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媒介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媒介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媒介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媒介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谈谈新闻传播受众心理

从我国传统新闻来讲,新闻是一种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新闻是一种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特殊新闻传播心理规律。 首先,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先要受众对新闻的需要,才有了新闻的传播活动。新闻传播行为是人们出于某种需求而传播或接受新闻的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 其次,受众又是新闻传播的目的地,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以受众对新闻的接受为终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的目的、新闻信息的自身价值、传播过程的保真度,最终都要通过受传者的接受和理解来实现。 第三,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活跃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内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的传递、讨论和劝说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扩散、分析、解释、理解和反应。据研究表明,受众除了有选择地对新闻信息加以注意、理解和记忆外,还积极地寻找自己需要而传播者没有发出的新闻信息。受众对新闻、新闻传播活动具有检验作用。只有那些符合受众需要、符合受众心理活动规律的新闻传播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现在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同一个信息有多种传播方式,受众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那磨同一条信息不同的受众有选择性的接收。如成都一年轻人刘志新高考落榜,待业在家,他对家里订的《文化报》不感兴趣,另订了一份《四川科技报》。而且他只看该报上面的“致富金桥”栏目,对其他栏目不感兴趣。但在“致富金桥”的众多报道中,只有《神针救人也救己》这篇报道与他的兴趣和自我条件的评估契合。他读后,心情激动,决心以针灸为业,并找来许多有关针灸的图书,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神针手”。 在这里就就会说到传播的两级效果论,传播的信息必须而且只有把传输的信息送进受传者的心理系统,使信息转化为心理能,这种心理能外化(或释放)为受传者的行为,行为做功才能达到传播的最终目的——产生传播的社会效果。 所以作为传者,就应该提高自己的受众意识,也即是由传者身份转变为受者身份。 受众地位的提升是受众主体意识在我国新闻传播中得到张扬的一种反映,符合现代社会传播思想意识。从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来看,“传者”向“受者”的转变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新闻事业的发展及个人意识的强化息息相关,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剖析: 1、由新闻传播的构成要素决定。按照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他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所提出的“五个W模式”,可以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

浅谈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因素

浅谈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因素 外国语学院 083班龚秋霞 内容摘要:纵观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传媒事业飞速发展,作为信息传播接收的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他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的心理选择和接受程度已经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受众选择媒介的内外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媒介;受众;选择;影响因素 正文 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着,目前社会已由原来的信息匮乏,供不应求的状态转入信息的膨胀,汹涌而来的状态,当人们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潮,再也不能照单全收,受众要麽理智的操纵自己选择的标准网筛从中挑出有用的信息;要麽就是将自己的宝贵时间,精力都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 一,什麽是受众? 目前,随着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完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传播效果的产生和大小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受众。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麽是受众?受众,简而言之就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使得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大了。早期的传播学者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先后提出了“枪弹论”、“强效果论”等理论,其实质就是把受众看作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随着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 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这个理论假设的中心是受众。它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受众心理与广告诉求(说服)

