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心理学重点 华东师范大学

普通心理学重点 华东师范大学

概述

选择

1、主张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了解构成意识的元素,进而探求这些基本元素如何合成复杂

的意识经验的学派是结构主义。

2、实验内省法是结构主义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

3、受进化论影响较大,强调研究心理适应环境的功能的学派是机能主义。

4、不但反对结构主义的心理结构与意识元素观念,而且,根本就不同意结构主义与功能主

义将意识当作心理学研究之主题的学派是行为主义。

5、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的学派是行为

主义。

6、反对结构主义的心理元素观,也不同意行为主义所持的集多个反应而成整体行为的理念

的学派是完形心理学。

7、兴起的年代较精神分析论与行为主义为晚,故而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third

force)的学派是人本主义。

8、批评精神分析论是伤残心理学,批评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的学派是人本主义。

9、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价值、生活

责任、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的学派是人本主义。

10、冯特(Wundt)的心理学是哲学和生理学结合的产物,詹姆斯(James)开创的美国心理

学是哲学与生物学结合的产物。

11、冯特(Wundt)的学生铁钦纳(Titchener)把冯特(Wundt)和自己的心理学称为结构

主义(Structuralism)。

12、《心理学与生活》关于“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What Makes Psychology Unique)?”的

回答是科学的方法。

13、强调个体应充分发展自身最大潜能(Emphasizes an individual’s phenomenal world

and inherent capacity for making rational choices and developing to maximum potential)是人本主义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

简答

1、心理现象的分类。

1)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

2)动机与活动

3)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4)意识与无意识

5)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6)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对象及方法)?请评述各个学派的主

要特点和在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中的优势和不足,尝试找一些实例。分别用不同的学派的观点进行对比解释。

研究方法和生理基础

选择

1、A-B-A设计是为了控制时间变量。

2、自我报告法主要受社会称许的影响。

3、因从事脑分割后病人的行为研究,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斯佩里。

4、神经元具有两个最主要的特性是兴奋性与抑制性。

名词

到舒缓的现象。

简答

1、通过实例比较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指出各自的优势和缺陷。

2、举例说明如何控制以及为什么要控制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控制:为了解释安慰剂效应,引入一个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以使实验者确保他们自己正在进行恰当的比较;示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演讲恐惧症的效果。

感觉

选择

1、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锥体细胞数量少,是昼视细胞

B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

C锥体细胞分布在中央窝附近,中央窝只有锥体没有棒体细胞

D棒体细胞主要感受颜色和细节(明暗),锥体细胞主要感受明暗(颜色和细节)

2、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像“耳朵识字”这样的所谓特异功能是没有依据的,这是因

为写在纸上的文字对于耳朵中的听觉感受器来说不是适宜刺激。

3、可见光的频率范围是5×1014—5×1015Hz,波长为[紫外光]380-760nm[红外光]。

名词

的系统趋势。

简答

1、感觉的功能。

1)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2)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为人的认识活动提供原始材料。

2、网膜的两种感光细胞。

3、颜色视觉的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4、颜色视觉的理论。

1)三色说

(杨)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不同的光波,按照混色的原则获得不同的色觉经验;(赫尔姆霍茨)每一种感受器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只是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波更敏感,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

缺陷:不能够解释红绿色盲,没有红绿经验,与实际色觉经验不符。

2)相对过程论

(黑林)人的视网膜存在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分别称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3)二阶段色觉理论

(赫尔维奇)第一阶段,由三种分别对不同波长敏感的锥体细胞,感受各种色光的刺激,引起兴奋;第二阶段,由各种色光产生相混或相补的作用从而形成颜色感觉。

知觉

选择

1、当我们注视天上的云朵和斑驳的墙壁的时候,有时会觉得看到的是山川河流或人物、动物的图案,这一现象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2、将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是感觉。

