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针灸在很久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外。随著现代科学的发展,针灸经络研究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展开。那些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理论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针灸医生。循经感传现象则是国外经络研究工作的起步。对中国的针灸界来说,外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借鉴的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1. 对经络的几种看法

国外学者对经络的实质问题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功能的表现。这种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当然,异议者也不少。如有人认为经络是位于皮下的低电阻通道。还有人提出经络是位于人体已知结构之间的流体通道,它存在于筋膜包裹的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干的空隙中。这种空隙是经络赖以传导信息的体液通过的场所。而液体在脉管外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肌肉的运动。Lonesau-Tirgooistec(1990)等认为经络可以被看作是已知结构(如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一个重要“通道”途径,可移动的电荷即可延著这些间隙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日本的高野千石(1991)也支持这种观点,认为经络是某种粘滞度低,离子强度高,传递重要生命物质的血管外通道。当然也有人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Thomas(1977)提出经穴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某种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但又和二者密切相关的成网状分布的原始的组织丛。这种原始组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并具有活跃的代谢和传递作用。近年来,间中喜雄也提出X信号系统的假说,认为人体中残留著种族发生初期形成的原始信号系统。它被以后发展起来的多层次的复杂信号系统(自动调控系统)的网络所掩盖。这个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体内外极其微弱的动因,并可向远隔部位传导,在针刺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生物场、电磁的生物效应等角度提出各种不同设想,反映了国外学者探索经络实质的各种思路和倾向。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1) 临床报道这类文章以日本为多见。

早在1948年,日本的柳谷素灵即提到在针刺穴位时,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最详细、最典型的报道发生在一位叫白万郎的日本商人身上。他因为视神经萎缩而接受针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感传现象非常显著。经统计,感传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一致的有三条经,即大肠经、肾经、任脉;基本上一致的有十六条经,相似的有一条经。但对于这一病例,日本学者认为可能与该病人在幼年时被雷电击伤有关。

(2)实验研究首先是循经感传的速度问题。

藤田六郎曾对此作过卓有成效的研究,他认为,循经感传的速度远较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肌肉收缩的传导速度和反射时为慢,但感传是由于感觉异常引起的,因此与感觉神经有关也是肯定的。有关感传与体表因素的关系问题,天野黄阳在报道中认为,在病人的体表仔细查看,可以在红色或深红色的皮肤部位找到大豆或粟粒大小的圆点。在此点的边上可以找出延伸的尾线。当针刺该点时,感传即沿尾线的方向传导。若无这种尾线,针感便向深处传导。

关于感传感觉的性质及其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则有人认为象通电样感觉,麻木或蚁走感等,主要是躯体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因而其主要结果将是引起躯体方面的反应。而热、胀、冷以及沉重感等,则主要是由于植物性感受装置受到刺激所引起,因而主要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反应。

关于感传与体质的关系,西德的Schuld认为敏感人如蛋白代谢过敏反应者,在刺激其皮肤一定穴位后,能指出经络的精确位置。

此外,还有人对手法与感传的关系,影响感传的因素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3.对其他经络现象的研究

(1)沿经出现皮下硬结现象

木下睛都认为,在经穴部位可以用手指在该处摸到皮肤与肌肉等的压痛、硬结、陷下以及干湿、冷温等异常变化。硬结主要发生在皮肤与肌层间,其产生是由于运动性反射抑制所形成。关于硬结与经络、穴位的关系问题,芹泽认为,皮下硬结多集中于背腹部的俞、募穴附近,最多出现于膀胱经附近;其次是胃和大肠经。硬结与穴位的一致率或符合率为81.7%。芹泽据此认为硬结现象支持经络与穴位的存在。

(2)沿经出现的丘疹点与皮肤病

据日本的藤田六郎等人报道,他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沿经络循行部位或穴位处,有时能观察到潜在的或非常明显的丘疹点。这种丘疹点可以在疾病时沿经出现,没有疾病时刺激某经的原穴,也可沿经出现丘疹现象。有时在丘疹点发生部位除丘疹之外,还可观察到母斑(血管肿、黑痣等)、白斑、色素异常以及知觉过敏和皮肤电阻、

活动电位等现象。匈牙利有人报道有两名病人的皮疹出现在经络循行路线上。其中一例为急性子宫附件炎患者,其集结成萄葡状的皮疹,从额部几乎完全按照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排列至足趾部。日本、苏联也有类似的报道。

(3)沿经出现红白线现象

法国有人报道,在针刺一女性患者的三阴交时,发现以该穴为中心沿肝经、脾经及肾经出现三条白线,长度由30到50厘米不等。德国则有针刺后出现红线的报道,而且其走行与淋巴管并不一致。日本的前田实据这类现象认为古人也可能是用肉眼在肢体上看到过经络的路线。

(4)沿经出现发汗带现象

日本有人报道了一例患有下肢神经痛的病人,在针刺秩边时发现沿经出现发汗带。在膝窝,外髁及脚底处较宽,其余部位只有3公分宽。

(5)沿经出现过敏现象

日本的间中喜雄(1972年)报道,当他对一位更年期症候群的妇女在两侧前臂内侧中央相当于_门穴部位进行冷冻植皮后,发现患者的植皮部位及右胸部、两大腿部出现麻木,各针刺此患者的各经原穴时,便在左侧头部胆经循行部位出现感觉过敏现象。而注射突触阻断剂后,这种现象便可消失。由此,间中认为这一现象与植物神经功能有关。

(6)经络波动现象与经络周波数

日本的岸勤(1963年)通过触诊在经络线上发现有经络波动现象,并认为这和藤田六郎所提出的“经络的肌运动主因说”是一致的。岸勤认为,在经络线上不仅可触到经络波动现象,而且每一条经络都有一定的波动数和相应的休止期。

