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nit5-What-are-the-shirt-made-of教学设计

Unit5-What-are-the-shirt-made-of教学设计

Unit5-What-are-the-shirt-made-of教学设计
Unit5-What-are-the-shirt-made-of教学设计

Unit5 What are the shirt made of?

Section B 2a-2c Beauty in Common Things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源自新目标教材九年级第5单元。本节课是以“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如sky lanterns, paper cutting以及Chinese clay art展开讨论和学习。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易于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并学会运用被动语态描述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本节课为Section B的第二课时,是一节阅读课。

2.本部分教材使用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 Post-reading)模式

教材所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能够分析文章脉络,提炼主要内容,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二、学情分析

1. 授课对象为普通校九年级学生。到了九年级,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英语学困生较多,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依然不太高。

2. 学生们通过本篇阅读,引导学生争做一名有心人,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以及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们本单元已经学过被动语态,对于be made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可以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九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阅读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词汇基础。

4. 学生的学习困难:怎样透过文中介绍的三种民间艺术来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las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Knowledge objectives:

Cultivate S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and examples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opic.

Ability objectives:

1. Be able to use the phrases given in 2d to describe how to make the

thre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2. Be able to describe things they like and tell the reasons on their

own way.

Emotional objectives:

Cultivate Ss’ emotion of loving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学生在完成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how to make the thre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正确理解长难句

2. 正确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3. 透过文中介绍的三种民间艺术来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Teaching methods:

课堂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指导法;启发法;实习法;

四、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Pre-reading

1.Lead-in

1)Brainstorm.

教师活动:Show the pictures of made by the teacher’s friend.

学生活动:Enjoy the pictures and express their feelings.

设计意图:激活阅读短文的相关知识背景,并发现身边更多美的事物,便于对阅读短文的理解。

2)Ask and answer

教师活动:Ask: What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s do you know?

学生活动:Answer the question.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直入主题。

3) 结合图片确定本文的主要话题。

Step Ⅱ While-reading

1. 通过文中所配图片推测本文的主要话题并给出一个简要的介

绍。

Task 1 To grasp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by reading the passage briefly and do a matching activity.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阅读来,让学生快速读文章,提取文章大意

和主题句,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Task 2.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What do traditional art forms try to show?

● What were sky lanterns used for before and what are they

used for now?

●What kinds of pictures are usually found on paper cuttings?

●What are the steps for making clay art pieces?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抓问题中的关键词快速找出答案。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透过文章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Task 3 Careful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chart.)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仔细研读文章,找出文章相应信息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对问题进行总体观察,迅速

检索储存的信息,做出判断,回答问题。

Task 4 Careful-reading

Complete the sentences using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phrases in the box.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确保学生理解出题的意图。

学生活动:读懂题意,选择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表层的问题,迅速选答案,选择时要有根据,最好能将相关原文找到,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推理,选择

答案。

Task 5 Group work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the group.

1.Which art form do you think is the easiest? Which is the most

difficult? Why?

2.Which art form would you like to learn ?Why?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表达个人观点。

学生活动:根据所掌握的内容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述。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关联词组织语言结构。

Step Ⅳ After-reading

Think: What special thins are there in your town?

These can be food, artwork or any other products.

Write an article about that.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慎重选词,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被动语态,描写物品的制作过程并注意文章的体裁。

学生活动:选择你所熟悉的手工艺品进行描写。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明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Step V Summary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topic is usually followed by specific

details and examples.

设计意图:让学生要正视困难,调整世界观,实现中国梦。

Step ⅦHomework

Try o write a short introduction on how to make a Chinese clay. 五、板书设计

Unit5 What are the shirt made of?

