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比较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比较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比较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比较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

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而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以书面文学的形式流传。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对民间文学起过影响。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

第一,二者创作(形成)过程不同。

作家文学可以由一个作者,在较短时限内完成。如当前某些畅销书的作者,日成万言,可谓高产作家。而民间文学的创作决不存

在此种情况。一篇民间文学作品的产生需要在集体场合中进行酝酿,由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修改加工,逐渐形成。因此,要追溯一则民

间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全民创作的产物,可以代表广大民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需要。而作家

文学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而作者也掌握着自己作品的版权。

第二,民间文学的流传比作家文学有较强的地域性。

一般说来,民间文学作品“有一个较为集中固定的流传地区,有一个流传中心。”①比如藏族的神话传说总是以藏民聚居区为

中心;东北的二人转又以东三省为中心。其传播又总是距中心越近则流传越广,甚至家喻户晓;距中心越远则流传越少,甚至无人知

晓。如锦州笔架山一带的渔民都听说过笔架山的由来,出了锦州,闻者便寥寥无几了。相比之下,作家文学的流传范围要大得多,受

地域局限较小。

第三,传承方式与传承结果不同。

很多古籍,历经千年,随不免在无数次的抄写传承中出现讹误,但在今人看来,仍可见其原貌,这就是纸质媒介传承的好处。但

民间文学作品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革在不同讲述者口中都会不断变化,增删情节,创新内容。早在南宋时期,《水浒》故事就在民

间广为流传,故事的最初情节是梁山好汉有的战死,有的遇害自尽。人们对这一结局不满,所以产生了许多梁山好汉幸存者再度聚义

的传说,如《阮小二抗金兵》,京剧《庆顶珠》。再如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大东》所记,还看不出牛郎与织女有什么

爱情关系。而《古诗十九首》中,他们已成为一对情人。到了曹植《洛神赋》的自注中,已是“牵牛为夫,织女为妇”了。由此可清

晰看出传说故事的演变轨迹。

作家文学主要靠纸质媒体承载文字内容,而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

记,代代相传。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民间故事家,他们

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却可以口述很多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如蒙古族故事讲述家金荣,她的故事“传承主线是外祖父——

亲——金荣”②。这种传承方式的可靠性显然要比纸质媒介差得多,所以传承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总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依托,统一而不可分割。

