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就业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就业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就业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就业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有效就业的视角研究了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有效就业的增加也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有效就业经济增长协整格兰杰因果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同期却没有出现相应的就业增长,GDP的就业弹性呈逐年下降趋势:1985—1990年我国GDP的就业弹性为0.2992,1990—1995年下降到0.1165,1995—2000年则进一步下降到0.1078(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有关数据计算而来)。一些学者(胡鞍刚1997,周其仁1997,张车伟等2002)认为就业弹性的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在下降,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带动就业的相应增长。对此结论,另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邓志旺等(2002)认为以上所谓的就业弹性只是名义就业弹性,把隐性失业考虑进去以后的实际就业弹性在此期间并没有急速下降。国家计委课题组(2002)和钱永坤等(2003)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

关系,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增长。龚玉全等(2002)从有效劳动需求,即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约束下以劳动力的边际产值等于其工资成本时的劳动力使用量出发,认为经济增长通过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带动了企业总劳动工时的增加,事实上促进了有效就业的增长。

笔者认为用名义就业弹性的下降趋势来说明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我国存在大量隐性失业的客观现实,分析我国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隐性失业问题。实际就业弹性的计算虽然说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此期间并未下降,但它本身并不能说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规模的扩大,但由于时间序列变量多为非平稳序列,在没有检验经济增长变量与就业变量的平稳性之前,“伪回归”出现的可能使其结论难以令人信服。龚玉全等虽较好地从理论上论述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但其结论缺少经验证据的支持。

本文正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有效就业的视角入手来研究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从名义就业量中减去隐性失业,估算出相应的有效就业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考察我国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最后用格兰杰检验验证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有效就业的测算

有效就业实际上是名义就业中不存在隐性失业时的就业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有效就业=全国从业人员数一城镇隐性失业数一农村隐性失业数。有效就业估算的关键是农村和城市隐性失业的测算。

目前,计算农村隐性失业的代表方法有以下几种(隗斌贤,1999):国际标准比较分析法,即在与我国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其历史时期中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比较,多出来的部分即农业隐性失业。另一种比较分析法以农业劳动力人数与土地资源的生产性比例进行比较来估计农业隐性失业;第三种方法是王城(1996)根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归纳的一个计算公式:农村隐性失业人数=农业劳动力供给数一乡镇企业就业量一个体私营经济就业量一进城务工量一农业可容纳劳动力。其中,第一种方法的国际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使劳动力积存在农业的程度,不能反映农村劳动力有效利用程度的高低。第二种方法仅以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为标准测算农业的隐性失业,反映的仅是由耕地资源短缺所形成的农村隐性失业,因而比较粗略。王城的方法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故本文用它来测算我国农村隐性失业。

关于城镇隐性失业的测算,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的调查结果(城镇各类企业综合隐性失业率为18.8)来测算样本期间城镇隐性失业人数。其理论根据是城镇隐性失业主要存在于国有经济部门,在这些部门的隐性失业存量没有明显变化之前,假定城镇隐性失业率保持不变。此假定的依据是近年来我国国有部门的就业机制虽然发生了一些市场化变化,但政府在相当程度上用行政控制国有部门隐性失业显性化的做法使国有部门隐性失业率基本保持不变(夏业长,2000)。

注:其中为反复筛选的最优值。

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引起有效就业增加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有效就业增长也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有效就业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

四、结论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在样本期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尽管各自是非稳定的,在短期可能表现为非一致性,但就长期而言,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却构成了稳定的均衡关系,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有效就业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带动了企业有效劳动的需求,这表现为企业利用富余人员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从而推动了有效就业的增长。格兰杰检验同时表明有效就业的增加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有效劳动的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源泉。总之,在我国,经济增长、有效就业的增加表现为一致性,经济增长是提高就业的一条根本途径,为了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就业规模的扩大,有效劳动投入的增加也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胡鞍刚:《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7年第3期。

(2)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流动》[J],《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3)张车伟、蔡防:《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4)邓志旺、蔡晓帆、郑隶华:《就业弹性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5期。

