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_汪静 - 副本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_汪静 - 副本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_汪静 - 副本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_汪静 - 副本

10

中国高校科技

2012?10

的方法对学校内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是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做出合理公正的量化评价,从而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推动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1.2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由来和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大致经过了行政评价、同行评价、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四个阶段。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借鉴国外科研评价经验,采用以科研业绩和科研工作量为核心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该体系评价结果不但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评聘和福利津贴的主要标准。虽然这一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 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发展, 但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不仅未完全达到高校科研评价应有的考核、激励和约束目标,而且引发了诸如学术行为不端等众多伦理道德问题。因此,改革现行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科研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贴等利益直接挂钩。正是在这样的科研评价体系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的科研价值观偏颇,部分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避难就易,严重阻碍了高校的科研发展。

2.2评价主体缺乏规范性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 因此对于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也按照行政模式来组织和运转。这种行政主导的教师科研评价体系, 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政策的制定上就免不了行政化趋势严重。而这种由行政主导,缺乏广大教师参与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政策就容易表现出单纯地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从而缺乏合理性。而且,在中国现行的学术环境下,同行专家评议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人情风、官本位、打压异己以及难以克服的“马太效应”等风气盛行,严重危害了高校的科研发展。

2.3评价客体科学价值观偏失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研工作与利益的挂钩日益明显,科研已经由早期完全是科研人员的兴趣爱好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项职业。而一旦当科研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之后,伴随着科

学技术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越看越突出,这其中就包括了科研人员自身的生存状态。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其学术能力与其名誉、地位甚至科研经费等密切相关。因此有部分科研人员就会出于对名利的追逐而丧失了应有的学术道德,剽窃、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日趋严重,严重背离了科学研究求真创新这一灵魂。

2.4评价标准不合理

评价最基本的依据在于同类事物具有同质和可比性的属性,而不同事物则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也必须坚持同类可比原则。高校科研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但是目前高校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工作的评价主要看重于量化考核层面, 只重视量化后的简单数据,而没有从研究类型、学科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一些定性考量。这种不分类型、不分学科统一量化处理的“一刀切”不合理评价体系,不但远未达到高校科研评价应有的考核、激励约束目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不公正不合理。

2.5科研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科研评价活动不够公开透明,部分评价的暗箱操作现象比较严重,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尚需完善。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尚未建立, 个别学术信誉曾受到质疑的专家还频繁出现在一些评审活动中,不利于一些有创新性的、有潜力的年轻学者的成长和发展。

3 完善国内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对策

鉴于上述目前国内高校学术科研评价中所出现的问题,尽快建立起科学公正的学术科研评价体系对于促进高校科研发展、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十分重要。

3.1确立正确的科研评价体系价值导向研。激励则是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素质,推动高校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因此,突出科研评价中的求真创新,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激励力度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科研发展,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3.2规范评价主体

要规范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就必须坚决地实行去行政化和学本位。改变目前国内高校所采用的以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术界专家和权威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必须建立对专家的监督约束体制,确保评价体系正常运转不受外界干扰。

3.3重塑评价客体科学价值观

国内高校的教师都是具有高学历、高智商的群体,他们是我国进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原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探索道路,但是由于在不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压迫下,部分教师被迫放弃了心中的科研梦想,背离了科学研究求真创新这一灵魂。即使这样,笔者仍然坚信所有科研工作者都具有价值追求的崇高境界,只要建立了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让教师能够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专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高校的科研事业发展。

3.4建立全面的科研评价标准

针对本文上述所提出的问题,国内高校应该根据科研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建立对待不同研究类型和学科的差异性评价标准,探索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评价方式。此外,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既要考虑到量化数据,又要将同行评议的主观定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为广大教师创造宽松优越的学术科研环境,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发展。

3.5健全科研评价体系机制

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科研评价机制是保证科研评价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国内高校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科研评价

预,以确保科研评价体系的公正、公平。

11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10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及建议