论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对作家文学的意义

论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对作家文学的意义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即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这是民间文学的概念。由这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来,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其实就像一面镜子的两端,相悖而又相通。 创作民间文学的是劳动人民群体,他们或许不识字,或许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他们在劳动中收获了丰富的情感,这些丰富的情感也可以用民谣、童话、传说等方式保留下来。或许在文字的使用上,民间文学没有那么考究,但是也正因为民间文学没有那么考究,民间文学才更能让人理解。 而真正的作家文学,不能是空中楼阁,也不能是作家任由自己的想象力驰骋,天马行空写下来的作品。真正的作家文学,是要扎根在人民大众的土壤中,创作出来的能被人民大众广泛接受并且口耳相传的作品。 也就是说,作家文学要以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为基础,这一个法则是从古至今都通用的。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便是可以印证这一法则的最早的作品,周朝设有专门的采集诗歌的官员,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搜集整理民间文学,整理出来的《诗经》是人民大众心声最好的反应,能够供统治者查明得失,整饬吏治,这便实现了《诗经》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满足。 《诗经》中有一篇名篇广为传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这样一首民间传唱出来的歌谣,在后代文人的创作中也经常能够见到,比如南朝宋时的鲍照曾经写过:“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明代的赵振元曾经写过:“关东之军丁朝衣败叶,暮餐寒沙,则督理粮储,永消硕鼠之奸。”清代的黄遵宪诗歌之中的义愤更是摄人心魄:“取我脂膏供仇虏,眈眈无厌彼硕鼠。”这些都是在当时社会评价很高的诗歌,被百姓认为是他们心声的反应,这样的作家文学,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是真正成功的作家文学。 再说唐朝,唐朝有两位诗人,即使在唐朝诗坛荟萃的情况下,也一直花开不败,那便是白居易和李贺。这两位著名诗人如何写出那样经典的作品,也是有典故的。白居易写诗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写完了会念给村子里面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们能够听懂他诗歌里面的意思那就算完成,若是老婆婆们不能理解,那便要推翻了重新创作,他的作品中更是吸收了很多百姓在劳动之时说出来的话,哼唱出来的曲调,比如白居易作品中有一首《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韦勒克曾专门著文(《比较文学的名称和性质》①)清理过“比较文学”(ocmParativelite仆由叮e)一词的来源。在《文学理论》和其它几篇文章中他也对 比较文学的任务和性质进行过探索。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他提出的主要观点。 一比较文学的名称 “比较文学”(ocmpaartiveliteratUre)是一个让人非常疑惑的术语。前不久, 还有人提出要将“比较文学”更名为“国别文学比较研究”。在汉语中如此英 语中同样如此。康奈尔大学的雷恩·库柏(LnaeCo叩er)就认为“比较文学”是 一个既无意义而又不符合句法的“杜撰术语”。他因此拒绝把他的系叫做“比较 文学”系,而执意叫做“文学的比较研究”系。韦勒克指出,这是因为“文学” 一词的意思是泛指一切“文学作品”,而不是指“对文学的研究”。“文学”既然 是用来指文学作品,指诗歌又小说等文学作品,那么,显然不会存在一种用“比 较”的方法写成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当然也就不能用“比较文学”一词 。Th。Namoo)讨Na帆了C。即。ar触Litera翻er,收入论文集Rne6wellke:。留喇m正na自此凡洲为巴。CoCnPe台of 0在记台m,NweHavenand助ndon:Y目eUnivesriytPSSerll970,PI一360 228 或几个国家的作家创作的影响。但是,法国学派的这种观点根本不具有方法论和 逻辑学的基础,也就根本无法界定比较文学。举例来说,按法国学派的观点,研 究莎士比亚对法国作家的影响是“比较文学”,而研究莎士比亚在英国本土的影 响则不属于“比较文学”。韦勒克坚决反对法国学派的这一比较文学观。在韦勒 克看来,“比较文学在只研究两种文学关系的狭窄含义上也不能成为一门有意义 的学科,因为那样,它就必然变成两种文学之间的`外贸’,变成对文学作品支 离破碎的探讨,就不可能对个别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就会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学 史一个附属的学科,使它处理的散乱无章,使它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①不 仅如此,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观由于专注于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就非常重视文 献、来源、声誉和传记材料等的研究,这就落入了韦勒克所谓的文学“外部研究`’ 的案臼。韦勒克从他的文学本体论来看,文学批评和理论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部 作品的内在审美“结构”。所以,法国学派的文学研究只是十九世纪文学研究中 的“实证主义”。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说:“文学之间的比较,如果与总的 民族文学相脱节,就会趋向于把`比较’局限于来源和影响、威望和声誉等一些 外部问题上。这类研究不允许我们分析和判断个别的文艺作品,甚至还不允许我 们考虑其整个复杂的起源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或者用于研究一篇杰作引起的反 响,如翻译及模仿,而这些仿作又往往出自二流作家之手,或者用于研究一篇杰 作产生前的历史及其主题和形式的演变和传播。”②也就是,法国学派的“影响研 究”往往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学的审美“结构”研究之外,只涉及文学作品的外 部事实,而这些研究根本无法解决作品的优劣、意义和特征等问题,也就不是对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判。就象索绪尔所打的比方,法国学派所研究的只不过是国 际象棋从法国流传到英国这样的、与国际象棋内部规则和特性无关的外部事实, 只不过是一种外部研究。这样,韦勒克把对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反驳逐渐引导到 自己对比较文学实质的阐述上来。 卜 韦勒克在反驳了几种对比较文学的错误认识后提出了自己的比较文学观。现 在,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韦勒克比较文学观的两大特点。一是把比较文学与