4.经络的影像研究

(1)经外线热摄像法

这一方法从1970年开始应用于对经络与穴位的研究中。法国的一位电子学工程师用红外线热像图摄影法记录皮温图,结果发现面部的热像图与经络之间存在著相似性。日本的西条一止(1976)也发现人体高温线与高温点和经络与穴位的相似性。□原晖章甚至测量出经穴在体表的直径是2毫米。意大利也有类似的报道。

(2)液晶热像图摄影法

美国鲁克医疗中心的两位学者首先报道了在针刺治疗与经络的研究中,液晶热像图摄影法的应用。他们认为皮肤温度主要与皮下组织中的血管状态有关,其次与深部器官或结构有关,在血液供应增加的部位,新陈代谢和热量的产生即增高。皮肤温度的测定,作为针刺治疗的一种临床检查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能说明和记录即使是远离针刺穴位部位的治疗效果。液晶热像图由于可使人看到由针刺而在某一部位产生的明确和清楚的变化而可能为针刺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3)超声波摄影法

日本的□原晖章用超声波诊断装置,对肾俞、志室等穴进行观察,发现穴位中央出现体液性反射波,并有小心脏样的搏动。针刺后此搏动可增强。若穴位处有不适,则波动增

强,针刺后若波动感消失,则病人的不适也会消失。苏联则有人通过类似的装置测出穴位组织不如周围组织那样致密。

(4)辐射场摄影法辐射场摄影法

又称电子摄影或电子放电摄影。最初由N.Tesla发现,并应用这种技术拍摄了人体不同部位散发出的火花。但这项技术受干扰因素太多,在各方面仍有探索的必要。

5.经络的物理特性研究

现在有不少国家都在开展经络与□穴的物理特性的研究,特别是经络与□穴的电现象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测并证实经穴的存在。

(1)电阻电位的测定

中谷义雄于1950年发现良导点与良导络之后,又对皮肤电阻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良导络是皮肤和体表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上升时产生的反应形式。瑞典的学者在1976年通过24例人体的测试观察,发现穴位的电阻较非穴位的电阻低得多,而导电性则较高。法国空间医学研究所的学者通过特制的电子学仪器,在体表穴位上曾测出特异的生物电位,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此电位比较稳定。当在生物学节律的影响下,或由于生理学的原因而使平均电位发生重大变化时,穴上电位变化的幅度也往往比邻近的区域为弱。相反,当机体产生病理变化时,由于局部电位发生重大改变,某些穴位也显示出其特异性。故他们认为,当机体自动调控失灵时,穴位便能发出报警信号,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

(2)温度测定

日本东京教育大学的西条一止以胸腹部位为重点,系统地测定了体表的温度并分析其与经络和穴位的关系。结果发现,经络较非经络部位的热点(即温差点)的出现率高5.2倍,胸腹部又较腰背部的温差点出现率高。因而认为用皮肤温度法很容易确定穴位的位置。

(3)红外线测定

苏联生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证明,穴位部位的红外线辐射远比非穴位部位强。而F.Kracm ar则认为,经络区域的交感神经兴奋性高于非经络区,而交感神经兴奋是与血管收缩平行的,故经络上的红外线强度较弱。

(4)同位素示踪

与中国的研究结果相似,外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肯定性的结果。但他们的示踪照片显示,放射物质大都是呈离心性地沿经络移动。

总之,外国学者的大量的临床──生理学、生物电与电生理学的研究证明,穴位具有一系列特点,局部温度较高,氧吸收较强,代谢水平较高,红外线辐射较强等。

(1)体壁内脏反射

日本的石川日出鹤丸根据伤害性反射这一事实(即当刺激动物的内脏时,除了引起呼吸运动、心率、血压和瞳孔大小的改变之外,还引起四肢的痉挛性运动和各种防御运动),提出向心性二重支配法则。近代神经外科发现,内脏和多数血管壁上都有向心性神经纤维的存在。石川的实验还证明,家兔的伤害性反射的主要中枢部位是在下丘脑的下部,尤其是乳头与脚间部。但是,这些反射中枢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即接受大脑皮层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末下氏认为,石川等人的理论成果对阐述针灸经络原理,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理论。

(2)海氏带

英国学者海氏(Head)曾经发现: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看到不同部位皮肤的痛觉敏感性升高。他于1889年首先记述了内脏器官的疾病是以一定程度的规律性而引起皮肤特定部位的过敏。即出现于发生学上属于同一节段的体表相关部位。大约同时,麦氏也发现深层组织亦有变成非常过敏的事实。现在则认为,海氏带与穴位、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但目前尚不能用海氏带说明整个经穴问题。

(3)牵涉痛与经络的关系

当内脏产生病变时,痛觉过敏不仅出现在皮肤上,也出现在深部组织如肌肉、筋膜和骨膜等部位。这种感觉的牵涉性变化称为内脏感觉反射或牵涉痛。

日本的木村忠司(1972)认为,牵涉痛是内脏感觉的兴奋影响到同一脊髓节段出入的躯体神经而诱发的体壁疼痛。用针灸疗法对疼痛部位进行处理,可使内脏器官的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Toyama认为这种结果是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的表现。同时指出,穴位和牵涉痛与海氏带相符合是很重要的,所以,用针刺激皮肤通过同样的通路亦能作用到内脏器官。

(4)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日本东北大学的濑户八郎教授认为,内脏除了自主神经终末网之外,还有其他特殊的神经终末,而后者正是内脏的感觉神经。如果说植物性神经系统只是以局限于离心神经而言,则内脏感觉神经则可归入脑脊神经中。这些感觉神经在进入脊髓的时候,先通过白交通支,再到达后根。到达脊髓的内脏感觉,以节段为中心发生重要反射,即内脏感觉反射和内脏运动反射。

高岛文─(1973)指出,石川教授提出的向心性植物神经的双重支配法则有大量的实验观察结果和形态学、组织发生学的理论依据,故他认为石川的学说是正确的。其后,久留教授也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交感神经感觉通路起于胸髓止于腰髓,以分节进入,在诱发出海氏带或牵涉痛的同时上升到延髓,副交感神经感觉通路则直接进入延髓和_髓。

