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大地艺术与景观

当代大地艺术与景观

当代大地艺术与景观
当代大地艺术与景观

当代大地艺术与景观

作者:编辑:叶萌萌2005-12-22 来源:中国花卉报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被日益增多的冲突所撕裂,艺术界也出现了新的震荡,现代主义的统治地位产生动摇,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概念艺术、过程艺术、极简艺术等成为艺术界的新动向。极简艺术(M inimal Art )开始于绘画,后来主要在雕塑

方面形成自己的全部特征。1965 年,英国哲学家渥尔海姆(R.Wollheim )用这个词来描述那种为了达到美学效果而竭力减少艺术内容的当代艺术品。这个词立刻被艺术评论家们用作概括当时在美国出现的那种特别简单的雕塑。也有人将这些作品称为“初级结构”(P rimary Structure )来源于一次展览的名称。极简主义(M inimalism )是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雕塑运动,是一种非具象、非情感的艺术,主张艺术是“无个性的呈现”,以极为单一简洁的几何形体、或数个单一形体的连续重复构成作品。极简艺术是对原始结构形式的回归,回到最基本的形式、秩序和结构中去,这些要素与空间有很强的联系。大多数的极简艺术作品运用几何的或有机的形式,使用新的综合材料,具有强烈的工业色彩。著名的极简艺术雕塑家有卡罗(A nthony Caro 1924-)、金(P.King 1934-)、贾德(D onald J udd 1928-1994 )等。这些人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促进了大地艺术的产生,而且影响了一些景

观设计师。1960 到1970 年,许多极简艺术雕塑的纪念性尺度,不可避免地引出一种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一些艺术家,特别是极简雕塑家开始走出画廊,来到遥远的牧场和荒漠,创造一种巨大的超人尺度的雕塑大地艺术(L and Art 或Earthworks )。1968 年,纽约的艺术家海泽(M ichael Heizer )、斯密森(Robert Smithson )和德玛利亚(W alter De Maria )在跨越南加州和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区创作了一系列大地作品,并在德万画廊展出。他们希望在恢复现代艺术的先锋作用。大地艺术远离商业社会,重视古代的神秘性和象征性,这种想法最初可能受到古代遗留下来的神秘废墟的启发,如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史前巨石阵、埃及人和玛雅人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大地艺术试图努力把人们重新燃起的挽救环境和挽救历史遗产的热情加以正式化。大地艺术在北美和欧洲的表现不尽相同,

美国艺术家大多在旷野上创作具有纪念性尺度的作品,而欧洲倾向于小尺度的、运用自然材料的、强调自然过程的作品。大地艺术继承了极简艺术的抽象、简约和秩序,与极简艺术追求无精神的客观性不同的是,大地艺术有其内在的浪漫色彩。大地艺术与自然紧密融合,形成两者共生的结构。在大地艺术作品中,雕塑不是放置在景观里,艺术家运用土地、岩石、水、树木和其他材料以及自然力等来塑造、改变已有的景观空间,雕塑与景观紧密融合,不分你我,以至于目前许多景观设计的作品也同时被认为是大地艺术。早期的大地艺术作品往往置于远离文明的地方,如沙漠、滩涂或峡谷中。1970 年,美国艺术家史密森(R obert Smithson 1938-1973 )的《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 etty )含有对古代艺术图腾的遥远向往。这是一个在犹他州大盐湖上用推土机推出的458米长,直径50米的螺旋形石堤,湖水因微生物而变为红色,堤顶靠水的部分留下了盐的沉积物。根据传说,这个漩涡是湖底一条与大西洋相连的地下通道产生出来的。今天,因为湖面上升淹没了它;人们再也看不到了,但是当初人们参观它的时候,多少带有朝圣的性质,因为它是那么遥远,又实在极难找到。《螺旋形防波堤》给人第一印象不是一件新的美术作品,而是一件极端古老的作品,似乎这个强加在湖上的巨型“岩石雕刻”是自古以来就在那里的。作品中藐视博物馆的尺度也并非单纯的夸张,而是作品的必要成分。后来史密森继续他的螺旋形和堤的创作,1971 年在荷兰完成了《破碎的圆》。1973 年,他在德克萨斯勘察现场时,不幸因飞机失事而去世。1977 年,艺术家德玛利亚(W alter De Maria 1935-)在新墨西哥州一个荒无人烟而多雷电的山谷中,以67米×67 米的方格网在地面插了400根不锈钢柱,形成一张巨大的钉床。随太阳光线的变化,这些光箭时隐时现。从理论上来说,每根钢柱都能充当一根避雷针,在暴风雨来临时,形成奇异的光、电、声效果。虽然实际上击中它们的次数很少,但是雪亮的箭一样的钢柱配合着云、雨、雪、冰雹和奔泻的阳光,烘托出这里雄伟的风景。这件名为“闪电的原野”的作品赞颂了自然现象的令人敬畏的力量和雄奇瑰丽的效果。著名的“包扎大师”克里斯多(J aracheff Christo 1935-)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把一些建筑和自然物包裹起来,改变大地的景观,作品既新颖又气势恢弘。1970 至1972 年他用橙色的巨型尼龙制成跨越科罗拉多峡谷、高80至130 米、长417米的《峡谷瀑布》。在1972 至1976 年制作的《流动的围篱》,是一条长达48公里的白布长墙,越过山峦和谷地,逶迤起伏,最后消失在旧金山的海湾中。长墙起伏跌宕,像一幅优美的图画。虽然作品只存在了

