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老子心得

读老子心得

读老子心得
读老子心得

我读《道德经》

孙敏

有一天,与三弟聊天,他建议我这个年纪去读一读老子。他说,看了这本书,你的心胸会变得宽广;眼界会变开阔。再不会因为什么事看不开而生气了。回到家,我就在网上看,并把原文抄录下来揣摩,不懂的地方就在网上听讲师讲解。感觉经典就是经典,太值得一读了。后来发现版本太多,自己又喜欢读,就在网上买了一部。吾竟爱不释手,颇多感悟。

《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篇,前三十七篇为道篇,后四十四篇为德篇。我读了不知几遍,手抄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电脑上抄的。第二遍抄写是在这次暑假里,比对书本抄的,由于时间充裕,所以收获很大。【我买的这本是繁体字编写的,有些字不查字典真是不知道。嗨,真麻烦。】

我读老子的第一收获是:了解了老子其人其书。

《道德经》又名《老子》。作者老子为老聃,其成书早于《论语》。老子是中国的哲学之父,中国的哲学突破始于老子,老子在中国哲学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各家。老子是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他所期望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和自发性;政治权利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

战争的祸害,扬棄奢侈的生活;领导者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老子的哲学思想便是从这些基本的观点中引发出来的。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知名,非常人所求之道,所求之名。圣人之道,顺其自然,返璞归真;常人之道,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造就不同的人生与社会。读了《道德经》,你会明白如何明辨是非、如何看待人生、又如何了解社会。你会突然觉得你的境界高了许多、目光远了许多、整个人精明了许多。文中语言虽有些晦涩难懂,但它的博大精深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老子五千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其中充满了对人生经验富有启发性的观念。“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观念。他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引导人们从多方面而深层地观察事物的真相;他的政治哲学,在反抗权威主义、抨击专制主义及批判扩张主义上,反映了庶众的声音。他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也不落伍,所以他是经典人物,所以他受到世人的爱戴。

现在我说我的收获二:做学问要踏实莫浮漂,不能之看表面文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开篇,为《道经》的纲领。读两遍就能背下来。可是不好懂。整章都在说一个“道”字。这个“道”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它是不可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述它,任何概念都无法指称它。它是玄妙而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此处,以前都理解错了,看过书,我才真正领会其内涵。

第三章里“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有的人这样理解:“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这样理解“弱其志”、“无知无欲”与“无为”是错误的。“弱其志”是让其意志柔韧;“无知无欲”是没有巧伪的心智,没有贪欲,是一种心灵的纯真与宁静。而“无为”则是按照客观世界真实面貌去办事,所以才有“为无为,则无不治。”当下,物

欲横流、纸醉金迷、争名逐利、巧诈妄为。我读了这段之后,十分感慨。当今多么需要推广“自然无为”啊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大家有时间还是多读经典为上。

品读老子道德经感受心得体会

品读老子道德经感受心得体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起我国著名文化经典《道德经》里的句子,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但你可知道这些句子背后的含义?由中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苑志钢带来的题为“《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专题文化讲座在开封市图书馆举办,为市民诠释了如何解读《道德经》,并与在场的市民朋友进行了交流。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代表着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道德经》缺乏了解。”讲座刚刚开始,苑老师就指出大众对《道德经》的误解。在他看来,作为反映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不仅不消极,其中的很多观点对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苑老师还讲到,人生是由阴阳组成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注重“阳”,即总是选好的、大的,喜欢荣誉,讨厌耻辱等,这是人的本性。而从道家的理论来讲,我们要注重“阴”,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应全面、健康、运动地看待事物。这也是道对我们人生的启发。我们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无、得失、强弱、荣辱……我们经常都太过重视我们所谓的“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无”、“无用”的东西,其实,虽然是“无”,但是其大有用处。就像常被认为无用的人体部分阑尾、智齿、毛发竖立肌、尾骨等一样,既然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道之所在。 接着,苑老师又从道家理论出发,讲了人生中“苟得”与“应得”的联系与区别,启示我们对财富不要苟得,应得的部分不用刻意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付出太多,肉体上会招来疼痛,得到太多,生活中会招来嫉恨。因此应像《道德经》第44章讲的那样,“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次主题讲座,虽然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但带给现场读者的感悟却很深远。品读道德经典,学习人生智慧,通过苑老师的讲解,读者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得失、强弱、有无、进退之道,有利于领悟人生处事之道。