(1)经络是神经激素运行通路的设想

美国的Kim(1975)根据Diamond关于头痛机理的假说和Platt关于针刺作用的防区机能和组织再生学说,加以综合分析,提出经络乃是神经激素运行通路的设想。他认为,针刺引起组织损伤而产生组织胺、缓激_、五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产生,从而引起ACTH的增加和皮质类固醇的生成,结果增强了机体的防卫机能。此外,血管激_能促使□进入细胞并与乙_胆碱结合,从而促使第二信使cGMP迅速产生发动自卫性的神经体液反应。此外,由于刺激经穴因而触发了下丘脑,遂导致由垂体产生作用于特定经络或部位的某种特殊的类固醇激素。(2)经穴相对特异性体液因素的研究

美国纽约心脏病研究基金会医学研究所的大村惠昭(1976年)发现,针刺5~10个穴位并连续运针2~4分钟后,在285个病人中有一半以上其白细胞数增加,主要是中性。他认为这种变化是由于机体被刺伤后引起的炎症性反应。他还发现:针刺能使血中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使血尿酸浓度下降,能改变血清电解质的离子浓度。罗马尼亚有人发现,在4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中,针刺三阴交并留针2~4小时,能使血糖水平下降20%左右。也有人报道针刺能使机体内的抗体数量增加,增强免疫功能。也有人发现针刺能使人的痛阈升高,但这种升高可被钠络酮阻断,提示针刺镇痛的机理与脑内吗啡_水平有关。

从上可以看出,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物学或许多边缘学科的研究人员,对中医经络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思维活跃,研究途径也较广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些思路和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经络养生研究概述_蒋应时

经络养生研究概述 蒋应时李晓红李烨王钦鹏(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作者简介:蒋应时,男,(1948-),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养生理论研究。 摘要:自《内经》以来,医家们非常重视经络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生来预防“未病”。就经络、经络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以及调理经络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经络养生加以概述。 关键词:经络;养生;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 224.1文献标识码:A 经络养生就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灸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法,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1]。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丰富,健康与长寿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近年来亚健康人群的逐年增加[2],药物对人类的毒副作用和危害日趋严重,人类开始崇尚回归自然、运用自然的力量以维护人类健康、改善健康、治疗疾病,以经络为基础的各种非药物调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络的研究一直是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下面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经络养生研究加以概述。 1经络养生的理论研究 1.1中医对经络的认识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肢节,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的各部分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状态。经络的生理功能中医称之为“经气”,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网络周身,联通整体;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症;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等四个方面。 1.2现代研究对经络的认识现代经络的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实验研究,寻找经络的客观指标,以揭示经络的客观实质为宗旨;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等为标志的现代经络研究进入高潮。近半个世纪以来,经络实质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层出不穷,概括起来比较有影响的有如下几种[3]:(1)经络与神经体液综合调节相关假说;(2)经络的皮层内脏相关假说;(3)体表内脏植物神经联系假说;(4)第三平衡系统假说;(5)短反射循经定向

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人体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张镱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经络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种表现,其在中国医学历史上已存在千年,很多中国经典的传统医书上都能够找到关于它的记述。但由于人们因为经络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经络的客观存在。然而随着现代医学中经络学在临床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令很多西方医学家为之震惊,使得经络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再满足于经络这一抽象概念的描述,开始了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产生了针对人体经络研究的各种流派,并运用多种现代科学的方法检测可见的经络现象、经络感传现象的特殊规律,形成了不同的科学理论体系,以科学的证据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人体经络证据历史方法 经典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人类健康之源。经络系统是人类健康防御、自身调整和组织再生的促进系统。每个人都有经络,但是人们缺乏对它的理性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污染严重,致病菌的变异和繁殖日趋加剧,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大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和调整能力,及时快速地解除疲劳和亚健康状态,降低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认识人类自身防卫系统和调控系统——经络是十分重要的[1]。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经络学的研究,并对经络的实质提出了“神经论”“血管论”“淋巴管论”或“体液论”等等[2]。笔者在这里将经络学的起源和发展做一简单概括,并着重阐述运用现代科技对于人体经络客观存在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希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经络学被更为广泛认可,从而积极发展经络理论,使其在临床医学中发挥其不可估摸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古代经络的提出与经络学的发展 经络学说是中国中医理论的重要核心之一,其形成理论形成有条理的系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湖南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其中有对于十一经脉的记载,而十二经脉的出现可以参看《内经》。两汉之后,经脉被独立于血脉之外,成为中国古代医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到了宋、元时代,经络发展为手足三阴三阳经及经脉气血流注模型,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及孙络、浮络等,并强调经络具有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之功,认识到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2]。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谈及阴跷脉时,引用了宋代张伯端(字平权,一名用成,号紫阳真人)《八脉经》的记载,并说: “……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 碓返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谬也[3]。”上述记载笔者认为可以确定李时珍当时认为经络是可以由内视的方法观察到的,这也使得经络的存在有了一个可能观察到的方法,但是具体的考证步骤李时珍并没有明确指出,而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于扁鹊的记述,说扁鹊为齐桓侯治病,见齐桓侯时既没有切脉也没有问闻, 而是一望就知道齐桓侯的了什么病以及疾病的深浅、位置和愈后。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均有提及。 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在尸体上8条经57穴的解剖观察,发现穴位100%有神经分布,而且与经络线有一定吻合。经络内非穴位区的神经分布多于非经络区[4],提出了经络现象可能是神经功能外化的现象。 神经系统的大量科研和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却只能证明经络与神经确实具有一定的密切关系,并非经络就是神经系统。十四经线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植物神经纤维,甚至皮质、丘脑、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但神经并非就是经络[5]。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祝世讷认为经络的结构是“超解剖”的功能性结构,像空间、时间、生物钟那样的无形结构。在生物体上就是化学或物理的东西。生物医学人员倾向于经络是某种流动的化学和生化物质[6]。 经络的研究不断向多方向发展,刘艳彬等切断家兔筋膜组织,发现声波经线传导阻滞,