两个星期,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美是惊人的,其神秘感也令人着迷。大多数大地艺术地处偏僻的田野和荒原,很少一部分人能够亲临现场体会它的魅力,而且有些作品因其超大的尺度只有在航测飞机上才能看到全貌,因此,大部分人是通过照片、录像来了解这些艺术品的。在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当大地艺术将一种原始的自然和宗教式的神秘与纯净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多数人多多少少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和净化,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一个永恒的问题。当然也有不少振奋人心的作品并非远离人境、难以接近。1994 至1995 年,德国画家霍德里德Wilhelm Holderried和雕塑家施拉米格-Karl Schlam miger由于飞机起降的瞬间产生的灵感,在新建成的慕尼黑机场附近塑造了大地艺术作品“时间之岛”。这是一个成300米

×400 米在大地上犁出的图案,像田间的耕地,像东方园林中的砂纹,像儿童堆积的沙丘,更像是大地上的音符。当飞机腾空飞向蓝天,或是缓缓滑翔降落地面时,乘客能看见这个富于动感的地标,引起诸多的遐想,亦增强对慕尼黑的美好印象。从根本上说,大地艺术家似乎意在重申大自然及其力量的完整统一。大地艺术既可以借助自然的变化,也能改变自然。它利用现有的场所,通过给它们加入各种各样的人造物和临时构筑物,完全改变了它们的特征,并为人们提供了体验和理解他们原本熟悉的平凡无趣的空间的不同方式。大地艺术与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主义的思想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尽管大地艺术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加入艺术的手段,但是许多大地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些生态主义的思想,遵循生态主义的原则。如追求对环境最小的侵扰,选用自然材料,即使是使用非自然材料、尺度又巨大的克里斯多的包扎作品,也是临时的,短期展示后便会拆除,不会给当地造成生态的破坏。很多大地艺术品是非持久的,伴随着自然力的作用,作品呈现动态的过程,甚至逐渐消失,体现了自然的发展过程。因此,许多大地艺术表现出转瞬即逝或不断变化的特点。大地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将自然作为作品的重要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解析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解析 景观,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代景观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绿色景观生态理念为指导,结合先进科技与潮流艺术,以中西文化特性为基点,从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层面深入分析调整设计思路。 目的明确以人为本 "环境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让设计师们"艺术地"表达自我,设计师的满足感应当来自鉴别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为使用者着想的环境及其组成部分,设计由使用者作为主导,设计师不过是代其行事而已。"现代设计已由以艺术家作为设计已由设计师为主导变成了已使用者为主导,成功的进行了角色转换。这是个巨大的进步,是对于"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以人为本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广泛的解放。人性化设计无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 设计"以人为本"理念更大程度的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尺度掌握,材质选择等。景观设计在元素构成应体现人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景观设计应美观、大方、具有吸引力,各类设施充足完善以满足人的活动需求,让使用者有保障感和

安全感,尽量满足最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和残疾人使用的设施与环境,融入一些使用者可以参与和创新的景观设施或景观小品,发挥使用者的参与性。 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观念 众所周知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为基础的设计将有助于全球自然系统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营造。当今景观设计的观念将会是在能够尽量保持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景观的营造,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人工景观设计方面,如在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上,可将水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城市广场景观增设雨水收集器,将雨水收集过滤后进行灌溉或用于广场喷泉水源;居住环境的中水处理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在建筑空间中多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的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设计建筑样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夏季依靠植物对阳光的遮挡达到降温的效果,冬天让更多的阳光照射,使用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使建筑物取得更高的温度,以减少对煤炭、电力方面的需要,达到节约非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著名艺术家吴冠中教授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材料在环境艺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 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 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 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 从20~3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到50~60年代景观规划设计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但都集中表现为“现代主义”倾向的反传统、强调空间和功能的理性设计。 3、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 一方面,“生态主义”为60~80年代的主潮,另一方面,现代之后的“非理性”促成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从影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因素的角度分析,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1、现代艺术和审美的启迪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审美情趣个性化,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具体实现。早期的抽象艺术为景观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则直接参与到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形成中,形成了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多种风格的景观设计。 2、科学和技术的影响 科学哲学和“现代主义” 的理性现代景观构筑设计范式,关注空间、功能,并使“生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60年代景观设计的主潮;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设计手段日益丰富。 3、现代哲学的启迪 “语言学”转向的哲学,研究的是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以语言学为中心的“表达”,使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艺术形态和科学技术后面的“意义”,由此引导出一系列新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现象学、符号学、神秘主义、叙事性、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大地景观