以受众的两种心理机制为依据,我们可以将广告的诉求方式分为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两大类。 感性诉求又可称为形象诉求,其对应的是“动机-能力-机会”的综合心理指标较低、主导信息加工路径为边缘路径的受众。这种广告诉求方式注重对品牌进行整体包装,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理上形成一个典型的拥有人、使用者的形象,从而施加心理暗示,引起情感共鸣。对于商品本身的质量、功能等方面的信息,此类广告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因为其着眼点在于给消费者一种心理暗示:通过使用广告商品,你可以表现出或者获得广告所渲染的这种形象特征。具体来说,作为潜在消费者的受众,心理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广告商品的使用者勾画出一个“典型使用者形象”(可理解为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的“固定成见”),根据广告所传达的信息确定商品“典型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征。这一“典型使用者形象”同受众心理的自我形象的关系如果是冲突的,则遭遇受众选择性心理机制的阻挠,广告的劝服效果不佳。如果二者协调一致,使受众觉得广告商品使用者的典型形象同自我形象相一致,同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自己应该具有的社会形象相一致,那么广告的劝服力度就大大增强。这种感性诉求的广告策略从营销角度来看属于“软性销售”。着名品牌如瑞士奥米茄手表就强调广告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地位和超凡的气质(品牌拥有者聘用世界顶尖模特辛迪·克劳馥即是一例)。其心理暗示为:“要想令世人羡慕、尊重,就请佩戴奥米茄手表;本产品是身份的象征。”人头马XO的广告则强调一种高贵的品质和精神,其饮用者的典型形象是“渴求完美、追求卓越的成功人士”。最近,摩托罗拉为了配合其新款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斥巨资约请世界音乐名剧在北京、上海两地巡演。与此同时,其传媒广告强调手机式样的现代艺术特质,以此提升“典型使用者形象”的不凡品位。此外,金利来等品牌的传媒广告也极尽渲染情调之能事,以达到对受众进行心理暗示的效果。 与之相反,理性诉求着重传达的信息是商品的质量、功能、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力图让消费者对商品将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有所知晓,以此说服受众采取积极的品牌态度。此类广告针对的受众自然是对商品的性能特点等实用信息存在心理期待的群体。广告受众对广告商品的性能特点往往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从质量、价格、安全性、方便程度、售后服务等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有一个可接受范围,并对不同的维度给予一定的权重。如果广告中强调的商品特性与受众所重视的商品特性相一致并且介于其可接受范围之间,受众就会感到满意。广告所传达的商品特性信息与受众的理想水平越是相近,则广告的劝服力度也就越强。这种理性诉求的广告策略可称为“硬性销售”。国内着名品牌海尔的电视广告就采取这种诉求方式,在广告中强调其电冰箱“变频”技术设计,性能卓越,而且还采用了抗菌材料;强调其“小小神童”洗衣机在夏天使用特别方便、省水;强调其空调器“多种立体送风模式”对健康有益。对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精神气质等方面的特征,海尔则不着意设定,只是渲染了和谐的家庭气氛(因为广告商品是家用电器)。此外,海信品牌电视广告中的“胶片彩电”、长虹品牌电视广告中的“精显彩电”都突出画面清晰的特点,一些洗衣粉品牌则强调价格“实惠”,这都是理性诉求的典型例子。 这两种广告诉求方式孰优孰劣,恐怕不能简单判定。感性诉求方式富于创造性、有趣味、吸引人、容易记住,但是使用不当则常常导致华而不实、空洞浮泛,缺乏可信性。理性诉求方式应该说是最忠实于受众实际利益的,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却往往显得单调乏味,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一个广告商品到底应采取何种诉求方式,归根结底要看其诉求对象的心理机制,要做到商品特点、广告诉求方式与目标受众的心理机制相匹配。 三

受众心理和新闻传播

受众心理和新闻传播 论文关键词:认知偏差;认知偏见;逆反心理;传播失效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总结当前的传播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因为受众心理 因素导致的新闻传播失效类型,期望通过对受众心理的分析,使传播 者即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调整行为,使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应有 的作用,达到有效传播。 传播失效即信息传播后的客观效果与传播者的主观意图(预期效果)相 违背或不相符,传播活动零效果同属于传播失效。新闻传播失效表现 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传而乱向”,即传播的 实际效果偏离了传播的预期效果,要么产生了干扰信号,要么使受众 困惑或产生歧异理解;二是“传而反向”,即传播的实际效果是与传 播的预期效果完全相悖的反效果。因为受众个体差异性和受众心理的 复杂性,由受众心理而导致的新闻传播失效的类型有很多。从认知心 理的角度,作者将这些类型分别归纳为受众认知偏差、认知偏见及逆 反心理三类来实行阐述。 一、受众认知偏差和新闻传播失效 受众的认知偏差是指在受众头脑中不自觉地对传播者或对新闻信息的 误解,从而导致与传播者主观意图或宣传意图的偏离。主要表现为误 解传播者角色、移情、期待等原因来引起的认知偏差。 1、因误解传者角色引起的传播失效 媒体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地有人落水,围观的群众无一人下水救人。看到这样的报道后,有人不禁会问:记者肯定也在现场,记者为 什么不去救人?这就牵涉到这样一个问题:记者首先应表现职业人的角色,还是首先表现社会人的角色。因为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受众 会忘记传播者想要揭示的问题,转而对传播者在现场的行为实行评判,导致新闻传播失效。传播者作为社会个体,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 追求,在处理职业人和社会人角色冲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第一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媒体创作趋势.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摘要: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正像麦奎尔等指出的,它“不是研究传媒对人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些什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参与其中,能够影响电视媒体的创作,电视节目不断地迎合受众的口味,电视创作受受众心理的影响。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这种互动促进了电视媒体娱乐化时代的到来。电视娱乐化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各种因素多方作用的结果,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受众的支持,它浸润了受众心里最干涸的地带,使广大的观众在电视面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泄与满足。 关键词:受众心理电视节目娱乐传播媒介传播者新闻传播者通过采访,写作,编辑,播出等环节把远离受众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的事实转换为符号,通过媒介展示给受众。而受众由于自身的限制,不能了解超出人际关系活动范围之外的所有人和事,他们需要大量的、经常的借助于媒介获取新闻,去认识大千世界。“以一种媒介就是一个独特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从其它窗口看不到的景色;一种媒介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以一种不同于在其它环境中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如此看来,媒介把传播者和受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可以看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从中不难看出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也可以看出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只有把符合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通过媒介传递到受众的头脑中,再经过受众的认知理解,将之同化并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将舆论的力量转换为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传播者要想凭借新闻媒介的力量延伸自己的认识、发挥自己的舆论中坚力量,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的研究的基础上。传播者要想影响受众首先要了解受众的心理,不断的通过实践和一系列的反馈机制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到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媒介信息接收者,而且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人们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服务的对象,而且也是传媒的主人和监督者。应当说只有当受众也能以主

