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清史稿·张之洞传》看张之洞的历史贡献

从《清史稿·张之洞传》看张之洞的历史贡献

从《清史稿·张之洞传》看张之洞的历史贡献
从《清史稿·张之洞传》看张之洞的历史贡献

从《清史稿·张之洞传》看张之洞的历史贡献摘要:张之洞是清末的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他一生大力兴办洋务,为近代中国的教育、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依据《清史稿·张之洞传》拟对张之洞的历史贡献做一简单梳理,祈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张之洞现代化贡献

张之洞(1837-1908),字香涛,直隶南皮人。洋务派后期的主要领袖,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终其一生大力兴办洋务,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清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张之洞这位清廷的忠臣,死后却得到他的政治对手孙中山的高度赞扬。孙中山称其为“不言革命的大革命者”。那么张之洞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而得到孙中山的称赞?笔者不以浅薄,仅就《清史稿·张之洞传》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张之洞历任地方、中央要职,一生奋发有为,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教育、政治、军事、经济四个方面:

1.教育方面

张之洞天资聪明,“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1]p12377,国学功底极好。基于此入仕之初,清廷命其出任学政,他也积极作为,建立书院,培养人才。杨锐、廖平等均是其任四川学政期间培养出来的著名人才。中法战争结束后,“之洞耻言和”,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号抱冰老人,南皮人,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1909年(绪三十五年) 七十二岁。10月4日病逝,6日追谥文襄,晋赠太保。翌年归葬南皮。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安源煤矿,太祖发迹的圣地)。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曾记否,汉阳步在八年抗日战争都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张之洞还是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1898年(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张之洞还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农务学堂(1898)、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

张之洞

在近代,资本主义道路虽然没有成为中国的归宿,但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进行的各种斗争,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杠杆。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勿庸讳言,他们对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这期间,人们自然记起了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张之洞。本文试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军制改革和政治领域方面,就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与贡献,作初步探索。 一 近代化是指人类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各个方面综合性变化的历史过程。它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政治、军事、文教、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但是,经济领域的变革,却是一切变革的前提和原动力。在近代中国,首先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是张之洞,然而张之洞却在他所治理的长江中下游,大力推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一)张之洞大力创办近代工矿交通业。西方资本主义的隆隆炮声将他从中世纪的治国幻梦中惊醒,使他看到了民族的危难,看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某些近代“文明”,于是,他发出了“自强”的呼声,并采取了学习西方之长的实际步骤,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应该说,在向西方学习的洋务派之中,他的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他的起点却比较高。他从涉足清廷“自强新政”始,便在着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纺织工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人近代钢铁工业的创办。他认为要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都离不开钢铁。这样,他就抓住了发展近代工业的关键,并不畏艰险,毅然创办钢铁企业。在这一点上,他的见识、胆略和魄力,实高出李鸿章、左宗棠一筹。 1890年动工,1893年基本完工的汉阳铁厂包括大小十厂,两座炼钢炉,三千工人。虽然由于经费异常短细,本国又缺乏经营管理近代大工业的经验等原因,造成了惊人的损失浪费,一度致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原来的设想有很大的差距,但它毕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钢铁工业企业,而且也是当时亚洲第一个钢铁企业。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为汉冶萍公司,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尽管从1900年起,逐步被日本资本所控制,但它在艰难喝撅之中保存下来,成为新中国武钢的前身。 张之洞曾经不无自豪地将他主持创办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马鞍山煤矿、湖北枪炮厂和湖北织布官局、纺纱官局、缥丝局、制麻局,这四大重工业和四大轻工业,称作“自相握注”的工业体系。此外,在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武汉地区还相续办起了造纸厂、针钉厂、制皮厂、毡呢厂、印刷厂等等。他对修堤、敷设电线、安装电灯电话、自来水等近代公用事业,

