同批次、不同天龄的鸭不能混养在一起。鸭群出栏后,对各种用具、场地、棚舍、水池等要全部进行消毒。 4、要做好场地卫生工作,坚持消毒和防疫制度。定期对饮水器、料槽清洁消毒,并做好其它疾病如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番鸭三周病、番鸭“花肝”病、禽流感等疫苗的接种和防治,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通过采取以上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此病的感染和发生。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药物防治 1、在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时,采取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5-甲氧嘧啶、头孢类药物、喹诺酮类等药物都有比较好的效果。氯霉素现已在禽场被禁用,可用氟本尼考(氟甲砜霉素)拌料,5%的氟苯尼考按0.2%的比例拌料,连用5天,个别重症者可按2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连用2天,能取得显著疗效。 2、可用先锋15~2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或用庆大霉素8~1万单位肌肉注射,结合大群用药拌料,连续3~5天。或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等25~50ppm溶水自由饮用,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都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3、由于细菌对抗菌药能产生耐药性,在生产场常会出现某一药物刚开始用时,效果显著,但用过一时间后,效果却不明显或无。有条件的话,可对病死鸭进行病原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高敏药物交叉使用,同时结合本场的用药史来用药。 4、采取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来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如在注射先锋的同时,用黄莲、青木香、白头翁、薄公英、鱼腥草等煎服,拌料或灌服,连用3~5天,也可用庆大霉素连续注射3天,鱼腥草、黄柏、苦参、丹参、茵陈等煎服,连用3天,或用广东省家禽所研制的中草药制剂“抗囊疫”,直接稀释后,自由饮用3-5天,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效果明显。

常见鸭病的分类资料

常见鸭病的分类

一、鸭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一)临床检查方法 1.听 2.问 3.看 4.查 (二)鸭群的群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神态及采食状况 2.体况及姿势状况 3.咳嗽、喷嚏及呼吸罗音4.粪便性状及颜色 (三)病鸭的个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喙 2.眼睛 3.鼻 4.头颈 5.羽毛和翅毛管 6.泄殖腔 7.脚和爪 8.蛋形状 二、鸭的病理剖检诊断 (一)剖检方法和程序

(二)病料的采集和送检 1.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2.采集和送检 (三)主要脏器剖检病变与初步诊断1.皮下和肌肉 2.气囊 3.肝脏 4.心脏 5.脾脏 6.胰腺 7.腺胃和肌胃 8.食道 9.肠道 10.盲肠和盲肠扁桃体 11.肾脏 12.肺脏 三、鸭场疾病综合防治 (一)当前鸭病的流行特点 1.死亡率高 2.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3.新发生的鸭病种类增多 4.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疫病更为复杂

(二)鸭病综合防治策略 1.防疫工作的基本观念 2.疫病的综合性防治 (三)鸭传染病综合防治 1.疫苗和预防接种 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3.免疫失败原因 4.免疫程序 5.鸭群发生传染病时的处理策略(四)营养代谢病综合防治 1.发生原因及其临床特点 2.营养代谢病的诊断要点 3.营养代谢病的防治要点(五)中毒病综合防治 1.中毒病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2.中毒病的诊断要点 3.中毒病的防治要点 (六)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1.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2.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 3.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点 (七)应激综合征综合防治

1.应激综合征的临诊症状2.应激综合征的防治要点(八)药物及药物防治 1.防治鸭病常用药物 2.给药的方法 3.用药的注意事项 四、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一)幼雏期(1~25日龄)常见病1.雏鸭病毒性肝炎 2.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3.雏番鸭小鹅瘟 4.雏番鸭“花肝病” 5.鸭大肠杆菌病 6.鸭疫里默杆菌病 7.鸭副伤寒… 8.鸭衣原体病 9.鸭变形杆菌病 10.鸭曲霉菌病 11.雏鸭感冒 12.鸭球虫病 13.鸭住白细胞原虫病14.鸭隐孢子虫病