新闻媒介的性质

新闻媒介的性质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七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把握新闻事业的共性、个性和特性,尤其要重点掌握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内容提要: 本章涉及新闻事业的共性、个性、特性,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基本属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基本属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难点是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 有关提示: 共性、个性与特性。双重属性所产生的要求。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主要设计: 由一般事物的共性、个性导入对新闻事业的共性、个性和特性的讲述。 提问:中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带来了什么变化。 为何要强调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中社会效应第一,经济效应第二,最好是两者统一。 讲稿内容: 注意关于共性、特性、个性的说法。从一般到个别。 共性指整个新闻事业的所共有的基本特点;特性指一类新闻媒介较之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个性指一家新闻媒介较之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旅游新报>案例 《旅游新报》是在重庆市政府主导下,重庆出版集团、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共同出资打造的重庆市唯一专业旅游报媒,被誉为重庆旅游“十个一”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和重庆旅游“5+1”宣传推广平台之一,《旅游新报》每一期都会送达市级领导,以及各区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手中,是全市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了解重庆旅游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媒体。2008年5月,因用汶川地震做噱头刊登违背社会公德的内容而停刊。 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旅游新报》被停刊整顿 重庆日报5月20日报道 5月19日出版的第60期《旅游新报》在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刊发了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昨日,市新闻出版局根据有关规定,决定给予《旅游新报》停刊整顿的行政处罚。 与此同时,《旅游新报》的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公司对《旅游新报》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决定免去该报社社长职务,撤销该报总编辑和副总编辑职务,并对相关直接责任人予以除名。 据悉,旅游新报社已通过网络发表致歉信表示,尽管该期周刊系提前编印,但报道严重违背社会公德,亵渎了神圣的民族尊严,伤害了崇高的民族情感,在全社会造

广告受众的心理分析

广告受众心理分析 以香奈儿chanel No5香水广告为例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广告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广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广告策略是离不开消费需求,离不开消费心理的。而最主要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物质心理需求,一类是精神心理需求。而广告策略是实现消费心理的主要途径,只有从消费心理出发的广告策略才是最基础,最能对消费者产生指导的广告策略。 一、广告描述 片中,妮可基德曼主演扮演一名从电影首映礼上溜走的女演员,邂逅了巴西演员罗德里格?桑托罗扮演的英俊陌生男子。痴情贫穷的男人爱上光辉熠熠的女明星,镁光灯与荣誉的包围无法阻挡她对爱情的奋不顾身,仓皇逃脱后两人独处时的片刻宁静宛若无人的城市上空,爱情的字典没有了贵贱。一场《罗马假日》的桥段在广告中影射。尾声处的过渡留给了“明天”——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如NO.5深沉隽永。 二、广告视觉角度 这个广告片没有很多的语言,但却有着惊人的视觉表现,如黑色,红色等纯色背景上耸立着一个硕大的“5”字,一个极品美女站在正中央,香奈儿5号已经从美女的手中飞了起来,香水浪漫的在空中飘洒,给人一种美和强烈的视觉感。另一方面又与其品牌内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一种高尚,飘逸和典雅。 三、广告记忆角度 广告一开始就吸引人的注意力,女主角刚刚出场的时候,就出现了香奈儿的标志,这就应用了我们所说的首因效应,目的是为了让首先呈现出来的信息占据消费者的记忆,以此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并且吸引着观众跟着他的故事情节走,开始突现了的一瓶chanel N5香水,让观众知道这是有关这款香水的,让观众知道广告的目的。广告中故事的男女主角引发观众的好奇心,让人期待他最后结局。诱人关心的题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推动力,是维持消费者对广告较长时间注意和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条件。无论是有机体的物质需要,或是精神的、文化的需要,凡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无