3、整合过去经验和当前感觉刺激,形成可被再认的客体知觉的过程是知觉组织。

4、赋予知觉以意义的过程是辨认与识别。

5、肯基的故事说明了经验和经历对知觉的影响。

6、里查德的故事问题出在整合,支持了将感觉和知觉组织区分为可相对独立的两个阶段的

想法。

7、认为知觉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是从特殊影像推断其所代表的一般客体和事件类别,并假

定存在一个无意识推理过程的是Helmholtz的经典理论。

8、认为错觉源于相互影响的是格式塔方法。

9、认为当存在多种解释或要求新解释而仍旧偏好熟悉的解释时,错觉就产生的理论是

Helmholtz的经典理论。

10、认为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探索的是Gibson的生态光学。

11、月亮错觉属于诱导运动。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知觉任务就是从近距刺激辨认远距刺激

B视网膜上的像是近距刺激

C感觉水平上的单一的图像在知觉辨认水平上只有一种解释(可能有多种解释)

D错觉的存在表明知觉系统并不能够完美地完成从近距刺激复原运距刺激的任务

13、我们在教室里听到走廊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此时的心理过程是知觉。

简答

1、知觉组织的法则。

2、描述有关知觉时间和空间的整合(Carlson-Radvansky&Irwin,1995;Irwin, 1991;Simons,

2000)的实验,回答为什么对一些明显的变化视而不见?

研究发现:对于环境的每一次注视的视觉记忆并没有保留精细的细节;我们只用很少的加工资源用于细节;外部世界本身是一种普遍稳定的信息资源;对于外部那些保持稳定的信息没有必要存入记忆,我们不必加工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

3、我们视网膜上的视像(近距刺激)是二维的平面的,而现实世界却是立体的三维的,我

们是如何获得物体间远近关系及深度的知觉的呢?

双眼视差是一个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由于两眼视线的角度不完全相同,故而在两眼网膜上所构成的两个影像,彼此稍有差别:两个影像之差异程度,在物体距离远时减小,在物体距离近时增加;视觉系统能够有效地将两个成像之间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解释为三维世界的深度。

意识

选择

1、就内容而言,意识是在特定时刻你所觉知到的所有经验,包括三种水平:

基本水平——对内外世界的觉知;

中间水平——对所觉知的反映;

高级水平——自我觉知。

2、非意识:对内外状态无所知,无所感的情形,如由自主神经控制的生理变化;

前意识:知识、经历;

无意识: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个人不自觉知的意识。

3、关于睡眠与梦错误的是

A快波睡眠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B睡眠剥夺实验说明,睡眠对于集中注意力、保持情绪正常等方面没有影响(有影响)C剥夺快速动眼阶段的睡眠只是使得以后几天里此类睡眠增加

D梦话或梦呓也在沉睡阶段发生,因此与做梦无关

4、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的观点来自激活-整合模式。

5、认为一定数量的刺激对于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

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一观点属于激活-整合模式。

简答

1、简述梦程。

简缩:显性梦境的情节少;

转移:情节彼此转移,显性梦境中的次要情节,可能是潜性梦境中最重要的;

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改头换面后,以象征性的形式出现在显性梦境中;再修正:当事人的陈述,多半对情节加以修正,有时也添枝加叶,使之听起来更合理。

2、根据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的观点,容

易接受催眠的人有什么特点?

可催眠性/催眠感受性: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指点;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有经验分离的经历,即体验过记忆或自我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分离开来。

3、描述目的指向选择VS刺激驱动捕获实验。(P111)

目的指向选择: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期望。

刺激驱动捕获:面积小的、被包围的、垂直或水平的、暖色的、与周围刺激差异大的、鲜艳的、完整的、连续的、封闭的、变化、位置、运动、大小、强度、反复等。

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刺激驱动捕获会胜过目的指向选择。

学习

选择

1、就条件反射的获得或建立而言,下面哪种安排效果最差?