经典诵读宋词元曲

宋词元曲100首 1.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2.秋风词 唐李白 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 5 忆江南词三首 唐白居易 6.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 7.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 8.忆秦娥·箫声咽唐李白 9.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10.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11.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唐韦庄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南唐李煜 13.相见欢 五代南唐李煜 14.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南唐李煜 15.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16.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17.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18.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 19.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20.长相思花似伊 宋欧阳修 21.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22.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2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24.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25.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2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27.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 28.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苏轼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宋苏轼 30.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31.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3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3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秦观 34.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35.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李之仪 36.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37.钗头凤·世情薄 宋唐婉 38.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39.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陆游 40.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4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42.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4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今天终于读完了《教育的目的》,感觉的确有收获。 我知道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30岁之间。怎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呢?我想,首先应该以榜样人物来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观看优秀电影或者是人物采访、做志愿者等方法来促使孩子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立下自己的愿望;第二,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有自由和机会锻炼自己;而不是过多的指责和训斥、干涉。即使是犯了错误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从错误中学到经验和教训。 回想我自己的发展之路:小学和初中、师范的学习我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挫折,一参加工作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管不住学生,连课堂上的纪律都维持不了!因为我是急性子,加上没有经验,沉不住气,所以导致了这个局面。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才开始好转,因为我自己喜欢教书,所以我才会去学习、思考。现在的我依然是孜孜不倦地学习,虽然愚笨,但是勤奋。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也不断创新,接触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去实践。 我小时候父母也没有过多地干涉我的自由,除非是我提出学习上的要求,他们都会想办法帮助、满足我。 现在,我对我女儿的教育感觉就有了过多的要求和约束,对于作业、上课、玩电游、手机等方面都有限定。因为诱惑太多,孩子又管不住自己。但是,通过学习,我也知道要与孩子商量,不把她和其他学生去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她爱运动,虽然瘦小但是体育好,能说会道,与人沟通交流好。我觉得应该引导她学会多思考,特别是思维严谨方面还需要下功夫。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样他们既有进步、腾飞的基础,又如哲学般深邃,艺术般高雅。在初中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打下广泛的文化修养,所以大量的文学阅读、科普阅读就显得很必要了。 怀特海认为: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这就需要各任课老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同时要透彻的理解所教的科目。而我们缔造完美教室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创设课程不要太多太杂,而需要精而透。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而不是把孩子们视为盛知识的容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努力让自己的课题活起来,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成就感。 教育的主题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想尽办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这个寒假我给孩子们的英语作业是:学唱一首英语歌,看一部英语电影并且背熟至少5句台词,开学后我们要进行展示,而且还要选出好的参加英语歌曲比赛,我准备让他们下好伴奏,开学后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比赛。 摘抄:1、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 2、我们的目标是,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达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于读书的完整古诗词

于读书的完整古诗词 导读: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随园诗话补遗 清·袁枚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寒夜读书 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劝学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咏零陵 宋.欧阳修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小学生读宋词三百首笔记