浅谈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浅谈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经济进一步增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个时代,以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博客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充分满足着受众的多样化传媒需求。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在这样一个新媒体兴起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将会同新媒体并存,还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消失,都将取决于传统媒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传统媒体在日后的发展中要保留自己的地位,需要审视自身的优劣势,并及时找出应对措施。到目前为止,网络媒体风生水起,带到大众传媒的又一次革命,对传统的纸制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冲击与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在网上停留的时间是一千分钟,大大高于电视收视的时间。博客、播客、威客、网络视频点播、手机电视等等各种新兴媒体风起云涌、迅速成长,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史无前例,随着互联网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媒介的受众人数和接触频率开始有所减少。在这里,我主要谈谈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 1、满足受众多样的心理及实际需求 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能够极大满足受众多种需求。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使得人们在网络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与现实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关联和反差。这种关联和反差既能让人自由的远离现实社会,又能让人无界限的融入现实社会,这是网络所呈现的丰富世界,它能最大化的满足受众多样的心理及实际需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世界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感,其实远大于所谓信息海量、快速检索、电子商务等实用功能,这种依赖感之强是传统媒体所不能企及的。 2、更多样的互动形式 是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接收、反馈的过程中,改变了受众旁观者的身份,受众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媒体上检索、接收、分享、传播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参与信息传播过程的需要。因此,许多新媒体的传播和互动功能都是以受众为核心而开展,与传统媒体“一切从传播者角度出发”的惯性思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当受众由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受众的表达权、参与权等也就得到了更大的实现,互动的形式也更为多样化。 3、网络媒体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媒体以强大的信息狂潮,不仅对信息传播产生影响,同时对人类生活也

受众心理笔记

受众心理笔记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受众心理 第一章受众分析 一、受众:简而言之就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 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特点:1.规模的巨大性,在人数上超过大部分社会群体; 2.分散性,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 3.异质性,即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受传行为: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所采取阅读、收听或观看的行为。受传行为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物质条件、身体条件、时间条件、文化条件、心理条件。 根据受传行为的状况和受传行为的条件分类: ⒈潜在受众:即目前尚无受传行为而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创造受传条件成为受众的人; ⒉实在受众:即对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有受传行为的受众。 根据受传自觉程度分类: ⒈有意受众:即自觉或比较自觉地把自己的受传需要与传媒联系起来,有意识参与传 播过程的受众。这一部分是比较稳定的。 ⒉无意受众:虽有受传行为,但参与传播的自觉性较差,对传媒的视听往往是无意识 的,是非稳定的受众。 讨论:目前各类媒介是如何使无意受众变为有意受众?中间又有哪些问题? 根据受传的动机分类: ⒈主智受众:以满足认识上的需要为主导动机的受众;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了解 舆论,以认识客观世界。(延迟能耗报偿) ⒉主情受众:是以满足情感上的需要为主导动机的受众。其目的是为了调节生活,消 遣娱乐。(即时报偿) 二、受众的自主性:是指受众在视听传播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心理、行为的主动控 制的心理特征,是受众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

受众受传过程中的主动性活动主要表现为: (一)选择 ⒈选择性接触⒉选择性理解⒊选择性记忆 理智、经验导致选择性行为并非总是发生,它产生于需要及情感、意志共鸣 (二)审辨 受众对传播的审辨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传播本身的审辨;一是对传播所涉及的客体的审辨。前者包括对传播者的审辨、对信息来源的审辨、对传播内容的审辨、对传播价值的审辨。后者的审辨包括对传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现象的是非、曲直、美丑、善恶等的判断和评价。 网络媒体时代中的受众审辨能力增强:华南虎事件中网友的表现;死亡博客事件中的网友表现 (三)加工 ⒈扩展与简化⒉具象和抽象⒊分解与合成 (四)投射(情感联想) 投射:是指个体在接受外在刺激时,把自身的经验、情感投射到对象上去的一种心理现象。 (五)探究(好奇心理) 受众的探究有几个特点:一是选择性;二是主动性;三是短暂性。 第二章受众的需要与期望 一、需要:是人类追求自身心理平衡的一种状态。是个体和社会所必要的事物在人的 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有所缺乏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状态,是主体积极性的源泉。人的行为就是满足需要的活动。

媒体和媒介有何区别

1、媒体和媒介有何区别?信息和资讯有哪些联系?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 提问者采纳 媒介是一个基本称谓,指的是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可以传递信息的物体,比如小纸条:) 区别:媒介和媒体就是两个互相联系名词,媒体是一个主题,媒介是媒体利用某个方式才传递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简单点说就是电视台是一个媒体,然后网络,记者采访的途径属于媒介,属于采集信息。电视也属于媒介,传输信息。 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它必须被消费者利用;并且“提供-使用(阅读或利用)-反馈”之间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CS链,具有这些特点才可以称之为资讯。 联系:资讯是信息的一种。 2、教学媒体与新闻媒介有何联系?什么是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 教学媒体是指直接加入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传输信息的手段。 新闻媒介是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联系:教学媒体也可当做新闻媒介传递信息。 信息素养是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学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