民间文学与屈原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

民间文学与屈原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 民间文学与屈原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 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有的在接受民间文学影响,利用民间文学素材进行创作的同时,就把民间文学的某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保存了民间文学,有的在借鉴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充实、丰富,提高了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水平;有的对零散的民间文学作品加以汇集,编撰成册,扩大了民间文学的影响。例如屈原一方面受到民间文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天问》、《九歌》、《离骚》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因子,为后人研究楚人的巫文化和神话,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1《九歌》是巫术祭歌,是楚地“信巫术,重淫祀”(《汉书?地理志》)的文化习俗的反映。《九歌》的基本情节是“人神恋爱”,往往以人神恋爱的成功来象征祭祀的成功,而人神交接的艰难,又使《九歌》充满了悲剧色彩;在《大司命》中描写到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表示对大司命的怀念。其中的忧愁怨恨跃然纸上,令人伤感。,《招魂》更是直接仿效楚地巫觋招魂词形式写成的,《离骚》中一次向重华陈词、两次

向神巫问卜、三次上天下地神游,不仅吸取了很多神话,而且直接与宗教巫事活动形式有关。但是屈原并非神巫或宗教的信仰者,他吸取神话和宗教活动来结撰自己的作品,是为了倾诉自己的爱国情感,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追求,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理创通和波折。这不仅摆脱了宗教性,化腐朽为神奇,还使楚辞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所以可以看出民间文化中的神话和民俗风情对其影响深远。 2屈原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对民间文学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屈原以前,楚地流行的民歌句式参差不齐,并且采用“兮”字放在句中或句尾,如《越人歌》(《说苑 ?善说》)。而与《离骚》有直接关系的则有《九歌》。显然,《离骚》学习借鉴了楚歌的形式特点。 3不仅如此,《离骚》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也有着密切的关 “”“”“”系,《离骚》、《涉江》、《哀郢》等篇末的乱,《抽思》中的少歌、倡等都是乐曲上的名称,这表明楚辞的产生及其体制的形成受到了当时楚地乐曲的影响。楚辞的另一形式特征是 “”句式的加长,并大量使用兮字语吻词,这一特征承袭和取鉴了流传于楚地的民歌,《越人歌》、《孺子歌》、《徐人歌》等楚地民歌的语言形式和造语风韵都表明楚辞体的形成和楚地歌 “”“诗的密切联系。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并且还举些、只、 ”“” 羌、谇、謇、纷、侘、傺作楚语的例子,举顿挫悲壮,或韵或否作楚声的例子。《离 骚》中的楚地方言还有很多,屈原采用这些楚地方言,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911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3 万 建 中 内容提要 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大多都以作家文学为参照。其实,民间文学并不是以作家 文学为对应的一种文学,这一现代学科概念也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参照提出来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 立的学科和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都不是由“文学”分化出来的,它有着完全独立的形成和演进轨迹,并 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应该突破一般“文学”的纬度。本文从民间文 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出发,对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作了重新认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生活 历史 知识 教育 民间文学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 一、讲述者的魅力 民间文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结果”,也显示于其演说过程本身。任何民间文学活动都不是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具有强烈的展示性。过去,民间文学表演和民间文学力量的释放主要集中在神庙、祭祀、竞技等公共场所。人们常常在这些公共场所表演、祭祀、聚集、歌舞、庆贺等等,举行场面宏大的公共仪式。所有的人都是仪式的参加者,也是民间文学的表演者,没有专门的观众。此时,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聚集、释放,人们在刹那间融为一体。这种高度的集体性使得民间文学的传统力量得到极大的发挥,似乎威力也更为强大。 古往今来的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讲故事作为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文化活动的意义,“不讲故事则不成其为人”①。正像世人皆知的《一千零一夜》所喻指的:从人最终的命运来看,“叙事等于生命,没有叙事便是死亡”。《一千零一夜》除了山鲁佐德讲故事这一线索贯穿始终外,故事中的一些人物也讲故事,形成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它用无穷无尽的故事赞美了故事本身,赞美了讲故事的人。将这部百科全书般的故事集译成中文的纳训先生在“译后记”中提到,伏尔泰说,读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以后,算是尝到了故事体文学作品的滋味。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 alter Benja m in)在《讲故事的人》(1936年)一文中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②在这篇著名文章中,本雅明解释了民间文学教育作用的来源:故事讲述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 3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文学的生活特征及其理论建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05BZ W062。