Beauty in Common Things

such as

turn…into

send out

cover with

rise into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谈论“生活中的美”为话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熟悉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首先通过头脑风暴引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让学生对短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布置给他们找读,泛读,精读的练习任务,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活动,保证授课效果。同时研讨短文话题,拓展思维,重视读写的训练。让精心设计的活动都能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在阅读材料中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了解每个英语介绍的艺术形式背后都有厚厚的文化积淀。如果我们只了解所学的语言的词汇、语法和结构,而不知道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文化背景知识,则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所表达的真正意义。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 二、探究新知:】 ,1、如果老师现在 给你一个数(12), 你能很快找出它 的因数吗 2、照这样的方法, 你能很快说出18 的全部因数吗 { 哪几个数既是12 的因数又是18的 因数 3、在这些公因数 里面,哪个数最 大? 这就是我们这节 课要学习的内容 ———找最大公因 数(师板书课题) 1、学生当裁判, 玩游戏: 2、学习集合图: (课件出示) ! 两个集合圈交叉 重合的部分表示 什么填什么数 (2)师:那圈里 的左边、右边填什 么数 3、得出结论:1、 2、3、6既是12 的因数又是18的 因数,它们是12 生回答师板书: 12的因数有:1、2、3、4、6、12 生回答师板书: 18的因数有:1、2、3、6、9、12 ¥ 生回答师板书: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生回答师板书: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 1、请学号是12因数的同学到前面来。 (左) 2、请学号是18因数的同学到前面来。 (右) (个别同学站位出现问题,请全体同学 做裁判,1、2、3、6号应该站在什么位 置为什么) 让1、2、3、6号站在中间。因为1、2、 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 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可以用集合圈 来表示。 填公因数 课前通过小活动唤醒学生对 以往知识和技能的记忆,以 便于更好地过度和接受新的 知识。 ! 创设情境,将学生自然地带 入求知的情境中去,通过设 疑,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 中提出问题。创设这样的情 境,一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 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 生去交流、探索,更利于培 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调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 就融入到课堂中浓厚的学习 气氛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这样既激发了 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 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学 习的目标。

漫画人物绘画教学入门

漫画人物绘画教学入门 改变动画人物的表情并不难,但是了解在不同情绪下面部表情的特征会很有益。本教程将说明脸上不同部位是如何协调运动来传达不同情绪。 一旦你掌握随心所欲改变面部表情的方式,就可以画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表情。 面部表情[第一秀] D-SHOW 文化艺术社区$ ?) [+ T( X$ S% ~8 u9 p 第一秀,D-show,设计,博客 ,动漫, 绘画,娱乐,艺术 ,文化, 多媒体, 交流,设计论坛 ,平面设计,游戏,三维动画,音乐,环 境艺术设计,展览,情感, 下载, 程序,软件应用, php,Desig n,Art,Mu sic,Software,FORU M,Sho p,news,apple,mac,club v" m7 R' M 8 h[第一秀] D-SHOW 文化艺术社区 9 Y/ G, m b9 {0 x/ z; w- n0 k$ B首先,我们开始学习“悲哀”表情的画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通的情绪。本图是一个典型的动画人物的脸,但是注意一下已产生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物情绪的最明显特征是眉毛。 请注意眉毛内部的顶端是如何向上弯曲的。 同时她的下眼框略微向上弯曲,而上眼皮呈更明显的圆形曲线。弯曲下眼框能表现压迫,悲伤或忿怒的情绪;而在这情况下,眉毛的

形状向我们说明人物处于悲伤状态。另外,注意嘴的形状,它很小,且嘴角向下弯曲。所以从整体来看,好像她就要大哭一场了(所谓:樱唇微开娥眉蹙,一颦一泪总关情)。' D0 g) I2 J+ X看看这幅图:他的悲哀就要含蓄些了。人物看起来很沮丧,但没有上图中那么忧伤。他的眼睛比较小(也许因为是男的吧),嘴也比较大并且向下弯曲得也不是很明显。眉毛的角度以及呈拱形的下眼框仍然会让 你觉得他正在为某事心烦(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第一秀 3 V& k, Y# M ; {, @# Y[第一秀] D-SHOW 文化艺术社区 4 `' S; {9 V7 q) z( F: ^- ^! D( r这一张图里的人物表情介于悲、愤 之间。眉毛明显地弯下来,嘴巴看起来像在喊叫,两者都表明他处 于疯狂状态,不过他的眼珠还是画得非常大。这使他看起来像是在生气,或受到了伤害或者在为谁谁谁心烦意乱。$ `% @0 }- `# z' E$ h$ x' A 这家伙明显是在斥责谁,即使他并没有大喊大叫(with the sound of silence...)。^_~现在你可以画出正在生闷气的人物了。在本图中,眉毛贴着眼睛并且眉角画得很尖(我也在眉间画些皱纹),嘴角也明显地向下弯。双眼睛很窄,而且眼珠非常小,这会让他的神情看起来更生气(这种表情感觉蛮阴鸷)[第一秀] D-SHOW 文化艺术社区; F9 T5 j, v$ s# x; O 1 @9 f' a! R这幅的表情不蛮确定,他既有些困惑又像是心里又对谁不快。 高低交错的眉角让人觉得他心里又乱又疑。为了增强表情,也可以把嘴的中间稍微留些空白。# V1 H; [: R8 F1 ]5 n' {3 `漫画里

