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导论》 第四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

《心理学导论》 第四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四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习 题





〖导学提示〗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具备两个基础:一是生物基础,一是环境基础。心理的生物基础是生而具有的,并且在环境的作用下发挥其功能。关于心理的生物基础,已在上一章讨论过了。本章将讨论心理的环境基础以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环境的内容 Top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与有机体没有联系的外部世界,对有机体来说,无所谓环境。个体生命的起源,从受精的一刻开始,通过合子、胚胎(怀孕的第二周至第八周)和胎儿的发展。有机体就被置于母体的特定环境——子宫里。显然,每个合子所处的环境(子宫)是不同的。这种环境对有机体身体和出生后行为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怀孕的头三个月母亲感染风疹常会使婴儿智力落后并县造成身体上的缺陷,如眼白内障或耳聋。母亲的疲劳或吸烟会刺激胎儿活动。母亲长时期的情绪激动,还会影响出生后于女的情绪特征。出生后,人所处的环境纷繁复杂.人和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没有环境基础。人的心理就不可能产生。有机体必须与其相应的生活环境保持平衡,这叫生态平衡。如果有机体生活的环境超出了他适应的范围,就有死亡的危险.人生活于他所适应的环境里,并对生活环境具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适应。

人出生后,其生活环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日月星辰,包罗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对 人类环境的分类,无异干对宇宙间各种现象的分类,这不是心理学研究的任务.通常,心理学上提到的环境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有机物的各组成因素和无机物的各组成因素,例如,动物、植物、矿物、空气、噪音等等。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伦理环境、文化环境等等。物理环境除包括自然环境诸因素外还包括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如人际空间、建筑物等。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





二、环境对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



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 首先表现在心理机能是对环境的适应。例如,我们的眼睛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它的视像和照相机底片上的像一样是颠倒的,但我们看到的世界却是正的。心理学家斯特拉顿(stratton,l897)用一套光学系统把眼睛视网膜上的视像校正成与外界物体的方

向一致。他戴了这个倒像装置以后开始时看到的是一个完全颠倒的世界,由视觉指导动作很不协调,以后渐渐适应;到了第8天他完全适应了这个新的不习惯的世界。此时,他很难说出这个世界是倒的还是正的。但取掉了这个倒像装置以后,他看到的世界又颠倒了,由视觉指导动作不协调了,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哺育了人类,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就是对赖以生存的地球这个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的心理和行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刺激和个性特征,而目也取决于整个环境及其特征。

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还表现在环境和行为的相互作用方面。以能源和污染为例。在环境中获得能源的可能性决定了人们耗能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又反过来决定着会造成什么样的环境污染.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反过来又将会改变着人们的耗能行为方式。人类的生存环境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人类的行为使得自已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会危及生命.现在,心理学家已开始研究由于人口膨胀、能源枯竭以及工业化所带来的拥挤、噪声、建筑设计等人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人造的和自然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社会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方面。人在社会中生长,在社会中死亡。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和交往包括在这一关系之中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规范(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等)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绝不能低估的.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本章第二节起详细加以讨论。

总之,环境制约着行为,行为又会导致环境的改变。我们是不能离开环境来研究心理和行为的。





三、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在其《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一书中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前者指现实的环境,后者指个人意想中的环境.他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他举例说,有一个人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骑马来到一家旅店,庆幸自己经过几小时的奔驰,穿过冰天雪地平原而能找到暂时安身的地方。店主人问他从何方来?当他知道刚才走来的地方正是令人恐怖的康士坦湖时,立即惊恐而毙。考夫卡认为,这一旅客过湖时,地理环境是大湖,行为环境则是冰天

雪地的平原。当他听了店主人的话而惊毙,就证明,如果旅客事先知道是一个大湖,其行为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考夫卡认为,行为是受行为环境调节的。

另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动力场理论,与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基本相同。他在《拓朴心理学原理》(1936)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动力场理论。勒温的动力场理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生活空间(life space)。所谓生活空间是指在某一时间影响个体的所有人物、事件、观念、需求等。根据一个人生活空间的知识,可以解释和预测他的行为。1951年他提出如下公式来说明行为和个性、环境之间的函数关系:

(行为)B=f(生活空间Ls)=f(人P?环境E)

这里勒温所说环境不是现实的客观环境而是心理环境。所谓心理环境就是与人的需求相结合在人头脑中实际发生影响的环境。由于需求的作用,使生活空间产生了场的动力,他称为引力或斥力。例如,儿童看见糖果就想吃,叫引力;看到蛇蝎就想逃避,叫斥力。生活空间所具有的吸引或排斥的动力性质,勒温称为效价(valence),有正效价和负效价。由于生活空间具有动力,人的行为就沿着引力的方向向心理对象移动。例如,一个青年想当医生,就向着医生方向努力。此外,勒温还认为,生活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有一个区域。区域又具有一定的疆界(barrier)。人的行为就是在具有各个区域的生活空间中移动。例如,一个青年(P),想当医生(见图中4-1),为了达到这个目标(G),必须经过下列几个区域的生活空间:(1)大学入学考试(Ce);(2)进人大学(C);(3)进入医学院(M);(4)登记(I);(5)行医(Pr)。如果他入学考试不及格,就不能越过这个疆界而进入另一个区域。这时他的生活空间就会产生急剧变动,或者继续努力,克服障碍,最后实现目标,或者另找新的目标。

