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历史遭遇结构——西方文化观念的人类学批评

当历史遭遇结构——西方文化观念的人类学批评

当历史遭遇结构——西方文化观念的人类学批评
当历史遭遇结构——西方文化观念的人类学批评

当历史遭遇结构——西方文化观念的人类学批评

《文化与实践理性》读书笔记2003-8-1 10:04:39 刘晓春 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萨林斯的《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一书,是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以来,对西方社会文化研究领域中某些具有统治地位的观念进行的人类学批评。这些观念认为,文化是从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背后的实用利益中逐渐形成的。这种观念有时以实践论的面貌出现,其主要关注于经济活动的形式,有时以功利论的面貌出现,主要关注的是假定制约着生产的物质利益的逻辑。在功利论看来,文化是从个人在追求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的理性活动中积淀形成的。本书与所有关于实践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不同的是,萨林斯提出了另外一种关于理性,即象征理性或意义理性,其观点主要表述如下:人的独特本性在于,他必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生活在他与所有有机体共享的环境中,但却是根据由他自己设定的意义图式来生活的——这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能力。在萨林斯看来,文化的决定属性——赋予每种生活方式作为它的特征的某些属性——并不在于,这种文化要无条件地拜伏在物质制约力面前,它是根据一定的象征图式才服从于物质制约力的。萨林斯认为,关于实践理性和象征理性(意义理性)的辩论,是现代社会思想的关键问题。萨林斯之所以坚持象征理性,他实际上是在挑战人类社会2500年来关于精神/物质、主体/客体之间的根深蒂固的对立观念,他希望在人类关于主体感知的问题上,能够有一种历史的眼光,确立文化在主体/客体、精神/物质之间的关系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根据意义的社会逻辑来实现的。同时,他也在挑战人类学理论中关于文化是一种功利,而且是拜物教化了的功利,他实际上是在挑战马林诺夫斯基以来的文化功能论,那种理论认为文化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物质或者欲望的需要而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关于文化解释的相对性

激发萨林斯写这本书的最初动机是,他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历史

观和文化观,运用到部落社会的解释之中,是否依然有效?他认这将面临捉襟见肘的尴尬。他运用人类学上百年来深入到蛮荒的人类腹地进行探险所获得的材料与认识,极大地

惊扰了资阶级社会业已形成的固有偏见。萨林斯从马克思主义与英国结构主义的论争

中发现灵感。萨林斯认为,“原始社会”的根本特点在于尚未形成唯物主义观念所假定的那种上层文化与下层基础的分化。在部落社会中,经济、政体、仪式和意识形态不是作为

各自分立的“目标系统”而出现的,同样,也不好轻易地说部落社会的种关系分别负有这种或者那种功能。萨林斯以泰伦西社会为个案进行分析,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社会实际

上是由一个单一的牢固的关系系统构造起来,这些关的性质就是我们所说的“亲属关系”,它被衍展或图化为不同平面上的社会行动。在西方社会中,亲属关系只是各种“专门化关系”中的一种,但在原始部落中,却是整个社会的基本方案。在泰伦西社会中,亲属关系是一种象征属性,它并不是一种客观自然的关系,泰伦西的农民并非由于他们进入生产的

方式成为父子,而恰恰是由于他们之为父子,他们才进入生产。

马克思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之间的论争,却提出了更为根本的问题——实践与象征秩序的

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结构主义只不过是诸多同等结构所共遵守的静态逻辑,而从

来不会涉及到不同层次的文化秩序之间的支配关系或者决定关系,它决不是变化或者事件的知识,马克思主义者甚至嘲弄,当结构主义面对历史时,惟余尴尬而已。萨林斯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首先,对结构主义来说,意义是文化对象的根本性,恰如象征化是人们的特殊技能一样。意义当然并不创造实际的、物质的力量,但只要这些力量为人们所用,意义就会包容

它,并制约着它们特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这些力量并非不具有真实的效果;但除非它们纳入到一种既定的历史和象征的图式,否则,它们就不会产生特定的效果,同样也不会有有效的文化存在。变化始自文化,而非文化始自变化,对实践理论而言,惟有行动才是决定性的、自足的环节。萨林斯认为,面对历史,结构主义是一种富有的尴尬。因为结构主义面对的特定类型的社会——原始社会,结构主义以其最有力的形式阐明了历史的运作方

式,即,结构通过事件而延续。他以斐济东南部的莫阿拉人为例子进行探讨他分析了莫阿拉人房屋建筑的方式无论在物质形式上,还是在劳动分工上,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莫阿

拉人的社会结构——二元性、三元性、四元性的对立面,这种社会结构的一整套一致甚至还向外延伸到关于自然的文化结构(陆地/海洋)上。无论是婚姻关系、亲属关系、陆地/海洋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一种互惠性的关系。但是,互惠性的结构借助事件不断地进行重构,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静态的,或者是完全互惠性的,而是存在着互惠性与等级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说明了,已经确立的二元性的互惠性结构不断地经受着各种各样历史事件的冲击。