小学生读宋词三百首笔记 喜欢词的人必定会读《宋词三百首》,今天,我有幸拜读了这本书。 《宋词三百首》挑选了宋朝57位著名文人250多首词。我读时,又感后悔,它难懂难朗读。只得强打精神看一遍译词,再读一遍原词,像读散文那样的很费劲地读完了它。 我喜欢岳飞的《满江红》中"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为一个男儿,我要学岳飞那样的有志气,虽然出身农民的孩子,却能文武双全,写出这么好的词!成为浮流芳百百世的民族英雄。 我也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要像苏轼那样的心胸开宽,虽然人间有离合悲欢,尽管我留守在爷爷家,虽然月儿有阴晴圆缺,虽然我很少能跟父母亲相见,这些事难以求全,只要把思念父母的情留在心间,在同一个月亮下,我们一家人不是欢聚在同一月光之下! 我不喜欢那些离愁怨女,可是它们占了200来首,写得最好,对我们小孩子有什么益处? 朗读时,我读不出感情也读不出韵味,爷爷对我说,词比诗还难呢?要学词牌,平仄,押韵,唉!古代的的诗词,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规则。 如果在词中,能有励志,劝学内容,能有专为儿童写的东西,哪该多好啊! 一本借错了的书,《宋词三百首》不适合小学生阅读。 此书收录了许多两宋时期词人的作品,细细品读,犹觉回味无穷。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品读晏殊的《浣溪沙》,似看见了作者在落寞无聊时对月伤情,看花流泪的情景。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者望着凋零的花朵以及飞回来的燕子,心头不禁涌起阵阵愁怅。这一句缠绵委婉,无愧为一句千古名句。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可称得上是北宋较有影响力的一位词人了。他一生政治上并不得意,失意无聊,但很有词才。这首《八声甘州》便是一个代表。他借此表达了奔波于仕途,身在异乡时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委婉而又充满深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一气呵成,确是一篇佳作。 如果说上两首词是委婉的词风,那么下面的词则是豪放的了,而这,当推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了。 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他的《水调歌头》我尤为喜欢。这首词还一度成为歌曲传唱。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想超脱尘世“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不胜寒”的思想,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倦。词中,作者虽不能与弟弟团圆,但仍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其已超越了自身,这一境界是多么崇高啊!此外,苏轼的《定风波》,《贺新郎》都是极好的作品。 辛弃疾是南宋的著名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他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之情。《水龙吟》《摸鱼儿》《永遇乐》都是极好的作品。 通过读《宋词三百首》,我还认识了许多宋代的词人,如柳永,张先,晏殊等;我也感受到了宋朝人的喜怒哀乐及浓郁的生活情趣。总之,我受益匪浅。

读《教育:让人成为人》有感

2012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读《教育:让人成为人》有感 单位:海阳市龙山街道初级中学 姓名:徐荣萍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通过读书活动,才能改善教师内在素养分子的结构。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让我们的教师多些书卷气,享受职业快乐,美丽幸福人生;让我们的校园多些书香味,净化教育环境,促进学校发展。《教育:让人成为人》就成为了我的阅读首选,因为它一下子启动了我的思索之门:怎么样的人才算是人呢?怎么样的教育才会让人成为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不容分说,《教育:让人成为人》便悄悄跨进了我的“阅读书苑”。 当我打开扉页,阅读内容简介时,“震撼”是我的第一反应,原来这是一本由让全世界都震撼不已的十八位西方重要大教育家、大理论家、大思想家的文墨所汇集的教育论集,而且本书选取的文章均为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引起强烈共鸣或激烈争议的文章,对于读者反思当下的教育现状、健全未来的教育宗旨,足为镜鉴。然而,看着读着,“尴尬”似乎笼罩了自己:这本书里的内容太深奥了,很多语句的表达、思想的呈现不能一下子能理解,此时的我不由地怪罪起自己的知识匮乏。然而我相信:细品之后才会知道其味道,才会发现它的精彩。 于是,我开始静静阅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开始斟酌每一个文字与段落,试图寻找“宝藏”、吮吸“奶蜜”…… 每读一篇新文章,我都会先认真得了解作者的生平;每读一段文字,我又都会“反弹”几次,因为确实很深奥;每读到一个案例或有启发作用的地方,我都会轻轻地用笔划上记号,并在书角折上折痕,以便回看。虽然,直至看完都没有完全通透所有的内容及所有名人的教育论点,毕竟有很多是带有不同国家色彩的,但至少我还是找到了

读老子道德经体会

读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日,我抽空读了老子《道德经》一书,受益匪浅。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老子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能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老子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才不会有任何过失和过错,也不会有任何忧患。水的特性近于道的特性,而圣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不主观妄为,其结果是能获得别人