《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讲解学习

《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责任学校龙泉镇中心小学责任教师李晓辉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公因数就是几个数共同公有的因数,而在这些共同公有的因数当中,最大的 那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 知道找几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多种,分别是:列举法、筛选法、短除法。能 熟悉地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来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学习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二、复习铺垫 1、在“3×4=12”这个算式中,12是3和4的(),3和4是12的()。 2、12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 24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3、写出3的倍数。(写5个) 三、自主探究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如何找12和16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为了更形象地表示出1、2、4与16和12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图的形式来表示出来。自学课本45页集合图,体会用集合图求公因数。 16的因数 28的因数 16和28的公因数有() 16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呢?可以分为哪几步?小组讨论交流。

1、 2、 3、 4、 四、巩固测评 1、短除法:用18和27的最小质因数3去除,一直除到它们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得到的积,就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3 18 27 3 6 9 2 3 18和27除了两次3以后,除得的商2和3只有公因数1,就不要在除了,直接把两个除数3相乘,()×()就得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9了。 2、我知道 (1)10的因数:() 15的因数:() 10和15的公因数:() 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2)14的因数:() 49的因数:() 14和49的公因数:() 14和49的最大公因数是()。 3.用短除法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5和30 24和36 五、学习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 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本册一单元,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没有困难。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12和18 的因数,再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在练习1、2中引出了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方法并会运用。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

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出示3×4=12,()是12的因数。 生:3和4是12的因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师:除了3和4是12的因数,12的因数还有哪些?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板书 12的因数有:1、2、3、4、6、12。 师:要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需要注意什么?

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2025计划

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2025计划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自己的计划,这是一个怎样的计划呢?对于留学生来说有什么收获呢?跟着出国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在以设计思考理论著称的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牵头下正式启动,这次教育改革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方式,代之以师生为主导。与其说《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是一个方案, 不如说它是一个对未来大学模式进行畅想的大胆的“设计”。 开环大学是《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最关键的计划之一。该计划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17岁前的天才少年、进入职 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学。这是区别于传统闭环大学(18~22岁学生入学,并在四年内完成本科学业)的最主要一点。另 外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延长了学习时间,由以往连续的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开环大学中的学生很有可能是处于各个年龄段以及从事不同工 作的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天真的孩子,也可能是富有经验的长者。因此,开环大学形成了独特的混合学生校园,打破了年龄结构。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起合作、强劲与持久的社会网络。同时,这种开环也意味着斯坦福大学的入学申请将更具有竞争压力。有限的名额将在背景各异、年龄不同的申请者中产生。 实际上,开环大学并不是空想出来的,在年就有迹象表明开环 大学出现的潜在可能。据相关报道,仅有1/4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大学专业直接相关,有1/4的毕业生没有选择好职业,有1/4的

毕业生的专业不能与新兴的行业类型对应起来。在开环大学的环境当中,高等教育对于每个人一生的意义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大学更注重对于职业生涯的培养。 自定节奏的学习旨在促进学术探索,然后提升学科的内在严谨性。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在传统大学中,本科生按照一到四年级划分,而《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决定打破陈旧的四年级划分,代之以“CEA”——调整(Calibrate)、提升(Elevate)和启动(Activate)三阶段。这一过程中,先进的学习技术会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种新型认知的反馈(见表2)。 学生应该知道怎样才能最好地学习。调整期提供短期(1~7天)的由教员精心设计的微课程。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领域以及教师的不同特长,了解不同的学习模型以及职业规划轨迹。学生进而根据自身喜好、自制力以及学习习惯等来选择学习的时长(6~18个月),从而找到学习的差距,建立有意识的学习自信。 教师起初会提供短期的课程,快速地培养学生对教学与实践的兴趣。这些课程还允许教授更广泛地接触学生,这些教授能够识别并培养出最适合在某领域成为专业人才的学生。 该阶段将带领学生进入一个专门领域。对待专业知识的严谨态度是此阶段的关键所在。学生开始组建个人顾问委员会,包括学术导师、个人导师以及高年级同学和信任的伙伴。预计到年,个人顾问委员将会取代其他形式的学术咨询。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123

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学习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难点: 2、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 一、【温故互查】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 1632 =( )16 = 4( ) = ( )4 =1( ) 2、举例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因数 因数 积 (3和4都是12的因数) 二、设问导读:。 1、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找的? 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2、12和18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 公有的因数有( ),其中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是( )。 3.如何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呢?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又应该填哪因数呢?讨论,并试着填一填。 4、说说什么叫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归纳: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 们的()。. 三、自学检测: 1、把16和20的因数和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集合圈中,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的因数有() 42的因数有() 28和42的公因数有() 28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 3、下表中哪些数是20的因数,哪些数是15的因数?在相应的格子里打上“√”。说一说哪些数是20和15的公因数。 四、拓展延伸 有两根木料,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18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每根不许有剩余,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五、我的收获