其次,萨林斯也批评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偏颇理解,进而认识到,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其实比结构主义者还要更早地意识到结构的力量。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

月十八日》中曾经写道:“人们创造着他们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有逝去的先辈们的传统仍然如同梦魇一样缠绕着活人的头脑。”在《资本论》一书中也有关于“原型性再生产”的经典论述。萨林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其运用领域只是限定在资本主义构成的分析中有效。在古代文化中,实践在社会关系面前打了一个败仗,这些社会关系基本上都是亲属关系。

总之,萨林斯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结构主义都是相对的理论解释,它们都只能分别适用于特定的文化世界或历史时期。

人类学领域的文化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别

萨林斯认识,人类学领域同样存在着文化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别。他分析以摩尔根和博厄斯为代表的两种不同范式的人类学理论。摩尔根用客观环境的逻辑来解释实践及其

习惯表达,在摩尔根的学说中,心智是被动的,而非主动,是理性的,而非象征的,由此,它只是在反射性地对其自身既不能生产又不能组织的环境做出反应而已,在摩尔根关

于那路亚婚的论述中,“丈夫”与“兄弟”“妻子”与“姐妹”并不是人们加之于现实世界的象征性的建构产物,而是由存在于世界本身之中的客观差异导致的理性产物,也就是说,

在生学意义上,有优等人和劣等人的差异。摩尔根进而将氏族解释为是在普那路亚家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萨林斯概括了摩尔根理论的依据,从自然的约束演化为行为实践,又从行为实践演化为文化制度:环境→实践活动→组织和规范(制度)。

而博厄斯则认为,对人类来说,决非是有机体来自无机体,主观来自客观,观念来自于世界——以及,归根结底,决非是文化来自于自然。人类主体的感知乃是预先的感知,它依赖于人们的精神传统,对任何一个既定的人类群体来说,他们的传统是一整套累积的意义:集体性的、历史性的理论,整是这种理论使得我们的感知成为概念。与摩尔根相比较,博厄斯

的总体思路截然不同,他在客观条件和有组织的行为间插进了一个独立的主体,这样,后者就不是机械地取决于前者。介入因素首先是心理层面上的,在此层面上,它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精神运动,这种精神运动产生于当时的语境和以前的经验,并且在控制感知力的

过程中,规定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博厄斯所说的思想继续从心理层面延到文化层面,在这一层面上,传统、民族思想或说是主导模式成了中介因素,它们组织了思想与自然、当

前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在博厄斯看来,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他

为,文化的形成,即对有意义的经验行陈述的过程,比如依赖于理论——关于自然、人以及人在自然中的存在状态的理论——才能进行,不过,这一理论本身并未被实践它的人类群体明确地表达出来,语言就是这种无意识过程的最佳例证,但其他的习俗、实践、信仰和禁忌也同样植根于未被明确反映的思想和观念之中。

在关文化理性和实践理性的问题上,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采取的态度比摩尔根更为明确,他更坚持实践理性的观点。他把文化视为实现人的生物性需求所必需的工具性手段:文化是从实践行动和实际利益中构造起来的,同时也是处在一种超级理性的支配之下——语

言只不过起了技术性的支持作用。萨林斯认为,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释只把文化

属性当作表面现象来看待,文化上的具体实在变成了抽象和表面,仅仅是由更根本的经济和生物性理论采取的行为形式。马林诺夫斯基一再地用工具理性的刻薄真理消解了象征秩序。无论是亲属制度还是图腾制、神话还是巫术、神灵信仰还是死者处理方式,甚至对语言本身的分析,马林诺夫斯基的第一步是要否定此类现象具有任何内在逻辑、任何意义结构。

至于神话,它并不是一种荒诞无稽的遐想,而一种实际发挥作用的、极端重要的文化力量。马氏把象征和系统排除于文化实践之外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否认文化自身有资格作

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论,这就把小说与现实生活分离开来一样,通过这样把文化秩序与人类主体分离开来,马氏把一种本体论的精神分裂症引入了人类学——而这种分裂症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通常的社会科学思想,造成了人类实际行为与文化规范的对立、个人利益与社会秩序的根本对立。

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萨林斯也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所存在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在于,它把实践利益看作是一种本质性的、不证自明的条件,它内在于生产之中,因此也是文化所无可逃避的。马克思虽然看到了生产环节中有两个环节同时发生作用,即劳动、技术和资源根据自然的规律和文化的意图而相互作用着,但在马克思思考的实践中,象征逻辑却是服从于工具逻辑的,处在生产之中,并贯穿整个社会。这种观点给人的印象是,观念惟有匍匐在物质世界的至高权威面前。萨林斯认为,物质力量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萨林斯也在反思自己是否忽略了纯粹的自然力、生物必要性和自然天择行为的作用?萨林斯指出,在自然选择之前,文化选择就已经出现了:即选择相关的自然事实。选择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过程,它产生于文化结构之中,通过其自身的特性和最终原因,文化结构确定了为其自身所独有的环境背景。在这一选择过程中,自然的行动是通过文化而展开的,也就是说,不是通过它自身的形式,而是作为意义而出现的形式,自然事实采取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作为象