媒介与受众

媒介与受众 -------浅谈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1.报纸、杂志、电台、电影媒介时代,媒介单一化,受众若要获取信息只能选择这些单一 的媒介,受众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此期间因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媒介也一度作为战时的宣传工具。媒介的影响力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并且迅速产生传播者想要制造的传播效果,而受众无力抵制媒介的影响,只能按照传播者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媒介威力巨大,受众孤立无援、在媒介面前显得软弱无力。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功能独特地新媒介逐渐涌现,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这些新媒介所开发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丰富个人生活而设计,大众更多地感受到它日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交流工具,有些人花在媒介上的时间甚至多于与朋友、家人的相处时间,在这些人看来,媒介的出现及发展并非是在腐蚀人们的思想、造成社会混乱,相反它是温和的,大众传播工具越来越丰富,受众甚至可以主动地选择、运用媒介来获取信息,满足自身的需求,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从而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它更多地关注的是受众对媒介主动、积极的使用,而并不关注媒介对受众产生的负面效果。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媒介内容不断丰富,公众越来越依赖媒介,媒介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似乎又回到了大众社会理论时期的那种状态;不同的是,公众在面对众多媒介和信息时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媒介的影响力是通过受众对它们的自由选择表现出来的,因而媒介技术倾向于个人化方向发展,如数字电视、电子邮件等技术媒介的出现,媒介并不能强制我们去认同它的观点,相反受众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影响媒介内容的采集,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似乎又处在“有限效果论”时代。新媒介越来越倾向于与受众的互动或是提倡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特别是网络技术地不断更新和完善,网络媒介的作用力也越发明显,人们更多地通过这种新的媒介方式进行人际交流、获取信息,这也表明大众传播中将逐渐蕴含人际传播的内容,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谁影响谁的层面,而是朝着相互影响这一更为复杂的层面发展,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媒体和受众的关系的重新审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视、因特网等媒介技术进一步成熟,信息内容不断的丰富,公众不仅有了平等接受信息的机会,而且积极地寻求信息为己所用,在面对同一信息时不同地受众有不同的解读,受众在接受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和选择性。网络技术更是给人们搭建了自由言论的平台,受众变得更为积极,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现在的受众甚至会充分运用媒介发布信息,变受者为传者。以60年代为界,之前的研究注重媒介效果,是传者本位的时代;之后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对媒介受众的研究,是受者本位的时代。如今,在新媒介背景下绝对受者与绝对传者的角色被淡化甚至消失,媒介与受众的绝对界限越来越模糊,两者关系越来越暧昧,媒介本应扮演信息真实再现者的角色,生产信息发布给受众;受众应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随着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媒介充分挖掘受众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多地以受众而不是以客观的新闻事件为主题去生产信息,迎合受众; 而作为受众则更多地利用媒介发布自己的信息,而不是接收媒介发布的信息,受众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 2.受众是由不同层次的各个群落组成的,他们分别根据自己的信念、爱好和需要,有分析、 有选择地接受大众媒介的传播,而且他们还会积极地参与媒介传播活动。如果媒介的传播活动没有受众的参与就不能说是完善的,有时候受众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有时候受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者。所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以传者为主导的信息“推入” 的传播定式是不可取的。那么大众媒介与受众的关系究竟怎样呢?大众传播学认为,传播

受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时的心理特征

受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时的心理特征 一、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对外界态度持相反方向的反应。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容易强化成定势从而对后续产生影响。常见的有超限逆反和评定逆反。 一个人的认知过程要经过一定时间。因此在传播中常使用反复的方法增强效果,但是如果机械地、连续性地、也就是说总是使用同样的刺激物,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就容易引起超限逆反。为此,传媒应注意掌握适度原则和变化原则。适度原则包括质与量的适度。在质的方面要求传播应实事求是,留有余地,讲究分寸。在量的方面应有节制,有节奏,不能过度报道,没完没了。变化原则是指对同一主题或态度,传媒应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利用各种形式在变化中求同一,加强传播效果。评定逆反是由受众立场与传媒立场的差距引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受众会把与自己相近的立场评为相距更近的立场,把与自己较远的立场评为更远的。因此,传媒需进行受众调查,了解受众对传媒立场的接受与排斥的范围有多大。如果差距过大,传媒应循序渐进,有层次的进行引导,使受众逐渐调节,以期接近传媒立场。 二、吸引注意力 态度形成首先是由注意引起的。注意是引导的第一环,没有注意就不可能有理解与接受。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这里我们只谈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自然发展,无自觉目的的,无需意志参与,不需做主观努力的注意,如何引起无意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刺激物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越强,越易引起注意,据此,传媒可利用大标题、大图片、头条新闻、醒目的色彩和传媒合力增强传播的强度,利用角度新,立意新,形式新,内容新吸引受众注意。然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能否引起注意还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与受众的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凡是符合受众需要的,符合受众兴趣的内容才能引起注意。这也就是为什么“焦点”、“热点”、“难点”的报道大受欢迎的原因。 三、感性与理性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伴随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情感一经产生,便能加快或阻碍认知过程。传播时应注意情感因素的运用,用富有情感的事实、情节、议论,使传播富有感染力,消除与受众的隔阂,达到深处的心灵交流。虽然由情感引起的态度改变比较强烈,但以此获得的立场会随时渐渐减弱、消失。受众的每一种态度形成都以认知为基础,受众之所以对事物持不同的态度是由于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知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诉之于理性,即通过确凿的事实,合乎逻辑的议论,全面充分的论据,来说服受众改变态度,由理性形成的态度改变虽不强烈但比较持久,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传媒可利用情感因素引起受众的兴趣,而后再进行理性的分析,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四、直述与暗示