近年来经络本质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经络本质的研究概况 杨继国,刘增巍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经络;本质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 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01)02-0156-02 [收稿日期]2000-04-28 [作者简介]杨继国(1968-),男,山东济宁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学教学研究。 对经络本质的探索,从古代就开始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声、光、电、磁技术的发展,对经络本质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各种理论与假说层出不穷,现综述如下。1 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假说 不少学者认为刺激体表经穴能引起循经传感,并迅速地引起相应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只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有可能完成[1]。因此,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的,许多实验能为这一假说提供依据,比如局部使用神经麻醉剂普鲁卡因可阻断经络感传现象,随后便有人提出经络现象产生于大脑皮层的假说,美国T ?N ?Lee 认为,经络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解剖上的实体,而可以把经络看成是在神经系统被激活的神经末梢的轨迹,换言之,真正的经络是在脑子里,而不是在外周[2]。还有人提出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3] ,以及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后者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某些酶或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效应并成为另外一个局部反射的原因,依次相继激发,从而出现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4]。其他的还有体表自主神经联系假说、固有模式轨道自主神经末梢接通假说等。2 经络波导假说 其中主要是肌运动主因流体波动说。有人根据经络感传速度与肌肉主动波动速度一致的现象,认 为经络是肌肉主动波动系统[5]。3 经络与体液、内分泌相关说 有美国学者认为针灸穴位是一个有电特性的实体,还认为体液因素也参与针灸疗法。当两只家兔的血液供应连接成一个交叉的循环通路时,针刺其中一只兔可抑制另一只兔的与疼痛有关的行为,因此,某种血液输送的物质必定参与针灸效应。1984年,谢浩然[6]提出经络就是疏松结缔组织间隙。随后有人提出“间隙维”假说[7]。卢六沙[8]则认为经络系统是个密如蛛网的动态液晶系统。他认为针刺直接造成了经络液晶体排充状态的变化,刺激一停,液晶体又回复到根据边界条件所应处于的状态,这实际上是对经络进行了一次调整。针感所到之处,就是外力引起经络液晶体重排之处,一直重排到病所。4 经络与血管、淋巴管相关说 有人在18个截肢的新鲜肢体的太冲、涌泉、商丘等穴位注入墨汁,然后将肢体以甲醛溶液固定,逐层解剖,其中13个肢体出现了被墨汁充盈的纤细管道向上或向下延伸,大部分可循经直达肢体的断面,这种结构系管径为40~300L m 的小静脉,于是认为经络与血管系统有密切联系[1]。1996年,日本学者根据1经穴部含P 物质的神经纤维与毛细淋巴管存在形态学的紧密联系;o经穴部存在有许多发达平滑肌的淋巴管;?P 物质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引起其强烈的节律性收缩运动;?淋巴管与经络的循行在位置上的相近关系;?平滑肌的收缩传递速度与循经感传的速度相近等,认为在经穴部给予针灸刺激时,引起局部含P 物质的神经末梢分泌P 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引起淋巴管发达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这种运动的信息传至大脑皮 156 第25卷 第2期2001年3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 N AL OF SH AN D ON G U N IVER SITY OF TCM V ol.25,N o.2M ar.2001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针灸在很久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外。随著现代科学的发展,针灸经络研究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展开。那些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理论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针灸医生。循经感传现象则是国外经络研究工作的起步。对中国的针灸界来说,外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借鉴的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1. 对经络的几种看法 国外学者对经络的实质问题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功能的表现。这种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当然,异议者也不少。如有人认为经络是位于皮下的低电阻通道。还有人提出经络是位于人体已知结构之间的流体通道,它存在于筋膜包裹的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干的空隙中。这种空隙是经络赖以传导信息的体液通过的场所。而液体在脉管外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肌肉的运动。Lonesau-Tirgooistec(1990)等认为经络可以被看作是已知结构(如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一个重要“通道”途径,可移动的电荷即可延著这些间隙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日本的高野千石(1991)也支持这种观点,认为经络是某种粘滞度低,离子强度高,传递重要生命物质的血管外通道。当然也有人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Thomas(1977)提出经穴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某种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但又和二者密切相关的成网状分布的原始的组织丛。这种原始组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并具有活跃的代谢和传递作用。近年来,间中喜雄也提出X信号系统的假说,认为人体中残留著种族发生初期形成的原始信号系统。它被以后发展起来的多层次的复杂信号系统(自动调控系统)的网络所掩盖。这个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体内外极其微弱的动因,并可向远隔部位传导,在针刺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生物场、电磁的生物效应等角度提出各种不同设想,反映了国外学者探索经络实质的各种思路和倾向。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1) 临床报道这类文章以日本为多见。 早在1948年,日本的柳谷素灵即提到在针刺穴位时,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最详细、最典型的报道发生在一位叫白万郎的日本商人身上。他因为视神经萎缩而接受针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感传现象非常显著。经统计,感传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一致的有三条经,即大肠经、肾经、任脉;基本上一致的有十六条经,相似的有一条经。但对于这一病例,日本学者认为可能与该病人在幼年时被雷电击伤有关。

针灸医学的发展前景.