征化了的事实而存在,其文化衍化与结果受制于其文化维度与其他类似意义的关系,而不是受制于其自然维度与其他类似事实的关系,萨林斯也承认,所有这些都是在物质限制的范围之内。虽然如此,他借用马克思的话,强调如果自然界“与人截然分离的话,那么对人来说它就不存在。”

作为文化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

萨林斯对于文化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批评,运用到了西方社会的文化批评之中,他实际上是希望通过把资本义经济放在文化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批评讨论的语境中,继续探讨作为

文化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他在一开引用了Baudrillard的一段话,Baudrillard认为,就与物质生产的关系而言,对符号和文化的生产进行分析时不再将其看作是外在的、隐秘的

或“上层建筑的”;它是作为政治经济学本身的革命而出现的,它因象性交换价值在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介入而获得了普遍的意义。为了对生产作出文化的解释,重要的是要注意

到,物品的社会意义显然并是来自它的物理属性,而是来自它在交换中被赋予的价值,

生产是文化结构的功能环节。在此础上,萨林斯考察了美国人在满足基本的食物和服饰“需要”方面究竟生产出了什么。以美国家畜的食物选择和禁忌为例,他试图表明存在于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中的文化理性,在马、狗、猪、牛这些动物中,何者具有可食性方面所作的

类别区分所具有的某些义联系。萨林斯发现,美国肉食系统所假定的主要理由是动物物种同人类社会的关系。在“牛-猪-马-狗”的家畜系列中,都是以某种标准厕身人类社会中,

但时它们显然又拥有同的地位,这与它们各自的可食性程度是一致的。狗和马以主体的资格参与到美国社会之中,它们被认为是不可吃的,但作为家庭的同居者,狗与人的关系要比马更密切,而把它们消费掉的做法是更不可想象的:它们是“家庭的一员”。传统上,

马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仆役式的、劳作的关系;如果说狗是亲人的话,那么马就是人和外人。猪和牛的地位是相对于人类主体的对象,它们有着自己单独的生活,既不是对人类活动的直接补充,也不是人类活动的劳作工具,但是,猪是家养的动物,吃人的剩饭,猪也与人类社会相接近,比牛与人的关系要更密切一些。可见,可食性以颠倒的方式与人性相联系。

最后,萨林斯归了资产阶级社会和原始社会在象征过程的实质及生产性方面表现的差异,这种差异又对应着在制度方案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变化。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物质生产是象征性生产的主要场域,而在原始社会,则是一整套社会(亲属)关系。在西方社会的

规则中,生产关系构成了一种反复贯穿于整个文化图式中的分类方式,为在生产中发展起来的人、时间、空间和场合的差异与亲属关系、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保持着交流,尽管这

些制度的性质彼此之间会迥然同。同时,由于交换价值的累积一直通过使用价值的方式进行着,资本主义生产因此发展了一种象征法则,这种象征法则具体体现为不同产品的意义差别,它充当了社会分类的一般图式。在原始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两种不同社会秩序的比较中,萨林斯看到了西方文明的独特本性:根据一般的表义法则,西方文明以转换的方式对事件作出反应,把历史的混乱整合为结构的置换过程。部落人们虽然完全有能力进行同样的换位和象征法则的再演化,从旧的对立中发展出新的对立来——只不过,在部落社会中,

这主要是在社会间进行的,并因此表现为,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变化比较简单,而在西方文明中,则是在一个系统之内进行的,并因此呈现出一种复合增长。然而,萨林斯也指出,

就西方文明对于象征理性的依赖言,西方文明与从所谓“野蛮思维”发展出来的文化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中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冲击对比相互发展和影响。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有的几个文明古国,而且中国文化一直未曾遭受过什么大的冲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在不同时期发生过交流或者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两种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必定会带来世界性质的革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 提起汉族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何谓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对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汉族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汉族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

