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节 二氧化碳(第1课时)含答案

第4节 二氧化碳(第1课时)含答案

第4节 二氧化碳(第1课时)含答案
第4节 二氧化碳(第1课时)含答案

第4节二氧化碳(第1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气球鼓起的过程中,干冰升华变成了气体

2.二氧化碳可以像倒水一样倒入一个容器,这说明……………………………………( )

①二氧化碳具有流动性②无色无味③密度比空气大④能溶于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B.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植物越稀疏

C.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4.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6.若用二氧化碳气体吹肥皂泡,并用燃着的木条击破肥皂泡,现象将分别是…………( )

A.肥皂泡上升,木条火焰不熄灭

B.肥皂泡时升时降,木条继续燃烧

C.肥皂泡下沉,木条燃烧更旺

D.肥皂泡下沉,木条火焰熄灭

7.走进绿色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大棚蔬菜,跃入眼帘。菜农在大棚中使用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火灾 B.作气体肥料

C.降低大棚里的温度

D.排出大棚里的空气

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冰和冰糖

B.二氧化碳和干冰

C.冰和干冰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9.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10.用干冰保存食品比用冰保存的效果好,其原因是………………………………………( )

A.“干冰”降温效果更好

B.“干冰”升华没有液体留下

C.“干冰”比冰容易挥发

D.“干冰”易溶于水

11.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在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 B. C. D.

12.某同学用一根合适的轻杆和大小相同的空杯,制作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在杯底

粘橡皮泥的方法调节装置,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他往右侧

空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时,杆的侧将下降。二

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

性质。

13.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人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会窒息而死亡,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要先进行灯火试验,原因是,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填“较大”或“较小”)。

14.人的生命每时每刻与二氧化碳息息相关,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是,其中二氧化

碳含量为%(体积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气体(填“高”或“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会(填“吸收”或“排出”)二氧化碳。

1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1L水中最多能溶解L二氧化碳,如果增大压强,可使其溶解得更(填“多”或“少”)。

16.如图甲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中加入约1

3

第16题图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4)如图乙所示,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是。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B组自主提高

17.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第17题图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②温度降低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8.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

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如下,装置如图。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mL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试剂瓶中加入200mL水,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

入水中。第18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2)当向水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体积达到120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第4节二氧化碳(第1课时)

1-5.DCDCC 6-10.DBBBB 11.A

12.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较大

14.空气 0.03 高吸收 15.1 多

16.(1)烧杯(2)振荡塑料瓶(3)塑料瓶变瘪能(4)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灭火

17.(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氧气①③ (3)白磷燃烧,生成了大量的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18.(1)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2)0.6

第四节就业定位与途径教案-(第二课时)

第四节就业定位与途径教案-(第二课时)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第二章就业定位与途径 ●教学条件分析 做出正确的职业定位 了解自己、理性地评价自己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5.教学过程的落实 一、课前引入 正确的就业观,是指人们对选择职业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求职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帮助求职者走上合适的岗位,帮助求职者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大纲》在“教学目标”中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是人们在就业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它对人们的就业选择,从业行为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对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正确的就业观是成功就业的前提。那么,当代中职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呢 二、自主探究 通过资料分享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课前引入身边的故事引发学生准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和价值