新旧媒体环境中的受众心理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7270893.html, 新旧媒体环境中的受众心理变迁 作者:刘韵竹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当今社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已成为人与社会交流沟通的纽带,大众传媒将抽象的社会具象为人们所可以接受的图文信息。现如今,与其说人们置身于社会环境倒不如说置身于媒体环境中,与其说受众心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不如说受媒体环境的影响。人随境转,受众的心理也在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关键词:新旧媒体环境受众心理变迁 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发布的《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中,将第五媒体定义为:基于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展现信息咨询内容的媒介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报纸、杂志等“第一媒体”、广播“第二媒体”、电视“第三媒体”和 PC互联网“第四媒体”。 ① 这“四大媒体”都有共同鲜明的媒体特征并在积极寻求拓展。首先,它们都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这些原本媒体特征。第二,它们都有大众传播功能,其传 播特点表现在有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第三,当前的“四大媒体”都表现出各自的传统特性,②其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也都较为明显。现在,手机媒体已经是广受关注的社会主流媒体之一了。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具有能够令不同程序在同一时刻运行的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程序分成两部分,即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前台程序通过终端来处理事件,其结构一般为无限循环;后台程序则掌管整个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分配、管理以及任务的调度,是一个系统管理调度程序。它实际可以有多种含义,比如手机上的后台,其实就与电脑系统中的最小化差不多,只是隐藏和缩小的概念。虽然叫做隐藏和缩小,但是实际的程序仍然是在运行中的。几个网页、软件在同一时间共同运行,形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信息接收的“同时性”。 麦克卢汉认为:“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一部分,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了解受众的喜好与期待,也是各大媒体的迫切要求。 受众的思维与心理是微妙而不易把握的,原因是受众心理特征丰富、且急具变化性。从接受角度来看,按照受众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的不同、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受众的心理层次又可分三个:(1)“消闲心理”,它是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层次;(2)“求知心理”,它是新闻受众心理的较高层次;(3)“研究心理”,它是新闻受众心理的高级层次。③传统的传播观念认为受众为了解决自己无知或知之不多的问题,也要对客观世界的最新变化急于了解,特别是对新事物、新情况、新环境等更是关心备至,当代的受众较之以往对媒体的要求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新概期末加油~)来源:赵勤勤的日志 看到去年的第二题表示很慌乱,因为对新闻媒体都没啥了解,感叹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动手凑集了一些资料,希望有用哈~~~欢迎补充! (先发这么多吧,下午有空再整点……) 《环球时报》 办报宗旨 首先,在内容上,《环球时报》开发中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西方媒体帮我们选择的。他们的经济强势,造就了传播上的强势。西方的新闻产品像可口可乐、辣鸡翅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推销,其他国家很难抗拒。因此,美国人持续关注的地区,比如中东,已经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传统热点。发达国家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高尔夫,也时常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 《环球时报》一直坚持把新闻的观测点放在中国,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我们重点开发了几个领域。 第一,开发中国周边的新闻。在中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原本中国记者比较少,报道力量不强。《环球时报》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中亚五国、东南亚各国,都培养了自己的特约记者,请他们帮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国现在是什么状况,中国人到这些国家可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这方面的稿子很多,如《蒙古还想修三条铁路到中国》、《中国人闯荡越南股市》、《中哈公路没有王法》、《尼泊尔有上千人研究中国》、《投资柬埔寨别急于求成》、《中国人到金边炒房地产》等等。 第二,在传统大国开发跟中国有关的新闻。其中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华人消息,还有,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大国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外国元首访华,国内媒体的报道曾经比较单调,但《环球时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客观谈论这些重大外交的意义。如1998年克林顿来中国,我们在文章中配了一张漫画,漫画上克林顿身上被射了很多箭,说明了当时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抵住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媒体中是非同寻常的。 第三,在公共新闻中开发中国人感兴趣的侧面。打个比方,伊拉克有10人被炸死了,如果是美国的媒体,它就会调查被炸死的这10个人的名字、所属的部队,这起事件该由谁来负责等等。而日本人则关心当爆炸发生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在哪里,他们是否安全,被炸的1 0个人是被误炸还是有针对性专门选择的。但是这些与中国人关心的都不同,如果《环球时报》上出现了一篇让日本人说好,而中国人看不懂的文章,那这就不是一篇好文章。再如,一个记者到国外采访汽车展,我们要求先看看汽车展上有没有中国车,如果有,放在什么位置。不光是车展,还有航展、艺术展和其他世界性的活动,我们都要求记者主动发掘中国人爱看,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又如,阿尔巴尼亚、刚果(金)发生大骚乱的时候,国内最关心当地中国人的安危。我们把越洋电话拨到当地使馆,开创了从国内采访驻外使馆的先河。