评教制度的现状: A.评教指标设置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多年不变。传统的学生评教注重对教师“教”的评价,以教师为单一的视点,以“能讲”为单一的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的目的,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语言、板书、提问的艺术教学内容的安排等都是评价量表中的主要评价点,而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很少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有些学校几年甚至十几年指标体系不变,很多项不能反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2.评价指标缺乏多样性。尽管教学有许多共性,但大量研究表明,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特征的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评价时在结果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很多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和各类教师之间的工作性质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因此,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不同的评教表。 3.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问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内容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和教材等问题。很多高校的评教表,只有几项大的指标,其构成只有客观题没有主观题,相当程度地局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内容。此外,每项指标缺乏对不公正打分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打分的随意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4.由于授课老师的性格问题造成评教不客观。一部分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上课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呈现处是一种不苟言笑的形象,可能会使学生觉得不亲切,造成评教客观性受到影响。 B.评教组织实施的问题: 1.学生对“学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评教”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认识与需要,评价的结果直接受学生的主观认识、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 科研评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五大任务之一。同时,教育部酝酿多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也于日前出台。我认为,当前高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与应用。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并注重对其社会效用的评价,是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可借鉴这一做法,对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确立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基础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应当以学术效果评价为主,重点是按照“创新性、前沿性”的标准考察其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性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应用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则应当以社会效用评价为主,重点是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无贡献及贡献程度。 二是数量与质量。在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各种检查、评估中,尤其是在学科排名、学位点申报等方面,科研成果的数量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完全以质量为标准进行科研评价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仍应进一步提升科研精品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激励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产出具有较高显示度与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具体措施上,可借鉴国外高校的“代表作制”,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减轻其科研考核压力,努力为高水平学术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三是形式与内涵。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等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由于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的缺位,这些原本属于技术上、形式上的手段逐步偏离了其工具属性,越来越多被作为目的本身来追求,而学术成果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社会效用反而被忽略。为遏制这种形式与内涵倒置的“技术主义”倾向,必须进一步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内涵与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措施上,对基础类的研究成果,由于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可适当延长其评价周期,并扩大同行评议的范围,尤其是要适当增加无利害关系的评价主体数量;对于应用类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英美等国高校的做法,试行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法律、政策、规划、文件都是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对于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可在其实施一定时期后,组织由同行专家、实务部门专家、利益相关者代表构成的评议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敏强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当前,主要应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以及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质量与创新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首要标准,并且要提升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否能够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以及是否能够产生促进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的战略高度。在制定科研评价体系的思想意识和指导原则上,要破除一味追求“科研GDP”的简单做法,倡导质量结合、分类评价和诚信公正的原则。在基础研究上要注重思想高度和学术原创性,要能够做到思想创新、传承文明和推动学科建设;在应用研究上应能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做党和各级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还要和高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和高校的整体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二是建立高效的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推动。第一,紧密结合大学制度改革,建立学部、学院与科研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体系。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确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等在大学的科研组织、管理与评价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探索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创新性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特区、开放性研究机构等在未来10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规律,在时机成熟时推进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第三,要建立高效务实的校、学部(学院)、科研平台多层次科研管理体系。要充分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其中,科研工作作为高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整体办学实力及水平的重要环节。目前学校正处于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经验不足,在政策导向、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难免会有偏差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修改和完善弊端外露的现行政策使其成为合理的、规范的、符合全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实现石油石化学科特色、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特色和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着影响至深的意义。 标签: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体制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其中,科研工作作为高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整体办学实力及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把现行的科研政策、科研管理体制是否能够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科研考核制度、評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能否促进和带动全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与积极性;[1]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是否符合要求,达到标准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可和满意作为主要课题,科研处应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查找影响和阻碍学校科技发展的矛盾问题,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理清工作思路,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从而实现科技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管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目前,学校正处于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经验不足,在政策导向、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难免会有偏差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修改和完善弊端外露的现行政策使其成为合理的、规范的、符合全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实现石油石化学科特色、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特色和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着影响至深的意义。 1 学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近年,学校科技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矛盾,主要表现在: 1.1 体制不畅、机制不顺,制约科技发展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有效地鼓励和引导科技活动“顶天立地”,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使各类科技活动人员各尽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才、学科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并导致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和急功近利、浮躁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学校有限的科研资源的优化组合。[2]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摘要: 科学完善的科研绩效考评体系与高校科研实力的有效提升有一定关联。针对我国高校现行的考评体系存在导向偏颇、主体失范、标准不适、方法单一、机制不全等问题,相应的改革和完善需要从几方面着手,包括:确立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评价导向,遴选公正权威的评价主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采用多维综合的评价方法和健全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 建立健全科学的科研绩效考评体系是高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考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巫待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完善。1 一、我国高校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缺乏完整、科学的绩效管理框架和相对应的有效实施工具。由于缺乏对绩效管理地系统了解,或缺乏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工具,使得一些高校绩效管理得不到有效推行,有些虽然实行绩效管理,也往往把绩效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绩效考核上,而忽视了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反馈,有的甚至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从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看,我国现行的高校科研绩效考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1、评价导向偏颇 绩效评价是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作用。我国现行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存在重“物”考核轻“人”发展,重短期评价轻长远评价,重共性评价轻个性评价的倾向。导向的偏颇导致了高校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良性发展的轨道,使部分学术人员在科研活动中避难就易,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重包装轻创新等倾向,从而助长了科研上的急功近利,这不利于高校科研队伍创新水平的提高。2 2、评价主体不规范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主体多元,从层次来看,有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有省市级、国家级相关部门。虽然评价主体多元,但对评价主体素质和品格的要求却是统一的,即不仅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还应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考察高校科研绩效评价,评价主体的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如人情评价、关系评价、权力评价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专家与被评人“里应外合”事后分课题要好处的评价歪风不时出现。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尚未建立,有个别学术信誉受到质疑的“专家”还频繁出现在一些评审和鉴定活动中。评价主体不规范直接影响了科研绩效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和客观性。3 3、评价方法单一 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大约经历了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等四个阶段。尽管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等评价方法 徐国兴,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历史和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9):50-52. ②曾练武,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3):107-109. ③韩明,高校教师评价中的绩效管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33-135.

