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经络实质到底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在各个科学领域内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我国经络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一、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它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

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普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为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一)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

1、循经感传的性质因刺激方法不同和受试者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多数为酸、麻、胀、重感,也有虫爬感、麻跳感、流水感、冷感等。

2、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感传的宽度与刺激方法和强度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感传尚有一定的深度,肌肉浅薄处较浅,肌肉丰厚处较深。

3、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刺激四肢末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感传大多向上下方双向传导。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

4、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远较神经传导速度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m/s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在感传过程中还有走走停停的的“间歇”现象,或越过某一部位的“跨越式”传导。

5、循经感传对脏腑器官活动的影响循经感传过程中,出现的感传与脏腑、官窍功能活动相联系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感传沿肺经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觉胸部紧迫、呼吸困难,到达上腹部时觉胃部灼热、发胀等。如此这些不胜枚举,为循经感传现象客观存在提供了佐证。

6、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大量的循经感传现象观察中,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其传导的路线和方向有“趋向病所”的特征,有单位观察到聋哑患者的感传均有入耳趋势,只要一经入耳,其他经亦可入耳。有的针灸医生还体会到,部分患者在发病期,其相关经脉的循经传导十分明显,一旦疾病缓解,其感传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7、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在感传过程中于经线上用弹簧压力棒施加一定的机械压力,可使循经感传被阻断。此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使受试者局部降温,亦可使感传被阻滞。随着循经感传被阻滞,相应脏腑的效应也受到影响。如有人对10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郄门穴上施加压迫,可使针刺内关的针效显著降低。

(二)隐性感传

在感传“阴性”者的井穴上给予脉冲电刺激,然后用特制的小型叩诊锤从原穴以上各个不同水平面沿着经脉的垂直线在体表进行连续、均匀的叩击,结果可找到一个最明显的阳性点,把这些阳性点连起来,恰与古典经线相符合,研究者们对这种需经附加刺激才能使受试者出现感传感觉的现象称为“隐性感传”。自1977年至1987年的10年间,各地先后对1030人

作了调查,其隐性感传出现率最低为58%,最高则达100%。

(三)循经感传的激发

1、传统针刺手法导气手法激发经气的传导,一直为针灸学家所重视。近年来,有人以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方法,对45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1642次的激发,其循经感传的出现率高达82.1%。另有人相继运用大体相同的手法对100例青少年受试者进行针刺激发,经30日的针刺激发,全部出现了感传。

2、电钅是针短程接力有人在对57例聋哑人的三焦经或大肠经采用电钅是上针在井穴上刺激,当出现短程感传时,则在其终止处再加刺激,如此多次短程接力,感传可由短变长,直至头部入耳。

3、入静诱发入静诱发是指通过诱导入静改变人体的功能状态,结合穴位刺激以诱发感传。有人曾在118例战士和中小学生中入静诱发,其感传出现率达85.6%。

(四)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指出“气至病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证明感传越显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直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它一些循经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γ照相机拍摄到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

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经络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是全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棵明珠。它以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效验确定而受到国内外患者的欢迎。中医理论是由脏腑、经络、津液气血┄┄为核心的。其中的经络学说产生最早。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距今2000年以前的《内经》更十分具体地,系统地,全面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灸在世界发展很快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百二十余国家均有针灸医师工作。

各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深,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几十年来围绕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中争论最激烈、又备受人们重视的课题。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主流是正确的,它的理论思想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尤其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经络研究有广阔的前景。

-肯定现象-为阐明本质进行现象的客观观察

-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

1 肯定现象

1956年中国即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有组织地进行临床观察、形态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曲折和干扰。进入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解放军309医院,北大生物系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1000例循经感传出现率的调查。对8名感传显著者进行经脉感传的观测。1973年由卫生部组织按统一方法和标准、在20余省市进行了二十万例的人群普查。然后观察出现感传的情况。以后中国学者又分别在国外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例)、塞内

加尔人(193人)、英美德法等白种人(110例)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人类当中,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

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种族、健康和文化水平的受试者身上都能观察到循经感传现象。日本等国学者也先后进行过这类研究和报导。一般说来,在人群中有感传的是少数,占15%~20%,显著循经感传则只有1%。但是对不敏感人的井穴加电刺激后,用特殊的小锤进行叩击。可以在肢体上叩出一连串的敏感高发声点、连接起来即是古籍记载的经脉线,这条线同样具有电、声等特性。实验证明这种隐性循经感传是有普遍性的,占测试者的95%左右。这一结果是可重复验证的。北京市中医医院和河北保定地区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学者发现运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催气运针,循经感传出现率达80%以上.气功入静者可以诱发循经感传,其出现率达80%,而且多数人都可通达经脉全程。证实了明代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明察之”。国内外的学者还对循经皮肤病进行了观察,总结了346例478条循经皮肤变化,包括有贫血痣、神经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等25个病种。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的,十四经脉及带脉都有。有的见于经脉的一部分,有的波及经脉的全程,十分醒目。还有的单位和笔者,均发现针刺时出现循经的红线、白线、红疹及皮下出血等血管神经反应。常可保持数小时以上。在病人身上我们还发现有循经性疼痛、麻感、痠、痒及走窜感;冷、热及水流感。与古典经脉记载相吻合。病程短者2-3天、长者达15年、仍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循经感觉病。循经感传、隐性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疼痛和循经感觉异常,均基本符合古典经脉线的记载。为国内外学者所承认。按照“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思路我国的经络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为阐明本质进行现象的客观观察

从现象到本质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由之路。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把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经络现象和由此涉及的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

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本质搞清楚。1985年经络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之一;1998年又被列入国家攀登项目,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已有大量的资料说明:

(一)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普遍地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二)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它与人体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

(三)经脉和脏腑间确有相对特异性联系我国学者在经络的研究方面采用了电、声、光、核、气等多种理化方法,神经生物形态学方法,如CB-HRP(辣根酶),萤光双标法等手段,从细胞水平进行研究。

2.1 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

四十多年来中外学者用电学方法,采用皮肤电阻抗为指标进行研究,50年代初,日本发现人体体表存在26条低电阻连线,称为良导络。它的径路与古典经脉线路相似。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皮肤低电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通过对14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电阻点的循经性.低电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不连续,其结果稳定可以重复。当对机体施加外加电流时,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较明显,并且反映出经络脏腑功能方面的活动。有人认为皮肤电位测定较皮肤电阻测定更有意义。

2.2 同位素示踪法

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从60年代即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经络。采用在穴位上注入P32观察到所测12条示踪轨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近年来采用高锝酸钠注入穴位,用大视野数字照相机记录。观察到

①四肢部可迁移30-110CM,轨迹主要位于皮下;

②移行速度3.5-76cm/m,在非穴位注射则有淤积;

③在活体观察与淋巴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但与血管关系密切;

④在四肢部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基本循古典记载走完全程。仅大肠经和心包经有一定变异。专家鉴定认为此法直观、客观、重复性均较强。

2.3 循经声信息检测

学者们观察到刺激穴位的声信号(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迹与古典记载相吻合,信号的频率在8-97赫之间,高峰集中于30-40赫。结果稳定,可重复。

2.4 光检测法①体表超弱冷光检测:以体表超冷光信号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基本循十四经分布.某些患者在不同经穴发光有不对称变化,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②红外成象法检测:一切物体温度高于-273c o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间放射红外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通过荧光屏或拍照可以出现亮带和暗带,其显示的路线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和淋巴。CO2和O2分压的测定,H+、Ca+的测定近年来有些学者还进行了人体经络体表循行线二氧化碳呼出量特性的研究,发现经线上二氧化碳呼出量(RCO2)高于经线外。并且从井穴向合穴不断增大。还有人测查了经穴非经穴H+、Ca+ 变化。针效阻滞定位检测利用针刺时出现的循经感传经压迫可以出现阻滞的特性,测出一系列的阳性阻滞点,将这些阳性阻滞点连接起来即绘成一条轨迹,此轨迹基本与古典记载相吻合。这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检测。

3 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出现特定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一定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

脏腑的疾病。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而知内,治外而调里。这就是经络脏腑相关。如《素问﹒藏气法时论》即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将脏腑与肢节联系起来。针刺左心包经的内关、郄门、曲泽、天泉四穴和心包经上的两个非穴点,及四穴旁2cm的8个对照点,对80名受试者心功能(包括LVET、P/L、SV等8项指标)及心电图进行测试。发现针刺心包经上四穴和非穴点与对照8穴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内关等经穴又优于非穴位点。这表明心包经与心脏的功能关系密切。又有人相继对胃经和胆经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相同。还有人观察到针刺“足三里”、“小海”、“曲池”分别对胃、小肠和结肠运动有相对特异性。1984年有报道在内关、足三里、孔最和太溪注射的示踪剂Na1125均能迅速到达各脏器,但到达的速度,强度则因穴位不同而不同。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经脉��脏腑关系必将成为重点之一。对于阐明经络实质,提高疗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 透过现象看本质

古籍上所说的经络究竟是指机体的哪些组织结构?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行血气、营阴阳。这是最基本的属性。实践证明在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之外寻找独立的新的经络的一切尝试都归于失败,但大量的实验为阐释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目前对经络实质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4.1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体液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提出:经络与中枢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相关说中医认为经络具有行血气、通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要作用。现代生理学则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和调节及其与外环境的平衡统一,主要是由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理实现的。有的学者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相应的点(最近庄鼎已通过功能MRI核磁共震从图象中反映出来,张栋用红外摄影也反映了变化)。

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在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即形成了循经感传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其基本根据是截肢者的幻肢感传感;气功入静可引出循经感传;感传可以扩散又可回流;作腰麻硬膜外麻醉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感传能穿过麻醉区至足趾端。另外入静诱导可提高感传诱发率,脑部病变可以增加循经感传出现率等,都支持中枢说。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此说由张锡钧等于1959年提出。根据经穴与皮质,皮质与内脏之间存在肯定的联系。实验针刺狗的“足三里”可以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针刺人的内关穴同样可以建立血管收缩反应的条件反射,刺激穴位可以改变皮层诱发电位晚成分,实验说明了三者的联系。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直观解剖发现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的有323穴占99.6%,用HRP(辣根酶)或荧光双标法均发现穴位与周围神经相关;而循经出汗,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均与植物神经有关;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遍及全身,可以说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以及营与卫,气与