大地景观 学号:15095670 班级:景观设计09—4 姓名:程丽指导老师:井渌 摘要:大地景观不是纯粹自然的环境,是一种通过空间和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大地景观是一种以大地为载体,使用大尺度、抽象的形式及原始的自然材料创造和谐境界的艺术实践。它通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段改变原有场所的特征,创造出精神化的场所,它不是简单的描绘自然,而是参与到自然的运动中去,达到与大地相融的和谐境界。它是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 关键字:自然景观生态性艺术性科学性和谐共处 自然界中的大地在自然规律和时间的磨砺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美轮美奂。优美的曲线,奇特的结构和罕见的艺术形态是自然界最原始的美得形式。例如,美国的波纹岩,一组组岩石波纹弯曲优美,颜色深浅交替,结构更为宏大;中国的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当地古时曾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当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岩层沿垂直节理方向发育,红层便被割成一片片红色孤立的山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丹霞地貌;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巨人之路是全球最著名的柱状玄武岩结构,其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石柱组成8公里的海岸。石柱连绵有序,呈阶梯状延伸入海。错落不一的几何型石柱具有很强的形式美;还有撒哈拉沙漠的撒哈拉之眼是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的巨大同心圆地貌。看起来就像个菊石,绕地球轨道才得见其全貌。。。。。。相比人造的七大奇迹的巧夺天工,自然界锻造出的地貌美景显得更加大气磅 礴。从我国的赤水丹霞地貌到美国的波纹岩, 再到至今形成机理仍然是迷的撒哈拉之眼,无不让我们感叹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自然界是我们学习的书海。大地景观除了追求自然的形式美,还深受“形式追随功能”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①其有很强的革新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艺术品不再是放置在景观环境中,大地本身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摘要:景观设计的相关职业要求对时代具有极为敏锐的感知能力,而西方当代景观设计师则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带来新的灵感,从而打下现代景观设计良好的美学基础。因此,中国园林对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能够为我国园林形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园林;西方景观艺术;借鉴 西方当代景观形式的变化是随着西方美学的变化而变化的,简单来说,西方当代景观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物质的形态,能够将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象真实地反映出来。而我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形式融契以及载体视觉美感的相互融合,并相互认同、整合以及吸收的整个过程中。 1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美学基础 目前,西方现代景观艺术更多侧重于抽象的图像语义。简单来说,就是形式结构上的抽象性在西方现代景观艺术中所占比例较大,而这些抽象性主要来自于塞尚时期那种孕育着立体主义的结构特征。同时,这些边线具有枝链式的特点,也就是梵高具有动态的画面对未来主义产生的一定影响,而色彩强烈的平面结构画面在对表现主义起到作用后,

也极大影响了视觉艺术的传统形式。 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现代景观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接下来介绍的是对早期现代西方景观艺术产生影响的,即20世纪初的绘画形式。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马列维奇、蒙德里等被称之为纯粹抽象艺术,非客观艺术以及非比喻艺术等先驱人物。从康定斯基、荷兰的风格派以及俄国的构成主义等被称之为具体或者非比喻的艺术。马塞尔与杜尚在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的非比喻性运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的倡导者主要有马克斯恩斯特、李希斯等。杜尚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打破,并完成了新美学的重生,而他与特列斯坦等在不断的探索中,认识到了视觉艺术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单纯地再现,靠艺术的直觉实现色彩与线条的搭配并非难事,其中智能因素也起十分关键的作用。 2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目前,在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以及相关的学科中,常常忽略了现代艺术形式以及现代视觉形态知识对园林设计的重要性。而对目前不断变化的现代艺术形式以及层出不穷的园林设计新模式,不能深刻全面地认识与借鉴。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建设存在的误区以及对现代艺术存在的偏见。我们应对西方现代的景观艺术树立正确的认识,在中国园林的设计中充分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优