3 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仿制(修改后).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防制 姓名贾岭燕 学号 10091428 专业畜牧兽医 班级 10大牧14班 所在系畜牧系 指导老师何孟莲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制 2013年 5 月 10 日 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防制 贾岭燕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不仅对于现代养禽业的危害巨大,而且对于人类的公共卫生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养禽业的高度发展以及越来越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趋势,此病势必成为妨碍禽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为了更加科学健康的进行禽类养殖,减小养殖过程中因此病而带来的损失,有针对性的对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各种性状加以研究,并找到应对的仿制措施和解决的方法就非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在人类的公共卫生学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巴氏杆菌;症状;仿制措施;意义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是病禽的肝脏有针头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坏死点,还可见心脏出血、肺脏水肿、肠道出血等败血性变化,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常造成大批鸡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长0.6—2.5纳米。常单个存在,较少成对或成短链,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本菌有多个血清型且不同的分类方法表现出的血清型数量不一样。其抵抗力弱,对热,日光照敏感,常用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2.流行病学 2.1 本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家畜中牛,猪较为易感。畜禽发生巴氏杆菌病时,往往查不出病原,一般认为在发病前已经带菌。禽体在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营养不良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禽类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类常见疾病与防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禽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流感 一.临床症状: 1.死亡率高,发病快;流行速度快,尤其刮风时;急性死亡的鸡冠鲜红,发病三天后死亡的鸡冠呈紫黑色;采食量下降,饮水量下降,产蛋率下降。 2.温和型禽流感采食饮水正常,只是产蛋率下降;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甩头;精神萎靡不振,头扎翅下并缩头,羽毛松乱。 3.运动失调,小鸡头摆或磕头;肿头肿脸,流泪流涕;拉稀,从蛋清样水样到白色蛋清样,最后变成绿、黄、白样。 4.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蛋白变稀,软壳蛋、褐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增多;发生过禽流感的鸡冠变小,肚子变大,变瘦,这是后遗症。 二.剖检表现 1.成年鸡输卵管内有无色透明的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变成稠豆腐脑样的分泌物,后形成凝块。 2.腺胃与食道交界处粘膜出血,腺胃乳头粘膜出血。 3.成年鸡的卵巢和卵泡萎缩。 4.肌肉出血,腿肌内侧关节周围出血,心肌和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腹肌出血,腺胃和肌胃出血,嗉囊外侧出血,朐骨内侧出血,胰腺有白色或红色小点状坏死。

5.肠道节段性出血,泄殖腔直肠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两个盲肠交界处出血。 6.雏鸡患禽流感后法氏囊大出血。 7.眼睑有点状出血。 愈后不良反应 1.产蛋率上升缓慢; 2.零星死亡; 3.沙壳蛋、畸形蛋、蛋壳不全、无蛋黄、异物蛋等增多,蛋壳颜色不整齐。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及场内鸡舍的消毒。 2.定期的疫苗防疫,定期清除场内蚊蝇及老鼠,防止疾病的传播。 3.尽量减少场内外的人员流动。 4.要以“全进全出”为原则。 5.对死亡的病鸡进行深埋或焚烧,防止病菌的扩散。 6.在发病期间用强效多维加黄芪多糖饮水或拌料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 沙门氏菌病 由家禽的沙门氏菌病引起的白痢、伤寒、副伤寒,危害最严重的是白痢。 白痢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又称为雏白痢:特征为糊肛,慢性的引起瞎眼。 一.临床症状