血的关系。认为这些神经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动脉分布,在小血管上位于中外膜之间在脉外。总之认为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后纤维及阻力血管密不可分。这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季仲朴1987年即把此系统命名为“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经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外由于局部组织刺激产生的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短反射。一个局部短反射就成为下一个局部短反射的诱因。如此向前推进。在一系列短反射的激发过程中,每一环节引起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入中枢,上升为意识,从而形成循经感传。在经络循行线,以神经和血管为基础的局部短反射,可以认为是比较古老、低级的外周整合系统,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机能。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比较解剖学法和体针传统记录研究小鼠经脉线的行程定位与古典记载相一致。辨认出躯干段的足六经是以血管主干的行程为依据。足三阳的血管主干线在皮下和皮内;足三阴的血管主干均在胸腹壁的深层组织中,从而认为古人是根据鲜明的血管定名为经脉,但传递信息的则是血管壁上的神经。交会穴常有不同的血管吻合分枝,管壁上的神经纤维与之伴行。血管是经脉的方向导引者,组织支持者和可能有的活动参与者。而神经纤维则是经脉信息传递的本体。采用光镜下和电镜下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特别是免疫组织学提示: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结成不同程度,不同距离的形态和机能联系,它分化出来的介质和其它物质(组胺、激肽、P物质、ATP和前列腺素等)调节局部的生化环境有利于经脉信息的传导。这些神经纤维是P物质(一种激肽大量存于脑组织和脊髓后根,是逆向扩张血管的介质。)免疫反应阳性的属于无髓的细纤维。发现P物质能的神经纤维在外周来自初级神经元,来自脊神经节。实验观察它们是经脉信息的传递者。

例如:足三里穴部的动脉是胫前动脉,它来自股动脉,血管壁上都分布着P 能神经纤维,其外周的P物质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后根神经节内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胞体,这种胞体是小型的约占节内胞体的20%,后根神经节内含P物质的神经元,其外周突直接或给出侧枝,间接投射到脊前神经节中,由脊前神经节胞体发出的长突进入肠肌丛和粘膜丛。两丛中有P物质能神经但无胞体和突起,P物质是强有力的刺激剂,它作用到肠肌促进蠕动。总体看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到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张血管的或其他效应的物质,使皮肤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活跃,形成皮肤潮红和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反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份和含量(包括P物质等)进而通过下一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再传递给下一各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如此接力联动形成循经感觉。由于轴索终末释放出的递质--分泌P物质阳性的肥大细胞与P物质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构成联接。多次电镜下证明膨大的终末与肥大细胞之间仅隔20nm。在经脉线上神经与肥大细胞密切相随。“经脉线的结构成份--血管、神经、肥大细胞。它们合起来代表经脉线。”

小鼠躯干部六条经脉均是依据带有神经、肥大细胞的六条血管为主干组成的.应用微量组胺或P物质沿经注射。经百多例长,幼小鼠实验,均产生了循经红线,或皮丘带出现。阳经中阳明经、少阳经红线出现率高,太阳经次之。而阴经因较深则不易发现。此说解释了经络行血气调阴阳的部分作用。适用于经脉外行线,适用于循经的皮肤反应的解释,也适用循经的浅部感传。笔者认为二重反射和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是在现有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了神经生理学,并较好地解释了许多经络问题,可能有良好的前景。经络与肌肉相关说此说从脊髓水平对经络现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猫、大鼠和猴观察的结果表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对来自外围传入刺激的反应,具有某种循经的特点。沿着胃经、胆经、和膀胱经等穴位分别注射CB-HRP,则每一条经脉在脊髓的前角都可以显示出一条纵向排列的柱状运动神经元链,从而认为经络活动可能是一群支配功能上协同的肌肉群、具有特异空间联系的运动神经所固有的反射活动的功能表现。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一致,在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臂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在经络研究方面:还有第三平衡论,有一定的影响,认为感传传导速度约0.1-0.2m/m,比神经传导速度慢,比内分泌快。它的核心以在苍白球。是人体当中最原始的反应系统。其他还有细胞间隙说,低流阻通道说:“波导管论”等。也有人从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4.2经络研究展望

1) 近40年来对经络现象和循经感传的情况进行了普查、并且掌握了一些规律,从普及经络知识和肯定古典记载上取得重大成果。

2) 从方法学由简单到周密、由电、声、光、核、气诸方面进行检测的手段日益成熟和完善。

3) 对经脉��脏腑相关和人体功能调节过程中的循经特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 经络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在实现生命过程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化传递方面有重要作用。已被研究者公认。

5) 现代科学技术在经络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二十多年来神经生物学在阐述来自外周结构的传入信息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取得一系

列进展,但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有人认为目前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只有10%,甚至更少。有鉴于以上各种情况,在“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样完整的思路指引下。坚持功能与结构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一方面从细胞分子水平,乃至更深的层次弄清经络的物质基础,阐明循经感传的机理,阐明经脉--内脏相关的机理。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临床和人体上的研究以求疗效,利于针灸的传播和提高。还应该在研究中创造更新的方法,测试和治疗仪器.虽然经络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距完全阐明其本质还任重道远,相信中外研究者的努力必将解决这一重大生命课题。

◆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说

◆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

◆经络与肌肉相关说

◆第三平衡论

◆经络与进化论

◆生物电磁场假说

1. 经络的波导说

2. 体电对向环流假说

◆细胞间直接通讯说

◆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说回页首

有人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并非就是体表存在这种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认为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络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其相应的点。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的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到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就形成了循经传导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

◆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回页首

这种观点是建立在直观解剖基础之上的,因为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明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都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人观察,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的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背神经支配的共323穴,占99.6%,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和周围神经分布基本一致,从而认为经络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也有人根据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汗、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现象,设想经络可能是植物神经末梢结构的一种特殊联系。

◆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回页首

1977年有人提出了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至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此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血管的或其他的效应物质,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小动脉扩张形成潮红,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形成风团,

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投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分和含量。这些中间物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它们包括从上一轴索终末放出的递质,存在于微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或电解质,也包括构成荷电基质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由于中间物质导电能力的增强,激动皮肤中按经络路线特定排列的、与上一神经元末梢重叠分布的下一个神经元轴索终末产生兴奋,促使下一个神经元进行轴索反射。反射的结果同样形成相应区域的潮红或/和风团。如此一个接一个地接递,形成了沿经的红线或皮丘带。这就提示,两个相邻的感觉神经元外周轴索终末之间可能进行信息的传递。

◆经络与肌肉相关说回页首

有人认为,肌肉系统与《灵枢》中的经筋类似,上下关联性非常明显,刺激下部肌肉会传导到上部。组织液是由肌肉运动而移动的,这类组织液就是中医学里的经水,而促使组织液运动的肌肉群系统就是经筋,考虑经络现象时,应以肌肉系统为主体。也有人持类似的观点认为经络的实质乃是以肌纤维为基础。经筋即是解剖中所见到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规律一致,而且凡是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臀,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现象。同时,用肌纤维的生理也能解释一些经络现象。

◆第三平衡论回页首

1978年,在我国生理科学会上有人首次提出第三平衡论的观点。按现代生理学中已知的人体平衡系统有三: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前二者的反应(传导)100米/秒和1米/秒左右;而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速度(或作用时间)则以分计,比感传的速度慢。经络感传的速度约在10~20厘米/秒左右,比神经的传导速度慢,但比内分泌系统快。因此四者可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平衡系统,经络感传则为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不可能只有一种装置,而是有多种装置,这些装置的作用各有不同。第一平衡系统维持快速姿势平衡,第二平衡系统维持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体表和内脏间的平衡,而第四平衡系统则维持全身慢平衡。它们的分工虽有不同,但互相影响、制约,维持着整体平衡。

◆经络与进化论回页首

有人认为,经络作为一种生物状态无疑是进化的产物,其起源与演化在进化过程中应有痕迹可循,即可用比较生物学的方法利用低等动物模型来概括了解经络的实质。提出了一个兼容经络现象,符合现代理论的经络模型---八子午干神经系统原型。主要内容如下:①经络体系原型具辐射对称的八条纵传导道为主的网络结构特点,具有与内脏和体表定域联系的功能特点,是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②经络系统可能主要是动物进化史上原始子午干(梯形)神经系的保留,这两者在结构功能方面,如体表循行道的数目、走行以及功能联系等几乎完全雷同。③现存某些低等动物(如猪蛔虫)体内的子午干神经系之神经干的走行、联系和功能等方面与经络系统之经脉的特点有明显可比性。④人体显性循经感传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返祖现象。

◆生物电磁场假说

回页首

1. 经络的波导说

在生物体内,光、场这些物质决不是不值得一谈的东西,而是与实物结构平分天下的角色。从场的角度来看“内气”或“经气”的本质,实质上就

是在体内不断运行传播着的、以红外线、微波波段为主体的电磁波。它们在

体内的运行传播过程中,能产生与代谢相关的无线电波化学反应,经络就是

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脏腑则是它的谐振腔。由此可对许多经络理

论和经络现象进行解释。

◆生物电磁场假说

回页首

2. 体电对向环流假说

人体是一个活的带电体,它有自身对立统一的电场。该电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受精卵细胞的生物电场发展而来的,即细胞生物电场组成脏器