西方礼仪文化概论试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拜访他人必须有约在先。(√) 2.接待多方来访者要注意待客有序。(√) 3.在观看演出时不要随意拨打或者接听电话。(√) 4.在社交场合,“兄弟”、“哥们”等称呼可以随时使用。(×) 5.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6.参加舞会时可以穿民族服装。(√) 7.在英国,人们姓名一般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8.在社交活动中,对异性朋友,若关系极为亲密,则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 9.用餐点菜时,没有必要征求主宾的意见。(×) 10.在安排西餐座次时,应安排男主宾坐在女主人右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社交交谈中,有哪些具体的主题应当忌谈? 答案要点: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捉弄对方的话题;非议别人的话题;倾向错误的话题;令人反感的话题2.写信的5C原则是什么?答案要点:礼貌;完整;清楚;正确;简洁 三、论述题(30分) 论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操作性 《旅游社交礼仪》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循入乡随俗或从俗的原则。 2. 头发是人体的制高点,修饰头发的时候,要做到“三勤”,指的是勤于清洗、勤于修剪、勤于梳理 3. 化妆的最高境界,是“妆成有却无”,强调的是化妆的自然原则。 4. 一般而言,手姿由进行速度、活动范围、空间轨迹等三个部分构成。 5.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通常坐下之后应占据座位的2/3比例。 6. 佩戴首饰时,在数量上的规则是以少为佳,在色彩上的规则是力求同色。 7. 当两人距离在1.5米到3米之间时,称为礼仪距离。 8. 请用图形标示出一般家用小轿车的座次尊卑顺序,分别用①②③④表示: (1)主人自驾车(2)专职司机驾车 答案:(1)主人旁边1,后排右座2,后排左座3,后排中座4。 (2)专职司机驾车,司机旁边4,后排右座1,后排左座2,后排中座3。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每题3分,只判断不说明不能得全分,共30分) 1.女性身着裙装上下楼梯,应该走在楼梯的右边。 2. 在公共场所下蹲,要注意面向他人。 3. 正式场合,男性不允许穿着短裤,但是女性可以。 4.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父母,可以用“家父”“家母”,对别人的父母,则可用“令尊”“令堂”。 5.与女性握手时,应该只握住其手指尖,不能全部握住。 6.行亲吻礼的时候,晚辈吻长辈,应该吻额头,长辈吻晚辈,应该吻下颌或面颊。 7.送花的时候仅注意选择花的种类就行了,颜色和数量无所谓。 8.做客的时候,如果与主人关系很亲密,可以不用敲门直接进入。 9. 用餐时,中途需要离开,应将餐巾放于餐桌上。 10.为客人泡茶时,应将水注满水杯,以示尊重。 答案:1. 错,应为远离楼梯扶手的一边,或靠墙的一边。 2. 错,忌面向他人,忌背向他人。3. 错,女性可以穿短裙,但不能穿短裤。4. 对,对自己表示谦虚,对别人表示尊敬。5. 错,握手时忌讳仅仅握手

人类学民族学经典书目

书目 1.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 2.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2.4/5063-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2.[英]马凌诺夫斯基著; 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2.4/713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3.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参考: 瞿明安主编,《现代民族学》(下卷:第一册,第47章文化解释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4.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K891/713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5.费孝通著:《江村经济》,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5.2/5843-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6.马歇尔·萨林斯著,张宏明译《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露丝·本尼迪克特著,黄道琳译《菊与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综合阅览室 K313.03/5273-1 归 还参考外借资料 8.[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华夏出版社2002. 9.[英] 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展开的民族志实验》(1936) 10.[美] 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1977)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Q98/502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1.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C912.4/7120 12.[美] 克利福德,[美]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K18/4223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3.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0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A124/8405-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4.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B933/2521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5.林耀华著,庄孔韶,林余成译:《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I246.5/4992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6.[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上海图书馆综合阅览室 C912/0225 归还参考外借资料 17.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上海图书馆综合 1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教学提纲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 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促使宗教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 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下面是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 史家一般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古希腊是西方人的“家园”。爱?麦?伯恩斯与菲?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认为:“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是对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谈到大希腊时也说,那时创造的艺术作品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人们所超越,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与思想都有他们的烙印。也许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整个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肯定的,希腊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希腊精神的核心是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1、民主精神 古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民主精神。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

西方文化史题

西方文化史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填空 1、荷马的两部伟大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2、古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 3、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山羊之歌),它是为了歌颂(酒神)。 4、《俄底浦斯》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 5、喜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狂欢游行时唱的歌)。 6、哲学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爱与智慧)。哲学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本原问题)问题,它包含两个问题:(本原是什么?)和(本原生成的原因?及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7、西方哲学的始祖是(泰勒斯),他创立了(米利都)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 8、被柏拉图成为“学园之灵”的是(亚里士多德)。 9、爱非斯学派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第一次提出了(逻各斯)概念。 10、爱利亚学派的最大代表是(芝诺),他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存在)。 11、古希腊哲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与多)和(动与静)。 12、原子唯物论的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13、普罗泰戈拉的重要命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14、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命题是(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提出的哲学方法是(问答法)和(下定义)