(5)国家计委课题组:《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一对当前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分析》[J],《中国物价》2002年第10期。

(6)钱永坤、宋学锋、董婧:《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3年第1期。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1)(DOC)

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一、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定义:在较长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2、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阶段):农业活动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第二阶段(起飞前阶段):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经济企业家阶层形成、金融制度开始建立); 第三阶段(起飞阶段):农业经济商品化;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加速,资本大量向工业集中;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劳动力高学历、高技能化,工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第五阶段(高额消费阶段):消费结构显著变化,耐用消费品需求大增、企业竞争

异常激烈、垄断倾向日趋明显,社会化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需要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来诱导需求增长,政府调节和干预并存; 第六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科教文卫和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新的主导部门。 3、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1)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2)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关系: 一致性:高效益,必然带来高速度,比例也一般是协调的; 不一致:高速度,如果比例失调,可能是低效益、不可持续的增长;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资源充裕程度,中东地区和俄罗斯)、劳动量(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日本)、生产率(投入产出效率,德国); (2)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投资及投资的外部效应)、技术进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我国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就业形势的因素纷繁复杂,既有来自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和生育政策的变化等,也有来自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当中既有积极有利的方面,也有消极不利的方面,因此需要在仔细分析这些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预测未来我国的就业趋势变化。 (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将愈发复杂多变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国内,从而对国内的经济和就业产生影响。在经济方面,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和欧洲债务危机的逐渐化解都将增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贸易和出口,从而带来就业的增长;而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乏力又会减弱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在地缘政治方面,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较大挑战;与日本、菲律宾等国在领土上的争端和政治上的分歧会使我国双边经贸关系受到一定影响,从而波及我国相关出口企业的就业状况。 (二)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与就业增长最为密切相关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率。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长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水平,1978-2013年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速达到了9.8%。然而,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三期叠加,潜在增长率将明显下降,2012和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均在7.7%左右,预计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落至7.3%左右。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属于向新常态的过渡,将逐步由高速回调至中高速增长平台,这种增速的放缓必然会给就业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较长时间内,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当时是为了应对人口的高生育率和高增长率而采取的强制措施。这一措施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老龄化社会,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3%,到2013年这一数值已上升至9.7%。与此同时,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也从2011年开始逐渐下降。为了适应未来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局面,国家人口政策开始调整,从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转变为放开“双独”家庭二胎限制再到允许“单独”家庭生养第二个子女。人口生育政策的这种调整将会减少近期育龄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但将有利于远期劳动力的供给。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09-07-21 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过分困难,困难的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在理性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扩大就业,应当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相统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或过慢增长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种种严重弊端,全面持续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如果降低速度过快,虽然价格可能趋于稳定,但同样会带来问题;一方面会减少供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职工生活失去保障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再一方面,物价上升,特别是物价大幅度上涨会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国家会采取紧缩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速度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由于经济运行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超前或滞后的关系,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相关关系不显著,但这一规律仍然起作用。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难以为继。从2003年到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延续了2003年以来两位数加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来支撑,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较大比重。2007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由于得到政府财力支持相对较少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起点,没有适当规模的投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但是我国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投资需求过旺,规模过大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可以引起基础产品特别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并最终传导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加之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瓶颈产业的推波助澜,短缺现象严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一旦控制投资增速过度,又极易引起明显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失业人数增长,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等经济萧条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高增长需要不断的更高的投入,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型的,即以高投入、高消耗换来较高的产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受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但一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使得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越来越大的约束。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运行,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目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增长方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尤为艰巨。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粗放型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改革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3.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9 8%。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中国,奥肯定律是失效的,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伴随着高就业率。 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资源是稀缺的,过分追求工业化必然造成环境的压力,中国逐渐改变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但是处于在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其地位不会改变。 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政策调整上一直进行着多方博弈,一方面要顾及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而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也要顾及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剧烈波动,在国家经济刺激下,我国经济形势好转。 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当前黄金、石油价格的连续上涨以及的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刺激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市场验证。