“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活动目的: 1.以了解“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入挖掘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设计海报,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联系武汉音乐学院院办、武汉方志馆等处,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 3.联系有关专家、学者,以获得支持。 活动过程: 201×年×月×日,张贴暑期海报,学生报名。7月7日,报名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校多媒体室集合,由教师简要地介绍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地方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毛泽东曾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所办洋务在武汉取得的成就最多。武汉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能够感受到现实与历史的交融。由此确定以“张之洞与武汉”作为这次假期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这次活动,计划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即师生分头搜集相关资料。同学们有的在校图书馆借阅到《末代名臣张之洞》,有的同学在武汉方志馆借阅到《张之洞评传》及《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有的同学在武汉档案馆借阅到《大武汉旧影》并对相关内容、图片进行了翻印,有的同学还通过因特网查阅到了史学界对张之洞研究的最新成果。接下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集,初步了解史学界对张之洞的研究状况及张之洞在武汉活动的基本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制成了宣传栏。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议绘制一幅清末武汉三镇图,将张之洞创办的厂矿企业及学校标于图中,可以增加立体方位感。于是使用学校所拨经费购买了木板、油漆、排笔等工具,由学生主笔,在地理老师、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以《武汉历史》上的清末武汉地图为底稿绘制了放大后的清末武汉地图,并且进行了配色、着色,从而使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工厂、学校等跃然图上。 二、寻访历史遗迹、遗址,比照今昔,感受变化。 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连续三天头顶烈日,冒着酷暑对武昌、汉阳、汉口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因为目的明确,所以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如在参观汉阳铁厂旧址时,有一学生提出了:“张之洞为何要将铁厂建在龟山下、汉江边?”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面对眼前依稀能辨认出旧貌的历史遗址,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对这一处工厂的选址进行了论证。在各地的考察中,同学们还纷纷拿起照相机记录了他们初中生活中的这一段旅程。实地考察后休息了两天,29日学生到校交流各自的体会。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学生们在交流中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不见高明但其思想已开始进发出理性之光。有些问题虽然提出来,但学生们一时无法解决,对此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不要回避疑难问题,同时表示将帮助学生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三、访问有关学者,解析疑难。 由老师出面分别联系《张之洞评传》的作者、湖北大学文化学院的何晓明教授以及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研究员吴明堂先生,由学生进行访谈。学生们的

张之洞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学术论文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发展的贡献 系别:物流与信息管理系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许泳杰 学号:13101509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2011年 1月 29日

摘要:张之洞是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其间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对教育、实业的发展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他是当之无愧的晚清功臣。 关键词:张之洞、贡献、武汉、实业、学堂 正文: 一、在战事中的贡献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与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战派不同,正确的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巨大野心,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历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战即不能胜,岂可尽扫诸军?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变中,他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指出:“自古乱民无以御敌,流言焉能兴邦”;“以中国之力与八国启衅,不败不已;八国乃联入华,不胜不休”。这在当时无疑是正确主张 二、大办实业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即卢沟桥——汉口,后来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武汉三镇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军事工业基地。 他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 毛泽东曾经说过:“重工业不能不提张之洞”。1895-1913年,武汉地区有厂矿28家,仅次于上海的83家,多于天津的17家和广州的15家。资本总额1724万元,仅次于上海的2387万元,多于天津的579万元和广州的431万元,均居全国第二,武汉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此后闻名天下(汉阳步枪在八年抗日战争都还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2004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04  第26卷第1期Journal of Ya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V o l126N o11?历史研究? 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徐碧薇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摘 要: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后方最重要封疆大吏之一的张之洞并未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中日战争中他筹防所辖的湖广、两江,却不援助在前线作战的北洋军队;他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他的保台计划和实践也以其个人声誉和仕途为转移。因此,在中日战争期间,张之洞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官员,这对战争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张之洞;中日战争;筹防地方;以夷制夷;保台 中图分类号:K25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4)01—0084—05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中法战争十年之后,清廷与官员是否通过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而在中日战争中表现得成熟,能够有效地对付日本?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张之洞作为分析对象。张之洞曾在中法战争期间两广总督任上亲自主持过抗法斗争,中日战争期间他虽然未在军事前线,但此间他署两江总督,是后方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他对待战争的认识、处置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地方官员的态度。①通过该研究,不但有助于对张之洞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对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作更全面的分析。 一、力筹湖广、两江,却不援北洋 1894年初,中日在朝鲜撤兵问题上交涉无效,战争一触即发。5月,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及沿海防务,对中国海军的基本弱点深表忧虑。在李鸿章看来,北洋所有之实力,“以之自守,尚可勉足敷用;战于境外,虽蕞尔日本,胜算亦所难必。”[1](P2252~2254)这种认识是符合中国军备实际的。然而京中士大夫对中日争端几乎皆主强硬,清流人物尤其慷慨陈言,力持战议。[2](P64)从现有的资料看,张之洞并未在战前有明确的和或战态度,直到战争爆发,他始终都保持沉默。不过从6、7月间张之洞与津海关监督盛宣怀之间频频电报往来、探听清廷对战争态度的举动来看,②他试图以清廷中枢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当清廷下令沿江沿海各督抚预为筹防时,他便以十分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备军备战中去了。 张之洞备军备战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筹防湖广和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徐碧薇(1978—),女,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①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总体比较少,主要有冯天瑜《甲午战争时期张之洞主战言行评析》(《江汉论坛》1984年第5期);田锡富:《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卢世菊《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张之洞》(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文章对张之洞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筹防地方、谏阻议和、力图保卫台湾等言行以及其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作了描述,而对于张之洞的行为与战争全局的关系、张的言行的出发点、张的言行是否适合当时的时势等则没有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文章比较一致地认为张之洞的言行代表了甲午战争中主战派官员的爱国情感,其所作所为值得肯定和赞扬,对此本文有不同的观点。另外李国祁的《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对甲午战争中张之洞的“以夷制夷”政策作了细致深入的描述(包括战争期间的外交策略和战后的“保台”行动),不过较少涉及到容闳的政策等;石泉的《甲午战争前后的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版)一书对张之洞在保台期间的活动也有所论述,由于李国祁和石泉的论述较为详细和精道,本文不再详述其内容,而着重分析他们较少涉及到的张之洞采纳容闳的观点试图购船密袭日本的策略及其出发点、张之洞在台湾问题上态度转变的原因等。 ②7月23日,他致电盛宣怀:“……日来情形若何?内意及傅相意若何?彼使尚在京否?”盛宣怀当日便回电:“上主战,派翁、李会议,内外臣尚合拍。惟倭势猖獗,不受调停,恐弄假成真。使未下旗”。此后,盛宣怀将前线军情悉数告知张之洞、刘坤一等后方的封疆大吏。陈旭麓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甲午中日战争》(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0页。