小学数学五年级《最大公因数》优秀教学设计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公因数概念的过程。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印有长方形的纸,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片(硬卡纸做的)、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新知打好铺垫 师:咱们已经见过面了,通过与你们聊天我还知道你们已经学过因数与倍数的知识,那谁来说说12的因数有哪些?16的因数呢?谁是所有自然数都含有的因数?并且它还是最……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就和因数和倍数有密切的联系,这节课上我要看看谁最会学习,能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 1、出示问题,明确要求。 师:现在咱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几乎家家室内的地面上都铺上了地砖,连咱们多媒体教室也不例外,铺上地砖以后显得非常的整洁和美观,王叔叔家的贮藏室也要铺地砖了,可选择什么样的地砖让他挺伤脑筋,能帮帮他吗?我们来看看他的要求。(师放课件) 师:再仔细看看,王叔叔对于地砖有什么要求? 当学生提到一些重点要求,例如:整块,整分米时,教师利用课件使这些重点要求下面出现下划线。 师:整分米是什么意思?整块呢?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解释不清教师可以稍作引导。 师:在铺地时有时剩余的部分放不下一块地砖时,我们就要把地砖进行切割,那么这样做符合王叔叔的要求吗? (课件演示) 2、初步感知 师:王叔叔家贮藏室的地面是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要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整块正方形地砖把它铺满,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你们猜猜吧。 生回答。 师:到底哪种方砖符合王叔叔的要求呢?还有没有其他答案, 三、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1、汇报,揭示概念 师:通过亲自动手铺,找到符合要求的地砖了吗?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学生汇报。 师:边长一分米的方砖沿着长边和宽边各铺几块?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演示课件。 师:边长2分米和4分米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演示课件。 师:看来边长1分米2分米4分米的方砖确实符合要求,那你们为什么不选择边长3分米和5分米的地砖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孩子说出由于3只是12的因数而不是16的因数,5既不是12的因数也不是16的因数。 师追问:也就是要满足用整块方砖铺满地面的要求地砖的边长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生回答。可以多找几个孩子回答,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 师:你们说的都对,它必须是12和16共同的公有的因数,12和16公有的因数有哪些? 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 师:我们就把1、2、4叫做12和16的公因数。(师板书) 师:谁还能完整地说一说?(多找几个孩子说以深化概念)

(完整版)简笔画教案(清晰版)

简笔画 ?简笔画的定义。是以简洁洗练的线条、笔划,抓住所描绘对象的外形特征,高度概括地状物造型,大胆夸张的表现出来的图画。 简笔画与卡通画,两者是有区别的。相比较而言,简笔画更为简洁,只是表现出对象的外形特点就可以了,多是平面的图形。卡通画,要求较高,要求物象是立体的造型。而且在表情表达方面,卡通画更具有表现力。两者的共同点,以线条为主要的表现手段。 在现有的简笔画考试中,采用卡通画的表现方法比较多,也更能展示一位老师的基本功。 ?简笔画的评分标准: 1、构图:合理科学、美观。 2、造型:物体特征表现明显,比例结构恰当,形象准确生动,富有儿童特色。 3、线条:流畅,细腻,清晰,画面干净整洁,无涂改迹象。 4、构思:贴合命题,主题突出,构思新颖。 5、画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无遗漏(且不得重复),画面整洁,无涂改迹象。 ?对简笔画面知识的学习 1、构图。 所谓构图,简单的就是描绘的形象在画纸中的大小和位置,组合形象的相互关系。 ——大小和位置。 ——聚散关系。 ——前中后景的区分。 ——画面的分割。 大小位置的差异带来的视觉感受存在很大 的差异。 多个的物体组 合,注意遮挡、聚散 关系。 画面中不同位置的视觉重要性有所不同,具体如右图: 图中的数字,粗略表明在画面视觉重要性的排序。 画面前中后景的区 分,可以丰富画面层次。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主要 的形象放到中景。 前景:石块、草 中景:大象 后(背)景:灌木和 鸟。 1 2 3 4 5 6 7 8 9