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和勤温的生活空间论,都把个体的心理因素注入到客观环境的作用过程中,强调环境的作用取决于人的心理因素,强调人对环境影响的行为反应的主动性,这无疑是合理的。因为人在活动之前对于环境的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或多或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加以规定和把握的。这种对环境刺激从主观上予以规定和把握,在认知心理学中称为“赋予意义”。因此,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视个人对环境的认知而决定的。但是,他们片面强调个人心理因素的实在性及其作用,忽视或否定了客观环境对心理的决定性作用,这就陷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第二节 文化传统和拷贝世界 Top





一、文

化传统及其对人心理的影响



(一)文化的概念和类型

文化这个概念,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都有自己的解释,说法不同。据说人们已经给文化提出了160多个定义。

戴维?波普诺在其《社会学》一书中说:“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把‘文化’定义为由一个社会或一些人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沙莲香(1988)在考察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文化定义后,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所谓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的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之总体,因而是形成民族性格的东西。为了明确这个定义,解释三点。第一,生活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行为方式既有对衣食住行等使用的制作方式,又有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主要通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思考方式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核心的认识世界的方法,通过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精神财富表现出来。第二,文化是各种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整体,由各种不同的具体的生活方式中共有部分构成的有机体,其结构和功能比较恒常,代代相传。第三,作为文化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民族特点。”可以看出,前一种定义内容广泛,既能容纳民族文化,也能容纳一个社会中的各种亚文化,并指出了构成文化的诸因素。后一种定义强调了文化的恒常性,主要是从民族文化与民族

性格的关系来加以解释的。

其实,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文化内容极其丰富,一般认为,文化包括三种类型:

(1)物质文化,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起,直到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宇宙飞机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通常,这些大多被称为文化财富。

(2)精神文化,是通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符号、语言、学问、哲学、宗教、艺术等等。

(3)行为文化,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规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如价值观、规范、社会习俗、法律、道德等。上述三种文化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或文化传统。

(二)文化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人类文化与人性。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又把自己置身于一定类型的文化环境中。人类文化是指全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心理产生的决定性条件。一个身体健全的人类儿童,虽然有继承人类文化财产的可能性,但

是,如果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不与人类文化环境接触,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人类文化是形成人的心理和行为即人性的决定性条件。人类文化使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共通性。

2.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原因。米德(Mead,1935)曾对新几内亚三个未开化部族作过现场调查,探讨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其成员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成员之间,有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如果地理条件大致相近而文化类型不同,则可以看出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人类学家把每一种文化中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称为群体人格(group personality),或众数人格(modal personality)。表4—1中的分工特点、育儿教养方式和男女关系可以看作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这三个部族的群体人格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说明了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

并非每个社会只有一个由其成员所共认的单一文化。一个社会的文化通常仅指构成总体文化的诸种文化要素的共同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多元化的。当在社会的某一群体中形成一种既包括民族的一些主文化特征,也包括某些独特的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称为亚文化。亚文化有种种分类方法,罗伯逊(Robertson,T.S.)将亚文化分为人种亚文化(如美国社会的各人种文化)、年龄亚文化(如年轻人文化、老年人文化等)、生态学亚文化(如城市文化、郊区文化等等)。亚文化对亚群体的影响是形成

亚文化群的心理特征。

3.阶层地位和阶层心理。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些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页),阶级是由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造成的。同一维修组的社会成员牌相同之处的经济地位、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阶级的共同心理特征,而不同于其他阶级的人们。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曾就不同阶级地位的人们对革命的态度作过分析:地主和买办阶级代表反动的生产关系,极端反对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压迫又压迫他人,对革命既支持又反对;小资产阶级是小有资产,因而对革命取怀疑态度;半无产阶级生活艰难,对革命极易接受;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经济地位低下,对革命最坚决。现代社会是以阶级分层的。不同阶层的人在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需要等方面往往都带有一定阶层的烙印。我们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可不加以注意。





二、拷贝世界及其对人心理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无孔不人,占领着人们所有的生活角落。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奋进,拷贝世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拷贝世界就是由大众传播媒体所构成的精神世界。大众传播媒体包括书、报、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等。拷贝世界不同于我们直接感知到的现实世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精神世界,向我们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等。拷贝世界不同于现实的感性世界。因为它不是媒体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作家、画家、记者以及其他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人依据一定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加工的结果,是精神产品。同时,拷贝世界提供给人们的,不是现实世界那种实实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而是符号、语言和图像。虽然我们从现实的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都能获得各种信息;但是拷贝世界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人们传播的信息,从性质上看,有助于个性全面发展的,也有(如黄色、淫秽的书刊、录像等)毒害人们的心灵的。

大众传播对于众多的人具有众多的意义,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全看各人有什么样的兴趣、需要和价值观而定。关于这一点,鲍尔(R. Bauer)在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指出:“在可以获得的大量(传播)内容中,受传者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同他的立场一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支持他的价值观的信息。他对这些信息的反应受到他的心理构成物的制约,……现在可以看到,传播媒体的效果在广大受传者中远不是一样的,而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在心理结构上是