湖北与中国近代史

湖北与中国近代史 ———漫谈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近代化历程时,讲到有“四个不能忘”,其中有一句是“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主席的这一句评价充分凸显了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而正是湖北为这一改革巨擘提供了实现宏伟蓝图的沃土。 生平简介 他是清朝廷的忠臣 十五岁中解元,二十六岁中探花,从此进入宦场,并一步步成为晚清“朝廷柱石”。19 89年任湖广总督,任期十余年内,积极开展“湖北新政”,后来居上,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巨擘。他始终将“保国、保种、保教”奉为圭臬,以巩固清统治为出发点,求变革之道。他一生清廉克己,谋事为国不为私。 他是经世致用的学者 张之洞自幼酷爱读书。科举考试是打开他仕途的敲门砖,而各种雄辩的奏折是他晋升的奠基石。他出版多部有自己真知灼见的学术作品,使之广泛传播。他能够将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论化,为改革扫清道路。 稳健的改革家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是他最重要的身份了。张之洞的改革规模大,改革方法合理,改革步伐稳健,改革效果显著,这些都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得出的结论。 张之洞的思想 思想是人行动的指挥棒,先了解下他的思想,再来看他的改革措施。关于他的思想,从两点便可见一斑。张之洞的理论核心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句已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为许多改革家奉行。这句话来自他的传世之作《劝学篇》,原文是这样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一方面批评那些顽固派不知通,一方面批评维新派不知本。而他这种思想也为慈禧太后所接受,为他的政治生涯打好了基础。另外是他作的一首传家诗,“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津通为世用,明道守如珍。”前两句不消多说,后两句也充分体现了他的革新思想。“津通”,即要开放,知变通,这样才能处于有利地位。“明道”,即高尚的思想,当然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是始终不能丢弃的。这与“中体西用”的思想是契合的。 张之洞与湖北新政 张之洞与汉口市政改革 张之洞督鄂以前,汉口官办市政未能积极应对汉口开埠后城市面临的新形势。张之洞积极倡导改革市政,以寻求更好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设立新的市政管理机构,强化省政府对汉口市政的管理。 1899年设立夏口厅,为新的汉口市政管理机构之一。从此行政建制比以前相对独立,城市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 1904年,设立汉口警察局。警察局是一个管理职能繁多的市政机构,警察制的设立标志着汉口开始拥有一个崭新的城市社会日常控制体系。 第二,整体布局并大规模地开展汉口市政工程建设。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海军的那点事儿(上).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海军的那点事儿(上)“清流四谏”之一—张之洞的早年仕途 “提起中国民族工业,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毛泽东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筑县(今贵州贵阳市),张之洞自幼聪明伶俐,有“猴精转世”的谑称。他13岁便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这一年是1863年。 换算成现在的教育水平,张之洞13岁初中毕业,15岁就高中毕业且高考第一名,26岁参加高考兼公务员统一考试兼高级公务员选拔考试并获得全国第三。不得不说,张之洞是个十分聪明的人。 在翰林院毕业的张之洞成了一名庶吉士(翰林院的优秀毕业生)。他离开翰林院后的第一个职务是湖北学政,并在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6年,也从此和湖北省结下了不解之缘。1874年,张之洞调任四川学政,任期5年。可千万不要小看“学政”这个官职,学政意味着省教育局局长,该省地界内的所有学子都是其名义上的门生,这在封建王朝的官场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无形政治资产。 1879年,在地方学政的官位上攒足了政治资本的张之洞回到京城,先为国子监司业,1880年进入翰林院,担任侍读,成了一名言官。与当时同