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12294156.html, 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王勇 来源:《楚商》2016年第04期 摘要: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国家用于高校项目研发的经费投入为1.4万亿元,创历年来的新高。但是从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效来看,却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事实上,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随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强化科研管理、预防学术腐败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相对之后,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首先,在高校科研工作的管理形式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脱离计划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相对“热门”的学科领域,部分科研人员或高校教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项目研发思想,大量申请科研项目,套取国家的科研经费,但是其科研工作往往停留在基础的理论研究上,并不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官僚作风,例如为了部门业绩,硬性要求科研人员每年发表多少论文,或是完成多少科研课题。在这种量化的管理体制下,许多科研工作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科研质量。 国内许多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比较淡薄,部分教师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后,不仅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申请专利,而且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许多高校采取论文发表、学术研讨等方式将科研人员的成果进行公开,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除此之外,由于科研项目得不到保护,科研人员的个人利益也受到损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今后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产生的较大负面影响。 (二)科研管理业务不熟,缺乏必要激励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的工作,尤其是在一些教学资源丰富、教育经费充足、师资力量雄厚的重点高校,科研项目数量非常之多,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是从整体上看,国内许多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具有管理专业出生的科班人员,也有许多其他部门调任的非专业人员。除此之外,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形势的改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的高校建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地渴求,高校扩大招生的规模也随之高涨,在对现有校园进行就地改造的同时,也纷纷另择校址建立分校,甚至大规模的建设大学城。与建国后前两次大规模的高校建设高潮相比,这一次无论是规模上、强度上还是涉及大学的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其社会效应也相应地扩大。 1.新校区建设类型 1.1 新学校的建设 新学校的建设以各种民办高校为主。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使得各种民办高校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扩招实施前的1998年底,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仅有22所,而到2008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超过1200所。 1.2 老校的新校区建设 近几年来,很多国内老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使得原有的校园及各种设施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需要,而老校园的规模又没有发展的余地,于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异地建设分校成为许多学校的选择。 1.3 老校的整体搬迁 还有一些学校,在原有校区不能满足正常使用或是其他原因的影响下,学校的全部(或者主体)迁出,以适应新的发展。我国的中央美术学院由王府井大街搬到东郊,吉林大学由市区搬到郊区也均属此例。老校的整体搬迁有利于土地的集中使用和高效率的发挥。