贯穿画面的横线区分画面前后空间,丰富画面层次、空间感。 2、线条。 简笔画以线条为最主要的造型手段,简笔画一方面要求线条表现准确 的造型,另一方面对纯粹线条的质量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两方面既有功 能的区别,又有隐含的联系。 简笔画中如何画好线条? ——线条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描”出来的。 “写”,是在绘画过程中有明确的停、顿、转、折,有“入笔”,“行笔”, “收笔”三个过程。 入笔。是为我们接下来的行笔做好准备:放住笔,握好笔下端,预想 线条的长短和形态; 行笔。放松手腕,用胳膊肘带着手腕,匀速的画出线条。到转折处, 停笔,再行笔。 收笔。线条完成,收笔同样不可忽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线条画到 位收住;第二种是线条顺行笔势拖出尖尾。 画短的线条,手指的运动,腕肘为实。 画长的线条,指实,腕松,以肘带腕。 要想做到腕肘放松,除了有意识这样做以外,坐姿也很重要。坐姿前 倾,容易将身体重心落在胳膊上,很难将手臂放松。 以下图为例: ——体会手指、手腕、肘的关系,以及画线条时的快慢节奏。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详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详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丁双梅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7——78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找出12和18的因数为例,安排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先找出12和18的所有因数,再找它们相同的因数,明白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最后通过集合图让学生理解12和18的公因数。这一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下一节学习约分做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的知识,能够较准确的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重点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因数及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带有数字(1——30)的磁性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在第三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那我们现在玩个游戏---“找因数”。 我给学生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1——40),每个人代表一个数。 1.请12的因数站起来。 2.请18的因数站起来。 (让学生说一说找因数的方法,并且说出怎样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设计意图】为本课知识做铺垫,让学生提前梳理找因数的方法,在课堂上也能节约时间。 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师:你们真聪明!丁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聪明的你们来帮忙。请看大屏幕: 1.出示情景,引发思考 王叔叔是切割工,他需要把长12厘米和18厘米的木棍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根不许有剩余,那么每根木棍最长截多少厘米? 2.说说你从题中发现了那些重要的数学信息。 3.你认为这个长度要符合什么要求? (生:这个数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而且是12和18相同因数中最大的。) (师:你的分析很到位!同学们,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12和18相同的因数就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因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9-8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⑵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若干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格子纸;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小正方形;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自己学号的因数。 2、游戏:看谁反应快。 第一组: (1)学号只有两个因数的同学起立。点拨:这样的数叫质数。 (2)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起立。 (3)谁一次也没有站起来?为什么? 第二组: 学号是20(1、2、4、5、10、20等6人)的因数的同学起立,学号是16(1、2、4、8、16等5人)的同学起立,1、2、4号同学为什么起立两次?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忙着装修,但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储藏室,地面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教师引导:谁能说说王叔叔对铺地砖有什么要求? 三、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 教师引导:这个房间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想) 教师引导: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可以先选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来摆摆看,有没有剩余。请看屏幕。(课件演示过程)教师引导: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长方形的宽有没有剩余? 教师质疑提出新学习目标:用其他的正方形来摆有没有剩余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或用水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一画,把出现的几种的情况记录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分组进行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操作,发现规律。 ①学生操作。 学生在长方形纸上试画边长是2、3、4、5、6……厘米的正方形。 ②交流汇报。 请xx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评价,课件出示对应的幻灯片,演示铺地过程。) 教师引导:结合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厘米?为什么只选择边长是1、2、4厘米的正方形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优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6017672.html,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斯坦福大学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第5名明星级大学,全美学术排名第一。2002年《美国新闻》公布了最新的全美研究生院排行,工程学院属全美第二,教育学院全美第二,商科研究生院更是高居第一,企业管理研究所和法律学院在美国数一数二,法学院在美国法学院排名中也一直位于前列。曾一度,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个大法官,竟有六个是从斯坦福大学的法学院毕业的。博士课程排名中,生物学第一,计算机科学与卡内吉·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第一,地质学第三,数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第三,物理学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第三,应用数学第四,化学第五。其他名列前茅的课程还有英语、心理学、大众传播、生物化学、经济学和戏剧。据最近一份官方统计表明,斯坦福大学应届毕业生年平均收入高居全美大学之冠。 院校地位: 斯坦福大学位于这个文化冲击的版块上,更是兼容各种异文化的特殊概念,汇流出一脉特殊的校园文化主体。立思辰留学介绍,中国学生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过斯坦福这个学校,而斯坦福各科系的研究成绩在美国学校排行榜上总是位居全美前列。斯坦福之所以能够在美国高等教育界称霸,与他独特的校园生态息息相关。斯坦福的校训( University Motto )是 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 ,这句话传自 16 世纪的德国人类学家修顿( Ulrich von Hutten ),中译为:自由风,吹〈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 修顿早年的作品富有非常浓厚的批判精神,而他深信自己的批判精神来自于希腊时期西方文化便保有的哲学传统。斯坦福引用这句话作为校训,更可见该校强调个人色彩的创校精神。