鸭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鸭病,特别是一些烈性的鸭传染病,严重地影响着鸭的健康,会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鸭病的防治工作,以防鸭病的的发生。 1、鸭瘟 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任何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鸭都可能感染发病。病鸭的临床特点是头部肿大,流泪,两脚发软,拉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时见肝脏有出血点,泄殖腔出血、水肿和坏死。鸭群感染鸭瘟后,迅速蔓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造成大群死亡。 流行特点:在自然的情况下,不但鸭能感染,而且成年鹅也能感染,均可引起大群发病死亡。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都能感染本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的差异。成年鸭较易感。在流行期间,死亡最严重的是产蛋鸭。20日龄以下的雏鸭较少发病。 健康鸭群和病鸭或病愈不久的带毒鸭一起放牧或在水中相遇,或健康鸭群放牧时经过疫区,都能发生感染。被患鸭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土壤、用具、运输工具、饲料以及饮水,都能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 鸭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低洼潮湿能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如将鸭群饲养在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本病较少发生和流行。鸭群饲料质量低劣、饲养管理不当是本病发生的诱因。不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引入病鸭或带毒鸭,可引起本病的暴发。 症状:健康鸭感染鸭瘟后,一般2-5天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约经1-5天死亡。 发病期,病鸭体温升高到42-44℃,显稽留热型,食欲减退,精神很差,离群独处,羽毛松乱;继而食欲完全消失,渴欲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常伏地不愿走动,也不愿下水游泳,如强行驱赶,则步态摇摆稳,走几步之后,立即倒地。如强赶病鸭下水,则只漂浮于水面上。或挣扎着上岸。严重时则完全不能行走和站立。病鸭下痢。粪便稀薄,呈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眼结膜充血、水肿,部分外翻,大多数病鸭流泪和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的羽毛沾湿。眼分泌物初为浆液性,继而粘脓样,上下眼睑常粘连。部分病鸭头部大或下颌水肿,故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病的后期,病鸭体温逐渐下降至常温以下,精神高度沉郁,不久即死亡。病程一般为2-35天,多呈急性经过。自然流行时,死亡率达90%以上,病程短,通常在发现停食后1-2天即死亡。个别不死的可转为慢性,病鸭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最具特征的症状为角膜混浊,甚至溃疡,一侧性或双目失明。 一周龄前后的小鸭也有发生鸭瘟病例。其症状基本上与大鸭所表现的症状相同,但临死前常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 剖检:急性败血症,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呈现出血斑点,消化道粘膜出现坏死斑点病灶,实质脏器变性。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头和颈部的皮肤

六种常见鸭病专家开出药方

1、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 (1)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7~10日龄的雏鸭应进行首免,肌肉注射0.5毫升;25~30日龄进行二免,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6个月;蛋鸭和种鸭在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一年。 (2)日前对鸭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鸭群发生该病,应立即采用5~10倍量鸭瘟疫苗紧急接种,注射疫苗5天内疫情基本可得到控制。患病早期使用抗鸭瘟血清治疗,有一定效果。 2、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常发生于4周龄以内小鸭,5~15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95%以上。 防治: (1)使用鸭病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开产前2~3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1日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毫升/只。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10日龄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2毫升/只。 (2)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按每只雏鸭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3、鸭流感鸭流感 鸭流感鸭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仅传染给鸭,而且还传染给其它禽类,引发禽流感。主要症状为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肿头和出现头颈震颤、摇摆等神经症状。 防治 (1)疫苗预防: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治疗:患病早期的鸭使用当地分离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盐酸金刚烷胺每天按25mg/kg体重饮水。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论文摘要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它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创伤感染,多发生于闷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本文通过对养殖户送来的病鸭进行初步问诊后剖检诊断,实验室细菌培养观察,以及生化鉴定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感染,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菌必治、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对此巴氏杆菌较敏感,选用恩诺沙星治疗后治愈率为90%。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鸭巴氏杆菌诊断发病因素治疗

目录 引言 (1) 一、材料 (1) 二、方法 (1) (一)问诊 (1) (二)剖检病变 (1) (三)实验室诊断 (1) 1、细菌分离培养 (1) 2、细菌形态观察 (1) (四)药敏试验 (2) (五)生化鉴定 (2) (六)动物实验 (2) 三、结果 (2) (一)剖检结果 (2) (二)细菌分离结果 (2) (三)细菌形态观察结果 (3) (四)药敏试验结果 (3) (五)生化鉴定结果 (3) (六)动物试验结果 (3) 四、结果分析 (3) 五、治疗方案 (3) 六、结论与讨论 (4) 七、参考文献 (4)