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分的依靠国际市场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体制需要一系列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减 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我国实体经济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 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优越的要素禀赋,使中国赶上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的第四次的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受益最大的国家,维持了经济 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成为世界上制造业高、中、低端产业链条相对比较完善的少数国家之 。 目前我国正进入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期。 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五个趋势: 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二是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我国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就业机遇(一)产业转移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构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产业承接地区而言,伴随着产业转移,相应的就业机会也会转移到产业承接国,产业承接国从而获得了直接的就业促进效应。 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该地区就业劳动力结构也向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专

经济增长与就业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通过表 2.1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对比关系,自1978 年以来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是相对较弱的,虽然经济的发展保持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态势,但是就业增长的变化在30 年间并未与高速的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主要表现在:1.在1978-1989 年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平均达到了9.6%,平均就业增长为2.96%,从各年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和就业基本保持了大致的波动幅度,尤其是1984 年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15.2%是该时期的最高值,同时,就业增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3.79%,说明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经济发展的就业拉动效应是明显的。 2.在1990-1999 年期间,经济增长依然强劲达到平均9.7%,然而在九十年代的平均就业率下降为 1.09%,在这个时期,经济的增长呈现的是先急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就业的增加十分有限几乎保持水平的趋势。例如在1992 至1995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10%,然而同时期的就业增长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就业增长率仅仅维持在1%左右,说明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开始变得微弱。 3.2000 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十年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6%,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加,从十年间的数据可以看出,就业的增长徘徊在0.5%左右,始终没有突破或超越改革开放之初的就业增速。可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不一致的趋势,经济的发展带来就业效应有限,最近十年间的促进效应在逐渐减弱。尤其在我国就业人口持续增长的今天,虽然经济的总量增长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然而带动的就业增长率及其微小,因而未能更好的促进就业总量的相应增长。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结构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和就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反映在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上来。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和实际的就业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是很明显的,就业结构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出现相应变动。根据表 2.2 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总体上,从产值构成的变动趋势来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由1978 年的28.2:47.9:23.9 演变到2010 年10.1:46.8:43.1,第一产业的产值构成明显下降,三十年间下降了18.1 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增加了19.2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是在波动中的微调,在整个产值结构的变动中并不明显。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来看,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对应,我国的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出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转换:三十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构成下降了33.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则增加了2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增加弥补了其间的差额。通过将就业构成与产值构成的变化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就业结构的转化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化。以2006 年为例,当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只有11.1%,但它所承担了近乎全部就业的一半,第二产业产值结构重高达47.9%,而它只容纳了略强于1/4 的就业量。在目前的状况下,只有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大致接近,并且,第三产业扩张就业的能力一直是不断增强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既是产业结构转化过程,也是就业结构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各个产业的构成比重与相应的就业结构都会由第一产业占绝对比重,向第二产业转化,并最终形成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增长格局。因此,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生产资源产业间配置的转化过程,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和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将占居绝对优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的原因之一在于产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会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会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一、当前的经济形势 据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近期估计,仅2008年城镇失业人口可能突破5000万人,农村突破2亿人。 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一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广东、江苏一带外贸型企业甚至出现倒闭潮。 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会制约就业。此外,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也会加剧就业压力。经济专家预计,中国的下岗或失业人员将大量涌现。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世界局势危机。所有企业、金融机构、学校甚至我们自己的命运都会不同程度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我们已经习惯的观念、思维、经验、能力、职业追求和生活理想,都可能在这场危机中发生巨大变化。

因此如何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及时做出正确的对策就成为我们大学生必须面对的话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这场经济危机面前显得尤为严峻,那么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场潮水般涌来的经济危机?你将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你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饭碗?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1400万人左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的关系