漫画的分镜技巧

漫画的分镜技巧 漫画的分镜技巧 漫画的分镜要掌握哪些技巧? 『分镜』一词源自于电影,在漫画上我们也可以将之称为『分格』。大家都知道的,漫画包括有单幅漫画,四格漫画,连环漫画,及现在正在被研发的互动漫画,而,『分镜』则专被用在连环漫画上, 它在漫画的制作上扮演着『诠释者』的角色,意在将漫画里的事件的: 1-『发生顺序』 2-『观察角度』 3-『事(物)件与事(物)件的关联』 4-『节奏和情绪』 5-『虚与实』诠释出来,将之编辑成我们所见的漫画。 茫茫书海万千漫画,总有些作品让人看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文字排版变来变去、设定的阅读方向和画面相悖、诡异的画面下再有趣的故事也实在让人赌不下去。读者读得辛苦,作者的好创意也大打折扣 很多作者在使用对话框和台词排版时比较随意,横竖混搭,这种做法自己省事,可是对读者阅读却造成了困难哦。一般来说,竖排版的文字和长椭圆形对话框搭配,横排版文字和横条椭圆形对话框搭配,这样比较符合眼睛视觉习惯。 分镜的可能性千变万化,但分镜并非没有法则可循。可惜现在一般漫画教学对对分镜的著墨很有限,能直接以经典漫画作品为解析范例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试图作一些最简单的分析,武汉插画人学校希望对大家看漫画来学习分镜技法会有帮助。 漫画是源自于一页四格的「连环图」,因此它的分镜演化是先从固定而单纯的分格逐渐走向格子的变化。因此均匀的单页分格便成为分镜的基本型。衡量单格在画面上的大小清晰度,通常一页可均分为三乘二到四乘二的格子,也就是一页的基础格数是六到八格。 漫画分镜可分为四个项目:1-连续性;2-节奏性;3-情绪性;4-戏剧性. 我必须说,没有什么比这种分法更蠢的了。画漫画要有连续性是废话,戏剧性也不可能藉由分镜来控制,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到节奏性及情绪性上面:节奏是漫画中的相对时间,如大家所知,漫画中的每一格象征一个单位时间,一个事件用越多格子来表现表示这事件发生的时间越久,(像是慢动作), 反之,若格子越少表示越快,这是数学问题,并不难懂。那么情绪性呢?说穿了,就是Zoom in或Zoom out的问题,将镜头拉进,能制作出压迫感,基本上,特写镜头较能表现出情绪张力,而远景较客观。但,如果只单用这种手段表现情绪的话,将会很无趣的。 台词的分布也有秘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1)导学案

4.约分车前实验小学陈道锋 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1)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什么是因数?因 数有什么特点? 2.写出12和16所 有的因数。你是怎样找 一个数的因数的? 3.引入新课,板书 课题。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 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除数是被 除数的因数。总结因数的几个特点: (1)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 因数是它本身。 (2)因数的个数有限的。 (3)一个数除以它的因数,商 一定是自然数(0除外)。 2.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检 查。 3.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 容。 1.填空。 (1)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 小的一位数是()。 (2)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 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 数是()。 答案:(1)3(2)47 4 2.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 因数。 15和21 30和50 9和 10 答案: 15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3。 3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2 ×5=10。 9的因数有1,3,9。 10的因数有1,2,5,10。 9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括号里) (1)9和15的最大公因数 是()。 ①1 ②3 ③9 ④15 (2)3和14的最大公因数 是()。 ①1 ②3 ③14 ④42(3) A是B的倍数,A、B两数的最大 公因数是()。 二、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学习新知。(20分钟) 1.探究概念。 (1)课件出示例1。 8和12公有的因数 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大 因数是多少? (2)说一说你是怎 么找出8和12公有的因 数的。 (3)引导学生学习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 概念。 2.探究求最大公因 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例2。 引导学生用列举法 和筛选法找出18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1.(1)独自在练习本上8和 12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因数,完成后 汇报。 生:8和12公有的因数有1,2, 4,其中最大因数是4。 (2)在组内交流找公有的因数 的方法。 生1:分别找出8和12的因数, 再从中找出公有的因数。 生2:通过集合图知道,1,2, 4是8和12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 大的,叫做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3)自学教材第60页上面的 内容。 2.汇报自己喜欢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18 和27的因数,后看18和27的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详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丁双梅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7——78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找出12和18的因数为例,安排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先找出12和18的所有因数,再找它们相同的因数,明白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最后通过集合图让学生理解12和18的公因数。这一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下一节学习约分做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的知识,能够较准确的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重点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因数及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带有数字(1——30)的磁性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在第三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那我们现在玩个游戏---“找因数”。 我给学生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1——40),每个人代表一个数。 1.请12的因数站起来。 2.请18的因数站起来。 (让学生说一说找因数的方法,并且说出怎样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设计意图】为本课知识做铺垫,让学生提前梳理找因数的方法,在课堂上也能节约时间。 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师:你们真聪明!丁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聪明的你们来帮忙。请看大屏幕: 1.出示情景,引发思考 王叔叔是切割工,他需要把长12厘米和18厘米的木棍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根不许有剩余,那么每根木棍最长截多少厘米? 2.说说你从题中发现了那些重要的数学信息。 3.你认为这个长度要符合什么要求?