千差万别的。”

据研究,大众传播媒体可以从下列六个方面影响受传者的心理和行为。

(1)大众传播媒体可以为受传者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传者的固有观念。

(2)在争议不大而且没有其他势力干预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媒体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传者的行为。

(3)大众传播媒体只要善于把一种新观点或行为同受传者原有的价值观和需要联系起来,就可以使受传者很快地接受这一新观点或行为,而不必改变他自己的原有立场。

(4)大众传播媒体可以为受传者提供情况,证明他基于某种需要和固有观念而采取行动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支持受传者已采

取的行动。

(5)大众传播媒体可以提供有关情况,把受传者的固有立场同新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对行为起引导作用。

(6)大众传播媒体为受传者指出行为规范,其结果是形成某种文化规范。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拷贝世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但主要是潜移默化的。它能帮助人们极大地改善这个社会,也能帮助人们去摧毁这个社会;它能使人受到教育,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也能使人犯罪、堕落。这种影响力的性质,全看人如何和为什么目的去运用大众传播媒体。

总之,文化是由人类和一定类型的人们创造的,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同时,文化又创造着一定类型的人,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分析人的心理本性时,必须牢记文化和人相互作用这一原理。





第三节 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Top





一、团体的定义



团体(group)也称群体,是一些以共同的纽带和利益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的人们的聚合体。这个定义强调了团体的下列主要特征:

(1)团体是由共同的纽带(如规范、规则、价值观)和利益(如共同目标)联系起来的人们的聚合体。所谓团体,其成员必须遵守团体的规范、规则,接受团体的价值观,并通力合作来达到团体的目标。这是构成和维持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2)团体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处于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实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团体中少数核心成员处于领导地位,多数的一般成员受领导者的支配,各成员间的角色地位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3)团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是相互作用的,即在一段持续时间里处于面对面的关系,在心理上彼此知晓,有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从事共同的活动,执行一定的任务。

(4)团体是指两人以上,不定数目但又不是太多的人们的一种聚合。两个人为“对”,属“伙伴关系”,是团体的单元,是由个体向团体的过渡形式。团体规模的上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在20人左右,也有人主张30人、40人,以至50—100人不等。不过,团体的规模不能定得太大,因为太大了就会开始丧失上述团体定义的某些性质,或者事实上已分裂为更小的子团体。

根据上述定义,像排队买车票的顾客、晚会上的观众、候机室里的乘客等人群,以及民族、阶级、青年等统计集合的人群,都不是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团体,而像家庭、居民小组、体育队、学校中的班集体、共青团支部等人群集合则属于这里所讨

论的团体。





二、团体的分类



符合上述界定的团体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对团体进行分类。

(一) 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根据构成团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正式团体也叫组织,是按官方文件规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团体。团体内部有明确分工和权力分配以及每个成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明确规定。部队里的班、排、连,工厂里的车间、科室、班组,学校里的教研室、工会小组、学生班集体等都是正式团体。

非正式团体不是由官方文件而建立起来的,而是自发形成的、是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团体。非正式团体是在亲密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显著的感情色彩,其成员间的关系一般没有明确规定,可变性较大。它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存在于各种正式团体中。它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作用。如果它与正式团体的目标相一致,则可以加强正式团体的作用,有利于团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如果它与正式团体目标相冲突,则会造成很大的离心力,妨碍正式团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因此,对于非正式团体,我们应当区分其性质和作用,不可一概而论。在我们的社会里,多数非正式团体与正式团体之间是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的。

(二)大团体、小团体和小小团体

根据团体成员的数量,可以把团体分为大团体、小团体和小小团体。

人数众多,成员间无法都能够直接接触、认识和交往的团体叫大团体。民族、阶级、政党、学校等团体都是大团体。小团体与大团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小团体成员是处于面对面的关系,进行直接接触和交往。小团体规模的上限一般在20—30人左右。学校中班级、工会小组等就是小团体。在小团体中成员间的交往、接触是没有限制的,但他们之间的交往频率和亲密度是有差别。在小团体中那些交往更频繁、更亲密的小圈子称为小小团体。它的人数一般在2—7人。

(三)隶属团体和参照团体

隶属团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团体。参照团体是指为个体提供如何评价自己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和目标的团体。参照团体并不总是个体所属的团体,它可能是个体想加入的团体。例如,一些大学本科生把已经考取的研究生作为他们的参照团体,他们以研究生为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参照团体是不可少的。因为每个人都被社会期待着去担当许多不同的角色。

参照团体就成为人们观察世界其他部分的依据。

除了上述几种分类外,还可以根据人们的活动内容区分出工作团体和闲暇团体、政治团体、经济团体、军人团体、宗教团体等;可以根据团体的亲密程度区分出首属团体和次属团体;可以根据团体的发展水平区分出聚合体、团体、集体等等。