经济增长中的就业变动问题研究 -以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 田小宝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一名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李永捷四川省成都市就业局局长 经济增长与一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工业化早期,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或长或短的粗放型增长期,体现“要素积累—集约管理—知识创新”的演变路径;产业结构经历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过程。从中国的实际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年均8%-9%的高速度增长,但是近年来,就业增长的速度却趋于缓慢。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就业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本论文以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分析成都市在经济总量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其就业数量、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变化的情况。从中得到的结论是:成都市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为充分就业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的实施为充分就业提供了制度环境;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也为成都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长期可靠的保障。 一、经济总量的提高与就业数量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更是促进就业增长、吸纳劳动力的根本。有关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问题,迄今为止,以增长促进就业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奥肯法则”,即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反向变动。该法则被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经历所证实,并被我国长期奉为追求GDP高增长的主要依据。然而目前尴尬的是,中国的高增长并未带来应有的高就业。这种情况并非传统理论能解释,理论来源于各国发展实践,而中国面临的人口、区域关系、体制转型、经济结构的复杂性是举世无双的,因此成都市的就业情况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成都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七五”时期GDP 年均增长率为7.4%,同时期就业总量年均增长率为 2.64%,而同时期就业弹性系数为0.36;“八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6.04%, 同时期就业总量年均增长率为 1.33%,同时期就业弹性系数为0.08; “九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0.82%,同时期就业总量年均增长率为-1.03%, 同时期就业弹性系-0.09;“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3.26%,同时期就业总量年均增长率为 2.24%,同时期就业弹性系数为0.17,可见经济增长与就业并不总是存在同向的因果关系,这其中固然有体制转轨的原因,但也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 对成都市经济增长数量和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成都市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在短期可能表现为非一致性,但就长期而言,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成都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见图1)。因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图1:

2021《关于就业问题的报告》

《关于就业问题的报告》 1.四种压力影响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第四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开发银行(adb)xx年10月2日公布xx和xx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a、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 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b、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 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影响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xx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xx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统计,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就业形势1、xx期间的就业形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xx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分析 一、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因此深入地认识它们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中:ut是当期失业率,ut-1是上期失业率,是实际增长率,是潜在增长率。 它也可以表示为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与产出缺口(即实际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的关系,如式(2): 其中y是实际产出,y*是潜在产出。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如何呢?由于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我们对中国1979-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实证分析结果 ut-ut-1 =0.0045×gt - 0.1428 (0.161)(-0.510) r2=0.0013(-0.0486);s.e=0.3997;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8)》。回归模型系数下面括号内的值是该系数的t统计量。 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失业率之间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因此,从中国的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关系的论断与中国的实际很不一致。 我们认为中国的失业数据的确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并不能因此断定真实的失业数据能满足奥肯法则。另外,该方法在潜在产出水平的估计上值得商榷,因为潜在产出的估计需要假定一个自然失业率,但中国的自然失业率是什么,是多少都不好解决。如果假定它为城镇的非加速通货膨胀时的失业率,那么在既定的城镇失业率下,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而使产出增加,是潜在产出的增加,还是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如果通过估算农村的隐性失业率而得出一个总的失业率,那么自1979年以来,该失业率基本处于单边下降的过程,那如何知道什么时候实际失业率偏离了自然失业率呢?所以我们认为用该方法来研究中国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并不合理。 由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与现有理论的不一致,不是现有理论本身的逻辑有问题,而可能是现有理论假设前提在中国不适应。因此,要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必须将现有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 二、形成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原因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但就业却并未与之相应增长,而是出现了就业率下降的局势,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体制转轨就是带来大批农村和城市失业队伍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有体制下我国农村的过剩的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的掩护下一直没有显现出来,呈隐性失业状态,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户籍制度的淡出,农业富余劳动力开始显现,而城市过去在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下也掩盖了失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富余人员分离出来成为了现实的失业人口,农村和市场的两支失业队伍加在一起就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 此外,造成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另一部分原因是内生性的,如: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就业率的相对下降。一方面,有些传统产业已不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逐渐走向衰落,从而出现失业增加的局面;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向基础产业和基础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回答(上) 独特的要素组合和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低成本竞争优势,目前正面临着向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转型的紧迫挑战 增长方式是过去长时间沿用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效率高低、消耗大小等意思。增长模式这个概念除了上述涵义外,还有要素组合和竞争优势等涵义,包容性更宽一些。简而言之,“增长模式”包含了“增长方式”的内容,又多了一些涵义。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全面、客观、无偏见的认识,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具有国际范围内少有的要素组合优势。首先是市场广大和劳动力丰富。这两条都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为基础。过去我们讲人口多,基本上看成是负担,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人口多带来了经济学上所说的“人口红利”。除此之外,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节俭、勤奋、守纪律等优良传统,特别是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都是有利于发展的要素条件。国际上,具备上述某一两种要素的经济体较多,但同时具备这些要素的经济体却很少。 第二,改革开放使上述要素组合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要素禀赋接近的国家之间存在发展鸿沟。问题是仅仅拥有某些要素,并不必然具有竞争优势。关键是要有将要素很好地组合和利用起来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创造这样一种制度,一种体制和机制。改革开放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促进要素流动,更大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流动;二是改变了要素组合和使用方式,效率大大提高了。其结果是要素组合的比较优势转为现实的竞争优势。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竞争优势突出地表现在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上,所以,我将这一阶段的增长模式简单地概括为“低成本竞争”模式。 第三,由于存在着体制和效率上的“二元结构”,“低成本竞争”仍然不足以概括我国经济的全貌。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主要是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非国有企业和改制成功的国有企业为主的领域,而在行政性垄断严重的领域,国有企业集中而又未得到实质性改造的领域,低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成为劣势。举一个例子,我国某大型国有石化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对外发展,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那么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何如此迅速?答案显而易见,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莫大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一直维持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各项技术也不够成熟,中国经济的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以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上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环境便宜,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吸引了大量外国的制造业公司,这些公司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减少了失业率,但是另一方面,大量外国公司的入住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民族企业面临巨大的危机!