杰克_伦敦小说研究述评

文学的研究将流于表面。没有民间文学,则比较文学研究内容也将受到限制”。两方面研究结合起来,就可以在学术上开辟出一个新天地。3、佛经汉译在中印两国文学互相影响上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却尚未引起人们充分注意,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4、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应当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在内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正宗轨道。5、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多个学派中,季先生说“我赞成比较文学直接影响的一派”,因为它讲的是实打实的东西,是用艰苦搜寻所得的资料来说服读者。但他并不反对平行研究,“我只是想说,搞平行研究,必须深入搜索,细致分析,瞻前顾后,明确因果,然后从中抽绎出结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可靠的,我是拥护的。”季先生在这里虽然坦率地承认这是他个人的偏好,而他着力倡导的要实打实,要作细致深入的分析等要求,却是对所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者都完全适用的优良学风。 正是以上几点激励和启迪着我从事比较故事学研究长达20余年。我先后承担的四项有关民间故事的教育部和国家课题,从《比较故事学》到《中国民间故事史》,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到《汉译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大体上都可以归结到这个学科范围之内。我愿以做好这项研究的实打实业绩,来实现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期待,并以此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注解【Notes】 ①季羡林:《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本文所引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本书。 ②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52。 (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陈富瑞) 杰克?伦敦小说研究述评 孙丰蕊 内容提要: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对他的研究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直到现在伦敦也是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关于伦敦的研究成果众多,观点驳杂。为理清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把握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梳理。 关键词:杰克?伦敦 研究 述评 作者简介:孙丰蕊,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T itle:A Survey of the Study on Jack London Abstract:Jack London is the fa mous American writer in19th century,the research f or hi m is very early fr om he lived.London is al w ays a hot poin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world literature.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re2 search vie ws.W e should analyze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and gras p the directi on of future study better. Key words:Jack London research commentary Author:Sun Fengru i is a master maj or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ture acade my of Guangxi Nor mal College.The main research field is American literature.Email:sunfengrui126@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6311631.html,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这位作家的作品不但在当时的美国十分畅