在翰林院的张佩纶、陈宝琛和宝廷共同拥戴内阁大学士李鸿藻,充分发挥言官的积极性,针砭时弊,议论时政,弹劾外臣。这4人因所上弹章言辞犀利、切入点精准而名扬士林,被冠以“清流四谏”的名号,为巩固李鸿藻军机大臣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张之洞同时也得到李鸿藻的提拔,成为内阁学士,就此具备了成为封疆大吏的资本。这时,一个官道上的分岔路口横在了张之洞的面前:是继续留在京城、留在恩师李鸿藻身边当一名政治前途远大的翰林,还是外放外省成为封疆大吏,坐镇一方。在一番斟酌过后,不甘久居他人屋檐之下、希望独当一面建功立业的张之洞选择了后者。 1881年,张之洞外放出京,就任山西巡抚。 清流办洋务——说不尽的恩怨 在山西巡抚任上的张之洞整顿吏治、选优汰劣、严查鸦片、办学举才,干得很是风火,做了一省父母官所能做的事,赢得不小的声誉。而山西注定只是张之洞仕途的一个中转站,他的人身目标不是巡抚,而是总督! 这个目标在1884年得以实现—适时,中法两国为越南的宗主国地位爆发了军事冲突,面对法军的凌厉攻势,入越作战的清军一败涂地,连续丢掉了北越重镇山西和北宁,广西巡抚徐延旭和云南巡抚唐炯被先后革职押解进京问罪,时任两广总督的张树声由于先前的主战也必须承担前线战败的连带责任被革职,张之洞则接替了张树声继任两广总督。从此,一个清流出身的翰林正式蜕变为一个办洋务的总督。但笔者要加一句:张之洞虽然开始办洋务,但他骨子里始终是一个清流,这一点贯穿了张之洞办洋务的始终。

浅议张之洞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浅议张之洞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摘要] 张之洞的一生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任封疆大吏掌管一方实权后, 极力向西方学习, 兴办洋务, 创建近代工业, 建立自强军和新式陆军, 促成废止科举, 兴学育才, 重视教育。张之洞是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推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人物之一。在这一时期,他的思想与实践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他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洋务运动,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近代化与张之洞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 张之洞;近代化;近代军事;近代工业;近代教育 张之洞( 1837~1909) , 直隶南皮人, 字孝达, 号香涛, 晚号抱冰, 是继李鸿章之后推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人物之一。最初张之洞进入清朝统治集团初期, 并不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洋务派官僚,而是一个清流健将。清流派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大多是言官, 职责是监察百官, 评说时政, 有很大的影响,张之洞是其最重要的成员之一。这个时期的张之洞以维持名教为己任, 对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因事建言, 对不法官吏揭露弹劾,一时声誉鹊起。这时他对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还知之甚少,在山西巡抚任上他结识了美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开始对西学有所了解。1884 年, 他被调任两广总督, 亲自参与了中法战争, 对西方的富强有了切身的感受, 终于认识到: 要保朝廷先要保中国, 要保中国先要图富强, 要富强就要向西方学习,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武器、军队训练方法等。从此, 他“宗旨为之一变”, 积极投身于洋务运动之中。他在两湖地区的洋务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两湖地区乃至全国的近代化进程。 一、大力兴办军事工业,并建立近代化的军队。 参与中法战争的实践, 使张之洞深切地感受到了采用先进军事武器装备军队和采用西法编练军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法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 他就开始在广州筹建枪弹厂、制造船舰和编练新式军队。调任湖广总督后, 他首先于1890 年在汉阳建成了湖北枪炮厂, 这是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建立的主要军工企业之一。张之洞建立湖北枪炮厂的原则, 一是求大求全, 二是求精求新。因此, 湖北枪炮厂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兵工厂, 除制造枪炮外, 还生产枪弹、炮弹、炮架和无烟火药, 还能自行炼钢, 在中国军事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更新武器装备的同时, 张之洞还致力于编练不同于八旗和绿营、也不同于湘军和淮军的新式军队。1885 年,张之洞组建了一支2500 人的广胜军。甲午战争期间,张之洞代理两江总督,编练新军,号为“自强军”。1896 年,张之洞回湖广总督任,继续在湖北编练新军。到1902年,张之洞已练成一支包括步、炮、骑、工程各兵种,有7 000 多人的新式军队,这就是湖北新军。1906 年,湖北新军已扩充至16 000 多人。中法战争结束之后,张之洞在黄埔设局,试制浅水兵轮。当时,清政府正在汇聚力量建设北洋海军,广东水师的建设无暇顾及。张之洞在人员、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为广东海军制造了8 艘兵船。1889 年张之洞离粤时,广东水师已拥有大小兵船30 余艘。 二、创建近代工业,积极兴办实业。 张之洞督鄂期间 (1889-1907 年) 在两湖地区兴办了汉阳铁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而成为洋务运动的巨擘。这些企业最初多为官办,经济效益差,屡屡亏蚀,被迫一再改变经营方式,由官办而官商合办、官督商办,最后改为商办,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1889年,为筹办芦汉铁路张之洞奉调任湖广总督。上任伊始,他就开始大规模地举办洋务,建立军工、民用企业,全面推行城市、交通建设。他兴办的洋务企业总投资白银达一千七百余万两,职工总数最多时达一万六千多人。其中他兴办的民用企业有早期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