浅析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

浅析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 ——以唐纳公园公园为例 内容摘要: 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作为美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开拓者之一,他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了自己的景观实践,开创了被称为"加州花园"的美国西海岸现代园林风格。他的作品根植于加州环境的独特风格,为世人所追捧,是"加州花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设计思想和手法对今天美国和世界的风景园林设计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的唐纳公园为例,分析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托马斯·丘奇唐纳公园现代主义景观, 1.现代主义的产生 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对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从文化的历史角度来说,是1914年前的几十年中兴起的新艺术与文学风格,是艺术家为了反抗19世纪末期的陈规旧矩,转而用一种他们认为感情上更真实的方式,来表现出大家真正的感受与想法。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主义是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发生的变化,但是相比较于景观而言,景观确实受到了土地,水,植物的限制,无法在材料上找到变革。于是在对传统中的对称、轴线和附加装饰的攻击中找到了变革的方向。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设计认为自然中的空间只有得到清晰的界定才能被感知。凡尔赛宫的园林就是一典型代表。在这样的古典园林中,空间是通过一系列轴线组织起来的序列,再由中心焦点和围合要素所界定的闭合体。但在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者来看,空间是自由而活生生地呼吸着的事物,正如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所认为的:“空间是相互流动没有边界。”设计应当去追求自由流动的成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空间,是现代主义景观不同于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这种创造动态流动空间的目标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空间设计模式和手法。现代主义以功能主义作为新的设计出发点,将人的体验和在景观中的活动流线看做设计结构的组成部分,反对强加的图案之内活动的设计,从而使人的活动和体验成为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景观设计第一指南。 3.以托马斯`丘奇和他的加州花园中的唐纳花园为例,分析现代主义景观的特点。 3.1托马斯·丘奇的唐纳公园浅析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西海岸,一种不同以往的私人花园风格逐渐兴起,不仅搜到渴望拥有自己的花园的中产阶层的喜爱,也在美国风景园林行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当时现代园林的代表。这种露天木质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之为“加州花园”。丘奇说:每一个设计都应该是独特的,都有独特的场地性质和使用需求,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找出一个满足所有求的“解。形式应该来源场地的特质和业主独特的需求,并不是那些历史典籍,对于场地中类景观因素需要通过理性的处理,而非一味的根据习惯。他喜欢用锯齿线、钢琴线、肾形、米巴曲线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来构成他的平面,不同质感的地面铺装间的对比,形成他的风格。 丘奇的每一个设计都是独特的,都符合独特的场地性质和使用需求。他认为,景观的形式取决于场地的特性、建筑的风格和业主的生活方式,并反对绝对的形式主义,作品拥有全新的形式和独特的空间特性,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需求。丘奇一生完成的作品数量极多,

大地景观规划论文

土壤流失问题与坡地景观规划 摘要: 土壤流失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比较重要的土地管理问题之一,土壤的流失成因包括植被、农作物人为因素等。其中,最容易造成土壤流失的地形是坡地地形,而人们在选择居住用地时却喜欢选择坡地。坡地地形在中国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地形,能否好好地利用将影响日后的多方面功能的好与坏。为了保证坡地的稳定性,首先需要在植被覆盖与排水方面做好基本准备,稳定好坡地地形后,综合分析其地形规划设计。低缓坡度的地形,适合开阔性主题的建设,正常的排水措施和基本景观植物覆盖;一般坡度的坡地,适合有中心建筑和周围的景观设计,方便排水也给人很好的景观体验,陡坡地形综合于排水和景观适合梯田方式也就是多层景观设计。 关键词: 土壤流失坡地景观规划 正文: 一、土壤流失相关情况 在我国,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山区、丘陵区及风沙区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1]土壤流失指的则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水土流失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水文、气象、地形、植被、土壤及其成土母质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人口

过度增加产生的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在自然状态下,土壤侵蚀一般比较缓慢,土壤侵蚀从土壤的自然形成过程取得补偿,土壤系统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对植被的破坏,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加速了水土流失过程,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2]根据造成水土流失的动力不同,我国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泥石流和冻融侵蚀等。水蚀指的是就是由水力作用造成的土壤侵蚀;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干旱风沙区,以及其他地区,由于风力作用造成的土壤流失危害很大;重力侵蚀主要由于土体的重力作用造成的滑塌、崩山、泻溜等;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是山洪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顺坡沿沟湍急活动的现象,有很大的危险;冻融侵蚀,青藏高原的地理、地质和气候都具有特殊性,因而其土壤侵蚀是以冻融侵蚀为主结合其它多种侵蚀类型的侵蚀作用,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冰川侵蚀线以下及海拔3 000米以上的区域。[3]这些破坏都会让土壤大片大片地流失。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保护好坡地的土壤也就是保护了大部分的土壤。因为坡地只要经过雨水的冲淋,就比较容易发生土壤流失现象,不仅仅是让可用土壤大大减少,还会造成下游的土壤堆积,形成泥石流等现象。为了限制土壤流失问题,在坡地的景观规划中就必须处理好植被和引流问题,保证土壤流失程度最小。[4] 二、坡地的类型、特征:

大地艺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欧美的美术思潮

大地艺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欧美的美术思潮(抽象艺术),由最少派艺术的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大地艺术在精神上继承了极少主义“回归艺术本身”的思路。 在大地艺术之前,如波普艺术,还在赞美工业产品,大地艺术则是一种反工业和反城市的美学倾向 大地艺术是一种荒谬的反艺术现象,是赞颂自然地力量,或是表达一种超乎寻常尺度的美,很少考虑到人的使用需求。 大地艺术的形式语言追求简单化,点。线,圆,螺旋,金字塔是最常用的形式,大地艺术家认为这些简单的几何形的意义,根植在人类集体意识之中,能够通过无意识进行,由于艺术形式上,多为基本的几何形,所以从艺术创作语言的角度来看,大地艺术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大地艺术对当代景观设计,特别是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显而易景观设计需要与文化元素融合, 大地艺术是艺术家们摆脱传统绘画和雕塑的一种表现,它同时也是一种对古代经验的回归。60年代70年代末,有一批艺术家选择走向自然,远离博物馆,在真正的自然中创作自己的作品。大地艺术的创作思想是拒绝艺术的商业化和回归自然,主张生态和绿色艺术的观念。 大地艺术北美洲广袤无垠的未开发地带在美国大地艺术的发展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德·玛利亚、海泽、和史密逊是美国主要利用沙漠、高山和大草原创作的艺术家 ”大地艺术对当代景观设计,特别是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显而易景观设计需要与文化元素融合, 大地艺术,史密斯:《螺旋形防波堤》特征概括地说,在50年代以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有下述特点:①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②从传统艺术、现代派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来表达多种思维方式;③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④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⑤漠视作品的独特性,忽视原作的价值,注重作品的复数性和大量生产;⑥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⑦主张艺术平民化,大量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罗伯特。史密森原先从事写实的绘画。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越来越趋近表现主义,他发现大地很适合他的展望。他常把大自然物体直接搬到其它地方, 《螺旋形防波堤》1970年4月,他在犹他州大盐湖东北角的岸边,用推土机吧6500吨的黑色玄武石。石灰岩和泥土,推出一个长45721CM,宽457CM的