中国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

大 众 文 艺 183 《大英百科全书》中介绍“民间文学”(F O I K Literature)一词时说:“民间文学主要是由不识字的人们所口头传播的知识。它像书面文字一样,由散文的或韵文的叙述作品、诗歌、神话、戏剧、仪礼、谚语、谜语等组成。在所有已知的人群中,无论现在或过去都在产生着它。” 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口头文学活动。在原始社会,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活动,它与初民的劳动、语言、宗教、游戏、风俗等等紧密连成一体。因此,中国民间文学的源头,发轫于原始时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那些直系先祖们的创造,它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上,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根”。 一、民间文学开创了文学多种表达方式,其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最为代表。 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到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些神话中 所反映的我们远古祖先那开创世界的伟大、不屈不挠的意志,不仅铸造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精神脊梁,而且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神话为浪漫主义创作提供了直接的源头。 我国古代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篇保存了较多的历史资料的神话传说。 《离骚》中关于羲和、望舒、飞廉、丰隆、宓妃的记述,也可窥见占古神话传说的一斑。 《天问》中关于鲧、禹治水的传说就涉及鲧和鸱龟的关系,关于后羿的传说又涉及后羿射日,射河伯而妻雒嫔,被寒浞杀害等细节。它对自然宇宙和社会历史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中保存了许多神话传。 《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在他的诗歌中,以当时楚国民歌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骚体诗,即楚辞。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言、四言发展到五言、七言;在创作方式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由嫦娥奔月神话而产生的“望月怀人”诗在古代文中比比皆是,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中提到的咏月诗,都遵循这一思维模式。李白诗中反复出现的月民俗意象正是自身心灵孤独的象征,是嫦娥奔月神话的无意识复活。如《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静夜思》等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游,由传说和神话故事加上诗人惊人的想象力而成,特别是“天鸡啼鸣”、“熊咆龙吟”、“洞天石扉”、“金银台”、“云之君”、“虎鼓瑟”、“鸾回车”、“白鹿”等神话传说和惊人想象的结合,妙不可言。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水乳交融,使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倜傥潇洒、傲岸不羁,增强了全诗的浪漫色彩。 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实际上它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构成。如《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民歌的字句结构及其节奏韵律须严格遵循一定规格,民谣的语言形式则比较灵活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感,便于琅琅上口。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为古代现实主义的源头,无论是在文学表现的对象还是手法上均有开创的意义 中国民间歌谣不仅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哺育了诗歌的创作,正如鲁迅所言,在诗歌形式方式,歌、诗、词、曲原来都是民间之物,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种诗体,最初均起源于民间。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 感于事而系于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讽谕诗是白居易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感伤诗以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 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的诗歌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如《赴奉先咏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始终关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能看到人民过点好日子,所以他说“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因此他的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例如“三吏”、“三别”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这一根本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肇始于原始劳动歌谣,后产生出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至屈原的《楚辞》形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高峰。而后中国诗歌创作更加繁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繁荣绚烂的一株奇葩。 二、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活形象。 民间文学是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自古以来,民间文学为作家创作提供许许多多的创作材料。作家在创作艺术形象时,很多都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如夸父、黄帝、大禹等神话人物;已经艺术化的诸葛亮、关羽、岳飞等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或史诗中的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包公等传奇人物,他们都是民间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文学形象,是得到了高度概括的典型人物。他们不仅在民间家喻户晓,而且也对作家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在吸收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创造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一系列作品。杜甫处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经历了“安史之乱”,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因而对劳动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像《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其中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诗句,同《诗经》中的《七月》、《伐檀》、《硕鼠》、乐府诗中的《东门行》、《妇病行》所流露的思想倾向如出一辙。 宋元时已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大量的三国故事被搬上舞台,评话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的内容和结构,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现存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已有杨志卖刀、晁盖劫生辰纲,宋江杀阎婆等情节。作家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口头传说和讲唱艺人的底本加以借鉴、吸收、再创作,使之发生质的变化,使篇幅更加宏大,结构更加严密而精巧,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鲜明,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杰作。 鲁迅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自觉地吸收民间文学。他根据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神话,写成了《补天》;根据羿的神话写成《奔月》;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写成《理水》,再现了女娲、羿、大禹等人物形象,利用神话题材,歌颂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引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用女娲补天时所剩的一块石头,象征贾宝玉生不逢时,“不得入选”,平添了一种扑朔迷离,如入幻境的神异色彩。 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郑义的《老井》,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都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土,民间文化底蕴浓而深淳。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伴随着文学发展的整个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兴起的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等文学思潮,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资源的深刻影响。 中国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 郭少勤 (十堰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 要】民间文学首创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首开文学反映现实的光辉道路,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石。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活形象。民间文学创造了多种文学的表现形式。【关键词】民间文学 作家文学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群文论坛