的生物电场,后者又组成了人体的体电场,人体的细胞、器官及整体的正负

电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生物电对向环流。内脏的生物电按照容积导体导电

的原理,将其电场投射于体表各区,尤其是体表皮肤,形成具有节段性对应

关系的敏感点、良导点或穴位。针刺的机制是一种多层次体电对向环流的效

应。即针刺时,针尖部产生损伤电位,它既影响皮肤穴位的电场,也作用于

神经血管等各种组织而产生多重效应。故经络是神经——血管等组织——体

电环流三者相结合的相对统一体。

◆细胞间直接通讯说

回页首

有人分析了人体内的三种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即长程通讯、短程通讯和直接通讯,认为经络与细胞间直接通讯关系密切,认为经络可能是特化的

细胞间隙连结直接通讯系统,这个假说的依据是:①循经感传的速度与离子

等物质在细胞间隙连结中的传导速度是相近的。②实验证明,经络线上细胞

间隙连结的数目、直径比非经线处要多,直径要大。③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

接的启闭与经络表皮的低电阻密切相关。④影响间隙连结通道启闭的因素可

影响针刺效应。此假说是从细胞通讯角度探讨经络实质的一个新尝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络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医学科学研究者的重视。1956年,经络的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从此进入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新时期。60年代,我国学者又从形态学角度开展了广泛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对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带动了整个经络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1985年,经络研究又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章就经络研究的概况作一介绍。

第一节经络现象的观察

人体有时出现类似古代文献所载的经络路线走行的感觉传导,或呈现可见的肤色变异等都属经络现象。它的基本特征是循经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为循经感传现象。

一、循经感传

当患者接受针灸等治疗时,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感觉,表现为酸、麻、胀、痛、蚁走感

或流水感等,从被刺激穴位开始,沿着经络路线传导,这种现象就称为循经感传。

(一)循经感传的普遍性

1.循经感传的调查循经感传在古代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内经》中所说针刺时的“得气”,实际上就是循经感传现象。从50年代开始,人们又进—步探入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并取得可喜成果。此时,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胡,在一例感传显著者身上,系统地对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进行了循经感传的观察,著成《经络之研究》一书。国内也先后有关于经络现象的报道,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等单位进行协作,在8名感传显著者身上全面地、细致地观测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结果报道后,引起国内普遍的重视。从此,循经感传现象的观测,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做了20万例的普查。普查循经感传显著程度的分型标准是

I型(显著型) 刺激井穴(或原穴)时,有6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经脉全程,其余经脉,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但不能抵达经脉终点者。

Ⅱ型(较显著型) 有2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全程,或3条以上的经脉的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者。

Ⅲ型(稍显著型) 有1条以上能过肩髋关节,或2条以上(刺激井穴)能过腕踝关节,或(刺激原穴)能过肘膝关节者。

IV型(不显著型):所测各经感传均不能超过腕踝关节,或仅1条经脉感传能超过腕踝关节者。

普查循经感传所刺激的穴位常用井穴或原穴,刺激方法大多采用低频脉冲电。

据28个地区和单位对63,228人的普查结果,感传出现率在5.6%—45.2%之间,三分之二以上在12%—24%之间,分布比较集中。对循经感传的一般调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对某些特定人群的调查工作仍不断有人报道。我国援外医务人员曾应用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名)、塞内加尔人(193名)、英美德法等白人(110名)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黑人、白人中同样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国外近年来也有人对循经感传进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复我国70年代末期所做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循经感传在正常人体及各种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现率,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大致与我国该项工作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工作的可靠性。

2.隐性感传一般来说,有感传的人是少数,特别显著者尤为少见。因此有人认为经络感传现象的普遍意义不大,或不充分。也有人认为是病理现象。1977年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即使在感传阴性者身上,当在井穴电刺激后,用特殊横行叩击法可在肢体上叩出一连串敏感点。这些点的纵行联线恰好就是经络线。因此,把这种叩击出来的联线命名为隐性感传线,它的潜在活动称为隐性感传。实验表明,隐性感传具有循经性,它是显性感传的基础,又是显性感传的延伸或继续,在一定条件下,隐性感传可转化为显性感传。

从国内外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来看,循经感传(显性或隐性)在人群中的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等因素无关,可能与年龄,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提高其出现率,说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各种人群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

1.循经感传的路线一般说来,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大体一致,在胸腹部则不大一致,头部则大半不一致。

2.循经感侍的感觉性质探查时采用不同的刺激原,所产生的感传感觉会有不同。例如,①针刺——一般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传,②指压一一一般和针刺类似,⑧电脉冲刺激——一般和指压同,还可有流水感、虫跳感,蠕动感等,④艾灸——多见热感及麻

感。

3.循经感传的方向呈双向传导。在躯体(除外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给予刺激时,一般均可自该穴发出两个相反方向的感传。例如刺激曲池穴,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肩髑,同时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合谷。

4.循经感传的宽度有粗有细。在四肢多较细,约在0.2~2.Ocm之间。多数反应为琴弦状或电线状。进入躯干后,可变宽达lOcm以上。

5.循经感传的速度一般感传速度较植物神经慢,较躯体神经更慢。在大多数情况下,其速度约为lOcm/s。而且感传不是匀速行走,存在一个个停顿点,即停一下再走,这种停顿点多为穴位所在处。

6.循经感传的阻滞当感传自刺激点双向传导时,在任何方向一点施加压力,多数可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前进。例如刺激曲池发生感传后,压迫手五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五里,不再走向肩髑。压迫手三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三里,不再走向合谷。各经线的有效阻断压力通常在350—6126g/om?之间,多数为500g/om?。另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局部冷冻降温,也可造成感传阻滞,撤去冰袋,局部温度回升后,感传又可恢复。

7.循经感传的回流性在多数情况下,刺激停止后,感传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针刺穴回流,到达该穴位后才消失。与前进的速度比较,回流的速度有的较快,有的则较慢,因人而异。

8.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自四肢出现后,进入躯干有趋病所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例如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脉出现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

9.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络属的脏腑时,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便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此即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感传的效应性不仅仅是受试者的主观体验,而且可以客观显示。如当感传沿肺经到达肺部时,受试者有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Jb悸等感觉。感传沿胃经到达上腹部时,可出现腹胀、呃逆、恶心、胃部烧灼感或饥饿感,或者出现节律性膈肌痉挛,肠鸣音和胃蠕动明显增强,而当阻滞感传时,可看到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消失或膈肌痉挛消失。有1例感传显著者,当感传到达头部时即进入睡眠,当感传停止时又自动苏醒。一般循经感传的这种效应性的出现率平均为50%~90%左右。

10.循经感传的相对稳定性对54名感传显著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感传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9名观察对象中,循经感传保持相对稳定者,在1月内占94.9形(37人),1年后降至74.3%(29人),3年后则降至64.1%(25人)。说明过一段时间后,感传可部分或基本消退。

二、其他经络现象

(一)循经性皮肤病和循经性皮肤显痕

循经性皮肤病是指沿经络路线分部的呈带状的皮肤病,循经性皮肤显痕是指沿经络线发生的以皮肤色泽变化为特征的功能性皮肤病理变化现象。因二者能…看得见”或…摸得着”,故有人称之为“可见的经络现象”。1958年,自有人报道脊柱结核患者沿肝肾两经出现皮疹以后,陆续有人发现和报道各种循经性皮肤病,其中北京市第六医院对此进行了长期妁系统的临床观察。在国外,匈牙利、日本也有有关循经性皮肤病的报道。

目前对循经性皮肤病观察的例数已达846—478条,包括贫血痣、神经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等25个病种,其中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并广泛地分部于十四经脉及带脉上,可见于经脉的一部分,也可波及经脉的全程,有—些皮肤病损(如贫血痣、色素痣)边缘整齐,连续不断,宛若一条细带或细线,十分醒目。循经皮肤病与相关内脏的病变可能有联系,如足少阴肾经皮损伴发肾脏及神经、精神方面状况变化,足太阴脾经的皮损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另外,从循经皮肤病的病理变化来看,真皮上部血管变化、血管周围炎性

浸润及表皮变化,可能是循经性皮肤病的共同特点,但未见到特殊的形态结构。循经皮肤病的发现为经络的客观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还有一些单位观察到,有的受试者针刺时还可沿经出现红线、白线、红疹和皮下出血等血管神经性反应。这是可见经络现象的另一类型,它是由刺激穴位引起的。反应波及的距离有长有短,长者几乎通达经脉的全程。出现的潜伏期因人而异,短者留针时即出现,长者达数小时。曾有人将循经出现的红线与皮肤划痕反应相对比,在划痕反应完全消失之后,循经出现的红线仍可保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之久,说明二者有所不同。

(二)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均系病理状态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亦有人称之为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性质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有时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红、肿、热等现象。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如麻感,痰感、痒感、灼热感,热流感、冷气感或吹风感等。二者的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Hea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其长度大多短于或等于经脉全长,少数可比经脉全程长。病变可局限于一条经脉,也可出现于数条经脉,还有表里经脉同时出现或同名经脉对称出现者。病程最短者2—3天,长者可达15年。

以上研究说明,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之一的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第二节经络检测及其与脏腑相关的研究

一、经络检测法

近代研究发现,人体或动物的体表经络,腧穴部位皮肤电阻或电位不同于非经非穴部位,并随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机体体表经络,腧穴部位不仅在电学方面,而且在光、声、热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经穴的这些特异性,为经络的客观显示和探测提供了可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络检测法。

(一)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对于经络的研究,比较集中在皮肤电现象上,主要是测定经穴上的皮肤电阻。这方面的工作表明,经穴部位都呈低电阻性。这些穴位的沿经排列,当时被认为可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既然是低电阻,电流即易通过,因此在日本又称经络为良导络。我国学者近年来又对皮肤低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些重要的改进,并对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论证,通过对十四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是循经的。低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并不连续,结果稳定,可以重复。

也有人对经络皮肤电位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反映经络或内脏器官功能活动方面,皮肤电位可能比皮肤电阻更有意义。因为皮肤电位的活动可能是活组织代谢过程的表现,而皮肤电阻则可能是机体对外加电流通过组织时所表现的一种物理特性。通过一些实验表明,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异也较明显,可作为检测经穴的一种方法。