其次我国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中国企业很多偏向于单纯的制造和加工,而对于自我创新、设计则涉足较少,虽然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但是却没有能够打出自我的品牌。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品牌是极为重要的,品牌效应对于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这也就是说我们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却只能够得到微薄的利润,产业效应很低! 同时,作为一个大国,我国过度依赖于外需。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下,注重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是正确的,但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的消费市场依然是十分庞大的,绝对不可以忽视!促进内需的发展有利于维持经济的稳定,而过度的依赖外需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对于本民族的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除了上述的一些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弊端,国际经济格局也在巧妙地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经济之间的影响更!为了使本民族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使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走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转变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胡锦涛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

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就业增长

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就业增长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我们的日常经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往往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就业水平的高低,经济的较快增长会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相反,经济的萧条会导致大量失业人口的产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依靠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经济增长是任何一个政府都追求的发展目标,因为没有经济持续增长,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高的就业率又是作为普通百姓期盼着不断增高的。可见,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关系密切,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会促进就业,而高的就业率也会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然而,另一种较为普遍存在却又令人苦恼的现象是,伴随着经济高增长的却是就业低增长,无增长甚至逆增长。有关数据显示,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0.32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0.1左右,即使保持现在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只有800万个左右。因此,就业问题就成为了经济发展进程中颇为棘手的难题,低的就业率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劳动力没有工作,得不到生活必须的来源,也就意味着没有购买力,制约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以,究竟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使原本应该相互促进的二者间的关系出现了紊乱。接下来,我们就以中国国情作为大背景,分析一下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就业趋势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作用,通常可以用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这一指标来衡量,就业弹性是指经济的增长率与就业人员的增长率之间的比率。一般来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业的弹性会不断减少,这说明,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增量减少了,这实际上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或调整就业结构得以实现。因为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并且,调整就业的结构,就可以不断适应当前的产业结构。 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失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此我们也就不需要考虑他,其次是周期性失业,即为经济萧条下导致的失业,与我们考虑的经济发达的情况不吻合,也暂不讨论,这样就剩下了结构性失业,也就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的失业。同时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 对劳动力的需求,从宏观上来看取决于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于是就业量较多;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对就业量就会产生限制。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他为了使总统、国会和公众相信,如果把失业率从7%降到4%,会使全国经济得到提高,便根据统计资料估算,由于降低失业率而带来的实际GDP 的增加数额,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按照奥肯定律,GDP增长比潜在GDP 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慢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他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增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