1.针灸现状与发展特点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西方医学界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针灸研究情况的了解,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并开始接触到针灸临床实际。很多人还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重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创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公布43种针灸适应症,制订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制订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开展针灸教育与研究工作,国际针灸教育出现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1.1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进行的针灸理论研究,其着眼点侧重于两大方面即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经络腧穴研究。大量研究工作是围绕针灸的基本作用展开的,包括针灸对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作用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研究资料表明,针灸的调整作用是最根本的作用,它贯穿于所有作用之中。经络腧穴研究,是通过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学术界对经络现象的客观性基本上取得共识,但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则存在着神经论与非神经论的根

本分歧。 1.2 针灸方法不断创新 在针灸临床当中,以毫针和艾灸为主的传统疗法,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在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创新出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电针、电热针、磁极针、耳针、头皮针、面针、穴位注射、针刀疗法、药物贴敷、俞穴药物离子导入以及生物全息诊疗法等。 1.3临床范围日益扩大 目前,针灸治疗的病症已从上个世纪的200多种上升到800种左右,其中约30%-40%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与针灸治疗。事实证明,针灸有效的病症遍及临床各科,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还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病。国际上有一部分人以为针灸只适用于治疗疼痛和瘫痪,实则是对针灸医学的很大误解。 3.针灸医学的发展前景 从针灸发展史来看,现代针灸医学将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将沿着国际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向着更高层次不断发展,并将对医学乃至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 3.1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世纪将是针灸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并推动临床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时代。针灸理论研究,将以经络研究为突破口取得重大进展。其主要成就,将是对经络实质的解谜,随着研究的进

中医针灸穴位现代研究

2017—9—30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曲泽 艾灸曲泽穴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心搏量、心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动物实验提示,针刺“曲泽"、“膈俞",对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抑制损伤发展得作用,使心电图ST段升高受到抑制,并且起针后ST段电位有自然下降趋势。表明针刺“曲泽”等可加速动物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过程,有保护心肌得作用。动物实验,针刺“曲泽”,其神经分布在脊髓,为颈6-胸1与肌皮神经与桡神经传入有关。??郄门穴研究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针刺郄门穴对心脏功能有调整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郄门”、“胃俞”,能促进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心电图得ST、STaVF段升高不显著,起针后ST段恢复亦较快。临床观察,针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郄门穴,用传统针刺手法激发循经感传,有得过肘,有得达胸前区、此时观察心动阻抗微分图,结果表明,感传达胸前区者,心血管功能即时疗效显著提高。针之也可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针刺郄门穴也有调整肺功能得作用。在开胸手术中,针刺郄门穴瞧到手术侧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不致缺氧。仅二氧化碳有不同程

度得升高,即郄门穴可以调整血氧饱与度。临床研究表明,郄门穴对胸部手术有显著得镇痛作用、在二尖瓣扩张中,应用三阳络透郄门,具有良好得针麻效果。镇痛作用得强弱与针刺得刺激量强弱有关,以电脉冲输出强度较大者效果好。? 间使穴研究??经穴现代研究之一。针刺间使穴对心脏功能有显著得调整作用、临床实验表明,针刺冠心病患者得间使穴,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使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降低、电针间使、内关穴,可使冠脉流量与心肌血氧供应量增加,冠脉阻力、心肌氧提取率降低,最大冠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改善、调整心肌对氧得供求失衡,有利于濒危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得减轻,减少心肌坏死区。电针间使、内关穴有一定得镇痛作用,对体感诱发电位中与疼痛有关得成分有抑制作用、? 内关穴研究?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大量实验与临床实践证明,内关穴对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具有良性调整作用、该穴对心脏功能得调整作用十分明显,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收缩时间间期缩短,血中皮质醇水平趋向正常,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对异常窦性心律具有明显得调整作用。过速得心率可使之减速慢,过缓得心率可使之加快。针刺内关还可以改善左心室得功能,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射血前期时间指数缩短,PEPI/LVETI减小,左心室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

针灸的现状与未来

针灸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王雪苔来源:本站点击: 564次更新:2007-3-1 15:11:42 〖字体:小大〗 21世纪即将结束,全世界都在准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在回顾20世纪已经走过的历程,瞻望21世纪的发展前景。我们针灸医学界为了加快针灸在全世界的发展进程,也很有必要在回顾过去与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于针灸的未来加以顶测,以期使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更符合针灸的发展规律。 1 20世纪的针灸发展特点与现状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针灸学,进入20世纪以来,其发展历程具有两个明显的时代特点,其一是走向世界,其二是与现代科学结合。前者促进了针灸国际化,后者推进了针灸现代化。尽管18、19世纪在欧洲已经有人试用针灸治病,19世纪末叶在中国和日本又有人把西医解剖学和动物实验方法引入针灸学术领域,但都只能算作个别事例。就世界范围而言,针灸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真正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发展于50年代,掀起高潮于70年代。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传统针灸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现代化的进展又促进了针灸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以下就针灸国际化与现代化的现状,加以概括介绍。 1.1 国际化的局面迅速展开 在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西方医学界开始接触到针灸临床实际,并通过对中国、日本、法国、前苏联等国的针灸研究情况的了解,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人还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重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