A延迟:CS——————UCS B痕迹:CS————UCS

C同时:CS——D倒摄:UCS——————CS

UCS——

2、按月支付薪水属于下列哪种强化程序:固定—间隔程序表 FI

名词

简答

1、桑代克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解构和重新建构,而不是修补和增删。

2)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在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经验的理解需要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

面,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时,又不是简单的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的经验对它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因此这是同化和顺应的统一。

3)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某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但问题一旦出现,他们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教学应该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学习问题的复杂性。

3、Sears的研究表明定时制育儿方式的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母亲的抚育方式分为两类:

(1)自我需求制:对喂奶时间、奶量和断奶等都以婴儿自己的要求为准;

(2)定时制:完全按成人的一套规定来抚育。

结果发现,婴儿期接受自我需求抚育的孩子,在学前阶段表现出较少的依赖。

自我需求制与依赖行为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男孩为-0.08,女孩为-0.38)。接受定时制抚育的孩子,在学前阶段表现出较多的依赖。

定时制与依赖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男孩为0.40,女孩为0.54)。

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定时制易使婴儿遭受挫折,挫折令其依赖性增强,进而使其在以后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较多的依赖性。

思维

选择

1、人们在判断“K出现在字头还是在中间多?”或看电视不同对美国公民财产估计不同的时候通常回答在字头的多,此时依据的启发法是可用性启发法。

记忆

选择

1、下列关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程序性知识即技能记忆,绝大多数是不能言传的;

B程序性知识的回忆过程是迅速的和无意识的;

C陈述性知识是可言传的,回忆时多需要意识的参与;

D较陈述性知识而言,程序性知识更容易遗忘。(反过来)

2、关于记忆的恢复,错误的表述是

A儿童比成人普遍

B学习容易材料时比学习困难材料时更常见(反过来)

C学习不充分时比学习纯熟时更易出现

D并且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处于材料的中间部位。

3、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会消失的,遗忘只是一种提取障碍的是认知论。

4、关于父亲送我上大学的记忆是陈述性记忆中的情节记忆。

5、朱自清的《背影》描述的记忆是陈述性记忆中的情节记忆。

6、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错误的说法是( D )

A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进行记忆的研究

B揭示了无意义材料记忆的规律

C是关于机械学习的记忆的规律

D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相对较慢(快)

7、关于感觉记忆,错误的说法是:

A 心理学家假定,每一种感觉通道都有一种感觉记忆

B部分报告法中(视)感觉记忆的容量是9个字母

C整体报告法中(视)感觉记忆的容量是4-5个字母

D在(视)感觉记忆研究中,延缓(长)回忆会增加记忆量

8、A短时记忆具有明确的意识

B短时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

C短时记忆的容量是5-9个组块

D短时记忆的编码,声码优先

简答

1、描述Loftus & Palmer关于记忆重构(车祸片段)的实验并指出实验者是如何操作自变

量的?

Loftus & Palmer, 1974的研究:看一段关于车祸的电影,然后要求被试估计当时车的速度。

提问1:相撞;回答:40KM/H;提问2:接触;回答:30KM/H,一周后,问所有的被试:“是

否看到了玻璃碎片?”1组中1/3被试报告看见了;2组中14%被试报告看见了。自变量是

不同的提问方式。

2、描述整体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随机选出九个英文字母,排成一个等距离的方阵,用速视器以二十分之一秒的短暂时间,

呈现可供视觉辨识的刺激。

?受试者看过后,凭其感觉记忆,立即报告其所瞥见的所有字母

?L B Q G R X T C Y

实验的结果,发现在九个字母中,一般只记得四个,最多也不会超过4.5个。

?但这是否能够确定感觉记忆的容量是4-5个呢?

?是否有可能有些信息是在回忆或报告期间丢失的?(3分)

?在开始回忆或报告之前,即真正在感觉记忆时限内,是否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疑问,Sperling(1960)设计了如下实验:

?他将先前的实验称为整体报告法(whole-report procedure),要受试者报告出他所瞥及

的全部资料。改变后的实验是采用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要受试者每

次只报告他所瞥见的一部分资料。

?先告知被试也将看到九个字母,但分成三排,同时呈现,如:

?L B Q 高音?G R X 中音?T C Y 低音

?随机出现一种声音,结果发现,被试能够完整报告出任何一排字母。说明被试在感觉记忆

的时限内所捕捉到的信息量不是四五个,而是9个。(4分)?有没有可能多于9个?研究者

将三排字母每排变成4个,一次呈现12个。

?L B Q P 高音?G R X J 中音?T C Y U 低音

?,结果报告正确的平均数是76%,就是说还是9个左右。(4分)

3、短时记忆的特征

1)短时记忆代表心理上的表现

(psychological present )。短时记忆所能记的,都是现在发生的事情。短时记忆只是对“现

在”经验的记忆。

2)短时记忆具有明确的意识。

在短时记忆阶段,当事人本身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或听到的是什么,否则就构不成短时记忆。

与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反而没有明确意识。

3)短时记忆具有心理运作功能。

换言之,短时记忆的功能,不只是对传入之信息暂时保存而已。显然,阅读要靠短时记忆,应付考试看题目要靠短时记忆。在这过程中伴随有积极的思维活动。

因此短时记忆具有心理运作功能,所以又称运作记忆或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4、举例说明情境关连记忆(state-dependent memory)和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情境关连记忆(state-dependent memory):编码过程,不仅包括对学习材料的反应,而且把整个情境的特征,也一起编了进去。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检索应时情境与以前相同,记忆就比较容易。情境编码:彩排和模拟考试。

长时记忆的扭曲涉及的3种重构过程

趋平——简化故事

精锐化——突出和过分强调某些细节

同化——将细节变得更符合自己的背景或知识

5、描述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并给出三种解释。

6、请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什么是前摄干扰/抑制?

前摄干扰: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实验组:学习A……学习B……回忆B

控制组:休息……学习B……回忆B

如果实<控,那么,前摄抑制。

在无意义材料的记忆中,前摄抑制是造成大量遗忘的重要原因;有意义材料受其影响可能较少。

7、请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什么是倒摄干扰/抑制?

倒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实验组:学习A……学习B…… 回忆A

控制组:学习A……休息……回忆A

如果实<控,那么,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所制约。

智力

选择

1、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的心理学家是加德纳(Gardner)。

2、一个人在30岁和40岁的时候的离差智商分数都是115,

A他在40岁时和30岁时智力的绝对水平相同

B他在40岁时比他30岁时更聪明。

C他的智力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相同

D他在40岁时比他30岁时更聪明。

3、关于智力、智力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Spearman 认为G因素得自后天学习

B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属于G因素

C流体智力是G因素,晶体智力属于S因素

D晶体智力是G因素,流体智力属于S因素

简答

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Gardner,1985)认为,过去的智力理论,窄化了人类的智力,甚至曲解了智力。

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构成智力者乃是以下七种能力:

1)语文能力: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

2)数理能力: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3)空间能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能力:声音之辨识与的律表达。

5)运动能力: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

6)社交能力: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7)自知能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按其所列七种能力,如以传统的智力理论观点看,只有前面所列的三种能力,才算智力(塞斯顿的基本心能论)。

后面的四种能力,一向并非智力测验所要测验的项目,加德纳将这些能力综合而为智力,这一点,显示出近年来智力理论走向上的新改变。

2、如果有一个60岁的人,他的智力年龄为18岁,如按比率智商的算法,他的IQ是多少?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心理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结合当前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评述能力理论的发展,评述加德纳和斯腾伯格的能力观。(Sternberg,1985)试图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个体之所以有智力上高低的差异,是因其面对刺激情境时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不同。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处理的方式,可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

按智力三元论的主张,人类的智力乃是由互相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是:

1.组合性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传统智力理论)

2.经验性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的能力。

3.实用性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以处理其日常事务的能力。

斯腾柏格认为成功者,具有一些比测验分数更重要的共同之处:

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的弱点,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他们也会弥补或修正自己的弱点

没有人万事皆通

认为存在一个智力的一般因素,并且能够用智商测验及类似的测验进行测验的思想其实仅是一个神话。

G因素的存在只是因为测验范围太狭窄。

斯腾柏格认为

传统智力测验所得到是所谓“呆滞智力”(inert intelligence)