15、古希腊建筑的最杰出代表作是被称作处女宫的(帕特农神庙),它是为了纪念女神(雅典娜)。 16、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代表作是(米洛的维纳斯)。 17、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18、芝诺为反对运动,提出的四个悖论是:(飞矢不动悖论)、(阿基里斯悖论)、(游行队伍悖论)和(两分法悖论)。 19、被称作历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其代表作(《希波战争史》)。 20、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1、被称作希腊化时期的哥白尼的是(阿里斯达克),他第一个提出了日心说。 22、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可看作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 23、古希腊的医学之父是(希波克拉底)。 24,罗马的母亲河是(苔伯河),罗马人的祖先是(拉丁人),其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 25、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6、罗马城的建立者是两兄弟:(罗穆路斯)和(雷莫斯)。 27、(波吕克利特斯)与菲狄亚斯齐名,他善于用铜,而菲狄亚斯善于用石。他在《法则》一书中提出头占整个身体的(七分之一),面部占(十分之一),脚掌占(六分之一)。 28、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侧重表现裸体女性,(维纳斯)是艺术家最青睐的对象。 29、古希腊最早的男子雕像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一般采用(埃及)的人体构图。 30、号称古典时代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群的雅典卫城,由(山门)、(帕特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胜利女神庙)等建筑物组成。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科目论述题考试题目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科目论述题考试题目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1-9-30 18:02:42 点击: 6 【点击收藏湖北自考网】 自考论坛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 传统文化: 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 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 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 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 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它不局限于古代, 而是迄 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 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 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 是不能并存的, 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 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 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 或认为中国传统与 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 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 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 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 当 然, 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 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 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 文化传统 性和延续性,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这种核心 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 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

文学人类学概说尔雅满分答案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三) 1 下面关于文化病因学错误的一项是? A、起源于蒙古萨满教 B、将人类病因放到自然环境中考察 C、招魂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疾病 D、将人类生病原因放入历史演变的语境中考察 正确答案:D 2 萨满教将人得病的原因分为几种?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正确答案:A 3 以下哪一项不是从人类学视角考察《俄狄浦斯王》? A、开头的祭司与俄狄浦斯同时出现 B、盲人先知的角色扮演 C、特拜城前后对比反差的景观 D、老国王与俄狄浦斯的争执地点 正确答案:D 4 萨满教的人认为念诵百万遍的六字真言有哪些功效?() A、消除百千孽障 B、到达不灭净土 C、免除地狱之苦 D、献出真身,离地成佛 正确答案:B 5 蒙古萨满教认为,人会得病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内在原因 B、外在原因 C、历史原因 D、社会原因 正确答案:B 6 萨满教在亚洲那一地区的民间较有影响力? A、西北亚 B、西南亚 C、东南亚 D、东北亚 正确答案:D 7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的著名悲剧,其作者是? A、埃斯库罗斯 B、狄奥尼索斯 C、欧里彼得斯 D、索福克勒斯 正确答案:D 8 在原始文化中,疾病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哪一种类型的? A、历史性 B、突发性 C、社会性 D、个人性 正确答案:C 9 《阿姐鼓》中的阿姐是为诉说冤屈才被迫变成鼓的。 正确答案:× 10 萨满教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主要是人内部各个器官不协调所致。 正确答案:× 11 从宗教的意义上看,《俄狄浦斯王》实际上是一个禳灾的仪式。 正确答案:√ 12 朱哲琴的《阿姐鼓》反映了中国90年代的文化现象。 正确答案:√ 13 蒙古的萨满教是亚洲萨满教的起源,其文化形态就是萨满教目前常见的文化形态。正确答案:× 文学人类学概说 什么是文学人类学 1 “文学是人学”是谁最早提出的?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列宁 C、高尔基 D、马克思 正确答案:C 2 下列关于文学人类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跨越了两个学科 B、它诞生于19世纪初 C、它比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出现的早 D、它等同于文化人类学 正确答案:A

西方人类学十讲 笔记

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

三类素材: 第一类,全貌性的概括,用一系列图标展示各种文化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整体的联系,并在图表的基础上补充当地人都讲述情况和人类学者的观察。 第二类:把人类学者观察到的社会行动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一般指田野日记,或是对被

研究者的实际行为和理想模式之间的对比,是第一种材料的补充。 第三类: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表述风格,民俗,巫术模式等方面的说明,是对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描述。 三类素材作为科学文化的证据, 对功能主义的批判 1,与殖民主义的关系 2,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 3,描述和修辞,阐释人类学 反思人类学,文本学派,对传统人类学的批判 1,叙述结构,全观性,理论基础是文化科学或功能主义,先把文化或社会作横切面切割,然后用功能主义理论把他们联系起来, 2,民族志作者在文本中的角色,为了表现科学性,早期民族志作者往往不使用第一人称表述,但让读者不了解人类学者在田野中获得知识的途径 3,被研究者的共性,常把社会——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压制或消除了被研究者的个性,用共性压制个性,实际上减少了民族志的可信度。 4,田野工作经验构成,一开始交代田野经验和条件,以显示研究者的权威性,让读者接受。 但同时,为了显示科学的论述,只用极少篇幅交代田野经验。 5,日常生活情景,用大篇幅描述日常生活情景,显示人类学家和研究对象的“密切关系”,如曼城学派的手法。 6,当地人观念的表述,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借当地人的观点,表述观点。

