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大湾希望学校苏萍

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将青少年带入信息时代,给青少年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青少年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时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综合性等特点,对于青少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带给人们大量的信息,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给人们更高效的学习与工作方式,带给人们新时代的行为理念;另一方面网上多样的思想、信息与观念也给青少年带来困惑与迷茫,网络上交流方式亦会导致网络参与者行为上的种种问题。所以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

为青少年开拓了求知求学的广阔空间。当代青少年生长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各种信息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们的关注点十分广泛,渴望通过捕捉身边的信息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网络的兴起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便利。网络使青少年放眼世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各种需求,为他们开拓了一个无限的求知空间。

满足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需求。随着升学、就业、代沟等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倾诉的情况下,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个人情绪、探索自我认同、吸引别人注意的场所。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摆脱现实社会角色的束缚,可以舒张个性、大胆宣泄,尽情地挥洒自我。

扩展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空间。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社会交往机会,使他们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网际交往过程中,青少年拓宽了眼界,树立了自信,打开了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逐渐形成一种独立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为成长和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为青年成才提供了便利条件。教育的网络化、现代化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崭

新的教育平台,使教育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网络教育平台上,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青少年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极大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同时,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不用再受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可以大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践。

二、网络时代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

青少年价值观尚不成熟,自制能力、辨别能力还比较欠缺。网络化所带来的网络社会文化和现实文化的冲突,这对一些青少年来说会感到迷惘和困惑。随着网络化、全球化的扩张,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网上信息量大,虚拟空间幻真幻假,而各种信息更是良莠并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实不足以抵御。使得在青少年中出现了道德弱化、网恋、沉溺网上聊天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阴影,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上网时间过长损害健康

沉迷网络游戏,损害身体健康。从生理学的角度讲,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应当积极地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并且保证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保证身体能够在这一关键时期健康地发育成长。如果长时间上网,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长时间保持不变的操作姿势,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例如在我国某城市,两名初二的学生用家长给的零花钱,在网吧里连续上网8天8夜,当焦急万分的老师和家长在网吧找到他俩时,这两个学生已经头脑麻木得不知东南西北,面容憔悴,身体虚弱不堪。家长无奈地把他俩送进了医院。据新华社报道,2002年4月17日17点30分,南昌某校高三学生余某在网吧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而猝死。

2、上网时间过长学业荒废

上网时间过长,导致学业荒废。面对网络教育的兴起,如果青少年不能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而是整天沉湎

于网络,导致学业荒废,严重者不得不留级或退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种沉重的代价,肯定是青少年自己始料不及的,也是家长、老师和同学、朋友不愿看到的,据我国南方某中学一位班主任统计,全班32名寄宿生,有一次晚自修时间到校外网吧上网达22人。据《文摘报》报道:2000年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学生237名,其中80%以上学生退学或转学的原因是过度沉迷于电脑娱乐和网络游戏,耽误了正常的学校学习和生活所造成的。

3、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思想品德

网络宽频高效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快捷便利地沟通信息,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但网络上不仅是有学术、娱乐、经济信息,还有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力。通过正常途径获取一些必要的性知识是可以、必要的。但是,上黄色网站,看黄色信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青少年面对黄色信息抵御能力较差,接触黄色网站可能造成心理恐惧从而损害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模仿网上作案手段而出现的行凶杀人、暴力抢劫等犯罪行为。这样就葬送自己一生的前程。这样的案例已屡见不鲜。2000年11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对号称全国最大网吧的某网吧进行检查时,随意抽查186台上网电脑,竟发现有数十台正在非法浏览色情、淫秽站点的网页。某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曾对经常光顾网吧的3000名大中学生作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不少人曾光顾过色情网站。这种情况真是令人忧虑。更担忧的是,有些青年学生对网上游戏的钟情、迷恋,不少游戏中带有暴力、色情,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会中毒,成为“电脑网络瘾君子”。