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精神生活的水平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景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设计师的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意味着设计师在创新过程中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 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1.铺地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计表现突出。世界上许多着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不是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以为这样就好,其实不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档的材料,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得很深。如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而没有选用高档次的花岗岩板,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同时,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如在一些健身场所可以选用一些鹅卵石铺地,使其具有按摩足底之功效。 2.墙体 过去,墙体多采用砖墙、石墙,虽然古朴,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群众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另外,现代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3.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很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因为没有其它可坐人设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景观构筑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检查井井盖的处理,在中国,对井毫不修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而国外则对井盖进行细部研究,他们将井盖的颜色加以修饰,五颜六色的图案被恰当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与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1.园林植物 植物造景,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大地艺术与景观设计

?简介:参与自然、以大地为艺术作品载体的大地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特别是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现代景观设计师对大地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直 接运用自然材料等艺术表现手法上。 ?关键字:大地艺术,现代景观设计,实践 1、总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景观已经成为艺术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课题之一。一群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艺术家,由于不满架上绘画、摄影或其它艺术表现手法的局限性,追求更贴近自然、非商业化操作的艺术实践,选择了进入大地本身,并以此为载体,运用原始的自然材料,力图吻合自然的神秘性和神圣特征。他们不是简单地通过某种媒质描绘自然、制作风景,而是参与到自然的运动中去,达到与大地水乳交融的和谐境界。这些艺术家中著名的有马克尔·黑哲(Michael Heizer)、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沃尔特·德·玛瑞雅(Walter De Maria)、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等。他们的作品被称作“大地景观”或者“大地艺术”。以大地为艺术作品的载体,使大地艺术明显区别于60年代以前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尽管从使用材料和三维造型的特点上来说,大地艺术接近于巨大尺度的雕塑,但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可以陈列的展品,而是和作品创作的大地环境密不可分。场地已不是可供展览的场所,而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场地的特征通过作品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而作品的诠释和内涵也不能脱离场地独立存在。作品不但向观者提供丰富的三维造型,而且还提供与场地特征有关的空间体验。 大地艺术的实践者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急剧增加,实践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许多平民化的景观设计师和城市雕塑师开始运用大地艺术的基本精神和创作冲动完成环境设计和公共雕塑作品。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如彼得·沃克(Peter Walker)、乔治·哈格雷夫(George Hargr ave)等,都有典型的设计作品反映大地艺术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对他们的创作理念的影响。 2、大地艺术的起源 大地艺术,源自美国中西部广袤的沙漠地带,在相对孤立的自然环境中萌芽,以其强健的艺术生命力迅速扩大成广为普及的环境艺术表现形式。大地艺术的初衷是要清晰地表达、甚至重建现代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一度被认为是强大而取之不尽的自然突然变得脆弱而资源短缺,一度被认为和文化毫不相关的自然环境成了与人类文化息息相关的场所。文化的态度融入一切,包括曾经远不可及的荒漠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这种转折多半得益于现代考古学的完善和发达,而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对这种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罗伯特·史密森1967年在散文《纽泽西的拼贴纪念牌》中描述了一幅充满了管道、建筑废料、旧汽车场和永无止尽的高速公路建设的城市景观,并悲观地称之为“纪念牌式的废墟,被未来荒弃的回忆”。罗伯特·史密森认为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依赖自