1.4大学城及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1.4.1大学城的建设 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较,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色,“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14]。 1.4.2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与城市、以及它与当地科技企业的密切联系,建立它对于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将会使大学在国民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大学的有机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2 选址特征及原因分析 2.1多在郊区 大学在城市远郊征得新的校园用地,另建新校区,已成为当前我国校园建设的一股趋势,但同时也带来诸如新老校区联系不便,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侵占耕地,引起农民不满等一系列的问题。 2.2向大规模的大学城、科技园区聚集 目前新校区的选址逐渐向大规模的大学城、科技园区聚集。这样既能保证大量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培养,又能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协作,并大大提高了科研设备的利用率。 2.3与城市发展方向相融合 许多新校区的选址和建设都顺应城市发展,有助于减少建设成本,集中财力发展教育,从而形成与城市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深圳大学城地处城市发展的轴线上,与城市西向发展战略相吻合,从而为大学城成功担负起培养研究型人才创造了机缘。

中国科研评价体系评价

中国科研评价体系评价 已有1249 次阅读 2013-2-15 19:29 |个人分类:自然辩证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研中国官本位 我们来看中国科研/职称评审的三大指标: 经费;论文;各级奖励。不能说这三大指标完全不反映科研水平,但是导向完全不正确,且看下文。 一经费指标 很多成果靠经费堆起来。 那种成果或者教授有什么水平?那么多人财物堆到谁头上都能出那些成果,花钱买,拼凑,找下面人 去做,这谁不会。[1] 评价科技成果/职称,不应以花费资源和钱多鼓励方向,而应以投入产出比为方向。 比如 Intel,FaceBook,Dell,Microsoft,Apple,爱因斯坦,爱迪生等起家基本是一穷二白。 比如现在黄金可以人工合成,但成本比天然黄金成本高,那么人工合成的黄金,人工合成黄金的科技,都是无推广价值的。 高科技公司和科技史证明,成果和投资没有确定的关系。 集权体制科研效率低,还证明一定条件下成果和投资是负相关。 二论文指标 2.1 论文量大无法鉴别 论文那么多,任何上过大学的科技人员,重复科研的结果,抄袭,真假混合,正确而无用的创新,都可以写成论文,构成了中国论文的主体,看都看不完,谁有工夫鉴别? 鉴别出论文是垃圾又能怎样?写垃圾论文又不犯法。 论文须作为科研实体的附属产物提交,不能本末倒置,凭论文或者数论文评价科研/职称。 2.2 论文型教授 一批科研人员,写论文为了拿基金,拿了基金写论文交差,进入良性循环(恶性循环?), 对纳税人有什么好处?只能说他们对社会对科学的贡献目前不清楚,也不能否定。 应该分一类,叫做论文型(准)教授,实事求是,比如陈景润就可归入论文型教授。 钱学森,袁隆平等中国实干科学家即使有SCI,相对于其实际科研,也不值得一提。 高锟等诺奖获得者,也没有SCI。所以论文不能当重要的科研指标。 三各级奖励 我朝不仅会多,奖励更多。小学生就开始评三好生范。科技人员就争科技奖。 评奖就要平衡各单位,成果到底算几流成果,指标模糊。 评奖通常是几名专家/领导定,这几名专家/领导水平多高本身难说,能不能过经得起各方游说也不一定。 而且潜规则是,没拿到基金的民间科研不能评奖。其实在自由无考核压力的环境, 有利于有深度思想的产生。