(二)同位素示踪法

早在60年代初,我国学者即已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行路线。发现在人体的穴位上注入P”,通过盖胶计数器记录放射性的强度,可以观察到经络循行路线上的放射线强度较其两侧旁开的对照部位高。所测试的十二条示踪轨迹与古典医籍中所描述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同位素示踪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近年来,罗马尼亚、法国,中国的学者都先后应用丫—闪烁照相技术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将99mTc高锝酸钠注入穴位,以大视野数字丁照相机进行记录,可以观察到①注入四肢穴位的同位素可循经迁移30~110厘米,其中长者可从四肢上达躯干。在躯干部穴位注入同位素亦可在不

同程度上循经向上下迁移。同位素迁移的轨迹主要位于皮下,②穴位注射时同位素开始移行的潜伏期平均为31.29秒,移行的速度为3.5—76厘米/分,各经之间有一定差异。在非穴位部注射时,同位素淤积于注射部位,之后,逐步趋向其邻近的经脉,再循该经脉继续循行,③同位素的示踪轨迹与古典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吻合率在70%以上,④在同一肢体的两条经脉的穴位上注入同位素,可同时显示出两条行程不同的轨迹,⑤同位素迁移过程中可以看到经络学说所描述的某些特点,针刺可使迁移的潜伏期缩短,清除率增加,标记经穴与示踪轨迹的吻合度提高,⑥在猴、狗等动物肢体上也可观察到类似的同位素示踪轨迹,⑦上述同位素示踪轨迹与淋巴循环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与血管的关系则密切而复杂。

以上结果表明,应用穴位注射同位素的方法可显示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大致相同的示踪轨迹。结果直观、稳定、可重复,是近年来经络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进展。

(三)循经声信息检测法,

以四个探头同时进行记录,观察到刺激穴位引起的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迹与古典经络路线基本吻合。信号的频域在8~97赫之间,其高峰集中于30—40赫,以定量的低频信号直接输入穴位,新输入的信号也可循经传播,在经脉线上各个部位所接收到的声信号的强度,与其两侧旁开对照点都有显著的差别。结果稳定,可以重复。

(四)光检测法

1.体表超弱冷光检测以体麦超微冷光信息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也基本上是沿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而分布的,经上发光点的强度明显高于其两侧旁开对照点。发光强度与年龄、体质有关,不同部位发光强度不同,井穴部位的发光强度大于其他穴位或非穴部位。某些疾病患者在不同经穴上的发光强度也有不对称的变化,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差异。

2.经络红外钱成象技术一切物体(包括有机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6℃)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间放射红外线,其放射量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红外线也是物体(或有机体)内能量变化的一种信息,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可将这种信息转换成等量的电信号,经电子装置处理后加以显示,这样“不可见”的红外线便可转换成可见的图像。针刺得气时,相应的经、穴常出现“热感”或“凉感”,在荧光屏上也相应出现亮带或暗带,其显示的路线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或淋巴的走向。此方法为经络的显示提供了一条途径。

(五)以针效阻滞定位检测法

这一检测方法的原理与以上采用各种生物物理指标检测的方法完全不同。它建立在针刺效应的基础上,而且也只有在针刺过程中方能检测出来。正如本章第一节所述,在循经感传线上施加压迫即可将感传阻滞,感传被阻滞,针刺的效应亦随之显著减弱或消失,但压力必须施加在感传线上。压迫感传线两侧的对照点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则对感传和针效均无影响。利用循经感传的这种特点,以针刺效应为指标,即可在体表测试出一系列的阳性阻滞点(压迫该点,针效显著减弱或消失)。将这些阳性阻滞点连接起来,便能绘出一条轨迹,其行程与受试者的感传路线一致,与经络的循行路线也基本一致。由于压迫循经感传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可将感传和针效阻滞,因而所测得的实际上是一条连续不断的轨迹。这一检测方法,最初是建立在感传显著的受试者身上。但同样也适用于没有感传的受试者。只要针刺的效应显著,便于记录,即使没有感传,沿着经络循行的路线施加压迫,也可获得同样的结果,是一种可以普遍应用的检测方法。

二、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

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一定的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此即为经穴—脏腑相关。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穴位的功能存在相对的特异性,脏腑疾病在体表穴位的反应亦有相对特异性。但是,穴位归属于经脉,不等于就是经脉,研究一个穴位的功

能,也不等于研究一条经脉的功能。经络要强调的是一条通路、一条联线及其与脏腑的关系,所以经脉—脏腑相关及其特异性是经络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也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报道。

有人观察了针刺左心包经的内关、郄门、曲泽、天泉4个穴位和心包经线上的两个非穴点,以及上述4个穴位两侧旁开2厘米处的8个对照点,对126名受试者心功能(包括LVET、P/L、SV等8项指标)和心电的影响,发现针刺心包经上的穴位和非穴位测试点,对受试者的心功能和心电都有显著的影响,与针刺经线两侧旁开对照点的针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内关等穴位的针效又优于经线上的非穴位点,这表明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脏的功能活动具有密切的关系。也有人在动物实验上发现,当家兔出现实验性心律失常时,在其外周手厥阴心包经线上的Ca'存在特异性变化,而旁开对照点的非经非穴部位则无此变化。而且心包经上的Ca'浓度变化与心律失常的程度,向愈密切相关,当络合掉手厥阴心包经线上几处的Oa'后,针刺治疗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消失,提示手厥阴心包经整条经脉与心脏活动密切相关。

国内外关于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较多,而关于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节关于经络的见解和假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也不例外。经络实质究竟是什么?古人所说的经络究竟是指机体的哪些组织结构?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种种假说,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实质进行了阐释。也许他们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各持相互否定的观点,然而其中又包含有互为补充的内容。因此,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认识的不断提高,这些不同角度的假说或观点可能从某些交叉点上逐渐融合,从而在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对经络实质的彻底了解,此节对这些观点和假说进行一简单的介绍。

一、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有些学者指出,经络的物质基础就是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指出…经脉”、…络脉”中的“脉”字,无疑指的是血管,淋巴管系统在经络实质中所占的地位也不可忽视。有人还提出了一些解剖学或生理学的实验观察报,作为支持自己所持观点的论据。

(二)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又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有一些学者认为,经络现象以及古典医籍中对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血气运行规律的描述,用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尚难加以解释。他们设想,人体中可能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至于这种系统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则看法各有不同。有人强调“经络”可能是一个“生物电传导系统”,也有人从低频振动,冷光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角度来探讨作为信息通道的“经络”,还有人试图以生物场或控制论的理论对经络的实质进行阐释。这些学者大都有自己的实验观察,报道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具有…经络?特征的观察结果。而且不拘泥于目前已知结构的功能,果断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但也有一些对…经络”实质的讨论,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设想或推论上。

(三)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古典医籍描述的经络概念出发,结合近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用目前已知有关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可以解释经络实质的一些问题,在这一点上,他们同意上述第一种观点。但是,这些作者也指出,以已知结构的功能,还不能对各种经络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因而认为人体内可能还存在与经络现象有关的某些已知结构的来知功能,或者是某种未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循经感传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的讨论,可能是表述这种观点的一个

典型例子。

二、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

(一)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说

有人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并非就是体表存在这种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认为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络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其相应的点。针刺一个穴位弓I起大脑皮层相应的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到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就形成了循经传导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中枢说的形成基于以下事实①针刺截肢病人残端肢体引起的循经感传,可通过并不存在的肢体,在不存在肢体上的传导,仍具有循经性,速度慢等感传的特征,它是出现在已失去外周物质基础的缺肢中,说明其产生主要是…中枢?因素发挥作用.②在气功煅炼中,在并无外周特定刺激的情况下,仅由于对穴位的意念集守,如意守丹田,即可弓1出循经感传。⑨感传最基本也最奇特的征象,是既能扩布,又可回流,而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正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电刺激大脑皮层的第一躯体感觉区(81区),可在身体对侧引起蚁走感,与循经感传的感觉相似。④感传可通过麻醉区而保持性状不变。如果感传的基本过程在外周,则上述情况就不可能存在。如有人研究腰麻和持凑硬膜外麻醉条件下的循经感传,发现腰麻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出现的感传能向下进入麻醉区,并继续向下至足趾端,此为中枢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⑤入静诱导仅改变了中枢的功能状态,便可大幅度提高感传出现率。⑥脑部病变可诱发循经感传现象。以上说明循经感传的发生与中枢有密切关系。

另外,也有人认为,经络与内脏有着肯定的联系,而大脑皮层与内脏亦有肯定的联系,从而推测经络、内脏、大脑皮层间也必有联系,提出了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假说,并进行了一些实验加以论证。

(二)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这种观点是建立在直观解剖基础之上的。因为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明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都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人观察,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的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背神经支配的共323穴,占99.6%,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和周围神经分布基本一致,从而认为经络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也有人根据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闩,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现象,设想经络可能是植物神经末梢结构的一种特殊联系。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遍及全身来说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用这些神经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动脉的分布来说明运行于经脉内外的营与卫、气与血之间的关系。认为机体小血管上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位于中外膜之间,是在脉外的,它们分布在全身小动脉和细小动脉直到毛细血管前动脉这些阻力血管的部分,正是与血密不可分的卫气,从而认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及阻力血管密不可分,和中医学中气血与经络密不可分,因此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

1977年有人提出了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弓I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二重反射假说的基本观点是①经络循行线上的组织存在着相对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其分布可能有特殊的构型。②经络循行线上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血管周围有相对丰富的神经丛(网),主要由交感肾上腺素能、胆碱能纤维和传入神经所组成,这些游离的神经末梢可以

相互发生影响。⑧针刺时,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即可引起局部短反射,通过神经丛(网)的相互作用,一个局部短反射的效应即可成为引起另一个短反射的动因。如此相继触发,向一定的方向推进,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④在一系列局部短反射相继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反射环节所弓I起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进入中枢,上升为意识。在这些局部短反射的代衷区在大脑皮层上相互接通,就形成了经络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影图,⑤在经络循行线上,以神经和血管为基础的局部短反射效应可以认为是一种比较古老,比较低级的外周整合系统,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机能。二重反射假说可比较完满地解释针刺穴位时出现的反射效应和各种循经出现的经络现象。