场所精神与大地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巨大影响

89 艺术与设计Tremendous Affect by Place and Spirit and Earth Art to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增强场所的生命与活力,而不仅仅是保留现状。城市的文脉,指的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或隐性的东西。显性形态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中最能代表城市文脉的就是建筑与景观了;隐性形态指的则是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 如果应用在景观设计中,一个好的设计必须有一个详尽的场所调查作为前提和依据,而且还要包括客观和主观的信息。因为只有认识了一个场所,才能谈得上在场地的现实中寻找改造场所的道路。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的:“通往上帝之城的阶梯不是由信仰铸成,而是实践和经验的铺垫。” 摘 要:本文试图从场所精神和大地艺术的视角,来阐明前者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文中通过大量的创作实例,来证实这种影响的结果和对现代设计师们的启示。关键词:场所精神 大地艺术 现代景观设计 Abstract:The article from the Place and Spirit and Earth Art to illustrating the Effect of the former to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Then, by the losts of example confirmed the result and the enlighten oflandscape designer from effect. Key words: Place and Spirit, Earth Art,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Internet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场所精神与大地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巨大影响 ∷王 耘 WANG Yun∷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似乎总是如影随形,艺术在先,起引领作用,很多的设计师同时也兼具了艺术家的角色。如著名的巴西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他同时也是位优秀的画家,他的作品受到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他通常是用艺术的手法来设计景观,给人以新颖和震撼的感觉。 此外的场所精神、大地艺术等更为超越的现代艺术思潮如一股激情的洪流和现代的景观设计汇聚和碰撞,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无论人们的感受如何,新的景观作品依然会在历史中沉淀出精华的部分。为后人所用。 一、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场所精神是指尊重场所的特征,目的在于延续和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人民对于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对自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认为城市的美感不仅离不开现代机械开凿带来的便利,更需要怡人景观的衬托。因此,现在景观设计相比以往得到了更多重视。我国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一直倍受各界推崇,因为这种艺术手法不仅是无价的,而且还因为这种设计手法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可估量。由于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具有无限魅力,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运用于当代景观的设计中。本文对传统园林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做出论述。 1古代园林设计和发展史 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发展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其商周时期,我国便有古人依据自然景观进行园林的建造活动,利用自然山水、林木,建设简单的享乐场所。在历史文献中,周文王时期便出现了囿的建设。囿是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最初雏形,其内有瑶池、高台,是帝王将臣的休闲之所。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园林设计出现了最初的萌芽,到了秦汉时期我国园林建设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从而形成基本的古代园林建设。 2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 2.1崇尚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素来以追求建筑与自然相互交融为目的,力求使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体现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古典园林注重合理分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主次关系和比重。在妥善地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体现出古典园林内各部分自然衔接,整体上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古典园林既融于自然又表现自然的艺术造诣,构成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的独特园林艺术个性。 2.2植物配置 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要求有三美原则:一是姿美,二是色美,三是香美。优美的姿态,动人的色彩,心旷神怡的花香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心旷神怡,很好地映衬出园的自然与幽静,这得益于植物元素的精心搭配。 2.3构景手法 2.3.1抑景。通俗被人们称作欲扬先抑,或是说先藏后漏。就是在见到佳景主景之前,一开始并不让人立即见到最好的景物,而是先做抑制,将最好的景物通过抑制和遮挡等方法,呆在后面让人观看。 2.3.2添景。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崇尚自然为主旨,设计者们往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宛如自然的造园意境,虽然有的景物自然天成,但并非完美,这些还得需要人工处理,那么加减添漏,也就是自然之事了,这就是添景。在园林设计景观中,添景是必然会用到的手法。 2.3.3透景。由于某些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使游人无法欣赏其美景,必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2.3.4对景。对景中所谓对就是相对的意思。假如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2.3.5框景。框景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一样。具体的做法就是用空框把真实的自然风景包围起来,让游人产生错觉,将现实风景误以为是画在纸上的图画,进而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2.3.6漏景。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是景色全观,漏景则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2.3.7障景。障景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障景的手法被成熟地运用于北京颐和园中。巨大的、秀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内容摘要大地艺术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许多大地艺术作品与景观和生态问题密切相关.大地艺术关注自然因素、时间因素,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工业废弃地问题,从而开拓了风景园林师的思维,影响到风景园林师对工业废弃地的处理方式,并丰富了风景园林师的形式语言,从而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大地艺术(Land Art)的出现,为现代艺术进行变革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艺术流派。 大地艺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时的美国社会,正处在种族流血暴乱、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学生叛乱等等的剧烈动荡时期;工业化在带给人类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许多灾难;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艺术也不再能够满足艺术家不断追求创新的渴望,这一切都使得艺术家开始思考逃离这个社会,寻找新的艺术出路。他们以一种批判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姿态,将目光投向城市之外,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进行新的艺术类型的尝试,形成了大地艺术流派。由于大地艺术常常以土方工程的形式出现,所以也被称为土方艺术、地景艺术、自然艺术等等。 大地艺术和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如极简主义艺术、概念艺术、贫穷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这些艺术派别之间,是一种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关系。 与以往的艺术相比,大地艺术有很强的革新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艺术品不再是放置在景观环境中,大地本身已经成为艺术或艺术的组成部分。其次,大地艺术还力图远离人类文明,改变过去艺术品被收藏的具有商业气息的方式。作品多选择在峡谷和沙漠,或形成一种只能在空中鸟瞰的人类染指自然的记录,人们对这种艺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图片展览和录像的方式,同时,彰显降质环境(沙漠化、工业废弃地等),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批判现实的姿态。 大地艺术贴近了景观,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其触角深入到风景园林专业涉及的领域,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大地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大地艺术的代表人物有:克里斯托(Jaracheff Christo)、史密斯(RobertSmithson)、德·马利亚(Walter de Marl-a)、黑泽(Michael Heizer)等人。 克里斯托,保加利亚人,1964年迁居纽约。他擅长包裹物体,被称为“包裹大师”。其宏大的作品有《峡谷帷幕》(1972年,科罗拉多州)、《奔跑的围栏》(1976年,加利福尼亚州)和《围起来的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形势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形势 一、现代艺术的发展 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形成了与以往3000年的西方艺术完全不同的 艺术观点、思维和形式,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的写实性、唯美性、叙述性和传统的美学观点被全部推翻,艺术的非写实性、反 唯美性、非叙述性已经是有目共睹的当前艺术的主流内容。 抽象主义建立在秩序法则上的形式逻辑;立体主义分解重组后得到的 多视点角度;表现主义对自我情感的宣泄及对艺术张力的追求;抽象 表现主义中对下意识使用和掌握的行动绘画;波普艺术中对大众生活 的世俗化反映,对不同媒介的拼贴与融合,对绘画和雕塑等艺术界线 的消解和清除;极少主义艺术中对艺术客观性的体现,对非表现性的 把握,对“少”的极端表达;观点艺术中对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对思 想的锻炼和表现,对自然的塑造和异化,对行为的梳理和张扬等都体 现出现代艺术的发展与传统艺术的区别。 西方现代艺术这种异彩纷呈的现象不但为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提供了 设计灵感的丰富来源和审美旨趣上的某种倾向,同时也为园林设计的 实践提供了大量丰富而具有启发意义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形式语言。 二、艺术形式的思维更新在园林中的表现 1.抽象主义美学思维在园林中的表现 现代艺术形式方面的思维更新是从抽象主义运动开始的。“抽象”的 目的就是要区别于现实“具象”的艺术自身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抽象”思维能够说是对西方传统艺术思维的首次冲击,很多现代派画家 在创作过程中都力求实现自然物象与抽象视觉符号之间的“语义转换”。传统的再现性形象被彻底地抽象了,点、线、面、体、色彩等 抽象的元素(视觉符号),已不是作为屈从于现实对象的模仿手段而出 现在画面上了,其本身就是画面的主体,就体现着作品的内容。