三、团体中的意见沟通



(一)沟通及其方式

团体不是人群的简单聚合,而是以成员间相互作用的持续为基本条件的。成员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以沟通形式进行。沟通(也称意见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沟通主要是以讲与听,也包括写与读,以及姿势、目光、点头或摇头、拍拍背、皱皱眉、爱抚、瞪眼,或一个人能够向另一个人传达意思并返回信息的其他形式而进行的。由于团体成员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上的不同,沟通过程往往可能产生障碍。

团体中的意见沟通方式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前者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例如,组织规定的汇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制度等。后者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例如,私人间的交换意见。(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上行沟通是指下级向上级反映意见,下行沟通是指上级向下级传达意见,平行沟通是指同一级组织人员间的信息交流。(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前者只传递信息而无反馈信息,后者传递信息又有反馈信息;团体成员中的任何两人都可以有单向沟通或双向沟通。

(二)团体内沟通的展开

团体内沟通的展开,通常是前述几种沟通方式的结合而形成某种结构。团体中不同的沟通结构对团体活动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心理学家对3—5人组成的实验团体的各种沟通网络对团体活动效率做过不少研究。莱维特(Leavitt,H.J.)的研究发现,有五种基本的沟通网络:链型、轮型、圆型、Y型和全通道型(图4-2),不同的沟通网络与沟通的速度、正确性、领导、团体士气和组织结构有密切相关。从表4-2可以看出,圆型、链型、轮型三种沟通网络各有其优缺点。

贝尔斯(Bales,1962)曾对团体中的意见沟通加以分类。来研究团体过程的特征。他把团体中所胡能够观察到的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归为12个类目(图43)。12个类目分为两大方面:社会情绪范围(A和D)和课题范围(B和C),社会情绪范围又分为肯定(A)和否定反应(D),课题范围也分为尝试解答(B)和提问题(C)。课题范围有沟通、评价、控制三方面,社会情绪领

域也分为决策、紧张消除、重整三方面。其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当团体开始接受一项课题时,各成员互相交换有关面临工作的情报,使课题明朗化,并彼此确认,这些属于方向范围。课题一经明确,接着是进行分析、交换意见、确认采用何种方法为宜,这些类目届评价范围。意见发表之后,或给出或接受指示、暗示、进行解决,这属于控制范围。然后,对于团体解决的承认或拒绝,这属于决策范围。决策已属于涉及对人关系的社会情绪范围,与此同时也会随时出现紧张消除和重整的社会情绪反应。用这个类目分析系统,求出各类目的出现率,绘制出剖面图(图44)就可以分析团体过程不同阶段沟通的特点,以及该团体和团体成员的特征。

(三)影响沟通的因素

很多因素会影响沟通的效能。可能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有:

(1)信息的真实性和个人动机是影响沟通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会造成意见沟通的障碍。对个人利害相关的事比无关痛痒的事要容易沟通。

(2)传递的信息和个人隶属团体和参照团体的价值观相一致,沟通效果高,相反,会造成意见沟通中的障碍。

(3)意见的内容影响沟通效果。有前因后果的事比孤立事件要容易沟通。一般人的特点是对人的问题有兴趣,其次是事,再其次是理论,因而也影响沟通的效果。

(4)意见沟通往往欲速则不达,重复有助于沟通效果。

(5)词简言赅,生动诚恳的语态有助于沟通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6)希望改变他人的态度时,口头言语沟通比书面言语沟通更为有效。

(7)沟通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态度和信念,长期沟通可能有效。





四、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和社会测量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社会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在思想上情感上的直接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相互作用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任何形式面对面的沟通——书面、口头、姿势和面部表情。例如,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班级里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车间里的同事关系、师徒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都有思想上、情感上直接相互作用,都属于团体中的人际关系。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受宏观的社会关系制约的。一定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以团体人际关系为中介而起作用的。

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成分。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可以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喜欢、讨厌、漠视等等。针对团体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可以用莫连诺(Moreno,1934)的社会测量法来分析团体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测量法就是向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提出针对某项活动(如学习、工作;闲暇等)的问题,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吸引)或不喜欢(拒斥)的团体成员,然后,根据选择结果用数字和图来表示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根据莫连诺的研究,以吸引来选择的团体人际关系主要有六种类型(图4-5)。孤立者,对偶关系,串连关系,小团体(三角结合、方形结合、圆形结合),明星,首领及复杂的网络结合等。

对社会测量的结果还可以用指数分析法来比较每个成员在团体中受吸引或受拒斥程度和不同团体的团结程度。公式如下:

个人受吸引指数=受选总数/(团体人数-1)

个人受拒斥指数=受拒总数/(团体人数一1)

团体凝聚力指数=团体中对偶数/团体中可能有的对偶数

个人受吸引指数在平均选择数的一个标准差以上者,表明他在团体中的人际关系相当和谐;个人受拒斥指数在平均拒斥数的一个标准差以上者,表明他在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受欢迎的。团体凝聚力指数表明团体的团结程度;如果计算出不同团体的凝聚力指数,就可以比较不同团体的团结程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团体的凝聚力理解为团结性,那么团结性就不限于团体成员间的情感联系,而团结性首先是指团体成员在价值观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因为团体成员只有在价值观和目标上的一致,才会方向明确、协调行为、自觉地进行共同的努力,去实现团体目标,团结才有牢固的基础。