我读宋词

我读宋词 我喜欢手捧一杯香茗,在灯下静静翻阅关于宋词的书,因为这使我的心随之沉静,渐渐迷失在词的海洋里。 读宋词,我体会到了东坡的豪放,易安的婉约,子瑾的淡泊。进而随着他们的心情去追寻历史的足迹。 面对恋人的离去,只听到寒蝉凄切,只看到冷落清秋节里的暮霭沉沉楚天阔,无绪送别,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无言中包含了何等的深情啊!当词人柳永大醉醒后看到的不过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又该何等的凄凉。“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日子久远,思恋只能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贞给了柳永一丝刚毅,我想,这该是一位多么深情的词人啊! 孤身一人在中秋佳节,喝酒赏月,恐怕也只有东坡这样豪放的词人才能看轻一切,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在大醉后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富有哲理的词句,才能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深切的祝福。被贬黄州,面对东去的江水,面对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他发出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怀想当年周公瑾羽扇纶巾的飒爽英姿,无不表现出东坡的大气。而当他面对漫天飞舞的杨花,却比作点点是离人泪,让我们知道东坡同样有婉约的一面。我想,这又该是一位多么才华横溢的词人啊!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的范仲淹同样有愁苦的一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让我联想到黄昏泛舟水上,当不小心进入荷花池深处,却惊飞了栖息的水鸟这样愉悦的画

面,易安当年该是多么欢愉啊!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入了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诗词对我来说,永远充满着吸引力。啊,读宋词我真快乐!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书体会有时候就像,每读一本好书,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好像一位高人指点了迷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重视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

的挑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的探究性。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类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

大学必读重点经典古诗词.doc

大学必读重点经典古诗词 大学必读重点古诗词(一)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 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大学必读重点古诗词(二) 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注释 1.正,一作忽。斗争,争斗;搏斗。一作正生。 2.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

道德经老子读书心得800字

道德经老子读书心得800字 《道德经》为什么会长盛不衰呢?“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的天地根,就在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老子当年遇到的困惑和对困惑的思考,到如今,我们依旧有那些困惑,依旧需要思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道德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经读后感1 感恩无处不在:子女对父母的孝,学生对老师的敬,朋友之间的义,以及人民对祖国的热爱,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等。感恩同其他道德一道,编织着坚实有序的人际关系大网,维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同时,感恩也在许多人那里缺失。幸而社会的正义力量称颂和推崇感恩精神。其中一例就是尊敬长辈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社会约束力的礼法。《道德经》三十八章云“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但礼的这种约束力亦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违心的趋礼。这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只在逢年过节时象征性地给老人送点 礼品,甚至为图省钱而送劣质产品。这些是绝对背离感恩本义的。感恩分为感念恩德和感谢恩德即知与行两部分。有知无行,有行无知,无知无行皆不为感恩。同在三十八章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为真正有道德的人从不刻

意表现自己的道德;自然流露而无以为的道德方为真道德。在五一劳动节或五四青年节,敬老院的老人一日之内竟可被请去洗了五次澡或理了四次发。这等荒唐事是由一群学生头戴小红帽,肩扛青年志愿者大旗,轰轰烈烈完成的。周阳由于一句“要让爸妈生活得更好”的真心话而忘记按惯例“先感谢国家” 便受到于某的批评,并称要加强运动员德育。道德在没有大的利益冲突时绝不会为“爱国”和“爱家”排上先后。周阳在夺冠并收到奖金之前,月工资只有五百元,此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辛苦养育自己而生活拮据的父母,“感谢国家”若有真情也在其次。绝不能让所谓的德育流落于类似“感谢领导”的套话的庸俗。道德要求真性情;用假的道德来伪装自己,是天下最无耻的虚伪。《道德经》第一章有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为用言语表达的大道和真理都不是不易之论。老子并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是想告诫读者,大道重在心悟,自发而成;一切对大道的阐释只是一种参考和启发,绝不可拘泥于之;一切从表象入手的论说,只是为了引人步入深境,而不可仅停留于此。苏轼的《日喻》说得形象:一位盲人问日,或曰状如铜盘,或曰光如烛。这盲人日后听到钟声,摸到笛子,都以为是太阳。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道可致而不可求”,道可循序渐进自然获得而不可不学而强求。在两个比喻中,第一个已十分形象,并强调了“状”如铜盘。而盲人却将其意外延而致谬误。这是由于求道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新教育》是阐述新教育观念,帮助人们理解和追求新教育的一本书。以下是为大家的《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让我钦佩的不是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和独特的教育观点,也不是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智慧,而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教育追求,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从不放弃。