张之洞的历史地位

[张之洞兴鄂方略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刘慰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最近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塑造的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形象,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张之洞所主持的“湖北新政”是“晚清新政”的重头戏,为武昌首义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湖北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以此为契机,更多地了解一些张之洞开一时风气之先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和方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清代名臣张之洞于1889年至1907年任湖广总督18年间,办工业、兴工商、重教育,使武汉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第二大港口、内陆地区第一大城市和现代化进程的带头者,成为与上海、天津鼎足而立的全国三大洋务中心之一,进而使在洋务运动中早期落后于其他地区的湖北后来居上,快速地从传统经济走向了现代化。张之洞的“湖北新政”,作为兴鄂方略及其历史性贡献,可资借鉴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业,为工、商、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张之洞很重视交通,尤其重视铁路。他认为,铁路是启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阀门。张之洞正是因力主修筑芦汉铁路而调任湖广总督的。在张之洞督鄂之前,铁路均在沿海地带,是他使湖北成为内陆第一个有铁路的省份。1906年,他主持修建的芦汉铁路全线通车;1891年—1892年,他为了汉阳铁厂的生产,在大冶修筑铁山至石灰窑码头的运矿铁路35公里;1901年,他参与筹划粤汉铁路的分段施工;1903年,又提请清政府修筑川汉铁路。铁路运输的形成,一方面为铁厂、枪炮厂等工业企业的原料运输减少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武汉商品物流更加畅快。 张之洞也很重视水上交通运输。1889年底,他以“鄂省轮船无多”为由,奏请调广东省兵轮“广昌号”归鄂使用,并改名为“楚材号”,归湖北铁政局调遣。从此,两湖地区有了自己的轮船。1897年,他批准成立鄂湘善后轮船局,置轮船六艘,航行于汉口和湘潭之间。此后,一些大企业还自备有轮船码头,如汉阳铁厂在1907年已有轮船14艘,从株洲运萍乡之煤、从石灰窑运大冶之矿石至汉阳,从汉阳运铁至南京、九江、上海等地。同时,国外的一些船商会也利用汉口的港口优势,开通各种国际航线,使汉口成为国际港。至清末,由汉口驶向国外的轮船可直达德国、荷兰、埃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的城市。汉口港口的充分利用,使长江航道变成黄金水道,也使武汉自古以来的水运优势跃上一个新台阶。 张之洞还以武昌为中心,形成17省市的电报、信函通讯网。1890年,铺设完成汉口至襄阳电报线;1900年,汉口、武昌设立电话局;1904年,成立电话公司;1897年,在汉口设邮政总局,办理邮件快递,并于第二年开办了汇兑业务。在其离任时,湖北已形成汉沪、汉京、汉川、汉粤、汉湘5条有线电报干线;湖北省电报局有分局28家,大小邮局代办所300余处。 铁路、航运、电讯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诱发了制造业的发展,加快了本地商品流通,也为农业的商品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使湖北武汉成为铁路车辆、船舶制造业基地。 二、发展现代工业,以重工业带动轻工业,促进民族经济全面发展 张之洞督鄂期间大办工业,以重工业带动轻工业,以官办工业带动民族工业,加速了湖北经济的全面发展。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在当时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同类企业,引进的设备技术是亚洲最先进的,与当时钢铁工业发达的欧洲相比,也在先进行列。1890年创办的枪炮厂,在技术和设备上在全国也是最先进的。在轻工业方面,湖北缫丝局、湖北纺织局、湖北制麻局、湖北布官局、湖北毡呢厂等形成了纺织行业比较完备的系统,其设备和产量,在19世纪90年代前期居全国前列。湖北武汉成为中国现代制造业的中心之一。在官办企业出现一些困境时,张之洞还把私人资本吸引到现代工业领域,形成官督商办模式。如:1902年湖北缫丝局连同织、麻、