2、阅读课本,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了解自己、理性地评价自己,为自己做出正确的职业定位做好准备。 4.通过案例分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5.交流总结,正确的就业观是成功就业的前提 三、教师小结 对学生交流的情况总结 四、教师总结 五、附件:资料准备 一、导入: 正确的就业观,是指人们对选择职业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求职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帮助求职者走上合适的岗位,帮助求职者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大纲》在“教学目标”中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是人们在就业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它对人们的就业选择,从业行为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对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正确的就业观是成功就业的前提。那么,当代中职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呢 1、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一次选择定终身的观念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把职业视为基本的谋生手段,不要对第一份工作过于挑剔,只要职业合适,并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发出一份光和热,行业、体制、区域都可以跨越。我们在做第一份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工作实践和岗位培训等方面提高自己,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和再一次的择业打好基础。 2、树立竞争就业的思想。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当前,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此,我们要知道“上岗凭本事,提拔靠贡献”的道理,树立竞争就业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紧跟时代,善于发现机遇 一个人的成功,虽然要靠自身的能力,但也离不开机遇。对于处在人生选择重要关头的应届大学毕业来说,能不能抓住择业的机遇,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就业,而且对走上社会以后的成长与成才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择业的目标要明确、务实。诸多的机遇引邮多种人生之路。站在人生选择的交叉路口,你是选择城市,还是选择乡镇是到内地,还是去沿海地区是进大机关、大单位,还是去企业、基层是选择争相涌入热门单位,还是到急需人才的艰苦行业面对这种种抉择,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明确而务实的目标,要有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哪里最能发挥自己才能,就要尽力设法抓住,不要轻易放过。 第二,竞聘的方法要正确、有效。人才市场的交流和竞聘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因此,竞争择业的方法一定要正确而有效。这就需要抓紧时机,全面做好择业竞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如相关信息的搜集,参加应试的技巧,如何推销自己等。切不可坐失良机,把竞聘简单化,一门心思依靠“后门”,找关系,甚至以“金钱”来疏通,这样做即便能奏一时之效,但用人单位最终看重的还是真才实学,“滥竽充数”不会有好结果。

山东省临清四所高中骨干教师联合制作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生物编写人:赵洪伟审稿人:贾俊忠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1.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⑴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⑵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⑶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⑷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⑸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 2.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__ 、各种疾病的检测、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习难点: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过程: 探究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阅读课本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可分为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2、免疫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系统(位于:) ()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探究二、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 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1、免疫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分析课本P36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讨论相关问题。 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④抗体 抗原①②③ ⑤ 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 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是在上图中加以体现。 3、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那里产生的? 3、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读图2—17,归纳细胞免疫过程 ④ 抗原①②③+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学会实验室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的设计和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 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难点:实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法: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探究式、讨论式学法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 教学过程 一、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1、请同学们看书137页图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消耗,图中数据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的相对量。 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2)人和动植物呼吸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3)动植物尸体的腐败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1)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水的溶解作用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大家提前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互相交流讨论一下。 2、科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那罗亚山顶设置了高精度的气体分析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连续测量,为研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提

供了宝贵的数据。请同学们看书136页的图,图中描述的是1 958-1994年期间的测量结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 (1)同一年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是不是每年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不同的年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和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来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板书: 1、药品:固体药品:可用大理石、石灰石 液体药品: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稀硫酸代替之) 2、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 + H 2 O+CO 2 ↑ 3、制取装置:根据上面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同学们可以选出相应的装置。 提示:(1)、如用长颈漏斗,下端端口要液封。 (2)、如用分液漏斗,则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3)、如加了有孔塑料,则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添加药品(3)收集气体(4)验满 5、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6、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7、验证方法: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法,下节我们将继续学习它的性质和用途。 四、作业。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图(第一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图(第一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第四节地图第一课时 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板书:一、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学生读图:读课本P126图B“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B点的高度为500米,A点的高度1500米,以B点为基准面则A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A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A点与B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说课:《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黄岩实验中学徐志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为本章重点内容之一。本节是学生继学习碳的性质以后学习的一种碳的氧化物,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以来重点学习的第三种气体。本节是初一《呼吸作用》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用途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探究式教学)看,它对以后研究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意义。从教学目的看,二氧化碳是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具有现实意义。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识,从而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今后学习氧化物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知识序是: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编写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练习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激发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兴趣,培养学生环境 保护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 认识方法。 确定以上目标是基于以下考虑: ①、教学思想: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为 主线将了解型知识、设计型知识、程序型知识、专业型 知识及发展型知识融会于教学法中,力求使学生得到最 佳的发展。 ②、自然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③、初中自然科学课程式体系的要求。 ④、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 ⑤、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需要。

毛概教案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指导全党。 1937年《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1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 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科学的概括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的地位。 第二,科学的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第三,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选择,简答)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论述) 第一,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第二,要全面的看问题,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第三,要发展的看问题,绝不能静止的僵化的看问题。 第四,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3,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喻成“有的放矢”(单选) 4,怎样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问答) 第一,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为空中楼阁,失去了价值。 第三,重视理论的创新。理论在于历史、现实的实际联系中,要进一步发展和创造出合乎中国需要的新理论。 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问答) 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第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 第三,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6,如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问答) 首先,坚持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其次,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7,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联系(选择) 实事求是是核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