五个中国大学排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五个中国大学排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 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从2000年底开始研究、筹备学科评估工作,即通过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全国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各个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进行排名。2001年3月起草了《学科评估方案(讨论稿)》,通讯咨询了近300名各学科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于2001年7月在秦皇岛、10月在贵阳两次召开专家会议,邀请了部分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学位办主任、部分学科专家研究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学科评估是不同学校同一学科之间的比较,可比性强,将是今后评估的发展方向。专家们就评估对象、评估指标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学科评估的方案。评估所于2002年4月20日启动了学科评估试点工作。2002年9月,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评估结果发布在《中国研究生》等媒体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实践证明,学科评估试点工作是成功的。评估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各学科排名是客观、公正的,基本上反映出了各学科整体水平高低的实际情况。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评估所于2003年7月开展了第二次学科评估工作。第二次学科评估工作于2003年12月结束。 评估所今后将周期性地进行此项工作。经过深入研究与讨论,综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学科评估的周期暂定为3年,即每3年对现有一级学科(除军事学门类外)进行一轮评估。 每次评估完成后,将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指标体系、评估技术等进行修改。根据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评估方案,使评估更加公正、科学。 学科评估的目的及原则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校科研管理系统高

目录 目录 (2) 一、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3) (一)需求背景和建设目标 (3) (二)用户组成及需求描述 (5) (三)项目功能说明 (7) 1.总体描述 (7) 2.功能模块介绍 (8) (四)技术案 (20) 1.技术目标 (20) 2.技术框架 (20) 3.技术特点 (21) 4.安全问题和兼容性 (22) 5.运行保障体系 (22) 6.运行环境 (23) (五)实施案 (25) 1.实施案概述 (25) 2.项目期和实施计划 (25) 3.实施队伍 (26) 4.质量控制 (27)

一、科研管理系统 (一)需求背景和建设目标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已成为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从而导致了高校的科研工作和统计工作不断庞大和加重。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工来进行,即通过Excel、word等办公软件或者简单的数据库采集系统来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式不仅给科研管理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并且造成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之间缺少必要和及时的沟通,难以反映高校科研现状,造成信息传递流转失真且速度慢。 在当前形式下,通过IT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以加强日常科研工作管理,整合科研工作流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也是当今高校科研管理的大势所趋。 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建设,可以实现科研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形成一个动态的科研数据中心和科研管理沟通平台,全面、实时、准确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辅助领导进行科研管理决策,从而为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有鉴于此,通过长期对高校科研工作的了解,我们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整体解决案,其目标如下: ?建立一个从管理出发,提供多级用户分层管理模型包括科研业务管理、信 息发布以及网上办公等全面的网络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科研项目流程化管理实现科研项目在线申报、评审、立项、中检、终 结等系列流程化管理。 ?辅助系部的科研负责人或科研秘书管理本单位科研工作通过本系统,系部 领导可以及时掌握、了解本单位的教师的科研情况,科研秘书可以便地完成有关的科研管理任务,如业务上报、业务受理、项目申报组织等工作。 ?兼容统计完全兼容教育部的社科统计和科技统计,导出不同组合的科研数 据,尽可能满足不同归口部门的统计任务。 ?提供了实现科研工作量自动化核算的机制为日后工作量量化核算提供接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