沉从文小说与民间文学

[收稿日期]2004-07-09 [作者简介]周星平(1964-),男,云南云县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沈从文小说与民间文学 周星平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昆明 650031)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民间文学;表现手法 [摘 要]沈从文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均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是沈从文的创作源泉 之一,他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714;I20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58(2004)03-0042-03 Shen congw en ’s N ovels and Folk Literature ZHOU X ing 2ping (Department o f Chinese ,Kunming Teacher s College ,Yunnan Kunming 650031,China ) K ey w ords :Shen C ongwen ;novels ;folk literatur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bstract :Shen congwen ’s novels have been influenced in both content and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by folk literature which is one of his s ources of creation ,and from which he derives a great deal of rich nourishment ,which enables his w orks s ome unique appeal of folk literature and m ore artistic charms.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注重汲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使他的小说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呈现出民间文学的特色。下面笔者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就沈从文小说受民间文学影响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内容方面的影响 从内容方面来看,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涉及到大量民歌,而这些民歌,不仅真实反映了湘西人民盛行唱民歌的习俗,而且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起了一定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边城》第八节写翠翠在初五那天晚上让祖父进城,自己留下守渡船,无人过渡时,她轻轻地唱起了民歌:“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这首民歌含蓄地表现了翠翠对二老的思念以及她对自己的家庭和二老家庭贫富差别的忧郁,还有感觉到王乡绅碾坊陪嫁的威胁。《长河》中《枫木坳》一章写夭夭去祠堂看望老水手,到了河边,她向对岸唱道: 你歌莫有我歌多, 我歌共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 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 这首民歌表现了夭夭即将见到老水手的愉快心 情,同时也刻划了她天真调皮的性格。《渔》这篇小说,写到兄弟俩把船拴好到山上玩,弟弟发现石桌上的山桂野菊便拾起藏到麂皮抱肚中,在静谧的夜色中,他情不自禁的轻轻唱起了山歌: 你脸白心好的女人, 在梦中也莫忘记带一把花, 因为这世界,也有做梦的男子,无端梦在一处时你可以把花给他。柔软的风摩我的脸, 我像是站在天堂的门边———这时, 我等你来开门,不拘哪一天我不嫌迟。 这里,沈从文实际上是借助民歌来表现弟弟的内心世界:他渴望得到一个漂亮善良的女子的爱情,同时还表现了他温柔多情的性格。在《萧萧》中,作者通过花狗勾引萧萧所唱的情歌,表现了花狗粗俗的流氓性格: 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 天上起云云重云,地下埋坟坟重坟,娇妹洗碗碗重碗,  第26卷第3期2004年9月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 L OF K UNMI NG TE ACHERS C O LLEGE V ol 126N o 13 Sep 12004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备注:本复习资料根据《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各章后的“关键概念”和“思考题”进行编写,已根据考试重点、范围、题干以及答案长度进行题型匹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敬请谅解。另已根据课程内容及上课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三角记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以圆形记号标记的内容出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本科目需要复习的内容过多,未标记的内容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复习。最后,本资料仅供参考,建议配合其他资料一同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 点。 隐喻学派色诺芬尼神话是“古人的寓言” 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语言学派格林兄弟、缪勒神话是语言的疾病 人类学派爱德华·泰勒、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万物有灵观 心理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神话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神话就是原型”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一种文化现象 结构学派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直接体现了心灵结构 2.神话有哪些种类? 自然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 3.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 4.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 5.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文学借鉴价值 6.简述四大爱情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 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白蛇传与端午节 7.民歌有什么功能? 抒情娱乐功能、教育规范功能、实用功能、文化资料价值 8.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 第二,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又有逐渐增强的现实性; 第三,史诗是民族的特殊的知识总汇; 第四,风格崇高,叙述庄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判断是非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而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使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2.“类型”与“AT 分类法” 安蒂·阿尔奈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提出“类型”概念,即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后来,斯蒂·汤普森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古诗类型分析法,被合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 分类法”。 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试题B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08级专业选修课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 开卷考试试卷 B 班级___学号____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填空:(30×0.5=15分) 1.比较文学涵盖文学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______,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__________)。 3.从“传送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______和______发生的,被称为(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定义为: “比较文学旨在研究各______文学相互______和______研究并无______关系的不同______文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______和______;它还研究文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______和______。是一门______学科”。