(二)团体内部的和谐和冲突

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冲突是团体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如何认识这两类人际关系对团体功能的影响,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将促进团体的发展,把冲突看作是使团体功能失调的破坏性因素,而不认为它的积极功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冲突能够对团体具有促进功能和使功能失调的影响。在团体中冲突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积极的现象;如果团体成员间没有任何冲突,团体所发挥的作用就会大大低于其能力。刘易斯?科塞(1956)在其《社会冲突的职能》一书中写道:

……没有任何群体是能够完全和谐的,否则它就会无过程与结构。群体既需要不和谐,也需要和谐;既需要分离,也需要联合;而冲突本身决不会完全是破坏因素。群体的形成是这种类型的结果。这样的信念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的,即:一个过程拆掉另一过程所建立起来的东西,这样,最后留下的就是从这一过程减掉那一过程的结果。恰好相反,“积极”与“消极”因素两者建立了群体关系。冲突与合

作都有社会功能。一定程度的冲突远不是必然地使人功能失调,它是群体形成和使群体生命持续下去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转引自[美]费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46页)。

团体内部的和谐、团体成员在价值观和目标上的一致,是团体顺利执行职能的基本保证。但是,在团体中,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存在的。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它可能是团体成员之间的无原则纠纷,从而减少了团结性,对团体工作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是团体部分成员的创造革新精神遭到另一部分成员的反对而导致冲突。从革新与保守的冲突来说,这种冲突对于团体的形成和继续发展不但是积极的而且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三)建立密切人际关系的条件

影响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条件主要有下列几项:(1)空间上的接近性。人们居住的距离近,接触的机会多,彼此易于了解,就比较容易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但空间上的接近并非密切人际关系的唯一条件,它受一些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2)个人特性上的相近性。个人特性上的相似性包括年龄、社会背景(如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籍贯、职业等)、态度(如政治主张、宗教信仰等)、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人们在个人特性上相似,思想感情容易发生共鸣,就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3)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尽管个人特性上有差异或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主观上感到需要以对方之长处来弥补自己之短处,双方能满足各自的需要,也能建立起密切的人际关系。(4)个人品质。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些品质(如诚实、热情、乐意助人等)使人喜欢,而另一些品质(如损人利己、虚伪、狡诈等)使人讨厌。因此,个人有什么样的品质,会影响他与周围人们的关系。(5)仪表。仪表指个人的容貌、身高、姿态、衣着、风度等。仪表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在初次见面时,仪表的第一印象作用,在人际吸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人际吸引就逐渐由仪表转向内在品质。





五、团体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一)团体规范和从众行为

团体规范是一个团体中成员们共同认为应当遵行的行为准则。团体规范存在于团体成员之中,约束着他们的行为,迫使个人行为趋向于规范的方向。团体规范有严格明文规定的和不严格、不成文的。前者如法律、制度、校规、守则等,后者则是非正式的、团体成员遵行它被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虽然两者在水平上不同,

但这些统称为团体规范。

成文的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而实现的,即通过奖惩、表扬和批评而被个体接受,成为自己应当遵行的行为准则。不成文的团体规范则是在团体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各自抛弃个人对行为的评价标准、逐步形成团体成员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的结果。

谢里夫(Sheriff,1948)的实验可以说明团体规范的形成。在实验中,让三位被试并排坐在暗室里,主试告诉他们正前方将出现一个小光点,在空间里来会移动,然后消失。但实际上,暗室里的光点是静止的,只是由于缺少参照系,看起来似乎在移动(自动知觉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被试开始时的估计个别差异相当大,随着这种实验反复进行,彼此受到影响,估计的数值逐渐接近,最后趋于一致。图4—4是一个三人小组四天中单独估计与三人一起估计时的距离变化情况。像这种团体相互影响各自抛弃了个人的判断标准,形成团体成员共同认可的判断标准,即形成了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一经形成,就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这种压力约束着团体成员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趋向一致。个人遵行规范、服从规范压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规范行为,另一种是随从多数人的意见、行为或团体规范的从众行为。自觉遵行规范的行为称为规范行为,其主要特点是判断行为的是非标准是自觉的。从众行为的主要特点是行为的盲目性,内心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是随大流性质的。所谓从众行为就是在团体压力下(实际存在和假设存在),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阿希(Asch,1951,1956)的实验说明个人的从众行为是由团体压力造成的。他的实验表面上是进行知觉判断实验。每组实验的成员为7人或8人(其中只有一名真被试),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要求他们指出图(图4-6)中比较卡片上的哪一条线与标准卡片上哪条线等长。主试指名让经事先训练好的、故意选择不等长线条的假被试先回答,真被试总是要排在最后或接近最后选择。结果发现,约有37%的真被试接受团体的错误判断,有从众行为。

人们会问:在阿希实验中接受团体错误判断的被试内心是否确信自己的判断正确,或者内心知道判断错误但却有意说出假判断以迎合多数人的判断?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后来的研究中改变了某些实验条件——让真被试听到多数假被试的判断,但他自己只作书面记录不出声回答。结果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一贯接受团体错误判断的人是很少的。由此可见,从众行为有两