湘版美术《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设计 湖北省钟祥市实验中学徐友军 一、教材分析 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品中搞得物象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象一一“对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作品。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他涉及的只有具象美术这种类型。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内心的感受。 对于具象美术,教材分析了它与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艺术家追求的“真实”;意象美术作虽然与客观事物有着潜在的联系,但更主要的是艺术家对客观形象进行了主观化、情感化的处理;抽象美术是完全不可辨认的图像,源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脱离了客观形象的束缚,主要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 教材在列举抽象美术作品的时候分为两类:一是书法作品,二是西方现代派的抽象画。因此教学中可以融化传统教育内容。 本课的基础性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类型分类没有明确的认识,停留在初期的“像不像”评价认识上,所以重点采用比较、观察和引导上。尽可能多的从美术作品比较中获得认知。 二、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面特点,以及本课为《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因此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宜过高。教师需要做的是提供或准备多一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丰富多彩,观察作品形象要素的种类和变化。 三、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类型包括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2、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态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鉴赏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作品观察)、草稿纸、笔。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7——78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找出12和18的因数为例,安排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先找出12和18的所有因数,再找它们相同的因数,明白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最后通过集合图让学生理解12和18的公因数。这一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下一节学习约分做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的知识,能够较准确的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重点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因数及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重重点: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习单、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在第三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那我们现在玩个游戏---“找因数”。我给学生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1——26),每个人代表一个数。 1.请12的因数站起来。 2.请18的因数站起来。 (请学生说一说找因数的方法,并且说出怎样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你们真的很聪明!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聪明的你们来帮忙。请看大屏幕: 1.出示情景,引发思考 李叔叔是切割工,他需要把长12厘米和18厘米的木棍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两根木棍都不许有剩余,那么每段木棍可以截成多少厘米?(整理米数)

2.说说你从题中发现了那些重要的数学信息。 3.你认为这个长度要符合什么要求? (这个长度必须是12的因数也要是18的因数) (师:你的分析很到位!同学们,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12和18相同的因数就叫做它们的公因数。所以解决王叔叔的问题只需要:找12和18的公因数就可以了。) 4.板书:公因数。 看到这个“公因数”,你有什么问题吗? (什么是公因数?) 出示概念:给定若干个整数,如果有一个(些)数是它们共同的因数,那么这个(些)数就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找到12和18的公因数? 活动要求:(1)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完成; (2)小组内交流:你是如何找到12和18的公因数的?怎样做到不遗漏? 2.汇报展示方法。 3.解决王叔叔的问题: 每段木棍可以是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6分米,那最长的是? (每段最长截成6分米) 4.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12和18 的公因数有1、2、3、4、6,其中最大的那个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板书:12和18的最公因数是6) 5.回顾过程,加深理解。 结合课本第77页,回顾刚才找12和18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看完课本,你还学到了什么?与同学分享。 全班一起回顾:12的因数有(),18的因数有(),12和18的公因数有(),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三、巩固练习 1、P78第2题 2、找出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说说你的发现。