7,具体素材的推知法,倾向从而把具体事例推向具有理论意义的推论,因此对具体事例描述停留在某种“典型性”上,而不进入到具体细节中,这样做不仅让作者从现实中分离,也让研究社区游离到理论的相关性之外,让民族志成为与作者和社区都无关的论述。8,术语的润色,为表现专业性,同时试图避免采用太多术语使自己的描述不显示,试图在术语和描述之间找到平衡点,但显得虚假。 9,被研究者的概念和言论的注解,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或是为了避免暴露自己对当地语言能力的理解有限,对文中研究者用的概念加以注释,以体现自己作品的现实性。 实验民族志,三个方向: 一,多声道的文化表述 《摩洛哥对话》是人类学家在田野作业中访问研究对象的记录,展示人类学家获得资料的手段以及文化描述的主观性。、 邀请研究对象参与民族志写作, 二,结合政治经济学理论,把小型地方性社区的描述放在更大的世界体系中考察,强调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和殖民主义对其他文化体系的入侵,揭示 另外,有研究者透过民族志反应非西方民族的时间和历史观念的存在,《依龙哥特的猎头民俗》,

为什么要学西方历史文化

1. Why should study western civilization? This lecture helps you to conquer Rome by dividing Roman history, culture, and legacy into five parts. Although the parts follow a rough chronological order, they overlap a bit as they refer back and forth. Part I. gives you necessary background for studying the Romans by laying out major periods of history and setting the stage in the Mediterranean for Rome’s rise. It also provides thumbnail answers to som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directs you to more information elsewhere in the book. In our fast-forward world, you’d think that the ancient past would be too obscure, too remote, and too foreign to be of relevance. Nowadays the present seems obsolete. And yet, ancient civilizations captivate us. Why? 在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你一定会认为古代世界过于朦胧,过于遥远,过于陌生,与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如今,眼下正流行的事物似乎很快就会过时。然而,古代文明却能让我们迷恋不已。这是问什么呢? Well, in part, we are drawn b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ultures and our own. It’s really interesting to see how other people lived, worked, fought, and loved. Ancient civilizations often confront us with differences so stark that they shock, delight, and appall us. As remote as some aspects of these civilizations are, isn’t it engaging that they were still peopl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peak to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what it means to live as a member of the human race. 其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我们。了解一下其它民族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战斗,如何相爱,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所面对的古代文明是那么不同,常常会使我们感到震惊或恐惧,但有时也会让我们感到欣喜。尽管古代文明的某些方面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但其深远的影响依然存在。无论是相似之处还是不同之处,所涉及的都是人类状况和人类社会成员的生活意义。 In addition, we sometimes look to ancient civilizations for models. We like patterns, and in a complicated world, it would be helpful to find models for solving (or avoiding) some of our own problems and to predict what might happen next. Humans have been at the work of being humans for a long time. Perhaps someone already figured out one of our problems, or tried similar solutions to them. 此外,我们经常希望从古代文明那里寻找模式。我们喜欢模式,尤其是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利用现成的模式解决(或规避)我们自己的一些问题或预测以后会再现的什么问题,都是很有益处的。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我们的问题也许早已有人解决过或者采用过类似的解决方法。 Finally, we sometimes look back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ings got the way they are. Sometimes we just don’t know; other times it becomes clear that our understanding has been blunted by stereotypes, generalizations, and inaccurate ideas. As we look closer, generalizations begin to yield to a more complicated picture than the one we began with. Sometimes that original picture changes a lot, and sometimes it stays pretty much the same, but inquiry always produces a more accurate, insightful, and satisfying understanding. 最后,我们有时还须回顾过去,以便更好地理解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些时候我们只是不知

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3479639.html,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二、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论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 1、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1)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2)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3)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 (4)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人类学参考书目汇总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斯基 《安达曼岛民》拉德克里夫-布朗 《努尔人》埃文斯?普里查德 《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兹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 《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 《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玛格丽特?米德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玛格丽特?米德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研究》林耀华 《他者的眼睛——人类学入门理论》罗伯特?莱顿 《人类的视野》李亦园 《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 《人类学经典导读》庄孔韶 《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李亦园 《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乔健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夏建中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 《文化人类学教程》孙秋云主编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绫部恒雄 《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

《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阿拉腾 《礼物》马塞尔?莫斯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史宗主编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E?杜尔干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西敏司 《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朱晓阳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阎云翔《裸猿》莫里斯?戴斯蒙维 《人这动物》 《穿裤子的猴子》 《传统的发明》 《原始文化》 《金枝》佛雷泽 《黑猩猩在召唤》珍妮?古多尔 《文化人类学基础》 《语言论》萨皮尔 《第二性》 《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塞维斯 《人类学概论》庄孔韶 《后现代时代中的文化理论》马文?哈里斯 《母权论》巴霍芬 《原始婚姻》麦克伦南 《古代史研究》麦克伦南