种类型:一种是在团体压力下完全放弃个人的意见符合多数人的行为,“口服心服”。另一种是在团体团力下外部表现出符合多数人的行为但内心仍坚持个人的意见,是“口服心不服”的行为,这种行为称为顺从。

(二)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

个人在团体中仅仅由于他人在场,工作效率比单独一人要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作用。早在1897年特里普利特(Triplett)就发现有社会促进现象。例如,在他的一个实验中,让自行车选手在两种不同情况下骑车:单独一人骑和与其他人一起骑但不进行比赛。结果表明,单独一人骑,平均时速为24哩;结伴而不进行比赛,平均时速为31哩。结伴不比赛的速度比单独骑的速度提高了30%。由于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促进了个人的工作效率。此后,阿尔波特(F.H.Allport,1924)在哈佛大学曾领导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选择了几种难易不同的工作,由简单到困难的排列是:划掉报纸上所有的元音字母,编排词的联想表,演算简单的乘除法算术题,反驳他人的哲学观点等,这些作业都要求被试(大学生)在两种情况下去完成:单独一个做和五个人在一起做。结果发现,除反驳他人哲学观点的复杂作业外,其余几项作业,五个人在一起做都比单独一人做效果更好。这里,应当注意,所谓社会促进作用,仅仅是由于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便提高了个人的行为效率,而不是由于人们之间有意识竞争或接受他人的帮助的结果。

与社会促进作用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降低个人的工作效率,这叫社会干扰作用。在上述阿尔波特的实验中,发现大学生做复杂作业——写批驳某一哲学观点的短文时,集中在一起写比单独一个写质量差。皮森(Pessin,1933)也发现,有旁观者在场,会降低有关记忆的效率。

造成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干扰作用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不仅与作业的简单与复杂、容易与困难有关,而且与个人的心理状态有关。一般说来,简单容易的工作、熟练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复杂困难的工作、生疏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干扰作用。就个人的心理状态而言,未被意识到的动机状态,如竞争动机、社会赞誉动机、归属动机等可能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他人在场使注意力涣散则可能是社会干扰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节 舆论、风俗和时尚 Top



舆论、风俗和时尚等大众心理现象,也属于个人生活中的一种环境因素,对个人心理和行为会发生重大的影响。





一、舆论



舆论是指人们在共同关心的有争议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舆论也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论”或公众意见。舆论的对象是人们关心的有争议问题,如社会事件、人物的言论和行为等。不为人们关心、又无争议的问题,不会成为舆论的对象。对社会问题,众人关心、并有分歧意见时所出现的多数人的意见,就是舆论。舆论不仅表达众人的认知性见解,还表达众人的态度、信念、期待等,所以舆论是众人意见的总和。

舆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首先是社会上发生了特殊事件或违反常规的行为,引起人们的注意;接着是社会各方面人士纷纷议论,交换看法,发表意见,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公开表示意见,或在熟人、亲友间私下议论;在众人纷纷议论过程中几种意见经过辩论、不断澄清事实,众人的认识和态度逐渐趋向一致,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意见,最后占了上风,于是便形成了舆论。

舆论对个人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舆论是一种社会力量。俗话说,“众志成城”,“众怒难犯”。代表了众人正当意见的舆论制造者和传播者个人,会深切地感受到众人的力量,更坚定其信念和斗争的勇气,意欲压倒其他意见。

(2)舆论是一种社会压力。对于那些受舆论谴责的个人,会感受到四面楚歌、众叛亲离的孤独感,可能迫使其产生从众行为。

(3)舆论对个人的行为起指导作用。一般人往往借舆论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因此,代表民众的正确舆论,将为个人的行为指出正确的方向;而代表某个集团狭隘私利的舆论则可能将把个人的行为引向错误的方向。





二、风俗



风俗是社会上自然形成的、多数人长期遵行的一种行为方式。人生的几件大事:出生、成年、结婚、死亡,各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正月十五耍龙灯,端午节划龙船,是中华民族的风俗活动,反映了“龙的传人”勤劳、勇敢、聪慧、进取的民族精神。风俗的主要特点是自发性和持久性。它深人人心,代代相传,为人们乐意遵行,即使是陈规陋俗也被乐意地遵行。从意识形态的特征上看,风俗可分为进步和落后的两种。前者能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的发展;后者则阻碍社会进步。

风俗是借助社会自然力量对个人行为起社会控制作用的。遵行风俗,个人就被维护风俗的人们所认同;违反风俗,个人就被维护风俗的人们所谴责,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遵行它、顺从它。例如,尊老爱老是我国的风俗。人们遵行它,就受到我们社会的赞扬、认同;如果违反它,虐待老人,就会受到我们社会的谴责。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风俗的社会环境中。风俗渗

透于个人社会生活所有领域,有民族风俗、地方风俗、职业风俗、还有校风、家风等等;这些传统习惯,潜移默化,往往对个人心理和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时尚



时尚(fashion)或流行是人们一时崇尚的样式。从服饰、发型等有形具体的东西,到歌曲、说话用词等无形抽象的东西,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任何样式,都可以成为时尚或流行。例如,流行服饰、流行发式、流行色、流行家具、流行歌曲、流行语、流行动作、流行的思维方式等等。