三、教育的应对之策

网络时代,自主、自觉、自愿是人们行为的重要特征,单纯的鼓励、号召,生硬的强迫、压制,灌输式的说服、教育,在网络时代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针对互联网络所带来的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加以扩充和改进,如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个优秀网站以吸引人、凝聚人。我们的教育根本在于育人,使人身心健康发展。教育的网络化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学校环境,所以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网络的沟通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教育者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更加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针对中学生特点,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及网络文明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在网上实现同步教学、答疑解析,并且配合网下的定期面授,引导青少年对网络的正确认识。要配合家庭教育,实行堵疏结合,在青少年使用网络方面,不能一味的进行限制,要在严格控制网络不良影响和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使用网络两方面下功夫。同时我们建议各学校在开设电脑课时将网络素养教育加入到授课内容中,并从各个方面规范网络行为,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以起到全面保护青少年免受不健康网页影响的目的。

2、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完善青少年自己的网站。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为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对此,我认为,一方面在网站的内容上还要进一步丰富;另一方面在网站的宣传上还要进一步加强,不断扩大网站在青少年中的知晓度,充分发挥网站在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网站、新闻主页,在校园BBS站上建立特色版块,积极宣传主题鲜明的各种活动、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数据库。增加师生对话专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等,使网络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同时综合运用互联网、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外报刊杂志,以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高科技手段,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辟网上“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传输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鼓励。另外要以情感沟通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由于网络模拟性的特点,网络对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容易产生不良影响,使人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等情感。尤其是现在有少部分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他们把网络游戏当成逃避和情感寄托的世外桃源。因此,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对症下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向学生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考,既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也突出了对学生的引导塑造功能,使学生自觉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3、建立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新观念。改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现在,青少年成为网络主力军,而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却知之甚少。如果现代教育工作者不了解网络,不参与网络,就无法了解青少年上网的心理状态,就无法理解青少年网民的种种观念和行为,更谈不上去引导他们的正确的网络态度和网络行为了。教师要主动走入网络世界,学会在信息道路上与同学打交道,在知识与信息的海洋中工作,用计算机合成和模拟技术,通过文字、声音、画面、人物的编辑,制作各种多媒体教育软件,提高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条件的话,校长、班主任等都还可以设置自己的专属网站,通过网络与学生聊天、讨论,加强沟通,拉近距离。当然,这需要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为师生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更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切合学生实际,跟上时代步伐。

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上,更加贴进实际生活,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做法,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要求他们以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品德教育的目标,脱离实际,收效甚微。在网络时代,如果我们不进行改进,还是按照以往的做法,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新世纪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懂得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懂得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就无法对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信息进行控制和指导。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花大力气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和素质,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网上与学生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政治教育思想充分融到网络文化中去,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思想道德中取得胜利。

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建设。,

网络世界里,不同年龄、志趣、种族、民族、国籍、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的人都能自由穿梭。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汲取信息、制造信息和传播信息。网络使用者轻易就可以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不仅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取舍上,更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取舍上。青少年由于认识水平、辨别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因而面对多元的思想、价值观难于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不能因而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我们仍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辨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辨别选择能力。这就需要

教育者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新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无论在知识的传播上或是道德教化上都充当了一种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则是在无条件、被动地接受着来自教师权威的驯化。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显然对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带来了冲击,学生更具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对教师的权威教化产生了质疑,甚至对教师的权威化产生了逆反心理,因而对于个性独特的新一代教育对象,“教会顺从”不仅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教育者应树立一种“教会选择”的理念,调整自己角色,从“教会顺从”的训导者变为“教会选择”的指导者。使学生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当然,“教会选择”的“教会”绝不是包办,训导和代替,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绝的道德规范,并形成真正符合网络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

5、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中学生的心理成长,提高中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改善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学校德育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应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环境,落实社会和家庭的德育责任,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给学校的传统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只要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的手段,转变教育工作的传统观念,把教育工作同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不断地开创新的教育工作的局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