大地艺术及其在工业废弃地更新中的应用

大地艺术及其在工业废弃地更新中的应用LandArtandItsApplicationOntheRegenerationofIndustrialWasteland 刘抚英潘文阁UuFuying PanWenge 中图分类号TU一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9X(2007)08—0071—02 摘要概括介绍了大地艺术的概念,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并结合典型实例简要探讨了大地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更新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地艺术工业废弃地更新 AbstraCtThj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anddeVelopjngprOcessesofIandart.Fur十hermore,combinedw什hsomeseIectedcases,itdiscussesthecreationmethodsOflandartappIledtotheregenerationofindustrialwaSteland. KeyWOrdsLandArt,lndustrialwasteland,Reqenera“on 第—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第二作者牡丹江市文化局美术师 邮编100084 收稿日期200703091大地艺术的概念 大地艺术(LandArt,Earthworks或EarthAn)是艺 术家们以大地上的平原、丘陵、峡谷、山体、沙漠、森 林、水岸甚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自然环境为背景,以 地表的自然物质诸如岩石、土壤、砂、水、植被、冰、雪、 火山喷发等形成物以及人工干扰自然留下的痕迹(例如: 工业废弃地、建筑物、构筑物等)为载体进行创作的艺 术形式。大地艺术家受极简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 等影响,放弃了在室内进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突 破了画室、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创作、展示和欣赏 艺术的空间限制,超越固有的以人为艺术主体的观念,在 广阔的天地之间,运用简单原始的形式,创造超大尺度 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与自然物质及其演化过程同构共 生的艺术作品,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诠释了艺术家们 对艺术的全新理解和感悟。 2大地艺术的发展历程 大地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68年10月 在美国纽约DwaIl画廊举办的题为“Earthworks”展览和1969 年2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white博物馆举行的题为 “EarthAn”的展览中均展出了大部分早期大地艺术家的 作品,这两次展览是大地艺术起源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后期是大地艺术的萌芽和 成长期。艺术家们在这一阶段创作了许多深具影响的著名 大地艺术作品。例如,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夫妇于1969 年创作完成的“包裹海岸”(wmppedcoast),迈克尔?海 泽在1969年~1970年完成的“双重否定”(DoubleNegative), 史密森于1970年4月建造在美国犹他州大盐湖岸边的“螺 旋形防波堤”(spimlJettv)(图1),德?玛利亚于1977年 创作的“闪电原野”(TheLightningField)(图2)等。这 一时期的大地艺术作品特征鲜明,主要表现为: 其一,多采用巨大体量来显示自然的力量,不拘于细 节。许多大地艺术作品在正常的视角下难以窥其全貌,必 须远观甚至在飞机上俯瞰才能欣赏到它们完整的形象。 其二,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 系。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轻微扰动或稍加润饰,试 图提升环境景观质量并得到观赏者对自然的关注。 其三,运用艺术手段回应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环 境问题。史密森认为“艺术可以成为自然法则的策略,它 使生态学家与工业家达成和解。生态与工业不再是两条 单行道,而是可以交叉。艺术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辩 证。”,他还提出大地艺术应关注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文 明造成的降质(degraded)环境,使废弃的工业场地及工 业设施的艺术审美价值被重新认识和评价。 其四,受极简主义的影响,大地艺术多采用点、线、环、 图1“螺旋形防波堤”(资料来源:互联网) 图3罗伯特?莫里斯创作的“无题” (资料来源:同图1) 伽参建筑第25卷8/2007 刀 万方数据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产生的历史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2565204.html,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产生的历史研究 作者:石丁兰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22期 [摘要] 本文阐述大地景观规划的形成原因,探讨生态恢复的外延及其发展过程。大地景 观规划受到了人类历史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大地景观规划也融入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要素;生态恢复学研究了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问题。因此,进行大地景观设计时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建立和谐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大地景观规划;生态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2-46-2 1 大地景观规划的形成 自20世纪60年代,大地艺术的思想逐步形成,大地艺术的实践与自然、非商业操作非常贴近,又因与自然吻合显得神秘[1]。这一时期开始有很多的艺术家利用一些原始的自然元 素,来表达天然的美丽,创作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动人风景,这些作品达到了与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契合的境界,作品被称作“大地景观”或者“大地艺术”。这种艺术比人工创造的更好,这种生态环境主要包含人工景物、动植物、路、水、土壤及人类活动的遗址、气候变化等,农业景观是大地景观的起源,一开始人们并不是有意识地去耕作这种农业景观,他们只是单纯因为被迫生存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地景观。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只是纯粹地为了生存而劳作,农业耕作渐渐变成艺术和文化,从此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变成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地景观也成为了自然文明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截至目前,秀美的山川河流、美丽的田园风光依然是景观的主要特征。坡地、河流、高山是自然赋予大地景观的力量。 在18世纪后期,如画风景学派就认识到自然水际优于人工河岸之美。如画风景学派认为,“园林化”的所谓“漂亮”人工草地及河岸景观景色不如“丰富”的、“粗糙”的自然形态植被和水际景观,为人类提供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2]。眼下,这种“农业”景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我国的这种景观还缺乏历史积淀,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大地景观的盛行,是人们对自然尝试性的改造,也是人们开始追寻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方法。尽管现在这样的形式依然是在强调与大自然山行水体的结合呼应,一切要顺其自然,但却无法完全做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进行大地景观规划时,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了解自然环境中各种元素的生命活动规律,从而推断人类活动对自然中某些元素的改变对自然中其他组成部分所能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这些影响对整体的大地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非凡的指导性意义。尤其是到了20 世纪,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人类为提高生活质