5.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名词解释:(4×3=12分) 1.民族文学 2.题材学 3.译介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复习题 1、从文体特点上来看,民间寓言具有“形象”和“寓意”两大特点。 从思想角度、民间寓言反映了人民的道德观念、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知识和教训、反映劳动人对待事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即包含好的品质、对劳动的肯定和思辨的思想。 2、神奇故事的特点是“幻想性”、“神奇性”。本质是“民众话语的狂欢”。 3、民间歌谣的章法包括一、三、多段体。其中三短体中的一二段是喻体,第三段才是本体。它的句式有整齐句、杂言句、长短句 在内容上分为劳动歌、习俗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历史传说歌、儿歌 按体制分包括山歌:对唱、和唱、独唱、爬山歌(信天游)、信天游、民间小调、花儿 4、民间谚语的形式美特点:精悍凝练美;均衡对称美;回环反复美;声律和谐美 5、谜语的分类:物迷、事迷和字谜 6、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基本原则:全面收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立体描写。 7,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8、传说的特点: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传奇性。 9、史诗包括英雄史诗和创世史诗 10、民间小戏向城市发展,在小地方演奏的说唱戏,称为“小戏”,到大城市演奏的被称为“大本戏 11、民间文学流传特点: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承性和集体性 12.民间故事按体裁分类的标准,民间故事分为神奇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神奇故事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以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的民间故事。民众话语的狂欢。 1、民间文学:指的是劳动人民用口头进行创作,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人民群众中间流行和传播的一种文学。 2、神话: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是人类原始初民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方式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口头故事。 3、民间传说:是描述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解释一定地方风物山川、古迹,社会习俗的口述传奇性故事。 4、民间笑话:是引人发笑的民间故事,篇幅短小,是口头的讽刺幽默小品。有些地方把所有民间故事通称为“笑话”,那是广义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民间笑话是狭义的,和传说、生活故事、童话等作品不同,它是具有强烈的喜剧性民间故事。 5、生活故事:指的是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反映社会、现象、阶级关系,世态人情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民间故事,是草根生活的展现。 6、民间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合称,是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作品,是表达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诗歌形式。 7、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言、固定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通俗而又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民间传言。 8、歇后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集中地运用比喻、双关、谐音等修辞手段,表达抽象的思想内容。它可分为歇前和歇后两部分,前者为喻体,后者为本体。 9、史诗:反映历史题材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人民口头的历史课本。它采用韵文或韵、散文相间的“说唱体”形式,记叙一个民族对宇宙起源的解说或记录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重大事件。包括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史诗中有以远古的神话为题材的神话史诗,史诗中还有一部分是以英雄人物的斗争故事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 1.在《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2.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著名学者是(马林诺夫斯基)。 3.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 4.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专题调查)。 5.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6.“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一千零一夜》)。 7.盘古神话是一个(太极图)母题。 8.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 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10.民间文学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的语气语调是(强音、假嗓)。 11.在20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最早使用“神话”一词的学人是(梁启超)。 12.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 造性的发挥)。 13.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 娘”指的是(神话)。 14.(巧媳妇)属于生活故事。 15.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 诗《孔雀东南飞》是(两汉) 时期的民间叙事诗。16. “尚 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 (云南)。 17. 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 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 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 决定的。18. 屈原在吸收(楚 地民歌和神话传说)的基础 上,创作了《离骚》、《天问》、 《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19. (史诗)是原始社会或 奴隶社会民族历史的形象 化记载,是“诗性的历史”, 即用诗歌叙述的编年体历 史。 20. 水浒故事在(宋末元初) 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 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21. 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 进行戏剧表演,属于(道具 戏)系统。22. 民间文学 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 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 的语气语调是(强音、假 嗓)。23. 远在2500年前结 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就收录了 许多古代民歌。24. 与作家 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 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 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25. 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 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 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 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 之为(箭垛人物形象)。26. 鄂西汉族的《黑暗传》以其 具有(创世史诗)的基本 特征,受到学界的广泛关 注。27.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 事是出自于(.《山海经》)。 28. 在中国神话中,(射日神 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 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 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 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 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29. 《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 (民间寓言)。30. (梁子) 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 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31. (傩戏),起源于民间巫 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 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 怕的面具表演。32. 在西方 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 (Folklore )。33. 机智人 物故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 中都很发达,汉族以(徐文 长)和谎张三的故事流行最 广。34. 女娲神话中,女娲 是用(泥土)造人。35. 从 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 在寓意型的(动物故事)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6. (孟姜女)是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37.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 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 界观与价值观。38.“天皇皇, 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 大天光。”属于(仪式歌)。 39. 在(故事)中,讲述人 往往有习惯运用的一些开 头用语,如“很久很久以 前……”。