在对针刺时循经出现的红线、皮丘带等循经现象与皮肤三联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19126年有人提出了“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冀能从组织生理学的角度对循经皮肤反应等经络现象的产生机制和经络的组织结构基础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个假说与二重反射假说有类似之处,但其构思较前者更为具体。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至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枝传向皮肤,在此分枝的终末处释放出扩血管的或其他的效应物质,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枝终末的肥大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小动脉扩张形成潮红,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形成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反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分和含量。这些中间物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它们包括从上一轴索终末放出的递质,存在于微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或电解质,也包括构成荷电基质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由于中间物质导电能力的增强,激动皮肤中按经络路线特定排列的、与上一神经元末梢重叠分布的下一个神经元轴索终末产生兴奋,促使下一个神经元进行轴索反射。反射的结果同样形成相应区域的潮红或/和风团。如此一个接一个地接递,形成了沿经的红线或皮丘带。这就提示,两个相邻的感觉神经元外周轴索终末之间可能进行信息的传递。

(四)第三平衡论

1978年,在我国生理科学会上有人首次提出第三平衡论的观点。按现代生理学中已知的人体平衡系统有三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前二者的反应(传导)速度分别为100米/秒和1米/秒左右,而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速度(或作用时间)则以分计,比感传的速度慢。经络感传的速度约在10~20厘米/秒左右,比神经的传导速度慢,但比内分泌系统快。因此四者可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平衡系统,经络感传则为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不可能只有一种装置,而是有多种装置,这些装置的作用各有不同。第一平衡系统维持快速姿势平衡,第二平衡系统维持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体表和内脏间的平衡,而第四平衡系统则维持全身慢平衡。它们的分工虽有不同,但互相影响、制约,维持着整体平衡。

第三平衡系统的生理功能属于整体区域全息性质。即对于一个完整人体来说,他的某些局部具有影响全身信息的作用。如分别针刺背部的十二俞穴,均可引出通向相应脏腑所属经脉的感传,说明背部俞穴有通全身的全息作用。耳部针刺也可产生全部十四经感传线。其特点是不像背俞穴那样具有较大的特异性,即刺激某一点,不只产生某一经的感传。即使垂直进针,压力相同,针刺同一点,前后产生的感传线也不一定相同,这说明耳区也具有对全身的全息作用。

这些特定的区域都各自具有调整全身平衡的全息作用,它们的通路可能是APUD系统。它们的核心似在苍白球。整个经络系统是最原始的反应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虽然不断有新的神经成分的增加,但其最古老的部分并未消失。

(五)经络与进化论

有人认为,经络作为一种生物状态无疑是进化的产物,其起源与演化在进化过程中应有痕迹可循,即可用比较生物学的方法利用低等动物模型来概括了解经络的实质。提出了一个兼容经络现象,符合现代理论的经络模型——八子午干神经系统原型。主要内容如下①经络体系原型具辐射对称的八条纵传导道为主的网络结构特点,具有与内脏和体表定域联系的功能特点,是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②经络系统可能主要是动物进化史上原始子午干(梯形)神经系的保留,这两者在结构功能方面,如体表循行道的数目、走行以及功能联系等几乎完全雷同。⑧现存某些低等动物(如猪蛔虫)体内的子午干神经系之神经干的走行,联系和功能等方面与经络系统之经脉的特点有显可比性。④人体显行循行感传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返祖现象。但经络研究并非单纯“考古?,它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神经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有可能对未来的医学、生物学产生重要影响。

(六)生物电磁场假说

1.经络的波导说有人认为,当代医学只拄重研究分子、原子等实物的作用,却没有研究光、场等在人体的重要性。在生物体内,光,场这些物质决不是不值得一谈的东西,而是与实物结构平分天下的角色。从场的角度来看“内气”或”“经气”的本质,实质上就是在体内不断运行传播着的,以红外线、微波波段为主体的电磁波。它们在体内的运行传播过程中,能产生与代谢相关的无线电波化学反应,经络就是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脏腑则是它的谐振腔。由此可对许多经络理论和经络现象进行解释。

2.体电对向环流假说人体是一个活的带电体,它有自身对立统一的电场。该电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受精卵细胞的生物电场发展而来的,即细胞生物电场组成脏器的生物电场,后者又组成了人体的体电场,人体的细胞、器官及整体的正负电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生物电对向环流。内脏新陈代谢所形成的脏器生物电场,是体内外生物电场存在的依据和生物电对向环流最基本的生物电源。内脏的生物电按照容积导体导电的原理,将其电场投射于体表各区,尤其是体衷皮肤,形成具有节段性对应关系的敏感点,良导点或穴位。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节段性(体节)和层次性(三胚层)是经络线段走向性及经络活动顺序性的生物学基础。针刺的机制,是一种多层次体电对向环流的效应,即针刺时,针尖部产生损伤电位,它既影响皮肤穴位的电场,也作用于神经血管等各种组织而产生多重效应。故经络是神经——血管等组织——体电环流三者相结合的相对统一体。

(七)细胞间直接通讯说

有人分析了人体内的三种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即长程通讯、短程通讯和直接通讯,认为经络与细胞简直接通讯关系密切,认为经络可能是特化的细胞间隙连结直接通讯系统,这个假说的依据是①循经感传的速度与离子等物质在细胞间隙连结中的传导速度是相近的。

②实验证明,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结的数目,直径比非经线处要多,直径要大。⑧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接的启闭与经络表皮的低电阻密切相关旷④影响间隙连结通道启闭的因素可影响针刺效应。此假说是从细胞通讯角度探讨经络实质的一个新尝试。

(八)经络与肌肉相关说

有人认为,肌肉系统与《灵枢》中的经筋类似,上下关联性非常明显,刺激下部肌肉会传导到上部。组织液是由肌肉运动而移动的,这类组织液就是中医学里的水液,而促使组织液运动的肌肉群系统就是经筋,考虑经络现象时,应以肌肉系统为主体。也有人持类似的观点,认为经络的实质乃是以肌纤维为基础。经筋即是解剖中所见到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规律一致,而且凡是肌钎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臀,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现象。同时,用肌纤维的生理也能解释一些经络现象。

以上为有关经络实质的几个代表性的假说,另外,我国学者还对经络实质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如有人认为经络是某种类传导系统,古老的应激系统,细胞膜外离子泳动系统,化

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等,也有人从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角度来探讨经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设想。当然,各种假说和设想都还有待于今后工作中加以验证。

腧穴的研究进展

经络养生研究概述_蒋应时

经络养生研究概述 蒋应时李晓红李烨王钦鹏(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作者简介:蒋应时,男,(1948-),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养生理论研究。 摘要:自《内经》以来,医家们非常重视经络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生来预防“未病”。就经络、经络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以及调理经络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经络养生加以概述。 关键词:经络;养生;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 224.1文献标识码:A 经络养生就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灸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法,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1]。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丰富,健康与长寿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近年来亚健康人群的逐年增加[2],药物对人类的毒副作用和危害日趋严重,人类开始崇尚回归自然、运用自然的力量以维护人类健康、改善健康、治疗疾病,以经络为基础的各种非药物调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络的研究一直是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下面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经络养生研究加以概述。 1经络养生的理论研究 1.1中医对经络的认识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肢节,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的各部分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状态。经络的生理功能中医称之为“经气”,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网络周身,联通整体;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症;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等四个方面。 1.2现代研究对经络的认识现代经络的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实验研究,寻找经络的客观指标,以揭示经络的客观实质为宗旨;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等为标志的现代经络研究进入高潮。近半个世纪以来,经络实质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层出不穷,概括起来比较有影响的有如下几种[3]:(1)经络与神经体液综合调节相关假说;(2)经络的皮层内脏相关假说;(3)体表内脏植物神经联系假说;(4)第三平衡系统假说;(5)短反射循经定向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9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9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32个研究方向,实施周期从2019年—2021年。 根据指南方向研究内容体量,建议支持经费总计5.3亿元。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 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 —1—

1.1.1民间医药特色技术收集评估方法与推广应用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民间医药特色技术筛选、评价方法,建立传承机制与管理平台;以收集15种以上临床基础好、确有疗效的民间实用诊疗技术为载体,在对其名称、源流、操作规范、适应证、禁忌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其中3~5种技术,对其临床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建立民间医药特色技术信息管理的平台,建立相关的收集、评估、筛选、知识产权保护与推广应用的机制。 考核指标:完成15种以上民间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收集与整理,按照名称、操作规范、适应证、禁忌证、临床应用情况等要素,形成研究报告,提供操作方法视频资料;完成其中至少3种特色诊疗技术、每种至少300例以上的临床评价,形成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报告,形成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编制《民间医药特色技术筛选方法与评价指南》;建立民间医药特色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可以有效运行的民间医药特色技术收集、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与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机制。 支持年限:2019年—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2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 1.2.1重大疾病中医异病同治的病因病机与诊治方案的创新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中医药治疗确有疗效的重大病证,以临床疗效为依据,以异病同治理念为指导,通过审证求因、审证求机、—2—