关于读书的诗歌20首_诗词

《关于读书的诗歌》 关于读书的诗歌(一): 《读书》 读书是一次旅行 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 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 也是幸福的围城 读书是自己照镜 望见自己,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里舞蹈 穿越了文字的迷宫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边际 也会自信从容 因为心中有爱 而爱,是人间恒久的光明 读书其实,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梦 发现的却是太多的新鲜和陌生没有后悔和哀怨 只有开阔与包容 别人的思想开了花 又结了果 成了可高挂枝头的明灯

追求成为期望的象征 而汗水却是点燃梦想的火种 打开的书页是震动的翅膀 载着我们穿越时空 邂逅神灵 关于读书的诗歌(二): 《我爱读书》 五彩缤纷的书里, 藏着一个个小秘密 是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我爱读书 在书海里 我被无数人物感动 聪明机智的爱洛用自己的聪明救出了王子善于思考的白雪公主 有一次爱生气的她迷路了 白雪公主拿出刚烤过的蛋糕 引诱爱生气 果然,爱生气回来了 朴素的保嘉一次见三位女生乱丢垃圾 生气极了 之后, 宝嘉 把那些垃圾做成了饰品 我爱读书

在书海中 我结识了许多动物 聪明可笑的笨狼 让我读书时感到开心 爱美的狐狸小姐 总是爱穿秀丽的衣裳出门 笨重的笨笨猪 我爱读书 在书海中 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有了危险 先让别人出去 遇到危险时不要慌张 务必镇静 有开心事 与朋友分享 再有 书是开心搞笑的好伙伴 使我读书时眉开眼笑 我爱读书 关于读书的诗歌(三):《月夜读书》 月光皎洁如水笼罩山野的寂寥秋虫鸣叫响彻庭院的幽深 点一盏烛火照亮西窗

一卷书沉醉了情绪 书中风生水起 演义一段传奇 卷里乾坤风云 再现盛世颓废 揽尽千年风霜 谁言世事沧桑 倾情高歌一曲 唱尽繁华似锦 转眼水流落花 把满腹愁肠付之一纸的华章 谁轻沾罗裙独上西楼遥望 花开的枝头泣露的芬芳 醉酒的梦里蝶舞成殇 还会兰指轻抚一曲《高山流水》吗今夜月色迷茫 聆听深情的过往 还会把心事写成风起云涌的感伤 把每次泪流妆扮成哀婉凄凉 每个韵脚里似海的幽怨 读不尽的诗篇诉不尽的儿女情长 不曾与古人谋面或促膝长谈 流淌千古的风情在书稿中体验 寻觅遗落于尘世间的幽香 此时凝神静想窗外风起树摇月色清凉