Value Engineering 能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调试技术,养成良 好程序设计风格,形成软件工程化思想。 1.4考核方式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双语教学的具体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不仅考察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更注重考察其实际应用能力。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是考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平时作业的内容是教材的基本的程序设计题,侧重考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占总成绩的20%。课堂表现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和专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注重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评。基础知识考核以选择、判断、填空为主,检查学生对Java 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序以及对于英文原版教材的熟悉程度。程序设计题考核学生运用Java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实验环节的成绩单独评定。通过Java 语言的双语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2结束语 按照以上教学方法和手段,《Java 程序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基 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实施双语教学,学生提高了程序设计能力和外语的应用能力,了解了国际上程序设计语言的动态。。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对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双语教学才能收到较好效 果。要根本地提高Java 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总结经验与教训,探索适合自己的更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隋红霞.关于高校双语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大家,2010(23).[2]张引琼,戴小鹏.“Java 程序设计”双语教学模式的分析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126-127. [3]张红梅.Java 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7(1):7-9. [4]王宛平, 李冰.《Java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6):7324-7325. 0引言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 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 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职业技术教育,是 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和发挥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学院品牌形象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既是学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同样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1高职院校科研现状 1.1全国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不容乐观。《中国高教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编辑部 对2000~2007年科研发表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统计期刊为《高 等教育研究》 (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等14家高等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①发表文章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少、比例低,发文总数少。以论文数量最多的2007年为例,在全国1109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发表论文院校为110所(2006年104所),仅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9.91%(2006年9.07%)。110所高职高专院校在14家高等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6篇(2006年194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6.26%(2006年6.17%)。②发表两篇以上文章的南北方高职院校在文章总量、发表院校数量上差异较大。2004年起,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编辑部开始对发表两篇以上的高职院校及进行统计,图1为04~07年在14家高等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南方、北方院校数量的对比,图2为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南方、北方高职院校论文总量的比较,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北方高职院校在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上,不管是学校总量还是论文总量,差距很大,并且差距并没有缩小的趋势。③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文情况稍好于其他高职院校,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到08年为止,国家批准了3批共100所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08年数据还未统 计出来,以2006年和2007年为例, 前2批批复的70所示范性建设院校中, 有20所院校共发表了54篇论文,贡献率1.64%。1.2我校目前科研现状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 2001年九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高职院校,2007年成功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立项建设院校。近年来,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发展,学校领导多次强度科研重要性,要求教师树立科研意识,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作者简介:吴沛(1973-),男,陕西铜川人,硕士,副教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杨帆(1985-) ,女,陕西延安人,助教,硕士,从事飞机制造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龚小涛(1983-),男,陕西西安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材料加工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Research Statu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吴沛Wu Pei ;杨帆Yang Fan ;龚小涛Gong Xiaotao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89) (Xi'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n 710089,China ) 摘要: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成果少并且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需 要政府在财政上加大投入,学校要进一步培养科研团队和加强科研管理,并加大学术交流力度。 Abstract: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in the college,such as weak scientific ideas,fewer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lower quality of achievements.To solve this problems,the government need to increase the financial input on college,and the college improve the culture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hanc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at the same time,increase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对策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45-02 ·245·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及建议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 及建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1229415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评教制度的现状: A.评教指标设置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多年不变。传统的学生评教注重对教师“教”的评价,以教师为单一的视点,以“能讲”为单一的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的目的,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语言、板书、提问的艺术教学内容的安排等都是评价量表中的主要评价点,而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很少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有些学校几年甚至十几年指标体系不变,很多项不能反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2.评价指标缺乏多样性。尽管教学有许多共性,但大量研究表明,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特征的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评价时在结果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很多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和各类教师之间的工作性质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因此,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不同的评教表。 3.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问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内容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和教材等问题。很多高校的评教表,只有几项大的指标,其构成只有客观题没有主观题,相当程度地局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内容。此外,每项指标缺乏对不公正打分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打分的随意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4.由于授课老师的性格问题造成评教不客观。一部分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上课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呈现处是一种不苟言笑的形象,可能会使学生觉得不亲切,造成评教客观性受到影响。 B.评教组织实施的问题: 1.学生对“学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评教”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认识与需要,评价的结果直接受学生的主观认识、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水平、责任心、情感和利益冲突等“人为因素”导致评价偏差的产生。由于部分学生对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公正,导致参加“学评教”的人数过少,“学评教”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正常结束等。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的问题探析