引言: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集体化规模化养殖越来越普遍,鸭霍乱也叫出血性败血症或巴氏杆菌病,是危害现代养殖业的一大疾病之一。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1]。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长1~1.5um,宽0.3~0.6um,不形成芽胞,也无运动性。普通染料都可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氏法或美蓝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很象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该病多发生于闷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见于青年鸭和产蛋鸭[2]。病禽的排泄物中含有多量细菌,污染环境,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饲养管理不当、阴雨潮湿、通风不良等易引起发病和流行。本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2013年3月饲主带来5只2月龄大病鸭,主述患鸭精神痴呆,离群,打瞌睡,行动缓慢,不愿下水,食欲减少,拉绿便。 一、材料 嘉兴嘉善养鸭户带来病鸭5只无菌刀片无菌手套培养皿血琼脂培养基(杭州微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452010)抗凝剂(天津市大茂化学制剂厂生产批号05232010)生化试管(康达试验器材生产批号06472009)显微镜无菌操作台药敏试纸(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362010)等。二、方法 先和养殖户交流了解临床症状然后解剖对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及记录,再从病料中提取病变组织进行实验室诊断。根据诊断情况确诊病情,由此做出治疗方案。 (一)问诊 主诉:同批次鸭子养殖4周龄,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常落于鸭群的后面或独蹲一隅,闭目瞌睡。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少或不食,口和鼻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并常常摇头。 (二)剖检病变 抽取其中症状严重的鸭子进行解剖。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质脆,表面有许多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心冠脂肪、腹腔脂肪和浆膜等处有小点出血或形成出血斑。脾呈大理石样变化.质脆。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肺呈出血性实变。 (三)实验室诊断 1、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从病鸭的肝组织划线接种鲜血琼脂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h后观察。 2、细菌形态观察 挑取血平板划线上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和瑞士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

最新常见鸭病的分类

一、鸭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1 2 (一)临床检查方法 3 1.听 4 2.问 5 3.看 6 4.查 7 (二)鸭群的群体检查与初步诊断8 1.神态及采食状况 9 2.体况及姿势状况 10 3.咳嗽、喷嚏及呼吸罗音11 4.粪便性状及颜色 12 (三)病鸭的个体检查与初步诊断 13 1.喙 14 2.眼睛 15 3.鼻 16 4.头颈 17 5.羽毛和翅毛管 18 6.泄殖腔

7.脚和爪 19 20 8.蛋形状 21 二、鸭的病理剖检诊断 22 (一)剖检方法和程序 23 (二)病料的采集和送检 24 1.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25 2.采集和送检 26 (三)主要脏器剖检病变与初步诊断 27 1.皮下和肌肉 28 2.气囊 29 3.肝脏 30 4.心脏 31 5.脾脏 32 6.胰腺 33 7.腺胃和肌胃 34 8.食道 35 9.肠道 36 10.盲肠和盲肠扁桃体

11.肾脏 37 38 12.肺脏 39 三、鸭场疾病综合防治 40 (一)当前鸭病的流行特点 41 1.死亡率高 42 2.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43 3.新发生的鸭病种类增多 44 4.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疫病更为复杂 45 (二)鸭病综合防治策略 46 1.防疫工作的基本观念 47 2.疫病的综合性防治 48 (三)鸭传染病综合防治 49 1.疫苗和预防接种 50 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51 3.免疫失败原因 52 4.免疫程序 53 5.鸭群发生传染病时的处理策略 54 (四)营养代谢病综合防治

1.发生原因及其临床特点 55 56 2.营养代谢病的诊断要点57 3.营养代谢病的防治要点 58 (五)中毒病综合防治 59 1.中毒病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60 2.中毒病的诊断要点 61 3.中毒病的防治要点 62 (六)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63 1.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64 2.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 65 3.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点 66 (七)应激综合征综合防治 67 1.应激综合征的临诊症状68 2.应激综合征的防治要点 69 (八)药物及药物防治 70 1.防治鸭病常用药物 71 2.给药的方法 72 3.用药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