新闻传播的受众——受众的权利

新闻传播的受众——受众的权利 定位:新闻传播的受众是新闻信息流程的终端,是新闻信息的收受者,是新闻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又是信息、媒介及传播效果的最终检验者 受众是新闻传授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活跃的决定因素。受众对 新闻媒介最经常、最权威的评价就是对各种各样媒介活动的接触程度,即报纸的发行 量、电台的收听率和电视台的收视率 受传者的特征:1、受传者是无定向的、模糊的 2、受众获知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不可避免的对各个媒体进行比较分析 3、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的选择,新闻信息的传播接受不具有强制性 4、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受众对信息的心理反应和行动 5、在新闻信息的传授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反应,他们所表示的意见及其所 采取的行动,构成了传播过程中信息反馈的来源 6、受众既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又是一定的社会群体的一员,其行为受 群体制约 7、受众在接收到信息以后,出于一定的心理需求和人际关系会向他人转述 特征新趋势: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是编辑”,既是受传者,优势传者;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既具有受者 的角色特征,又具有传者的角色特征 受众的特点(荣):1、广泛性 成员组合和地域范围的广泛性 2、混杂性 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的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度 3、隐蔽性 受众对于媒介来说是一种笼统、隐蔽的存在 传播者对受众的角色期待 1、政治经济期待 传播者期待自己所选择的信息和所发表的意见能为受众所接受,自己的态度与价值观呢过为受众所认同,从而巩固与提高自己及所在媒介在社会上的威望,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所期待的各种经济、政治的或者其他的功利收益 2、文化规范的角色期待 传播者期待通过自己有选择的信息传递,为受众接手之后能成为一种道德的、文化的规范力量,使受传者体会和感觉到社会认同的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规范,并去规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3、组织期待或团体期待 传播者期待通过自己的传播活动,把受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使受众成为自己指挥或指导下的团体的一员 受众的分类 1、按照媒介类别分类: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 2、按照接触的新闻媒介分类:稳定受众、不稳定受众 3、按照受众不同信息需求分类:一般受众、特殊受众 4、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现实受众、潜在受众 5、按照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核心受众、边缘受众 核心受众的确立:受众的区域定位、受众的职业和身份定位、受众的年龄定位、受众文化定位