西方人类学史复习题

西方人类学史 名词解释 1亲属称谓: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最早对亲属称谓进行分类研究,他把所有的亲属称谓分为描述式和类分式两种,认为类分式是描述式演变而来。通过对亲属称谓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婚姻家庭经过从原始乱婚到一夫一妻制的过程,即从血缘家庭、普那露亚家庭、对偶家庭、父系家长制家庭到一夫一妻制。 类分式亲属称谓:特点:重视群体关系而不计及个人的亲属关系,无论直系或旁系亲属,只要辈份相同,除性别外,一般使用同一称谓,因此称谓极简单。 所谓“类分式”,就是指对亲属称呼不进行逐个区别,而是分为若干类别;不论被称呼的人与“自身”的亲疏关系如何,凡属同一类别的人即以同一亲疏称谓笼统称之。例如,我的亲兄弟与我父亲的兄弟之子,均称为“我的兄弟”,我的亲姐妹与我母亲的姐妹之女均称为“我的姐妹”。 2叙述式亲属称谓:特点:直系与旁系的亲属各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区别。 “说明式”就是对于亲属,或用基本亲属称谓来说明,获将这些基本称谓结合起来加以说明,使每一个与“自身”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谓各不相同。例如,我的兄弟、父之兄弟、父之兄弟之子等的称谓各不相同。 3集体观念:涂尔干常用的概念之一:一个社会中成员所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有别于个人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的生活经验中吸取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灌输到人的意识之中来的。 4文化唯物主义:马文﹒哈里斯所创立的研究方法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所有的人类社会文化系统都共同由三个要素构成: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结构(structure)和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哈里斯称之为适应于人类社会的“普同模式”(universal pattern)。他强调基础结构为人类社会文化提供了基础,是第一位的。它对结构形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而,结构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研究人类社会必须由生产和再生产方式入手。他甚至认为人类学研究应该是以基础结构为中心的研究。 文化唯物主义用自然和技术来解释文化,认为文化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生活必需品而存在的系统。其理论强调生殖的或人口的压力及生态压力对社会文化系统的决定作用。 这一理论认为技艺、经济因素是形成一个社会特质最基本的角色。哈里斯认为社会下层建筑研究应优先于基础建筑和上层建筑(Barfield1997:137)。下层建筑由生产模式、人口结构以及宗教仪式构成;基础建筑是指家庭经济、政治经济;上层建筑由娱乐、美学的产品及服务构成。哈里斯的动机是论证诸文化要素是与特定环境相适应、唯物合理的存在(Milton 1997) 5普遍进化论:斯图尔德把进化论称为“单—线进论”,把怀待进化论称为“普遍进化论”,称自己的理论为“多线进化论”怀特提出对于古典进化论的修正和历史特殊论的反弹 1)与古典进化论相同的地方:都同意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全世界各种文化都必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可以讲,这种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性和单纯性构成二者之所以被称为进化论的基础。不同点:怀特不像摩尔根那样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作为进化的标志,而是用能源的获取来作标志。同时,他特别强调了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新进化论,后来为将他的理论与其他新进化论相区别,又被称之为普遍进化论。

西方文化历史的简介

一,“西方”和“西方文明”的概论 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许多新词汇,大多与两个人相关,一个是严复,一个就是梁启超。如果说严复创造的许多新词汇后来还基本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话,那么,梁启超在清朝末期创造出的许多新词汇,语义则往往是飘忽不确定的。梁启超早在30岁之前就因为参与变法运动而闻名中外,他当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召感力是十分大的。但是,他这样的年纪,常常使他自我把握不准一些词汇的语义内涵,这,可以通过他的许多著作看得很清楚,大概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通过梁启超的创造而后来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行的许多新词汇,曾经给中国思想文化界造成过许多麻烦,这一点,现在的人们应该高度注意到。 “西方”一词在中国语境中本是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并不指国家文明文化。19世纪末期,张之洞等人将欧洲地区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称之为“西学”,大意是指“西边国家的文化”的意思。 1896年,23岁的梁启超开始在《时务报》上发表长篇连载时评《变法通议》,当时,他将我们现在所说的欧洲定名为“泰西”,“泰西诸国并立,大小以数十计,狡焉思启,互相猜忌,稍不自振,则灭亡随之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但是,他又在该文中说:“然则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所改造,改而施之西方,与改而施之东方,其情形不殊,盖无疑矣。”(同上),他这里说的“西方”,同样是指的欧洲国家的意思,这样,“泰西”和“西方”的指意就重复了。后来,人们在传播梁启超思想的时候,慢慢的约定俗成,就将“西方”指意成为了“欧美国家文明”。这就是说,我们现在从文明文化角度所说的“西方”,是由梁启超最先创造的。 也许令许多人所想不到的是,现在中国文化人经常挂在嘴里的“西方文明”,无论在中国词典里还是外国词典里,都是没有的,这个组合词汇至今尚还“年轻”! 我们中国人现在常常说的“西方文明”,主要产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与当时中国留学日本的人员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人物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影响相关。日本的“文明(ぶんみぃ)”一词,是直接从中国《易经》里取出来的汉字,仿汉语发音,意思也与中国易经中说的“文明”涵义相近。但是,中国历史上很少使用“文明”一词,而福泽谕吉在他的著作中使用的“文明”一词,则主要是指与一种文化相应的历史社会形态,当时一些留学日本的中国人将“文明”词汇引入进了中国,这真可谓是“出口转内销”。之所以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热衷于谈论“西方文明”,这和当时社会上的文化人普遍关注和比较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文明文化的异同性质问题直接相关。但是,当时人们常说的“西方文明”,却与西语中的occident(欧美国家)还不是一回事情,却与外国人说的hesperiacivilization (西方的文明,意指希腊语境中的“罗马社会,此语境产生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很相似。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崇拜西方的中国人接受了一些妄自尊大的西方学者的思想价值观,所以,他们往往认为“西方文明”这个词汇指意着人类的“先进文明文化”内涵,这就如同德国哈拉尔德·米勒说的那样:什么是“西方文明”?对于一些具有冷战思维的西方人来说,这个答案是清楚的,“…西方文明?的特征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人权、市场经济、现代化技术、典型的民主制度、公民权。…西方文明?所代表的是文化的多元性、政教分离、自由和宽容。……但是,现代所谓标准的西方民族国家,原先其实也是个人化的武力垄断,直到后来才变成现行的民主政体。”(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文明是谁—从“西方文明”的起源说起》新华出版社)。这就是说,将“西方文明”指意成为“先进、政教分离、民主、人权、现代化技术”等这样的概念,这纯粹是一些具有典型的冷战和霸权思想的西方人的思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明文化”的概念,这,是今人所应该弄清楚的!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