第一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典型结构的分析, 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学会欣赏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结构设计的案例。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 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 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 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 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 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有条件的话,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 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 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五、教学策略: (一)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二)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三)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六、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阅读案例, 阅读案例时思考: 1、优秀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 (二)引导学生回答: 1、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2、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

新课标人教版示范教案-生物-必修Ⅲ(第4节 免疫调节 第1课时) Word版

第4节免疫调节 从容说课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本节内容强调了免疫系统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将免疫作为一种调节方式。 第1课时:关于新课的引入,先从介绍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的小短篇开始,再引导学生阅读讨论“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从艾滋病的致死原因引入本节内容。这样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先对“问题探讨”进行讨论,再以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病例为例进行分析,然后以列表和图示的方式简单作总结。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主线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由于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只要简单回顾。本节的重点是关于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对体液免疫的教学,让学生结合体液免疫示意图阅读教材进行问题讨论,然后用图解或表格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的过程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的辅助手段,使学生有个直观印象,再来层层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最后用图表表现出简单过程。在艾滋病病因的基础上,让学生考虑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从而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引入方式采用对上一课时所学重点进行复习的方法。 以资料阅读的方式了解免疫异常的情况。 有关“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由教师讲解结合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来完成。 “免疫学的应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内容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学习要点包括三点:疫苗、疾病检测和器官移植。对疫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讨论疫苗的作用机理。关于器官移植的学习中,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具准备 1.幻灯片: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和T细胞的关系图表、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患处照片。 2.视频1:艾滋病的危害与预防。 3.视频2:SARS的检测过程。 4.多媒体CAI: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 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三维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实验室制取CO 2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CO 2气体的制备来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比较分析法、类比推理法。 【教具准备】试管、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来引入。 [教师设疑]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选择什么药品呢? [学生活动]例举出已知能生成CO 2的反应,假设把它们用在实验室中制取CO 2是否可行,并分析原因。 C+O 2==CO 2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人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CaCO 3==CaO+CO 2 C+2CuO==2Cu+CO 2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教师导学]在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选择药品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导学]以上例举出的6个反应,哪一个比较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CO 2,是否存在还需解决的问题? [学生活动]从中选择比较适合的反应,指出不足之处。 [探究活动]探究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 可供选择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 3)、碳酸钠(Na 2CO 3)、稀盐酸(HCl)、 点燃 点燃 高温 (得到的CO 2气体不纯。) (得到的CO 2不纯。 ) (得到的CO 2气体不纯) (反应条件高,成本高) 高温 (反应条件高) (反应速度过快)

第4节 免疫调节

生物·必修 3(人教版) 第4节免疫调节 ?达标练习 1.(双选)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有( ) A.皮肤表皮细胞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骨髓造血干细胞 答案:BC 2.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 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答案:D 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有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要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答案:C 4.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 A.抗体 B.淋巴因子 C.溶菌酶 D.吞噬细胞 解析:吞噬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还可作为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5.(多选)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裸鼠体内细胞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

第四节植物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 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6.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7.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 ⑵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⑶识记种子的成分。 2.能力方面: ⑴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⑵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⑶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⑷通过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⑴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⑵通过探究种子的成分,向学生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一的观点。 ⑶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2.初步学会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方法 3.参与探究实验,体验通过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养成对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 4.通过模仿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依据初一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积极主动的特点,采用了探究、创新教学法。通过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让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课前准备: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40粒绿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视频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教学软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图(第二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图(第二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上册) 导入:地球表面有高山,有深谷,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千奇百怪的地表形态叫地形。 展示挂图: 提问:陆地的基本地形有哪些?(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学生活动:观察挂图或课本第27页D图,分组讨论、回答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的地表特征。 师生共同归纳: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形成山脉。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 高原——地面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广大地区。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学生活动:观察挂图或课本第27页D图,分组讨论、回答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归纳: ①平原和高原共同点是:地面起伏小 .....; 不同的点是:平原海拔较低 ..,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 高.,边缘比较陡峭。 共同点是:地面都崎岖不平 ②山地和丘陵 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课堂小结: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做课本第29页读图活动 课外作业:分组归纳平原和盆地、山地和高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一、陆地的基本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 二、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形成山脉。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 高原——地面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广大地区。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三、比较陆地的基本地形 ①平原和高原共同点是:地面起伏小 .....; 不同的点是:平原海拔较低 .., ..,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 边缘比较陡峭。 共同点是:地面都崎岖不平 ②山地和丘陵 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米。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 【高考目标导航】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4、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 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二、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机理: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 3、特点:传染性极强 4、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 5、预防措施: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要点名师透析】 一、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A.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 B.尽管特异性免疫针对性强,对抗原的杀伤效果好,但机体最终将抗原清除还是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 C.人体免疫系统不只清除外来细胞,也可清除自己衰老或受伤的细胞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第1课时 二氧化碳(导学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和能与水发生反应。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关于一氧化碳,教材主要介绍了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本课题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以讨论的形式提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另外,本课题还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充分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第1课时二氧化碳 课题二氧化碳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并提倡“低碳”生活。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 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能灵活地应用CO2性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相互交流、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愿 望。 2.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强化保护环境、解 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备课笔记