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详解

美国大学中,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专业CS是个很大个的CS,拥有40人以上的Faculty 成员,其中不乏响当当硬梆梆的图灵奖得主(Edward A.Feigenbaum John McCarthy) 和各个学 科领域的大腕人物,比如理论方面的权威 Donald E. Knuth;数据库方面的大牛Jeffrey D. Ullman(他还写过那本着名的编译原理,此人出自Princeton);以及RISC技术挑头人之一的 John Hennessy。相信CS的同学对此并不陌生。该系每年毕业30多名Ph.D.以及更多的Master。学生的出路自然是如鱼得水,无论学术界还是工业界,Stanford的学生倍受青睐。几乎所有前10的CS中都有Stanford的毕业生在充当教授。 当然同样享有计算机专业最强地位的还包括其他三头巨牛: UC.Berkeley MIT 和 CMU。Jim Clark 曾经在Stanford CS当教授。后来就是这个人创办了高性能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可视 化方面巨牛的SGI公司。SUN 公司名字的来历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顺便提一下,创办YAHOO的华人杨致远曾在斯坦福的EE攻读博士,后来中途辍学办了YAHOO。 斯坦福计算机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Algorithms Artificial,Intelligence BioComputation Databaxxxxse & Information Systems Distributed,Systems/Ubiquitous Computing Geometric Computation GraphiCS,Hardware/Architecture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net Systems &Infrastructur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 Reasoning Machine Learning,Math Theory of Computation Natural Language & Speech Networks,Probabilistic Methods & Game Theoretic Methods Programming Languages &Compilers RobotiCS,Vision & Physical Modeling Scientific Computing,Security and Privacy Software/Operating Systems Systems,Reliability/Dependability

漫画眼睛的画法教学设

漫画眼睛的画法教学设 校本课程《漫画》教学设计 七年级学生适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观察分析漫画人物眼睛的画法。 2、初步掌握漫画人物眼睛的绘画方法。 3、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包括美术学科的美以及漫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的美、环境的美、语言的美、心灵的美、行为的美等的培养,完善人格,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漫画人物眼睛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生动表现漫画人物的眼睛立体效果。 教学方法:“愉悦式感悟教学法”,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形式: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固定式向开放式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即从单一的学科教学到学科适当的联系的转变,从传统固有的课堂教学向开放的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转变,从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转变。 教学模式:是“漫画体验,适当整合”。即在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欣赏感知、体验学习、感悟创作达到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起促进作用。 第一课时:漫画人物眼睛的画法 一、激趣导入 提问:在你的印象中,谁的眼睛最漂亮?为什么? 学生回答(同学的,父母的,明星的,漫画人物的等,特点:有神,漂亮,水汪汪。。。。。。)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交流沟通的桥梁。 二、观察分析 1、眼睛有那几部分组成呢?课件展示眼睛构造。 学生观察分析 小结:眼皮,瞳孔,眼球,眼睑,睫毛。 2、眼睛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有几个基本型组成? 学生观察分析。椭圆和圆组成。 三、尝试体验 1、根据课件和自己带的资料尝试画一只眼睛。 2、学生作业展示,请学生自评成功与不足之处,相互讨论帮助。 3、教师现场画眼睛。 一边绘画,一边总结同学们刚才的成功经验。强调细节。 画眼睛时主要表现其神态,所以一定要画好。一般的画法如下: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言 师:我们都看过《企鹅日记》这部电影吧,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几个精彩片段。 (媒体出示企鹅寻亲的场面。①企鹅妈妈们走出来,②企鹅爸爸 们走出来③小企鹅走出来④企鹅家庭团聚场面。爸爸说:1、2、4、 6 号是我的孩子,妈妈说:1、2、4、6 号是我的孩子,同声说1、 2、4、6 号是我们共同的孩子。)师:从刚才的电影片断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1: 企鹅年龄有多大? 生2:怎样准确得出企鹅的数目? 生3:企鹅如何辨认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随着学生的提问师随即板书出“你的、我的、共有的”等词语(板书:找最大公约数) (二) 学生探索方法指导师:刚才我们数了数第一批雄性企鹅有12 只,雌性企鹅有18只,那么12 和18 各有哪些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因数是多少? 学生在练习本上用各自的方法寻找,并交流。 生1: 12 的因数有:1,2,3,4,6,12 生2: 18 的因数有:1,2,3,6,9,18 生3: 12 和18 公有的因数有:1,2,3,6。 生4: 12 和18 的最大因数是6。 生5: 我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找: 12=(1) x (12)=(2) x (6)=(3) x (4) 18=(1) x (18)=(2) x (9)=(3) x (6) 生6: 我用圈圈的方法来找,发现 1 ,2,3,6 是它们公有的因数。(注意:下图画成集合圈) 12 的因数18 的因数 (评析:学生根据教材的呈现提示,通过自学看书,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中掌握方法。) (三) 归纳提升 (教师出示课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两个集合图相交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