经络穴位之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对经络腧穴系统之研究,包含在解剖组织学之探讨,腧穴功能、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腧穴脏腑相关及临床诊断之研究等等。 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研究 为寻找腧穴在形态上的特殊结构,学者早期由解剖入手,而知道百分之五十的人体穴位其下方有神经通过,而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与神经干相差亦不超过0.5厘米],然而并不能解释经络腧穴的特异性。近年来的穴位形态学研究,已从大体解剖方向过渡向穴位的巨微结构形态学,而认为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穴位周围的微血管分支、神经分支、淋巴管分支和交通十分丰富,并明显多于非穴位处]。 大部分的穴位都有细小神经分支通过,据统计穴位34.2%位于大神经干上,90%穴位于神经干周围,经组织学观察大多数穴位的神经末梢丰富。约有45.5%的穴位在大血管周围,18.6%穴位在血管上,组织学观察到穴位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在皮下组织内异常丰富,约占99.6%,而淋巴管分支亦十分丰富。随着科技进步,亦有运用计算器三维重构技术来展示穴位组织结构及其毗邻组织的穴间立体结构]。又从结缔组织的观察中发现,在胆经、肺经、胃经腧穴上,发现到钙元素特别丰富的关系]。 生物物理特异性研究 自二十世纪五○年代初期,日人中谷义雄率先报导良导络等经络皮肤低电阻现象以来,中国学者在对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做了重大的工作。大量的资料报导,人体经络具“隐性循经感传线”的特色,并普偏存在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群中,其宽度约一至三毫米,且位置稳定不变,与十四条古典经脉线相吻合。而此亦与“循经低阻线”相一致,宽约一毫米,以及“高振动声传导线”一致。经由这些研究,还发现在经络的横断面上,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结构。 (1)皮肤角质层。经络在线角质层变薄,是循经低电阻抗特性的物质基础。 (2)表皮层和真皮层的乳头层。这里感觉神经末梢分布集中,是隐性感传线感觉过敏的原因。 (3)真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神经束和肥大细胞相对集中,可能是发生循经敏感和感传的物质基础。 (4)肌层某些特殊的结缔组织,是产生高振动声的物质结构。 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结构,表明经络不是一种单一的线,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在其中分布着发生各种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物质结构。 经由人体表里经络差异的相关研究又发现,人体对高频信息的导电度比低频的高,高频的电信息在人体内传送时,能量的耗损会比较低,所以能够传很远信息的能力还相当强;愈往高频区看,发现经络和非经络的导电度差异也有愈小的趋势]。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穴位的低阻抗性可能并非普偏存在,而人体的电阻特性亦非线性]。同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经络实质到底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在各个科学领域内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我国经络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一、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它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 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普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为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一)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 1、循经感传的性质因刺激方法不同和受试者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多数为酸、麻、胀、重感,也有虫爬感、麻跳感、流水感、冷感等。 2、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感传的宽度与刺激方法和强度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感传尚有一定的深度,肌肉浅薄处较浅,肌肉丰厚处较深。 3、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刺激四肢末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感传大多向上下方双向传导。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 4、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远较神经传导速度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m/s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在感传过程中还有走走停停的的“间歇”现象,或越过某一部位的“跨越式”传导。 5、循经感传对脏腑器官活动的影响循经感传过程中,出现的感传与脏腑、官窍功能活动相联系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感传沿肺经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觉胸部紧迫、呼吸困难,到达上腹部时觉胃部灼热、发胀等。如此这些不胜枚举,为循经感传现象客观存在提供了佐证。 6、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大量的循经感传现象观察中,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其传导的路线和方向有“趋向病所”的特征,有单位观察到聋哑患者的感传均有入耳趋势,只要一经入耳,其他经亦可入耳。有的针灸医生还体会到,部分患者在发病期,其相关经脉的循经传导十分明显,一旦疾病缓解,其感传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7、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在感传过程中于经线上用弹簧压力棒施加一定的机械压力,可使循经感传被阻断。此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使受试者局部降温,亦可使感传被阻滞。随着循经感传被阻滞,相应脏腑的效应也受到影响。如有人对10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郄门穴上施加压迫,可使针刺内关的针效显著降低。 (二)隐性感传 在感传“阴性”者的井穴上给予脉冲电刺激,然后用特制的小型叩诊锤从原穴以上各个不同水平面沿着经脉的垂直线在体表进行连续、均匀的叩击,结果可找到一个最明显的阳性点,把这些阳性点连起来,恰与古典经线相符合,研究者们对这种需经附加刺激才能使受试者出现感传感觉的现象称为“隐性感传”。自1977年至1987年的10年间,各地先后对1030人

经络论文

浅谈人体经络 【摘要】中医的人体经络,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等器官之间的筋膜间隙中,其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组织液气、能量物质、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现代医学已知的几种组织结构共同参与未知的综合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遍布人体躯干四肢,在人体内组成一个复杂的循环往复的系统,如网状遍布全身。经络之于人体,就好比河流之于大地,大大小小的经络在人体内的运行就像是河流在土地上不息的流动,繁杂之中却总有规律可循,也正是这些具有规律性的经络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完成人体机能活动联络,调节和反应等一系列过程。本文主要阐述对人体经络的分布及部分功能和规律的总结。 【关键词】经络分布经络规律经脉诊治 1.经络初识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正确认识人体经络,了解经络的类别和分布是探索经络的第一步。人体经络由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组成,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肺手太阴、心手厥阴经、心手少阴)、手三阳经(大肠手阳明、三焦手少阳、小肠手太阳)、足三阳经(胃足阳明、胆足少阳、膀胱足太阳)、足三阴经(脾足太阴、肝足厥阴、肾足少阴)。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也称为“正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 不同的经络在人体内有不同的运行轨迹,它们连接人体各处穴位,与天地之气相应,与阴阳四季相合。若以一日为期,不同脉络随着一天之内时间段的改变此消彼长,十二时辰对应十二正经,子时,足少阳胆经骨髓造血;丑时,足厥阴肝经肝脏修复;寅时,手太阴肺经呼吸系统;卯时,手阳明大肠经大肠;辰时,足阳明胃经胃;巳时,足太阴脾经脾脏;午时,手少阴心经肝脏造血;未时,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申时,足太阳膀胱经膀胱;酉时,足少阴肾经肾脏;戌时,手厥阴心包经心脏、大脑;亥时,手少阳三焦经免疫系统修复。 若以一年为限,则不同月份分别对应十二正经,相互配合,即为人气所在。正月建寅,主左足少阳经;二月建卯,主左足太阳经;三月建辰,主左足阳明经;四月建巳,主右足阳明经;五月建午,主右足太阳经;六月建未,主右足少阳经;七月建申,主右足少阳经;八月建酉,主右足太阳经;九月建戌,主右足阙阴经;十月建亥,主左足阙阴经;十一月建子,主左足太阴经;十二月建丑,主左足少阴经。 十二经脉散布全身,像十二条河流,内连五脏六腑,从其源受水而通行各处,五脏结合神气精魄的意识,六腑受纳水谷而传导变化,汲取精微之气输送于全身内外,经脉是受血而运营全身的通路,从此种意义来说,经络似河流而又高于河流的本质,其深浅、长短、气血多和少,皆与天地四时相应,通贯营卫之气,与人体各种疾病的形成和保持身体的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经络的现象和诊治规律 想要更好地了解经络,就要根据人体结构特征,由表及里,从外部到内部理清它的运行规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中认为,经脉大多是不可见的,真正可