2012.Ⅰ文化教育研究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的问题探析 李想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科技处,湖北 武汉430074) [作者简介]李想姣(1976-),女,湖北仙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处人文社科办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是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管理的原理, 制定高等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对科研活动进行科学分析,建立有利于科研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合理有效地管理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从而使科研任务的完成达到最佳程度。有序的科研管理是科研活动规范高效的保障。科研管理主要包括科研信息收集传达、组织申报、课题立项、研究进度检查、结题等过程管理以及科研经费管理诸程序,环环相扣,始终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 一、重视科研信息,创新科研信息收集发布方式科研信息是科研活动的方向,科研信息收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项目主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都属于项目来源单位)相关政策、 科研信息的收集,二是本单位科研教师专业方向、学术领域、特长等信息的了解程度。科技管理部门在项目来源单位与科研教师之间扮演着“红娘”的角色,只有对这两方面信息都有很深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工作缺失。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于项目主管部门科研信息的收集,首先要留意项目主管部门以纸质形式下发的项目申报通知,一般常规的、计划内的项目申报会以纸质文件下发到各相关单位, 应急的、非常规的项目申报会及时在网页上公布,这就要求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及时浏览相关部门网页, 关注网上信息的发布。同时,通过对相关部门网上信息的解读,加强对科技政策、 信息动态的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在获知科研申报信息的基础上,要及时、广泛、有效地将申报信息传递给广大教师。最常规的途径是通过科研管理部门的网页发布。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建立栏目布局科学合理的网站, 及时进行信息更新,以吸引科研人员能够及时主动浏览科研管理部门网站,以及时获取项目申报信息。有部分科研人员习惯于传统的被动接收项目申报方式,建议这部分科研人员把科技处网站设置成主页或放到收藏夹里,以确保能及时查看到最新的项目申报信息。 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要创新科研信息发布方式,除了传统的通知二级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科研秘书)进行申报信息的传达外,要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充分发挥电子邮件、QQ 群、微博等网络资源优势,力求做到最广泛有效的传达。 二、加强组织,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在项目申报中的能动作用 在获取科研申报信息的基础上,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的组织申报无疑是整个科研管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需要学校主管领导高度重视,科研管理部门和学院共同组织好申报工作。首先,学院应把握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结合项目申报指南, 对相关科研教师前期基础成果有所了解,组织教师做好论证申报工作, 对专业方向相近的教师,要形成合力集中力量申报,对青年老师申报项目,要指派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把关。 很多情况下,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对课题的申报,仅仅是发挥上传下达、布置任务、上报材料的作用,较少过问所申报课题的创新性,较少对课题组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帮助。课题申报往往存在选题切入点不清楚,研究目标不明确, 研究动态把握不准,研究方法不到位,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 研究价值不明确等问题,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加强对项目申报的组织指导。 对申报政策性较强,需要申请人仔细研读申报指南和相关政策的项目申报, 可以召开全校的申报动员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进行政策的解读、选题的讲解以及申请书撰写的注意事项宣讲等,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甄别、遴选作用。例如,对高级别、重要项目的申报要采取专家初评、现场答辩、论证的方式进行反馈修改,以提高申报材料的质量。 科研管理部门要针对项目申报条件要求进行形式审查,对有职称、限项条件的申报,要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因形式上的违规导致项目申报的资格受限。 三、严格科研过程管理,针对不同类别项目分层次、有重 3 62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摘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创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优秀样本的课堂案例进行质化研究,利用NVIVO软件对课程逐字稿及课后深度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提炼出课堂教学中的技能点,并利用优秀组和对照组之间技能使用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对评价体系进行修订。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指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逐渐盛行;近些年,其已经成为教育文献中最常提到的教学理论之一。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体主动知识建构与师生互动。随着自主学习理论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如今也在致力于建构主义的引入和研究,努力将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在高校课堂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国外也起步较早。在美国,数以百计的大学都通过学生分级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他们课程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基本的构建评价体系的四个基本阶段为:(1)领域的详细说明(domain specification),(2)比例(scaling),(3)指标的产生(item generation),(4)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这四个阶段就构成了教学评价中从评价目的的明确,到评价量表的制订,再到评价数据的收集,最后到分析结果的产生这样一个逻辑框架。在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特征的定义问题,这些特征可能会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研究者通过对教师特征的所有元素进行归纳形成集合,并利用这些集合对教学评价量表条目的产生提供指导,最终形成教学评价量表。 一、课堂评价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你若讲述,我会聆听;你若演示,我会关注;你若让我参与,我会学到。可见,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接受效果在评价体系中都应当受到重视。从教师方面而言,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行为,包括“讲授、演示、互动”三个行为类群。从学生方面而言,通过“听、看、学”实现新知识的自我构建。为此,我们为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设计了双主体结构化的评价体系,共由两个主体和六个模块组成,专家的评价体系分为“讲授、演示、互动”三个模块,学生的评价体系分为“听、看、学”三个模块;专家评价注重教学行动的过程,学生评价更侧重于教学效果。为了方便评价,量表的语言形式进行了一致化修订,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见图1)。