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人体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张镱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经络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种表现,其在中国医学历史上已存在千年,很多中国经典的传统医书上都能够找到关于它的记述。但由于人们因为经络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经络的客观存在。然而随着现代医学中经络学在临床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令很多西方医学家为之震惊,使得经络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再满足于经络这一抽象概念的描述,开始了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产生了针对人体经络研究的各种流派,并运用多种现代科学的方法检测可见的经络现象、经络感传现象的特殊规律,形成了不同的科学理论体系,以科学的证据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人体经络证据历史方法 经典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人类健康之源。经络系统是人类健康防御、自身调整和组织再生的促进系统。每个人都有经络,但是人们缺乏对它的理性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污染严重,致病菌的变异和繁殖日趋加剧,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大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和调整能力,及时快速地解除疲劳和亚健康状态,降低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认识人类自身防卫系统和调控系统——经络是十分重要的[1]。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经络学的研究,并对经络的实质提出了“神经论”“血管论”“淋巴管论”或“体液论”等等[2]。笔者在这里将经络学的起源和发展做一简单概括,并着重阐述运用现代科技对于人体经络客观存在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希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经络学被更为广泛认可,从而积极发展经络理论,使其在临床医学中发挥其不可估摸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古代经络的提出与经络学的发展 经络学说是中国中医理论的重要核心之一,其形成理论形成有条理的系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湖南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其中有对于十一经脉的记载,而十二经脉的出现可以参看《内经》。两汉之后,经脉被独立于血脉之外,成为中国古代医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到了宋、元时代,经络发展为手足三阴三阳经及经脉气血流注模型,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及孙络、浮络等,并强调经络具有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之功,认识到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2]。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谈及阴跷脉时,引用了宋代张伯端(字平权,一名用成,号紫阳真人)《八脉经》的记载,并说: “……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 碓返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谬也[3]。”上述记载笔者认为可以确定李时珍当时认为经络是可以由内视的方法观察到的,这也使得经络的存在有了一个可能观察到的方法,但是具体的考证步骤李时珍并没有明确指出,而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于扁鹊的记述,说扁鹊为齐桓侯治病,见齐桓侯时既没有切脉也没有问闻, 而是一望就知道齐桓侯的了什么病以及疾病的深浅、位置和愈后。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均有提及。 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在尸体上8条经57穴的解剖观察,发现穴位100%有神经分布,而且与经络线有一定吻合。经络内非穴位区的神经分布多于非经络区[4],提出了经络现象可能是神经功能外化的现象。 神经系统的大量科研和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却只能证明经络与神经确实具有一定的密切关系,并非经络就是神经系统。十四经线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植物神经纤维,甚至皮质、丘脑、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但神经并非就是经络[5]。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祝世讷认为经络的结构是“超解剖”的功能性结构,像空间、时间、生物钟那样的无形结构。在生物体上就是化学或物理的东西。生物医学人员倾向于经络是某种流动的化学和生化物质[6]。 经络的研究不断向多方向发展,刘艳彬等切断家兔筋膜组织,发现声波经线传导阻滞,

近年来经络本质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经络本质的研究概况 杨继国,刘增巍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经络;本质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 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01)02-0156-02 [收稿日期]2000-04-28 [作者简介]杨继国(1968-),男,山东济宁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学教学研究。 对经络本质的探索,从古代就开始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声、光、电、磁技术的发展,对经络本质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各种理论与假说层出不穷,现综述如下。1 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假说 不少学者认为刺激体表经穴能引起循经传感,并迅速地引起相应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只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有可能完成[1]。因此,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的,许多实验能为这一假说提供依据,比如局部使用神经麻醉剂普鲁卡因可阻断经络感传现象,随后便有人提出经络现象产生于大脑皮层的假说,美国T ?N ?Lee 认为,经络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解剖上的实体,而可以把经络看成是在神经系统被激活的神经末梢的轨迹,换言之,真正的经络是在脑子里,而不是在外周[2]。还有人提出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3] ,以及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后者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某些酶或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效应并成为另外一个局部反射的原因,依次相继激发,从而出现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4]。其他的还有体表自主神经联系假说、固有模式轨道自主神经末梢接通假说等。2 经络波导假说 其中主要是肌运动主因流体波动说。有人根据经络感传速度与肌肉主动波动速度一致的现象,认 为经络是肌肉主动波动系统[5]。3 经络与体液、内分泌相关说 有美国学者认为针灸穴位是一个有电特性的实体,还认为体液因素也参与针灸疗法。当两只家兔的血液供应连接成一个交叉的循环通路时,针刺其中一只兔可抑制另一只兔的与疼痛有关的行为,因此,某种血液输送的物质必定参与针灸效应。1984年,谢浩然[6]提出经络就是疏松结缔组织间隙。随后有人提出“间隙维”假说[7]。卢六沙[8]则认为经络系统是个密如蛛网的动态液晶系统。他认为针刺直接造成了经络液晶体排充状态的变化,刺激一停,液晶体又回复到根据边界条件所应处于的状态,这实际上是对经络进行了一次调整。针感所到之处,就是外力引起经络液晶体重排之处,一直重排到病所。4 经络与血管、淋巴管相关说 有人在18个截肢的新鲜肢体的太冲、涌泉、商丘等穴位注入墨汁,然后将肢体以甲醛溶液固定,逐层解剖,其中13个肢体出现了被墨汁充盈的纤细管道向上或向下延伸,大部分可循经直达肢体的断面,这种结构系管径为40~300L m 的小静脉,于是认为经络与血管系统有密切联系[1]。1996年,日本学者根据1经穴部含P 物质的神经纤维与毛细淋巴管存在形态学的紧密联系;o经穴部存在有许多发达平滑肌的淋巴管;?P 物质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引起其强烈的节律性收缩运动;?淋巴管与经络的循行在位置上的相近关系;?平滑肌的收缩传递速度与循经感传的速度相近等,认为在经穴部给予针灸刺激时,引起局部含P 物质的神经末梢分泌P 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引起淋巴管发达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这种运动的信息传至大脑皮 156 第25卷 第2期2001年3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 N AL OF SH AN D ON G U N IVER SITY OF TCM V ol.25,N o.2M ar.2001

中药剂型改进的调查报告开题报告

目录 1、选题依据 (3) 1.1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3) 1.1.1论文题目 (3) 1.1.2研究领域 (3) 2、论文调查的意义 (3) 3、论文调查研究的内容 (3) 3.1调查我国目前中药剂型的现状 (3) 3.2调查我国人民群众常用中药剂型 (3) 3.3中药剂型的开发重点 (3) 3.4我国中药剂型存在的不足 (3) 4、调查方法及步骤 (3) 4. 1通过网络数据资源对中药剂型的间接调查 (4) 4.2通实地调查和询问 (4) 4.3记录查阅的资料和访问的资料,分别进行归类 (4) 4.4资料整理 (4) 4.5 撰写调查报告 (4) 5、论文进度计划 (4) 5.1选题 (4) 5.2查阅资料 (4) 5.3统计分析资料 (4) 5.4论文撰写 (4) 6、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 (4) 7、参考文献 (9)

1、选题依据 1.1 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1.1.1 论文题目:中药剂型改进的调查报告 1.1.2 研究领域:现代中药制剂 2、调查的意义 中药剂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品种繁多,近几十年来中药剂型的研究,大量吸收了现代药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出许多中药新剂型,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多种给药途径和有效的防治药物。然而目前中药剂型研究尚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原有的药物剂型就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如用于急症救治的汤剂、散剂、丸剂等都是属于口服给药剂型。因此,服用后须经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产生药物效应。因而在药物产生效应之前将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1)胃的排空速率;(2)胃内容物;(3)胃肠分泌物及粘膜内的代谢;(4)血液循环一一肝脏的药理作用:(5)药物的溶出速率等,因而产生的药物效应缓慢,对处于昏迷状态,饮食不进的危重病人,还存在着服用不便等问题[1]。由于急症患者处于高度危急状况,固此,在治疗上必须争分抢秒急救,因而在药物使用上急需高效、速效、长效型药物,才能满足和适应医疗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原中药剂型进行改革,这也是发展中医事业的需要。本文拟对我国(重点是四川等地)中药企业、药店、医院的中药剂型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的中药剂型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准确把握当前全国中药剂型的实际现状,深化药品改革,加强医药品的针对性,提高中药剂型的实效性,探索实施中药剂型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1]。 3、论文调查研究的内容 3.1 调查我国目前中药剂型的现状 3.2 调查我国人民群众常用中药剂型 3.3 中药剂型的开发重点 3.4 我国中药剂型存在的不足 4、调查方法及步骤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对中药制药公司的调查分析以实现其目的。调查方法分为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两种。其一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并调查现在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其二实地调查了解中药制剂公司对中药剂型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实地对群众的问卷调查。 4.1 通过网络数据资源对中药剂型的间接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针灸在很久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外。随著现代科学的发展,针灸经络研究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展开。那些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理论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针灸医生。循经感传现象则是国外经络研究工作的起步。对中国的针灸界来说,外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借鉴的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1. 对经络的几种看法 国外学者对经络的实质问题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功能的表现。这种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当然,异议者也不少。如有人认为经络是位于皮下的低电阻通道。还有人提出经络是位于人体已知结构之间的流体通道,它存在于筋膜包裹的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干的空隙中。这种空隙是经络赖以传导信息的体液通过的场所。而液体在脉管外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肌肉的运动。Lonesau-Tirgooistec(1990)等认为经络可以被看作是已知结构(如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一个重要“通道”途径,可移动的电荷即可延著这些间隙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日本的高野千石(1991)也支持这种观点,认为经络是某种粘滞度低,离子强度高,传递重要生命物质的血管外通道。当然也有人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Thomas(1977)提出经穴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某种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但又和二者密切相关的成网状分布的原始的组织丛。这种原始组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并具有活跃的代谢和传递作用。近年来,间中喜雄也提出X信号系统的假说,认为人体中残留著种族发生初期形成的原始信号系统。它被以后发展起来的多层次的复杂信号系统(自动调控系统)的网络所掩盖。这个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体内外极其微弱的动因,并可向远隔部位传导,在针刺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生物场、电磁的生物效应等角度提出各种不同设想,反映了国外学者探索经络实质的各种思路和倾向。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1) 临床报道这类文章以日本为多见。 早在1948年,日本的柳谷素灵即提到在针刺穴位时,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最详细、最典型的报道发生在一位叫白万郎的日本商人身上。他因为视神经萎缩而接受针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感传现象非常显著。经统计,感传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一致的有三条经,即大肠经、肾经、任脉;基本上一致的有十六条经,相似的有一条经。但对于这一病例,日本学者认为可能与该病人在幼年时被雷电击伤有关。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9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20年度 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7年—2019年已围绕上述6大任务发布了三批指南。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结合专项整体实施部署情况,2020年拟在任务“中药资源保障”的“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安全性保障”方向部署项目,实施周期2020年—2021年。根据指南方向研究内容体量, —1—