针灸学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针灸学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莫芳萍,吴 滨,张永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针灸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目的:对目前针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针灸发展的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背景: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自然科学相适应的整 体医学模式,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结论: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针灸的研究出现了质的飞跃,面对新的世纪,针灸学将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向全方位、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关键词:针灸学;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04)012-0052-01作者简介:莫芳萍(1974-),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针灸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研究成果被广泛 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在新的世纪,针灸的发展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面对新的世纪,对针灸学的发展方向的研究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许多针灸界研究者共同关心的课题。 1 针灸学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随着现代医学高速发展和针灸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使针灸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治疗病种的扩大、治疗手段的多样化、治疗效果的提高和研究层次的深入,部分研究已深入到亚细胞、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1]。在针灸学推广、研究、深入、总结的阶段中,我国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妇产科、皮肤病、外科、戒毒、单纯性肥胖症等诸多领域中运用科学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近年来,在针灸学的基础上,还发展起来了实验针灸学、全息针灸学、针刀学3个自成体系的新学派,在理论上都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科学的成分占较大比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实践性强,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有专家认为这3个学派及其衍化的子系统将构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针灸学的主框架,逐步与现代科学相接轨,对整个针灸学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2]。 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国对针灸普遍持怀疑态度,近年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很多专家也纷纷投入到针灸的研究和推广中,出现了世界性的针灸热。针灸学在20世纪已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治疗疾病,到1990年欧洲已有针灸师88000人。据2000年报道,在美国也有约3000名医师在接受针灸培训,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对针灸治疗慢性疼痛和药物成瘾方面的疗效予以肯定[3]。国外针灸研究有其各自的特点,表现在:临床运用方面,对镇痛、哮喘、偏头痛、糖尿病、爱滋病治疗的深入研究;在针灸的实验性研究方面的探讨,如用针刺防止 太空症候群[4] ;在对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上也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如:有专家认为针灸之所以能减少对药物的成瘾,是因为针灸刺激了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使之产生镇静作用[5]。又如:针灸可增进学习和记忆力,是因为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等[6]。 以上可以看出,目前针灸学在临床、实验和研究方面的成果是显著的。同时,针灸学也面临着它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据未来学家分析,21世纪有两大明显的特征:其1,自然将成为新世纪全人类的时尚。全球性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以自然疗法为主要手段的中医针灸学都为安全、经济、以调节见长 的针灸学提供了成为世界主流医学的难能可贵的机遇[7]。其2,融合将成为新世纪的变化趋势。融合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各种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高度流动的必然产物,医学也不例外。正是上述两大特征为针灸学带来了机遇[8]。 然而,机遇仅提供了条件,随着日新月异的21世纪的到来和世界开放程度的扩大,针灸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1).疾病谱的改变,从治疗传统疾病转变为治疗现代疾病,特别是现代难治病。现代难治病有涉及脏器广泛、功能性障碍与器质性病变共存的特点,对人类危害极大。与此同时,现代临床医学科学面临的任务也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已经从单纯治疗向预防、治疗、康复、保健方面发展。这对长期以来以治疗传统疾病、并以改善功能障碍为主要实践内容的针灸医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2).按照现代医学的要求,一门医学学科要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能推广,首先要求在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规范化、标准化。同时现代化疾病对医学的要求是治疗手段个体化、多样化,要解决好这一矛盾是针灸医学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3).寻找最有效的刺激区域和工具。随着治疗人群和疾病谱的巨大变化,以及对损伤性治疗持谨慎态度的防治观念,按照现代人的要求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经典穴位的扬弃和已有刺灸工具的进一步创新已迫在眉睫。(4).我国针灸队伍现状不令人乐观,整体素质堪忧,缺乏创新力,低水平重复多,高质量成果日趋减少[9]。 2 针灸学发展展望 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灸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状况,预计针灸学未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2.1 基础理论的突破才能促进针灸医学跃上新的层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经络研究工作者在经络的起源、穴位与针感、经络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经穴一脏腑相关性及其联系途径、经脉循行路线、理化特性的检测及其相应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已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在穴位与经络的实质研究上有重大突破。2.2 解决传统针灸学与现代针灸学的焊接点,重点加强穴位坐标规律、穴位刺激、参数规律和针药结合优化规律三大规律的研究,使其标准化、规范化。这是从技术层面提升针灸医学层次的关键。国外也有学者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在针灸治疗中针刺的深度、长度、治疗频率以及针灸中用点刺激、低强度的激光治疗方面的研究[10]。2.3 中西医的结合仍有发展优势。首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知识和技术的结合将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医学诊断模式。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目前还在“拼盘”阶段。随着四诊客观化、微观辨证、病与证的关系及病证计算机辅助诊断等研究的发展,用中医整体理论为指导的、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于一体的、病证融合的电子计算机诊断系统将成为易于普 ·52·JC AM .Nov .,2004,Vol .20,NO .12

经络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上次授课内容复习提问: (一)、提问: 1 针灸学的定义以及针灸的特点是什么? 2针灸学定义及主要内容。

3、历代著名针灸医家和代表作有哪些? 以上问题酌情提问 (二)、上次课内容梗概 1.针灸学的定义、主要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2.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3.当代国内外针灸发展概况。 经络总论 【概述】 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之为“正经” (1)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络的关系而确定的。 如循于上肢内侧的经脉属阴,根据阴气的盛衰特征,分别为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其中手太阴与肺相属,称之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与心相属,称之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与心包相属,称之为手厥阴心包经。