老子心得

品读老子 作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中,老子——这一中国哲学之祖高居外国人心目中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纽约时报》更是将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道德经》一书在西方社会更是已经有了40多种译本,比《论语》更为出名。除《圣经》外,任何书籍在数量上都无法与道德经相提并论!它在国外的影响那么之大,但是却为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很熟悉,这确实为一大憾事,最近我读过了老子,在为智者那博大精深的巨著所折服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总结并且提升,下面就要说一说我的心得了。 老子与我们同在 非常之多的名言都被我们挂在嘴边,其出处有很多都是老子。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谁说的?老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谁说的?老子阿!大器晚成,功成身退,谁说的?还是老子嘛!还有更多的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弱柔胜刚强,大巧若拙,上善若水等等。老子其实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 老子其人 听到老子可能总是会联想到道教,确实,道教的太上老君与老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道教把道学发展成为了一种宗教迷信,这与道学本身脱节了。看书上说,在福建清源山有个老君岩,老子的脸颊被耳朵占去了大半江山,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位圣人,古体的圣子是一个耳一个口一个壬(没法打出来),《说文》上说是如果一个人听觉好再加上口才好就是圣人了。这又想起了史学大师陈寅格(不会打那个字。。。)说过:“依照今日之标准,但凡解释一字即是解释一部文化史”如果我们有兴趣把武圣,书圣,棋圣等等梳理出来,不就是一部文化史了吗? 老子为什么叫李耳呢?其实啊就是因为他耳朵大,呵呵。古人喜欢以人的一个特征来给命名。孔子因为他生下来脑门往下凹像个丘陵,所以就叫孔丘了。那么李耳为什么不叫李子而叫老子呢?传说老子他妈怀孕了八十一年,老子生下来就发须皆白,是够老的哈。那么历史上的老子真的是这样吗?《史记》上司马迁对老子只写了450多个字。其实老子是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我觉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真的是很强,比如毛泽东,李大钊等等名人都曾在图书馆工作过),当然还有一些大家熟知的关于老子的故事啦:比如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还有老子骑一条青牛出关留下《道德经》等等,在这就不多说了。 老子这本书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能这句话是大多数人对老子的印象,没错,这是本书的第一句话,同时也是提纲挈领的一句话。 老子的思想就是追求道,这个道可能由于我知识还没那么厉害,所以我姑且认为是无为而无不为,最后达到内圣而外王的最高境界,可能我的思想有些入世吧,就是实用主义,不过在这里我就把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啦。 老子与做人之道 老子的思想是理想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呢?其实他就是觉得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复杂,而追求简朴的世外桃源生活。他希望以这种简朴,惬意的人际关系来校正人们之间的处处提防,尔虞我诈。他觉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反之,损不足而补有余,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如果人们效法天道,那就不会有贫富差距,就不会有大家的不快乐了,不过他的这种境界是很难达到的。 一、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老子的思想大多数是实用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际关系就像一张网,总是这么盘根错节,而做人之道的成功要第一要靠一个“善”字,而这个字也是老子这本书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字。 第一、做人要从善开始,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谁都不是傻子,愚人者自愚,自作聪明的人最后总是要吃亏的。而这就是心灵的纯朴。 第二、做人要善于付出,夫唯道善贷则成。 第三、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品读宋词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读通读懂这首词,体会农家乐,感受田园生活的纯朴。 2.能体会这首词的情趣,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情趣。 3.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这首词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诗词的情境美。把学生带人诗词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把握诗词的整体意境。【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领悟作者那忧国忧民的壮烈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题意。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看好黑板,大家仔细看看:今天我们学的内容跟你平时学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2、这就是词。词是文体名称,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可以合乐歌唱,所以唐代又称为“曲、杂曲、曲子词”。词萌芽于隋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故有“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之说。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因为词可以合乐歌唱,把词的曲调名称称作“词牌”。本课的“清平乐”就是词牌名,又名“醉东风”。这里的“乐”读“yuè”,是多音字,“村居”是题目,与内容有关。请同学们读题。你还学过哪首词? 3、那么,词题目“村居”是什么意思呢?这首词是谁写的呢?你了解辛弃疾这个人吗?把你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读给大家听听。 (辛弃疾这个词人一生主张抗金,写了不少爱国诗词。他盼望国家统一,词中充满了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词的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笔力雄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那么,他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恬静安逸的田园词呢?他在这首词中又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品读。(开头供参考) 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智能教学系统的评价与选择