拟支持经费约0.5亿元。 中药资源保障 1.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安全性保障 1.1基于土壤特征的道地药材品质形成机制及产地溯源研究 研究内容:以10种代表性常用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围绕道地药材形成过程中土壤特征与道地药材独特品质因子的形成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道地产区土壤特征的本底调查及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结合多谱学技术获取的道地药材品质因子,集成建立多元标准化的道地药材品质因子及产区土壤特征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分析提取变量特征并建模,结合全局优化的方法构建土壤与道地药材品质因子的关系图谱,揭示基于土壤特征的中药道地性形成科学内涵。同时,基于同位素分馏原理、土壤特征—药材品质转化规律和地球大数据系统等信息关联分析,建设现代技术的道地药材溯源检测技术集成,构建道地药材产地真实性溯源平台。 考核指标:挖掘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关键土壤特征,建立多维标准化的土壤特征可实际应用的大数据平台1个;构建示范性土壤特征与道地药材品质因子形成的关系图谱不少于10套;基于稳定同位素和元素指纹土壤特征与大数据关联分析建立道地药材产地溯源数据集不少于10种;构建道地药材产地真实性溯源平台1个,实际判别、验证准确率不低于80%。 支持年限:2020年—2021年 —2—

经络研究的展望

经络研究的展望 目的通过研究对经络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从经络现象的研究过程、注意的问题、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结论经络研究,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并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方可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标签:经络学说;经络实质;展望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开经络实质之谜,可以使人们对人体的功能调节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经络实质的探讨直接关系到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针麻作用机理的研究,对发展中医学术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对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 研究过程 1.1 循经传感现象研究 20世纪70至80年代主要以“经络敏感人”和循经传感现象为研究目标。1986年,国家科委、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七五”攻关计划经络研究项目——“十四经的循经传感、循行路线的检测及经络实质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运用电、声、光、热、磁、核等技术手段寻求体表经脉循行线的检测指标或方法开展[1-2]。 1.2 “八五”攀登计划 1990年,“经络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八五”攀登计划,旨在对经络现象、十四经脉和人体机能调节中的各种循经规律的机理及其相应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研究,辨别经络系统与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关系与区别,及其在人体机能调节中的地位。 1.3 “九五”攀登计划 1998年,“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主要围绕“经络是什么”的问题,从已经确定的经络现象入手进行机理性研究,初步阐明循经传感的循经性、效应性的实质和结构基础[3],对经脉与脏腑相互联系的通路和物质基础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在经脉理化特性方面采取了多学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4 “973”计划 2005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开始在“973”计划中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分别在络病理论、经穴效应特异性、经脉一脏腑相关、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等方面,针对经络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近年的重点又集中在从已经发现并被肯定的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与研究进展状况分析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与研究进展状况分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与研究进展状况分析 滴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有用聚乙二醇(PEG)4000为基质,以植物油为冷凝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报道,1958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了地锑钾滴丸,1968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幕。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中药滴丸剂系中药经过加工提取后,与固体基质加热熔融成溶液、混悬液或乳浊液,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由于界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收缩并冷凝成固态而制成的制剂。由于滴丸载药量小,因此,中药要制备成滴丸必须要经过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因而滴丸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 中药滴丸剂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生产方面,工艺设备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易于控制质量,而且有利于清洁卫生及劳动保护等;(2)在剂型方面,能够将某些液体药物制成固体滴丸,也可通过选用肠溶性基质直接制成肠溶性滴丸等,同时某些难溶性药物通过制成滴丸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3)适用于中药急症制剂,达到高效、速效的目的;(4)适用于耳、鼻、口腔等局部用药,可具有长效作用;(5)适用于缓释制剂,具有延效作用等。 近年来在已上市和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品种中,多数为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各种痛症等方面的用药。已上市的中药滴丸剂有20多种,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剂有十余种。 1、滴丸剂的基质和冷凝剂 滴丸中除主药以外的其他辅料统称为基质。而用于冷却滴出的液滴,使之冷凝成为固体药丸的液体,则称为冷凝剂。 种类 滴丸的基质和冷凝剂均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常用的脂溶性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蜂蜡、石蜡、氢化油及植物油等,其相应的冷凝剂则为水、乙醇或两者的混合等。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PEG、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水等;其相应的冷凝剂为脂溶性的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植物油、煤油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等。 基质 1.2.1聚乙二醇(PEG) 当PEG的分子量大于1000时,呈固态;PEG4000与PEG6000的熔点分别为48~53℃和55~60℃;其本身无生理作用,化学稳定性好,易溶于水,可用以从中释放水溶性或油性药物,对药物有助溶作用,同时还能吸附部分液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类水溶性基质。PEG6000是常用的水溶性固态基质,因其熔点,极易与药物熔融成固体分散体,故适于药物的溶解、熔融、滴制和成形。PEG6000还可使整个工艺简化,产品质量和药效得以优化。有人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吲哚美辛PEG滴丸,药物溶解度比原药增大1倍多,产品符合药典标准。魏玉平等通过实验发现:(1)当复合基质(PEG4000和PEG6000)中二者比例为1:1时,其耐热性最差,不利于药品运输和储藏;(2)对于含大量挥发油的中药提取物,当用PEG4000作基质时,若滴丸硬度不够、流动性差、耐热性差时,可用PEG6000来替换部分PEG4000;(3)当采用PEG6000作基质时,若料液的黏度高、滴制温度高、滴丸的光泽度差、易拖针状尾时,可用PEG4000来替换部分PEG6000。 1.2.2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 由聚乙二醇类基质酯化而成,是一种具表面活性的水溶性基质(熔点为46~51℃),S-40改变了聚乙二醇类本身不具有亲酯结构和表面活性的性质。S-40作为灰黄霉素、甲磺丁脲与呋苯胺酸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此外,也有报道S-40虽然能够改善某些PEG6000中难溶药物的溶解度,但其引湿性教PEG6000强,故成品应注意密封保存。 1.2.3聚醚(poloxamer) 是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镶嵌聚合物,平均分子量为8350,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型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水溶性,毒性很小,价格较低,能与许多药物形成固液体。poloxamer作为新型载体,曾用于熔解法制备保泰松固体分散体,也有人用poloxamer作基质制备了吡哌酸聚醚滴丸。以poloxamer作为基质的滴丸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制图时的温度控制亦比PEG基质简单,不象以PEG 混合物作为基质时须根据不同地区的温湿度条件进行调整。 以poloxamer作基质时制备的滴丸其药物的溶出及透皮释放均比PEG作基质时慢;但家免口服两种基质的滴丸,其药动学参数无显着差异。 冷凝剂 在滴丸的冷凝剂中,水溶性基质最为常用的冷凝剂是液体石蜡。但由于液体石蜡的表面张力较大,加之其黏度较小,有些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形不好或不圆整,特别是以S-40及poloxamer作为基质的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形不好。有人使用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改进了苏冰滴丸的成形。二甲基硅油是无色、无臭、无味的非极性液体,不溶于水和乙醇,具脂溶性。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小于液体石蜡,比重为~,与药液的比重差小,可减少黏滞力,有利于滴丸的成形;黏度较大,可显着地改善滴丸的圆整度。近年来,有的学者应用玉米油作为冷凝剂,玉米油的表面张力近似于二甲硅油,但其黏度较小,故作为冷凝剂时常与二甲基硅油合用。

中医针灸穴位现代研究

2017—9—30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曲泽 艾灸曲泽穴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心搏量、心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动物实验提示,针刺“曲泽"、“膈俞",对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抑制损伤发展得作用,使心电图ST段升高受到抑制,并且起针后ST段电位有自然下降趋势。表明针刺“曲泽”等可加速动物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过程,有保护心肌得作用。动物实验,针刺“曲泽”,其神经分布在脊髓,为颈6-胸1与肌皮神经与桡神经传入有关。??郄门穴研究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针刺郄门穴对心脏功能有调整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郄门”、“胃俞”,能促进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心电图得ST、STaVF段升高不显著,起针后ST段恢复亦较快。临床观察,针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郄门穴,用传统针刺手法激发循经感传,有得过肘,有得达胸前区、此时观察心动阻抗微分图,结果表明,感传达胸前区者,心血管功能即时疗效显著提高。针之也可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针刺郄门穴也有调整肺功能得作用。在开胸手术中,针刺郄门穴瞧到手术侧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不致缺氧。仅二氧化碳有不同程

度得升高,即郄门穴可以调整血氧饱与度。临床研究表明,郄门穴对胸部手术有显著得镇痛作用、在二尖瓣扩张中,应用三阳络透郄门,具有良好得针麻效果。镇痛作用得强弱与针刺得刺激量强弱有关,以电脉冲输出强度较大者效果好。? 间使穴研究??经穴现代研究之一。针刺间使穴对心脏功能有显著得调整作用、临床实验表明,针刺冠心病患者得间使穴,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使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降低、电针间使、内关穴,可使冠脉流量与心肌血氧供应量增加,冠脉阻力、心肌氧提取率降低,最大冠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改善、调整心肌对氧得供求失衡,有利于濒危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得减轻,减少心肌坏死区。电针间使、内关穴有一定得镇痛作用,对体感诱发电位中与疼痛有关得成分有抑制作用、? 内关穴研究?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大量实验与临床实践证明,内关穴对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具有良性调整作用、该穴对心脏功能得调整作用十分明显,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收缩时间间期缩短,血中皮质醇水平趋向正常,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对异常窦性心律具有明显得调整作用。过速得心率可使之减速慢,过缓得心率可使之加快。针刺内关还可以改善左心室得功能,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射血前期时间指数缩短,PEPI/LVETI减小,左心室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附件10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8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25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5.6亿元。 1. 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 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 1.1.1名老中医特色方法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 —1—