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特点、模式及发展

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特点、模式及发展 ―― ←―― → 一、前言 科学技术评价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合理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对于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国际接轨,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我国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对科技评价理论方法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999年资助项目“科学研究的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7997010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1996年项目“我国科技成果评价方法与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96-10-14),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0年指导性计划项目“我国基础研究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00006),等等。但由于科技工作的多样性,以往我国科技评价标准和方法过于简单化,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科技工作的特点,因而存在不少矛盾。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分类不明确、评价方法不规范、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规范科技评价工作,完善科技评价体系,2003年5月15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决定》针对当前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意见和决定,给科技评价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导向。随后,为了切实有效地把《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到科学技术评估工作中,规范科技评价工作,完善科学技术评估体系,2003年9月22日科学技术部印发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办法》主要明确了评估的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针对各类科学技术活动较为系统地回答了如何评、依据什么评等重要问题。《决定》将用于指导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各类科学技术评估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这两个科技评价政策法规的出台,显示出国家在扭转前一段出现的问题的决心。 然而在规范评价活动、净化学术空气、培养优良学风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从国家宏观决策角度来看,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和理论方法尚存在结构性的缺陷,问题之一就在于多准则、多层次的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活动的滞后。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认为:“对科学技术活动开展评价是社会民主化的要求,是政府实现预算和管理透明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同。由于评价强调了对研究开发活动的长期效益,因此也有助于将具体科学技术活动与国家目标结合,并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科技决策的基点,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技术进行评价,确定该技术的投入、产出以及对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题目:(10)某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1.问题的描述 ●实现部门、职务、职称等基本信息的管理; ●实现教师信息的管理; ●实现可以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 ●实现科研项目的验收管理; ●创建默认,并邦定到科研项目的验收标志,使其默认值为“未验收”; ●创建触发器,验收项目时自动修改项目的验收标志为“验收通过”; ●创建存储过程统计个院系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完成数量; ●建立数据库相关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2.需求分析 2.1 需求分析 使用T-SQL语句创建出与题目相对应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创建表格,添加数据,建立数据库相关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创建默认、触发器、存储过程查询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表进行绑定。 2.2 系统功能结构 (1)实现对科研常规事务的管理 (2)实现科研课题的申请、审批、验收的管理 (3)可以完成对校内各种科研信息的查询、统计 2.3 数据流图 图1-1 科研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

图1-2 系统数据流图

3.逻辑结构设计3.1 局部E-R图

3.2 全局E-R图 3.3 数据字典

4.数据库实现 数据库创建 create database gxky on primary (name=gxky_data, Filename='E:\data\gxky_data.mdf', Size=5mb, Maxsize=20mb,

Filegrowth=20% ) Log on (name=gxky_log, Filename='E:\data\gxky_log.ldf', Size=10mb, Filegrowth=2mb )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GO 各个表的创建 Create table部门 (部门号int constraint pk_bmh primary key, 部门名char(12)not null, ) Create table系部 (系部号int constraint pk_xbh primary key, 部门号int not null, 系部名char(12)not null ) Create table教师 (教师编号int constraint pk_js primary key, 系部号int not null, 教师姓名char(12)not null ) Create table职务 (教师编号int not null, 教师姓名char(12)not null, 职务char(12)not null ) Create table职称 (教师编号int not null, 教师姓名char(12)not null, 职称char(12)not null ) Create table科研计划 (科研编号int constraint pk_kybh primary key,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