简答论述题专题复习 1.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⑴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⑵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的观念 ⑶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2.简述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项成就 答: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三项: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理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 3.区域文化是由哪些因素共同构成的? 答:⑴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 ⑵地域文化创造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⑶第三方面的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 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⑷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 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 4.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 答:清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船山遗书》 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 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 5.简要说明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答:一,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三,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6.简述中国建筑的特点 答:⑴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⑵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⑶中国建筑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 的思想观念。 7.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答: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8.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①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②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 ③学思结合 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④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9.简述汉代察举制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答: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士族通过把持察举的方式,从而维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10.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答:科举考试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开启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_梅琼林

从目前的传播学研究来看,对实际应用的层面关注的比较多,而对传播的本质、传播的哲学思考则比较少。在人类越来越依赖于传播的发展过程中,仅从操作层面去审视传播已显然不能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传播活动的本质、传播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影响上,来审视一切传播现象。在这里,我们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认识人类传播的意义,为当前的传播学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视野和理论范式。 一、文化人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渊源 尽管文化人类学与传播学不管是在学科领域、理论背景、发展历史、实践功能等方面都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深入研究的话,就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某些理论渊源的。① 在文化人类学的各种理论中,最容易与传播学产生关联的是文化人类学的传播论学派。传播论学派(diffusionistschool)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大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德国,后又影响到美国和英国。这里“传播”的英文词为diffusion,是一个取之于物理学的概念,是“扩散”、“漫流”的意思,与现在传播学中的英文词communication有所区别。但它们所关注的对象都是人类文化,即在研究对象上基本是一致的。这无疑为文化人类学与传播学架起沟通的桥梁创造了很好的理论前提。 文化人类学的传播论学派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流派,一是以德国、奥地利为主的历史传播学派,另一个是英国的极端传播学派。就学术渊源而言,德、奥传播论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的人类地理学家F?拉策尔(1844-1904),他通过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论述了人种、文化的变迁,“其著作中已经提示了一种传播模式的思想,是为后来传播主义人类学思想的端倪。”[1](P114)这一学派的中坚人物是格雷布内尔和施密特,他们把文化现象看成是独立自在的东西,认为每一种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都是在世界某一个地方一次产生的,然后开始向外传播,与其他文化结合,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圈。这种文化传播、借用和被借的过程,便构成了文化历史的基本内容。英国的传播学派的理论支点在于:埃及是人类一切文明的惟一摇篮。其代表人物是极端的传播论者里费斯,他认为世界文明都是由埃及传播而来,即所谓的“泛埃及论”。尽管这个学派的观点十分武断和偏激,但还是对后来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美国,以博厄斯为首的一批人类学家对这种观点进行发挥和改造,提出了“文化区”的理论,其实质是多中心传播论,主要研究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相异之处与互渗影响。对于文化人类学中的 ?文化与传播研究?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开启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 ◎梅琼林连水兴 [摘要]文化人类学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化人类学与传播学之间存在理论渊源,文化人类学与 传播学在关于“人”这一主体性研究方面具有一致性,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在传播学研究中亦有其适应性和有效 性。文化人类学对传播学中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经典学派的创新、仪式派的产生及大众传媒研究都有贡献。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传播学主体性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7-0148-05 作者简介梅琼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连水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①就目前所见的文献而言,国内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并不多。刘强《 走向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一文(载《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对本文写作启发颇多, 特此致谢。 2007年第7期14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