浅谈媒介娱乐化及其影响

NEWSWORLD 《新闻世界》 科技进步带来了让人欢呼的“读图时代”:人们不再仅仅依赖于印刷术所带来的“读”的信息接收途径,而更加习惯于由图片、画面等所带来的“看”的视觉冲击力。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变得轻松、愉快,不需要受众作过多的思考,连原本一些严肃性新闻也加入了这股娱乐化的热潮,整个媒介充斥着娱乐的欢歌。 尼尔·波兹曼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中对媒介娱乐化的现象充满了忧虑与批评。诚然,对于媒介娱乐化现象迅速发展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在看清楚媒介娱乐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从辩证的角度看,媒介娱乐虽然“麻醉”了大众,也为他们衔来了“橄榄枝”。 一、媒介娱乐化的“麻醉”性 愈演愈烈的大众媒介娱乐化风潮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早在波兹曼对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展开强烈的批判之前,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就提出了大众媒介的负面功能说———麻醉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娱乐节目以来,以报纸、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开始了一次栏目内容的大换血,娱乐成分的比重不断增加,严肃性的内容则呈减少的趋势。在媒介娱乐倡导的所谓“感官文化”的刺激下,大众没有了深入思考的时间,这与需要长时间培养和积淀而形成的审美能力是背道而驰的。在娱乐快餐面前,审美和艺术似乎成为了虚幻的东西,人们需要的是简单快捷、无需思考的娱乐元素。没有人拒绝这种快乐的“麻醉”,没有人在意报纸上的大幅图片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没有人质疑电视所制造的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信息环境,人们习惯于支离破碎的“点式”的注意力,连点成线的逻 辑思维能力便退化了。 从传播者的角度,也能看出媒介娱乐麻醉作用的影响,即媒介娱乐削弱了媒体的责任感与公信力。为了迎合受众对于娱乐的狂热追求,媒体选择将娱乐成分不断放大。重大报道和深入评论的内容少了,故事化的软性新闻多了;严肃性的话语少了,煽情而吸引眼球的字眼多了;正统的新闻节目、谈话节目、评论节目少了,与暴力、色情、八卦、琐碎沾边的“法制新闻”、“娱乐新闻”、“超级访谈”占据了报纸的头版、电视的黄金时段和各门户网站的首页。这种以利益为最终目的,以刺激受众视觉和听觉感官为手段的制作方式,背离了媒体环境监视的职责,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影响。 二、大众媒介的“橄榄枝”效果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媒介娱乐化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休闲方式。一种现象能够存在并发展几十年,甚至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能不看到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媒介的娱乐化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普及大众文化的作用。媒介娱乐具有简单易懂、轻松愉快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易于被大众所接受。许多媒体利用娱乐元素制作出了相当数量的节目或栏目,掀起了“访谈热”、“养生热”等等,收视率居高不下。因此,尽管媒介娱乐常常让人联想到煽情、暴力、性等,但也起到了普及常识的作用,与深奥难懂、充满逻辑性的理论书籍相比,一个知识水平一般的人更愿意选择轻松娱乐的方式接受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普及,就像递到手上的橄榄枝,温和而让人愉快。 其次,媒介娱乐还具有化解社会矛盾 的作用。这方面的功能是与其消极影响———麻醉作用相辅相成的。媒介提供的娱乐方式之所以让人乐于接受,是因为它的平和轻松,人们在这种充满娱乐的拟态环境下放松了原本紧张的情绪,集中于矛盾的注意力得到了转移。 三、一分为二地看待媒介娱乐化现象 在评价媒介娱乐化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时,不能只片面地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它的正面意义。媒介娱乐不是魔鬼,在“读图时代”不断深化的今天,娱乐的意义已经变得越发重要。人们的生活需要娱乐,也需要大众媒介传播这种娱乐,过分为媒介娱乐化焦虑,甚至谈娱乐色变,是不可取的。但是,对于媒介娱乐正面功能的发挥,也应当注意“度”的把握,防止其演变为“娱乐霸权”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 媒介娱乐既不应泛化,也不应妖魔化。大众不应该放弃思考的权利,也不要割舍娱乐所带来的满足感;媒体不能为了利益而不顾责任感,也不必将自身变成机械传播信息的机器。“读图时代”既需要“橄榄枝”,也要防“麻醉剂”。■ 参考文献 ①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②邵志择:《新闻学概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③文然、任勇胜,《当下中国出版娱乐化现象解析》[J].《中国图书评论》,2006(5) ④宋妍,《十年媒介娱乐文化对受众主体性的培育》[J].《新闻大学》,2008(3)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 责编:姚少宝 浅谈媒介娱乐化及其影响 ■佟彧 【摘要】本文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读图时代下的媒介娱乐的正负功能,揭示了其普及大众文化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正面社会功能以及降低大众审美能力、思维连贯性和削弱媒体责任感、公信力的负面功能。 【关键词】媒介娱乐正面功能负面功能 学子论文选登 138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文学院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班级:1502 姓名:马金平 学号:150322130204 一.媒介概念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买家和卖家或者其它两者之间交接的工具。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也指在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人或事物间,从中介入参与其中的活动或组织,表达一种组织形式。 二,媒介的分类 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和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的。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巴勒特,1986)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

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我们认为,媒介概念的混乱,会引起论述的混乱,而论述的混乱又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而混乱的理论是无法指导传播实践的。 麦克卢汉 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施拉姆曾经赞扬麦克卢汉使得“媒介这个曾经主要是艺术家、细菌学家和大众传播学家才使用的词风靡一时”。但是,这种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媒介理论忽略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如美国学者切特罗姆所指出的:“他的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虽然他想通过传播媒介来追踪人类文化的发展,他的历史学却难于置信地缺乏真正的人民。” 德弗勒 德弗勒也从广义的层面建构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对媒介的认识也有分歧。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巴特勒,1986)有时它与载体、渠道、讯息纠缠:“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总称,一般又称大众媒介。”“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 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 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