张之洞生平介绍

一、生平 张之洞,直隶南皮(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张之洞生于道光十七年,卒于宣统元年,一生经历道咸同光宣五朝,他的生命几乎贯穿于整个晚清朝。张之洞是从洋务运动开始活跃于晚清政治舞台的,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对教育的重视使得他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又显得与其他朝廷大臣与众不同,中国的教育近代化研究中都少不了张之洞的名字。 张之洞出身宦官之家,自幼聪颖,早得科名,26岁就获授翰林院编修。张之洞的仕途之路是从主理教育开始的。他把学政定位为“为国家培养人次”,并始终致力于此。 美国学者威廉埃尔斯在其《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写到:“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与曾国藩、李鸿章等早期洋务派相比,张之洞的教育活动虽然后起,但是他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他认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治术以培植人材为本”“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敌不能灭其种”基于此,张之洞时时为兴学育才奔走呼号。 张之洞当然不可能指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恰恰相反,他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致力于兴学活动,正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专制统治。但是,他毕竟懂得,兴学育才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这种对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包含合理内核的。 二、教育活动 大致以中法战争和戊戌变法运动为界标,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即中法战争以前的时期。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经心书院、四川尊经书院和山西令德书院,“皆课通经学古之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全是封建主义旧学。但是针对当时空疏的学风和文风,张之洞提倡实学,注意破格选拔人才,并对传统教育的积弊进行了有力的整顿。 中期----即中法战争以后到戊戌变法运动以前的时期。中法战争后,张之洞逐步转变成洋务派。他先后在广东、湖北创办了水陆师学堂和自强学堂等洋务学堂。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举办的洋务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比如江南陆军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驻东铁路学堂、湖北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等。这些学堂以外语和近代科技代替了儒学的主课地位。张之洞向洋务派转化是有一个过程的,反映在教育活动上也是这样。这个时期,他继续办了一些书院,如广东的广雅书院和湖北的两湖书院,同他早期在四川长版的尊经书院,并称鼎足而三的著名书院。但这个时期的书院发展已经接近了尾声。1898年前后,按照学堂办法对书院进行了多次改章,兼学中西。 晚期----即戊戌变法运动以后的时期。张之洞一方面把书院普遍改为学堂,另一方面则有计划地兴办各级各类互相衔接的新式学堂,同时大量派遣留学生。在这个时期,他参与定学制、废科举的重大教育活动。但是面对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张之洞教育活动的侧重点越来越趋于扬旧抑新。 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叫“旧学为体,新学

张之洞与湖北的发展楚旭东

张之洞与湖北的发展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清直隶南皮(今河北境内)人。是后期洋务派的首领,清末著名“能吏”。从1889-1907年,他在湖北执政近20年。这个期间,他奠定了湖北重工业发展的基础,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兴城市,“湖北新政”成为全国示范,让武汉首次进入早期现代化的行列。 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兴实业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 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湖北枪炮厂:枪炮厂1890年4月筹建,1895 年8月落成,刚开始每月出枪500支、枪弹10余万发、炮弹7000余颗,后来月产量有所增加。到1907年,共造枪10万余支、子弹4000多万发、炮900余尊、炮弹60余万颗。 大冶铁矿:1890年(光绪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钢铁,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建成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成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冶萍公司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世界瞩目。 湖北织布局:创办了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此四局一建,棉、毛、丝、麻齐全,纺与织俱备,湖北纺织行业顿成国内翘楚。纺织厂的纱锭1893年