时尚或流行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反传统性。传统带有守旧性和不变性,时尚则超出传统样式,追求新奇,追求“入时”,并且越新奇、越“入时”,就越合时尚。这就是所谓时尚的“新奇原则”。传统是一般人习惯化了的生活方式,时尚则追求超出习惯化的样式,与一般人不同,并且越与多数人不同,就越合时尚。这就是所谓时尚的“立异原则”。时尚或流行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一时性,即在一个时期里合时。从时尚或流行的发生到习惯化或消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时尚寿命”或“流行时期”。流行时期一般又可以分为潜伏期、初发期、风行期、停滞期和衰退期。时尚开始时仅被社会上较少数人中采用,随后被人们注意、模仿而风行起来;而一旦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采用,或习惯化了,也就不再成为时尚了。因此,时尚仅是在一个时期里社会上流传的生活样式。

广义地说,时尚包含时髦、摩登、时狂等流行现象,但狭义地说,这些现象和时尚却有程度、规模和持续时间上的区别。时髦仅流行于社会上层极少数人,以极端新奇而异于他人,一时也可以引起少数人的模仿,但寿命很短。摩登比一般时尚更现代化(超前性)、更优美些,也属于上层的流行现象。时狂则往往更不合理、更剧烈,是流行于社会下层的尘俗现象,时间更短暂。

时尚的流行,常有两种相反的心理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是求新求异,追求表现个性,使自己的优越感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从众、认同,追求合乎社会流行的标准。时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总的说来,社会上受时尚影响最大的是青年人,受影响较少的是幼年和老年人;活动分子较易受感染,保守分子则较难接受。就地区而言,城市中时尚变迁较快,对人的影响较大;农村中生活较稳定,风俗、传统的力量较大,时尚变迁较慢,对人的影响较小。不同类型的人受时尚的影响也不同。流行初期多见于社会经济地位很高的人和某一方面的专家,这是时尚的创导者;多数青年人在风行期采用;而保守的、注重传统的人

则往往是最后采用。



第五节 个体的社会化 Top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他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怀孕于母胎里的胎儿是一个生物体。人类的生物遗传素质为个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化开始于婴儿脱离母体,成人第一次怀抱他的时候。人类的这一接触开始了社会化漫长过程的第一步。通过这种接触和各种社会影响,个体学会了把自己看作独立存在的个人,掌握了语言和知识经验,学会了建立社会关系,形成了道德观念等等;与此同时,他也对各种社会影响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种种反应,反作用于社会环境,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成为社会的人。个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怎样作用于他,同时又取决他自己对这些影响如何作出反应。社会化是双向的过程,而不只是个体消极接受社会影响的过程。

由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性质的不同,也由于个体在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个体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例如:不同的国别、民族、以及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对其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社会里处于不同社会关系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其子女教育、影响也是不同的。

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对个体的影响可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地进行的。个体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可能是积极地自觉地去认识,去掌握的;也可能不是主动的,而是不知不觉地受影响的。每个人的社会化的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即使在同一社会里,由于各个体在遗传素质和以往生活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将要被社会化的维度(如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心理特性等)也是不同的。因此,个体总是以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对社会化的力量有选择地形成的。个体社会化是多方面的。经过社会化之后,个体形成了自我观念。具有自我观念的人,学到了社会所期待的社会规范和知识经验等等。

因此,社会化也就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向社会学习的过程。(图4-7)表示了个体社会化的大致过程;社会化的媒体、各种社会化的力量使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被社会化,使他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社会化之后的“我”就学到了社会规范、知识经验、理想信念、生活方式、社会态度和价值观等等。社会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二、个体社会化的历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出生便和社会接触,

死亡便和社会分离。个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终身的活动。他的社会化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化的内容也不同。这里,我们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时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来讨论人的社会化历程。

(一)儿童时期

从胎儿的出生到11、2岁可以统称为儿童期。这当中,从出生到3岁叫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叫乳儿期,从出生到两周左右叫新生儿),从3岁至6、7岁为幼儿期,从6、7岁至11、2岁是学童期。影响儿童期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喂哺、依恋、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与伙伴的交往,以及角色学习等。

1.喂哺。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婴儿需要由别人来喂哺以满足这种生理需要。哺乳方式多种多样,有母亲亲自哺乳或以牛乳代替,有定时喂或不定时喂等等。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喂哺方式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问题,看来,这是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但是喂哺者(一般是母亲)对婴儿所持的态度和情绪则很可能会影响婴儿今后社会性的发展。因为哺乳时,婴儿除了不仅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还感受到喂哺者的温暖、接触抚摸。母亲哺乳时怀抱婴儿的方式、母亲的声调、喂哺的速度以及喂哺的情绪状态都可能对婴儿性格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婴儿饥饿时如果能得到适当满足,有助于形成信赖他人和外向的个性;反之,如果饥饿得不到适当的满足,他可能会对外界和他人产生恐惧疑虑反应。