Inert:不能移动或活动----不能对其他事物做反应。

IQ测验

学业评估测验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美国大学测验American College Test

各种入学考试

情绪

选择

1、根据Kretschmer等人的观点,肥胖体型者最可能患的情感症是躁狂症。

2、认为“人是因为笑所以才快乐;因为哭所以伤心;因为颤栗所以恐惧。”的情绪理论是詹

姆斯-兰格理论。

3、测谎仪的原理主要是情绪所伴随的生理变化当事人不容易控制。

简答

1、描述沙赫特认知评价情绪理论的有关实验及实验的结果和解释?

实验:先向全体被试伪称,实验的目的是想验证一种新研制的维他命对增强视力的作用。实际上注射的是一种肾上腺素,注射后将兴奋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引致心跳、气促、脸热、两手颤动等现象。注射药物时,对一些被试说,药物会引起心跳、气促、脸热、手颤等反应,对另一些被试则不作这些说明。注射药物后,就让所有被试等着作视力检查。等待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惹人发笑的情境,有人在那里作滑稽表演;另一种是惹人生气的情境,有人故意惹是生非,让被试生气。结果:被告知有药物反应的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表现得较为平静,而没有被告知有药物反应的被试,在滑稽的情境中就特别兴奋,在生气的情境中就特别生气。这是因为,知道药物效应者,就将自己的心跳、气促等生理变化归因为药物,而不是归因为情境。不知道药物效应者,则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释为自己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则是由情境造成的。

动机

选择

1、Warden 的障碍箱,用来测量和比较不同动机的强度,结论是:母性动机最强。 简答

1、Yerkes-Dodson Law 。

2、简述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need hierarchy theory )。

3、简述阿特金森和Dweck 对成就动机的观点。

阿特金森(J.W.Atkinson ,1958,1964)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方向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 一种是希望成功(hope for success),

另一种是害怕失败(fear of failure)。

前者使人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一事当前,这两种力量往往同时起作用。

追求成功的力量高于害怕失败的力量的人而言,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的力量最强,任务的吸引力也最大。

对于害怕失败的力量高于追求成功的力量的人而言,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逃避的力量最强,而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后来有认知心理学家(Dweck ,1986)从目标取向来解释不同成就动机的人对不同难度的任务的选择。

人所设定的目标有两种,即学习目标与表现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标取向。学习目标取向者,一方面追求成功,另一方面追求自我成长,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有所长进。

这种人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成功了,有成就感;失败了,也能从中学到东西、受到锻炼,仍会有所收获。

人格

选择

1、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各个方面的行为,如林黛玉之多愁善感属于首要特质。

2、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5-10,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慧、敏感、抑郁,属于中心特质。

3、在精神质上得高分者倾向于自我中心、攻击性、冷漠、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他人。

4、在精神质上得低分者则具有相反的特点,如温柔、体谅。

5、下列对卡特尔的特质理论的理解和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16种根源特质

B这16种特质是描述人的性格的16个因素或维度

C每个人在16种特质上都会有一个得分

D人的性格包括16种类型

简答

1、大五人格因素理论

2、投射测验和自陈式测验各自的优缺点。

个人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客观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可以用相应的特质来表征。

被试能够了解自己的特点;

被试能够诚实地回答问题;

被试能够理解主试的意图,或被试对相关的概念和词语的理解与主试是一致的。

被试之间对于相同的概念和问题有共同的理解。

自陈式测验的施测过程和记分都较简单而客观,使用方便而经济,并可利用电脑来施测、记分和解释,

但受测者可能会受到自己或社会期望的影响,按照自己或社会认为好的标准来回答,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而且受测者的回答依赖于他自己的意识,

而人格有很多当事人自己不能觉察到的方面,自陈式测验就难以反映出来。

为此,心理学家就设计了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

投射测验虽然有很详尽的评分手册,并且由专业人员来施测和解释,但评分仍然带有相当的主观性或直觉性,有关投射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即便是两位专业人士也会对同一测验做出不同的判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