1月开工时占全国纱锭总数的77.1%;缫丝厂为中国内陆腹地工厂之冠;制麻厂则为“吾国机器制麻业之滥觞。”湖北现代棉纺织工业的设备与产量,在19世纪90 年代的前期占第一位,末期仍居第二位。 办教育——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离开湖北之前,张之洞登上蛇山之巅,眺望欣欣向荣的武汉三镇,为黄鹤楼题写了这副楹联,欣喜之情溢于笔端: 18年心血没有白费,湖北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追赶亚欧先进 地区已不再是遥远的梦。 汉阳铁厂无疑是张之洞兴办的实业中最重要的一个。钢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早在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就高度重视发展钢铁工业,上奏《筹设炼铁厂折》,制订了在广州城外兴建铁厂的计划,并在英国订购了炼铁设备。1889年底,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随即将拟建之铁厂移至湖北,定址汉阳。1890年11月,汉阳铁厂动工兴建,1893年9月,炼铁厂、熟铁厂、贝色麻炉钢厂、马丁炉钢厂、钢轨厂、钢材厂等十个分厂建成,次年6月投产。据1899年的汉口贸易报告,汉阳炼铁厂除提供15000吨钢材用于制造钢轨、铆钉外,还向日本出口价值82000海关两的钢铁。汉阳铁厂的设备、技术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过10年左右,在当时的亚洲是最先进的,规模也是最大的。西洋报刊曾有评论:“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 和汉阳铁厂一样,湖北枪炮厂也是张之洞从广州带来的项目。枪炮厂1890年4月筹建,1895 年8月落成,刚开始每月出枪500支、枪弹10余万发、炮弹7000余颗,后来月产量有所增加。到1907年,共造枪10万余支、子弹4000多万发、炮900余尊、炮弹60余万颗。办枪炮厂的过程同样体现了张之洞“器必求精求新”的思想。枪炮厂的设备是从德国引进的最先进的设备,生产的武器仿自世界最新款式。不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湖北枪炮厂都高居全国军事工业之冠,执当时中国军工之牛耳。而它出品的“汉阳造”步枪,更是闻名遐迩的一代名枪。“汉

张之洞与武汉大学

张之洞与武汉大学 张之洞与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产物,而作为中国近代教育 改革重要主持人张之洞1893年兴办的自强学堂,是国立武汉大学的 直系源头。 一、张之洞:清末“第一通晓学务之人” 清末实行学制改革,管学大臣张百熙在编制学堂章程之际,奏请添派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入京会商学务,张百熙在奏折中称张之洞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①。张之洞辞世后,四川总督赵尔巽奏请为之设祠,奏折赞誉张氏业绩,尤其强调“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备人才,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世空疏之习”②。张之洞是晚清朝野公认的重视教育、通晓教育,并为文教近代变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张之洞并非近代新教育的最初开创者。在近代教育“萌芽期”,张之洞尚置身局外。当19世纪60、70年代奕言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大吏在北京、上海、福州、天津等地兴办各种新式学堂之际,张之洞或尚在科举应试途中,或在仕途初期,其教育实践是以学政及巡抚身份在湖北办经心书院(1870),在四川办尊经书院(1875),在山西办令德书院(1882)。其办学宗旨基本蹈袭传统故迹。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张之洞由清流党向洋务大吏转变,开始大力 兴办新式教育。他指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有鉴于此,张氏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科举”、“停罢武科”、“奖励游学”等四项建议。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即留意于物色主持新式教育的人才,引时务入教育,改变科举制义的老套。张之洞在朝野赢得“通晓学务”的声誉,成为清末新教育“确立期”的代表人物。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工业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工业 高媛 (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八年学号) 摘要:张之洞是晚晴重臣,是清末洋务运动的殿军人物,以政绩闻名于世。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上,全面展开洋务事业,修建芦汉铁路、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等等,可谓大气魄、大手笔。张之洞办实业虽不成功,但应视其为是一个探索者的失败,因为他毕竟起到了铺路石子的作用。 关键词:张之洞洋务运动近代中国工业 0.引言 张之洞是晚晴重臣,是清末洋务运动的殿军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兴学堂、办实业、练新军、御外侮。张之洞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毛泽东对张之洞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1.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今河北南皮县),同治进士。历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倡导经史实学。后擢升为封疆大吏,外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再任湖广总督,其次两次署两江总督,生平业绩以督鄂期间最为显要,1907年后,晋升为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仕途上一路春风,卒谥文襄,后世以张文襄公尊之。 2.张之洞兴办洋务企业的缘由 张之洞下定决心大办洋务企业,是在1884年7月署理两广总督以后的事。当时有两个条件促成了他的转化。第一是,中法战争的直接刺激。当时他负责抗法前线将士的响械,枪支弹药的粗劣不一和严重不足,给予张之洞很深的感触。战后他冷静地总结这一教训时说:“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各处战事,非将帅不力,兵勇之不多,实因水师之无人,枪炮之不具。……兹虽款局已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图,更将何待?”【1】第二,李鸿章胁迫他撤兵求和的间接刺激。他在中法战争中竭力主战,为战争运筹操劳,深受朝野的赞誉。但在前方获得初步胜利的时候,李鸿章却一意主和,责令张之洞:“如期停战撤兵。倘有违误,致生他变,唯都督是问。”【1】这使张之洞一方面对李鸿章感到很恼火;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的洋务实力,远不如李鸿章,因而无力左右朝局,非大办洋务迎头赶上不可,甚至发出了“洋务为今日要政”【2】的呼声。自此以后,张之洞才完成了从清流健将向洋务新秀的转化过程,利用广东的有利条件,雄心勃勃地筹建起枪炮厂、炼铁厂、纺织厂等大型洋务企业,要向老牌洋务李鸿章一比高低。 3.兴办洋务企业 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上,全面展开洋务事业,修建芦汉铁路、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等等,可谓大气魄、大手笔,使武汉成为继上海、天津之后重要的洋务基地。 首先是湖北枪炮厂的建立,1890年选定汉阳龟山北麓为厂址,派专人督工建造,除在广东订购的机器外,又陆续添购了不少机器。厂内分厂林立,聘有德国技师担任技术指导,能制造最新式的快枪和快炮,所造的口径7.9厘米步枪,成为闻名全国的“汉阳造”步枪。从