示范教案第一课时(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四节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综合、导游解说等方法。 ●教具准备 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 2.实例图片。 3.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准备 请同学们课前收集有关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介绍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袋鼠)没错,从澳大利亚的国徽组成,由袋鼠和鸸鹋分居左右,就可看出袋鼠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板书:第四节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资料,澳大利亚除了袋鼠和鸸鹋还有哪些独特的有代表性的动物? 学生回答:树袋熊、鸭嘴兽、针鼹、肺鱼。 老师评价: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那我们一起看图片(课本73页图8.36澳大利亚的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观察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试管内的水蒸气,造成水分减少。苹果块、胆矾晶体、饱和硝酸钾溶液均会失水,导致苹果块变干瘪、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碳化变黑。 答案:D 2.用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解析: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与分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正确;SO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C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CuSO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项错误。 答案:D 3.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解析:1 mol Cu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1 mol SO2,1 mol Cu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2 mol NO2,1 mol Cu与稀硝酸反应可生成2/ 3 mol NO,Cu与稀硫酸不反应。 答案:B 4.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应;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可被装置中的空气氧化。 答案:A 5.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解析:依题意,X为SO2与CO2的混合气体,Y为NO2,同时通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HNO3会将SO2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出来的气体为CO2和NO,由于NO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因而导管口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必修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 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属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第一课时。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本节课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系统的防伪功能。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到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为本节课理解第三道防线起到基础作用,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学生平时生活中已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关爱艾滋病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分析、类比、归纳等方法学习免疫系统的知识。 2.通过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2.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二)难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见教学设计) 四、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资料搜集法、成果展示法、小组讨论学习法、类比法、归纳法、总结法、赏识性评价等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以图

第一章第四节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详细教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四节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编写:荣乾 2019年6月15日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有十章节。教材内容简洁、清晰、明了,内容全面,涵盖教育学科主要知识点,适合作为师范专业的入门课程教材学习。本节内容选自《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四节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容。该节结构清晰,可读性强,易于理解。在学习了上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容之后,更有助于了解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发展的含义、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掌握并运用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解释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理解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 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批判精神,能辨别错误教育观点。[教学重点] 1、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 [教学难点] 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批判。 [本节主要内容] 1、人的发展的含义 2、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3、教育如何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教学方法] 启发式学习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1.身心发展的概念 新课引入: 从飞屋环游记的感人片段说起——何为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一个人从生命诞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 变化。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是指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的发展,是人精神方面的发展。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了解这些规律之前,通过图文材料让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第四节 免疫调节第二课时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说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学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习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 出示目标、学习指导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相关内容,从课文上划出,然后记住并填写。 二、 合作探究、讲解提高 (一) 体液免疫: 1、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也作为抗原。 2、抗体: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 3.观察体液免疫图解,完成相关任务 4.体液免疫的过程:

★思考: 1、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浆细胞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1、下列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 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 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 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A 对病原体的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 形成浆细胞 C 形成效应T细胞 D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2)细胞免疫 (二)细胞免疫: 1、观察细胞免疫过程图解: 2、体液免疫的过程: ★思考: 1、对于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仅依靠细胞免疫过程可以将之彻底消灭吗?_____________ 2、回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则其免疫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 1、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