0006民间文学

单项选择题 1、猪八戒的脊梁——悟能之背。是()。 .谚语 .成语 .歇后语 .谜语 2、()是民间文学表现手段和方法的外部重要而显著的特征。.集体性 .变异性 .口头性 .传承性 3、《赵州桥》是一则()传说。 .人物 .史事 .风物 .技艺 4、“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是由()发起的。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5、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审美价值高 .教育意义大 .认识价值深刻 .直接参与人民生活 6、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库仑父子 .周作人 .格林 .摩尔根 7、阿凡提笑话,是()家喻户晓的优秀笑话。 .藏族 .回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8、下列各组故事作品中都属于寓言的是()。 .《中山狼》《邯郸学步》《精卫填海》《雪涛谐史》 .《愚公移山》《刻舟求剑》《雪涛谐史》《精卫填海》 .《狐假虎威》《邯郸学步》《攫金者》《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刻舟求剑》《邯郸学步》《雪涛谐史》 9、“清明前后,种花点豆”是谚语中的()。 .政治谚语 .劳动谚语 .道德谚语 .科学谚语 10、我国面具戏,最早起源于()。 .傩舞 .佛教法事 .傀儡戏 .目连戏 11、筒狄吞卵、姜?履敏等感生神话是人类发展史上母系氏族社会留下的痕迹。这一点说明了民间文学的().教育作用 .认识作用 .审美作用 .娱乐作用 12、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最先创办了()周刊,搜集近世民歌。 .《民俗》 .《民歌》 .《民风》 .《歌谣》 13、在《不识字的作家》一文中,对民间文学作过非常精辟而全面的论述的作家是()。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14、民间小戏《望郎》用的是()。 . E. 绣荷包调 . F. 打猪草调 .送同年调 .采茶调 15、“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季羡林与东方比较文学

第23卷第4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3No.42006年11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 (Social Science)Nov.2006 季羡林与东方比较文学 孟昭毅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摘 要:季羡林先生是我国东方文学学科的创建者,东方比较文学观念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早在留学德国期间,季先生的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即已初创;1946年开始从事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为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50-60年代,他对中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新时期以来,他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和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季羡林;东方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06)04-0070-07 季羡林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研究所形成的学术思想进入学理层面的理论有很多,东方比较文学的思想无疑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所谓东方比较文学是指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东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将东方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纠正欧洲中心论的偏颇,以及法国学派初萌时期法国中心主义的影响,而且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 没有东方文学,所谓比较文学就是不完整的比较文学,这样比较出来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完整的,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1]5 实际情况也如 此。中国比较文学发展20多年来,无论是当前的发生学研究、流散文学研究、形象学研究、译介学研究等,离开中国文学,离开东方文学,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参照意义。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季羡林先生的这一学术思想,既有理论探讨意义,又有实践研究意义。 一、东方比较文学思想的形成 早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 术讨论会的开幕词中,季羡林先生就指出: 现在许多国家的比较学者都承认,讲比较文学而忽视东方文学,这一条路是行不通的。 只有把东方文学真正归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我们这个学科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焕发 出新的异样光彩,才能开扩视野。 [1]29 为了东方 比较文学的研究,他没有停留在文辞上,而是积极倡议付诸行动。在会议期间,季先生委托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卢蔚秋、韦旭升组织张朝柯、许友年、孙景尧、温祖荫、孟昭毅等人召开小型座谈会,商议讨论如何开展东方比较文学研究的问题,准备在适当时机成立东方比较文学研究会。季羡林先生身体力行从中印文学关系入手研究探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便缕清线索,发现问题,总结出东方比较文学总体研究的规律。这表明季羡林先生对这一问题已形成自己较为系统的学术思想。 季羡林自留学德国十年归来就开始涉足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其学术思想明显受到德国学术传统的影响,根源主要在于德国学界历来对东方学有精深的研究。德国自19世纪就开始形成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热潮,包括相同的主题、母题和题材的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热潮,并逐渐成为传统。季羡林在德国十年接受了这种学术之风。他曾在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一书中指出: 在比较文学发展的初期,民间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就以德国为例,在19世纪中叶,梵文学者本发伊(Theoder Benfey)发表了他的名著: 五卷书:印度寓言、童话和小故事 ,有德文译文、长篇导论和详尽的注 70 收稿日期:2006-09-18 作者简介:孟昭毅(1946-),男,北京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