研究内容:对100名以上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国家评选公布的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批全国师承指导导师)临床诊疗案例进行系统的收集,在统一规范术语、统一数据采集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循证医学以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与技术,对每位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核心方药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现代难治病对不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治疗方法、方药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不少于100位名老中医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传承要点、疗效评价的系统研究,提交每位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研究报告;系统采集每位名老中医不少于500份的完整诊疗病例。每份病历包括最少3个诊次以上诊疗记录以及疗效评估与离院随访的记录;每位名老中医形成系统研究报告一份,并提炼不少于一种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特色有效方药或特色诊疗技术,录制成可推广应用的视频资料;建立网络化的开放式的现代传承服务平台,并在覆盖东中西部地区不少于1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和不少于1000名中医医务人员进行推广使用;完成10种以上疾病不同名老中医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申报单位应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组织和实施—2—

经络穴位之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对经络腧穴系统之研究,包含在解剖组织学之探讨,腧穴功能、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腧穴脏腑相关及临床诊断之研究等等。 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研究 为寻找腧穴在形态上的特殊结构,学者早期由解剖入手,而知道百分之五十的人体穴位其下方有神经通过,而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与神经干相差亦不超过0.5厘米],然而并不能解释经络腧穴的特异性。近年来的穴位形态学研究,已从大体解剖方向过渡向穴位的巨微结构形态学,而认为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穴位周围的微血管分支、神经分支、淋巴管分支和交通十分丰富,并明显多于非穴位处]。 大部分的穴位都有细小神经分支通过,据统计穴位34.2%位于大神经干上,90%穴位于神经干周围,经组织学观察大多数穴位的神经末梢丰富。约有45.5%的穴位在大血管周围,18.6%穴位在血管上,组织学观察到穴位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在皮下组织内异常丰富,约占99.6%,而淋巴管分支亦十分丰富。随着科技进步,亦有运用计算器三维重构技术来展示穴位组织结构及其毗邻组织的穴间立体结构]。又从结缔组织的观察中发现,在胆经、肺经、胃经腧穴上,发现到钙元素特别丰富的关系]。 生物物理特异性研究 自二十世纪五○年代初期,日人中谷义雄率先报导良导络等经络皮肤低电阻现象以来,中国学者在对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做了重大的工作。大量的资料报导,人体经络具“隐性循经感传线”的特色,并普偏存在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群中,其宽度约一至三毫米,且位置稳定不变,与十四条古典经脉线相吻合。而此亦与“循经低阻线”相一致,宽约一毫米,以及“高振动声传导线”一致。经由这些研究,还发现在经络的横断面上,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结构。 (1)皮肤角质层。经络在线角质层变薄,是循经低电阻抗特性的物质基础。 (2)表皮层和真皮层的乳头层。这里感觉神经末梢分布集中,是隐性感传线感觉过敏的原因。 (3)真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神经束和肥大细胞相对集中,可能是发生循经敏感和感传的物质基础。 (4)肌层某些特殊的结缔组织,是产生高振动声的物质结构。 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结构,表明经络不是一种单一的线,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在其中分布着发生各种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物质结构。 经由人体表里经络差异的相关研究又发现,人体对高频信息的导电度比低频的高,高频的电信息在人体内传送时,能量的耗损会比较低,所以能够传很远信息的能力还相当强;愈往高频区看,发现经络和非经络的导电度差异也有愈小的趋势]。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穴位的低阻抗性可能并非普偏存在,而人体的电阻特性亦非线性]。同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精)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 2002-04-22 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还比较落后,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为此,政协委员李连达在去年政协会议上提出0875号提案《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提案》,就发展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事业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一、政协0875号提案的主要内容 1.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江主席曾多次指示:“发展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也应该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灵魂。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全力推进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 2.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 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 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

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思考

#学术探讨# 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思考 方文贤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收稿日期 2 2 ≈通讯作者 方文贤 × ? ? 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 一般认为是以陈克恢先生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出麻黄碱作为西药为起始 以后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也大多都是如此进行?今就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简述如下?1 中药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分析 111 从中药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 发展为化学药物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出如麻黄碱!黄连素,,青蒿素!川芎嗪等成分 再按西药新药研究的规定和要求 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直到符合西药新药标准 成为西药的传统化学药物 基本都是这一研究模式的成果?其存在的问题是 以上这些新化学药物都只能在西医药的理论指导下应用于临床?而基于运用中医药理论于临床治疗的中医 则无法应用这些药物?因为中医应用它们于临床时 应该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这些药物的所有中药理论信息 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炮制方法与功用!毒性与解毒方法!七情配伍!用法禁忌等等 都没有得到任何提供 而提供给他们的只是西医药理论的药化!药理 如麻黄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黄连素2抗微生物药物!青蒿素2抗疟药!川芎嗪2防治心绞痛药 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因而不能满足中医药人员临床应用这些药物时所必须参考的各种信息的要求?所以 中医药人员不会!也不可能冒险去应用这些药物?这是把中药研究成传统西药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112 把中药当作植物药 套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医药 西药 的研究方法 在 世纪最后 年 现代制药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 如现代新药研制费用的急剧增加 新的富有活性的化合物或所谓先导化合物的难以寻找 研制成功时间不断延长以及新药上市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等?有专家指出 现在研制成功一个新的合成药 一般需要 ? 年时间 大约要花费 ? 亿美元 而且还避免不了药物的毒副反应?有统计显示 全美制药业 年的增幅为 年为 年仅为 ?传统的西药新药研发模式 正在转向从天然药 包括植物药 中寻找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以及试图能与前沿生物技术相结合而寻找出新的活性化合物?这是西 方发达国家在其研制传统化学药物 西药 思路方法出现危机 有效新化合物难以寻找!因毒副作用大难以进入临床!经费投入巨大!研制时间太长等 的情况下 不得不转向从临床有效的植物药中去寻找先导化合物 再进一步研制新药的权宜办法?但是 最近有学者指出 化合物样品主要来源是合成化合物和从天然植物中提纯的化合物?一个化学工作者一年可合成化合物的数量最多不过 个 从天然植物中提纯的化合物数量更少 因此 获得合成化合物和天然提纯化合物的时效很差?该学者特别强调 近年来 组合化学技术的出现使快速合成大量化合物成为可能 一个组合化学工作者一年可合成 ? 个化合物 若将所有的组合化学库加在一起可达 甚至更多?然而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快速筛选这些组合化学库 发现其中先导物存在的概率却非常低 如较易筛选的酶 受体模型 约 个化合物中才能找到 个先导物 而蛋白2蛋白相互作用模型的筛选结果更差?因此 在我国医药界 尤其中医药界 因为国力不足以及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滞后 如果沿着这种方法去进行研究 结果必将是缓慢跟进 所获研究成果并能投入临床者也不会理想? 113 利用西医/病0的研究模型 包括动物!实验模型!实验 设计与实验方法!实验指标的选择等 筛选研制有效中药及中药复方 进行过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即临床上治疗某病很有疗效的中药 包括复方 在很多动物实验模型上却都很难重复出疗效?现在分析其原因 除动物和人有一定的差异外 还应该有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利用西医药/病0的研究模型的问题 以及所选用观察指标是否合宜等问题?如以往曾用马利兰!环磷酰胺或放射线照射法造成血小板减少动物模型 由于这种造模方法是通过损伤动物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骨髓和外周血三系细胞均减少 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不尽一致 作为研究新药的 ×°模型并不理想 对 ×°新药药效学动物模型的研究必须以免疫失调所至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依据≈ ?另外 观测的指标又有些是临时性指标 因为这些模型出现所观察的指标大多时间短暂 时间不同出现指标的变化情况不同!所反映疾病的变化情况有限等 有些还可能不是关键性指标? # #

中医药的现代意义

中医药的现代意义 【摘要】从文化进步的角度对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从尊重科学的角度对中医药符合保罗?萨迦德提出的多元科学划界标准;从维 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中医中药在保持生态平衡,防止土地沙化领域起着重要 作用;从人道的角度:中医药提倡“仁”术,人性化治病;因此我们有充分的 理由证明中医中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文化;中医药发展;中医基础 Abstract: TCM is closely related and promotes each other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cultural improvement; multi-science standard put forward by Polo. Sajade is defined to TCM from the angle of respecting science; TCM functions importantly to keep ecological balance and prevent land sand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reserving multi-biology; TCM sponsors “beneficiary” for humane treatment; thus we are fully convinced to prove TCM' s important social value and practical meaning. Key words: TCM culture; TCM development; TCM basis 近日,拜读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的一篇《告别中医中药》,其内容着实不 能令吾等信服,故借此文以抒拙见。 在20世纪20年代,以胡适、鲁迅、梁启超为首的历史人物掀起了一股“废医热潮”,但中医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止,而是相继涌现了范文虎、陆仲安、祝味菊、曹颖甫、陆渊雷等名医。1920年,主张废医的胡适被诊断为“糖尿病”,经西医治疗一段时间未见起色。后由当时上海的名医陆仲安的一番诊治,竟得治愈。胡适曾在陆仲安的《秋室研经图》上题词:“……如果能使世界的医学者渐渐了解中国医学药的真正价值,这岂不是陆先生的大贡献吗?”无独有偶,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曾患阴道炎症,四处医治无效后经服乌鸡白凤丸而愈。可见,中医中药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如此尔等从文化、科学、生物、人道四方面来论述中医中药不仅现在,而且将来也是会永远存在和发展下去的。 1以文化进步的名义 1.1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基础 要全面、深刻认识中医学,必然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加全面 理解、透彻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诊疗经验、临床思维,也才能做好学术继承、 理论教学工作。中国文化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从勤劳耕作出发建立了一整套 精神原则……这是一种似浅实深、似散实精的文化遗产。如果认为割裂中国传 统文化与中医学的联系,仅仅用现代科技、现代哲学、现代思维方式认识中医, 将大大影响中医学的传承质量。因此我们也应当深刻看到,出现这种“反对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