张之洞与近代中国1

张之洞与近代中国 摘要:晚清年代,在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下,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于安危,许多开明的中国人走不同的道路来挽救国家,作为其中重要的一股力量,洋务派为中国的前进起了一定作用,而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他对近代中国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张之洞洋务运动近代中国 19世纪末期,中国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创伤和帝国主义列强入侵,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数次战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在清朝的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官僚中,即以朝廷内的奕訢、文祥等,地方上的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以及之后的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所谓“洋务派”,为了救国自强以及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在“自强新政”的口号下,发动了“洋务运动”。他们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作为“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洋务派的重要代表的张之洞,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洋务方面对近代中国有深远影响。 一.投生清流,青云直上。 在外地任了多年的学官之后,张之洞在接近不惑之年(1876年)回任京官,恰在这时,京师请流派翰林院侍讲张佩纶,国子监司业宝廷,詹事府左庶士黄体芳等掀起上书言事的高潮,他们尖锐地评议朝

政,抨击时弊,引人注目。张之洞对他们的主张深感同调,于是参加了清流派的政治活动。他既同张佩纶订交“究心时政,不复措意考据之学”①,以喜言国是,弹劾大僚为贵。又与黄体芳,陈宝琛,宝廷等数十数人“常于松筠庵为会,讨论朝政,一时殿陛风生”。张之洞“遇事敢为大言”,针砭时弊、不遗余力。张之洞这时期的清议活动,主要包括:抨击吏治腐败,弹劾贪官污吏;关心百姓疾苦,敦请朝廷救患兴利,采取措施解除民困;反抗侵略,保卫疆土等。这一时期,虽然他自觉或不自觉的充当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的工具。但他不避权奸,直言敢谏,为民请命,一方面使他崭露头角,扶摇直上。一方面对清朝统治者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势。 二.大搞洋务、创办近代企业。 毛泽东在纪念范旭东先生逝世20周年时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是对张之洞的对中国重工业发展做出的贡献的高度评价,可以折射出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做出的伟大业绩。 从1881年被任命为山西巡抚,跻身封疆大吏的行列之后,张之洞便开始倡办洋务企业。在山西的两年多期间,他一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差役、革除陋规、罂栗,消除烟患;一方面垦荒积谷、清帐地亩、清查库款、倡办洋务等。1883年5月,在省城东门内创设了洋务局,“延访习知西事,通达体用诸人,举凡天文算学、水法地舆,格物制器、公法条约,语言文字、兵械船炮、矿学电气诸端,但有涉于洋务,一律广募,”并且派员赴上海“购买外洋新式织机、农器数种,以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