2.依恋。这里所说的依恋是指对母亲的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反应大约在6个月时开始,这种依恋行为在以后的3、4个月中,更加强烈,不过也有明显的个别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哈罗等人(Harlow & Zimmerman,1959;Harow & Harlow,1966)曾以幼猴做过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把出生不久的幼猴与母猴隔离开,在幼猴的笼里装上两个人造母猴,其中一个“母亲”的躯体是裸露的金属丝做的,另一个是用泡沫橡胶做成并包裹着毛绒衣服,使它更可以接触和偎依。两个“母亲”胸前都装有一个奶瓶,用以供奶。研究发现,无论由哪个“母亲”提供奶汁,幼猴都偎依在有毛绒衣服的“母亲”身边;当有某种侵害时,幼猴也跳到有毛绒衣服的“母亲”身边去搂抱或蹭它的身体。可见,柔软温暖的“母亲”是幼猴安全感的源泉。研究表明,是否具有母爱对幼猴的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里同其它猴子隔离而与人造母猴长大的成年猴时常表现出各种古怪行为,如畏惧退缩或变态性攻击行为以及行为不当等。虽然我们把对猴子的研究结果应用到人类发展上应持审慎态度,但有证据表

明人类婴儿对母亲(或保姆)的依恋具有同样重要的功能——它为儿童适应和探索环境提供了必需的安全感,并为日后良好人际关系打好基础。反之,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则会产生不安全感,长大后可能出现种种反常行为。

3.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可以从下列的一项研究(Baumrind,1967)中看出。在这项研究中,开始研究人员深人托儿所观察幼儿,并对他们的自我控制、好奇心、自立、友善和热心等特点进行评定,然后从中选出两组不同的幼儿作进一步的研究。其中一组在成熟、独立性、自我控制得分最高的,另一组是得分最低的。研究者对这两组幼儿作深人的家庭访问,观察幼儿与双亲在特定情况下所发生的交互作用,并单独调查幼儿的父母。从这些得到的资料,再就控制、成熟要求(要求幼儿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能力相当的行为)、亲子交往方式以及父母的爱和参与等四项加以评定。结果发现,最成熟能干幼儿的双亲在上述四项评定的分数上都较高,他们都能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对孩子的要求也较高,亲子交往和谐有效。在教育孩子时,这些父母大都给予必要的支持,并鼓励尊重其独立性,采用说理的教育方式。相反,那些不成熟幼儿的父母对其子女,大多是过分保护,溺爱,管教不严,要求不高,很少鼓励和教育其子女。

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它近乎无形,但能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它的这种无意识的教育功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例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如果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刻苦钻研,家庭充满学习和工作的气氛,紧张而快乐,孩子在这种气氛下耳濡目染,就会产生向往父母职业的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这不仅有利于儿童一般的健康性格的形成,且有助于相应的职业品格的形成。相反,虽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在家庭里酿造出的气氛不是求知、进取和职业美感,而是怨声载道,世俗式谈话,纵欲享乐,苦闷烦恼,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污染。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即使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孩子读书学艺,其效果也往往不佳,孩子甚至会因为厌恶这样的家庭气氛而讨厌读书,讨厌父母的职业,从而对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家庭气氛大致可分为平静型、和谐型、冲突型和离散型四种。这四种家庭气氛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有不同的作用。平静型家庭气氛,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居中,一贯和气,几乎不发生矛盾。和谐型家庭气氛,其成

员之间的关系较密切,有时发生摩擦产生矛盾,但很快能够解决达到统一。冲突型家庭气氛,其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动荡不定,经常发生激烈冲撞和矛盾。离散型家庭气氛,其成员之间关系很松懈,或者已经分裂成残缺家庭,成员间漠不关心。或很少关心。研究表明,和谐型家庭气氛最有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而冲突型和离散型家庭气氛则不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学到了许多态度和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和态度往往跟他的父母十分相似。这就是孩子与其父母亲的认同(identification)作用。认同是弗洛依德人格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精神分析学说中,认同作用是一种潜意识过程。一个人通过这一过程学到了其他人的某些特性,这些特性不只是动作的行为模式,而且还包括性格、信念和态度等。例如,一个人的性别角色,主要是对同性双亲认同的结果,男孩模仿父亲的粗扩,女孩学着母亲的细致,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了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这显然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行为。

4.与伙伴的交往。儿童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学到了很多社会技能。他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接受别人的东西,学会了一起游戏、共同努力来完成某一任务,学会了同情、友爱和支持。伙伴既是模仿的榜样,又是奖赏和惩罚的重要分配者。许多研究表明,伙伴榜样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作用。例如,他们学着安静地倾听小伙伴的发言,不妨碍邻座小伙伴做作业,学着同伴尊敬老人、帮助病弱者、遵守纪律、爱护公共卫生等文明行为。儿童伙伴对儿童的行为反应往往具有有效的矫正作用。例如,自私可能被宠爱他的父母所接受,但不可能为小伙伴们所容忍。除了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作用以外,一个儿童对其他儿童良好的行为反应还有奖赏作用。因此,在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父母应当鼓励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一起游戏,并应设法创造良好的儿童集体环境,使之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培养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5.角色学习。所谓角色是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被该社会和团体所规定了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学习角色的态度和情感。角色学习是经常随着角色改变而进行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他要通过学习并在集体活动中学习小学生的角色。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小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逐步学会给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要求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检查和评定自己的活动。小学生参加各种集体(班集体、少先队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