另外,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也以这个原则而命名。 (2)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按立正姿势,大指在前,小指在后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3个区线,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是,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3)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十二经脉除了与体内的五(六)脏六腑相属络外,尚与其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具体见各论)。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其交接的规律为: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针灸效应一把解开生命调节之谜的钥匙尹磊淼上海针灸经络研究

针灸效应:一把解开生命调节之谜的钥匙 尹磊淼(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针灸(针刺和艾灸)是我国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载人体经脉循行路线及针灸治疗疾病的著作,距今已有2千余年历史。针灸学于16世纪传入欧洲,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知名记者詹姆斯·雷斯顿(James Reston)在《纽约时报》头版发表了一篇名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手术”(Now, About My Operation in Peking)的报导后,以针刺镇痛为代表效应的针灸疗法才开始受到欧美各国广泛的关注。尼克松总统访华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1972年第一次资助了针刺相关研究,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正式拉开了针灸科学研究的序幕。近年来,针灸临床有效性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针灸疗法推荐用于治疗4大类共107种疾病,而针灸疗法也逐渐被纳入众多欧美国家医疗保险可支付的范围。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一说起针灸,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针灸医生把“明晃晃”的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表特定部位(即穴位);或者用“烟雾缭绕”的灸炷、灸草在穴位上烧灼、熏熨。然而与“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一样,通过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传统针灸学所包含的生命密码已经开始用基因、蛋白、中心法则等生命科学语言和规律进行诠释和“解码”。而针灸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效应,又以“中国原创(create in China)”的方式反过来丰富现代科技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医学基础学科,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针灸效应是一种生命活动的调节现象。我们知道人一旦生病,意味着体内原有的生理平衡被打破,而打针吃药就是为了恢复机体紊乱的功能状态。无论是服用西药、中药还是接受针灸治疗,对于人体而言,都是接受了一个外来的调节信号,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最终达到治疗疾病、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人体不会因为服用西药,就产生西药特有的“药理”、“药效”反应;同样也不会因为服用中药或者进行了针灸治疗,就产生中医药特有的“阴阳”、“虚实”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针灸治疗和服用西药一样,同样会通过调节基因、蛋白表达等生物学反应来纠正人体平衡的偏移。而针灸就是一种切实存在的生命活动调节手段,她给予了人体一个良性的、可用于恢复机体平衡稳态的信号。 目前我国学术界把针灸对生命活动调节现象的启动、过程、结果及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之为“针灸作用原理研究”,核心任务是明确针灸效应背后的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即“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确认针灸治疗疾病有效性之后,我们要从分子层面上深入探寻针灸疗法主要改变了人体哪一类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影响了哪些蛋白的修饰与合成,挖掘其效应背后潜藏的机理,从而明确针灸效应信号传导通路和作用机制。 一旦确定和把握了针灸治疗疾病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可以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服务,另一方面还能为解决生命科学重大疑难问题提供新的线索。如针对针灸效应物质开展的药物小分子干预研究,可以很好地

海外中医药概况

海外中医药概况 中医药很早就有了国际交流。约从公元5世纪起,中医药就相继流传到印度、阿拉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10世纪后又向西方国家传播,对当时东方和西方医疗保健和医药学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承认并使用中医药的,基本上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周边国家——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华裔社区。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使用范围仍然十分局限。但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及美国、欧盟国家对中医药了解的加深,这些国家也在加大对中医药的研究、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力度。 (一)东南亚地区 1.中药进口情况 日本的汉方汉药是日本化了的中医药,日本一直是中国中药出口的第一大国。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以甘草、野山参和圆参为主。进口较多的中成药有蜂王精、银翘片、银翘丸、六神丸等。 公元6世纪前,韩国自身的治疗方法与传入的中国医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有独立特色的韩国中医学。目前,韩国政府承认韩国传统医药的合法性,并将之纳入了医疗保健体系。韩国主产高丽参,但其他中药资源严重匮乏,主要依靠从我国进口。 越南在过去10年里,人均医药消费增长10倍,55%以上药品从国外进口。由于受传统中医文化的影响,越南消费者非常青睐使用中成药,年销售量不断上升。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该国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2.立法管理情况 明治维新前,中医一直是日本唯一的医疗保健体系。但其后西医药在法律上取代了汉方医药的地位,中医药被废除。目前日本中医师仍没有法定地位,按照“汉方认定医制度”,只有取得西医师资格者才有权开汉方制剂处方。 韩国政府一直采用西方医学和韩医并存的政策。规定韩医的合法权力和地位,其中包括1914年就开始行医的草药医生,法令承认其为韩医,并规定韩医和西医的地位是相同的,享受同等待遇。 越南为正式承认中医即传统医学医生的国家。70年代末,全国经卫生部门承认的传统医学医生几乎占全部医师的一半,约2万人左右。 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医中药没有予以正式承认。但各种中医药团体、医疗机构与中药房又需要执行当地医药管理法规。近年来,新政府对中医药逐渐严格管理,2000年11月14日,新加坡国会三读通过了中医师法案,标志着中医师行医的法定地位得到正式认可。 马来西亚政府尚未正式承认中医药为医疗手段,因而中医界尚无合法地位,缺乏法律保护和政策扶植。但因当地华人很多,中医业在全马各地均有市场。 菲律宾虽然在法律上不允许中医药挂牌行医,但由于菲律宾华侨众多,就医的需求量很大,因而政府也只能采取默许的态度。 在泰国,中医师在泰国的合法地位一直未受到政府的承认,政府中允许通过考试的方式领取泰古医执照营业,加入中医总会,否则只能在不公开场合治病。中医药属卫生部统管,药品的行政管理机构是食品管理局,也直属卫生部。泰国只有合格的西医师才有资格使用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