1 特稿 Featured Article 智能教学系统的评价与选择 ?贾积有?孟青泉?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智能教学系统概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际上常用的智能教学系统的评价方法,包括客观性的成绩评价方法和主观性的调查问卷评价方法。然后基于这些评价方法,以三个典型学科(数学、英语和语文)的智能教学系统为例,分析了选择智能教学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关键词:智能教学系统;评价;选择;学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3-0001-09 一、概念简介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应用[1],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智能教学系统。该概念的英文表达为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简称ITS,在国内也被翻译作智能导学系统。我们认为,智能教学系统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ITS 的内涵和外延。智能教学系统作为教育领域的专家系统,能够模仿人类教师或者助教,帮助学生学习某门学科、某个领域或者某个知识点的知识[2]。一个成功的智能教学系统应该像一个优秀教师或者助教那样,具有某个学科、领域或者知识点的专业知识,根据学生情况用合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或者讲解知识,通过作业、测验和考试等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就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所以说一个智能教学系统的智能程度,就是对优秀教师或者助教的模仿程度。 二、智能教学系统的评价方法 (一)客观性的学习效果评价 客观性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主要采用智能教学系统所涉及的教学领域的效果评估方法,比如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准实验法。准实验法的研究对象通常有实验班或者实验组(下文称实验班)、对照班或者对照组(下文称对照班)两组学生,前者使用某种智能教学系统进行学习,后者不使用智能教学系统进行学习,除此之外,两者没有其他区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后,以使用智能教学系统与否作为自变量,以使用者的学习成绩改善程度为因变量,考察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也就是考察使用智能教学系统是否会对使用者的学习成绩改善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有多大。 学习者的成绩改善程度的衡量,需要综合考虑教 收稿日期:2019-02-05 作者简介:贾积有(1969— ),男,河南获嘉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和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孟青泉(1986— ),男,山西浑源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讲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

读《教育有道》有感

对于读《教育有道》有感 朔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和宏萍 西方有一句话,叫“经验是头发落光后上帝送给你的一把梳子”,意思是,经验的获得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 寻求教育之“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探寻并积极实验着的事。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时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期望却不一样,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凝眸深思,我们会找到一些原因,但如何改进,如何能事半功倍?本书就是通过众多教师所做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一点启示、一点借鉴、一种灵感和一种信念,改变学生,同时也改变自己。我们身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道德、情操、品质、礼仪外交等方面有所成长,而这一切的教育又都根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教师有道”就是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爱”的诠释,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写照,是我们老师“爱的智慧”。 教育不仅仅有爱,教师还应该善于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把握灵感,善于变化,润物细无声,方能做到“百川归海”,于不经意间也能“教学求新”。 我们深知教育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是师生协调共育、相互感化、相互依存的过程。如何教育好学生,如何管理好班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教育的最大难处不在学生,而在我们教师自身。在于我们自己是否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己,能否敢于正视自己、战胜自己。本书共包括五部分:爱的智慧、教学求新、不经意间、教余思绪、班级之光和战胜自己。 一、爱的智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因为爱只是教育的条件,但不是教育本身。在教育缺少爱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爱;在人们重视教育之爱的时候,教育者则应时时提醒自己:该如何去“爱”?爱当然不纯粹是“技巧”,但爱的表达需要智慧。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更多的时候,它还包含着尊重、期待、信任、宽容,甚至“善良的欺骗”。 在本内容中,作者一共给我吗收录了十五个小故事,期中,最让我有所感触的是《不要在学生的心灵上打桩》这一篇文章,作者是戴峰老师。戴峰老师也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下来,并引用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女孩总是对别人发脾气,事后再去向他们道歉,别人却不一定会原谅她,她满怀疑惑,于是去问她父亲。她父亲就对她说以后再发脾气时,就在园子里的地上钉一个木桩。她按照父亲的话办,过一段时间她发现地上的木桩没有了,而园子里却留下许多深深的坑,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消失,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她不再对别人发脾气了。 身为教师,我们肯定无法避免绝对不和学生生气,但你必须清楚,我们对学生发一次脾气,留在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却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愈合,甚至到永久。作为老师,我们在对待每件事情时一定要谨言慎行,切忌图一时痛快、一时冲动,把自己的不快施加于他人。实际上,发火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关闭一扇扇本来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失去一次次和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以后就很难再走近他们的心灵。 二、教学求新。对于新一轮课改来说,教师的素质无疑是很重要的。但“素质” 不是抽象的,“前卫理念”也好、“文化底蕴”也好、“学术功力”也好,最后 必须转化为教育智慧,或者说体现在一个个教育教学的技巧之中。离开了对一 个个教学难题的富有智慧的破解,任何书斋里的“理论”都无异于纸上谈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