当代大地艺术与景观

当代大地艺术与景观 作者:编辑:叶萌萌2005-12-22 来源:中国花卉报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被日益增多的冲突所撕裂,艺术界也出现了新的震荡,现代主义的统治地位产生动摇,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概念艺术、过程艺术、极简艺术等成为艺术界的新动向。极简艺术(M inimal Art )开始于绘画,后来主要在雕塑 方面形成自己的全部特征。1965 年,英国哲学家渥尔海姆(R.Wollheim )用这个词来描述那种为了达到美学效果而竭力减少艺术内容的当代艺术品。这个词立刻被艺术评论家们用作概括当时在美国出现的那种特别简单的雕塑。也有人将这些作品称为“初级结构”(P rimary Structure )来源于一次展览的名称。极简主义(M inimalism )是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雕塑运动,是一种非具象、非情感的艺术,主张艺术是“无个性的呈现”,以极为单一简洁的几何形体、或数个单一形体的连续重复构成作品。极简艺术是对原始结构形式的回归,回到最基本的形式、秩序和结构中去,这些要素与空间有很强的联系。大多数的极简艺术作品运用几何的或有机的形式,使用新的综合材料,具有强烈的工业色彩。著名的极简艺术雕塑家有卡罗(A nthony Caro 1924-)、金(P.King 1934-)、贾德(D onald J udd 1928-1994 )等。这些人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促进了大地艺术的产生,而且影响了一些景 观设计师。1960 到1970 年,许多极简艺术雕塑的纪念性尺度,不可避免地引出一种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一些艺术家,特别是极简雕塑家开始走出画廊,来到遥远的牧场和荒漠,创造一种巨大的超人尺度的雕塑大地艺术(L and Art 或Earthworks )。1968 年,纽约的艺术家海泽(M ichael Heizer )、斯密森(Robert Smithson )和德玛利亚(W alter De Maria )在跨越南加州和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区创作了一系列大地作品,并在德万画廊展出。他们希望在恢复现代艺术的先锋作用。大地艺术远离商业社会,重视古代的神秘性和象征性,这种想法最初可能受到古代遗留下来的神秘废墟的启发,如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史前巨石阵、埃及人和玛雅人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大地艺术试图努力把人们重新燃起的挽救环境和挽救历史遗产的热情加以正式化。大地艺术在北美和欧洲的表现不尽相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